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之年數總和法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是會計考試中的考試重點同時也是考試的難點,很多的同學在學習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時候,都會覺得除了雙倍余額遞減法之外最難理解的就是年數總和法,其實本質上年數總和法也是一個加速折舊方法,加速折舊方法前期提的折舊很多,後期提的折舊很少。那接下來我們就對第二個加速折舊方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加以講述。
那年數總和法是怎麼來計提折舊的呢,如果還參考上一個例子,比如一個設備買的時候原價是100萬,預計能用5年,到最後的殘值是5萬,應計折舊額就是95萬。那我們第一個要求的就是年折舊率,年數總和法的折舊率是很特殊的,是一個變動折舊率,從哪裡體現出變動呢,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之和。這里年數是5年,那年數之和就是1+2+3+4+5=15,第一年的時候尚可使用5年,折舊率是5/15,第二年的時候尚可使用年數是4年,折舊率是4/15,第三年以此類推是3/15,第四年是2/15,最後一年是1/15。懂了折舊率的計算,折舊額就變的很簡單了,用應計折舊額*折舊率就可以啦,所以
第一年95*5/15,
第二年95*4/15,
第三年95*3/15,
第四年95*2/15,
第五年95*1/15。
年數總和法最特殊之處就在於變動的折舊率,而且大家有沒有發現,分母是1+2+3+4+5,分子是從5到4到3到2最後是1。所以就是對於應計折舊額進行了分攤,而且逐年減小,這就是年數總和法的計算方法,相信大家能掌握這種方法。
2018初級會計職稱考試交流群: 558139117
B.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使用年數總和法,如果預計使用年限是5.5年,就是有小數位,應該怎麼計算年數總和
4.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折舊額的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的年數÷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按這種方法提取的折舊額在開始年度大,以後隨著折舊年限增加而減少。在折舊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年數總和法比直線法的折舊速度要快。
【例6-11】以例6-12的資料,採用年數總和法計算的每年應提折舊額如表6-2所示。
表6-2:
年數總和法下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
年份 折舊率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額 賬面凈值
第一年 5/15 32000(96000×5/15) 32000 68000
第二年 4/15 25600(96000×4/15) 57600 42400
第三年 3/15 19200(96000×3/15) 76800 23200
第四年 2/15 12800(96000×2/15) 89600 10400
第五年 1/15 6400(96000×1/15) 96000 4000
其中:
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2+3+4+5=15
第一年折舊率=5/15
第一年折舊額=(100000-4000)×5/15
你這里把5改成5.5就可以了
C. 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公式/15是什麼意思
年數總和法就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凈額作為折舊基數,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各期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當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
當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例:有一台設備,原值78000元,預計殘值2000元,預計可用4年,試用年數總和法計算每年折舊額。
年數總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3)固定資產年數總和計演算法的小數點擴展閱讀:
年數總和法,是指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稱為折舊率),計算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總和年限法、折舊年限積數法、年數比率法、級數遞減法或年限合計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
年數總和法的主要用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固定資產: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體現了會計的謹慎性原則。
計提折舊是公司財務處理時,預先計入某些已經發生、但是未實際支付的折舊費用。計提折舊時需要區分會計期間和折舊期間,這兩者所指的期間不一定相同。
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固定資產帳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額=年折舊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12
年折舊額=每年年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最後2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預計凈殘值)÷2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二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殘值後的凈額平均分攤。
D. 年數總和法是怎麼計提折舊的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殘值)╳可使用年數÷使用年數的序數之和
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公式: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
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年折舊額=應計提折舊總額×年折舊率
有一台設備,原值78000元,預計殘值2000元,預計可用4年,試用年數總和法計算每年折舊額。
年數總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4)固定資產年數總和計演算法的小數點擴展閱讀:
年數總和法的優缺點:
優點:因資產的原始成本在早期獲取收入過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後期大,因此早期折舊費應大於後期。還有,資產的凈收入在後期要少於早期,即使不計利息成本,資產凈收入的減少。因此,加速折舊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趨於現金收支規律的一種方法。
缺點:對影響折舊分配需要考慮的因素也不能完全考慮並體現。
年數總和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它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確定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年數總和法的適用范圍:
1、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
2、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
E. 固定資產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折舊年限積數法或級數遞減法。它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確定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 n年,分母即為1+2+3+……+n=n(n+1)÷2,其折舊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 /[
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 ]×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F. 固定資產年數總和法怎麼理解
年數總和法又稱總和年限法、折舊年限積數法、年數比率法、級數遞減法或年限合計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是指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稱為折舊率),計算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
計算公式: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1、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2、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3、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4、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6)固定資產年數總和計演算法的小數點擴展閱讀:
年數總和法原理:
1、根據固定資產的折舊原則,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結束時,該固定資產的價值也全部轉到產品成本中。那麼轉移的價值應為100%,簡化為1。簡單地說當某個固定資產的價值全部折舊結束時,其折舊率總和應為1,用數學式子表示為:折舊率總和=1。
2、把這個式子展開如下:
折舊率總和=1
=(1+2+3+……+10)÷(1+2+3+……+10)
=(1+2+3+……+10)÷55
=1÷55+2÷55+3÷55+……+10÷55。
G. 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怎麼計算
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額=折舊基數×逐年遞減的折舊率=(原值-預計凈殘值)×尚可使用的年限/1+2+…+n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
2007年12月,長江公司購入一台設備,當月投入使用。該設備的原值為158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8000元。
第一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5/(1+2+3+4+5)=50000(元)
第二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4/(1+2+3+4+5)=40000(元)
第三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3/(1+2+3+4+5)=30000(元)
第四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2/(1+2+3+4+5)=20000(元)
第五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1/(1+2+3+4+5)=10000(元)
(7)固定資產年數總和計演算法的小數點擴展閱讀:
年數總和法,是指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稱為折舊率),計算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總和年限法、折舊年限積數法、年數比率法、級數遞減法或年限合計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
年數總和法的主要用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固定資產: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體現了會計的謹慎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