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根據地球中的經緯度,或者時區計算時差
1、根據經緯度:
(1)地球一天轉360°,一天24小時,所以經度每相差15°,時 間相差一小時;
(2)算出兩地經度差再除以15°就能得到兩地時差。
比如:90°E和30°E經度差為60°,所以時差為60÷15=4小時
2、根據時區:
(1)時區數相差「1」,時間相差一小時;
(2)計算時差:①兩地都是東時區(西時區),直接用時區數相減;
比如:東五區和東九區時差為4個小時。
一個是東時區,一個是西時區,時區數相加。
比如:東八區和西三區時差為11個小時。
(1)時差經度演算法擴展閱讀:
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東、西各12個時區)。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
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例如,中國東8區的時間總比泰國東7區的時間早1小時,而比日本東9區的時間晚1小時。
因此,出國旅行的人,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手錶,才能和當地時間相一致。凡向西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慢1小時(比如2點撥到1點);凡向東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快1小時(比如1點撥到2點)。並且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為本初子午線,即零度經線。
『貳』 地理中,兩地時差怎麼算
計算區時差:計算出兩地分別位於哪個時區(用當地經度除以15,四捨五入到整數),如果都是東時區或都是西時區,時間差等於兩時區區號之差,如果一個是東時區,一個是西時區,時間差等於兩時區區號之和。(單位:小時)
計算地方時差:每個經度等於4分鍾時間差,先計算出兩地的經度差,用經度乘以4(單位:分鍾)。(註:在不跨越180度經線計算經度差時,如果都是東經或都是西經,經度差等於兩個經度之差,如果一個是東經一個是西經,經度差等於兩經度之和)
『叄』 地理算時差的怎麼算求時差和經度的計算公
一 ,時差演算法:
【A-B】/15=C-----D * 4
東經為正數,西經為負數, 兩地所在經度大減小,
所得差除以15,整數C為小時,余數D每度乘以4為分鍾.
二 ,地方時:
「東加西減」.在原地的東面加,在西面減.
三 ,日期如果跨越了和180°經線幾乎重合的國際日期變更線,向東去日期減一天,向西則加一天
資料來源 星星傷佬78
望採納
『肆』 時差計算公式是什麼
某地地方時=已知的地方時土4分×兩地經度差。
時差是指兩個地區地方時之間的差別。
地方時:隨地球自轉,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太陽經過某地天空的最高點時為此地的地方時 12點,因此,不同經線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時。同一時區內所用的同一時間是區時(本區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時間是世界時(0度經線的地方時)。
相關信息:
地方時:隨地球自轉,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太陽經過某地天空的最高點時為此地的地方時 12點,因此,不同經線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時。同一時區內所用的同一時間是區時(本區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時間是世界時(0度經線的地方時)。區時經度每 15 度差一小時,地方時經度每1 度差 4 分鍾。
各地的標准時間為格林威治時間(G.M.T)加上 (+) 或減去 (-) 時區中所標的小時和分鍾數時差。許多國家還採用夏令時(DST), 比如美國每年4月到9月實行夏令時,時間提前一個小時。
『伍』 地理時差怎麼計算
.計算兩地的經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東經或同在西經,則:經度差=經度大的度數-經度小的度數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個在東經另一個在西經,則:經度差=兩地經度相加
2.把經度差轉化為兩地的地方時差,即:地方時差=經度差÷15°/小時;或經度差X4分鍾每度(1小時=15度,1度=4分鍾)
3.東西位置關系的判斷:
(1)同是東經,度數大的在東,小的在西;同是西經,度數大的在西,小的在東。
(2)一個是東經另一個是西經時,東經在東,西經在西(僅對計算時間是對的,對判斷方向不對)。
4.計算地方時:根據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西位置關系,加減地方時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邊,則所求地方時=已知地的地方時+地方時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邊,則所求地方時=已知地的地方時-地方時差。
『陸』 經緯度時間,時差計算
參考答案:
1、經度每相差15°,時間相差1小時→推出:經度相差1°(1°=60′),時間相差4分鍾(4分鍾=240秒)→推出經度相差1′,時間相差4秒
2、東經145°與西經
149°52'之間的經度差為145+149°52'=294°52′
3、294°×4分鍾/度=1176分鍾=19小時36分;52′×4秒/分=208秒=3分28秒
4、19小時36分+3分28秒=19小時39分28秒
『柒』 經緯度時間,時差計算
根據經緯度:(1)地球一天轉360°,一天24小時,所以經度每相差15°,時 間相差一小時;
(2)算出兩地經度差再除以15°就能得到兩地時差。
例:90°E和30°E經度差為60°,所以時差為60÷15=4小時
根據時區:(1)時區數相差「1」,時間相差一小時;
(2)計算時差:①兩地都是東時區(西時區),直接用時區數相 減;
例:東五區和東九區時差為4個小時
②一個是東時區,一個是西時區,時區數相加。
例:東八區和西三區時差為11個小時
『捌』 如何根據地球中的經緯度,或者時區計算時差
時區計算時差方法:兩個地方的時區數相減就是時差,時區的數值大的時間早。比如中國是東八區(+8),美國東部是西五區(-5),兩地的時差是13小時,北京比紐約要早13個小時。
地球表面按經線從東到西,劃成一個個區域,並且規定相鄰區域的時間相差1小時。在同一區域內的東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陽升起的時間最多相差不過1小時。當人們跨過一個區域,就將自己的時鍾校正1小時(向西減1小時,向東加1小時),跨過幾個區域就加或減幾小時。
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東、西各12個時區)。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
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
(8)時差經度演算法擴展閱讀:
經度與時區的換算方法:
時區范圍是中央經線的度數向左右分別減加7.5度,即東西方向跨越15度,以東八區為例,其時區范圍是東經112.5度至東經127.5度。用該地的經度除以15度,當余數小於7.5度時,商數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當余數大於7.5度時,商數加1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
如已知某地位於145度E,用145/15,商數為9,余數為10>7.5,商數加1即為該地的時區數,所以該地位於東10區。再假如某地位於65度W,用65/15,商數為4,余數為5< 7.5,商數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則該地位於西4區。
『玖』 如何用經緯換算時差
設:A高經度,B低經度
若經度相同(同是東經或同是西經)。時差=(A高經度-B低經度)/15(經度以度為單位,求出的時間以小時為單位)求時間時,只須加減時差。
若經度不同(一個東經一個西經)。時差=180*2-(A經度+B經度)/15(經度以度為單位,求出的時間以小時為單位),求時間時,在加減時差的基礎上,日期須加1或減1
『拾』 時差怎麼算
時差是向東跨過一個時區加一個小時,向西跨過一個時區減一個小時。紐約在西5區,北京在東8區。如果向西推算,紐約在北京西側,相差13個小時。-13,減13。北京時間是9:00,就在此基礎上回推13個小時即可。9-13=-4。當出現負數時,可以加上24,但日期上會提前一天。
各國的時間使用地方時,沒有統一換算方法,給交通和通訊帶來不便。(時差的意識在此前就有,只是沒有形成完善制度)為了統一,世界採取了時差制度並且遵循此制度,各國時間歷法都以此制度為基礎。
(10)時差經度演算法擴展閱讀:
隨地球自轉,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太陽經過某地天空的最高點時為此地的地方時 12點,因此,不同經線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時。同一時區內所用的同一時間是區時(本區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時間是世界時(0度經線的地方時)。區時經度每 15 度差一小時,地方時經度每1 度差 4 分鍾。
由於地球是個球體,也可以向東推算,北京在東西12區西側,相差4個時區,紐約則東西12區東側,相差7個時區,這樣,紐約在北京東側,相差11個時區,+11。9+11=20。也是20:00。但是向東要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上要減一天,也就變成前一天的20:0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