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qt如何配置免安裝的vc編譯器

qt如何配置免安裝的vc編譯器

發布時間:2022-05-27 23:07:16

⑴ qtcreater 怎麼設置msvc編譯

該方法可以使用在win 8.
1、編譯Qt 5.0.2,編譯器為Msvc 2012
2、下載Cdb.exe,這個是給控制台調試代碼用的,Msvc用的調試器是WinDbg,所以安裝vc是沒有Cdb的,網址:
注意:現在上面說的網址已經不能用了,沿用上面的網址進去下載 WDK 8,這個對應的VS 2012 for win 7, 這個安裝很慢。或者下載2010的對應的CDB,下載網址:

C:\WinDDK\7600.16385.1\Debuggers
這個下面是有CDB的。

3、完成後安裝。
4、打開Qt Creator,在"工具"->"選項"裡面如下設置地方點擊自動檢測即可:

⑵ qt creator怎麼配置vs2013編譯器

1、linux下Qt Creator的配置
從Dash中找到Qt Creator,打開,打開後可以看到主界面,這個界面和Windows下基本一致(後面安裝windows版本就清楚了),在前面的兩篇文章中我已經分別編譯了Linux下的X86平台和ARM平台的QT庫,這部分就針對這個IDE進行相應的配置,是能夠進行應用程序的開發。
在主界面中從菜單欄點擊"工具"->"選項"->在左側點擊「構建和運行」界面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到,IDE並沒有自動識別安裝的QT,這是因為在缺乏系統環境變數的情況下,不知道程序安裝到了什麼地方,所以這里需要手動設置,手動設置很簡單,只需要點擊添加,分別添加編譯的兩個版本的QT安裝文件中的qmake文件即可,注意是安裝文件,並不是之前解壓的源文件。
默認的安裝路徑為/usr/local/Trolltech這個文件夾下有兩個文件夾,具體路徑可以參見上圖。
到這里就告訴IDE 安裝QT的位置了,由於需要進行編譯開發,接下來還需要指定編譯器,點擊「編譯器」選項卡,如下圖所示。

如圖中所示,Qt Creator已經檢測到X86的GCC,而我們要是做arm平台開發的話還需要指定用於arm開發的交叉工具鏈,我的安裝路徑為/usr/local/arm/4.3.2/bin/需要指定g++文件,如圖中所示。配置完成後,點擊「應用」。
QT和編譯器指定完成後就需要進行下一步配置了,就是對這些工具進行組合,點擊「構建套件(kit)」選項卡,如下圖所示。

如上圖所示,這里所做的設置也很簡單,相當於是設定幾種方案,指定設備類型、所用的編譯器版本以及QT版本,我這里配置桌面和ARM兩項,分別對應在PC和開發板兩個平台。
到這里,基本配置就完成了。
2、使用Qt Creator進行初步開發
下面新建一個項目,點擊菜單 」文件「->」新建「,如下圖所示,選擇應用程序-Qt Gui應用

接下來填寫項目名稱和選擇保存位置,點擊」下一步「選擇構建套件,這里用於選擇使用的構建套件,即上文配置的,按照上文配置我這里就有兩個套件,桌面和ARM,這個地方後面是可以更改的,因此我這里還是先選擇桌面,下面有對應的Debug與Release這里保持默認。接下來全部保持默認一直到完成。
工程新建完成後就可以看到工程目錄即文件了,如下圖所示。

第一個常式就不添加啥程序了,充分利用IDE設計的方便之處,拖拽幾個控制項運行示意一下吧,雙擊上圖中的界面文件下的mianwindow.ui文件,接下來就能看到和VS下利用C#等開發非常類似的界面,可以從左側選擇一些控制項,右下角可以針對具體的控制項屬性進行修改,如下圖所示,拖出自己需要的控制項,並進行簡單修改。

我這里拖了幾個作為示意,這部分弄好後,點擊左下角的
直接運行,構建完成後就會彈出剛剛設計的界面,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實際運行效果和編輯的情況由於字體等因素略有差異。接下來就要生成一個能夠在開發板上運行的程序了,由於剛剛在新建項目的時候構建套件選擇的是桌面,所以首先要對這點進行更改。如下圖所示,點擊 」項目「--」添加構建套件「下方就會彈出我剛剛設定的ARM,在arm的構建設置中可以使用默認配置,其他相關選項可以參考桌面選項更改。

需要說明的是在ARM的運行項目中,需要部署到遠程運行,這里沒有部署,因此在剪輯編輯進行構建的時候,就不能改直接運行了,點擊錘子圖標,進行構建,構建完成後可以在工程文件夾下,如下圖所示,那麼在ARM開發板上運行的程序就在test1-build-ARM-_____Debug文件夾下。

接下來把生成的可執行文件拷貝到開發板進行運行,我這里使用的是nfs掛載的方式,通過超級終端運行
./test1 –qws
運行程序,需要說明的是我使用的開發板是飛凌的OK6410,上面已經移植好了QTE 4.7.3,雖然我的版本是4.8.4但是運行沒有問題,其他平台需要先移植QT,這個暫時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之內,運行效果如下:

到這里,用於開發板運行的第一個小程序就跑起來了。
3、Windows下Qt的安裝
Linux下的安裝和配置搞定了,Windows下的就非常簡單了,Windows下有針對VS2008/2010以及Mingw的版本,雖然我電腦里裝了VS2010,這里還是決定安裝Mingw的版本,首先下載相關文件,下載地址:
http://qt-project.org/downloads
需要說明的是,早期有SDK安裝包的,現在都是單獨的了,所以需要分別下載
qt-win-opensource-4.8.4-mingw.exe
qt-creator-windows-opensource-2.6.1.exe
MinGW-gcc440_1.zip 下載地址http://get.qt.nokia.com/misc/MinGW-gcc440_1.zip
如果想在VS中使用可以下載
qt-vs-addin-1.1.11.exe
qt-win-opensource-4.8.4-vs2010.exe
由於Mingw並沒有被qt-win-opensource-4.8.4-mingw.exe安裝包集成,所以需要先安裝mingw,安裝很簡單,直接解壓到指定的目錄就行,我的路徑d:/mingw。
接下來安裝qt-win-opensource-4.8.4-mingw.exe,按照過程中會要求指定mingw,指定剛剛的解壓目錄即可。
然後安裝qt-creator-windows-opensource-2.6.1.exe,這個不用多說了。
安裝完成後打開Qt Creator,通Linux下的設置一樣,打開設置,這里只需要指定mingw的目錄即可,同樣指定到g++工具,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兩者界面幾乎一樣,下面的操作就基本一致了,只是這里沒有配置用於arm平台的工具鏈。

⑶ :-1: 錯誤:Qt Creator 需要設置一個編譯器來構建。在構建套件選項里設置一個編譯器。

首先,官方預編譯版本不帶有編譯器(除mingw版本外),其它版本都需要自行安裝。

有兩個選擇:

  1. 完整安裝vs2012旗艦版,安裝完之後佔用空間8個多G,(組件最小化之後,不包含幫助),給個地址http://go.microsoft.com/?linkid=9810280,序列號網路,基本能用

  2. 安裝windows sdk 8.1 中的 VC++ compiler 2012,其它全部勾選掉,或者連同sdk一塊裝了。
    http://go.microsoft.com/fwlink/?LinkID=226658 在線安裝程序,或者通過win8應用商店安裝。

    之後進入工具->選項->構建和運行->編譯器選項卡里就會識別出來 vc++編譯器。切換到構建套件選項卡,然後自動檢測配置。如果檢測不出來一個desktop套件的話,那麼手動選擇建立一個就行了。

⑷ linux下qtcreator怎麼配置c++的編譯器

編譯器:GCC編譯器可以用來編譯C和C++源程序,C編譯器通過文件的後綴來判斷是C程序還是C++程序。一般來說C源文件的後綴為「.C」,而C++源文件的後綴為「.C」或「C++」。
但GCC編譯器只能編譯C++源程序,不能與使用的庫連接,因此用G++來完成C++程序的編譯與連接,該程序會自動調用GCC來編譯。


Linux里環境變數的設置,有如下幾種方法:


(1)直接在終端里輸入export後面加要設的變數,例如QT:
ExportQTDIR=$PWD/qt-2.3.2
其中,pwd是用來顯當前路徑的命令,在其前面加上$,則表示QT的目標目錄在當前目錄下的「qt-2.3.2」里,當然「$PWD」也可以用絕對路徑來代替。這種方法所設的環境變數在下次開機後不再有效,而且換個shell也不會有效,只是臨時的。
(2)在etc/profile里添加環境變數,比如:
exportQTDIR=/usr
exportLD_LIBRARY_PATH=$QTDIR/lib
exportQT_QWS_FONTDIR=$QTDIR/lib/fonts
exportQWS_DISPLAY="LinuxFb:/dev/fb0"
(3)修改.bashrc,如果需要給某個用戶許可權使用這些環境變數,只需修改其個人用戶家目錄下的.bashrc文件就可以了。
(4)用以上面兩種方法設置好環境變數後記得重啟


以上使用QT為例

⑸ Qt怎麼添加編譯器

qt安裝目錄下有個管理組件的EXE叫什麼名給忘了,點擊運行就能添加組件了包括編譯器,注意下版本有32和64位的,可以選擇使用mingw或者vs的編譯器。
添加時需要設置一下存儲庫,就是qt下載安裝包的地址,國內最好用國內鏡像網站(qt的download頁面可以查到)速度快。

⑹ Qt 如何編譯成可執行程序,像VC的靜態編譯,可以在脫離QT的環境中運行

qt 開源版本 不允許靜態編譯
可以將DLL打包,就能再其他的機器上運行了.

⑺ QT和VC結合起來使用,請用過的人進來幫幫我!

你到底要用VC 還是MinGW啊?
用VC的話,把qt的include和lib分別加入VC++的目錄設置里就行了唄
用GCC/MinGW的話你現在的方法好像對,設成GCC就可以
---------------------
VC別用6了, 太古老了
---------------------
qt-win-opensource-4.1.4-mingw.exe
應該是給mingw用的

⑻ QT程序怎麼調用vc,編譯的靜態庫,動態庫等

mingw編譯出來的靜態庫後綴名為.a,編譯出來的動態庫的導入庫後綴名為.dll.a,而在windows下後綴名為.lib的庫可能是靜態庫也可能是動態庫的導入庫。 mingw編譯出來的動態庫的導入庫可以直接在vc中直接使用

⑼ 如何利用VS2010進行QT開發的環境配置

本人是在BBS上找到的,官網上沒仔細去找了(英文太多)。
2. 安裝qt sdk
安裝其實很簡單了,基本上一路回車即可,主要是要注意下qt的安裝路徑最好安裝在全英文路徑而且中間沒有空格, 安裝好後,可以運行開始菜單裡面的qt demo,直觀感受下qt的強大功能!

界面非常炫酷

4. 編譯qt
qt默認使用mingw進行編譯,如果要使用vs2010開發,需要將qt重新編譯。

入開始菜單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visual studio tools,visual studio
command prompt (2010),需要注意的是,這裡面必須是使用visual studio command prompt
(2010),不能使用cmd的dos窗口

進入qt的安裝目錄後,執行cd qt,進入qt的根目錄

運行命令 configure -platform win32-msvc2010,o(選擇opensource模式)回車,y(同意license)回車
k1988插入:
在編譯過程中,為了加快速度,可以對configure適當的加些參數,比如-fast,-no-webkit(這個貌似挺耗時的)

選擇的命令行:configure -platform win32-msvc2010 -fast -debug-and-release
-no-webkit -no-script -no-qt3support -nomake demos -nomake examples
-nomake tools -mp
其中:mp是多線程編譯選項。
接著就會自動配置qt的編譯環境,等配置結束後,運行nmake,回車,qt就會開始漫長的編譯過程,這段時間非常長,需要4個小時以上。
liuyu遇到的問題:(自己遇到過,當時沒記錄下來,但是記得編譯過程中遇到這些問題)
1.DefaultLocalizationStrategy.cpp
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0.0/VC/INCLUDE/yvals.h(21) : war
ning C4005: 『_HAS_TR1』 : macro redefinition
command-line arguments : see previous definition of 『_HAS_TR1』
platform/DefaultLocalizationStrategy.cpp(327) : error C2001: newline in constant
platform/DefaultLocalizationStrategy.cpp(327) : fatal error C1057: unexpected en
d of file in macro expansion
NMAKE : fatal error U1077: 『「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0.0
/VC/BIN/cl.EXE」』 : return code 『0x2』
Stop.
NMAKE : fatal error U1077: 『「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0.0
/VC/BIN/nmake.exe」』 : return code 『0x2』
Stop.
NMAKE : fatal error U1077: 『cd』 : return code 『0x2』
Stop.
NMAKE : fatal error U1077: 『cd』 : return code 『0x2』
Stop.
解決辦法:
打開文件…/Qt4.8.5/src/3rdparty/webkit/Source/WebCore
/platform/DefaultLocalizationStrategy.cpp
找到327行刪除的引號「」

2.NMAKE:fatal error U1077. return code 0x2
產生原因:找不到代碼文件中包含的頭文件
解決辦法:cmd下進入到vs安裝路徑/VC/Bin下,執行vcvars32,此時會執行vcvas32.bat自動為vs設置環境變數 (這個也試過好幾回,沒效果,依然出現上面錯誤)試試下面的就解決了:

經分析,是環境變數設置的CURR_DIR和TARGETDIR值中含有空格導致了此問題。
通過下面的命令刪除環境變數即可。
在d:/Qt/4.8.6目錄下鍵入下面的命令即可(不是很明白)

接著繼續nmake命令 回車換行
k1988插入:(本人未找到以下文件)
請先刪除
src/3rdparty/webkit/webcore/tmp/moc/debug_shared/mocinclude.tmp
src/3rdparty/webkit/webcore/tmp/moc/release_shared/mocinclude.tmp
/src/script/tmp/moc/debug_shared/mocinclude.tmp
/src/script/tmp/moc/release_shared/mocinclude.tmp
等文件,否則編譯有可能失敗。
k1988插入:
這一步很重要,關繫到是否能用qt-vs-addin。
把d:/qt/bin下的.qmake.cache和configure.cache這兩個文件手動備份到另一個地方。
(本人未嘗試過)然後使用nmake clean進行清理掉那些中間文件(pdb,obj等文件),清理出4個g左右的空間。
nmake confclean是清理配製文件,占的空間不大,可以不執行了。這個時候再把剛備份的.qmake.cache和configure.cache拷回原處。
5.配置vs2010的qt開發環境(vs2010最好是英文版本,qt對vs2010中文版本可能支持的不好)
等qt編譯好後就可以配置vs2010的開發環境了,進入vs2010,選擇qt菜單,qt option,進入下圖界面
k1988插入:

步驟編譯好了,用qt助手paths加進去,不知為何ok鍵不亮, 紅字提示:qt in the given path built using
mingw 這個是qt插件的bug,得手工改注冊表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trolltech/versions/
下增加一個子項 qt486(需要的名稱) 子項下面增加一個數值 installdir,值就是你要配置的qt路徑
ps:如果沒有versions這個文件夾就新建一個吧!
(這里確實是個坑,僅僅修改注冊表居然沒有用,還要去qt的lib文件夾下刪掉兩個文件 –>>刪除qt的lib目錄下(我的路徑是D:/Qt/4.8.6/lib)的libqtmain.a and libqtmaind.a 兩個文件。)

點擊add,添加qt的安裝目錄,並取名字,我這里使用qt的4.8.6版本為名稱,選擇ok後即可。
6.新建或者導入qt項目
可以通過在vs2010新建一個qt項目

⑽ qt配置visual c++compiler 10

需要設置環境變數path,將cl文件的目錄加到環境變數path後面。

閱讀全文

與qt如何配置免安裝的vc編譯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貨拉拉app在哪裡選收藏司機 瀏覽:541
如何從安卓轉移照片到ipad 瀏覽:494
馬士兵java全集 瀏覽:89
農行APP未付款訂單怎麼付 瀏覽:154
生成編譯 瀏覽:591
聯通河南伺服器dns地址 瀏覽:904
如何更改應用加密的畫面 瀏覽:815
河道斷面圖演算法 瀏覽:178
java文件夾監控 瀏覽:353
wapp管理系統源碼 瀏覽:275
我的世界伺服器進去如何從成員調成管理員 瀏覽:888
汽車壓縮機用什麼機油好 瀏覽:838
phpexcel文件上傳 瀏覽:252
如何靜音手機的某個app 瀏覽:889
半導體工藝pdf 瀏覽:782
命令和意願的一致才不會掉鏈 瀏覽:657
設計模式java裝飾模式 瀏覽:694
戀聽app哪裡下載 瀏覽:709
金鏟鏟之戰為什麼一直伺服器滿 瀏覽:74
安卓手機如何像蘋果一樣app資源庫 瀏覽: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