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針對美團騎手案例分析:美團壓榨我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如何改善300字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11
Ⅱ 外賣困局困住了誰餓了么問題頻出,美團外賣也翻車,但爭戰繼續
目前,我國的外賣市場大局已定, 美團外賣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去年第一季度 達到67.3%。而餓了么收購網路外賣後,曾一度領先,但後來依然被美團超越,不過餓了么活躍用戶數大於美團。 兩雄爭霸,外賣困局已現,各種問題頻繁出現!
餓了么在被阿里收購後,背靠大樹向美團發起過多次攻擊,但意外的是,市場份額不升反降,去年第一季度下滑至26.9%。 市場份額的焦慮,必須催生缺乏人情味的競爭,因此,餓了么近期頻出事故,經常站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此前,餓了么騎手韓某在第34單外賣配送途中猝死, 然而餓了么給出的結果是,協議顯示騎手和平台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勞動和僱傭關系,只能出於人道主義,給家屬2000元撫慰金。 最後,在網路輿論下,餓了么才提供60萬元撫恤金。
前些天,餓了么騎手劉某在配送站門口引火自焚, 原因竟然是為了討要自己被扣的5000元工資,多次溝通未能要回,只能用這種極端方式。 結果,劉某全身燒傷面積達80%,整體治療費用約需100萬元,最後餓了么支付劉師傅的治療及相關費用。
還有廣東肇慶陳先生應聘騎手,要求簽協議自願放棄社保等。這些事件反映出一個事實, 騎手們在外賣系統的演算法與數據驅動下,不顧個人安危與時間和死神賽跑,撐起了外賣公司千億美元的市值,然而騎手的一些基本權益卻往往得不到保障。
外賣平台要求騎手們身著平台配送制服,對其進行嚴格的考核和監督, 然而為了規避法律風險和壓縮成本,與大多騎手沒有完全建立勞動合同關系,只是通過勞動外包的方式。 這是外賣平台對騎手不負責任,對消費者當然還有別的招數。
近期,有一篇《我被美團割了韭菜》的文章刷屏了,揭露的內容就是美團「大數據殺熟」,作者稱會員和非會員賬號,同一時間、地點,點相同外賣,配送費有4元差距。 而美團對此的回應是,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
「緩存」之說,當然難以服眾。更為嚴重的問題是,有不少用戶在使用美團外賣和美團買菜過程中,竟然被貸款了,等到系統通知還款時才知道, 原因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開通了「美團月付」。美團對此回應是,這是對優質客戶的默認服務。
美團月付類似於支付寶的「花唄」,當月消費下月還款,如果還款逾期,按照日利率0.05%來計算,摺合年化利率約為18.25%。 像大數據殺熟、美團月付,這樣的消費「坑」防不勝防,用戶權益難以保障,外賣平台的責任難以推脫。
以上說的是外賣平台,對騎手的百般壓榨,對消費者變著花樣的欺騙,對商家呢也不例外, 江蘇張女士被要求在美團外賣、餓了么「二選一」,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控訴美團外賣向餐飲企業收取高額外賣傭金,此類事件比比皆是。
經過激烈競爭過後,外賣市場格局似乎已經明朗,但瘋狂補貼過後, 資本必然要開始回籠,這也將是問題的開始。對於商家,傭金抽成比例不斷上漲 ,美團有些地方漲至22%,餓了么有的提高 到24%,這似乎還不是終點,這讓商家進退兩難。
對於騎手, 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文章說得很明白,嚴苛的演算法系統和獎懲機制,驅使配送員不顧安全與 健康 ,一路狂奔。 對於消費者, 略微漲價還能夠接受,不能容忍的是被大數據殺熟、被莫名貸款等「坑」!
對於平台,問題不斷,競爭不斷,充滿焦慮。 餓了么不斷出擊,市場份額依然下降。美團份額上升,將要面對支付寶的重磅來襲。去年,在餓了么不敵美團後,阿里把支付寶全面改版升級,在生活領域全面對標美團,兩大巨頭爭戰開啟!
巨頭爭戰之下,外賣困局更加明顯!困在其中的,當然不只是騎手、商家、平台,還有身邊的你我他! 要打破外賣困局,最關鍵的還是平台。平台不要僅僅盯著眼前的利益,要積極承擔相應的 社會 責任,要致力於做長遠的生意!
Ⅲ 利用博弈論分析如何實現外賣平台,騎手,商家,消費者的共贏
最近雜志《人物》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一文引發大家的熱議,文章中表示,外賣員已成高危職業。
然而一切社會現狀的背後,都有他存在的經濟學邏輯
我們先理清楚事實,再去探討解決的辦法。
其實外賣小哥成為高危職業背後,是無限次「美團騎手、店家、消費者」三者博弈的結果。
如果對經濟學或者博弈論有所學習應該會明白,目前的博弈結果,是最有效率的,也是社會福利最大的。
那麼如何在實現了社會福利最大的背景下,努力實現公平,成為本文需要解決的問題。
先做個提示:讀完文章可能會讓你覺得有所不適。
一
...
美團騎手被剝削被壓榨的始作俑者不是美團公司,不是餐飲業者,更不是咱們消費者,而是他們自己。
我們經常會聽到外賣騎手感慨,為什麼我的送餐時間又少了2分鍾,美團太可惡了。
下面我們就來解釋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
我們先看美團的背景,由於消費者對外送的需求不斷上升,美團的業務也不在不斷擴大。
在美團公布的19年財報中,目前總共有295萬的人,加入到美團的配送行業之中,同比18年,行業人員增長了18%。
也就是說,有30萬人新加入了這個行業參與競爭。
從統計的數據中,消費者每在美團上點外賣100元,美團公司賺取2.19元,騎手賺10.47元,店家賺87.35元,為了方便後面的計算,咱們全部取整
即100元,美團分2元,騎手分10元,店家分88元,加起來是100元
我們就從騎手接單開始分析:
一開始,美團可能給與配送的規則是,1公里規定10分鍾送達,也就是說,如果你用美團點了一份100元的麻辣燙,麻辣燙的店距離你2公里,那麼你需要等20分鍾可以吃到。
也就是說,外賣小哥在20分鍾賺了10塊錢。
但是有很多外賣小哥不滿足20分鍾只賺10塊錢,他們渴望能賺更多的錢,於是他們選擇了更激進的配送速度
不惜闖紅燈、逆行,使得他們的配送時間,1公里5分鍾就完成了。
於是,這份100元的麻辣燙,有些積極的外賣騎手,在10分鍾就賺了10塊錢。
由於外賣行業的人數越來越多,行業競爭越來越大,每個人都想要在這個行業中脫穎而出,用最快的速度,接到更多的單,賺到更多的錢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最悲哀的事情發生了:
大數據系統在原先的數據模型中,1公里規定10分鍾送達
但是在越來越多的「積極外賣騎手」累計的數據中,系統也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演算法方程。
在一次次數據的積累下,系統開始規定:1公里需要在5分鍾送達
這就是所謂的:美團,消失的2分鍾。就是這樣來的。
是因為美團的問題嗎?不是;
是因為消費者的苛刻嗎?也不是!
而是這些外賣騎手,通過自己產生的數據,影響改變了整個運算,大數據本身只不過是被動接受了騎手行為模式的結果。
地獄性的送餐難度,源自於騎手本身。
我們看到美團或者餓了么在呼籲讓消費者給騎手多5分鍾。
餓了么這就是把鍋甩給消費者,其實根本不是消費者不給騎手時間。
如果300萬騎手結成同盟,騎手們統一送餐時間緩慢5分鍾,那麼整個美團和餓了么的系統也會再次調整自己的「配送公式」。
客觀的想,我們那個消費者真的在乎過,介意過,送餐時間多個5分鍾?
餓了么這樣的聲明,好像就是在責怪當今的消費者是有多麼的苛刻,著實過分。
我們感覺是消費者在壓迫外賣小哥,包括人物雜志的文章也希望消費者能對外賣小哥多一份寬容。
可是真的不是我們在壓迫騎手們。
這些外賣騎手的工作,可以說滿足了他們對的工作期待。
時間靈活、收入一般有個一萬多塊,達到生活預期,不用看老闆的臉色,尤其是沒有門檻,熟悉道路的人都能勝任,可以支配自己的工作場景。
這樣的工作條件,其實已經非常令人滿足了,所以說送餐行業成為中國這兩年最受追捧的行業,也容易理解了。
要怎麼解決外賣小哥的安全問題,方法有二
第一,設置最短送餐限制。
美團通過分派任務後,根據當地擁擠度等路況,估計出送餐所用的時間,如果估計送餐時間是30分鍾,那麼35分鍾內,不再允許騎手接單,這樣就杜絕了騎手猛烈的行業競爭。
美團限制了最短時間後,騎手們就沒有必要趕時間拚命送到了,只需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安穩穩送達即可。
也就不會再出現「消失的兩分鍾問題」。
第二,外賣小哥結成買方壟斷市場。
也就是說,全部的外賣從業員,通過某種模式統一起來,大家結成「工會」模式。
通過自己的壟斷力量,在整個市場拿到更多的收益,所有人都守住底線,不做提速配送的事。
(讀者朋友們,這可是大商機哦,這個市場是個上兆的市場,全球任何一個國家目前仍然沒有這樣的組織 )
二
...
說完了事實,接下來我們聊聊這件事背後的底層思維
我們不得不說,美團大數據系統,讓騎手、店家、消費者三者之間,形成了納什均衡。
美團騎手在這個生態系中,在安全與收入之間做選擇。
店家在這個生態系中,個人收入與給美團平台收入做選擇。
消費者在這個生態系中,個人消費與獲得時間做選擇。
在美團大數據的不斷修正與進化之下,中國生產商家獲得了9成的利潤,我們知道這個數據非常難得。
除了中國之外的國外送餐平台,能給店家7成的利潤就不錯了,由此可見美國是多麼渴望抖音的數據運算能力。
這就是中國數據運算科技的實力,充分發揮市場的自我調節機制,讓市場里力量自主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在這三方的不斷博弈之下,每一方都找到了一個均衡點,使得當前的納什均衡不被打破。
很多人呼籲美團要仁慈,對待騎手好一點。
其實咱們僅僅從從事騎手行業的人越來越多這一點就可以明白,騎手從這個市場獲得的紅利並不少。畢竟只有紅利高的市場,才會持續吸引人才進入。
美團在做的事,只不過是通過科技的力量,使得整個社會的競爭變得更加公平。
就比如,美團所謂的消失的兩分鍾配送時間,受益的其實是全體的消費者。
美團為商家,謀取了比之全球,更好的回報,不少商家已經開始選擇不租門面房,專心搞外賣生意了。
今天騎手的困局,是因為演算法科學技術的進步導致的,在美團騎手,店家,消費者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時候,這只看不見的手,把外賣騎手置於了最危險的工作環境中。
今天文章的主角是外賣騎手,而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在被數據所改變。
從石器時代、農耕時代,終於有了工業革命解放了人類的雙手。
而5G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再次把人置於被數字支配的年代中。
外賣騎手今天的困局,就是一場機器解放人類,再由機器統治人類的冰山一角罷了。
困在系統中的,何嘗只有騎手,而我們能做的,或許只有笑著擁抱這個被數據支配的時代吧!
Ⅳ 到底是什麼讓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
核心原因是:
1、外賣平台想不斷降本增效,提升利潤。
2、用戶數據越來越海量,演算法不斷得到優化,讓發單更智能。
3、類似樂外賣這種外賣SaaS廠商在不斷的研究演算法,跟團隊做競爭。
Ⅳ 如何看待外賣小哥被困在系統里社會是不是應該做一些事情改變這種現狀呢
如何解救「困在系統里」的外賣小哥
背景:
近日,有媒體發布的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一文迅速刷屏網路。文章指出:在外賣系統的演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疲於奔命,導致他們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隨後,餓了么率先發聲,宣布增加「多等5/10分鍾」新功能,但該功能卻被很多知名專家和媒體質疑將責任轉嫁給消費者。同日,某團外賣發布聲明,表示將更好優化系統,在為用戶提供准時配送服務的同時,調度系統會給騎手留出8分鍾彈性時間;同時改進騎手獎勵模式,讓騎手在保障安全的同時獲得更實際的回報。
@瑾瑾:餓了么的回應的確是缺乏全面考慮的。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我認為大部分的訂餐者是善良的,也相信更多的訂餐者願意或可以考慮多給外賣員五分鍾,只求大家平安無事,其實幾分鍾的等待時間對消費者的影響很小。
@微一辰:我們現在的外賣平台系統是有缺陷的,系統在進行最優配送方案的設計時,並沒有或並未能實時地將當時的路面情況和天氣狀況放到智能系統的配送影響因素內。最優配送方案並不會時時存在,系統更應該人性化地考慮現實的配送條件,這才能從根本上保障配送員的安全。
@商業市場筆記:我們應該多渠道、多方式獲取實時數據,從而應用大數據提升外賣平台的整體調度能力。另外,企業也應該多渠道、多方式收取用戶反饋,除了消費者對騎手進行評價,也允許騎手對消費者進行評價。美團就在回應中提出,定期召開騎手座談會,設立產品體驗官,充分聽取騎手、公眾、學者、媒體多方觀點和建設性意見。
@泰克:與其說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不如說是困在商家與消費者的需求平衡之中,商家與消費者都應當為外賣騎手的安全作出努力。演算法是無情的,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為冰冷的系統增加人性的溫度。
Ⅵ 外賣小哥回應「被困在系統里」文章,是否言過其實
外賣小哥這段時間成了熱點話題,原因是個別外賣公司推出了讓用戶有權利選擇多等幾分鍾的功能,此功能一出讓很多網友不買賬,同時也展開了一頓口誅筆伐,其中有一篇文章名字叫做“被困在系統里的騎手”。大多數都是在指責這個系統的不好,外面小哥此時出來澄清,說這篇文章寫的有點言過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事情的大概內容。
綜上所述,外賣小哥回應被困在系統里的騎手這篇文章主要觀點就是並非文章所說的那麼嚴重,程序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申訴渠道可以他們免受罰單。
Ⅶ 外賣騎手,為何會被說困在系統里呢
隨著外賣產業的蓬勃發展,從事外賣配送的人越來越多。外賣系統依靠演算法和大數據,計算配送距離、配送時間和配送路線,由此指引外賣騎手完成外賣的配送任務。但是系統經常會出現時間縮短的情況,為了能夠准時將外賣送到顧客手上,外賣騎手不得已在馬路上加速行駛,與時間賽跑。在這個過程中,騎手就遇見交通事故的概率就大大提高。如今,外賣騎手成為了高危職業,外賣騎手被系統控制,為了生活幾乎每天都在與死神賽跑。這就是外賣騎手被說困在系統里的原因。
除了消費者應該給騎手多一些包容外,整體的外賣系統應該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監管。讓更多人的參與到系統演算法規則的制定中,從多方面多角度考慮設置的合理性由此才能實現演算法在理性的同時充滿溫情。
Ⅷ 外賣騎手被演算法擠壓的人生,大數據真的是萬能的嗎
大數據當然不是萬能的,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不得不承認大數據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便利,讓大眾的生活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但是大數據帶來諸多的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困擾。技術本身雖然不帶有善與惡的性質,但使用技術的人的初衷,卻決定了技術會給人帶來好或壞的影響。大數據從出現到使用推廣,正在驗證這條定律。
由此可見,大數據的存在絕不是全然百利而無一害。大數據的好,我們能夠感受到,如個性化推薦、私人訂制等讓我們能夠更加自我的享受網路生活。但大數據也是把雙刃劍,如果使用的人懷著壞心思,或者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偏差。那麼大數據將不是最好的工具,而是最好的傷人武器。
Ⅸ 外賣騎手被困在系統里,演算法系統如何「壓榨」外賣騎手的
外賣服務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不用出門也能在家享受到外面餐館的美食,對於宅在家的人或者太忙沒時間的人來說,外賣服務幫了他們很大的忙。而外賣小哥頻繁發生的事故,讓更多人開始重視起外賣小哥這個群體。
“餓了么”外賣平台近日推出了顧客可以選擇推遲5分鍾配送,看似給外賣小哥緩解了一些壓力,其實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根本問題在於懲罰機制和合理的配送時效,只有這些問題解決了,外賣小哥的合理權益才會受到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