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60u盤鎖定
360u盤鎖定(360加密u盤被鎖定)要是小雷問起互聯網中最「流氓」的軟體,大家心中估計能冒出數十個答案。
2345、360和金山系列等軟體,當時一度聞風喪膽,讓用戶們避而遠之。
當然,小雷並不是說它們不實用啊,像360家的安全軟體就默默守護了數億台個人電腦,貢獻不可謂不大。
至於為啥會和「流氓」二字沾邊,我想大夥兒都懂的。
和手機不同,電腦在普及時,互聯網正處於蠻荒發展時代,整個環境就一個烏煙瘴氣。
比如啊,軟體廠商們會在安裝過程中引導用戶養蠱。
只要咱們點錯一個按鈕,流氓全家桶當場上門服務,給你的電腦送上全方位卡頓套餐。
即使用火眼金睛盯著每個安裝步驟,也難以躲過全家桶的制裁。
因為軟體廠商已精通用戶心理學,有時候得反向操作,才能避免全家桶禍害電腦。
舉個例子,只見下面六個軟體全被打勾,能給人嚇出冷汗,但頂部的文案告訴咱們事情並不簡單。
小雷也是愣了一會才明白,這軟體的意思是:打勾的軟體都不會附加安裝。
萬一哪位老哥沒看清楚,直接把6個選項全部取消,那將喜提推廣軟體全家桶。
而且啊,這些軟體安裝起來很容易,想要卸載卻無比艱難。
總結起來,大概就是:安裝自帶全家桶、卸載難倒一片人。
恰好,在網友們的印象里,360似乎是最難被卸載的那一個。
前陣子就有日本網友因為卸載不了360全家桶,只能在推特上找中國網友來幫忙。
這一來二去,搞得網友們都覺得360是那種能裝不能卸載的軟體。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啊,最近俞敏洪在和360創始人聊天時,就問到「360是不是卸載不了」。
周鴻禕聽到後蚌埠住笑,尋思著這不是有手就行嘛。
「雖然卸載繁瑣了點兒,但這都是360的自我保護,防止病毒輕易入侵。」
圖源:新浪科技
理是這么個理,但不僅是360安全管家,很多360旗下的軟體都設置了繁瑣的卸載步驟。
硬要說沒有私心,那多半是假的。
今天小雷也打算測一下主流PC軟體的卸載過程,看看幾年過去,那些流氓的卸載套路到底消失了沒。
先從大夥最關心的360開始說起。
其實在飽受爭議以後,360就悄悄推出了【極速版】,並放在官網的二級菜單中。
而所謂的極速版呢,其實就是去掉了廣告彈窗,只給咱們開啟核心功能。
小雷用過好一陣子,確實體驗不錯,做到了默默守護,非必要不打擾。
卸載起來也十分省心,甚至讓我感覺到很陌生...
雖然它的【繼續卸載】按鈕依然放在不起眼的位置,但只要你敢點擊,人家是真敢給你卸載。
這波卸載體驗,小雷可以給個五星好評。
但也不要高興得太早。
畢竟大部分用戶,用的還是原版360,它安裝和卸載體驗比極速版差得多。
原版360在首次安裝後,會給咱們捆綁安裝360安全瀏覽器,隨後又會在任務欄上植入「搜索」功能。
對味兒了,這才是我們熟悉的360。
至於卸載方面,雖然目前卸載步驟沒有前幾年那麼多,但小雷第一次卸載嘗試還是失敗了。
當然,360的「反卸載」套路也不復雜,它只是把卸載按鈕混入了其他功能裡面。
小雷第一次就被騙了,沒忍住點擊【我要吐槽】...
總之呢,如果大夥平時用習慣了360,我強烈推薦用官方推出的極速版,體驗會有質的提升。
接下來是人稱流氓界的頭號玩家 - 2345。
小雷不知道如何評價這公司,一方面是它確實推出過一些實用性不錯的軟體。
但另一方面是軟體自身所攜帶的流氓屬性太濃,以至於一個卸載教程都會有十萬播放。
除此以外,用戶下載2345軟體後,它會自動篡改用戶的網址首頁。
靠著這種套路,2345網址導航在當年激烈的網頁導航市場中,硬生生搶到8.3%的市場份額。
電腦
圖源:艾媒咨詢
這還沒完,一旦你的瀏覽器首頁被2345篡改了,想改回去就很難...
至於卸載體驗這塊,我選擇了2345安全衛士作為測試。
沒錯,2345還把網路安全這碗飯給吃上了。
什麼垂直業務都是浮雲,多元化發展喂飽市場才是王道。
雙擊2345安全衛士的安裝包後,迎面而來的,就是默認勾選的【鎖定所有瀏覽器主頁為2345導航】的選項。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但2345在這幾年間也沒啥變化,還是原來的味道...
卸載界面就套路滿滿,第一個界面絲毫不提卸載,只把【卸載】按鈕放在右下角最不起眼的位置。
電腦
再點擊【我要卸載】後,2345安全衛士直接紅溫警告:
卸載會導致電腦失去安全防護!
那我該不該配合它,假裝害怕一下捏?
即使把它卸載了,它還會裝可憐,然後高亮【體驗最新版】。
嗯,小雷覺得有關部門可以加大力度,再給這哥們錘兩拳...
最後的測試目標很明確,我打算試試驅動精靈。
從前幾年的PC端用戶反饋來看,驅動精靈的流氓程度不亞於360和2345。
當年的驅動精靈在安裝完電腦成後,會自動彈出【熱點新聞】,很難想像其業務涉獵有多廣。
不過下載和安裝驅動還算省心,沒有搞限速,也沒有收費機制。
但免費永遠都是有代價的,驅動精靈為了盈利,強制捆綁首頁導航、留後門和給卸載設套路等操作層出不窮。
唯一的優點,大概就是下載和安裝驅動比較省心,畢竟那時還沒有搞限速這套玩法。
至於卸載體驗,那時的驅動精靈完全可以用「惡心」來形容。
卸載按鈕放在極其不起眼的位置,想完成卸載,起碼要走五個界面流程,走錯一步都得重來。
電腦
後來驅動精靈被金山收購,也就加快了商業化進程。
比如加入會員機制,限制免費用戶下載驅動的速度,會員還能享受彈窗攔截和文件粉碎等特權。
商業化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功能越來越雜。
就像是現在的音樂App加入社區和直播等功能一樣,要恰飯的嘛。
那收費能換來啥好處呢?
比較明顯的改變是,現在卸載驅動精靈確實不費勁了。
卸載按鈕會大方地高亮顯示,讓用戶一眼就能看到。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些軟體已經不再需要犧牲用戶體驗來賺錢。
就拿360來說嚯,360曾靠著免費策略獲取大量用戶,再通過投廣告等方式,從用戶中賺取收入。
說實話挺low的,用戶體驗也很差。
但現在的360開始重視B端業務,還投資哪吒汽車啥的...其實能撐起整體營收。
所以它才有底氣做「永久免費 無廣告彈窗」的極速版。
驅動精靈則是反了過來,走「付費換取好體驗」的路線。
這和網路網盤的思路倒是很像,早期免費不限速,後期搞付費會員機制賺錢。
從這些頭部PC軟體的打法轉變,能看出PC軟體生態確實越來越規范。
當然,有時候並不是企業本身願意去改變,相關部門的大力整治也是關鍵。
就像今年315晚會上,PC軟體的彈窗廣告和捆綁安裝就被點名批評。
和海外的用戶不同,他們很早就養成了給產品付費的習慣。
咱們這邊的互聯網公司打法不同,用「免費」來推廣軟體,通過各種套路來保證用戶存活率。
接著就是通過捆綁軟體和彈窗廣告賺錢,畢竟國內PC用戶的付費意願確實不怎麼高。
但這種玩法是有天花板的,公司想賺更多錢,就只能加更多彈窗,惡心用戶的同時,也在違法邊緣瘋狂試探。
在監管越來越嚴的情況下,如今PC頭部軟體都在尋求轉型。
當然,轉型B端賺錢,繼續給用戶提供免費服務的模式,無疑是咱們最喜歡的啦。
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