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後復權演算法

後復權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9-03 17:17:17

1. KDJ技術分析是在前復權,不復權還是後復權

KDJ隨機指標原理:用目前股價在近階段股價分布中的相對位置來預測可能發生的趨勢反轉。 演算法:對每一交易日求RSV(未成熟隨機值) RSV=(收盤價-最近N日最低價)/(最近N日最高價-最近N日最低價)×100;
KDJ指標在軟體中的顏色:
一般K線為白色(或黃色),D線為黃色(或藍色),J線為紫色來顯示。
1、一般而言, K線由下轉上為買入信號,由上轉下為賣出信號。
2、KD都在0~100的區間內波動, 50為多空均衡線。如果處在多方市場, 50是回檔的支持線;如果處在空方市場, 50是反彈的壓力線。
3、K線在低位上穿D線為買入信號,K線在高位下穿D線為賣出信號。
4、K線進入90以上為超買區, 10以下為超賣區; D線進入80以上為超買區, 20以下為超賣區。宜注意把握買賣時機。
5、高檔區D線的M形走向是常見的頂部形態,第二頭部出現時及K線二次下穿D線時是賣出信號。低檔區D線的W形走向是常見的底部形態,第二底部出現時及K線二次上穿D線時是買入信號。M形或W形的第二部出現時,若與價格走向發生背離,分別稱為"頂背馳"和"底背馳",買賣信號可信度極高。
6、J值可以大於100或小於0.J指標為依據KD買賣信號是否可以採取行動提供可信判斷。通常,當J值大於100或小於10時被視為採取買賣行動的時機。
7、KDJ本質上是一個隨機性的波動指標,故計算式中的N值通常取值較小,以5至14為宜,可以根據市場或商品的特點選用。不過,將KDJ應用於周線圖或月線圖上,也可以作為中長期預測的工具。
詳細運用你可以看下《日本蠟燭圖》再結合牛股寶手機炒股去看看,裡面的各項指標都有詳細說明如何運用,在什麼樣的形態下表示什麼意思,該如何去操作,使用起來要方便很多。

2. 股票的前後復權是怎麼計算的

前復權計算:((27.1/1.8-0.2)-0.15-0.15)/2-0.1=7.18元
說明:前復權就是按現在除了權的價格為基準,反推未除權前的價格。意思是送了股,分了紅,現在價格明顯低了很多,你的股數多了,現金也得了,當然股價該低下來。

3. 股票600367從開始上市那一年到今日復權後總價是多少元/股

1)600367今日復權價41.65元(軟體提供,我沒驗算,不知道是否精確)。
2)計算復權價的方法(我自己寫的,可能不規范,但肯定是對的)——
復權價 = 未復權價 × (10 + X)/10
式中X為「每十股送股數」(如有多次送股,你就多乘幾次)。
復權價 = 未復權價 + Y/10
式中Y為「每十股分紅」(單位:元)。
3)炒股軟體上如何找復權價——
在目標個股的K線圖上點滑鼠右鍵,一般都有自動復權。
4)計算公式同(2)。
5)關於「前復權」和「後復權」。
我建議你使用「前復權」,即以當前價格為標准,變動、調整除權以前的價格,這樣有利於你和當前分時圖對照,也方便交易、記憶;
「後復權」是以上市時的價格為基準,變動、調整除權以後的價格,有利於觀察當時的投資(比如10元/股)現在變成了多少元。
雖然我平時都用「前復權」,但是我知道,復權概念的提出,其最早的本意,是「後復權」。
「前復權」和「後復權」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即不管你用何種方式,「當前價」和「上市價」的比值始終是一樣的。

4. 復權股價是什麼意思怎麼操作

一、除權除息的概念
上市證券發生權益分派、公積金轉增股本、配股等情況,交易所會在股權(債權)登記日(B股為最後交易日)次一交易日對該證券作除權除息處理。
除權除息的基本思想就是"股東財富不變"原則,意即分紅事項不應影響股東財富總額,這是符合基本財務原理的。依據此原則,交易所在除權前後提供具有權威性的參照價格,作為證券交易的價格基準即除權除息報價。
在除權除息日交易所公布的前收盤是除權除息報價而非上一交易日收盤價,當日的漲跌幅以除權除息報價為基準計算,所以能夠真實反映股民相對於上一交易日的盈虧狀況。
交易所依據"股東財富不變"原則制定除權除息報價計算公式,目前滬深交易所除權除息報價的基本公式如下(在具體操作中可能會有所變動):
除權(息)報價=[(前收盤價-現金紅利)+配(新)股價格×流通股份變動比例]÷(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二、復權的概念
除權、除息之後,股價隨之產生了變化,往往在股價走勢圖上出現向下的跳空缺口,但股東的實際資產並沒有變化。如:10元的股票,10送10之後除權報價為5元,但實際還是相當於10元。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部分投資者的正確判斷,看似這個價位很低,但有可能是一個歷史高位,在股票分析軟體中還會影響到技術指標的准確性。
所謂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並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例如某股票除權前日流通盤為5000萬股,價格為10元,成交量為500萬股,換手率為10%,10送10之後除權報價為5元,流通盤為1億股,除權當日走出填權行情,收盤於5.5元,上漲10%,成交量為1000萬股,換手率也是10%(和前一交易日相比具有同樣的成交量水平)。復權處理後股價為11元,相對於前一日的10元上漲了10%,成交量為500萬股,這樣在股價走勢圖上真實反映了股價漲跌,同時成交量在除權前後也具有可比性。

三、向前復權和向後復權
向前復權,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向後復權,就是保持先前的價格不變,而將以後的價格增加。上面的例子採用的就是向後復權。
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向前復權的當前周期報價和K線顯示價格完全一致,而向後復權的報價大多低於K線顯示價格。例如,某隻股票當前價格10元,在這之前曾經每10股送10股,前者除權後的價格仍是10元,後者則為20元。

四、自動復權和精確復權
所謂自動除權,指股票軟體自動確定當日是否有除權發生,根據今日收到的昨收盤和上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對比,若二者不等,則能肯定今天有除權,進而推算送配方案,進行復權處理。這種方法有很多問題,不能做到准確復權。
精確復權是根據上市公司的權益分派、公積金轉增股本、配股等情況和交易所的除權報價方案精確計算復權價格。精確復權的計算公式:
前復權:復權後價格=[(復權前價格-現金紅利)+配(新)股價格×流通股份變動比例]÷(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後復權:復權後價格=復權前價格×(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配(新)股價格×流通股份變動比例+現金紅利

五、為什麼股票軟體之間的復權報價千差萬別
股票軟體之間的復權報價差別很大,有些是因為除權信息有誤,在除權信息完全正確的情況下產生的差別,其原因主要在如下幾個方面:
1、復權基準不同。向後復權時有的軟體是以上市以來第一次除權前的報價為基準,有的軟體是以最後一次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大智慧採用的是以畫面中能看到的第一次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向前復權沒有這種差異,都是以最後一次除權後的價格為基準。
2、有些軟體在多次復權時,復權計算的嵌套次序有錯。這種錯誤的明顯特徵是向前復權和向後復權的股價走勢線形有差別,正確的復權方法是兩種復權的線性應該完全相同。
3、對配股的處理方法不同。我們上面給出的復權公式是依據交易所的除權報價演算法得來的。但有些軟體認為,這種復權方法在對待配股時不能真實反映投資者的資產盈利率或虧損率,它把投資者在配股時投入的那部分資金所帶來的贏利或虧損加到了初始資金上,所以這類軟體採用了另外的計算方法。
1.簡單的說,如果我在01年2元錢買入了1股某公司股票,02年公司分配每股可得0.1元,03年又分紅得0.4元,且1股得到2股,變成3股,04年又分配到3股,我的股票為6股.05年分紅得1元,07年分紅得4股.這些年,我的股票從1股,變成了10股,目前股價是每股50元.那麼,我目前的市值為50*10+0.1+0.4+6*1=506.5元.這就是復權.當年的2元變成了506.5元.
2.股票每年的分紅有幾次?根據公司收益,由股東大會通過決定分紅次數及如何分紅.一般一年一次.
3.基金分紅不交所得稅
. 4.分紅得來的現金自動到賬戶上
5.如何得知什麼時候分紅,以及股票中的送股和配股等一些對股票持有人有利的權利? 公司會有公告的.在證券交易軟體中的個股資料中可以查到相關內容. 看來,您是新手. 股市有的是機會,資金安全第一。寧可磋過,不可做錯。
.. 同時,您可直接與老股民交流(有些無法在網上說清楚),向他們請教,可少走彎路.您一定會有收獲的.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您用於學習做股票的基本功研究技術面的時間越多,見效就會越大.用於研究國家的宏觀經濟,甚至世界經濟,大盤的走勢特點越透徹,您的投資勝算機會就越大,您用於對個股研究的時間越多,研究越深入,您的贏利能力就越強. 而做您熟悉的股是您能把握贏利的基礎 使股民難以賺錢的大敵是追漲和盲目跟風,做自己熟悉的股票比什麼都強.即使有人推薦,也要作一番消化,變成自己的選擇.才能把握贏利的機會.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5. 股票的前後復權是怎麼計算的

復權價就是復權之後的股價
向前復權,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向後復權,就是保持先前的價格不變,而將以後的價格增加。上面的例子採用的就是向後復權。
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向前復權的當前周期報價和K線顯示價格完全一致,而向後復權的報價大多高於K線顯示價格。

例如,某隻股票當前價格10元,在這之前曾經每10股送10股,前者復權後的價格仍是10元,後者則為20元

6. 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

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

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股票價格指數是以計算期樣本股市價總值除以基期市價總值再乘上基期指數而得到的。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人》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10+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

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對拉斯拜爾指數和派許指數作幾何平均,得幾何加權股價指數「費雪理想式」。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當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6)後復權演算法擴展閱讀:

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7. K線中的前復權與後復權有什麼區別

K線中的前復權與後復權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前復權的實質:在K線圖上以除權後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前股票的市場成本價。

2、後復權的實質:在K線圖上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後股票的市場成本價。

二、兩者的特點不同:

1、前復權的特點:實際成本並沒有變化。

2、後復權的特點:以前的價格不變,現在的價格增加。

三、兩者的作用不同:

1、前復權的作用:前復權是以當前價為基準復權,其意義是讓你一目瞭然的看到成本分布情況。

2、後復權的作用:後復權可讓投資者清楚該股上市以來累計漲幅,如當時買入,參與全部配送、分紅,最低價等。

8. 復權以後漲幅數據不對

建議您在計算股價長期漲幅時,用後復權漲幅演算法。前復權狀態由於歷史成本價可能為負,會存在計算不精準的情況。
如果還是覺得結果相差甚遠,請致電人工客服0571-56768888

9. 什麼叫除權復權

除權,是指上市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股票給股東,以增加公司的總股數;還有上市公司向股東配股也是除權的一種形式。前復權: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10. 股票軟體中向前復權,向後復權,高級復權各是什麼意思

可以查看股票軟體的幫助,裡面有詳細解釋
2.招商證券全能版網上交易軟體復權模型:

招商證券全能版網上交易軟體復權模型是建立在「股東財富不變」的原則上的。

交易所依據「股東財富不變」原則制定除權除息報價計算公式,目前滬深交易所除權除息報價的基本公式如下(在具體操作中可能會有所變動):

除權(息)報價=[(前收盤價-現金紅利)+配(新)股價格×流通股份變動比例]÷(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招商證券全能版網上交易軟體復權分為向前復權和向後復權:

向前復權,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向後復權,就是保持先前的價格不變,而將以後的價格增加。上面的例子採用的就是向後復權。

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向前復權的當前周期報價和K線顯示價格完全一致,而向後復權的報價大多低於K線顯示價格。例如,某隻股票當前價格10元,在這之前曾經每10股送10股,前者除權後的價格仍是10元,後者則為20元。

復權是根據上市公司的權益分派、公積金轉增股本、配股等情況和交易所的除權報價方案精確計算復權價格。其計算公式:

前復權:復權後價格=[(復權前價格-現金紅利)+配(新)股價格×流通股份變動比例]÷(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後復權:復權後價格=復權前價格×(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配(新)股價格×流通股份變動比例+現金紅利

招商證券全能版網上交易軟體網上交易客戶端的復權K線范圍是所有從伺服器端取得的數據,如果將分析股票的所有數據(從上市第一天開始)取到了本地,則復權是基於所有數據的(數據的多少對後復權的當前價格有很大影響)。

3 招商證券全能版網上交易軟體復權演算法:

一、除權除息的概念

上市證券發生權益分派、公積金轉增股本、配股等情況,交易所會在股權(債權)登記日(B股為最後交易日)次一交易日對該證券作除權除息處理。

除權除息的基本思想就是「股東財富不變」原則,意即分紅事項不應影響股東財富總額,這是符合基本財務原理的。依據此原則,交易所在除權前後提供具有權威性的參照價格,作為證券交易的價格基準即除權除息報價。

交易所依據「股東財富不變」原則制定除權除息報價計算公式,目前滬深交易所除權除息報價的基本公式如下(在具體操作中可能會有所變動):

除權(息)報價=[(前收盤價-現金紅利)+配(新)股價格×流通股份變動比例]÷(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二、復權的概念

除權、除息之後,股價隨之產生了變化,往往在股價走勢圖上出現向下的跳空缺口,但股東的實際資產並沒有變化。如:10元的股票,10送10之後除權報價為5元,但實際還是相當於10元。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部分投資者的正確判斷,看似這個價位很低,但有可能是一個歷史高位,在股票分析軟體中還會影響到技術指標的准確性。

所謂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並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例如某股票除權前日流通盤為5000萬股,價格為10元,成交量為500萬股,換手率為10%,10送10之後除權報價為5元,流通盤為1億股,除權當日走出填權行情,收盤於5.5元,上漲10%,成交量為1000萬股,換手率也是10%(和前一交易日相比具有同樣的成交量水平)。復權處理後股價為11元,相對於前一日的10元上漲了10%,成交量為500萬股,這樣在股價走勢圖上真實反映了股價漲跌,同時成交量在除權前後也具有可比性。

三、向前復權和向後復權

向前復權,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向後復權,就是保持先前的價格不變,而將以後的價格增加。上面的例子採用的就是向後復權。

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向前復權的當前周期報價和K線顯示價格完全一致,而向後復權的報價大多低於K線顯示價格。例如,某隻股票當前價格10元,在這之前曾經每10股送10股,前者除權後的價格仍是10元,後者則為20元。

四、自動復權和精確復權

所謂自動除權,指股票軟體自動確定當日是否有除權發生,根據今日收到的昨收盤和上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對比,若二者不等,則能肯定今天有除權,進而推算送配方案,進行復權處理。這種方法有很多問題,不能做到准確復權。

前復權:復權後價格=[(復權前價格-現金紅利)+配(新)股價格×流通股份變動比例]÷(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閱讀全文

與後復權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爾曼濾波演算法書籍 瀏覽:769
安卓手機怎麼用愛思助手傳文件進蘋果手機上 瀏覽:844
安卓怎麼下載60秒生存 瀏覽:803
外向式文件夾 瀏覽:240
dospdf 瀏覽:431
怎麼修改騰訊雲伺服器ip 瀏覽:392
pdftoeps 瀏覽:496
為什麼鴻蒙那麼像安卓 瀏覽:736
安卓手機怎麼拍自媒體視頻 瀏覽:186
單片機各個中斷的初始化 瀏覽:724
python怎麼集合元素 瀏覽:481
python逐條解讀 瀏覽:833
基於單片機的濕度控制 瀏覽:499
ios如何使用安卓的帳號 瀏覽:883
程序員公園采訪 瀏覽:812
程序員實戰教程要多長時間 瀏覽:979
企業數據加密技巧 瀏覽:135
租雲伺服器開發 瀏覽:814
程序員告白媽媽不同意 瀏覽:337
攻城掠地怎麼查看伺服器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