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華為內核編譯源碼

華為內核編譯源碼

發布時間:2022-10-29 00:31:40

1. 如何編譯內核及製作RPM包

前言

要編譯自內核能各種同答案列舉:
1 研究習內核源碼
2 支持新硬體或者打某項內核功能
3 升級內核更新版本
4 按自要求定製優化內核功能
種種...
折騰需要理由我說面直接進入主題
編譯式
編譯內核種式kernel.org載選擇載需要版本內核源碼
:linux-2.6.32-rc1.tar.bz2載內核源碼/home/user/目錄進入載目錄解壓壓縮

#cd /home/user/
#tar -xjvf linux-2.6.32-rc1.tar.bz2

二 准備編譯環境

始前首先確認面軟體包已經安裝(編譯標普華4.0直接全部安裝CD3保證條件)
* rpmdevtools
* yum-utils
fedora系統使用命令安裝:
#yum install yum-utils rpmdevtools

1. rpmbuild命令工作所需目錄樹面命令完該操作手建立目錄樹
命令建立:
#rpmdev-setuptree

命令/usr/src/rpmbuild/目錄目錄結構(位置沒則能前用戶目錄).

# tree /usr/src/rpmbuild/
rpmbuild/
|-- BUILD
|-- RPMS
|-- SOURCES
|-- SPECS
`-- SRPMS
面部rpmbuild環境建立rpm
3. 安裝內核源碼包需要依賴組件(跳步操作)

su -c 'yum-builddep kernel-.src.rpm'
4.安裝內核源碼系統默認目錄/usr/src/neoshine:

rpm -Uvh kernel-.src.rpm

三 配置內核(config配置文件)

面介紹何解源碼包並修改配置重新打包源碼
1. 解源碼包並打所補丁BUILD目錄

cd ~/rpmbuild/SPECS
rpmbuild -bp --target=`uname -m` kernel.spec

kernel源碼找:

/usr/src/neoshine/rpmbuild/BUILD/kernel-/linux-. directory

配置內核源碼
1. 進入內核源碼:

cd ~/rpmbuild/BUILD/kernel-2.6.$ver/linux-2.6.$ver.$arch/
2. 復制/boot/config*配置文件源碼目錄,config文件已經配或者其備份kernel配置文件:

cp /boot/config2.6- 2.6.$ver.$arch .config
3. 先檢查kernel配置新增選項:

make oldconfig
4. 定製內核功能關閉initrd支持選項執行圖形化內核配置工具:

make menuconfig
註:generic setup選項找initial RAM system and RAM disk(initramfs and initrd) support 項取消編譯同確保跟文件系統應驅系統所存儲器應驅都已經編譯內核(否則啟系統).

5. .config文件第行改面內容(注意:沒行面編譯報錯)

# i386
6. 拷貝.configSOURCES/:

cp .config ../SOURCES/config-$arch

四 編譯新內核

1. 面始准備編譯新內核包
打SPEC/kernel.spec

vim SPEC/kernel.spec
改變面行內容定製自內核擴展名(fc10類):

%define buildid .
步新內核rpm包程需要編譯內核源碼包
使用面命令新內核源碼包
rpmbuild -bb --with baseonly --without debuginfo --target=`uname -m` kernel.spec

參數說明:bb表示編譯二進制包即源碼包without debuginfo 表示沒調試信息
target=`uname -r`表示應前平台內核包
面命令功執行完BUILD/i686目錄新內核安裝包

五 安裝新內核

rpm -ivh kernel-$ver-$arch.rpm
步操作自安裝內核boot目錄安裝應內核模塊/lib/moles/目錄並且新內核應grub引導菜單
修改grub引導菜單格式

title new kernel
kernel /boot/vmlinuz-$ver-$arch root=/dev/sdax(hdax)

注意處要使用uuid指定跟文件系統(能掛載根區導致內核死機)要再加顯示相關參數(內核支持應設置看黑黑屏幕)
至禁用initrd新內核配置安裝完畢

2. 鴻蒙OS是用什麼語言編寫的,它的應用又是用什麼語言可以編寫

鴻蒙OS是基於Linux內核源碼開發實現的,OS實現代碼主要是C語言,並且內核提供的原生系統調用介面肯定也是C語言介面,上層APP應用兼容現有的安卓java程序,可能需要重新編譯JAVA應用程序代碼即可運行。

應用編寫需要用java語言。

鴻蒙OS(英文:HarmonyOS)。在2019年8月9日,華為在東莞舉行華為開發者大會,正式發布操作系統鴻蒙OS。鴻蒙OS是一款「面向未來」的操作系統,一款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它將適配手機、平板、電視、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等多終端設備。

(2)華為內核編譯源碼擴展閱讀:

技術特性:

1、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術實現系統天生流暢

鴻蒙OS通過使用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兩大技術解決現有系統性能不足的問題。確定時延引擎可在任務執行前分配系統中任務執行優先順序及時限進行調度處理,優先順序高的任務資源將優先保障調度,應用響應時延降低25.7%。鴻蒙微內核結構小巧的特性使IPC(進程間通信)性能大大提高,進程通信效率較現有系統提升5倍

2、基於微內核架構重塑終端設備可信安全。

鴻蒙OS採用全新的微內核設計,擁有更強的安全特性和低時延等特點。微內核設計的基本思想是簡化內核功能,在內核之外的用戶態盡可能多地實現系統服務,同時加入相互之間的安全保護。微內核只提供最基礎的服務,比如多進程調度和多進程通信等。

3、鴻蒙OS將微內核技術應用於可信執行環境(TEE),通過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

通過統一IDE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鴻蒙OS憑借多終端開發IDE,多語言統一編譯,分布式架構Kit提供屏幕布局控制項以及交互的自動適配,支持控制項拖拽,面向預覽的可視化編程,從而使開發者可以基於同一工程高效構建多端自動運行App,實現真正的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在跨設備之間實現共享生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華為鴻蒙系統

3. 如何預編譯 android 模擬器專用內核

Android源碼編譯之後生成的是ramdisk.img、system.img和userdata.img。而內核源碼編譯完成之後生成的是ZImage。在一般情況下Android源碼是不帶有內核源碼的,但是帶有一個鏡像,這樣在編譯完Android源碼之後就可以模擬器啟動了,如果要更換系統的內核,此時將高版本的內核源碼進行編譯生成ZImage然後替換Android系統的的鏡像。這樣使用模擬器啟動之後就可以查看內核是否已經被刷新。

4. Linux內核源碼如何編譯Ubuntu源代碼在哪裡呢

編譯linux內核步驟:
1、安裝內核
如果內核已經安裝(/usr/src/目錄有linux子目錄),跳過。如果沒有安裝,在光碟機中放入linux安裝光碟,找到kernel-source-2.xx.xx.rpm文件(xx代表數字,表示內核的版本號),比如RedHat linux的RPMS目錄是/RedHat/RPMS/目錄,然後使用命令rpm -ivh kernel-source-2.xx.xx.rpm安裝內核。如果沒有安裝盤,可以去各linux廠家站點或者www.kernel.org下載。
2、清除從前編譯內核時殘留的.o 文件和不必要的關聯
cd /usr/src/linux
make mrproper
3、配置內核,修改相關參數,請參考其他資料
在圖形界面下,make xconfig;字元界面下,make menuconfig。在內核配置菜單中正確設置個內核選項,保存退出
4、正確設置關聯文件
make dep
5、編譯內核
對於大內核(比如需要SCSI支持),make bzImage
對於小內核,make zImage
6、編譯模塊
make moles
7、安裝模塊
make moles_install
8、使用新內核
把/usr/src/linux/arch/i386/boot/目錄內新生成的內核文件bzImage/zImage拷貝到/boot目錄,然後修改/etc/lilo.conf文件,加一個啟動選項,使用新內核bzImage/zImage啟動。格式如下:
boot=/dev/hda
map=/boot/map
install=/boot/boot.b
prompt
timeout=50
linear
default=linux-new ### 告訴lilo預設使用新內核啟動linux ###
append="mem=256M"
image=/boot/vmlinuz-2.2.14-5.0
label=linux
read-only
root=/dev/hda5
image=/boot/bzImage(zImage)
label=linux-new
read-only
root=/dev/hda5
保留舊有的啟動選項可以保證新內核不能引導的情況,還可以進入linux進行其他操作。保存退出後,不要忘記了最重要的一步,運行/sbin/lilo,使修改生效。
9、重新生成ram磁碟
如果您的系統中的/etc/lilo.conf沒有使用了ram磁碟選項initrd,略過。如果您的系統中的/etc/lilo.conf使用了ram磁碟選項initrd,使用mkinitrd initrd-內核版本號,內核版本號命令重新生成ram磁碟文件,例如我的Redhat 6.2:
mkinitrd initrd-2.2.14-5.0 2.2.14-5.0
之後把/etc/lilo.conf中的initrd指向新生成的initrd-2.2.14-5.0文件:
initrd=/boot/initrd-2.2.14-5.0
ram磁碟能使系統性能盡可能的優化,具體參考/usr/src/linux/Documents/initrd.txt文件
10、重新啟動,OK!

5. 自編譯內核後的WIFI和藍牙不能用!!!求助各位了···

我是在華為官網下的android 4.0系統源碼:華為Ascend G300開源代碼(U8818,IcecreamSandwich,kernel-3.0.8),呃,沒許可權發URL,見諒。重新編譯內核時我只是修改了一些內核配置選項,這樣是不是有問題?

6. 有人編譯過華為官網上的P6S內核源碼嗎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關於安卓的問題。首先安卓手機更新以後出現開機重啟大概是(也就是升級)刷機出錯。需要再重刷一次。如果還是沒用,那麼這手機就已成為板磚了。

7. 有人編譯過華為官網上的P6S內核源碼嗎

首先uname -r看一下你當前的linux內核版本 1、linux的源碼是在/usr/src這個目錄下,此目錄有你電腦上各個版本的linux內核源代碼,用uname -r命令可以查看你當前使用的是哪套內核,你把你下載的內核源碼也保存到這個目錄之下。

8. Linux內核源碼如何編譯

首先uname
-r看一下你當前的linux內核版本
1、linux的源碼是在/usr/src這個目錄下,此目錄有你電腦上各個版本的linux內核源代碼,用uname
-r命令可以查看你當前使用的是哪套內核,你把你下載的內核源碼也保存到這個目錄之下。
2、配置內核
make
menuconfig,根據你的需要來進行選擇,設置完保存之後會在當前目錄下生成.config配置文件,以後的編譯會根據這個來有選擇的編譯。
3、編譯,依次執行make、make
bzImage、make
moles、make
moles
4、安裝,make
install
5、.創建系統啟動映像,到
/boot
目錄下,執行
mkinitramfs
-o
initrd.img-2.6.36
2.6.36
6、修改啟動項,因為你在啟動的時候會出現多個內核供你選擇,此事要選擇你剛編譯的那個版本,如果你的電腦沒有等待時間,就會進入默認的,默認的那個取決於
/boot/grub/grub.cfg
文件的設置,找到if
[
"${linux_gfx_mode}"
!=
"text"
]這行,他的第一個就是你默認啟動的那個內核,如果你剛編譯的內核是在下面,就把代表這個內核的幾行代碼移到第一位如:
menuentry
'Ubuntu,
with
Linux
3.2.0-35-generic'
--class
ubuntu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recordfail
gfxmode
$linux_gfx_mode
insmod
gzio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1)'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root
9961c170-2566-41ac-8155-18f231c1bea5
linux/boot/vmlinuz-3.2.0-35-generic
root=UUID=9961c170-2566-41ac-8155-18f231c1bea5
ro
quiet
splash
$vt_handoff
initrd/boot/initrd.img-3.2.0-35-generic
}
當然你也可以修改
set
default="0"來決定用哪個,看看你的內核在第幾位,default就填幾,不過我用過這種方法,貌似不好用。
重啟過後你編譯的內核源碼就成功地運行了,如果出現問題,比如滑鼠不能用,usb不識別等問題就好好查查你的make
menuconfig這一步,改好後就萬事ok了。
最後再用uname
-r看看你的linux內核版本。是不是你剛下的那個呢!有沒有成就感?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9. 華為的鴻蒙系統是是什麼語言開發的

根據華為公布的方舟編譯器資料,可以得知鴻蒙系統是用C、C++語言編寫。

鴻蒙系統和方舟編譯器的思路是一樣:直接使用機器語言編寫app,取消安卓系統的ART虛擬機,直接編譯為二進制機器碼;

這樣的好處是:不需要中轉,執行速度快;劣勢是:必須要有大量的靜態方案、內存空間要求更高。

(9)華為內核編譯源碼擴展閱讀

系統簡介

鴻蒙微內核是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可按需擴展,實現更廣泛的系統安全,主要用於物聯網,特點是低時延,甚至可到毫秒級乃至亞毫秒級。

鴻蒙OS實現模塊化耦合,對應不同設備可彈性部署,鴻蒙OS有三層架構,第一層是內核,第二層是基礎服務,第三層是程序框架 。

可用於手機、平板、PC、汽車等各種不同的設備上。還可以隨時用在手機上,但暫時華為手機端依然優先使用安卓、華為電腦端依然優先使用windows和Linux。

10. 什麼是內核源碼 求普及

很多cpu有兩種運行方式,一種叫裸奔,直接運行程序,比如最早的手機運行

還有一種要載入操作系統,比如Linux、Windows這種,然後再在操作系統上運行程序,讓操作系統完成運行程序的維護、調度等工作。載入操作系統時,需要將操作系統必須載入部分讀入內存運行,這部分就叫做內核,是操作系統的內部核心,有這部分引導入內存後,才能繼續載入操作系統其餘部分和運行程序。

以上說明的內核的源代碼,即內核源碼,通過源碼可以用編譯器生成經過你裁剪、修改過的操作系統內核,從而形成對操作系統的定製。

閱讀全文

與華為內核編譯源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己購買雲主伺服器推薦 瀏覽:419
個人所得稅java 瀏覽:761
多餘的伺服器滑道還有什麼用 瀏覽:189
pdf劈開合並 瀏覽:27
不能修改的pdf 瀏覽:751
同城公眾源碼 瀏覽:488
一個伺服器2個埠怎麼映射 瀏覽:297
java字元串ascii碼 瀏覽:78
台灣雲伺服器怎麼租伺服器 瀏覽:475
旅遊手機網站源碼 瀏覽:332
android關聯表 瀏覽:945
安卓導航無聲音怎麼維修 瀏覽:332
app怎麼裝視頻 瀏覽:430
安卓系統下的軟體怎麼移到桌面 瀏覽:96
windows拷貝到linux 瀏覽:772
mdr軟體解壓和別人不一樣 瀏覽:904
單片機串列通信有什麼好處 瀏覽:340
游戲開發程序員書籍 瀏覽:860
pdf中圖片修改 瀏覽:288
匯編編譯後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