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學方法論》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經濟學方法論》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f34DOQBk8mLbctJL4v9W3g
❷ 《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美] 唐·埃思里奇)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FLcZqq1IRx1JKbRwCRJDOw
書名: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
作者:[美] 唐·埃思里奇
譯者:朱鋼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8-06
頁數:283
內容簡介:
本書的兩個核心目標是:對經濟學研究方法論的概念基礎和哲學基礎提供全面的考查,對研究項目的計劃、設計和實施提供程序方面的指導。本書所強調的是應用於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論、科學哲學或研究工具的技術。本書力求克服我們教學計劃的缺點:主要教授學生「知」的經濟學,卻很少教授他們「行」的經濟學。<br> 本書分為三部分,通過對研究過程的正規學習,可以增進研研究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❸ 《經濟學中的分析方法》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經濟學中的分析方法》[美]高山晟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hmdwiIow-CuUwxNpqF_log
書名:經濟學中的分析方法
作者名:高山晟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6
頁數:524
內容介紹:
《經濟科學譯叢:經濟學中的分析方法》是一本經典的經濟學方法論教材。《經濟科學譯叢:經濟學中的分析方法》闡明了經濟學中最為核心和本質的分析方法。作者在宏觀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實踐的基礎上,結合精心挑選的案例,詳盡說明了如何應用這些分析方法。在總體把握經濟學分析方法的基礎上,作者先後探討了非線性規劃、不確定性、最優控制理論等內容。《經濟科學譯叢:經濟學中的分析方法》更多強調「為什麼」的問題,而非「怎麼做」的問題,注重分析方法的解釋和經濟學理論的應用,因而能使經濟學研究者、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應用經濟學分析方法的能力。
作者介紹:
高山晟(Akira Takayama),1932-1996年,曾任日本京都大學經濟學教授以及位於卡本代爾的南伊利諾伊大學的Vandeveer經濟學教授。1962年獲日本一橋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已發表的論文涉及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國際貿易和金融學等領域。代表作除本書外,還有《國際貿易:一種理論方法》和《數理經濟學》(第二版)(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翻譯出版)。
❹ 經濟學方法論的實證方法與規范方法
經濟學的研究還可以區分為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相應地經濟學的方法可以區分為實證方法和規范方法。
①實證方法是在既定的評價標準的前提下,考察經濟活動中的一定的因果關系。它所解決的,是「這是什麼」或「這不是什麼」之類的問題。因此,其命題具有客觀性。以經濟增長為例,實證方法所要闡明的是:經濟增長的因素是什麼。即投資若干,在投資與產量的比例為一定的條件下,可能實現多大百分比的經濟增長率;或者,在投資額為一定的條件下,要實現一定的經濟增長率,投資與產量的比例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至於經濟增長本身是「好事」還是「壞事」,一定的經濟增長率本身是「值得實現的」還是「不值得實現的」,則不在實證研究的范圍之內。
②規范方法所考察的是經濟活動的評價問題,也就是「這應該是什麼」或「這不應該是什麼」之類的問題,規范研究帶有濃厚的倫理學色彩,它把「是非善惡」的討論納入經濟學研究的軌道。因而其命題不具有客觀性。仍以經濟增長為例,規范方法所要闡明的是:什麼樣的經濟增長是「好事」,是「值得實現的」,而什麼樣的經濟增長則不是「好事」,是「不值得實現的」。規范研究的結果是力求提供一種經濟活動的評價標准,一種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在有關社會政策的討論中,是不可能繞開規范分析的,而其主張的實現往往取決於政治上的抉擇了。
從分析方法本身來看,實證方法或規范方法同樣都可以在一定范圍內,並按照研究課題的一定的要求加以運用。但它們也不可能脫離經濟理論的指導。經濟學家從各自的學說立場出發,或者採取實證方法,或者採取規范方法,或者二者兼用,採取的方法總是與他們的經濟理論一致的。例如,新制度學派的代表人物採取規范分析方法,是指出社會的缺陷所在,並證明社會有可能通過改良的途徑而逐漸消除缺陷。在他們那裡,規范分析方法與新制度學派的改良主義學說是一致的。又如,凱恩斯主義者在討論經濟增長問題時,採取實證分析方法,說明經濟增長實現的條件和經濟增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並由此提出均衡增長的對策。但由於凱恩斯主義者的經濟增長學說是為解決經濟停滯服務的,其中論述雖然符合實際情況,然而它的有關均衡增長的論點卻是有缺陷的,它的有關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主張也只能暫時有利於經濟增長。
宏觀、微觀、制度結構、總量分析方法以及實證、規范分析方法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對經濟學的方法的區分,在它們之間存在著交叉的和互為補充的關系。例如,制度結構分析方法主要是規范分析,但它並不排除實證分析。新制度學派代表人物加爾布雷思既是制度結構分析方法的運用者,也是規范分析方法的運用者,但他在考察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在美國社會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時,以及在論述壟斷企業在控制市場和價格方面的具體表現時,就運用了實證分析方法。
與此相似的是,宏觀、微觀、總量分解等分析方法主要是實證分析,但它們並不排除規范分析。凱恩斯在運用宏觀經濟分析方法對經濟進行考察時,主要運用實證分析,如說明在何種情況下會發生大規模的失業現象,在何種情況下會出現真正的通貨膨脹,以及採取什麼樣的對策可以既消除失業,又防止通貨膨脹等等,但凱恩斯也對社會的收入分配趨勢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社會哲學,主張採取一定的措施來縮小收入分配的差距,這就屬於規范分析的范圍了。盡管這在凱恩斯的經濟學說中並不佔主要的地位,但卻表明了宏觀經濟分析與規范分析可以並用,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也可以結合在一起。此外,在經濟學關於經濟效率的微觀經濟研究中,也是既有實證分析的部分(如論述經濟效率的變動與技術進步的關系,分析經濟效率的變動對經濟增長率的影響等),又有規范分析的部分(如探討經濟效率變動的福利含義,從經濟效率的水平來評價一種資源配置方式或一種收入分配製度的優劣等)。
即使以數學方法來說,它同樣是可以與實證分析方法或規范分析方法並用的。經濟學家把數學作為經濟分析的一種手段,無論是用於宏觀經濟分析還是用於微觀經濟分析,除了主要是用於實證分析而外,也被用於規范分析。福利經濟學研究就是數學方法同規范分析相結合的例子。社會福利函數理論、外部經濟理論、次優理論等,都是微觀福利經濟學說,都著重於數學方法的運用,但它們同時也屬於規范分析的范圍。通貨膨脹與失業最優交替理論、最優增長與最優儲蓄率理論等,則是宏觀福利經濟學說,也都著重於數學方法的運用,但它們同樣是一種規范分析。
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封閉系統分析與開放系統分析,均衡分析與非均衡分析 這是對經濟學的方法從另外的角度進行區分。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不考慮時間因素,後者則考慮時間因素;前者只對一定時間的經濟現象進行分析,後者則分析一定時期、一定過程內的經濟活動。封閉系統分析和開放系統分析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限於考察一定經濟系統內部的各種力量的作用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後者則注意到經濟系統外部的一定的力量對經濟系統的運行的影響,以及經濟系統內部與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這兩種分析也各有自己的適用范圍。例如,貨幣學派在考察貨幣供應量的變動對一國經濟的影響中,採取封閉分析時,只注意本國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所造成的影響,而在採取開放分析時,則要加入國外貨幣供應量變動、一國國際儲備額變動、國際資本短期和長期流動、匯率變動等因素的作用。在某些場合,封閉系統分析有助於判明經濟系統運行中的特徵和存在的問題,而在另一些場合,開放系統分析則更能說明這一點,它們也不是不可互為補充的。均衡分析與非均衡分析的區別主要是:均衡分析考察經濟中若干變數(如供給、需求、價格、收入、貨幣數量)之間的關系,把有關變數之間的均衡與不均衡作為解釋經濟現象及其變化的基本因素。其中,一般均衡分析考察所有各個市場之間的均衡的建立與破壞,局部均衡分析考察單個市場的均衡的建立與破壞。非均衡分析則認為經濟現象及其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不能單純用有關變數之間的均衡與不均衡來加以解釋,而主張以歷史因素、制度因素、社會因素的分析作為基本的分析方法。例如,關於工資水平的確定問題,採取均衡分析方法的經濟學家指出,勞動力供求的均衡與否是工資水平的確定的主要依據;採取非均衡分析方法的經濟學家則指出,工資水平的確定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勞動力市場以外的因素,如一國的歷史條件,文化和社會狀況,政府的干預作用等。從這個意義上說,非均衡分析往往與制度結構分析結合在一起,而均衡分析通常是數量分析(總量或個量分析)中的一種。
總之,從上述有關經濟學的方法的論述可以了解到,按不同的方式劃分的各種方法之間存在著交叉的關系。經濟學家總是根據自己的研究課題的要求,選擇分析方法。這些方法既與一定的經濟學說保持一致,而且它們彼此之間也有互相補充的作用。
❺ 跪求 《經濟學方法論》 電子書網盤資源
經濟學方法論.pdf
鏈接:https://pan..com/s/1qBL2m0c91MuGg7R2-z_WYA
❻ 《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美] 唐·埃思里奇)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49zq5SRAgNwMG-zzNn60jg
書名: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
作者:[美] 唐·埃思里奇
譯者:朱鋼
豆瓣評分:7.2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9
頁數:245
內容簡介:
本書的焦點是應用經濟學——運用經濟學的概念和工具探討眾多的現實問題,學科經濟學很明顯與這一目的相聯,因為它是應用經濟學所必需的基本概念和工具的來源。
本書旨在提高讀者從事經濟學研究的熟練性和有效性,它主要適用於所有類型的經濟學教學中的研究生,本書也可以用於以分析為方向的大學本科高年級學生的經濟學教學,還可以作為一些職業經濟學者的基本參考讀物。
本書的兩個主要目標是:(1)介紹運用於經濟學研究的研究方法論的概念和哲學基礎;(2)對如何計劃、設計和進行經濟學研究提供程序指導。
❼ 《經濟學方法論探究》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經濟學方法論探究》(卡爾·門格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Uibndbr1KsxVPjH47TSStg
書名:經濟學方法論探究
作者:卡爾·門格爾
譯者:姚中秋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8
頁數:330
內容簡介:
《經濟學方法論探究》是卡爾·門格爾討論社會科學、尤其是經濟學方法論的專著。他在這本書中闡述的個人主義方法論與韋伯異曲同工,成為經濟學的基礎性方法論原則;他闡述的自發秩序理論則被哈耶克發揚光大。
本書是門格爾一生的集大成之作,其重要性絲毫超越了被我國讀者熟知的《國民經濟學原理》。在經濟學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系首次譯為中文。
作者簡介:
[奧]卡爾·門格爾(Carl Menger,1840-1921)
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人,奧地利學派的開創者。門格爾1860年畢業於維也納大學,做過律師、新聞記者和政府官員。1871年出版的《國民經濟學原理》是他的成名作,1973年他憑此書在維也納大學得到一個教席,1876年,他擔任奧地利王儲的導師,並陪同這位18歲的王儲游歷歐洲各國。1879年回國後,被任命為維也納大學政治經濟學講座教授,從此安心於平靜的學術生活。1883年,他出版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品《經濟學方法論探究》,1903年,門格爾辭去了一切教職,致力於修正和擴展自己原有的經濟理論框架。1921年,他以81歲高齡溘然長逝。
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20世紀50年代就被譯介到我國,因此使他在中國讀者中廣為人知,但他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經濟學方法論探究》直到今天才被翻譯出版。
❽ 《經濟學方法論》txt全集下載
經濟學方法論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❾ 《經濟科學的性質和意義》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經濟科學的性質和意義》([英] 萊昂內爾·羅賓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Ysvw38cv_OsM_6BQbx_dHw
書名:經濟科學的性質和意義
作者:[英] 萊昂內爾·羅賓斯
譯者:朱泱
豆瓣評分:8.7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2000-8
頁數:127
內容簡介:
萊昂內爾·羅賓斯(1898—1984),英國當代著名經濟學家。他在經濟學上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經濟理論、經濟政策理論、經濟學方法論、經濟思想史。其最大的貢獻在於經濟學方法論。
本書是作者在經濟學方法論領域的代表作品。作者試圖明確經濟學作為一種科學的內容、研究的方式和手段、經濟科學法則的性質,並解釋這種方式和規則在解釋現實問題和政治問題時的局限性,以及經濟科學存在的意義。1932—1960年間,本書得到最廣泛的閱讀,也得到了最廣泛的引用,極大影響了人們對經濟科學性質的看法。
作者簡介:
羅賓斯(Lionel Robbins,1898~1984),英國經濟學家。生於英國倫敦附近的米德爾塞克斯西普森。先後獲倫敦大學理學士(經濟)學位、牛津大學碩士學位。先後任倫敦經濟學院講師、教授和斯特林大學校長。曾任英國經濟顧問委員會委員、英國皇家經濟學會會長、英國高等教育委員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長。羅賓斯不僅研究抽象的經濟理論,也研究應用經濟問題和實際政策問題。他曾對新古典學派進行批評,為以後羅賓遜不完全競爭經濟學的出現奠定了基礎。《論經濟科學的性質與意義》一書是他的成名作,在書中,他為經濟學下定義為「系統研究各種目的與具有多種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間關系的人類行為的科學」。這個定義引起不少爭議,成為20世紀經濟學教科書在方法論方面引證得最多的定義之一。另著有《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經濟政策理論》《經濟思想史中的經濟發展理論》。
❿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的經濟學方法論
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建立了經濟學的「靜態分析範式「,逐漸被演變為局部分析法。熊彼特曾說過:與其說馬歇爾創造了一種分析的工具,還不如說他熟練地掌握了一種的工具;馬歇爾的方法論主要可概括為:
(1)既主張採用推導理論模型的抽象法,又贊成歷史主義的描述法。他對歷史學派和奧地利學派就經濟學研究是採取歷史歸納法還是採用抽象法的爭論的態度是:每一種方法都有利有弊,因此各種方法應適當配合,而不應該相互排斥。
(2)吸收了進化論的觀點,提出的「只有漸進,沒有突變」的連續原理,用以分析各種商品現象。
(3)數量關系分析法更明確地演化為邊際增量分析法,不僅用它分析價值問題,而且把它推廣到其他經濟問題的分析上,如國民收入的分配、生產、要素的組合替代原則,生產過程中各類資源的配置原則等。
(4) 把力學中的均衡引入到經濟分析當中,創立了靜態的局部均衡分析法,運用這種方法求來分析相反經濟力量的關系,如均衡價格的形成。這分析方法奠定了現代微觀經濟學分析法的基礎。
(5) 運用數學公式、幾何圖形以及圖表來解釋各種經濟現象,例如供給表和需求表、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彈性公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