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精儀達盛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歷程
2010年 為了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在全國率先推出了電子類專業就業促進系統,並提供相應的就業培訓和配套教材!推出了DM6467高清圖像處理開發套件、Omap3530開發板及4通道DM355、DM365、DM6446監控平台。
2009年 年初研發收獲新成果:D355與公司EL-ARM-830+產品實現兼容,成功升級新產品;DM355+DM6437達芬奇圖像處理開發套件研發成功。全國開展2009年「畢升杯」創新設計競賽宣講活動取得成功。
2008年 中國人圓了百年奧運夢想,「畢升杯」全國電子創新競賽取得輝煌成績,上百所高校學生同堂競技,展現了中國未來新生力量的強大。與TI公司一起成功贊助了2008年北京市大學生電子競賽。我們的達芬奇系列產品DM6437、DM6446、DM355等全部成功發布上市,達盛作為TI第三方研發實力得到體現。達盛科技還取得了TI晶元的銷售權,可以為高校、科研需要提供更周到的服務。
2007年 研發生產了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DSP-PCI高速數據處理平台。第二屆全國「達盛杯」電子畢業設計及創新設計競賽首次使用E-TRY電子競賽及創新設計套件做為競賽平台,學生們動手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很多作品受到評委及各位與會老師的稱贊。
2006年 推出:多CPU信息處理解決方案,軟體無線電開發平台等行業領先系列產品。首屆全國「達盛杯」電子畢業設計及創新設計競賽圓滿成功。
2005年 推出同時支持ARM7、ARM9、ARM10的EL-ARM-820/830/E100嵌入式實驗開發系統。作為全球半導體領域的領先製造商美國德州儀器(TI)的大學合作夥伴和第三方,成立TI授權的DSP特約培訓機構。
2004年 在教學儀器行業率先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我們憑借近十年的教學儀器製造經驗、廣泛的客戶支持基礎、強大的技術實力,推出了旨在創造DSP專家的教學設備—EL系列DSP專家實驗系統,力爭為高校培養更多的DSP應用專業人才,塑造更多的DSP設計專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2003年 我們推出了全球首台「DSP+ARM」模式的綜合實驗開發系統。
2002年 我們推出了針對高校的DSP圖象處理實驗開發系統。
2001年 我公司推出了第一台以綜合電子、電氣專業課程實訓為特點的實驗設備平台—「電子電氣綜合實驗實訓系統」。
1999年 我公司推出了國內首台TMS系列處理器的DSP實驗系統。
1997年 我公司首次提出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完成自動控制理論實驗的概念,取代了傳統的示波器+信號源+實驗箱的方法,並推出了國內第一台基於:計算機軟體+AD/DA卡+實驗箱模式的自動控制實驗系統。
1995年 我公司首次推出國內第一台同時具有(8086/8051/80C196)三合一功能的微機原理實驗系統。
② 有什麼大學生參加的關於科技創新的競賽嗎,包括參賽時間和要求
教育部主辦比賽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
「飛思卡爾」杯 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ACM/ICPC 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
非教育部主辦比賽
ADI中國大學創新設計競賽
http://www.adicenter.com.cn/
報名時間 3 – 4 月份
ADI公司(Analog Devices, Inc.,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 ADI )設立的中國大學創新設計競賽(University Design Competition, 簡稱UDC)是面向在校大學生的科技型競賽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和工程實踐素質,提高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設計製作的能力,對應用系統的理解和設計能力,使學生能夠理論結合實際,全面發展。同時,本競賽也為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平台去了解業界最新的電子元器件、DSP產品以及電子產品的設計理念和發展趨勢
競賽圍繞「創新」這一主題,緊扣當今社會電子產業的最新領域和發展方向,採取開放性命題原則,留給參賽者極大的設計空間。本次競賽也非常注重參賽作品的原創性與特色,不僅對參賽隊提供平台及技術支持,同時也聘請了業界和各高校的專家參與評獎,並設立了各級獎項和多種單項獎作為鼓勵。
競賽歷時7個月,每年一屆。目前已成功舉辦四屆。2010年度競賽由華中科技大學主辦,決賽、頒獎典禮及獲獎作品展示將於2010年11月在武漢舉行。
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
http://nuedc.sjtu.e.cn/
「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大賽
http://www.cie-eec.org/
http://www.up-tech.com/bcb/index.htm
報名時間4月截止
參賽題目:
本屆大賽分為本科及高職兩組,採用開放式命題的形式,作品的設計主要基於ARM、XScale、OMAP、FPGA為硬體支撐,基於Linux、WinCE、μc/os、Vxworks等操作系統進行設計,建議採用EWARM、Qt Tornado等開發工具。
請各參賽隊伍自行設計命題,完成作品設計。
設計內容可涵蓋:消費類電子、數字電視、GPS導航、智能手機、數字家電、多媒體、視頻編碼解碼、圖像處理、安防監控、無線通訊、信息識別、工業應用、醫療衛生等領域
組委提供參考命題,感興趣的參賽隊伍請登陸:http://www.cie-eec.org進行下載。
題目:智能家居系統
題目:基於ARM11的嵌入式應用解決方案
題目:基於統一家電協議的智能家居控制終端
題目:H.264高清視頻監控方案
題目:手持娛樂解決方案
題目:車載設備解決方案
題目:移動數字電視解決方案(支持CMMB標准)
題目:GPS電子地圖解決方案
題目:多媒體廣告系統解決方案
題目:基於ZigBee網路的分布監控系統
題目:基於IAR EWARM工具的協議棧開發及優化
題目:基於IAR visualState的車身控制系統
題目:基於IAR PowerPAC的遠程網路數據採集系統
題目:基於Qt 4.5 for Embedded Linux (嵌入式Linux)的多媒體或數字電視應用開發
題目:基於Qt 4.5 for Windows CE的多媒體或數字電視應用開發
……
其他詳見
http://www.cie-eec.org/news/zwh090319.htm
美新杯中國MEMS感測器應用大賽
http://www.ican-contest.org/
報名時間 4 月截止
介紹詳見
http://www.sciencenet.cn/m/Print.aspx?id=298722
科銳(Cree)杯中國大學生LED大賽
http://www.fleishman.cn/cree-creating/
報名時間 不詳
參賽作品范圍:
各類兼具創意性與實用性的LED照明燈具。
以戶內LED照明燈具為主,戶外LED照明燈具為輔。
注: 燈具設計建議以Cree LED器件為基礎, 大賽組織機構可對復賽入圍者按需提供Cree LED 器件。
Cree器件規格材料請瀏覽Cree網站: www.cree.com
全國「電腦鼠走迷宮」邀請賽
http://www.micromouse.com.cn/dasai/2010.asp
報名時間 不詳
所謂「電腦鼠」,英文名叫做MicroMouse,是使用嵌入式微控制器、感測器和機電運動部件構成的一種智能行走裝置的俗稱。它可以在迷宮中自動搜索迷宮,記憶迷宮地圖,智能分析選擇路徑,最終以最快時間完成比賽。迷宮的地圖是在競賽開始前幾分鍾隨機設置的,所以競賽難度較大。國際電工和電子工程學會(IEEE)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國際性的電腦鼠走迷宮競賽,自舉辦以來參加國踴躍。
競賽除了考驗參賽者在人工智慧編程方面的能力以外,還要考驗參賽者對嵌入式系統應用、感測器應用、控制技術應用等多方面的經驗和實踐能力。因為這類競賽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很大的益處,所以我國有些省市現在也開始在籌備和組織類似的競賽。
電腦鼠比賽相關的詳細信息敬請關注http://www.micromouse.com.cn。
天華杯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與技能大賽
http://www.miit-netc.org/
報名時間 3月-4月30日
這個比賽是由 Altium有限公司&ARM公司協辦的喲!
有幾組不同的比賽
嵌入式設計與開發大賽
電子設計與製作大賽
詳見http://www.miit-netc.org/plus/list.php?tid=3
AMD中國高校加速計算競賽
http://accontest.amd.com.cn/
報名時間 3 -4 月
這個比賽牛啊。
參賽資格 全日制大學在讀學生可組隊參加,每隊包括最多3名學生和1名指導教師,每位指導教師最多指導3個參賽隊,每所高校參賽隊的數量不限。無須報名費。要求參賽學生熟練掌握C/C++編程。
競賽命題 命題范圍為各類演算法在GPU上的實現,及相對於CPU實現的加速。選題可以是自選命題和自主命題。自選命題為參賽隊從競賽評審專家組的參考命題中選擇方向;自主命題為參賽隊自行擬定參賽的命題。
初賽設計方案要求 1. 參賽項目設計方案,方案需要包括以下內容:
• 項目涉及的領域及演算法。
• 綜述近年來學術界、工業界在此領域中所做的並行化研究,並解釋對參賽演算法的選擇。
• 在GPU上實現所選擇演算法的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2. 文檔以word格式提交,需同時提交中英文2種版本。
3. 項目的CPU實現代碼。
復賽平台 主辦方將為復賽隊伍免費提供顯卡,參賽隊伍必須在所提供的顯卡上開發源代碼。主辦方同時免費提供軟體開發包,並組織集中培訓和網上答疑。
評比規則 1. 方案的創新性:方案是否具有原創性,是否存在對原有演算法的改進。
2. 實際應用的可能性:是否能夠被工業界或相關行業實際應用。
3. 文檔及論文的質量:要求符合學術會議或學術刊物要求。
4. 代碼最終性能:與CPU實現相比的加速程度。
5. 代碼性能的擴展性:在多GPU上獲得的加速程度。
詳見
http://accontest.amd.com.cn/rule.asp
「畢升杯」全國電子創新設計大獎賽
http://www.techshine.com/index.asp
「頂嵌杯」全國嵌入式系統C語言編程大賽
http://www.top-e.org/index.php
時代民芯杯電子設計大賽
http://www.mxtronics.com/
http://forum.eepw.com.cn/forum/253/1
http://www.eepw.com.cn/
面向全社會的比賽
③ 大慶師范學院計算機專業好嗎
好!
大慶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創建於1993年,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軟體工程3個專業,學院依靠多年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為石油石化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網路工程、軟體開發和嵌入式開發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
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網路工程系、軟體工程系、公共計算機教學部和實驗中心5個教學單位。現有教職工54人,其中專任教師43人,副高職以上教師14人,博士和在讀博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26人,雙師型教師6人,學院在校學生近1000人。
學校教學經費投入逐年增多,實驗室面積2500多平方米,先後建起了 軟體綜合實驗室、網路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 ARM
實驗室、嵌入式開發實驗室、3G無線網路實驗室、物聯網實驗室、創新實驗室和綜合布線實驗室等17個實驗室和機房,現有計算機及配套設備1000多台,實驗室設備總價值1100多萬元。為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學科競賽、畢業設計等提供實踐教學平台
。
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有了新進展,近三年獲得大慶油田科技獎勵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取得一定的成果,現有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立項7項,校級基金項目立項5項,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11篇被EI收錄。
學院堅持「重基礎、精方向、面向行業、突出應用」的辦學特色,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建成校級精品課6門。在課程建設中重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省級教學科研項目結題9項,獲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在黑龍江省ACM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東北地區ACM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黑龍江省ACM多媒體作品大賽和「畢升杯」全國電子設計大賽等競賽中多次獲獎。先後建成黑龍江達內軟體技術有限公司、大連華信計算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大連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軟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華清遠見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實訓、實習、就業基地,提高了學生參與工程項目的實踐能力。學生主要在大慶石油石化行業、大慶服務外包企業、北京和大連等發達城市就業,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就業層次不斷提高。
「十二五」期間,按照學校」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戰略,重點做好教師隊伍素質、科研工作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高的三篇文章,加大培養和引進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的力度,不斷探索學科、專業、課程一體化建設的模式,不斷完善實踐教學條件,為教學和科研工作創造良好的平台;依託國內知名企業、大慶油田和服務外包企業,形成產學研合作體,加快校企共建實驗室、共建專業的步伐。把學院建設成特色鮮明、在省內有一定競爭力、能為石油石化和地方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和提供服務的教學、科研基地。
④ 大學生計算機專業三大競賽都是什麼
每年暑假都有一個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單數年是全國賽區,九月份比賽,四天三夜做出東西;雙數年是省賽區,八月中旬就開始比賽。這個比賽學電子同學應該都知道的,我們學校比較重視這個,招聘單位也比較看重。還有一些是這個杯那個杯了,畢升杯,英創杯,科達杯......
⑤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生可以參加那些競賽(請真正懂的朋友進,不懂的就麻煩不要費腳力了)
除了你知道的,還可以考慮參加ACM國際大學生編程競賽,雖然是純演算法性的,但對個人提高代碼能力,訓練邏輯思維很有好處。如果學校條件好,還可以參加TI公司主辦的一些模擬類的電路設計比賽或是DSP類的設計競賽。
此外可以關注一些國內電子科技公司自己組織的小型比賽,比如北京達盛每年都辦的「畢升杯」電子創新設計比賽。這種比賽通常提供開發板和技術支持,參加這類比賽既可以練手,又可以多接觸一些當前實際中正在應用的先進電子信息設備和技術。
總之,電子信息類的比賽很多,大小不一,規模不等。可以在小比賽中訓練能力和積累經驗,為大賽做准備。如果學校能做到多專業學生合作組隊,甚至可以考慮參加機器人競賽。
⑥ 電子專業的競賽都有哪些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這是由國家教育部主辦,是教育部推行的四大學科競賽之一。
全國達盛杯電子畢業設計暨創新設計競賽
畢升杯電子設計大賽也還不錯。2009年「畢升杯」全國電子創新設計競賽報名於2008年11月1日開始報名。
賽才網 搜集整理得非常全面,你可以到上面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