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獨立基礎的計算方法
⑴、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⑵、獨立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⑶、獨立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⑷、獨立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釺探工程量
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㈡ 混凝土獨立基礎的墊層計算規則有哪些
混凝土獨立基礎的墊層計算規則如下:
1、混凝土墊層體積=墊層底面積*墊層的厚度;
2、混凝土墊層模板面積=(墊層的長+墊層的寬)*2*墊層的厚度;
3、獨立基礎的體積=獨基各個台階的體積之和;
4、獨立基礎模板面積=各個台階的獨基周長*高度。
㈢ 獨立坡型基礎混凝土的立方計算公式
V=h1/6((AB+ab+(A+a)(B+b))+ABh2
h1是指帶坡的獨基的截面高度
h2是不帶坡的截面高度
AB指獨基的底面長寬
ab指獨基頂面的長寬
高聳構築物的主要設計荷載,為了使基礎在各個方向具有大致相同的抗傾覆穩定系數,採用圓形基礎最為合適。由於這類構築物的重心很高。基礎有少量傾斜就會使荷載的偏心距加大,從而導致傾斜的進一步發展。
(3)獨立基礎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混凝土的技術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質及其相對含量決定的。同時也與施工工藝(攪拌、成型、養護)有關。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其原材料的性質、作用及其質量要求,合理選擇原材料,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的質量。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經破碎、篩分而得的,粒徑大於5mm的岩石顆粒,稱為碎石或碎卵石。岩石由於自然條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徑大於5mm的顆粒。
在一般情況下應充分利用天然地基,因它具有施工簡單、造價經濟,通常還能縮短工期。基礎構造類型的選用,與上部結構有著密切關系,同時還與地基土的承載能力、荷載性質(除垂直力外,還有水平力、上拔力等)和基礎埋深有關。
㈣ 獨立基礎的土方工程量如何計算
工程量有清單工程量和定額工程量的區別。
清單工程量是以構築物垂直投影面積乘以開挖深度計算。比如:地面高程-0.5,獨立基礎1*1m,墊層1.2*1.2,墊層底部高程-2.5,則清單工程量是1.2*1.2*2=2.88m3。
定額工程量是以實際開挖體積計算的,相對清單工程量,增加了:(1)工作面的開挖,工作面寬度定額上也有規定的,一般有設計要求的按設計要求,沒有的按定額說明中的工作面寬度,比如上題一邊再增加0.2m工作面,底部就是1.6*1.6了。(2)放坡。放坡要求見設計,無設計要求時按定額說明中計算,比如超過1.5m按1:0.25放坡,這樣2米深的坑,一邊又要增加0.5m。則上頂面是2.6*2.6了,計算這個稜台的體積8.99m3就是定額工程量(網上找找稜台體積公式吧)。如果是擋土板、鋼板樁,則在技術措施費中計算。
回填工程量類似,其中回填清單量是清單開挖量減構築物體積。
在套定額時用,兩個工程量分開使用。比如開挖清單量2.88在套定額時,定額量輸入8.99,最終結果是,將8.99m3套開挖定額,然後攤銷進2.88m3的清單工程量中。這樣,工程量「減少」了,但單價「提高」了,總金額還是一樣。脫了褲子只為放個p。
㈤ 獨立基礎底板鋼筋計算方法
底板鋼筋的計算
一般平面圖長邊為東西方向,短邊為南北方向。不失一般性,設獨立基礎東西長為x,南北寬為y。x方向底板筋直徑為dx,x方向底板筋間距為ax,x方向底板筋長度為lx,x方向鋼筋根數為nx;y方向底板筋直徑為dy,y方向底板筋間距為ay,y方向底板筋長度為ly,y方向鋼筋根數為ny;
x方向底板筋長度:
IF x≥2500,lx=0.9×(x-60)/1000
then lx=(x-60)/1000
nx=ceiling((y-min(150,ay))/ay,1)+1
x方向鋼筋總長度=lx
×
nx
+(IF x≥2500,0.2×(x-60)/1000,then
0)
y方向的計算過程與x方向相通。
下面給出Excel表式:
㈥ 該怎麼算獨立基礎
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獨立基礎墊層模板: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獨立基礎體積: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基礎有少量傾斜就會使荷載的偏心距加大,從而導致傾斜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這類基礎變形用容許傾斜來控制。當軟土地基上的傾斜超過限值時,經常採用樁基礎。
(6)獨立基礎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當地基承載力較大,上部結構傳給基礎的荷載較小,或當淺層土質較差,在不深處有較好土層時時,為了節約基礎材料和減少開挖土方量可採用牆下單獨基礎。牆下單獨基礎的經濟跨度為3-5m,磚牆砌在單獨基礎上邊的鋼筋混凝土樑上。
在實際地基設計中,為減少建築物的不均勻沉降,在建築物上常採用如下措施:設置沉降縫,它的作用是將建築物分成若干較小長寬比,整體剛度較好的各自沉降體系,使各單元具有調整地基不均勻變形的能力。
㈦ 獨立基礎的計算公式
.獨立基礎( 砼獨立基礎與柱在基礎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礎: V=長×寬×高
(2)階梯形基礎: V=∑各階(長×寬×高)
(3)截頭方錐形基礎: V=V1+V2=H1/6+[A×B+(A+a)(B+b)+a×b]+A×B×h2
式中:V1——基礎上部稜台部分的體積( m3 )
V2——基礎下部矩形部分的體積( m3 )
A,B——稜台下底兩邊或V2矩形部分的兩邊邊長(m)
a,b——稜台上底兩邊邊長(m)
h1——稜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㈧ 獨立基礎的挖基礎梁土方怎麼計算清單要怎麼算,定額的又要怎麼算請高手指點
一、清單是按基礎的墊層底面積x基坑的深度(墊層底面標高算到交付場地的標高)來計算。
二、定額是按基礎外輪廓尺寸加工作面為基坑底面尺寸,深度加墊層底到設計地面標高,還需要按土質不同加放一坡度,這樣形成的一個台的體積來計算的。(定額各地有差異,從其規定)。
三、獨立基礎的挖基礎梁土方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1、清單演算法是按基礎的墊層底面積x基坑的深度(墊層底面標高算到交付場地的標高)來計算。
2、定額演算法是按基礎外輪廓尺寸加工作面為基坑底面尺寸,深度加墊層底到設計地面標高,還需要按土質不同加放一坡度,這樣形成的一個台的體積來計算的。
3、利用稜台體積公式計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積。
V=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S下=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挖土底邊線的面積(包括工作面、排水溝、放坡等)。
4、清單量用基礎梁的寬度×基礎梁長×挖土深度;定額量要考慮到放坡和工作面,不過基礎梁的挖深不會到達放坡起點,只要考慮到工作面就可以了:(梁的寬度+600mm)×基礎梁長×挖土深度。
(8)獨立基礎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獨立基礎一般設在柱下,常用斷面形式有踏步形、錐形、杯形。材料通常採用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當柱為現澆時,獨立基礎與柱子是整澆在一起的;當柱子為預制時,通常將基礎做成杯口形,然後將柱子插入,並用細石混凝土嵌固,此時稱為杯口基礎。
當上部結構為框架結構,荷載不太大的時候,可以採用柱下獨立基礎。獨立基礎比較適用於中心受壓的受力狀態。
當柱根部有彎矩作用時,一般在設計中會有獨立基礎之間加設拉梁,依靠拉梁承擔彎矩作用。在有些設置地下室的建築中,拉梁之間還會有一塊底板,以解決建築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的問題。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