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gcc8編譯內核4

gcc8編譯內核4

發布時間:2023-01-29 12:51:23

『壹』 linux編譯內核步驟

一、准備工作
a) 首先,你要有一台PC(這不廢話么^_^),裝好了Linux。
b) 安裝好GCC(這個指的是host gcc,用於編譯生成運行於pc機程序的)、make、ncurses等工具。
c) 下載一份純凈的Linux內核源碼包,並解壓好。

注意,如果你是為當前PC機編譯內核,最好使用相應的Linux發行版的源碼包。

不過這應該也不是必須的,因為我在我的Fedora 13上(其自帶的內核版本是2.6.33.3),就下載了一個標準的內核linux-2.6.32.65.tar.xz,並且順利的編譯安裝成功了,上電重啟都OK的。不過,我使用的.config配置文件,是Fedora 13自帶內核的配置文件,即/lib/moles/`uname -r`/build/.config

d) 如果你是移植Linux到嵌入式系統,則還要再下載安裝交叉編譯工具鏈。

例如,你的目標單板CPU可能是arm或mips等cpu,則安裝相應的交叉編譯工具鏈。安裝後,需要將工具鏈路徑添加到PATH環境變數中。例如,你安裝的是arm工具鏈,那麼你在shell中執行類似如下的命令,假如有類似的輸出,就說明安裝好了。
[root@localhost linux-2.6.33.i686]# arm-linux-gcc --version
arm-linux-gcc (Buildroot 2010.11) 4.3.5
Copyright (C) 2008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
This is free software; see the source for ing conditions. There is NO
warranty; not even for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註:arm的工具鏈,可以從這里下載:回復「ARM」即可查看。

二、設置編譯目標

在配置或編譯內核之前,首先要確定目標CPU架構,以及編譯時採用什麼工具鏈。這是最最基礎的信息,首先要確定的。
如果你是為當前使用的PC機編譯內核,則無須設置。
否則的話,就要明確設置。
這里以arm為例,來說明。
有兩種設置方法():

a) 修改Makefile
打開內核源碼根目錄下的Makefile,修改如下兩個Makefile變數並保存。
ARCH := arm
CROSS_COMPILE := arm-linux-

注意,這里cross_compile的設置,是假定所用的交叉工具鏈的gcc程序名稱為arm-linux-gcc。如果實際使用的gcc名稱是some-thing-else-gcc,則這里照葫蘆畫瓢填some-thing-else-即可。總之,要省去名稱中最後的gcc那3個字母。

b) 每次執行make命令時,都通過命令行參數傳入這些信息。
這其實是通過make工具的命令行參數指定變數的值。
例如
配置內核時時,使用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menuconfig
編譯內核時使用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注意,實際上,對於編譯PC機內核的情況,雖然用戶沒有明確設置,但並不是這兩項沒有配置。因為如果用戶沒有設置這兩項,內核源碼頂層Makefile(位於源碼根目錄下)會通過如下方式生成這兩個變數的值。
SUBARCH := $(shell uname -m | sed -e s/i.86/i386/ -e s/sun4u/sparc64/ \
-e s/arm.*/arm/ -e s/sa110/arm/ \
-e s/s390x/s390/ -e s/parisc64/parisc/ \
-e s/ppc.*/powerpc/ -e s/mips.*/mips/ \
-e s/sh[234].*/sh/ )
ARCH?= $(SUBARCH)
CROSS_COMPILE ?=

經過上面的代碼,ARCH變成了PC編譯機的arch,即SUBARCH。因此,如果PC機上uname -m輸出的是ix86,則ARCH的值就成了i386。

而CROSS_COMPILE的值,如果沒配置,則為空字元串。這樣一來所使用的工具鏈程序的名稱,就不再有類似arm-linux-這樣的前綴,就相當於使用了PC機上的gcc。

最後再多說兩句,ARCH的值還需要再進一步做泛化。因為內核源碼的arch目錄下,不存在i386這個目錄,也沒有sparc64這樣的目錄。

因此頂層makefile中又構造了一個SRCARCH變數,通過如下代碼,生成他的值。這樣一來,SRCARCH變數,才最終匹配到內核源碼arch目錄中的某一個架構名。

SRCARCH := $(ARCH)

ifeq ($(ARCH),i386)
SRCARCH := x86
endif

ifeq ($(ARCH),x86_64)
SRCARCH := x86
endif

ifeq ($(ARCH),sparc64)
SRCARCH := sparc
endif

ifeq ($(ARCH),sh64)
SRCARCH := sh
endif

三、配置內核

內核的功能那麼多,我們需要哪些部分,每個部分編譯成什麼形式(編進內核還是編成模塊),每個部分的工作參數如何,這些都是可以配置的。因此,在開始編譯之前,我們需要構建出一份配置清單,放到內核源碼根目錄下,命名為.config文件,然後根據此.config文件,編譯出我們需要的內核。

但是,內核的配置項太多了,一個一個配,太麻煩了。而且,不同的CPU架構,所能配置的配置項集合,是不一樣的。例如,某種CPU的某個功能特性要不要支持的配置項,就是與CPU架構有關的配置項。所以,內核提供了一種簡單的配置方法。

以arm為例,具體做法如下。

a) 根據我們的目標CPU架構,從內核源碼arch/arm/configs目錄下,找一個與目標系統最接近的配置文件(例如s3c2410_defconfig),拷貝到內核源碼根目錄下,命名為.config。

注意,如果你是為當前PC機編譯內核,最好拷貝如下文件到內核源碼根目錄下,做為初始配置文件。這個文件,是PC機當前運行的內核編譯時使用的配置文件。
/lib/moles/`uname -r`/build/.config
這里順便多說兩句,PC機內核的配置文件,選擇的功能真是多。不編不知道,一編才知道。Linux發行方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想讓所發行的Linux能夠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吧。

b) 執行make menuconfig對此配置做一些需要的修改,退出時選擇保存,就將新的配置更新到.config文件中了。

『貳』 優化gcc編譯apache參數 在四核linux上

CHOST是沒錯的 ,但是你的CFLAGS不對, 對於GCC4.2.2以上的版本 ,不需要那麼復雜,-march=native就足夠了

CHOST="x86_64-pc-linux-gnu"
CFLAGS="-march=native -O2 -pipe -fomit-frame-pointer"
CXXFLAGS="${CFLAGS}"

而且目前的硬體環境,-O2足矣 ,-O3很多時候甚至不如-O2 ,而且可能會有隱患

當然如果你不太信任這個 ,還是覺得原始的-march好一點 那麼可以用下面的

32位系統的調優參數

CHOST="i686-pc-linux-gnu"
CFLAGS="-march=prescott -O2 -pipe -fomit-frame-pointer"
CXXFLAGS="${CFLAGS}"

64位系統的調優參數

CHOST="x86_64-pc-linux-gnu"
CFLAGS="-march=nocona -O2 -pipe -fomit-frame-pointer"
CXXFLAGS="${CFLAGS}"

另外 事實上 -march=native是gcc自動選擇最適合cpu的優化
-march=prescott 和 -march=nocona 前者是32位使用的 後者是64位使用的,而且這個march中已經包含了該級別cpu所有的-msse2 -mmmx -mfpmath=sse -msse3 -mssse3這些標簽 所以不需要再額外添加

-msse2 -mmmx這些是針對-march=i686這樣的基礎標簽的補充

另外,apache上,用gcc優化編譯出來對性能可以說沒什麼提升,跟直接安裝二進制包的差距微不可聞 ,畢竟apache是個吃內存的服務 所以 穩定性第一啦

『叄』 centos7升級gcc4.8.5到gcc8

sudo yum install centos-release-scl

注意事項,如果想安裝7.版本的,就改成devtoolset-7-gcc,以此類推
sudo yum install devtoolset-8-gcc*

可以一次安裝多個版本的devtoolset,
需要的時候用下面這條命令切換到對應的版本
scl enable devtoolset-8 bash

大功告成,查看一下gcc版本
gcc -v
顯示為 gcc version 8.3.1 20190311 (Red Hat 8.3.1-3) (GCC)

注意事項:gcc如果沒有切換只對本次會話有效
1.切換gcc版本
補充: 這條激活命令只對本次會話有效,重啟會話後還是會變回原來的4.8.5版本,要想隨意切換可按如下操作。
首先,安裝的devtoolset是在 /opt/rh 目錄下的,如圖
每個版本的目錄下面都有個 enable 文件,如果需要啟用某個版本,只需要執行
source ./enable

所以要想切換到某個版本,只需要執行
source /opt/rh/devtoolset-8/enable

舊的gcc是運行的 /usr/bin/gcc,所以將該目錄下的gcc/g++替換為剛安裝的新版本gcc軟連接,免得每次enable

『肆』 拿到了linux的內核 應該用什麼軟體 怎麼去編譯

1、你可以把linux內核代碼放到你的ubuntu或redhat之類的具有linux內核的操作系統裡面,然後在你指定的目錄裡面解壓你的內核源碼;
2、在主目錄裡面找到Makefile文件,修改裡面的「ARCH = 」和「CROSS_COMPILE」,也就是你的編輯器路徑,保存退出;
3、輸入make menuconfig配置你的內核參數,保存退出;
4、執行make zImage,你會看見屏幕嘩啦嘩啦的在運行,這是在生成內核zImage文件;
5、進入你的arch/(cpu型號)/root/裡面,你會看到zImage文件,這個就是你要的。
以上是最簡單的步驟,若想詳細了解,在網路裡面搜索「linux內核編譯」,會得到一大堆結果,記得一般只看文庫或者博客裡面的文章,因為質量比較好。

若需幫助,請追問!

『伍』 請問linux下,gcc編譯程序的過程(從讀取源文件到製作可執行程序中間所有過程,越詳細越好)

gcc -S *.c 預處理+反匯編

『陸』 在線等:內核升級編譯出錯

過內核源代碼?一般那麼老的內核只有做嵌入式自己修改內核才會用到,以適應開發板附帶的文件系統,如果沒要求建議你換2.6內核吧,最新的內核make,make install直接搞定,自己去kernel.org下
補充回答:
其實內核大小與版本沒關系,需要看你自己訂製得如何,自己用make menuconfig進去調整,不要的驅動都別編譯,恢復盤也就只要啟動基本系統就好,什麼音效卡顯卡等高級驅動都不要的,我們做嵌入式開發的時候2.6內核裁減過之後編譯出來也就幾百K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

『柒』 你好,我在編譯linux內核的時候和你遇到一樣的問題,請問是怎麼解決的,可以詳細說下嗎

你的編譯器版本太老了
gcc -v查看編譯器版本
我的是gcc version 4.4.3
建議sudo apt-get install gcc升級到gcc的新版本
應該就能解決問題了

『捌』 ubuntu系統下怎麼編譯內核文件

一、下載源代碼和編譯軟體的准備
安裝有關編譯程序。安裝make ,gcc, make-kpkg,運行menuconfig等等和編譯內核相關的工具。安裝不了,請檢查/etc/apt/sources.list 文件。有關命令:代碼:$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kernel-package libncurses5-dev
二、解壓源代碼注意,網上很多教程上說應該解壓到 /usr/src,純屬以訛傳訛,linux掌門人linus說解壓到任何目錄上都可以。當然,linus的說法是正確的。我放在自己的主目錄下的src目錄。如果你下載源代碼是放到自己的主目錄下或者運行上面的wget下載的,那麼運行下列命令:代碼:$ cd ~$ mkdir src && tar jfx linux-2.6.25.10.tar.bz2 -C src/現在,源代碼就在 ~/src/linux-2.6.25.10進入源代碼的目錄,准備下一步的工作。後面都在這個目錄裡面進行。代碼:$ cd ~/src/linux-2.6.25.10
三、開始編譯前的准備工作。首先,清理以前編譯時留下的臨時文件。如果是剛剛解開的包,不需要執行這步。如果是第二次或者是第n次編譯,那麼一定要執行。相關命令如下:代碼:$ sudo make mrproper網上很多教程上說把現在使用的內核的config拷貝過來參考,據實驗,是不需要的,ubuntu還有debian會自動做這步。不過這條命令倒是可以學習一下。當然你可以將以前的配置拷貝過來。命令:代碼:cp /boot/config-`uname -r` ./.config
四、開始配置內核選項。相關命令:代碼:$sudo make menuconfig配置用到的鍵只有幾個,esc退出菜單;空格改變選項狀態;游標鍵上下左右移動,回車選定。選項意義:M是編譯成可以隨時加入的模塊,*是編譯進入內核,空就是不要。配置選項非常多,具體配置可以參考金步國先生翻譯的資料:Linux 2.6.19.x 內核編譯配置選項。 請大家遵循一個原則,如果你自己使用的內核已經選用了某個選項,如果你沒用充分的理由,不要隨便改動。這樣雖然內核不那麼精簡,但是不容易出現問題。我們可以精簡的部分是硬體模塊部分,對於自己沒有的硬體要毫不猶豫的清除。如果你很執著,或者你有潔癖,你也可以一項項對過去,按照金步國先生的資料描述去選擇基本上沒有問題。
五、必須強調的幾個選項:1、
在「General setup」裡面的「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金步國認為是不需要。但是如果你的硬體比較新,那幾乎是必須選的,這樣,我們才可以找到4965無線網卡,alsa聲音驅動等
等。Kernel log buffer size 我選15,雙核。如果你用ia64,要選16。Control Group support 集群支持?可以不要Choose SLAB allocator (SLUB (Unqueued Allocator)) 內存管理模式slab和slub選擇slub。
2、在「Block layer」里,假如沒有2TB的硬碟,就去掉:Support for Large Block Devices 。Support for Large Single Files 也不需要,誰有2TB的文件?
3、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中是關於cpu的,要認真選。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是打開多核的開關,我的cpu是雙核的,選中。Processor family (Core 2/newer Xeon) 我的是Core 2/newer Xeon。找到自己的cpu後,把Generic x86 support選項取消。Subarchitecture Type 選(PC-compatible)Maximum number of CPUs 輸入自己的核心數目,我輸入2。SMT (Hyperthreading) scheler support說的是超線程技術,P4有支持的,我的t8100不支持,目前大部分市場上的家用cpu都不支持。High Memory Support (4GB) 1G以下選1G;我是3G,選4G;4G以上的選16G在「 Timer frequency 」里,默認是250Hz,較新的cpu都可以選擇了1000Hz,性能更好。
4、Power management options中把APM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BIOS support關閉。現在的電腦都用acpi了。CPU Frequency scaling 是筆記本cpu節電技術Default CPUFreq governor (conservative) cpu節電模式有四個,筆記本默認選conservative比較好。ACPI Processor P-States driver 必須選,不然CPU Frequency就不能用。後面的可選自己硬體相關的,我選的是Intel Enhanced SpeedStep和 Intel Speedstep on ICH-M chipsets,其他的統統消滅。
5、Bus options的選擇:Bus options (PCI, PCMCIA, EISA, MCA, ISA)PCI support PCI Express support 現在新買的機器基本上都是PCI Express了ISA support 較新的新機器沒有ISA設備,可以去掉MCA support 去掉NatSemi SCx200 support 去掉PCI Hotplug Support Support for PCI Hotplug (EXPERIMENTAL) 如果沒有PCI熱插拔設備,去掉這里的選項可以考慮全部編譯進內核,而不是以模塊形式存在。
6、Device Drivers是重點,由於linux不但面向個人工作站,更多的是面向伺服器的應用,所以可以把自己機器上沒有的硬體全部去掉,而不用面面俱到。但是通用型的選項要慎重。比如在網卡的部分,除了我的千兆網卡 Broadcom Tigon3 support和4965無線網卡Intel Wireless WiFi 4965AGN,其餘的硬體支持統統去掉。再比如音效卡部分,我的是hd音效卡,我只是在PCI devices中,選intel hd 音效卡,再選Build IDT/Sigmatel HD-audio codec support,除此之外的硬體支持全部去掉。
音效卡還有一個細節,在ubuntu7.10裡面, 需要在/etc/modprobe.d/alsa-base後面添加options
snd-hda-intel probe_mask=1
model=3stack,這樣我的筆記本喇叭才可以發聲,不然只有外接耳機或者音箱。這次編譯以後,這個動作就不必了,但是兩個耳機插口只有一個可以用
了。再比如我的電腦中沒有agp,就可以直接把agp相關的選項全部取消。要注意的:ATA/ATAPI/MFM/RLL support Include IDE/ATA-2 DISK support 如果你的/boot是放在IDE硬碟上,那麼這里一定要選*,選M都不行。否則啟動時會出現「waiting for root file system」的提示而停滯不前。 SCSI emulation support 要用刻錄機,必須選。SCSI device support 現在都是SATA硬碟,一定要選* SCSI disk support 如果你的/boot放在SATA硬碟上,一定要選*。
SCSI CDROM support 雖然康寶刻錄機是ide介面的,但是必須把它當成scsi介面的,這是老問題了。用刻錄機,必須選。
Graphics supportSupport for frame buffer devices 選中,進入選擇 VESA VGA graphics support 選上,不然字元界面啟動會有問題,後面的顯卡選擇:由於我的顯卡是nvidia 8400gs,要自己安裝nvidia公司的驅動,所以一個都沒有選。這樣導致ubuntu開機動畫會出問題,我索性在grub中的splash字元全部刪除,把開機動畫關閉。字元界面很正常。 Console display driver support 有人開機後字元控制台錯誤,就是這部分選項沒有選,出問題了。 Framebuffer Console support 需要打開。
Bootup logo 開機圖標,會在自檢的畫面上加上個性圖標。需要在grub上添加「vga=」的選項 簡稱fuse。是必選的,如果你要用windows分區。
CD-ROM/DVD Filesystems ISO 9660 CDROM file system support 一般選*DOS/FAT/NT Filesystems VFAT (Windows-95) fs support 有FAT32分區就選*吧 NTFS file system support 有NTFS分區就選*吧 NTFS write support 如果想對 NTFS分區進行寫操作,選*必須將啟動盤的文件系統編譯進內核,默認是編譯成模塊,這樣無法啟動系統。ubuntu採用的文件系統是ext3,請把ext2,ext3相關的必要選項都編譯進入內核。
8、Virtualization這個大類是我多花幾百元買t8100的主要原因,因為t8100支持intel vt技術使linux上的虛擬機的性能大幅度提高。這里的選項我除了amd的,其他都編譯成模塊。
9、全部設置完成,最後一項是保存設置。按照我的習慣,先在上一層目錄保存一個備份,文件名類似 ../config20080630然後再保存到當起目錄,文件名 .config退出設置程序。
六、開始編譯內核。ubuntu的工具是make-kpkg,和其他的發行版相比,步驟相對簡單。相關命令:代碼:$sudo make-kpkg clean 這條命令好像不要超級許可權,很多資料上說要,不過這不是原則問題。
$ sudo make-kpkg -initrd --initrd --append-to-version=dell1400 kernel_image kernel-headers上述命令中的dell1400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字元代替,最後的字元一定是數字.輸完上述命令回車之前,建議大家把瀏覽器還有別的運用程序都關掉,機器開始的工作比較艱苦。
我的機器大概十幾分鍾。
七、安裝內核編譯完成就是安裝工作。編譯好的內核在上一層目錄。包括linux-headers-...-_i386.deb和linux-image-...-i386.deb兩個文件,如果你不搞開發的話,只要安裝內核就可以,頭文件以後要用的時候再說。安裝相關命令:
代碼:$ cd ..$ sudo dpkg -i linux-image-(按tab鍵)文件名很長,如果不用tab自動補足是不可能的,tab鍵萬歲。安裝完成後和老內核比較一下大小代碼:
$ ls -l /boot/
八、重新啟動驗證新內核。代碼:$ sudo reboot
九、顯卡驅動如果你的顯卡和我一樣是nvidia顯卡,啟動之後往往無法正常進入x-window。即使能看到gdm登錄界面,效果也是很差的。那麼就要安裝nvidia驅動。用ctrl+alt+f1 進入字元命令行,輸入用戶名,密碼登錄。 #ps ax看看和gdm相關的進程,把這些進程全部關閉;用sudo /etc/init.d/gdm stop有可能有一個進程沒有關閉:#kill 進程號然後安裝nvidia顯卡驅動,當然驅動要先下好,到nvidia驅動所在的目錄里,運行:# sh ./NVIDIA-Linux-x86-173.14.12-pkg1.run重新啟動以後就ok。要用nvidia的驅動,每次升級內核都要這么做。
十、無線網卡相關的內核選項是Networking --->Wireless --->Generic IEEE 802.11 Networking Stack (mac80211)還有4965的驅動。4965
無線網卡驅動雖然已經編入內核,但沒有firmware無法使用。需要把原來內核的firmware拷貝到新內核對應的目錄,名字和內核一致,我的內核是
linux-image-2.6.25.10dell1400,那建的目錄名就是2.6.25.10dell1400。代碼:具體命令:$ cd /lib/firmware/$ sudo mkdir 2.6.25.10dell1400把你的老內核中的4965的firmware拷貝過來。$ sudo cp 2.6.24-16-generic/* 2.6.25.10dell1400/上面的命令和下面的命令是等價的:$ cd /lib/firmware/$ sudo cp -R 2.6.24-16-generic/ 2.6.25.10dell1400/
重新啟動系統,無線網卡就正常了。
附編譯使用的機器配置:dell vostro 1400,t8100,nvidia 8400cs顯卡,內置SigmaTel STAC9228晶元的音效卡,4965無線網卡,BCM5906M千兆網卡,3G內存,160G硬碟,combo刻錄。
編譯系統版本:ubuntu 8.04桌面版.

『玖』 CentOS 7 升級gcc/g++編譯器

CentOS 7 升級gcc/g++編譯器
參考鏈接:
CentOS 7 升級gcc/g++編譯器

升級gcc的一個更加簡單的做法,但是這個做法的缺點是只支持64位程序而無32位支持。

採用CentOS的一個第三方庫SCL(軟體選集),SCL可以在不覆蓋原系統軟體包的情況下安裝新的軟體包與老軟體包共存並且可以使用scl命令切換,不過也有個缺點就是只支持64位的。還有devtoolset-4(gcc 5.2)及之前的版本都已經結束支持,只能通過其他方法安裝。

本次升級到gcc8,命令如下:

你要哪個版本的就把第2條命令中的數字8改成你要的主版本號就可以了。這樣升級到的是最新的版本。例如8升級到的是8.2.0而不是8.1。

通過scl命令啟動gcc,這個只是暫時的,當你的shell關閉後或者重啟就會恢復原來的版本,要想一直使用升級後的版本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閱讀全文

與gcc8編譯內核4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pwm軟體演算法 瀏覽:184
70多歲單身程序員 瀏覽:221
高考考前解壓拓展訓練 瀏覽:217
用紙做解壓玩具不用澆水 瀏覽:584
谷輪壓縮機序列號 瀏覽:736
牛頓插值法編程 瀏覽:366
php多用戶留言系統 瀏覽:729
安卓和蘋果如何切換流量 瀏覽:703
怎麼知道dns伺服器是多少 瀏覽:976
5995用什麼簡便演算法脫式計算 瀏覽:918
電腦上如何上小米雲伺服器地址 瀏覽:921
手機資料解壓密碼 瀏覽:444
44引腳貼片單片機有哪些 瀏覽:692
阿里程序員腦圖 瀏覽:189
廣東編程貓學習班 瀏覽:708
上海數控編程培訓學校 瀏覽:313
怎麼下載我的解壓神器 瀏覽:634
lib文件無用代碼會編譯嗎 瀏覽:28
我的世界嗨皮咳嗽伺服器怎麼下 瀏覽:1003
mvn命令順序 瀏覽: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