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年級下冊政治模擬考試題
八年級下政治期末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6分)
1.我國憲法把 列為各項基本義務之首 ( )
A.受教育的義務 B.愛護公共財物的義務
C.依法納稅的義務 D.維護國家統一和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2.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這段話表明 ( )
A.公民享有權利和自由的真實性 B.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C.公民享有權利和自由的平等性 D.公民享有權利和自由的廣泛性
3.我國公民意識的集中體現是 ( )
A.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B.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C.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 D.採取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權利 4.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先決條件是 ( )
A.受教育權、休息權 B.勞動權、選舉權被選舉權
C.人身權、名譽權 D.人身自由權利
5.某洗衣機廠的洗衣機因質量問題致使一名婦女在使用時觸電死亡。因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廠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權
B.這位婦女的死亡和洗衣機廠無關
C.該廠的行為只是質量問題,不屬於違法行為
D.經法律部門鑒定是因產品質量不好造成死亡,但工廠不應賠償
6.在我國,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任何人,不論其職位多高、功勞多大,都不能有超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這說明我國公民的權利具有 ( )
A.真實性 B.平等性 C.廣泛性 D.一致性
7.「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這說明 ( )
A.權利和義務的是對立的 B.權利義務具有一致性
C.權利就是義務,義務就是權利 D.權利中有義務,義務中有權利
8.一天,17歲的中學生李明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與同學徐亮發生口角而扭打,李明的臉部被打傷。回到家他感到自己吃了虧,第二天便帶了一把水果刀到學校,將徐亮刺成重傷。下列對此事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
A.李明刺傷徐亮屬正當防衛,不承擔法律責任
B.李明受傷在前,刺傷他人在後,不負法律責任
C.李明屬未成年人,刺傷他人不負法律責任
D.李明刺傷徐亮,侵犯了其生命健康權,應承擔法律責任
9.為了追捕逃犯於某,公安機關將其照片張榜公布,並通過互聯網傳到全國各地。該做法 ( )
A.屬於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B.不符合法定程序
C.不屬於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D.屬於超越許可權的行為
10.小江放在書包里的20元錢不見了,他懷疑是本班的貧困生小強偷的。於是他在班上說,小強是小偷,小江的行為侵犯了小強的 ( )
A.隱私權 B.姓名權 C.榮譽權 D.名譽權
11.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這說明,在我國未成年人享有 ( )
A.保護權 B.隱私權 C.知情權 D.監護權
12.某校有一名學生,剛進人七年級下學期,父母就強迫他輟學經商,該生為了繼續求學?向老師求助,在老師的幫助下,有關部門對其父母進行了批評教育,並依法責令其限期讓兒子上學,如到期未執行,將予以法律制裁,以上事例說明( )
A.在我國,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
B.在我國,有些家庭由於生活困難,可讓孩子輟學
C.在我國,受教育不僅是公民的權利,而且是公民的義務
D.讓孩子輟學經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意識強的表現
13.1999年5月,湖北宜昌市三名私營企業主對美國用導彈轟炸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暴行感到無比憤慨。他們自願向有關方面捐款1萬元,用於祖國建設,這是他們在行使對自己合法財產的( )
A、佔有權 B、處分權 C、使用權 D、收益權
二、非選擇題(共34分)
14.在我國現階段,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的范圍有哪些? (4分)
15.如何忠實履行義務?(3分)
相關連線(6分)
16.把相關內容用直線連接起來。
A.公民的基本權利 a.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
c.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B.公民的基本義務 d.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e.政治自由
f.保守國家秘密
17.我們在尊重他人隱私的同時,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那麼具體說來,應如何去做呢? (6分)
18.材料一:目前充斥市場,標明具有「防蛀」「防上火」「美白」等功效的牙膏因有某「權威部門」的認證而受到歡迎。但有消費者反映,使用牙膏後,並沒有體會到「神奇功效」這些牙膏成本大概在0.48元左右,而售價往往要幾元甚至十幾元。
材料二:2009年3月份,有關媒體報道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兩個人兩張桌忽悠了13億人」。在牙膏認證中鼎鼎大名的「全國牙防組」竟然是一個只有兩張桌子、兩部電話、兩台電腦和兩個辦公人員的中介機構。
材料三:2009年4月份,上海律師陳江起訴「全國牙防組」等4個被告,要求超市停止銷售樂天木糖醇口香糖等,理由是:全國牙防組對樂天木糖醇口香糖做出的認證涉嫌欺詐消費者、誤導宣傳。此前,清華大學法學博士李剛也於去年在北京提起相似的訴訟。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國際消費者保護日是在每年的 (1分)
(2)我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法律是 (1分)
(3)當你發現商家誤導宣傳、欺詐消費者時,你將通過哪些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分)
(4)請設計兩個關於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標語或口號。(2分)
19.中學生小菁和小婷在路上撿得一個皮包,包內有手機、首飾和近千元現金。見此,小菁說:「這些東西我們倆分了吧! 即使被別人知道,也不是違法的,沒事的。」小婷則認為:「這些東西還是想法交還失主吧!撿到別人遺失的錢不交還,這不僅是道德問題,還是違法行為呢!」
請對兩個人的觀點作出判斷,並說明理由。(8分)
② 政治八年級下冊的各個單元知識結構表
第一單元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
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
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
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
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
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國公民)
6、我國公民 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
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
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
人身自由權利⑤……⑨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
、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10、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
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p16)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
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共6條)
11、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
有哪些?(p17)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愛
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
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
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13、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
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
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1、什麼是人格權?(p25)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
2、人格權包含哪些內容?它們有什麼特點?(p25)
(1)物質性人格權 (生命健康權)
(2)精神性人格權 (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 名譽權.隱私權 )
3、什麼是首要的人格權?(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
4、人格權的特點(p24、25)
①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權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
③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
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
5、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6、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p26.d2)
答:①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
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7、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
8、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
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10、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p35)
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
11、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P38)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2、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
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並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頭
誹謗和文字誹謗。
③新聞報道失實。
④誣告。
13、什麼是肖像權?(p40)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
14、肖像的表現方式有哪些?(p40)
繪畫(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麼?(p40)
肖像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16、肖像權包括哪些內容?(p41)
肖像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7、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p41.d2)
(1)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就必須取得肖像
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成侵權。
(2),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18、什麼是姓名權?(p43)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
、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
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內容,姓名的地位是什麼?(p43)
(內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地位)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20、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p44)
21、隱私的含義(P46)
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
密。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空間(P46頁)
22.保護隱私的意義(必要性)(46、47頁)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設以人為
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2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
民的隱私權。
24、隱私權的內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寧權(2)個人信息保密權(3)私人通信保密權
25、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p51-52)
(1)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
,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
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2)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隱私權表現
26、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p53)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
,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
行為。
2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p55)
(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
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
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法律保護的方式P55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要求精神賠償等。
第三單元
1、教育的含義和作用(p58--60)
含義: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
,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作用:對個人(P59),對社會(P60)
2、什麼是受教育權?(p60)
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
的權利。
3、什麼叫義務教育?其法律依據是什麼?(p61)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
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4、義務教育中的「義務」和「教育」是什麼意思?(p61相關鏈接)
「義務」是指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和適齡兒童少年都要
遵循並應盡的義務。「教育」專指學校教育。
5、義務教育有什麼特徵?(p61)
(1)義務教育具有國家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體現在家庭
和社會兩方面。
(2)義務教育具有普遍性:規定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 ,應
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3)義務教育具有免費性
6、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應該這樣履行受教育的義務?(p64)
第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
第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
第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
務。
7、財產分為哪幾類,公民的合法財產包括哪些?(p68--69)
分類:國家所有、集體所有、個人所有。
公民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
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8、什麼叫財產所有權?(p70)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它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
9、我國的國家審判機關通過哪些手段來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p72--73
)
通過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普遍的做法,往往通過採用
責令侵權人將毀壞的財物恢復原狀、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等方式,保護公民合法
財產的所有權。
通過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嚴厲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通
常採用判處侵犯財產的罪犯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刑罰手段,保護公民合
法財產的所有權。
10、公民可以請求法院通過哪些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方式有哪些
?(P74第一段)
12、什麼叫遺產?作為遺傳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6)
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的合法財產稱為遺產。
作為遺產的三個必備的條件:
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
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
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13、什麼叫被繼承人和繼承人?(p76--77)
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
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14、繼承人包括那些人,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什麼確定的?(p77)
繼承人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
外祖父母(第二順序)。
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撫養關系確立的。
15、什麼叫繼承權?(p77)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16、什麼叫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的順序是怎樣劃分的?(p77-78)
法定繼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
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
祖父母
17、什麼叫遺囑繼承?遺囑繼承有什麼優點?(p78)
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其最大
的優點是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財產。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
。
18、什麼叫遺贈?(p79)
公民將自己的財產待死後不留給親屬,而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這是法律所
允許的,稱為遺贈。遺贈並不屬於遺囑繼承。
19、有效遺囑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9相關鏈接)
立遺囑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其意思表示必須真實,遺囑內容必須合法,遺囑形
式必須合法,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一人或數人。
20、什麼叫智力成果?(p81)
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
藝術作品等。
21、什麼叫智力成果權?(p82)
智力成果權,也就是知識產權。它是法律上確認和保護人們(包括公民和法人)
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精神領域創造的「產品」所具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
。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商業秘密權等。
22、保護消費者權益有什麼重要意義?(p89)
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維護社會
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23、我國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是什麼?其中明確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
利?(9項)(p91)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
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
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9項權利。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權。(各權利
的含義見課本及筆記)
24、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履行哪些義務?(p92)
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費者(態度謙和、說話有禮貌
、選擇商品應事先考慮好、對營業員的優質服務表示謝意、維護生產經營者的正
當利益)。
25、作為消費者應該這樣去維護自己的權利才能避免上當受騙?(p93--94)
煉就一雙「慧眼」,要求我們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學習和掌握有關
消費方面的知識,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
26、當消費者的權利受到侵犯以後,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維權?(p96)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
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關仲裁
③ 八年級下冊政治 人教版的復習資料
初二下冊
1、我國的國家性質(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現階段我國的人民包括(p4)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
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注意,不屬於中國人民的中國公民有: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3、人民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現:平等地享有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4、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叫公民的基本權利?(p5)
公民權利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並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於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
本權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異同,我國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
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並依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
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國人口沒有
中國國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國公民)
6、我國公民 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
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
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具體包括: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
人身自由權利⑤……⑨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8、公民應該這樣正確行使權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
、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10、公民的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兩大類,什麼叫法定義務?憲法規定的
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p16)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定義務是指
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共6條)
11、什麼叫道德義務,道德義務有什麼作用,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
有哪些?(p17)
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愛
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12、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於法定義務,
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
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13、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怎樣的?(p19.d1)
我國法律與社會主義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
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
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第二單元
1、什麼是人格權?(p25)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
2、人格權包含哪些內容?它們有什麼特點?(p25)
(1)物質性人格權 (生命健康權)
(2)精神性人格權 (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 名譽權.隱私權 )
3、什麼是首要的人格權?(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於首要地位
4、人格權的特點(p24、25)
①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並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權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
③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
可與我們的人身分離。
5、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禁閉
④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拘禁
6、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護?(p26.d2)
答:①我國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②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
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7、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
8、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
健的體魄和煥發向上的精神
②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10、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p35)
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
11、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P38)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12、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
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並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頭
誹謗和文字誹謗。
③新聞報道失實。
④誣告。
13、什麼是肖像權?(p40)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
14、肖像的表現方式有哪些?(p40)
繪畫(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麼?(p40)
肖像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16、肖像權包括哪些內容?(p41)
肖像權包括:肖像製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17、侵害肖像權行為有哪些?(p41.d2)
(1)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就必須取得肖像
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成侵權。
(2),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18、什麼是姓名權?(p43)
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並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
、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
其監護人代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內容,姓名的地位是什麼?(p43)
(內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地位)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20、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p44)
21、隱私的含義(P46)
隱私是指公民不願意為人所知或不願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
密。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空間(P46頁)
22.保護隱私的意義(必要性)(46、47頁)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設以人為
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2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
民的隱私權。
24、隱私權的內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寧權(2)個人信息保密權(3)私人通信保密權
25、應該怎麼尊重他人的隱私?(p51-52)
(1)樹立隱私意識
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幹涉他人的私事
,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
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2)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隱私權表現
26、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p53)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
,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
行為。
2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p55)
(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
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
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法律保護的方式P55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要求精神賠償等。
第三單元
1、教育的含義和作用(p58--60)
含義: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
,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作用:對個人(P59),對社會(P60)
2、什麼是受教育權?(p60)
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
的權利。
3、什麼叫義務教育?其法律依據是什麼?(p61)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
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障。
4、義務教育中的「義務」和「教育」是什麼意思?(p61相關鏈接)
「義務」是指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和適齡兒童少年都要
遵循並應盡的義務。「教育」專指學校教育。
5、義務教育有什麼特徵?(p61)
(1)義務教育具有國家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推行和實施 。體現在家庭
和社會兩方面。
(2)義務教育具有普遍性:規定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 ,應
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3)義務教育具有免費性
6、作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應該這樣履行受教育的義務?(p64)
第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
第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
第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
務。
7、財產分為哪幾類,公民的合法財產包括哪些?(p68--69)
分類:國家所有、集體所有、個人所有。
公民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
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8、什麼叫財產所有權?(p70)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它是財產歸誰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現。
9、我國的國家審判機關通過哪些手段來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p72--73
)
通過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普遍的做法,往往通過採用
責令侵權人將毀壞的財物恢復原狀、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等方式,保護公民合法
財產的所有權。
通過刑事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是最嚴厲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通
常採用判處侵犯財產的罪犯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刑罰手段,保護公民合
法財產的所有權。
10、公民可以請求法院通過哪些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方式有哪些
?(P74第一段)
12、什麼叫遺產?作為遺傳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6)
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的合法財產稱為遺產。
作為遺產的三個必備的條件:
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
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
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13、什麼叫被繼承人和繼承人?(p76--77)
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
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14、繼承人包括那些人,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什麼確定的?(p77)
繼承人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
外祖父母(第二順序)。
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撫養關系確立的。
15、什麼叫繼承權?(p77)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16、什麼叫法定繼承,法定繼承人的順序是怎樣劃分的?(p77-78)
法定繼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定遺
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
祖父母
17、什麼叫遺囑繼承?遺囑繼承有什麼優點?(p78)
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其最大
的優點是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財產。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
。
18、什麼叫遺贈?(p79)
公民將自己的財產待死後不留給親屬,而贈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這是法律所
允許的,稱為遺贈。遺贈並不屬於遺囑繼承。
19、有效遺囑必須具備哪些條件?(p79相關鏈接)
立遺囑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其意思表示必須真實,遺囑內容必須合法,遺囑形
式必須合法,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一人或數人。
20、什麼叫智力成果?(p81)
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明創造以及文學
藝術作品等。
21、什麼叫智力成果權?(p82)
智力成果權,也就是知識產權。它是法律上確認和保護人們(包括公民和法人)
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精神領域創造的「產品」所具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
。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商業秘密權等。
22、保護消費者權益有什麼重要意義?(p89)
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維護社會
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23、我國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是什麼?其中明確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
利?(9項)(p91)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
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
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督權等9項權利。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權。(各權利
的含義見課本及筆記)
24、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履行哪些義務?(p92)
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費者(態度謙和、說話有禮貌
、選擇商品應事先考慮好、對營業員的優質服務表示謝意、維護生產經營者的正
當利益)。
25、作為消費者應該這樣去維護自己的權利才能避免上當受騙?(p93--94)
煉就一雙「慧眼」,要求我們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學習和掌握有關
消費方面的知識,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
26、當消費者的權利受到侵犯以後,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維權?(p96)
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
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關仲裁
④ 誰有初二下冊政治期末考試卷
八年級思想品德中段考試試題
班級 姓名 座號 評分
一、 單項選擇題
1、在今年的「兩會」上,三位分別來自廣東、上海、重慶的農民工人大代表格外「搶眼」。農民工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①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 ②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這一弱勢群體面臨的困難 ③充分反映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④是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廣泛性的真實體現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午休時間,小琪還在教室大聲朗讀英語。同學多次提醒,她卻說:「學習是我的權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幹涉。」小琪的觀點是
A.錯誤的,因為公民不得濫用權利和自由
B.錯誤的,因為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具有合一性
C.正確的,因為我國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受法律的保護
D.正確的,因為在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具有平等性和真實性
3、下列屬於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義務有
①行使監督權 ②維護全國各民族團結 ③維護國家統一 ④依法納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對於「限塑」,你所持有的態度和理由是
A.支持。因為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B.反對。因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立的
C.反對。因為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D.無所謂。因為「限塑」是國家的事,與青少年無關
5、公安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在深夜搜查了李某住宅,公安機關的行為
A.是依法辦事,合乎法律要求 B.侵犯了李某的隱私權
C.是違法行為,要受法律制裁 D.侵犯了李某的財產權
6、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受其影響,我國憲法、婚姻法等法律中都明確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這說明
①我國法律體現並維持社會主義道德 ②社會主義道德所提倡的行為都是法律所要求的行為 ③很多法律要求公民履行的義務,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 ④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律可以互相代替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行為能體現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是
A、「上課要遲到了,紅燈我也得闖過去」
B、「請不要在書桌上亂寫亂畫,我們要愛護公物」
C、「又要交稅了,讓我想想怎樣才能少交點」
D、「一次性木筷方便又衛生,我喜歡用」
8、近二十年來,我國制定了一百多部法律,確保了公民各方面的權利和自由得以實現,這體現了以憲法為核心的公民權利保障體制中的
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社會保障 D.政策保障
9、「救人要不惜任何手段,任何代價。」溫總理的話體現了對公民的( )的尊重
A.生命健康權 B.名譽權 C.人格尊嚴權 D.人身自由權
10、假設八年級某班,甲丟了一支鋼筆,乙在同學中散布甲的鋼筆是丙偷的謠言;丙為了報復乙,啟封偷看了乙的信件;甲和乙聯手將丙打成了輕傷。數天後甲的鋼筆在自己的家中找到了。那麼乙侵犯了丙的
A.名譽權和隱私權 B.隱私權和生命健康權
C.名譽權和生命健康權 D.名譽權、隱私權和生命健康權
大學生趙C因名字「中西合璧」。在換發第二代身份證時遇到麻煩,民警要他把名字全部改為原汁原味漢字,否則不予換發,趙C不服,一紙訴狀將公安局告上法庭,經審理,法院一審判決趙C勝訴,公安局必須允許越C使用原名換領身份證。據此回答11、12題
11、上述案例中,趙C之所以能勝訴,是因為公民依法享有
A.姓名權 B.生命健康權 C.財產權 D.名譽權
12、從上述安全中,我們可以得到的啟示有
①公民權利需要法律保障 ②法律總是維護公民個人權益 ③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是依法辦事 ④當個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善於運用法律武器維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胡季將呂明較胖的臉形十分誇張地畫了一幅漫畫,並以《肥豬》為名,張貼在教室里,呂明理直氣壯地對胡季進行了交涉。這是呂明在積極維護自己的
A.名譽權和榮譽權 B.榮譽權和姓名權
C.名譽權和肖像權 D.肖像權和姓名權
14、下列行為不屬於侵犯他人隱私權的是
①小剛將一同學的作弊行為報告老師 ②小玲在背後散布和議論一同學的缺陷
③大春給一同學起綽號 ④大民把一同學的作業拿來抄襲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15、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給予特殊保護,下列做法符合這一法律規定的是
A.某煤礦招用14歲的男孩做工 B.某初中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C.某學校讓學生在危房內上課 D.小商販在校門口向學生出售過期食品
16、我國公民在遵守公共准則的條件下,個人私情、私事不受非法干擾。這是法律在保護公民的
A.名譽權 B.榮譽權 C.肖像權 D.隱私權
17、下列行為屬於侵犯公民姓名權的是
A.小鵬用筆名「明天」向報社投稿 B.小輝用別人的名字寫誣告信
C.小峰按法定程序更改自己的姓名 D.小華用「愛心」的名字為災區捐款
18、公民參加各種有益活動,依法享有其他各種權利的基本保障是
A.肖像權 B.選舉權 C.人身自由權 D.名譽權
19、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指出,任何人不經未成年人同意,不得非法查看他們的日記、信件。這項規定
①尊重和維護了未成年人的隱私權 ②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③不利於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④不利於了解未成年人的思想動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某照相館未徵得楊某同意,擅自將其照片放在櫥窗里招攬顧客。該照相館侵犯了楊某
A.名譽權 B.肖像權 C.隱私權 D.姓名權
21、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構成是:工人、農民563名,知識分子628名,幹部988名。這表明
A.我國公民的自由和權利是有法律保障的
B.我國享有權利的主體非常廣泛
C.只有九屆人大代表才是國家的主人,行使國家權力
D.我國人民享有權利的范圍極其廣泛
二、 多項選擇題1、偷看他人信件,又把信中內容加以傳播、添油加醋,給他人的人格尊嚴造成了損害,屬於侵犯了
A.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 公民的名譽權
C. 公民的隱私權 D. 公民的榮譽權
2、下列行為,屬於侵犯公民肖像權的做法是
A. 寧某的一張名星照,被照相館為了招徠顧客,放在門外的櫥窗里,寧某得知後沒表態
B. 小歌星楊某的藝術照片,被某膠印廠印在廣告上宣傳,小歌星堅決反對並制止
C.公安機關為追捕刑事在逃犯,將逃犯的照片用電視公告
D. 某報記者,去一中學校采訪,將學生學習、鍛煉、業餘生活的照片登在了報刊上,進行宣傳
3、下列行為中,屬於違法行為的是
A.父母偷看子女的日記 B.公安人員因國家安全的需要對出境信件予以檢查
C.老師長期扣留學生信件 D.小麗在公眾場合惡意抵毀小靜
4、放學的路上,14歲的小楊看到幾個窮凶惡極的彪形大漢正在毆打自己的同學小張。小楊滿腔怒火,奮勇上前與歹徒搏鬥,結果兩人都被歹徒打成重傷,住進了醫院。這一事例給我們的啟示是
A.事不關已,熟視無睹,面對暴徒行凶他人,避而遠之
B.見義勇為,匡扶正義,不顧一切同犯罪分子作斗爭
C.要見義勇為,更要見義智為 D.在盡量保護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
5、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說明
A.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
B.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都是不能放棄的
C.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D.我國不允許只享受權利而不盡義務的特殊公民存在
6、按照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的通知要求,「第二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於2008年10月26日全面展開。開展這一活動
A.體現了對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重視 B.體現了對青少年的社會保護
C.有利於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身心健康
D.不符合實際,僅僅是一種形式,沒有實際意義
三、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2008年5月16日拾金不昧網載文指出,2008年5月14日上午,當漢口的黃先生從武昌菜籃子酒軒女服務員李莎手中接過丟失的皮包,看到包內6750元現金及存有6萬元存款的銀行卡、寶馬車鑰匙一個都不少時,他對拾金不昧的好青年李莎連聲稱謝。原來,不久前黃先生在武昌菜籃子酒軒就餐時不慎將皮包丟失,被女服務員李莎拾得並馬上上交服務台,積極聯系失主,最終將財物歸還。
(1)李莎履行了什麼義務?(2分)
(2)我們應該如何忠實地履行義務?(3分)
2、以下四位同學的話都涉及公民的人格尊嚴,請具體分析並回答問題。
甲:「經過協商,照相館使用了我的照片並付給了我報酬。」
乙:「我現在開始寫作了,筆名叫『晨陽』。」
丙:「他長得胖頭胖腦的,我叫他『小胖豬』。」
丁:「他的手機簡訊真多,我偷看了一下,什麼都有。」
(1)分別指出以上四位同學所享受的權利或所侵犯的他人的權利。(2分)
(2)當你的人格尊嚴受到侵犯時應該如何依法維權?(3分)
四、辨析題(8分)
要保護自己的隱私,就得「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五、材料分析題(10分)
從2008年3月26日起,重慶市三峽博物館、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等景點免費開放。中學生小胡和小吳在參觀景點的過程中,發現部分景點非常擁擠,一些設施遭受破壞,便將上述情況及改進意見寫在紙上,一方面向有關部門反映,一方面張貼在景區的顯要位置,向參觀者宣傳。
(1) 小胡和小吳將發現的情況及改進意見向在關部門反映,這是他倆在行使什麼權利?(2分)
(2) 請你溫馨提示他倆,在行使權利時,要注意什麼問題?(4分)
(3) 他倆可以通過哪些渠道表達自己的看法,請你出出主意。(4分)
六、探究題(12分)
梅老師是八年級(2)班的班主任,她最近遇到了不少問題,班裡的男生動不動就打架,導致班裡的綜合測評扣了不少分;女生經常哭著鼻子跟她投訴男生喜歡去翻她們的書包;學生間打招呼都是直呼「花名」,讓她摸不著頭腦……為了使班裡恢復往常和諧的氣氛,她准備舉辦主題班會。請你也積極參與到這次主題班會中。
[主題]
(1) 請你為本次班會主題取一個恰當的名字。(2分)
[情景再現]
情景一:上課前,組長要向組員收數學作業。但掃視全班以後沒看見張明的蹤影,只看到他的書包乖乖地躺在桌子上。組長同時發現,班裡的籃球也隨著張明失蹤,他知道張明一定是「晨運」去了。這下怎麼辦?再不交作業就會被老師批評不負責任,但張明又不在,他決定……
方案一:先把作業交給老師,跟老師說明白張明為什麼會遲交作業,讓老師來處置張明。
方案二:翻開張明的書包,私自拿出作業本然後交給老師。
(2) 你覺得哪個方案可取?為什麼?(3分)
情景二:放學後,負責倒垃圾的李全同學為圖方便把垃圾從窗戶往下扔,剛好被巡邏的教務主任逮住了,主任說要扣操行分5分,李全就把簡劍的名字「如實」呈報。第二天簡劍在公告欄上看到自己榜上有名非常氣憤,同學告訴他是李全的行為,他要去跟他全理論。
(3) 如果你是簡劍,你會跟李全說什麼?(5分)
[結束語]
(4)在班會結束之前,請你點一首歌表達你今後對同學行為的期望。並說說為什麼要選這首歌。(2分)
一、單項選擇題
CBDAA BBAAC ADCBB DBCAB B
二、多項選擇題
ABC AB ACD CD ACD ABC
三、簡答題
1、(1)道德義務。
(2)忠實履行義務應該做到: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2、(1)甲:肖像權;乙:姓名權;丙:名譽權;丁:隱私權
(2)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向老師、父母以及公安司法人員求助;必要時可提起訴訟。
四、辨析題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上述說法,是講人民內部的事,強調與人交往不把內心的秘密全說出去,有合理的地方。也就是說,保護隱私首先自己不輕易泄露隱私;向別人傾訴、與人分享隱私,要選擇對象,如果對方不能承擔保密的責任、沒有信譽,就不對他說。因為尊重隱私要強化責任和信譽意識。但總體上講,上述說法封閉了自己,不利於交往合作,對我們為人處世不利。與人交往,並非交流的全是隱私,因此只說三分話就不坦盪、不真誠了,除隱私外,應該以誠相待,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人溝通、交流和合作。
五、分析說明題
(1)批評建議權(監督權)
(2)要採用合法的方式和渠道,不要張貼大字報,侵犯別人的合法權益。
(3)向人大代表反映;直接向國家機關或工作人員反映;通過新聞媒體暴光。
六、合作探究題
(1)我們都是一家人。
(2)覺得方案一可取。因為方案二中私自翻開張明的書包是侵犯張明隱私的行為。書包是屬於私人領域,任何人都不得濫用權利侵犯他人的隱私,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隱私。
(3)我會告訴他:你冒用我的名字是屬於侵權行為,侵犯我的姓名權,是屬於違法行為,我有權追究你的責任。你現在應該向教務主任說清楚事情的始終。
(4)《相親相愛》。歌詞「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表明我們作為班級的每個成員應該要互相尊重彼此,包括我們的生命健康權、隱私權、姓名權、名譽權等,只有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我們才能學習得更快樂。
⑤ 八年級下冊政治各單元總結
八年級下冊政治知識點歸納:公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1、什麼是公民?什麼是中國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國國籍的)人。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
2、「公民」與「人民」的區別是什麼?
公民是個(法律)概念,而人民是個(政治)概念,人民的范圍不包括敵人在內。公民在(法律)上同「國民」是同意詞。公民的范圍包括(人民和敵人)。在公民中人民占絕大多數,專政對象(含罪犯)只佔極少數。
3、公民的權利,是指公民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以(作為)和(不作)為的方式取得利益。
4、公民的權利是如何實現的?
公民的權利是公民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以作為和不作為的方式取得的。一方面,公民有權(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去(實踐)某種行為;另一方面,公民有權要求其他公民、國家機關或有關組織(去做)或者(不做)某種行為,以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實現。
5、為什麼說人身權利是公民享有其它一切權利的先決條件?
在公民人身權利中,人生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先決條件)。因為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才有可能進行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參加國家管理,享受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6、公民的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責任。
7、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哪些內容?
人身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等內容。
8、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生命健康權由(生命權和健康權)兩部分組成。
9、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是國家法律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國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都對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加以保護。
10、哪些行為是傷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為?
傷害他人的生命,要(承擔法律)責任。傷害他人的(健康),包括傷害公民身體的肌膚、器官、機能的,也都為法律所不容,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殺人、毆打他人是對他人(生命健康權)的侵犯,是違法犯罪行為。(排污)使他人中毒致殘,(恫嚇)他人使之神經衰弱、精神分裂,(建築物上的擱置物)墜落砸死砸傷他人,飼養的(動物咬傷)他人等,也是對他人生命健康權的侵犯。
11、當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時應該怎麼辦?
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當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時,受害人有權依法進行(自衛),其他公民有權(制止)侵害行為。公民的身體受到輕微傷時,受害人有權要求侵害人(賠償醫療費用)等;如果非法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情節嚴重、危害性大,構成犯罪的,還要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責任。
12、我國憲法關於逮捕和拘禁是如何規定的?
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違反法律,需要拘禁,公安機關有權進行(行政拘留)或(刑事拘留)。如公安機關拘留人,應符合法定條件和手續,並不得超過其許可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八年級下冊政治知識點歸納:相親相愛一家人
1、家庭的含義: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而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2、家庭關系確立的幾種情形:
① 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結婚,組成新的家庭;
② 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系結合成家庭;
③ 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收養而組成家庭;
④ 隨父(母)再婚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與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與子女間的法定權利義務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3、家庭結構的類型:即核心家庭、主幹家庭、單親家庭、聯合家庭。
4、與父母的血緣關系不可改變:
⑴父母子女關系的確立,絕大多數基於血緣關系。生命是父母給予的,這種關系無可選擇、無法改變。
(2)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質,了解好的家風。講講好的家風、好的傳統、家庭里出名的人。
5、家為我們提供了物質環境和精神的關愛:
(1)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
(2)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
(3)我們盡享家庭的親情和溫暖
6、無悔的奉獻:
(1)父母對家庭的貢獻——誇誇自己的父母
(2)父母對子女之愛——概述母愛和父愛。母愛是最無私的;父愛如山,深沉嚴格。
7、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養育子女是法律規定的必須履行的義務。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甚至虐待子女,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的,要受到法律的處罰。
8、從各個方面感受家庭帶給我們的溫暖(對家的理解):
(1)家是人們的情感棲息地、物質生活後盾、安全健康保障、娛樂天地、天然學校和今後發展的大本營。(家是什麼?)
(2)熱愛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觸最深的話,表達對父母的敬愛之情。
9、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理應受到孝敬: 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
②我們應該以愛回報: 父母為家庭作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
③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要弘揚這一優良傳統。
子女孝敬父母既是道德義務又是法律義務。
10、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什麼是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處罰。
11、怎樣孝敬父母?
① 孝敬父母要落實到具體行為之中,要從小事做起。
② 愛父母,心裡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③ 對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不是盲目的順從,是在平等基礎上對父母的孝敬。
12、為什麼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盡孝心?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家庭和社會都做出過貢獻,在他們年老多病、行動不便之際,做孫子女的更要獻上一片孝心。這既是理所當然,也是弘揚中華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
13、成長煩惱產生的原因(與父母產生矛盾的原因)
①進入青春期後,我們的自我意識增強,開始獨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
②在父母的眼裡我們總是長不大的孩子,我們與父母之間產生的矛盾。
14、產生代溝的原因: 我們與父母的年齡差距是產生代溝的直接原因,代溝的實質是反映在年齡差異背後的多重代際差異。(我們與父母的人生經歷……差異)
15、如何對待父母的嚴要求?
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基於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這種在我們看來有些苛刻的「嚴」,反映出父母對於我們的愛。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
⑥ 《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初中初二思想品德期末試卷
時間:60分鍾 總分:5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公民意識的重要表現有 ( )
A.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B.不加入外國國籍,不崇洋媚外
C.與外國人交往不卑不亢 D.只履行義務,不享有權利
2.從法律角度看權利和義務的聯系,正確的說法是( )
A.公民權利和義務是可以分割的
B.公民權利和義務是不可能對等的
C.公民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但不會相互制約
D.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合一性,體現了二者的一致性
3.下列不屬與我國公民的是 ( )
A.歸國華僑 B.具有中國國籍,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
C.美籍華裔科學家 D.具有中國國籍,未滿18周歲的人
4.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的目的是 ( )
A.適應社會生活的變化 B.適應普通法律的變化
C.進一步完善憲法的內容D.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最高地位,保障憲法的權威性和穩定
5. 作為國家的總章程,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居於首要地位 ( )
A.憲法 B.中國共產黨 C.人民 D.國務院
6.下列基本權利中,屬於我國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必要條件的權利是 ( )
A.人身自由權 B.生命健康權 C.受教育權 D.政治權利
7.下列行為屬於侵犯公民肖像權的是 ( )
A.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B.某影樓未經張某夫婦同意,用其婚紗照做廣告
C.電視台在新聞節目中播放某校學生上課的鏡頭
D.高考的監考人員查驗考生的准考證照片
8.下列行為中,不屬於非法搜查的是 ( )
A.張民懷疑同桌李生偷了他心愛的鋼筆,對李生進行搜身檢查
B.企業老闆怕產品失竊,保安人員對下班出廠的工人都要進行搜身檢查
C.偵查人員出示搜查證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搜查
D.商場懷疑某顧客有偷竊行為,對其身體進行搜查
9.學生獲得「三好學生」稱號,工人獲得「勞動模範」稱號,教師獲得「辛勤園丁」稱號,他們的照片被張貼在單位給予表彰。這屬於 ( )
A.名譽權 B.榮譽權 C.姓名權 D.肖像權
10.下列哪些行為是不尊重他人隱私的行為: ( )
①在銀行櫃台前設置一米線
②因有人曾將工廠的產品藏在廁所里,所以工廠在廁所里安裝監視器
③警方對犯罪嫌疑人的住宅進行監聽
④我們的習慣用語:你有多大了?你多重?談戀愛了嗎?每月收入多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小陳將100元捐給四川汶川災區的小學生。小陳這是對自己的合法財產行使( )
A.使用權 B.佔有權 C.收益權 D.處分權
12.我國法律規定接受義務教育的對象是( )
A.所有公民 B.所有未滿18周歲的公民
C.廣大青少年 D.適齡兒童和少年
13.公民的智力成果權不包括 ( )
A.著作權 B.繼承權 C.專利權 D.商標權
14.李某攜妻兒外出旅遊,在意外事故中一家人不幸全部喪生。李某在世的親人還有他的養父母、同胞兄弟、叔叔、姑母,按法定繼承,最先可繼承他的遺產的是 ( )
A.兄弟 B.養父母 C.叔叔 D.姑姑
15.某牛奶公司所產的鮮奶,部分是用奶粉加工的。但包裝盒原料欄中卻沒有相關說明。這屬於侵犯消費者的 ( )
A.知悉真情權 B.安全保障權 C.依法求償權 D.維護尊嚴權
16.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的基本社會身份是 ( )
A.子女 B.顧客 C.學生 D.公民
17.俗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但圖中的三個和尚卻有了水喝。這啟示我們 ( )
①一個人做事容易成功,人多了反而不可能成功
②一個人也許能夠單獨完成任務,如果合作,將會更好地完成任務
③如果一個集體缺乏團結和合作,將會影響到每個人的利益
④合作是共享的基礎,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結果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18.在考試時,發現同學作弊,體現非正義感的表現是 ( )
①提醒他不要做 ②視而不見 ③想方設法替他做掩護 ④考試後向老師說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下列規則中需要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是 ( )
A.學校的規章制度 B.法律 C.紀律 D.道德
2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社會生活的每個方面都有自己的制度、規則
B.維護正義時可以不講究規則
C.正義要求我們尊重自由
D.看到不正義的事情發生,能夠聲援、救助,是正義行為
二、簡答題(每題6分,共12分)
21.消費者甲:才穿了兩個月的皮鞋就壞了,現在的假貨實在坑人!消費者乙:我才買的自行車就出毛病了……
(1)消費者甲和乙的哪些權益受到侵犯?(2分)
(2)經過調查,79%的人有類似經歷,70%的人採取了「自認倒霉」 的方式處理,這些情況說明什麼問題?(1分)假如你遇到類似問題,應該通過哪些合法途徑來解決?(3分)
22.編輯老師:
我是一名九年級學生,我最得意的是自己有個小書桌,書桌裡面有個小抽屜,一把鎖將我的小秘密鎖在裡面。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突然發現抽屜上的鎖被砸開了,打開抽屜一看,裡面的信件、日記好像被翻過。我趕緊問媽媽,媽媽笑著說:「不要慌,是我砸的,看你整天神神秘秘的,我不放心,想看看你到底有什麼秘密。」我聽後,又氣又惱,不知該怎麼辦?
學生:王紅
(1)媽媽的做法合理嗎?為什麼? (2分)
(2)媽媽有監護義務,她應通過哪些正確途徑了解王紅的思想動態?請你提出兩點建議。(2分)
(3)王紅該怎麼辦?你是她的同齡人,請幫她出出主意。(2分)
三、辨析題(6分)
23.初中生張某在家不做家務,而且常常以各種借口逃課。當父親批評他時,他說:「我是未成年人,還不是公民,不需要履行義務。」張某的說法對嗎?請說出你的理由。
四、活動探究題(共12分)
1.在上學的路上,雖然路口亮著紅燈,但沒有汽車通過,我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班裡有個同學受到大家的排斥,我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排隊的場合,如果有很多人插隊,我會
。
4.作為子女,我在家裡的責任是
。
5.作為學生,我在學校中的責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為公民,我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是
。
參考答案
1-5:ADCDA;6-10:ABCBD;11-15:ADBBAD;16-20:DDBBB。
21.(1)知悉真情權、公平交易權。
(2)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較為嚴重,許多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解決途徑:找商家或廠家交涉,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向人民法院起訴等。
22.(1)不合理。媽媽的做法侵犯了王紅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也侵犯了王紅的隱私權。
(2)談心、交流;觀察王紅的日常行為,留意她的日常交往;找老師或王紅的同學了解王紅在校表現;如果發現異常信件可向王紅提出,經同意後方可拆開看等。
(3)要心平氣和地用所學的法律知識跟媽媽講道理,說明她的做法是不正確的,請她尊重自己的隱私;諒解媽媽的過錯;平時應主動與父母交流、溝通,消除他們的顧慮,讓他們放心;要正確對待、接受父母的教育。
23.答:張某的說法不對。(1分)
①張某雖然是未成年人,但仍然是我國公民。因為我國法律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不管男女老幼,都是中國公民。(2分)
②張某認為未成年人不需要履行義務的觀點也是錯誤的。公民的義務通常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責任。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相聯系的,要真正維護權利就必須自覺履行義務,不履行法定義務要承擔法律責任。(3分)
24.言之有理即可。每答對一點2分。
⑦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政治期末卷
八年級下冊期末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1.周老伯患腦血栓不能行走,上海某出租汽車公司的麥惠民師傅自從一次在大雨天救了周老伯以後,麥師傅的計程車便成了周老伯的專車,隨叫隨到。周老伯夫婦的兒女都不在身邊,麥師傅把周老伯當成自己的父母,悉心照顧……這個事例說明()
A.法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
B.道德義務是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自願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
C.法定義務是由國家規定的
D.道德義務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2.下列行為,哪些是法律要求公民必須做的?()
A.參加植樹勞動,種植和保護林木
B.破壞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
C.已被確診為惡性傳染病患者,要接受隔離、及時就醫
D.為災區人民捐款
3.一天下午放學後,中學生李強正走在回家路上,忽然看到幾個持刀歹徒正堵住同學小林要錢,小林掏不出錢來,嚇得直哭。這時,李強應該()
A.奮不顧身,沖過去抓歹徒
B.自己年齡太小,救不了同學,自身安全重要,還是走吧
C.走上去把自己的錢給歹徒,救出同學,破財免災
D.迅速撥打110報警,同時尋求周圍大人的幫助
4.下列不屬於公民合法財產的是()
A.炒股賺的錢B.民營企業家年終分紅
C.某市市長接受他人送的小轎車D.購買彩票中的獎金
5.江某與趙某共同開辦了一家工廠,由於經營有方,獲利頗豐。一天,江某在車禍中不幸遇難,留下大筆遺產。其中,能分到遺產的人有()
A.江某的前妻、江某的妻子、江某的兒子和女兒
B.江某的合作夥伴趙某、江某的妻子、江某的兒子和女兒
C.江某的妻子、江某的兒子和女兒、江某家的保姆
D.江某的妻子、江某的兒子和女兒、江某的弟弟
6.近日,張良在縣城高中發現,該校的一張教師值班表上竟然有自己的姓名。經打聽,方知這名教師竟是自己12年前的初中同班同學蔡某。後來,張良在縣高中查詢得知,自己1994年中考考了504分,被該校錄取。而蔡某冒用他的姓名上了高中,高考考上了師范專科學校,畢業後分配到縣中任教,一直使用其姓名至今。蔡某的行為()
A.是正當的行為,因為他享有姓名權
B.是盜用他人姓名的非法行為
C.是冒用他人姓名的非法行為
D.侵犯了張良的姓名權、受教育權和隱私權
7.下列行為屬於侵犯公民隱私權的是()
A.父母拆看自己8歲兒子的信件
B.司法人員公開公民的私生活
C.公安刑偵人員監視犯罪嫌疑人的生活
D.公民依法檢舉、控告他人時,提供的證據中涉及他人隱私
8.農民於某讓小學畢業的女兒輟學回家務農,村委會幹部多次勸說無效。於是,鄉政府對於某進行批評、教育,並依法責令其按期送女兒返回學校學習。這一事例主要表明我國義務教育具有()
A.普遍性B.免費性
C.群眾性D.國家強制性
9.一天,王某帶兒子王偉到曾某開辦的飲食店吃早餐。此時,隔壁商鋪的楊某提著液化氣鋼瓶在距離曾某飲食攤煤球爐(在飲食店門外3米處)約十餘米的下水溝入口處傾倒殘留在鋼瓶內的水和液化氣,液化氣飄散至煤球爐處時突然起火,將王偉的面部、手指、雙腿燒傷。隨後,王某、曾某、楊某迅速將王偉送至醫院,共花去醫療費8 658元。經醫生診斷,評定為傷殘七級。在這起事件中,你認為()
A.是王某的責任,因為他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兒子
B.是楊某的責任,他侵犯了王偉的生命健康權
C.是曾某的責任,因為是在他的店裡發生的,他沒有保護好顧客的安全
D.楊某應該負主要責任,曾某、王某負次要責任
10.當消費者合法權益受損時,可以採取多種途徑進行維權,其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是()
A.與經營者協商解決B.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C.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D.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1.下列不屬於未成年人享有的權利是()
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B.繼承權
C.隱私權D.名譽權
12.正定縣的於金霞老人無兒無女,63歲再婚嫁給邵洪江。由於同邵的兒子關系不好,於金霞於1998年住進敬老院,由老伴邵洪江支付生活費。2005年初,邵洪江去世,其子將父親生前和於金霞積攢的4萬多元存款支走。於某生活無著落,遂請求法律幫助。在經過詳細詢問和調查了解後,正定縣法律援助中心決定為於金霞老人提供法律援助,並指派兩名律師接辦此案。通過律師的努力,於金霞的民事維權案終於得到圓滿解決,依法維護了孤寡老人的合法權益。從這一事件中,你認為()
A.正義的制度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推動社會的進步
B.公平為人們提供發展的權利和機會
C.應該孝敬老人
D.國家對老年人的特殊保護是不公平的
13.恩格斯指出,關於永恆的公平觀念不僅是因時因地而變,甚至也因人而異。這說明()
A.公平是永恆的B.不同人對公平的感受是不同的
C.不同時期對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D.公平是相對的
14.八年級學生小蘇坐公交車回家,當車行駛到市少年宮附近時,一名男子突然一把奪過一位正在打電話的老太太手中的手機,碰巧這時公交車靠站,歹徒在車門打開的一瞬間倉皇跳下,撒腿便跑……如果你是小蘇,會選擇下列哪種做法?()
A.自身安全第一,雞蛋不要碰石頭
B.與我無關
C.挺身而出,與歹徒搏鬥
D.記住歹徒的相貌和逃跑方向,撥打110報警
15.小強平時成績很好,有一次期中考試,同學吳宇示意要他幫忙。礙於同學情面,他給吳宇傳了張紙條,結果被老師當場抓住。事後,學校宣布小強和吳宇的成績無效,並全校通報批評。面對這樣的結果,小強不正確的做法是()
A.及時反省自己的錯誤
B.換位思考,認識到學校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考場紀律
C.覺得委屈,找老師聊聊
D.覺得不公平,不去上課以示抗議
二、是非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
1.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因而每個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2.我國法律規定最低就業年齡一般不低於18周歲。()
3.每個公民都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麼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
4.義務教育具有免費性,就是說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什麼錢都不用交。()
5.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
6.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
7.正義就是要見義勇為,不見義勇為就不是一個正義的人。()
8.在學校廁所、教室安裝監視器都是侵犯學生隱私權的行為。()
9.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權、榮譽權不受侵犯。()
10.公平的合作就是成員平均分擔責任和分享收獲,不要競爭。()
三、案例分析題(每題10分,共40分)
1.方成、方瑩系兄妹。在方成14歲、方瑩11歲時,母親不幸去世。父親為了再娶,視他倆為包袱,經常打罵,不讓回家。兄妹倆有家不能歸,無奈之下便離家出走,以乞討和撿破爛為生。現在,方成兄妹已長大成人,他們靠勞動致富,不僅蓋上了新房,而且還買了高檔家電和傢具,日子過得很富裕。這時,父親年紀已大,看到子女日子過得挺紅火,就要求方成兄妹倆每月付給150元贍養費,否則便去法院告他們虐待老人。
如果你是法官,你會如何審理此案?請說明依據和原因。
2.某校八年級學生王某,整日沉迷於游戲廳、錄像廳等場所,學習不思進取,視讀書為苦差事。老師找他談話,希望他能好好學習,他卻振振有詞地說:「讀不讀書是我個人的事,別人管不著。」
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王某的觀點。
3.某校女生徐某、蔡某到商場購物,商場工作人員懷疑她倆偷了一瓶化妝品,便對她們進行責問、盤查、搜包,但未發現「贓物」。繼而又要搜身,被兩名女生嚴厲制止。工作人員將兩名女生非法拘留達1個多小時。事後,兩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狀告該商場侵權。法院經審理,判決商場向兩名女生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並向兩名女生支付精神損失撫慰金4 000元。
請回答:(1)商場工作人員的行為侵犯了兩名女生的哪些權利?
(2)法院的判決說明了什麼?
(3)你從這一案例中得到什麼啟示?
4.材料一2005年3月16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長、首發公司原董事長兼黨委書記畢玉璽受賄、私分國有資產案進行一審,62歲的畢玉璽因犯受賄罪、私分國有資產罪被判處死緩。據調查,在1994年至2003年間,畢玉璽利用職務之便,通過介紹、推薦和打招呼等方式,先後幫助多人在五環路等公路建設工程及相關配套項目上謀取利益,涉嫌收受他人賄賂達6 000萬元人民幣。首發公司多名涉案人員也被緝拿。
材料二趙某無視國家法律,自稱是上帝的信徒,能醫治百病。他向當地群眾賣「神葯」,還用「神針」扎病人的身體,有時病人被扎得痛暈過去。他就這樣裝神弄鬼,騙取錢財,後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畢玉璽、材料二中的趙某為什麼會被逮捕、判刑?
(2)公民應怎樣依法行使權利?
四、填表題(10分)
這學期大家學了很多法律知識,現在是檢驗你學習成果的時候了。請結合日常生活,填寫下表中侵權行為的表現、造成的危害以及應承擔的後果。
類別
具體表現
造成的危害
應承擔的後果
侵犯生命健康權
侵犯名譽權
侵犯肖像權
侵犯姓名權
侵犯隱私權
侵犯教育權
侵犯合法財產權
侵犯財產繼承權
侵犯智力成果權
侵犯消費者的權益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B2. C3. D4. C5. D6. C7. B8. D9. B10. D11. A12. A13. D14. D15. D
二、是非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三、案例分析題
1.提示:我國憲法第33條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我國婚姻法第15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撫助的義務。」我國憲法和婚姻法等有關條文,都明確地規定了公民權利義務的一致性,這是正確處理權利義務關系的根本指導原則。方成的父親在子女幼小、需要撫養教育(而他又有撫養能力)的情況下,本應依法履行撫養義務,但方父為了自己再娶,不讓兄妹倆回家,這種行為不僅應受到道德的譴責,而且應受到法律的制裁。方父有撫養子女的能力,而故意不履行撫養子女的法律義務,卻要求子女付給他贍養費,這種要求不符合權利義務一致性的原則,也不符合我國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因而他的請求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
2.提示:(1)王某認為讀不讀書是他個人的權利是正確的。因為受教育權是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任何公民都能依法享有在國家和社會提供的各類學校和機構中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2)王某認為讀不讀書別人管不著則是錯誤的。因為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任何公民都必須依法履行在一定條件下接受教育的義務,否則就是違法行為,國家要強制其履行。在受教育方面,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割的。
3.提示:(1)商場工作人員的行為侵犯了兩名女生的隱私權和人身自由權。
(2)法院的判決說明了公民的隱私權和人身自由權受法律保護。
(3)啟示:當權利受到侵害時,我們應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採取各種方式保護自己的權利。
4.提示:(1)材料一中的畢玉璽利用手中的權利,收受賄賂,私分國有資產,觸犯了國家法律。材料二中的趙某披著宗教的外衣,裝神弄鬼,騙取錢財,禍害群眾。這兩個人都違犯了國家法律,危害了社會,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嚴懲。
(2)公民在作出行為選擇時,要依法行事,依法行使權利。首先,不得以非法手段謀取私利;其次,不得超越合法權利的范圍;再次,要採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利;最後,要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總而言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權利。
四、填表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