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信息隱藏技術和加密技術的區別
信息隱藏技術
信息隱藏將在未來網路中保護信息不受破壞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信息隱藏是把機密信息隱藏在大量信息中不讓對手發覺的一種方法。信息隱藏的方法主要有隱寫術、數字水印、可視密碼、潛信道、隱匿協議等。
隱寫術(Steganography):隱寫術就是將秘密信息隱藏到看上去普通的信息(如數字圖像)中進行傳送。現有的隱寫術方法主要有利用高空間頻率的圖像數據隱藏信息、採用最低有效位方法將信息隱藏到宿主信號中、使用信號的色度隱藏信息的方法、在數字圖像的像素亮度的統計模型上隱藏信息的方法、Patchwork方法等等。
數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數字水印4就是向被保護的數字對象嵌入某些能證明版權歸屬或跟蹤侵權行為的信息。目前主要有兩類數字水印,一類是空間數字水印,另一類是頻率數字水印。空間數字水印的典型代表是最低有效位(LSB)演算法,其原理是通過修改表示數字圖像的顏色或顏色分量的位平面,調整數字圖像中感知不重要的像素來表達水印的信息,以達到嵌入水印的目的。頻率數字水印的典型代表是擴展頻譜演算法,其原理是通過時頻分析,根據擴展頻譜特性,在數字圖像的頻率域上選擇那些對視覺最敏感的部分,使修改後的系數隱含數字水印的信息。
可視密碼技術:可視密碼技術是Naor和Shamir於1994年首次提出的,其主要特點是恢復秘密圖像時不需要任何復雜的密碼學計算,而是以人的視覺即可將秘密圖像辨別出來。其做法是產生n張不具有任何意義的膠片,任取其中t張膠片疊合在一起即可還原出隱藏在其中的秘密信息。其後,人們又對該方案進行了改進和發展。主要的改進辦法辦法有:使產生的n張膠片都有一定的意義,這樣做更具有迷惑性;改進了相關集合的造方法;將針對黑白圖像的可視秘密共享擴展到基於灰度和彩色圖像的可視秘密共享。
~~~~~~~·
信息加密技術是利用數學或物理手段,對電子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和存儲體內進行保護,以防止泄漏的技術。保密通信,計算機密鑰,防復制軟盤 等都屬於信息加密技術。通信過程中的加密主要是採用密碼,在數字通信中可利用計算機採用加密法,改變負載信息的數碼結構。計算機信息保護則以軟體加密為主。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幾種加密體制和加密演算法有:RSA演算法和CCEP演算法等。為防止破密,加密軟體還常採用硬體加密和加密軟盤。一些軟體商品常帶有一種小的硬卡,這就是硬體加密措施。在軟盤上用激光穿 孔,使軟體的存儲區有不為人所知的局部存壞,就可以防止非法復制。這樣的加密軟盤可以為不掌握加密技術的人員使用,以保護軟體。由於計算機軟體的非法復制,解密及盜版問題日益嚴重,甚至引發國際爭端,因此對信息加密技術和加密手段的研究與開發,受到各國計算機界的重視,發展日新月異。
⑵ 加密是指將信息隱藏起來嗎
密,是以某種特殊的演算法改變原有的信息數據,使得未授權的用戶即使獲得了已加密的信息,但因不知解密的方法,仍然無法了解信息的內容。 在航空學中,指利用航空攝影像片上已知的少數控制點,通過對像片測量和計算的方法在像對或整條航攝帶上增加控制點的作業。
詳見網路。也算是將信息隱藏起來,但是這里的隱藏不是指看不見,而是說你即使能拿到加密後的數據,不知道方法你也不知道真正的意思。
⑶ 信息隱藏的原理
信息隱藏是指在設計和確定模塊時,使得一個模塊內包含的特定信息(過程或數據),對於不需要這些信息的其他模塊來說,是不可訪問的。
基本原理
假設A打算秘密傳遞一些信息給B,A需要從一個隨機消息源中隨機選取一個無關緊要的消息C,當這個消息公開傳遞時,不會引起人們的懷疑,稱這個消息為載體對象(Cover Message)C;把秘密信息(Secret Message)M隱藏到載體對象C中,此時,載體對象就變成了偽裝對象C1.載體對象C是正常的,不會引起人們的懷疑,偽裝對象C1與載體對象C無論從感官(比如感受圖像、視頻的視覺和感受聲音、音頻的聽覺)上,還是從計算機的分析上,都不可能把他們區分開來,而且對偽裝對象C1的正常處理,不應破壞隱藏的秘密信息。這樣就實現了信息的隱藏傳輸。秘密信息的嵌入過程可能需要密鑰,也可能不需要密鑰,為了區別於加密的密鑰,信息隱藏的密鑰稱為偽裝密鑰k。信息隱藏涉及兩個演算法:信息嵌入演算法和信息提取演算法
⑷ 電子政務考題:信息加密是指隱藏數據的
信息加密是指隱藏數據的信息。
通常而言,現階段最為有效的信息加密方式,就是對原始數字信息(明文)按照一定的一定方式(演算法)換算成其餘有規律的數字信息(密文),然後在按照一定的方式對加密信息進行讀取的過程。
(1)明文:即原始的信息數據;
(2)密文:經過加密後的信息數據;
(3)加密方式:要加密傳輸中的數據流,一般採用鏈路加密、節點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三種方式;
(4)加(解)密演算法:是指密文和明文之間實現置換或轉換 的規則和步驟,DES 演算法、RSA 演算法和 IDEA 演算法是目前信息數據 通信中最為常用的三種加密演算法;
(5)密鑰:是指信息數據加密(由明文變密文)和解密(由 密文變明文)過程中使用的可變參數,它直接影響信息數據加密 和解密的結果。
一般信息加密技術及在計算機網路安全中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使用的普遍性增加,為了進一步促進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加密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現階段的互聯網加密技術種類繁多,但是可以將其粗略的分為對稱加密技術和非對稱加密技術。
信息加密相關技術
在人們使用電子設備時,接觸最為頻繁的信息加密技術就是密碼演算法。密碼演算法也稱密碼,本質是應用於加密操作的數學函數。
早期應用的密碼多是受限制演算法類型,受限制演算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發揮了有效作用,但是結合當前信息加密需要來看,受限制演算法顯然已經無法達到要求;
在大規模用戶組織使用受限制演算法時,密碼的保密性難以得到保障,如果某一用戶不慎泄露密碼,其他用戶就要及時更換演算法類型,否則便會有信息泄露的風險,由此也可以認識到受限制演算法的局限性。
當然,目前按互聯網信息加密技術已經穩妥的解決了這種問題,現代密碼的使用需要藉助密鑰解密,用戶群體的密鑰在廣闊無際的密鑰空間中任意變換,這極大加強了信息加密的安全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