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石方挖填運工程量的計算
土石方工程
一、計算土石方工程量前,應確定下列各項資料:
1、土壤及岩石類別的確定: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類別的劃分,依據工程勘測資料與「土壤及岩石(普氏)分類表」(見表1-9)對照後確定;
2、地下水位標高及排(降)水方法;
3、土方、溝槽、基坑挖(填)起止標高、施工方法及運距;
4、岩石開鑿、爆破方法、石渣清運方法及運距;
5、其他有關資料。
二、一般規則
1、土方體積,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實體積為准計算。如需折算時,可按表1-3所列數值換算。
土 方 體 積 折 算 表(表1-3)
──────┬─────────┬──────┬──────
虛 方 體 積│天 然 密 度 體 積 │夯實後體積 │ 松 填 體 積
──────┼─────────┼──────┼──────
1.00 │ 0.77 │ 0.67 │ 0.83
1.30 │ 1.00 │ 0.87 │ 1.08
1.50 │ 1.15 │ 1.00 │ 1.25
1.20 │ 0.92 │ 0.80 │ 1.00
──────┴─────────┴──────┴──────
2、挖土一律以設計室外地坪標高為准計算。
三、平整場地及碾壓
1、人工平整場地是指建築場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內及找平。挖、填土方厚度超過±30cm時,按場地土方平衡豎向布置圖另行計算。
2、平整場地工程量按建築物外牆外邊線每邊各加2m,以平方米計算。
3、建築場地原土碾壓以平方米計算,填土碾壓按圖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計算。
四、溝槽、基坑土方
1、溝槽、基坑劃分:
凡圖示溝槽底寬在3m以內,且構槽長大於槽寬3倍以上的,為溝槽。
凡圖示基坑面積在20m2以內的為基坑。
凡圖示溝槽底寬3m以上,坑底面積20m2以上,平整場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上
,均按挖土方計算。
2、計算挖溝槽、基坑、土方工程量需放坡時,按施工組織設計規定計算;如無施工組織設計規定時,放坡系數按表1-4規定計算。
放 坡 系 數 表(表1-4)
┌────┬──────┬────┬────────────┐
│ │ │ │ 機 械 挖 土 │
│土壤類別│ 放 坡 起 點│人工挖土│ │
├────┼──────┼────┼────────────┤
│ │ (m) │ │在坑內作業│ 在坑上作業 │
├────┼──────┼────┼─────┼──────┤
│一二類土│ 1.20 │ 1:0.5 │ 1:0.33 │ 1:0.75 │
│三類土 │ 1.50 │ 1:0.33 │ 1:0.25 │ 1:0.67 │
│四類土 │ 2.00 │ 1:0.25 │ 1:0.10 │ 1:0.33 │
└────┴──────┴────┴─────┴──────┘
註:1、溝槽、基坑中土壤類別不同時,分別按其放坡起點、放坡系數,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權平 均計算。
2、計算放坡時,在交接處的重復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礎墊層時,放坡自墊層上表面開始計算。
3、挖溝槽、基坑需支擋土板時,挖土寬度按圖示溝槽、基坑底寬,單面加100mm,雙面加200mm計算。擋土板面積,按槽、坑垂直支撐面積計算。計算了擋土板工程量,不得再計算放坡增加的土方量。
4、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按施工組織設計規定計算;如無施工組織設計規定時,按表1-5規定計算。
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寬度計算表 (表1-5)
┌──────────────┬─────────────┐
│ 基 礎 材 料 │ 每邊各增加工作面寬度mm) │
├──────────────┼─────────────┤
│ 磚基礎 │ 200 │
│ 漿砌毛石、條石基礎 │ 150 │
│ 混凝土基礎墊層支模板 │ 300 │
│ 混凝土基礎支模板 │ 300 │
│ 基礎垂直面做防水層 │ 800(防水層面) │
└──────────────┴─────────────┘
5、挖溝槽長度,外牆按圖示中心線長計算;內牆按圖示基礎底面之間凈長線長度計算;內外突出部分(垛、附牆煙囪等)體積並入溝槽土方工程量內計算。
6、人工挖土方深度超過1.5m時,增加了垂直運輸和施工難度,應按表1-6增加工日。
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單位:100m3)(表1-6)
┌────────┬─────────┬─────────┐
│ 深2m以內 │ 深4m以內 │ 深6m以內 │
├────────┼─────────┼─────────┤
│ 5.55工日 │ 17.60工日 │ 26.16工日 │
└────────┴─────────┴─────────┘
7、挖管道溝槽按圖示中心線長度計算。溝底寬度,設計有規定的,按設計規定尺寸計算;設計無規定的,可按表1-7規定寬度計算。
管道地溝溝底寬度計算表(單位:m)(表1-7)
┌──────┬────────┬─────────┬───┐
│ 管徑(mm)│鑄鐵管、鋼管、 │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陶土管│
│ │石棉水泥管 │預應力混凝土管 │ │
├──────┼────────┼─────────┼───┤
│ 50-70 │ 0.60 │ 0.80 │ 0.70 │
│ 100-200 │ 0.70 │ 0.90 │ 0.80 │
│ 250-350 │ 0.80 │ 1.00 │ 0.90 │
│ 400-450 │ 1.00 │ 1.30 │ 1.10 │
│ 500-600 │ 1.30 │ 1.50 │ 1.40 │
│ 700-800 │ 1.60 │ 1.80 │ │
│ 900-1000 │ 1.80 │ 2.00 │ │
│1100-1200 │ 2.00 │ 2.30 │ │
│1300-1400 │ 2.20 │ 2.60 │ │
└──────┴────────┴─────────┴───┘
註:1、按上表計算管道溝土方工程量時,各種井類及管道(不含鑄鐵給排水管)介面等處需加寬增加的土方量不另行計算,底面積大於20m2的井類,其增加工程量並入管溝土方內計算。
2、鋪設鑄鐵給排水管道時,其介面等處土方增加量,可按鑄鐵給排水管道地溝土方總量的2.5%計算。
3、溝槽、基坑深度,按圖示槽、坑底面至室外地坪深度計算,管道地溝按圖示溝底至室外地坪深度計算。
五、岩石開鑿及爆破
岩石開鑿及爆破工程量、區別石質按下列規定計算:
1、工人鑿岩石,按圖示尺寸立方米計算。
2、爆破岩石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其溝槽、基坑深度、寬允許超挖量:
次堅石:200mm
特堅石:150mm
超挖部分岩石並入岩石挖方量之內計算。
六、回填土
回填土區分夯填、松填按圖示回填體積並依據下列規定,以立方米計算:
1、溝槽、基坑回填體積=挖土體積-(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墊層+基礎+管、溝外形體積)管徑在500mm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佔體積;管徑超過500mm以上時按表1-8規定扣除管道所佔體積計算。
每米管道扣除土方體積表(單位:m3)(表1-8)
────┬─────────────────────
│ 管 道 直 徑(mm)
管道名稱├──┬──┬──┬───┬───┬────
│501-│601-│801-│1101- │1201- │
│600 │800 │1000│1200 │1400 │1401-1600
────┼──┼──┼──┼───┼───┼────
鋼 管│0.21│0.44│0.71│ │ │
鑄 鐵 管│0.24│0.49│0.77│ │ │
混凝土管│0.33│0.60│0.92│1.15 │ 1.35 │ 1.55
────┴──┴──┴──┴───┴───┴────
2、室內回填土,按主牆(牆厚在120mm以上的牆)之間的凈面積乘以填土厚度計算。不扣除磚垛、柱、附牆煙囪及間壁牆等的體積。
3、余土或取土工程量,可按下式計算
余土外運體積=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
式中計算結果為正值時為余土外運體積,負值時為需取土體積。
七、土方運距
1、推土機推土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回填區重心之間的直線距離計算。
2、鏟運機運土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卸土區重心加轉向距離45m計算。
3、自卸汽車運土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填土區(或堆放地點)重心的最短距離
計算。
八、地基強夯
地基強夯按設計圖強夯面積區分夯擊能量、夯擊遍數,以平方米計算。
九、井點排水
井點排水區別不同深度以100個井點為計量單位計算,其設備使用、管道攤銷按每晝夜為計量單位計算。抽水機降水區別不同降水深度,以每100m2槽底面積為計量單位。
『貳』 誰知道如何計算土石方
土石方工程分為許多子類比如:平整場地、挖土、回填土、土石方運輸和機械施工的土石方工程。人工土方工程一般用的比較多,這里稍微詳細說下。首先要弄清楚計算條件,主要是:土壤類別、土壤干濕狀況、挖土深度、施工工藝(是否放坡,是否加擋土板)等等。市區或郊區一般人工挖土的情況下,土壤類別按照三類來計算。干濕狀況要由你所在地區的地質資料確定。深度、施工工藝則是由圖紙和施工方來定的。放坡系數:土壤類別 放坡起點深度 人工挖土 機械挖土 坑內作業 坑上作業一、二類土超過1.20m 1∶0.50 1∶0.33 1∶0.75三類土 超過1.50m 1∶0.33 1∶0.25 1∶0.67四類土 超過2.00m 1∶0.25 1∶0.10 1∶0.33溝槽的工作面寬度:磚基礎每邊增加200mm;漿砌毛石、條石基礎每邊加150mm;混凝土基礎需支模板的每邊加300mm;基礎垂直面做防水層每邊增加800mm。有了以上這些基礎的准備之後,可以進行具體的土方工程量計算了。就說幾個常用的吧:1.平整場地:按建築物外牆外邊線每邊各加2m,以平方米計算。一般的建築都是矩形,或者矩形的組合,所以用矩形做例子矩形平面:S=(A+4)×(B+4) =底層建築面積+2×外牆外邊線長+162.土方開挖土方開挖包括挖溝槽、挖基坑、挖土方三部分,均按體積計算工程量,按天然密實體積為准,虛方體積和夯實體積之類要換算。溝槽:按地槽的橫截面面積×槽長以m3計算。(溝槽深度h——地槽底面至設計室外地坪)挖基坑通用公式: V=(坑上口面積+坑底面積+1/2H處中部面積的4倍)×H÷6放坡時矩形基坑計算:V=(a+2c+kh)(b+2c+kh)h+k2h3(都是上標)a—地坑底面長度 b—地坑底面寬度c—工作面寬度k—放坡系數 h—挖土深度3.基礎回填土V=V挖土-V室外設計地坪以下被埋設(基礎墊層、牆基礎及柱)4.室內(房心)回填土室內回填土系為形成室內外高差,而在室外設計地面上、地面墊層以下,房心的部位填設的土體。工程量計算式為V=主牆間凈面積×回填土厚度 =(S底-L中×外牆厚-L內×內牆厚)×(室內外高差-地面墊層厚-地面面層厚)5.土方運輸V=V挖土(全部挖土)-V回填(基礎、管道、房心)]
『叄』 土石方怎麼計算呢
計量規則折疊編輯本段
內容介紹折疊
1.按照土石方的堅硬和開挖難易程度分類:一、二類土(亦稱普通土),三類土(亦稱堅土) ,四類土(亦稱砂礫堅土) ……
2.按照開挖方式分為:人工土石方、機械土石方
3.按照施工過程分為:平整場地、開挖土方(槽、坑、土方、山坡切土)、石方工程、土石方運輸、土方回填、打夯、碾壓等
4.開挖深度區分
5.干濕土的區分
6.運土方法和距離
7.土方施工措施(放坡與支擋土板)
計算須知折疊
一、計算土石方工程量前,應確定下列各項資料:
1、土壤及岩石類別的確定:
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類別的劃分,依工程勘測資料與《土壤及岩石分類表》對照後確定(見表1-1)
2、地下水位標高及排(降)水方法;
3、土方、溝槽、基坑挖(填)起止標高、施工方法及運距;
4、岩石開鑿、爆破方法、石渣清運方法及運距;
5、其他有關資料。
二、土石方工程量計算一般規則:
1.土方體積,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實體積為准計算。如遇有必須以天然密實體積折算時,可按表A1-2所列數值換算。
土方體積折算表 表A1-2
2、挖土一律以設計室外地坪標高為准計算。
三、平整場地及輾壓工程量,按下列規定計算:
l、人工平整場地是指建築場地在±30cm以內挖、填土方及找平。挖、填土,厚度超過±30cm以外時,按場地土方平衡豎向布置圖另行計算。
2、平整場地工程量按建築物外牆外邊線每邊各加2m,以平方米計算。
3、建築場地原土輾壓以平方米計算,填土輾壓按圖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計算。
判斷關鍵依據:看挖的高度以及填的深度是否超過(>;h或=)300mm
四、挖掘溝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規定計算:
l、溝槽、基坑劃分:
凡圖示溝槽底寬在3m以內,且溝槽長大於槽寬三倍以上的為溝槽。
凡圖示基坑底面積在27m2以內,且坑底的長與寬之比小於或等於3的為基坑。
凡圖示溝槽底寬3m以外,坑底面積27m2以外,平整場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計算。
若:B≤ 3m,且L> 3B,則為挖溝槽;
若: B≤ 3m,且S=L×B ≤27㎡,則為挖基坑
若:B >3m,且S >27㎡,則為挖土方 (長為l寬為b)
3、挖溝槽、基坑需支擋土板時,其寬度按圖示溝槽、基坑底寬,每邊各加10cm。擋土板面積,按槽、坑垂直支撐面積計算。雙面支撐亦按單面垂直面積計算,套用雙面支擋土板定額,不論連續或斷續均執行本定額。凡放坡部分不得再計算擋土板,支擋土板後,不得再計算放坡。
4、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A1-4規定計算。
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寬度計算表 表A1一4
基礎材料 每邊各增加寬度(mm)
磚基礎 200
漿砌毛石、條石基礎 150
混凝土墊層支模板 300
混凝土基礎支模板 300
基礎垂直面做防水層 800
5、挖溝槽長度,外牆按圖示中心線長度計算;內牆按圖示基礎底面之間凈長線長度計算:內外突出部分(垛、附牆煙囪等)體積並入溝槽土方工程量內計算。挖基坑土方均以圖示尺寸計算。
6、挖管道溝槽按圖示中心線長度計算,溝底寬度,設計有規定的,按設計規定尺寸計算,設計無規定的,可按表A1-5規定寬度計算。
注:1.按上表計算管道溝土方工程量時,各種井類及管道(不含鑄鐵給排水管)介面等處需加寬增加的土方量不另行計算,底面積大於20m2的井類,其增加工程量並入管溝土方內計算。
2.鋪設鑄鐵給排水管道時其介面等處土方增加量,可按鑄鐵給排水管道地溝土方總量的2.5%計算。
7、溝槽、基坑深度,按圖示槽、坑底面至室外地坪深度計算;管道地溝按圖示溝底至室外地坪深度計算。
五、地下連續牆挖土成槽土方量按連續牆設計長度、寬度和槽深(加超深0.5m)以立方米計算。
六、岩石開鑿及爆破工程量,區別石質按下列規定計算:
1、人工鑿岩石,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
2、爆破岩石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其溝槽、基坑深度、寬允許超挖量:
次、普堅石:200mm
特堅石:150mm
超挖部分岩石並入岩石挖方量內計算。
七、機械拆除混凝土障礙物,按被拆除構件的體積以立方米計算。
八、人工鑿鋼筋混凝土樁頭按樁截面面積乘以被鑿斷的樁頭長度以立方米計算。
九、回填土區分夯填、松填按圖示回填體積並依下列規定,以立方米計算:
1、溝槽、基坑回填土,溝槽、基坑回填體積以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砌築物(包括:基礎墊層、基礎等)體積計算。
2、管道溝槽回填,以挖方體積減去管徑所佔體積計算。管徑在500mm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佔體積;管徑超過500mm以上時按表1-6規定扣除管道所佔體積計算。
3、室內回填土、按主牆之間的面積乘以回填土厚度計算。
4、余土或取土工程量,可按下式計算:
余土外運體積=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或按施工組織設計計算)
式中計算結果為正值時為余土外運體積,負值時為須取土體積。
十、土方運距,按下列規定計算:
1、推土機推土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回填區重心之間的直線距離計算。
2、鏟運機運土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卸土區重心加轉向距離 45m計算。
3、自卸汽車運土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填土區(或堆放地點)重心的最短距離計算。
十一、圍牆、擋土牆、喑井、化糞池等都不計算平整場地。 十二、基底釺探按圖示基地面積以平方米計算。
計算公式折疊
平整場地:S=(a+2+2) ×(b+2+2)=a×b+4×(a+b)+16
某工藝樓工程工程量計算應用舉例:見右圖,點擊可放大
1.挖基礎土方,溝槽,三類土,深1.05m 挖土的工程量:
〔(12.6+9.0)×2+(9.0-0.8)+(4.2-0.4)×2〕×0.8×1.05 =48.89 m3
2.挖地坑三類土深1.05m的工程量:1.4×1.4×1.05 =2.06 m3
3.平整場地的工程量:
定額計價工程量: (12.84+4)×(9.24+4)=222.96 m2
清單計價工程量:12.84×9.24 =118.64m2
4.回填土方壓實50m遠取土的工程量為56.11m3 。其中:
基礎回填土:(48.89-13.97-16.44)+(2.06-0.2-0.72)=19.62
室內回填土:〔12.36×8.76-0.24×(8.76+3.96×2)〕×(0.45-0.1)=36.49
50m遠取土運土:56.11-48.89-2.06=5.16
名詞解釋
土石方:
土石方,是土方與石方的總稱,即是土和石,計量單位為一般為立方米(m³ )
常見的土石方工程有:場地平整、基坑(槽)與管溝開挖、路基開挖、人防工程開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築以及基坑回填。要合理安排施工計劃,盡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時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費用,貫徹不佔或少佔農田和可耕地並有利於改地造田的原則,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調配方案,統籌安排。土石方工程是一個面廣、量大、勞動力繁重的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的條件也極為復雜。
『肆』 土石方換算
土石方計算說明:
(一) 開挖以自然方(B.M3)計量計價、填方滾壓以壓實方(C.M3)計量計
價、開挖運輸以自然方(B.M3)計量計價。借土之運輸以壓實方
(C.M3)計量計價。
進行土石方數量計算時,應考慮不同狀態下土石方體積之變化,
土石由自然方(Bank Volume)經開挖擾動為松方(Lose Volume)後
體積會膨脹,由松方經壓實為壓實方(Compress Volume)後體積將
會縮小,一般最常用之土石方脹縮系數如下︰
1.土方:1B.M3 自然方經開挖後約脹為1.25L.M3 之松方運輸量,
而經滾壓後則縮為0.9C.M3之壓實方。
2.軟岩:1B.M3 自然方經開挖後約脹為1.43 L.M3 之運輸量,而經
滾壓後變為1.07C.M3 之壓實方(大於原自然方)。
3.硬岩:1B.M3 自然方經開挖後約脹為1.67 L.M3 之運輸量,而經
滾壓後約脹為1.19C.M3 之壓實方(大於原自然方)。
有關各種土石方體積脹縮系數請參閱第二單元表2-3。
(二) 土石方以機械施工為原則,但如數量較小、小斷面或施工機具無
法到達之處以人工施作方式計價。
(三) 土石方工作之開挖計量計價依地質而分類,依細目編碼可分為軟
弱地質、砂土礫石、復合地質、卵石、軟岩、硬岩(在工程上需
要使用炸葯或鑿裂機者為硬岩,否則為軟岩)。
(四) 采甲、乙兩種表格(樣式如表1-16、表1-17)計算土石方,甲
表計算各種基礎工程土石方之體積(包括挖方、填方、挖填方=
利用土)或道路土石方體積之用。乙表為分析土石方各項成份含
量或運距及各細項工程材料數量計算用。土石方計算甚難十分精
確,盡量用簡單且合理之方法,以求達到較可靠的近似值,為求
統一,規定計算方法如下:
1. 依據甲表計算之挖方與填方互相比較,選擇其中小的數字為利
用土,則土方分為:
第一單元 工程預算書編制格式及原則
1-12
純挖方(即為剩餘土或棄方)=挖方-利用土,
純填方(即為借方)=填方-利用土。
2. 若填方、挖方及餘土處理運距超過100 公尺時,得另由甲表內
提出,按實際平均運距分析計算單價。
3. 岩方數量分析:其計算方式依施工區地質狀況岩方分布情形,
分段估算,以百分比估列之,並另提出轉入乙表,依估列之樁
號區段岩方所佔比例以百分比分析計算岩方數量。
4. 於溪流整治工程或山坡地路基填築時,因施工時部分可再利用
土石可能因溪水淘刷流失或滑落山谷,造成廠商於實際施工時
,可再利用土石方數量較實際計算所得之數量為少,為求合理
設計階段估算剩餘土石方數量時得考慮衡酌工區狀況予以折減
。
(五) 挖方單價除註明者外,均包括抽排水之費用。如情形特殊者,可
於契約文件中註明,抽排水費單獨列項計價。
(六) 施工前,若有地上物拆除項目、設計時應考量所遺留之基礎、破
磚瓦等殘留物處理需求,另編列「拆除殘留物處理費項目」。
(七) 剩餘土石方若無法於工程范圍內近運利用時,應另編列餘方遠運
處理。
『伍』 土石方的計量規則
1.按照土石方的堅硬和開挖難易程度分類:一、二類土(亦稱普通土),三類土(亦稱堅土) ,四類土(亦稱砂礫堅土) ……
2.按照開挖方式分為:人工土石方、機械土石方
3.按照施工過程分為:平整場地、開挖土方(槽、坑、土方、山坡切土)、石方工程、土石方運輸、土方回填、打夯、碾壓等
4.開挖深度區分
5.干濕土的區分
6.運土方法和距離
7.土方施工措施(放坡與支擋土板) 一、計算土石方工程量前,應確定下列各項資料:
1、土壤及岩石類別的確定:
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類別的劃分,依工程勘測資料與《土壤及岩石分類表》對照後確定(見表1-1)
2、地下水位標高及排(降)水方法;
3、土方、溝槽、基坑挖(填)起止標高、施工方法及運距;
4、岩石開鑿、爆破方法、石渣清運方法及運距;
5、其他有關資料。
二、土石方工程量計算一般規則:
1.土方體積,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實體積為准計算。如遇有必須以天然密實體積折算時,可按表A1-2所列數值換算。
土方體積折算表 表A1-2 虛方體積 天然密實度體積 夯實後體積 松填體積 1.00 0.77 0.67 0.83 1.30 1.00 0.87 1.08 1.50 1.15 1.00 1.25 1.20 0.92 0.80 1.00 2、挖土一律以設計室外地坪標高為准計算。
三、平整場地及輾壓工程量,按下列規定計算:
l、人工平整場地是指建築場地在±30cm以內挖、填土方及找平。挖、填土,厚度超過±30cm以外時,按場地土方平衡豎向布置圖另行計算。
2、平整場地工程量按建築物外牆外邊線每邊各加2m,以平方米計算。
3、建築場地原土輾壓以平方米計算,填土輾壓按圖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計算。
判斷關鍵依據:看挖的高度以及填的深度是否超過(>;h或=)300mm
四、挖掘溝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規定計算:
l、溝槽、基坑劃分:
凡圖示溝槽底寬在3m以內,且溝槽長大於槽寬三倍以上的為溝槽。
凡圖示基坑底面積在27m2以內,且坑底的長與寬之比小於或等於3的為基坑。
凡圖示溝槽底寬3m以外,坑底面積27m2以外,平整場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計算。
若:B≤ 3m,且L> 3B,則為挖溝槽;
若: B≤ 3m,且S=L×B ≤27㎡,則為挖基坑
若:B >3m,且S >27㎡,則為挖土方 (長為l寬為b)
3、挖溝槽、基坑需支擋土板時,其寬度按圖示溝槽、基坑底寬,每邊各加10cm。擋土板面積,按槽、坑垂直支撐面積計算。雙面支撐亦按單面垂直面積計算,套用雙面支擋土板定額,不論連續或斷續均執行本定額。凡放坡部分不得再計算擋土板,支擋土板後,不得再計算放坡。
4、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A1-4規定計算。
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寬度計算表 表A1一4
基礎材料 每邊各增加寬度(mm)
磚基礎 200
漿砌毛石、條石基礎 150
混凝土墊層支模板 300
混凝土基礎支模板 300
基礎垂直面做防水層 800
5、挖溝槽長度,外牆按圖示中心線長度計算;內牆按圖示基礎底面之間凈長線長度計算:內外突出部分(垛、附牆煙囪等)體積並入溝槽土方工程量內計算。挖基坑土方均以圖示尺寸計算。
6、挖管道溝槽按圖示中心線長度計算,溝底寬度,設計有規定的,按設計規定尺寸計算,設計無規定的,可按表A1-5規定寬度計算。
註:1.按上表計算管道溝土方工程量時,各種井類及管道(不含鑄鐵給排水管)介面等處需加寬增加的土方量不另行計算,底面積大於20m2的井類,其增加工程量並入管溝土方內計算。
2.鋪設鑄鐵給排水管道時其介面等處土方增加量,可按鑄鐵給排水管道地溝土方總量的2.5%計算。
7、溝槽、基坑深度,按圖示槽、坑底面至室外地坪深度計算;管道地溝按圖示溝底至室外地坪深度計算。
五、地下連續牆挖土成槽土方量按連續牆設計長度、寬度和槽深(加超深0.5m)以立方米計算。
六、岩石開鑿及爆破工程量,區別石質按下列規定計算:
1、人工鑿岩石,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
2、爆破岩石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其溝槽、基坑深度、寬允許超挖量:
次、普堅石:200mm
特堅石:150mm
超挖部分岩石並入岩石挖方量內計算。
七、機械拆除混凝土障礙物,按被拆除構件的體積以立方米計算。
八、人工鑿鋼筋混凝土樁頭按樁截面面積乘以被鑿斷的樁頭長度以立方米計算。
九、回填土區分夯填、松填按圖示回填體積並依下列規定,以立方米計算:
1、溝槽、基坑回填土,溝槽、基坑回填體積以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砌築物(包括:基礎墊層、基礎等)體積計算。
2、管道溝槽回填,以挖方體積減去管徑所佔體積計算。管徑在500mm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佔體積;管徑超過500mm以上時按表1-6規定扣除管道所佔體積計算。
3、室內回填土、按主牆之間的面積乘以回填土厚度計算。
4、余土或取土工程量,可按下式計算:
余土外運體積=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或按施工組織設計計算)
式中計算結果為正值時為余土外運體積,負值時為須取土體積。
十、土方運距,按下列規定計算:
1、推土機推土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回填區重心之間的直線距離計算。
2、鏟運機運土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卸土區重心加轉向距離 45m計算。
3、自卸汽車運土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填土區(或堆放地點)重心的最短距離計算。
十一、圍牆、擋土牆、喑井、化糞池等都不計算平整場地。
十二、基底釺探按圖示基地面積以平方米計算。 平整場地:S=(a+2+2) ×(b+2+2)=a×b+4×(a+b)+16
某工藝樓工程工程量計算應用舉例:見右圖,點擊可放大
1.挖基礎土方,溝槽,三類土,深1.05m 挖土的工程量:
〔(12.6+9.0)×2+(9.0-0.8)+(4.2-0.4)×2〕×0.8×1.05 =48.89 m3
2.挖地坑三類土深1.05m的工程量:1.4×1.4×1.05 =2.06 m3
3.平整場地的工程量:
定額計價工程量: (12.84+4)×(9.24+4)=222.96 m2
清單計價工程量:12.84×9.24 =118.64m2
4.回填土方壓實50m遠取土的工程量為56.11m3 。其中:
基礎回填土:(48.89-13.97-16.44)+(2.06-0.2-0.72)=19.62
室內回填土:〔12.36×8.76-0.24×(8.76+3.96×2)〕×(0.45-0.1)=36.49
50m遠取土運土:56.11-48.89-2.06=5.16
『陸』 怎樣計算土方量
可以用斷面法或者方格網法來計算土方量。
1、斷面法:當地形復雜起伏變化較大,或地狹長、挖填深度較大且不規則的地段,宜選擇橫斷面法進行土方量計算。
土石方量精度與間距L的長度有關,L越小,精度就越高。但是這種方法計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圍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況下更為明顯;若是為了減少計算量而加大斷面間隔,就會降低計算結果的精度;所以斷面法存在著計算精度和計算速度的矛盾。
2、方格網法:對於大面積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較小、坡度變化平緩的場地適宜用格網法。這種方法是將場地劃分成若干個正方形格網,然後計算每個四稜柱的體積,從而將所有四稜柱的體積匯總得到總的土方量。在傳統的方格網計算中,土方量的計算精度不高。
(6)土石方五加1是怎麼演算法擴展閱讀
土方量的計算是建築工程施工的一個重要步驟。
工程施工前的設計階段必須對土石方量進行預算,它直接關繫到工程的費用概算及方案選優。在現實中的一些工程項目中,因土方量計算的精確性而產生的糾紛也是經常遇到的。
利用測量單位現場測出的地形數據或原有的數字地形數據快速准確的計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們日益關心的問題。比較經常的幾種計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網法、等高線法、斷面法、DTM法、區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柒』 如何計算土石方 土石方量的計算方法
土石方工程分為許多子類比如:平整場地、挖土、回填土、土石方運輸和機械施工的土石方工程。
人工土方工程一般用的比較多,這里稍微詳細說下。首先要弄清楚計算條件,主要是:土壤類別、土壤干濕狀況、挖土深度、施工工藝(是否放坡,是否加擋土板)等等。市區或郊區一般人工挖土的情況下,土壤類別按照三類來計算。干濕狀況要由你所在地區的地質資料確定。深度、施工工藝則是由圖紙和施工方來定的。
放坡系數:
土壤類別 放坡起點深度 人工挖土 機械挖土
坑內作業 坑上作業
一、二類土超過1.20m 1∶0.50 1∶0.33 1∶0.75
三類土 超過1.50m 1∶0.33 1∶0.25 1∶0.67
四類土 超過2.00m 1∶0.25 1∶0.10 1∶0.33
溝槽的工作面寬度:
磚基礎每邊增加200mm;
漿砌毛石、條石基礎每邊加150mm;
混凝土基礎需支模板的每邊加300mm;
基礎垂直面做防水層每邊增加800mm。
有了以上這些基礎的准備之後,可以進行具體的土方工程量計算了。
就說幾個常用的吧:
1.平整場地:按建築物外牆外邊線每邊各加2m,以平方米計算。一般的建築都是矩形,或者矩形的組合,所以用矩形做例子
矩形平面:S=(A+4)×(B+4)
=底層建築面積+2×外牆外邊線長+16
2.土方開挖
土方開挖包括挖溝槽、挖基坑、挖土方三部分,均按體積計算工程量,按天然密實體積為准,虛方體積和夯實體積之類要換算。
溝槽:按地槽的橫截面面積×槽長以m3計算。(溝槽深度h——地槽底面至設計室外地坪)
挖基坑通用公式:
V=(坑上口面積+坑底面積+1/2H處中部面積的4倍)×H÷6
放坡時矩形基坑計算:V=(a+2c+kh)(b+2c+kh)h+k2h3(都是上標)
a—地坑底面長度
b—地坑底面寬度
c—工作面寬度
k—放坡系數
h—挖土深度
3.基礎回填土V=V挖土-V室外設計地坪以下被埋設(基礎墊層、牆基礎及柱)
4.室內(房心)回填土
室內回填土系為形成室內外高差,而在室外設計地面上、地面墊層以下,房心的部位填設的土體。
工程量計算式為
V=主牆間凈面積×回填土厚度
=(S底-L中×外牆厚-L內×內牆厚)×(室內外高差-地面墊層厚-地面面層厚)
5.土方運輸
V=V挖土(全部挖土)-V回填(基礎、管道、房心)
『捌』 土方結算 3.5+1 5+1 是什麼意思求大神解釋 ! 謝謝!~
這個應該是土方土質區別價格不同
基價為 1方/元,然後加上土質單價。比如:II 類土每方加價3.5元,III類土每方加價5元等等
『玖』 土石方工程的計算方法有什麼
土方量的計算方法有:
體積法:用求體積的公式進行土方估算。
斷面法:是以一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將擬計算的地塊、地形單體(如山、溪澗、池、島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溝渠、路塹、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別計算這些"段"的體積,再將各段體積累加,以求得該計算對象的總土方量。
演算法特點
斷面法的特點是能藉助勘探剖面表現礦體不同部分的產狀、形態、構造以及不同質量和研究程度礦產儲量的分布狀況。按勘探剖面的空間方位和相互關系,斷面法又分為水平斷面法、垂直平行斷面法和不平行斷面法。
優點是能保持礦體斷面的真實形狀和地質構造特點,反映礦體在三維地質空間沿走向及傾向的變化規律;能在斷面上劃分礦石工業品級、類型和儲量類別塊段;不需另作圖件,計算過程也不算復雜;計算結果具有足夠的准確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斷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