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判斷沙子的粗細程度
簡單的通過篩網,復雜的通過粒度機器測定
粗砂是砂土中礫粒含量不大於25%,而粒徑大於0.5毫米的含量超過總質量50%的砂.細沙是粒徑大於0.075mm的顆粒超過全重85% 細度模數為2.1.6.
您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⑵ 沙的篩分後如何計算
計算步驟:
①算分計篩余百分率(各篩上的篩餘量除以試樣總量的百分率),精確至0.1%。
②計算累計篩余百分率(該篩上的分計篩余百分率與大於該篩的各篩上的分計篩余百分率之總和),精確至1%。
③根據各篩的累計篩余百分率評定該試樣的顆粒級配分布情況。
④按下式計算砂的細度模數Mx(精確至0.01)。普通混凝土模數只能用來劃分砂的粗細程度,並不能來反映砂的級配優劣。細度模數相同的砂,其級配不一定相同。天然砂的顆粒級配情況用級配區來判別;
⑤篩分試驗應採用兩個試樣平行試驗。細度模數以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值(精確至0.1)。如兩次試驗所得的細度模數之差大於0.20 時,應重新取試樣進行試驗
在各號篩上的篩餘量均不得超過此式mr=A√d/300的規定,式中:mr:在一個篩上的篩餘量;d:篩孔尺寸(mm);A:篩孔面積(mm2)。生產控制檢驗時不得超過式mr=A√d/200規定的量,否則應將該篩余試樣分成兩份。
再次進行篩分,並以其篩餘量之和作為篩餘量。稱取各篩篩余試樣的重量(精確至1g),所有各篩的分計篩餘量和底盤中剩餘量的總和與篩分前的試樣總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過1% 。
(2)沙細度演算法擴展閱讀
沙的篩分規定
粒徑小於5 mm的骨料稱為細骨料,統稱為砂。按產源不同,有河砂、海砂、山砂等天然砂和機制砂。《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規范》(TB10210—2001)和《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JGJ52—92)對混凝土用砂的質量要求均作了明確規定,分別從有害物質含量、顆粒級配和粗細程度以及堅固性方面進行砂子質量的檢測。
砂的顆粒級配是指砂中大小顆粒搭配的情況,如果大小顆粒搭配適當,他們相互填充,使砂子的空隙率達到最小值,這樣的顆粒級配稱為級配良好。砂的粗細程度是指不同粒徑的砂粒混合中,較粗顆粒所佔的分量,若粗顆粒較多,砂就顯得粗些。
反之,若粗顆粒較少,砂就顯得細些。通常有粗砂、中砂、細砂和特細砂之分。數量相同的砂,粗砂和中砂的總表面積較小,而細砂的總表面積較大。混凝土用砂應同時考慮顆粒級配和粗細程度兩個因素,宜採用級配良好的中砂和粗砂。
這樣的砂空隙率較小,總面積也較小,在拌制混凝土時,在水泥漿一定的情況下,填空需將少,餘下漿料在砂子表面形成較厚的包裹層,有利於發揮水泥漿的膠結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強度。
⑶ 混凝土的沙子的細度模數怎麼算
一、目的與適用范圍
測定細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顆粒級配及粗集料程度。
二、主要試驗步驟
1、若為水泥混凝土用砂,按篩孔大小順序進行手篩,稱量出各篩篩余試樣的質量m1,精確至0.5g。
三、計算
1、各號篩的分計篩余百分率為各號篩上的篩餘量除以試樣總量m1的百分率。
2、各號篩的累計篩余百分率為該號篩及大於該號篩的各號篩的分計篩余百分率之和。
3、各號篩的質量通過百分率等於100減去該號篩的累計篩余百分率。
4、繪制級配曲線。
5、對於水泥混凝土用砂:
細度模數Mx=(A0.16+A0.315+A0.63+A1.25+A2.5-5A5)/(100-A5)
A0.16、A0.315、……A5--分別為0.16mm、0.315mm、……5mm各篩上的累計篩余百分率,%
6、應進行兩次平行試驗,以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如兩次所得的細度模數之差大於0.2,應重新進行試驗。
⑷ 表示沙子粗細程度的指標是細度模數,通過什麼實驗確定
砂厚指標為細度模數。建築用細砂和特細砂的細度模數產品知識粗砂的細度模數越大,砂就越厚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細度模數在3.7~1.6之間,最好是中砂,或粗砂加少量細砂,比例為4:1。細度模數:表示砂粒粒徑的厚度,用指定篩孔內砂粒累積篩渣百分比之和除以100即可得到。
在瀝青混合料中,細集料是指粒徑小於2.36m的天然砂、人造砂和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細骨料是指粒徑小於5m的天然砂和人工砂。合格的優質細骨料應具有良好的級配、細度模量(約2.78)、硬度、含砂量、砂當量、角等。只有用優質的石材,合理先進的生產工藝生產出人工砂才能滿足以上要求。
(4)沙細度演算法擴展閱讀:
砂子的粗細按細度模數分為4級。
1、粗砂:細度模數為3.7-3.1,平均粒徑為0.5mm以上。
2、中砂:細度模數3.0-2.3,平均粒徑為0.5-0.35mm。
3、細砂:細度模數為2.2-1.6,平均粒徑為0.35-0.25mm。
4、特細砂:細度模數為1.5*0.7,平均粒徑為0.25mm以下。
⑸ 砂的細度模數怎麼計算
Mx=(A2+A3+A4+A5+A6-5A1)/(100-A1)。
弄懂兩個概念
1、什麼是砂?粒徑小於4.75毫米的岩石顆粒。大於這個數值的屬於石。
2、分計篩余的單位是%,含義是每百克樣本所含分計粒徑的砂質量的多少,是不帶百分號的。
二、搞清三個情況
1、細度模數是一個理論值,不可以超越砂定義中的粒徑限定,即小於4.75mm。理論中不計取大於4.75mm的A1。
2、施工實際中,現場篩砂用的是9.5mm孔篩,所以樣本500克要用9.5mm的篩提取。
3、粒徑小於0.15mm的屬於土,對混合材料有害,故理論上不計算在分計篩余內,但計算在100-A1內。
(5)沙細度演算法擴展閱讀:
砂是疏鬆的、未粘結的粒狀物質,其顆粒或格架要素按定義上講必須是屬於砂粒級的。更精確地給砂下定義已作過各種嘗試,這些嘗試大部分是用某一特定大小的顆粒「直徑」來表示顆粒的大小。
在礦物學中,礦物分氣態、液態、固態三種,但在砂礦物中,主要為固態。因此,砂礦物的形成方式主要是結晶作用和膠體凝聚作用。
⑹ 砂子的細度模數計算..要計算過程 謝謝
解:散失:(500-39+77+70+78+95+106+34)/500=0.2%
累計篩余:39、116、186、164、359、465
累計篩余百分數:7.8%、23.2%、37.2%、32.8%、71.8%、93%
細度模數:【(23.2+37.2+32.8+71.8+93)-5*7.8】/(100-7.8)=2.4
細度模數計算公式如下:
細度模數是衡量細骨料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強度、抗滲性及經濟指標。細度模數只能代表該種細骨料的平均細度,而不能體現出該細骨料的粗細分布情況,兩種細度模數相同的細骨料其粗細分布也不一定相同。
在《混凝土技術要求》最大水膠比的基礎上,依次減小水膠比,選取3~5個值,計算各材料用量後 進行試配,檢測所指定性能指標值,從中選取符合目標值的水膠比,再次進行試配。根據實測試配結果得出配合比的拌合物密度,對計算密度進行配合比的調整。
(6)沙細度演算法擴展閱讀
公式由來:
M=(A2.36+A1.18+A0.6+A0.3+A0.15-5A4.75)
MX ——細度模數;
A0.15——粒徑0.15mm上顆粒累計篩余百分率(%);其他依次類推。
天然砂又分河砂、海砂和山砂。砂子的粗細按細度模數分為4級。
粗砂:細度模數為3.7—3.1,平均粒徑為0.5mm以上。
中砂:細度模數為3.0—2.3,平均粒徑為0.5—0.35mm。
細砂:細度模數為2.2—1.6,平均粒徑為0.35—0.25mm。
特細砂:細度模數為1.5一0.7,平均粒徑為0.25mm以下。
混凝土中不同細度模數的砂對混凝土影響較大,與水結合狀態不同,細度模數小,砂子的比表面積大,與水結合的多。
在用水量一定的情況下,導致混凝土中自由水數量降低,使混凝土的和易性不良,同時膠凝材料與水反應不充分,影響混凝土強度。細度模數偏大時,比表面積小,與水結合的少;
混凝土中自由水數量增加,使混凝土離析,由於水的過盛,不能完全與膠凝材料反應,會以蒸發的形式排出,使混凝土中留下微細孔,降低混凝土強度。
⑺ 砂粗細程度的指標是什麼
砂粗細程度的指標是細度模數。建築粗砂中砂細沙和特細砂的細度模數產品知識河南建築用砂細度模數是表徵天然砂粒徑的粗細程度及類別的指標。細度模數越大,表示砂越粗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細度模數范圍在3.7-1.6,以中砂為宜,或者用粗砂加少量的細砂,其比例為4:1。細度模數:表徵砂子粒徑的粗細程度,以砂在規定各篩孔的累計篩余百分率之和除以100求得。
在瀝青混合料中,細集料是指粒徑小於2.36m的天然砂、人工砂及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細集料是指粒徑小於5m的天然砂、人工砂。而合格的、優質的細集料應該有良好的級配、細度模數(2.78左右)、堅固性、含泥量、砂當量、稜角性等。只有用優質的石料、合理先進的生產工藝製造的人工砂才可以同時滿足以上要求。
砂子的粗細按細度模數分為4級。
1、粗砂:細度模數為3.7-3.1,平均粒徑為0.5mm以上。
2、中砂:細度模數3.0-2.3,平均粒徑為0.5-0.35mm。
3、細砂:細度模數為2.2-1.6,平均粒徑為0.35-0.25mm。
4、特細砂:細度模數為1.5*0.7,平均粒徑為0.25mm以下。
⑻ 中砂的細度范圍是多少
中砂的細度范圍是:細度模數為3.0—2.3,平均粒徑為0.5—0.35mm。
建築用砂中砂的標准:指粒徑小於5mm,在湖、海、河等天然水域中形成和堆積的岩石碎屑。也可以是岩體風化後在山間適當地形中堆積下來的岩石碎屑。表徵天然砂粒徑的粗細程度及類別的指標稱為細度模數。
MX=[(A0.15+A0.3+A0.6+A1.18+A2.36)-5A4.75]/(100-A4.75)
MX ——細度模數;
[(0.15+0.3+0.6+1.18+2.36)-5*4.75]/(100-4.75)
A0.15——粒徑0.15mm上顆粒累計篩余百分率(%);其他依次類推。
天然砂:由自然條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徑在5MM以下的岩石顆粒,天然砂按原產地又分河砂、海砂和山砂。砂子的粗細按細度模數分為4級。
粗砂:細度模數為3.7—3.1,平均粒徑為0.5mm以上。
細砂:細度模數為2.2—1.6,平均粒徑為0.35—0.25mm。
特細砂:細度模數為1.5一0.7,平均粒徑為0.25mm以下。
⑼ 如何計算沙子的細度模數
MX=[(A0.15+A0.3+AO.6+A1.18+A2.36)-5A4.75]/(100-A4.75)
MX ——細度模數;
A0.15——粒徑0.15mm上顆粒累計篩余百分率(%);其他依次類推。
粗砂:細度模數為3.7—3.1,平均粒徑為0.5mm以上。
中砂:細度模數為3.0—2.3,平均粒徑為0.5—0.35mm。
細砂:細度模數為2.2—1.6,平均粒徑為0.35—0.25mm。
特細砂:細度模數為1.5一0.7,平均粒徑為0.25m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