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黨支部委員補選是差額還是等額
法律分析:支部委員補選需要差額選舉,差額不少於應選人數的20%。如果補選1名委員,至少須2名候選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二十六條 下列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
(一)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的;
(三)被開除公職的;
(四)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
(五)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
㈡ 差額比例如何計算
差額選舉,就是候選人多於應選人的選舉。差額率應該是被差掉的數量除以應選人數。
例:8個候選人,9個候選人,那麼差比是1/8*100%。差額率必須按百分比計算,否則單詞不存在。如果(整數1000)人在選舉中投票,兩個人被投票(A,B)。A被投票510,B被投票490。然後使用510-490=20票。a和B的差是20票。兩者之差是2%。
(2)支部委員候選差額演算法擴展閱讀:
差額選舉是指候選人數多於應選人數的選舉。
競爭選舉,即「平等選舉」的對稱性,又稱「不平等選舉」,是指候選人數量超過應選候選人數量的選舉。在中國,競爭選舉制度是由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選舉法》和《地方組織法》規定的。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以8.3%的得票率,提名221名中央委員候選人,其中204名實際選舉產生。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提名183人,實際選舉167人,提名率為9.6%。
㈢ 六個支委怎麼差額
按照20%算出來的。
按照國家規定,基層黨的委員會候選人的差額為應選人數的20%。
在實際工作中,委員人數在3至7人的,差額人數一般為1人;在9至11人的,差額人數一般為2人。不足的按四捨五入進行計算。
㈣ 什麼叫黨支部選舉的差額選舉
差額選舉,是指候選人名額多於應選代表名額的選舉,區別於等額選舉。黨支部差額選舉指選舉支部委員、支部書記時候選人多於1人。
1、直接差額選舉。在支部選舉時,直接採用候選人數多於應選人數的差額選舉辦法進行正式選舉。
2、間接差額選舉。在支部選舉前,先在一定范圍內實行預選,產生候選人名單,然後進行正式選舉。
㈤ 黨支部選舉,應選3人,候選人5人,差額是%多少
差額是40%。
黨支部選舉,應選3人,候選人5人,可得:
5-3=2
2÷5=0.4,差額是40%。
(5)支部委員候選差額演算法擴展閱讀
全國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級人大代表的選舉一律實行差額選舉。具體的差額幅度為,由選民直接選舉的代表候選人名額,應多於應選代表名額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上一級人大代表候選人的名額,應多於應選代表名額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差額選舉,正式候選人名額多於應選名額的選舉。我國1953年制定的選舉法規定,各級人大代表的選舉實行等額選舉。差額選舉作為一項基本的選舉原則,是從1979年選舉法、地方組織法修改後開始實行的。
㈥ 支部換屆差額比例怎麼算
差額選舉比例計算如下:
1、全國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級人大代表的選舉一律實行差額選舉。具體的差額幅度為,由選民直接選舉的代表候選人名額,應多於應選代表名額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上一級人大代表候選人的名額,應多於應選代表名額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人大常委會主任、秘書長,鄉、民族鄉、鎮的人大主席,人民政府正職領導人員,人民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的候選人數一般應多1人,進行差額選舉。
3、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鄉、民族鄉、鎮的人大副主席,人民政府副職領導人員的候選人數應比應選人數多1至3人,人大常委會委員的候選人數應比應選人數多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差額選舉比例具體如下:
進行差額選舉的,候選人人數比例應當按照如下方法計算:如果進行直接選舉的,差額比例應當為三分之一至一倍;如果進行間接選舉的,差額選舉的候選人比例應當達到候選名額的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其中,如果最後的結果不是整數的,應當採取進一法而不是四捨五入的方法,例如候選人數的最終值為1.3時,應當確定兩位候選人。
差額選舉有兩種方式
1、直接採用候選人數多於應選人數的差額選舉辦法進行正式選舉。
2、先採用差額選舉辦法進行預選,產生候選人名單,然後進行正式選舉。
法律依據:
《中國共產黨章程》
第十一條 黨的各級代表大會的代表和委員會的產生,要體現選舉人的意志。選舉採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候選人名單要由黨組織和選舉人充分醞釀討論。可以直接採用候選人數多於應選人數的差額選舉辦法進行正式選舉。也可以先採用差額選舉辦法進行預選,產生候選人名單,然後進行正式選舉。選舉人有了解候選人情況、要求改變候選人、不選任何一個候選人和另選他人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選舉人選舉或不選舉某個人。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和基層代表大會的選舉,如果發生違反黨章的情況,上一級黨的委員會在調查核實後,應作出選舉無效和採取相應措施的決定,並報再上一級黨的委員會審查批准,正式宣布執行。黨的各級代表大會代表實行任期制。
㈦ 差額比例是20%,怎麼算
差額比例不應少於百分之二十。
按照《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選舉工作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規定的差額比例,確定候選人數可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候選人數=應選人數+應選人數×差額比例。
最終結果非整數時不可採用四捨五入法,而應採用「進一法」。例如「候選人數」最終值為「1.2」時,應確立2位候選人。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2-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㈧ 支部委員等額選舉還是差額選舉
法律分析: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候補委員等黨內職務的選舉產生需要實行差額選舉。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代表候選人的差額比例,不少於20%。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 第四條 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候補委員等黨內職務的選舉產生需要實行差額選舉。
㈨ 增補支部委員可以等額嗎
法律分析:不可以。必須差額選舉。按照《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的規定,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候補委員等黨內職務的選舉產生需要實行差額選舉。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
第十二條 委員候選人的差額為應選人數的20%。
第十三條 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委員候選人,由上屆委員會根據多數黨員的意見確定,在黨員大會上進行選舉。
第十四條 黨的基層委員會和經批准設立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的產生:
召開黨員大會的,由上屆黨的委員會根據所轄多數黨組織的意見提出候選人,報上級黨組織審查同意後,提交黨員大會進行選舉。召開黨員代表大會的,由上屆黨的委員會根據所轄多數黨組織的意見提出候選人,報上級黨組織審查同意後,提請大會主席團討論通過,由大會主席團提交各代表團(組)醞釀討論,根據多數代表的意見確定候選人,提交黨員代表大會進行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