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防碰撞演算法代碼

防碰撞演算法代碼

發布時間:2022-10-22 04:54:45

㈠ iso14443的標准簡介

⒈范圍
ISO/IEC14443的這一部分規定了鄰近卡(PICC)的物理特性。它應用於在耦合設備附近操作的ID-1型識別卡。
ISO/IEC14443的這一部分應與正在制定的ISO/IEC14443後續部分關聯使用。
⒉標准引用
下列標准中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ISO/IEC14443 這一部分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最新版本標準的可能性。ISO 和IEC的成員修訂當前有效國際標準的紀錄。
ISO/IEC7810:1995,識別卡——物理特性。
ISO/IEC10373,識別卡——測試方法。
⒊定義,縮略語和符號
⒊1定義
下列定義適用於ISO/IEC14443的這一部分:
⒊1.1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s)(IC):
用於執行處理和/或存儲功能的電子器件。
⒊1.2無觸點Contactless:
完成與卡的信號交換和給卡提供能量,而無需使用微電元件(即:從外部介面設備到卡上的集成電路之間沒有直接路徑)。
⒊1.3無觸點集成電路卡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
ID-1型卡類型(如ISO/IEC7810中所規定),在它上面有集成電路,並且與集成電路的通信是用無觸點的方式完成的。
⒊1.4鄰近卡Proximity card(PICC)
D-1型卡,在它上面有集成電路和耦合工具,並且與集成電路的通信是通過與鄰近耦合設備電感耦合完成的。
⒊1.5鄰近耦合設備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PCD)
用電感耦合給鄰近卡提供能量並控制與鄰近卡的數據交換的讀/寫設備。
⒋物理特性
⒋1一般特性
鄰近卡應有根據ISO/IEC7810中規定的ID-1型卡的規格的物理特性。
⒋2尺寸
鄰近卡的額定尺寸應是ISO/IEC7810中規定的ID-1型卡的尺寸。
⒋3附加特性
⒋3.1紫外線
ISO/IEC14443 的這一部分排除了大於海平面普通日光中的紫外線的紫外線水平的防護需求,超過周圍紫外線水平的防護應是卡製造商的責任。
⒋3.2X-射線
卡的任何一面曝光0.1Gy劑量,相當於100KV的中等能量X—射線(每年的累積劑量),應不引起卡的失效。
注 1:這相當於人暴露其中能接受的最大值的年累積劑量的近似兩倍。
⒋3.3動態彎曲應力
按ISO/IEC10373中描述的測試方法(短邊和長邊的最大偏移為hwA=20mm,hwB=10mm)測試後,鄰近卡應能繼續正常工作。
⒋3.4動態扭曲應力
按 ISO/IEC10373中描述的測試方法(旋轉角度為15°)測試後,鄰近卡應能繼續正常工作。
⒋3.5可變磁場
a)在下表給出的平均值的磁場內暴露後,鄰近卡應能繼續正常工作。
f—頻率(MHz)
磁場的最高值被限制在平均值的30倍。
b)在12A/m、13.56MHz的磁場中暴露後,鄰近卡應能繼續正常工作。
頻率范圍(MHz)平均磁場強度(A/m)平均時間(minutes)
0.3——3.01.636
3.0——304.98/f6
30——3000.1636
頻率范圍(MHz)平均電場強度(V/m)平均時間(minutes)
0.3——3.0 0.6146
3.0——30 1842/f6
30——300 61.46
⒋3.6可變電場
在下表給出的平均值的電場內暴露後,鄰近卡應能繼續正常工作。
f—頻率(MHz)
電場的最高值被限制在平均值的30倍。
⒋3.7靜態電流
按 ISO/IEC10373(IEC1000-4-2:1995)中描述的測試方法(測試電壓為6KV)測試後,鄰近卡應能繼續正常工作。
⒋3.8靜態磁場
在 640KA/m的靜態磁場內暴露後,鄰近卡應能繼續正常工作。
警告:磁條上的數據內容將被這樣的磁場擦去。
⒋3.9工作溫度
在 0℃到50℃的環境溫度范圍內,鄰近卡應能正常工作。
附錄 A(提示的附錄)
標准兼容性和表面質量
A.1標準的兼容性
本標准並不排斥現存其它的標准中涉及PICC的部分,這里的限制只是為了突出PICC。
A.2用於印製的表面質量
如果對印製生產出的PICC有特殊的要求,就應注意保證供印製的區域的表面質量能夠適應印製的技術或採用的列印機。
附錄 B(提示的附錄)
其它ISO/IEC卡標准參考書目
ISO/IEC7811-1:1995,識別卡——記錄技術——第一部分:凸印。
ISO/IEC7811-2:1995,識別卡——記錄技術——第二部分:磁條。
ISO/IEC7811-3:1995,識別卡——記錄技術——第三部分:ID-1型卡上凸印字元的位置。
ISO/IEC7811-4:1995,識別卡——記錄技術——第四部分:ID-1型卡上只讀磁軌——磁軌1和2的位置。
ISO/IEC7811-5:1995,識別卡——記錄技術——第五部分:ID-1型卡上讀寫磁軌——磁軌3的位置。
ISO/IEC7811-6:1995,識別卡——記錄技術——第六部分:磁條——高矯頑磁性。
ISO/IEC7812-1:1993,識別卡——發卡人的識別——第一部分:編碼體系。
ISO/IEC7812-2:1993,識別卡——發卡人的識別——第二部分:應用和注冊過程。
ISO/IEC7813:1995,識別卡——金融交易卡。
ISO/IEC7816-1:1998,識別卡——接觸式集成電路卡——第一部分:物理特性。
ISO/IEC7816-2:1998,識別卡——接觸式集成電路卡——第二部分:接觸的尺寸和位置。
ISO/IEC7816-3:1997,識別卡——接觸式集成電路卡——第三部分:電信號和傳送協議。
ISO/IEC10536-1:1992,識別卡——無觸點集成電路卡——第一部分:物理特性。
ISO/IEC10536-2:1995,識別卡——無觸點集成電路卡——第二部分:耦合區域的尺寸和位置。 ⒈范圍
ISO/IEC14443 的這一部分規定了需要供給能量的場的性質與特徵,以及鄰近耦合設備(PCDs)和鄰近卡(PICCs)之間的雙向通信。
ISO/IEC14443的這一部分應與ISO/IEC14443的其他部分關聯使用。
ISO/IEC14443 的這一部分並不規定產生耦合場的方法,也沒有規定如何符合因國家而異的電磁場輻射和人體輻射安全的條例。
⒉標准引用
下列標准中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
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ISO/IEC14443 這一部分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SO 和IEC的成員修訂當前有效國際標準的紀錄。
ISO/IEC14443-1:識別卡——無觸點集成電路卡——鄰近卡——第一部分:物理特性。
ISO/IEC10373,識別卡——測試方法。
⒊術語和定義
ISO/IEC14443-2中給出的定義和下列定義適用於本國際標准:
⒊1位持續時間Bit ration
一個確定的邏輯狀態的持續時間,在這段時間的最後,一個新的狀態位將開始。
⒊2二進制相移鍵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相移鍵控,此處相移180°,從而導致兩個可能的相位狀態。
⒊3調制系數Molation index
定義為(a-b)/(a+b),其中a,b分別是信號幅度的最大,最小值。
⒊4不歸零NRZ-L
在位持續時間內,一個邏輯狀態的位編碼方式,它以在通信媒介中的兩個確定的物理狀態之一來表示。
⒊5副載波Subcarrier
以載波頻率fc調制頻率fs而產生的RF信號。
⒋縮略語和符號
ASK移幅鍵控
BPSK二進制移相鍵控
NRZ-L不歸零,(L為電平)
PCD鄰近耦合設備
PICC鄰近卡
RF射頻
fc工作場的頻率(載波頻率)
fs副載波調制頻率
Tb位持續時間
⒌鄰近卡的初始化對話
鄰近耦合設備和鄰近卡之間的初始化對話通過下列連續操作進行:
—PCD的射頻工作場激活PICC
—鄰近卡靜待來自鄰近耦合設備的命令
—鄰近耦合設備命令的傳送
—鄰近卡響應的傳送
這些操作使用下面段落中規定的射頻功率和信號介面。
⒍功率傳輸
鄰近耦合設備產生一個被調制用來通信的射頻場,它能通過耦合給鄰近卡傳送功率。
⒍1.1頻率
射頻工作場頻率(fc)是13.56MHz7kHz。
⒍1.2工作場
最小未調制工作場的值是1.5A/mrms,以Hmin表示。
最大未調制工作場的值是7.5A/mrms,以Hmax表示。
鄰近卡應持續工作在Hmin和Hmax之間。
從製造商特定的角度說(工作容限),鄰近耦合設備應產生一個大於Hmin,但不超過Hmax的場。另外,從製造商特定的角度說(工作容限),鄰近耦合設備應能將功率提供給任意的鄰近卡。在任何可能的鄰近卡的狀態下,鄰近耦合設備不能產生高於在ISO/IEC14443-1中規定的交變電磁場。鄰近耦合設備工作場的測試方法在國際標准ISO/IEC10373中規定。
⒎ 信道介面
耦合 IC 卡的能量是通過發送頻率為13.56MHz 的閱讀器的交變磁場來提供。由閱讀器產生的磁場必須在⒈5A/m~7.5A/m之間。國際標准ISO14443規定了兩種閱讀器和近耦合IC卡之間的數據傳輸方式:A型和B型。一張IC卡只需選擇兩種方法之一。符合標準的閱讀器必須同時支持這兩種傳輸方式,以便支持所有的IC卡。閱讀器在」閑置「的狀態時能在兩種通信方法之間周期的轉換。
閱讀器(PCD)到卡(PICC)的數據傳輸
PCD--->PICC A 型B 型
調制ASK 100% ASK 10%(健控度8%~12%)位編碼改進的Miller編碼NRZ編碼同步 位級同步(幀起始,幀結束標記)每個位元組有一個起始位和一個結束位
波特率106kdB 106kdB卡(PICC)到閱讀器(PCD)的數據傳輸
PICC--->PCD A 型B 型
調制用振幅鍵控調制847kHz 的負載調制的負載波用相位鍵控調制847kHz 的負載調制的負載波位編碼 Manchester編碼NRZ編碼
同步 1位」幀同步「(幀起始,幀結束標記)每個位元組有1個起始位和1個結束位波特率106kdB 106kdB ⒈范圍
ISO/IEC14443的這一部分規定了鄰近卡(PICCs)進入鄰近耦合設備(PCDs)時的輪尋,通信初始化階段的字元格式,幀結構,時序信息。REQ和ATQ命令內容,從多卡中選取其中的一張的方法,初始化階段的其它必須的參數。
這部分規定同時適用於A型PICCs和B型PICCs.
⒉標准引用
下列標准中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
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ISO/IEC14443這一部分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SO和IEC的成員修訂當前有效國際標準的紀錄。
ISO/IEC 3309:1993 信息技術系統間的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數據鏈路層的控制幀結構
ISO/IEC 7816-3:1997 識別卡接觸式集成電路卡第三部分電信號和傳輸協議
ISO/IEC 14443-2 識別卡非接觸式集成電路卡第二部分頻譜功率和信號介面
ITU-T 推薦V.41
⒊術語和定義
ISO/IEC14443-3中給出的定義和下列定義適用於本國際標准:
⒊1防碰撞循環(Anticollision loop)
在多個PICCs中,選出需要對話的卡的演算法
⒊2可適用的(Applicative)
屬於應用層或更高層的協議,將在ISO/IEC 1443-4中描述。
⒊3位碰撞檢測協議(Bit collision detetion protocol)
幀內的位檢測防碰撞演算法。
⒊4數據塊(Block)
一系列的數據位元組構成數據塊。
⒊5非同步數據塊傳輸(Block-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在非同步數據塊傳輸,數據塊是包括幀頭和幀尾的數據幀。
⒊6位元組(Byte)
八個bits構成一個位元組。
⒊7字元串
在非同步通信中,一個字元串包括一個開始位,8位的信息,可選的寄偶檢驗位,結束位和時間警戒位。
⒊8碰撞
兩個PICCs和同一個PCD通信時,PCD不能區分數據是屬於那一個PICC。
⒊9能量單位
在 ISO/IEC14443的這個部分中,1 etu=128/fc 容差為1%
⒊10時間槽協議
PCD建立與一個或多個PICCs通信的邏輯通道,它利用時間槽處理PICC的響應,與時間槽的ALOHA相似。
⒋縮略語和符號
ATQ 對請求的應答
ATQA 對A型卡請求的應答
ATQB 對B型卡請求的應答
ATR 對重新啟動的請求的應答
ATS 對選擇請求的應答
ATQ-ID 對 ID號請求的應答
CRC 環檢驗碼
RATS 對選擇應答請求
REQA 對A型卡的請求
REQB 對B型卡的請求
REQ-ID 請求ID號
RESEL 重新選擇的請求
5 輪訊
為了檢測到是否有PICCs進入到PCD的有效作用區域,PCD重復的發出請求信號,並判斷是否有響應。請求信號必須是REQA和REQB,附加ISO/IEC14443其它部分的描述的代碼。A型卡和B型卡的命令和響應不能夠相互干擾。
6A型卡的初始化和防碰撞
當一個A型卡到達了閱讀器的作用范圍內,並且有足夠的供應電能,卡就開始執行一些預置的程序後,當一個A型卡到達了閱讀器的作用范圍內,並且有足夠的供應電能,卡就開始執行一些預置的程序後,IC卡進入閑置狀態。處於「閑置狀態」的IC 卡不能對閱讀器傳輸給其它IC 卡的數據起響應。IC 卡在「閑置狀態」接收到有效的REQA命令,則回送對請求的應答字ATQA。當IC卡對REQA命令作了應答後,IC卡處於READY狀態。閱讀器識別出:在作用范圍內至少有一張IC卡存在。通過發送SELECT命令啟動「二進制檢索樹」防碰撞演算法,選出一張IC卡,對其進行操作。
⒍1PICC的狀態集
⒍1.1調電狀態
由於沒有足夠的載波能量,PICC沒有工作,也不能發送反射波。
⒍1.2閑置狀態
在這個狀態時,PICC已經上電,能夠解調信號,並能夠識別有效的REQA和WAKE-UP命令。
⒍1.3准備狀態
本狀態下,實現位幀的防碰撞演算法或其它可行的防碰撞演算法。
⒍1.4激活狀態
PCD通過防碰撞已經選出了單一的卡。
⒍1.5結束狀態
⒍2命令集
PCD用於管理與PICC之間通信的命令有:
REQA 對 A型卡的請求
WAKE-UP 喚醒
ANTICOLLISION 防碰撞
SELECT 選擇
HALT 結束
7B型卡的初始化和防碰撞
當一個B型卡被置入閱讀器的作用范圍內,IC卡執行一些預置程序後進入「閑置狀態」,等待接收有效的REQB命令。對於B型卡,通過發送REQB命令,可以直接啟動Slotted ALOHA防碰撞演算法,選出一張卡,對其進行操
作。
⒎1PICC狀態集
⒎.1.1調電狀態
由於載波能量低,PICC沒有工作。
⒎1.2閑置狀態
在這個狀態,PICC已經上電,監聽數據幀,並且能夠識別REQB信息。
當接收到有效的REQB幀的命令,PICC定義了單一的時間槽用來發送ATQB。
如果是PICC定義的第一個時間槽,PICC必須發送ATQB的響應信號,然後進入准備—已聲明子狀態。
如果不是PICC定義的第一個時間槽,PICC進入准備—已請求子狀態。
⒎1.3准備—已請求子狀態
在本狀態下,PICC已經上電,並且已經定義了單一的時間槽用來發送ATQB。
它監聽REQB和Slot-MARKER數據幀。
⒎1.4准備—已聲明子狀態
在本狀態下,PICC已經上電,並且已經發送了對REQB的ATQB響應。
它監聽REQB和ATTRIB的數據幀。
⒎1.5激活狀態
PICC已經上電,並且通過ATTRIB命令的前綴分配到了通道號,進入到應用模式。
它監聽應用信息。
⒎1.6停止狀態
PICC工作完畢,將不發送調制信號,不參加防碰撞循環。
⒎2命令集
管理多極點的通信通道的4個基本命令
REQB 對B型卡的請求
Slot-MARKER
ATTRIB PICC選擇命令的前綴
DESELECT 去選擇 ⒈范圍
ISO/IEC14443 的這一部分規定了非接觸的半雙工的塊傳輸協議並定義了激活和停止協議的步驟。這部分傳輸協議同時適用於A型卡和B型卡。
⒉標准引用
下列標准中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
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ISO/IEC14443這一部分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SO和IEC的成員修訂當前有效國際標準的紀錄。ISO/IEC 7816-4:識別卡 接觸式集成電路卡第四部分產業內部交換命令
⒊術語和定義
⒊1數據塊(Block)
特殊格式的數據幀。符合協議的數據格式,包括I-blocks,R-blocks和S-blocks.
⒊2幀格式(frame format)
ISO/IEC 1444303定義的。A型PICC使用A類數據幀格式,B型PICC使用B類數據幀格式。
⒋縮略語和符號
PPS 協議和參數的選擇
R-block 接收准備塊
R(ACK) R-block包含正的確認
R(NAK) R-block包含負的確認
RFU 保留將來使用
S-block 管理塊
SAK 選擇確認
WUPA A型卡的喚醒命令
WTX 等待時間擴展
5A型PICC的協議激活
6B型PICC的協議激活
7半雙工的傳輸協議
8A型和B型PICC的協議去激活

㈡ 求解釋RFID的防碰撞演算法中的查詢樹QT演算法麻煩詳細說一下演算法原理,如何防碰撞的謝謝~

查詢樹QT(QueryTree)是一種典型的樹結構演算法,其演算法原理:讀寫器發送長度為k的prefix(前置代碼,一般為置於一組號碼前的數字或字母,表示所屬區域等);標簽ID中前kbit與prefix匹配的tag反饋第(k+1)bit至最後1bit。如果讀寫器收到的標簽ID碰撞,再分別將prefix加「1」和「0」,作為新的prefix發送出去。如果沒有碰撞,就表明一個標簽被識別了。


舉例:設有三個標簽ID分別為「010」,「011」,「100」,讀寫器的查詢序列首先置為「0」、「1」,讀寫器先發送序列「0」進行查詢,發生碰撞,此時將序列置為「00」、「01」,再次分別發送,序列「00」沒有響應,序列「01」發生碰撞,將序列置為「010」、「011」,成功識別。回溯到序列「1」,只有標簽「100」響應,成功識別。如圖所示

㈢ RFID有幾種防碰撞演算法

基本上目前有兩種,一種是二分法,也叫二進制樹,另外一種是 ALOHA。基於時隙概率的演算法。

㈣ 關於RFID防碰撞演算法中的Q值演算法

Q=S/G,CN=1/Q,so C=G/(S*N)

㈤ 急求關於RFID防碰撞(即ALOHA演算法和二叉樹演算法)的相關代碼,資料,不勝感激。

你好一卡通世界資料下載以及技術資料欄目都會有關於RFID防碰撞的資料,可以去搜索一下

㈥ 常用的防碰撞演算法有哪些它們有什麼特點

在10g中有LAST_VALUE+IGNORE NULLS很好解決,如下:

dingjun123@ORADB> SELECT ID,
2 last_value(val IGNORE NULLS) over(ORDER BY ID) val,
3 cate
4 FROM t;
ID VAL CATE
---------- ---------- ----------
1 VAL1 CATE0
2 VAL1 CATE0
3 VAL1 CATE0
4 VAL1 CATE0
5 VAL1 CATE0
6 VAL6 CATE1
7 VAL6 CATE1
8 VAL6 CATE1
9 VAL6 CATE1
9 rows selected.

㈦ rfid防碰撞演算法的成功時隙數怎麼求出來

正常情況下讀寫器某一時刻只能對磁場中的一張射頻IC卡進行讀寫操作。但是當多張IC卡片同時進入讀寫器的射頻場時,讀寫器怎麼辦呢?讀寫器需要選出唯一的一張卡片進行讀寫操作,這就是防沖突。常見的非接觸式智能卡中的防沖突機制主要有:面向比特的防沖突機制,面向時隙的防沖突機制,位和時隙相結合的防沖突機制。
正常情況下讀寫器某一時刻只能對磁場中的一張射頻IC卡進行讀寫操作。但是當多張IC卡片同時進入讀寫器的射頻場時,讀寫器怎麼辦呢?讀寫器需要選出唯一的一張卡片進行讀寫操作,這就是防沖突。
防沖突機制是非接觸式智能IC卡特有的問題。在接觸式智能IC卡的操作中是不存在沖突的,因為接觸式智能卡的讀寫器有一個專門的卡座,而且一個卡座只能插一張卡片,不存在讀寫器同時面對兩張以上卡片的問題。常見的非接觸式智能卡中的防沖突機制主要有以下幾種:
1.面向比特的防沖突機制。
ISO14443A中使用這種防沖突機制,其原理是基於卡片有一個全球唯一的序列號。比如Mifare1卡,每張卡片有一個全球唯一的32位二進制序列號。顯而易見,卡號的每一位上不是「1」就是「0」,而且由於是全世界唯一,所以任何兩張卡片的序列號總有一位的值是不一樣的,也就說總存在某一位,一張卡片上是「0」,而另一張卡片上是「1」。
當兩張以上卡片同時進入射頻場,讀寫器向射頻場發出卡呼叫命令,問射頻場中有沒有卡片。這些卡片同時回答「有卡片」;
然後讀寫器發送防沖突命令「把你們的卡號告訴我」,收到命令後所有卡片同時回送自己的卡號。
可能這些卡片卡號的前幾位都是一樣的。比如前四位都是1010,第五位上有一張卡片是「0」而其他卡片是「1」,於是所有卡片在一起說自己的第五位卡號的時候,由於有卡片說「0」,有卡片說「1」,讀寫器聽出來發生了沖突。
讀寫器檢測到沖突後,對射頻場中的卡片說,讓卡號前四位是「1010」,第五位是「1」的卡片繼續說自己的卡號,其他的卡片不要發言了。
結果第五位是「1」的卡片繼續發言,可能第五位是「1」的卡片不止一張,於是在這些卡片回送卡號的過程中又發生了沖突,讀寫器仍然用上面的辦法讓沖突位是「1」的卡片繼續發言,其他卡片禁止發言,最終經過多次的防沖突循環,當只剩下一張卡片的時候,就沒有沖突了,最後勝出的卡片把自己完整的卡號回送給讀寫器,讀寫器發出卡選擇命令,這張卡片就被選中了,而其他卡片只有等待下次卡呼叫時才能再次參與防沖突過程。
上述防沖突過程中,當沖突發生時,讀寫器總是選擇沖突位為「1」的卡片勝出,當然也可以指定沖突位為「0」的卡片勝出。
上述過程有點擬人化了,實際情況下讀寫器是怎麼知道發生沖突了呢?在前面的數據編碼中我們已經提到,卡片向讀寫器發送命令使用副載波調制的曼側斯特(Manchester)碼,副載波調制碼元的右半部分表示數據「0」,副載波調制碼元的左半部分表示數據「1」,當發生沖突時,由於同時有卡片回送「0」和「1」,導致整個碼元都有副載波調制,讀寫器收到這樣的碼元,就知道發生沖突了。
這種方法可以保證任何情況下都能選出一張卡片,即使把全世界同類型的所有卡片都拿來防沖突,最多經過32個防沖突循環就能選出一張卡片。缺點是由於卡序列號全世界唯一,而卡號的長度是固定的,所以某一類型的卡片的生產數量也是一定的,比如常見的Mifare1卡,由於只有4個位元組的卡序列號,所以其生產數量最多為2的32次方,即4294967296張。
2.面向時隙的防沖突機制
ISO14443B中使用這種防沖突機制。這里的時隙(timeslot)其實就是個序號。這個序號的取值范圍由讀寫器指定,可能的范圍有1-1、1-2、1-4、1-8、1-16。當兩張以上卡片同時進入射頻場,讀寫器向射頻場發出卡呼叫命令,命令中指定了時隙的范圍,讓卡片在這個指定的范圍內隨機選擇一個數作為自己的臨時識別號。然後讀寫器從1開始叫號,如果叫到某個號恰好只有一張卡片選擇了這個號,則這張卡片被選中勝出。如果叫到的號沒有卡片應答或者有多於一張卡片應答,則繼續向下叫號。如果取值范圍內的所有號都叫了一遍還沒有選出一張卡片,則重新讓卡片隨機選擇臨時識別號,直到叫出一張卡片為止。
這種辦法不要求卡片有一個全球唯一序列號,所以卡片的生產數量沒有限制,但是理論上存在一種可能,就是永遠也選不出一張卡片來。
Felica採用的也是這種機制。
3.位和時隙相結合的防沖突機制
ISO15693中使用這種機制。一方面每張卡片有一個8位元組的全球唯一序列號,另一方面讀寫器在防沖突的過程中也使用時隙叫號的方式,不過這里的號不是卡片隨機選擇的,而是卡片唯一序列號的一部分。
叫號的數值范圍分為0-1和0-15兩種。其大體過程是,當有多張卡片進入射頻場,讀寫器發出清點請求命令,假如指定卡片的叫號范圍是0-15,則卡片序列號最低4位為0000的卡片回送自己的7位元組序列號。如果沒有沖突,卡片的序列號就被登記在PCD中。然後讀寫器發送一個幀結束標志,表示讓卡片序列號最低4位為0001的卡片作出應答;之後讀寫器每發送一個幀結束標志,表示序列號的最低4位加1,直到最低4位為1111的卡片被要求應答。如果此過程中某一個卡片回送序列號時沒有發生沖突,讀寫器就可選擇此張卡片;如果巡檢過程中沒有卡片反應,表示射頻場中沒有卡片;如果有卡片反應的時隙發生了沖突,比如最低4位是1010的卡片回送卡號時發生了沖突,則讀寫器在下一次防沖突循環中指定只有最低4位是1010的卡片參與防沖突,然後用卡片的5-8位作為時隙,重復前面的巡檢。如果被叫卡片的5-8位時隙也相同,之後再用卡片的9-12位作為時隙,重復前面的巡檢,依次類推。讀寫器可以從低位起指定任意位數的序列號,讓卡號低位和指定的低位序列號相同的卡片參與防沖突循環,卡片用指定號前面的一位或4位作為時隙對讀寫器的叫號作出應答。由於卡片的序列號全球唯一,所以任何兩張卡片總有某個連續的4位二進制數不一樣,因而總能選出一張卡片。需要指出的是,當選定的時隙數為1時,這種防沖突機制等同於面向比特的防沖突機制。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TTF(Tag Talk First)的卡片一般是無法防沖突的。這種卡片一進入射頻場就主動發送自己的識別號,當有多張卡片同時進入射頻場時就會發生不讀卡的現象。這時只有靠卡片的持有者自己去避免沖突了。
參考:http://www.necrfid.com/rfid/knowledge/225.html

㈧ 求RFID標簽防碰撞演算法: 可以是ALOHA演算法實現或者是二進制樹演算法實現,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
我接觸的主要是用在倉儲和物流上,具體的驅動是由廠家提供,呵呵,估計熟悉的人不多,需要找底層的開發人員才行。

㈨ Aloha是啥意思

普遍意義就是夏威夷問候語,意思是「你好」或者「再見」。形容詞意思可以是「友好的」。下面給出搜索結果。

來自:https://www.vocabulary.com/dictionary/aloha

在線詞典解釋→http://www.dictionary.com/browse/aloha?s=t

aloha

noun, interjection
1.hello; greetings.
2.farewell.
adjective
3.friendly; hospitable; welcoming:
The aloha spirit prevails throughout the islands.

下面是 Wikipedia 的解釋:

Aloha (pronounced[əˈlo.hə]) in the Hawaiian language means affection, peace, compassion, and mercy.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it also has come to be used as an English greeting to say goodbye and hello. "Aloha"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state nickname of Hawaii, the "Aloha State".

詞源:1798, Hawaiian aloha, Maori aroha, an expression used in greeting or valediction, literally "love, affection, pity." Sometimes aloha 'oe, from 'oe "to you."

來自:http://www.etymonline.com/index.php?allowed_in_frame=0&search=aloha

其他含義(來自網路):Aloha 是世界上最早的無線電計算機通信網。它是1968年美國夏威夷大學的一項研究計劃的名字。70年代初研製成功一種使用無線廣播技術的分組交換計算機網路,也是最早最基本的無線數據通信協議。取名ALOHA,是夏威夷人表示致意的問候語,這項研究計劃的目的是要解決夏威夷群島之間的通信問題。Aloha網路可以使分散在各島的多個用戶通過無線電信道來使用中心計算機,從而實現一點到多點的數據通信。

㈩ 求RFID二進制搜索樹防碰撞演算法的Matlab模擬

問題解決了?求共享~

閱讀全文

與防碰撞演算法代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己購買雲主伺服器推薦 瀏覽:419
個人所得稅java 瀏覽:761
多餘的伺服器滑道還有什麼用 瀏覽:189
pdf劈開合並 瀏覽:26
不能修改的pdf 瀏覽:750
同城公眾源碼 瀏覽:488
一個伺服器2個埠怎麼映射 瀏覽:297
java字元串ascii碼 瀏覽:78
台灣雲伺服器怎麼租伺服器 瀏覽:475
旅遊手機網站源碼 瀏覽:332
android關聯表 瀏覽:945
安卓導航無聲音怎麼維修 瀏覽:332
app怎麼裝視頻 瀏覽:430
安卓系統下的軟體怎麼移到桌面 瀏覽:96
windows拷貝到linux 瀏覽:772
mdr軟體解壓和別人不一樣 瀏覽:904
單片機串列通信有什麼好處 瀏覽:340
游戲開發程序員書籍 瀏覽:860
pdf中圖片修改 瀏覽:288
匯編編譯後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