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程序編輯與編譯有什麼區別
程序編輯與編譯的主要區別如下:
1. 定義與過程: 程序編輯:是指使用計算機語言編寫代碼的全過程,包括程序代碼、界面的輸入、構建和編輯等。這是創建源代碼文件的階段,期間開發工具會對代碼進行語法檢查等。 程序編譯:是指使用編譯程序對已經編輯好的源程序進行轉換的過程,目的是生成可以執行的代碼文件。編譯通常在編輯工作完成以後進行。
2. 目的與結果: 程序編輯:目的是創建和修改源代碼,確保代碼符合語法規則,並表達所需的演算法和邏輯。編輯的結果是源代碼文件。 程序編譯:目的是將源代碼轉換為計算機可以直接執行的機器碼或中間代碼。編譯的結果是可執行文件或目標文件。
3. 所處階段與關系: 程序編輯:是軟體開發過程中的早期階段,是編譯之前的准備工作。 程序編譯:是軟體開發過程中的後續階段,依賴於編輯階段產生的源代碼文件。
4. 使用工具與環境: 程序編輯:通常使用文本編輯器或集成開發環境中的編輯器部分進行。 程序編譯:使用編譯程序或IDE中的編譯功能進行,這些工具將源代碼轉換為可執行代碼。
綜上所述,程序編輯與編譯在定義、目的、所處階段、使用工具與環境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區別。編輯是創建和修改源代碼的過程,而編譯是將源代碼轉換為可執行代碼的過程。
⑵ 編譯程序屬於什麼軟體
編譯程序屬於系統軟體。
編譯程序是一種將高級編程語言編寫的源代碼轉換成機器語言代碼的軟體工具。在軟體開發中,編譯程序扮演著橋梁的角色,它使得開發者能夠使用更易於理解和編寫的高級語言來編寫程序,然後通過編譯過程將這些代碼轉換成計算機能夠直接執行的機器指令。
系統軟體是計算機的基本軟體,用於管理計算機的硬體和應用程序,包括操作系統、設備驅動程序、資料庫管理系統、編譯器等。編譯程序作為系統軟體的一部分,為應用程序的開發和執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沒有編譯程序,高級編程語言編寫的代碼就無法被計算機執行。
舉個例子,C語言編譯器就是一種典型的編譯程序。開發者使用C語言編寫程序後,C語言編譯器會將源代碼轉換成機器代碼,這樣計算機就能夠執行這些指令了。這個轉換過程是軟體開發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編譯程序作為系統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計算機的正常運行和軟體的開發都至關重要。
⑶ PLC程序編譯是干什麼的
是呀。用梯形圖編好,編譯時先自動檢查語法錯誤,正確後生成的中間目標代碼才能送入PLC。
由PLC中的監控操作系統再解釋執行中間目標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