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用評分模型技術與應用》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信用評分模型技術與應用》(陳建)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kzNsIzaxRP7ebsPbtM_fzA
書名:信用評分模型技術與應用
作者:陳建
豆瓣評分:6.5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11
頁數:285
內容簡介:
《信用評分模型技術與應用》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信用評分模型的概念、種類、優越性及其在各種金融管理活動中的重要應用,對信用評分模型的數據基礎、數據挖掘的技術方法、信用評分模型的發展流程等進行了系統的分紹,對於一些在管理實踐中廣泛運用的模型如信用局評分模型(風險、收益、破產等)、市場營銷評分模型(市場反應、轉賬傾向等)、申請風險評分模型、行為評分模型(欺詐性申請、欺詐性交易)等模型的開發技術和應用策略進行了具體的闡述,並對信用評分模型的實施、管理、跟蹤、檢驗等最佳操作經驗進行了翔實的論述。
B. 《學會提問(原書第10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學會提問(原書第10版)》([美] Neil Browne)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學會提問(原書第10版)
作者:[美] Neil Browne
譯者:許蔚翰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1-7
頁數:280
內容簡介:
如果你所在城市的地鐵因為安全因素升級了安檢程序,你會積極配合還是消極抵觸?如果你喜歡的一位明星或KOL熱情地向你推薦一款產品,你會立即下單還是深思熟慮?如果你的老闆要求和鼓勵你"996"甚至"007",你會配合還是拒絕?......
我們生活在嘈雜、喧囂和不確定的世界裡,每時每刻都被泛濫的信息所包圍,大到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小到個人生活的決策,面對別人和媒體兜售的觀點,如果你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就只能全盤接受--他們熱衷於讓你相信這是"事實",但所說的話往往真假參半。你明明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可一時又很難找到突破口反駁。
即使專家說得再動聽,也不一定靠譜,我們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腦,不草率、不盲從,不為感性和無事實根據的傳聞所左右。本書將幫助我們有意識地學習和運用批判性思維,提出批判性問題,對問題深思熟慮,盡力理解那些價值觀和我們背道而馳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見對判斷的影響,這樣才有可能得出更為正確、理性的結論。
當你能夠坦然面對立場和你完全相左的意見,理性判斷而不會黨同伐異時,當你面對提問和質疑,有能力組織更多確鑿的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而不只把聲高當有理,或認為別人是沒事找茬,有意和自己過不去時,當你能夠在對話和辯論中撥開迷霧,識別出對方的邏輯謬誤和情感操縱時,世界在你眼中將變得更加有趣、開闊和堅定。
作者簡介:
作者 | 尼爾·布朗(Neil Browne)
美國博林格林州立大學的傑出經濟學教授。獲有托雷多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和得克薩斯大學的博士學位。曾與合作者合著七本書,並在專業期刊發表一百餘篇研究論文。威斯康星大學、印第安納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等幾十所大學曾經聘請布朗教授,協助培養教職員批判性思維技巧。他也任職於《韓國批判性思維期刊》的編輯委員會,還是"國際批判性思維大會"的主要發言人。先後榮獲博林格林州立大學"傑出教學能力獎""終生成就獎",以及美國教育促進與支持委員會的"全國年度傑出教授"銀牌獎章、"俄亥俄州年度傑出教授"等無數地方性和全國性的榮銜。他還為IBM亞太公司、樂高公司、新加坡K2B國際公司、美國商學院聯盟等眾多機構及公司提供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及咨詢服務。
作者 | 斯圖爾特·基利(Stuart Keeley)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博林格林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
譯者 | 許蔚翰
美國天普大學管理學碩士、菲律賓德拉薩大學教育管理哲學博士,現任教於安徽工業大學。
譯者 | 吳禮敬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中國文化研究院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博士,合肥師范學院副教授。
C. 《群書治要考譯(全四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群書治要考譯(全四冊)》(魏徵)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z7jeDOP55MtbpxJn_EEHA
書名:群書治要考譯(全四冊)
作者:魏徵
譯者:呂效祖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7
頁數:2048
內容簡介:《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於貞觀初年令諫官魏徵及虞世南等,整理歷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匯編成書。上始五帝,下迄晉代,自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採摭群書,剪截淫放」,於貞觀五年(631年)編輯成書,計六十五部約五十餘萬言,取名為《群書治要》。這個「治」是政治,是治國最重要的理論與方法的指導,薈集了千百年古聖先賢治國的智慧、方法、效果及經驗!
如此珍貴的一部典籍,然因當時中國雕版印刷尚未發達,此書至宋初已失傳,《宋史》亦不見記載。此書經由日本遣唐使帶到日本,從此被日本歷代天皇及皇子、大臣奉為圭臬,成為學習研討中華文化的一部重要經典。
20世紀90年代,我國原駐日本大使符浩先生通過日本皇室成員獲得一套天明時期出版的《群書治要》,交給陝西省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該會邀請十幾位專家學者,對《群書治要》選用的65部典籍進行考證、點評,分篇今譯,並進行了標點斷句和勘誤,集結成書,名為《群書治要考譯》。《群書治要考譯》一書於1996年開始策劃,編譯工作啟動於1998年,《群書治要考譯》的工作歷經數年,終於圓滿完成。2011年6月,該書由團結出版社正式出版。
《群書治要》雖然誕生於一千三百多年以前,但是,書中的治國思想實為中國古聖先王治國教民之集大成,其治國平天下之智慧、理念、方法、經驗與成效,均是歷經幾千年考驗所累積的寶藏結晶。作為一部中華傳統文化的濃縮卷,唐太宗以《群書治要》為鑒,以「聖賢」為訓,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用於為君、擇人、施政、教化,其脈絡是顯而易見的。故《群書治要》理所當然地成為唐太宗之後,歷代君王乃至輔臣和各級官吏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教科書。當今許多專家學者和社會賢達也認為,該書可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集成,世代治國安民的經驗匯編,儒家『修、齊、治、平』的理論大綱,大唐『貞觀之治』的施政指南,當今領導幹部的從政參考,構建和諧社會的必備讀本」。
作者簡介: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初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學家。河北巨鹿人。貞觀元年(627年),升任尚書左丞。貞觀二年(628年),魏徵被授秘書監,並參掌朝政,在此期間,受命編撰《群書治要》,於貞觀五年(631年)編輯成書。貞觀七年(633年),魏徵代王珪為侍中。貞觀十年(636年),魏徵奉命主持編寫《隋書》、《周書》、《梁書》、《陝書》、《齊書》(時稱五代史)等,歷時七年。貞觀十二年(638年),魏徵看到唐太宗逐漸怠惰,懶於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唐太宗執政初到當前為政態度的十個變化。貞觀十六年(643年),魏徵病逝家中。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並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餘姚人,唐初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褚遂良(596年-658年),字登善,唐朝政治家,書法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騎常侍。
D. 《公司理財原書第8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公司理財(原書第8版)》([美]斯蒂芬 A. 羅斯(Stephen A. Ross))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公司理財(原書第11版)
作者:[美]斯蒂芬 A. 羅斯(Stephen A. Ross)
譯者:吳世農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7
頁數:655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概論,估值與資本預算,風險,資本結構與股利政策,長期融資,期權、期貨與公司理財,短期財務,理財專題八大篇三十一章,全面梳理了現代金融學的理論體系,重點講解了套利定價理論、有效資本市場與行為金融、杠桿企業的估值與資本市場以及財務困境等內容,所有的金融理論概念均從公司財務管理的角度闡述,強調金融理論的現實指導性!
內容特色:
拓展現代金融的核心概念:全書深度發展了套利、凈現值、有效市場、代理理論、期權以及風險與收益間的權衡等重點的金融概念,從理論及其運用的角度解釋了公司財務與金融。
整體性強:全書主旨在於將公司理財的知識作為一種全面而又統一的整體,而不是一系列無關主題的集合。
突出金融理論的現實意義:全書重點強調現代金融的基本原理,同時結合現實中的案例來充分說明這些理論對於公司財務管理的指導作用。
更新內容:
第2章:整章重寫,以強調現金流的概念以及它與會計利潤的差異。
第6章:整章重構,以強調諸如成本節約型投資和不同生命周期的投資等特殊投資決策。
第9章:更新許多股票交易的方法。
第10章:更新了關於歷史風險與收益的材料,更好地解釋了權益風險溢價的動機。
第13章:更詳細地討論了如何用CAPM模型計算權益資本成本和WACC。
第14章:更新並增加了行為金融學的內容,並探討其對有效市場假說的挑戰。
第15章:擴展了對權益和負債的描述,對可贖回條款的價值以及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異增加了新的材料。
第19~20章:繼續構建財務生命周期理論。
作者簡介:
斯蒂芬·羅斯(Stephen Ross),男,1944年出生,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套利定價理論創始人,因其創立了套利定價理論(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簡稱APT)而舉世聞名。
斯蒂芬-羅斯(Stephen Ross)於當地時間2017年3月3日在康尼狄格州家中去世,享年73歲。
由於他對於金融理論的傑出貢獻,羅斯獲得了許多學術榮譽,包括國際金融工程學會(IAFE)最佳金融工程師獎、金融分析師聯合會葛拉漢與杜德獎 (Grahamand Dodd Award)、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給最優秀學者頒發的利奧·梅內姆獎(Leo Melamed Award)、期權研究領域的 Pomerance獎。
1999年,羅斯在《金融與數量分析雜志》(JFQA)第三期發表的論文「額外風險:再論薩繆爾森的大數謬論」獲得JFQA1999年度威廉·夏普獎(William Sharpe Award)(該獎獎勵那些在《金融與數量分析雜志》上發表文章、為金融理論作出傑出貢獻的研究者)。
E. 《一百天學開中葯方》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一百天學開中葯方》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AgLwjlEPLySBdttUFI3l5g
F. 《殷商史》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殷商史》(胡厚宣)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Ad8c-bXasRSox2W5PHp7hw
書名:殷商史
作者:胡厚宣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3
頁數:663
內容簡介:
《殷商史》充分體現了著名甲骨學、古文字學專家胡厚宣先生的研究成果,對處於中國歷史遠古時期的殷商時代的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生活等方面作了系統、詳細、深入的考釋與闡述。1995年,胡先生不幸辭世,其子胡振宇先生乃繼承父業,歷經數載踵事增華,終於完成了胡先生這部未竟之作。
作者簡介:
胡厚宣(1911—1995),河北省望都縣人。1934年北京大學史學系畢業,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參加殷墟發掘和整理出土的甲骨文字。1940年後,為成都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研究員、大學部教授,並先後任中文系主任及中國歷史社會學系主任。1947年,轉上海復旦大學任歷史系教授兼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任,還兼任暨南大學教授。1956年奉調北京,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今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歷任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等職。著作有《甲骨學商史論叢》四集、《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五十年甲骨文發現的總結》、《五十年甲骨學論著目》、《殷墟發掘》及《戰後寧滬新獲甲骨集》、《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甲骨續存》、《蘇德美日所見甲骨集》,並主持編纂《甲骨文合集》,以及發表論文百餘篇。
胡振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化》雜志常務編輯、製作策劃。從事中國上古史及古文字研究,整理《甲骨續補編》(甲編),著有《甲骨文與神話傳說》;另發表論文近百篇。
G. 《歷史詳注修訂本》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歷史》((古希臘) 希羅多德 (Herodotus))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a6rnql5aHku52K_3oHnJcw
書名:歷史
作者:(古希臘) 希羅多德 (Herodotus)
譯者:徐松岩/譯注
豆瓣評分:9.3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4
頁數:1112
內容簡介:
人類壯舉與斗爭的首部記錄
所知世界各民族的全部真知
希羅多德被譽為「歷史之父」,他首創的歷史敘述體例、開闊的世界觀和持平的民族觀,以及史料搜集和批判的精神,都為後世留下了寶貴財富。《歷史》對於古典時代城邦制度、泛希臘的民族意識、波斯帝國沿革等學術研究的價值不必贅述。同時它更具有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文化價值、精神價值。
---------------------
希羅多德所著《歷史》是西方古代第一部歷史學巨著,主要內容是對當時全世界各民族歷史文化的「調查研究」,被後世學者分為九卷。作者以希臘人和異族人的相互關系為主線,敘述了呂底亞、米底、巴比倫、埃及、波斯、印度、斯基泰亞、利比亞以及希臘愛琴海地區的地理環境、民族分布、經濟生活、政治制度、歷史往事、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名勝古跡等,接著集中記述古代「世界大戰」——波希戰爭的經過,從戰端初啟,經過馬拉松戰役、薩拉米斯海戰,直至普拉提亞之戰和米卡列之戰結束。
希羅多德是一位故事大師,善於駕馭各種資料;著作內容廣博、豐贍,文筆簡練、優美,富有韻致,生動地展示了古代眾多國家、地區和民族的相互關系和生活圖景,保存了大量的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民族學、神話學、宗教學以及地質學、生物學等方面的珍貴資料,儼如一部關於古代世界的「通志」和「網路全書」。
----------------------
希羅多德,歷史之父。——西塞羅
希羅多德首先發現了文化史之意義。——H. 巴恩斯《歷史編纂史》
希羅多德將地理史記及考訂學與史學相聯系,於是歷史學開始在藝術與科學中開始佔有一獨立地位。——J. T. 紹特威爾《史學史導論》
希羅多德著作最引人注目的事實就是它的統一性,其次就是他所表現的精神,有著許多突出的優點:聰明的好奇心、誠摯的態度和良好的判斷力等等。……他保持了詩歌的樸素、自然和魅力。他不但是一位歷史家而且是一位詩人。他的詞彙清晰簡潔,字里行間富有宗教色彩和詩意。他的文筆流暢、親切而優雅。——J.W. 湯普森《歷史著作史》
傳說的筆錄之轉化為歷史科學並不是希臘思想中所固有的,它是公元前5世紀的發明,而希羅多德則是它的發明人。……希臘的精神在其反歷史的傾向上趨於僵化而束縛了它自己。希羅多德的天才戰勝了這種傾向,然而在他以後,對於知識的永恆不變的對象的追求卻逐漸窒息了歷史意識,並且迫使人們放棄了希羅多德式的、對人類過去活動獲得科學知識的希望。——柯林武德《歷史的觀念》
在波斯危機之前,歷史對於廣大希臘人來說只代表地方和家族的傳統。「自由之戰」給希羅多德帶來了一個希臘人能感受到的、第一個真正的歷史性啟迪。這些戰爭向他展示了一個共同命運,可以通過故事講述的、高於城邦的共同命運;而且它們還給了他東西碰撞這個戲劇性主題。因為希羅多德,歷史的精神內核在希臘降生;而他的著作,以九繆斯之名分卷,則真正成為了克麗奧的首唱。——理查德•傑布(英國古典學家)
作者簡介:
希羅多德(Herodotus,約公元前484—前430/420年),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地理學家和旅行家,終身致力於撰寫一部敘事體歷史著作。他出生於小亞細亞,成年後游歷多年,足跡踏遍西亞、北非、東地中海以及黑海沿岸各主要地區;他探訪名勝古跡,調查民俗風情,搜集傳說舊聞;公元前447年來到雅典,積極參加城邦政治文化活動;前443年移居南義大利,在那裡著述終老。希羅多德創立了西方歷史編纂史上的一種正宗體裁,開始運用批判方法編寫歷史;注重實地調查,強調有聞必錄;把歷史學的真實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在西方文化史上影響深遠,被後世尊為西方「史學之祖」。
徐松岩(1963— ),山東招遠人,歷史學博士,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長、希臘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會副會長。三次赴希臘及愛琴海地區實地考察。主要研究西方古典文明和西方史學史。譯注希羅多德《歷史》、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色諾芬《希臘史》古希臘三大史學名著,在《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史學史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
H. 《宋史十講》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宋史十講》(鄧廣銘)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WHj43EcU_ltUdjC5OIzq4g
書名:宋史十講
作者:鄧廣銘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08-12-1
頁數:239
內容簡介:
《宋史十講》為鄧先生宋史論文的選集,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等諸方面,按專題課的形式編排。 作者不僅對宋代重大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如趙匡胤、太宗即位之謎、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岳飛、辛棄疾等進行了考查與評價,而且對北宋的開國和皇位繼承、北宋的家法和政治改革運動、北宋的募兵制度與當時積貧積弱和農業生產的關系、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南宋初年對金斗爭中的問題等作了深入的探討與研究。作者不但從宏觀上對宋代文化的高度發展和文化政策的關系以及宋學予以論述,並對宋學和理學加以辨析,糾正了自己以前的提法,而且對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學派中的地位、周敦頤的師承與傳授以及朱熹和陳亮關於王霸義利的爭論等具體問題詳加闡釋。另外,作者還對北宋中葉一群失意官僚的聚會餐以及王安石與蔡京的飲食進行描述,再現了歷史人物的日常生活狀態,也是宋代社會生活的一個側影。
作者簡介:
鄧廣銘(1907年-1998年),字恭三,中國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193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史學系。曾任復旦大學教授。「文革」後歷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任、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並先後任中國史學會主席團成員,中國宋史研究會第一、二、三屆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高等學校古籍整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代表性著作有《王安石》、《岳飛傳》、《辛棄疾傳》、《陳龍川傳》、《辛稼軒年譜》、《稼軒詞編年箋注》、《宋史職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中國史綱要·宋遼金史綱要》等。
I. 《呂著中國通史(上下)》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呂著中國通史(上下)》(呂思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呂著中國通史(上下)
作者:呂思勉
豆瓣評分:8.7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4
頁數:668
內容簡介:
《呂著中國通史(上):中國文化史》內容簡介:《呂著中國通史》以傳統國史為據分上下兩編,分門別類地、有系統地敘述了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學術的發展情況、政治歷史的變革。在敘述理亂興亡的過程中,夾敘典章制度、個人點評,傾注了呂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見,能夠給讀者提供中國歷代社會經濟、政治制度以及學術文化等方面的歷史知識,是最權威、最經典、最完整的中國通史著作。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漢族,江蘇常州人。我國近代「史學四大家」之一,了解中國歷史。歷任上海光華大學國文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終生教授。史學代表作品:《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為代表的四部斷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等。
J. 《資本論(全三冊)》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資本論(全三冊)》([德] 馬克思)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oKB0_aX9johf2YESbQHfRA
書名:資本論(全三冊)
作者:[德] 馬克思
譯者:郭大力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09-4
頁數:1701
內容簡介:
《資本論》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為指導,首次將經濟和歷史聯系起來,拆解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馬克思把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融於一體,通過嚴謹的學術研究和論證,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這一歷史性的偉大發現。在廣泛而堅實的考察之後,馬克思發現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奇妙關系,從而論證了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在人類政治和經濟發展史上,《資本論》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確立。
作者簡介:
卡爾·馬克思(1818-1883),偉大的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和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對當代世界影響幾位重要人物之一。一生著述甚豐, 《資本論》和《共產黨宣言》是其代表作。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極其著名,他據此認為幾千年以來,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的矛盾就在於不同階級之間的利益掠奪。時至今日,他的諸多觀點仍在影響著世界政治和經濟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