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日歷月演算法

日歷月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9-08 22:03:56

① 怎麼計算日歷

陰歷和陽歷的區別和關系:

陽歷也就是公歷,它是國際通用的。陽歷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秒。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一年分做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數積累起來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這一年叫做閏年。所以閏年的二月有29天。陰歷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共29天半。為了算起來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中,大小月大體上交替排列。陰歷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沒有平年閏年的差別。

陰歷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此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歷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們定了一個折衷的歷,就是所謂陰陽合歷。現在我國還在使用的夏歷(也有人叫它農歷或陰歷),就是這種陰陽合歷。它跟陰歷一樣,也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歷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來調整四季。夏歷約每過二、三年多一個閏月。「陰歷」又名「太陰歷」,系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再配合地球繞日一周之時數為一年,實際上等於陰陽合歷,我國在民國元年前採用此歷,為與現行之歷相對稱,故名之曰「舊歷」。一般人以為陰歷適合於農家,而名之日「農歷」。

月球運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周年所需之時間,謂之「恆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因每月天數不能有奇零,故陰歷一個月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為首,即以朔日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為歲首。

地球繞日一周,即月球繞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內之月數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個月,僅三百五十四日,與歲實相比較,約餘十一日,積至三年,餘三十三日,故每三年須置一閏月,尚餘三日或四日,再積二年,共餘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可置一閏月,平均計算,每十九年須置七閏。以有節無氣之月為閏月,有閏月之年為閏年,閏年有十三個月,平年則十二個月。

② 日歷是怎麼計算的

1、3、5、7、8、10、12月31天,4、6、8、11月30天,2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

③ 農歷的演算法是怎麼算的

農歷一年為12或13個月,每個月天數依照月亮圍繞地球運行周期而定,為29或30天,閏年為13個月,中國農歷年平年為353或354天,閏年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約為365.2422天(即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農歷基本上以19年為一周期,由於農歷一年約為355日,與地球年相差約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閏月,每19年要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也叫閏年,具體閏哪個月,則要視節氣情況靈活而定。如公歷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

閏月加到哪個月,以農歷歷法規則推斷,主要依照與農歷的二十四節氣相符合來確定。自冬至開始,逢單數為節氣,逢雙數為中氣,如輪到一個月只有節氣沒有中氣,即為上一個月的閏月。農歷的閏月天數與正常月份天數一樣,為29或30天。

(3)日歷月演算法擴展閱讀:

農歷的優點:

1.農歷是定歷,它具有天文年歷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種天象對應,如它的節氣嚴格對應太陽高度,歷日較嚴格地對應月相,閏月的不發生頻率和發生頻率對應地球近日點和遠日點,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沒,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連歷月也大致對應太陽高度;

2.農歷歷月的天數只有29日和30日兩種,且由定朔日規定,人為因素最小,不易隨意改動;

3.歲首有較強的天文學意義,具有陰月陽年的天文學意義;

4.陰陽合歷,最體現漢民族天人合一、陰陽和諧的傳統文化;

5.干支紀年和十二生肖紀年循環使用;由於它包含節氣十分利於四季劃分,由於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對氣候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農歷(中國傳統歷法)-網路



④ 日歷計算方法規律

有兩種可能,不知道你是指的哪一種?
設被圈出來的第一個數為X,然後後面一個比它大的數即為X+1,依此類推。。
第一種可能:
被圈出的數第一行為X,X+1,X+2;
第二行為X+7,X+8,X+9
則列出方程X+(X+1)+(X+2)+(X+7)+(X+8)+(X+9)=69
,解得X=7
則這6個數分別是7
8
9
14
15
16;
第2種可能:
被圈出的數,第一行是X,X+1;
第二行是X+7,X+8;
第三行是X+14,X+15
則可列方程X+(X+1)+(X+7)+(X+8)+(X+14)+(X+15)=69
解得:X=4
則這六個數分別為:4
5
11
12
18
19

⑤ 日歷的編排規則

日歷是以天文學的三個不同的周期作為基礎的:

天:地球自轉一周。
月:月球圍繞地球運行一周。
年: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
如果以天作為單位,天文學的一年的平均時間是 365.2421896698 - 0.00000615359 T - 7.29E-10 T^2 + 2.64E-10 T^3 天,其中 T 的表達式為 (JD - 2451545.0)/36525,JD 是 Julian 天數。

如果以天作為單位,天文學的一月的平均時間是 29.5305888531 + 0.00000021621 T - 3.64E-10 T^2 天,其中 T 的表達式為 (JD - 2451545.0)/36525,JD 是 Julian 天數。

世界各國的日歷都是以天作為最小單位,但是年和月的演算法卻各不相同,一共有三大種類:

陽歷:以天文年作為日歷的主要周期,例如:中國公歷。
陰歷:以天文月作為日歷的主要周期,例如:伊斯蘭日歷。
陰陽歷:以天文月和年作為日歷的主要周期,例如:中國農歷。
中國公歷規則

中國公歷也就是世界通用的 Gregorian 歷,它以年作為主要周期。為了和天文年保持同步,公歷使用兩種不同天數的年:

常年:365 天。
閏年:366 天。
公歷年一般都是常年,只有少數年是閏年,由下面三條規則確定:

一:如果年的數目是 4 的倍數,就是閏年。
二:但是,如果年的數目是 100 的倍數,規則一就無效,仍是常年。
三:但是,如果年的數目是 400 的倍數,規則二就無效,仍是閏年。

⑥ 日歷怎麼算啊為什麼有些人只告訴我初幾、我都不知道是幾月幾號、

日歷分陰歷和陽歷,初幾的都是陰歷的,而幾月幾號是陽歷的演算法就是我們日歷上大字的一排,一般只有節日,而陰歷上的是24節氣

⑦ 如何推算農歷大小月、閏月和24節氣

閏月

農歷年中月以朔望月長度29.5306日為基礎,所以大月為30日,小月為29日。為保證每月的頭一天(初一)必須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過嚴格的觀測和計算來確定。因此,農歷中連續兩個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還出現過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連續四個月是大月的罕見特例。

農歷就採用了19年加7個閏月的辦法,即「十九年七閏法」,把回歸年與農歷年很好地協調起來,使農歷的元旦(春節)總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個朔望月稱之為「閏周」。

至於農歷閏哪個月?決定於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說一年有二十四節氣,只是一種傳統的說法,嚴格的說一年有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在農歷中每個月都有固定的中氣,如雨水是一月的中氣;春分是二月的中氣;穀雨是三月的中氣……。由於兩個節氣或兩個中氣之間平均日數為365.2422/12=30.4368日,與朔望月有近一天的差數。因此,中氣在農歷月份中的日期會逐月有將近一天的推遲。這樣繼續下去,必然導致有的月份的中氣會落在這個月的最後一兩天,那麼下—個月中就很可能沒有中氣了,而是發生在再下一個的月初了。由於每月都有自己固定的中氣,那麼,把沒有中氣的月份叫做上一個月的閏月。如的2仍4年春分(二月中氣)是二月30日,下一個月只有清明一個節氣,而未出現穀雨這呷三月的中氣,所以2004年,年閏二月。

------------------------------------------------------

農歷的大小月

農歷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歷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歷並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歷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歷年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

農歷每一個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農歷的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農歷是基本上以12個月作為一年的,但12個朔望月的時間是354.3667日,和回歸年比起來要相差11天左右。這樣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個多月。為了要把多餘的日數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歷的閏月。有閏月的一年也叫閏年。所以農歷的閏年就有13個月了。至於閏哪個月是由節氣情況決定的。
我國歷法淵源甚遠。《尚書?堯典》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等記載。雖然《尚書》乃後人所託,井不足以證明當時已認識到每個回歸年長度為366天,但是對於農事活動來說,「年」是最重要的周期。這是原始社會的人們從生產實踐中得到的。我國歷法採用干支記法。東漢以前只以記日,建武三十年(54)以後,始以記年。

----------------------------------------------------

二十四節交節日演算法:

用已知年的交接時辰加上22個小時35分,超過24要減去24,分數足60
進1個小時,即得到8年後的各節交節時辰。
如2000年雨水交節時辰為16時22分,則2008年雨水交節時辰為14時52
分。
因為16時22分+22時35分=38時57分。38-24=14時。
誰知道公元元年到公元八年的交節日,這個演算法就可以實現了

農歷閏月演算法:
農歷中,二十四節氣(十二節氣和十二中氣)的中氣落在月末的話,下
個月就沒有中氣。農歷將這種有節(節氣)無氣(中氣)的月份規定為閏
月。平均計算,19年有七個閏月。
但二十四個節氣的十二節氣和十二中氣是怎麼分的呢?我沒有資料,
估記應該是一節氣一中氣這樣交叉。

農歷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歷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歷並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歷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歷年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

農歷每一個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農歷的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⑧ 萬年歷的計算公式

用蔡勒(Zeller)公式
即w=y+[y/4]+[c/4]-2c+[26(m+1)/10]+d-1
公式中的符號含義如下,w:星期;c:世紀-1;y:年(兩位數);m:月(m大於等於3,小於等於14,即在蔡勒公式中,某年的1、2月要看作上一年的13、14月來計算,比如2003年1月1日要看作2002年的13月1日來計算);d:日;[ ]代表取整,即只要整數部分。(C是世紀數減一,y是年份後兩位,M是月份,d是日數。1月和2月要按上一年的13月和 14月來算,這時C和y均按上一年取值。)

算出來的W除以7,余數是幾就是星期幾。如果余數是0,則為星期日。

以2049年10月1日(100周年國慶)為例,用蔡勒(Zeller)公式進行計算,過程如下:
蔡勒(Zeller)公式:w=y+[y/4]+[c/4]-2c+[26(m+1)/10]+d-1
=49+[49/4]+[20/4]-2×20+[26× (10+1)/10]+1-1
=49+[12.25]+5-40+[28.6]
=49+12+5-40+28
=54 (除以7餘5)
即2049年10月1日(100周年國慶)是星期5。
註:以上公式只適合於1582年10月15日之後的情形(當時的羅馬教皇將愷撒大帝制訂的儒略歷修改成格里歷,即今天使用的公歷)

閱讀全文

與日歷月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爾曼濾波演算法書籍 瀏覽:768
安卓手機怎麼用愛思助手傳文件進蘋果手機上 瀏覽:843
安卓怎麼下載60秒生存 瀏覽:802
外向式文件夾 瀏覽:235
dospdf 瀏覽:430
怎麼修改騰訊雲伺服器ip 瀏覽:387
pdftoeps 瀏覽:492
為什麼鴻蒙那麼像安卓 瀏覽:735
安卓手機怎麼拍自媒體視頻 瀏覽:185
單片機各個中斷的初始化 瀏覽:723
python怎麼集合元素 瀏覽:480
python逐條解讀 瀏覽:832
基於單片機的濕度控制 瀏覽:498
ios如何使用安卓的帳號 瀏覽:882
程序員公園采訪 瀏覽:811
程序員實戰教程要多長時間 瀏覽:974
企業數據加密技巧 瀏覽:134
租雲伺服器開發 瀏覽:813
程序員告白媽媽不同意 瀏覽:335
攻城掠地怎麼查看伺服器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