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和聲學基礎教程的和聲學基礎教程 上冊
ISBN:9787103008515 [十位:7103008515] 作/譯者:謝功成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年05月
頁數:269
約重:0.250Kg
定價:¥15.70 為了滿足沒有機會和條件就讀音樂學院,但又有意學習有關音樂基礎知識的讀者的要求。我社編輯出版了《音樂自學叢書》(包括《作曲卷》和《音樂學卷》兩個分卷)。這套叢書的作者,均系在音樂學院任教多年並且有著豐富的課堂教學經驗的教授、講師及有關專家。
《音樂自學叢書·作曲卷》共10冊,系一套供讀者自學作曲技術理論的基礎教程,內容包括基本樂理、中國傳統樂理基礎教程、和聲學、曲式學、復調音樂、管弦樂法、歌曲寫作等音樂院校開設的主要課程,既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又通俗易讀。除作為音樂函授大學以及衛星電視大學音樂專業理論作曲學科的教材外,亦可作為音樂院校和音樂范院校師生的輔導教材和必備參考書。 出版說明
自學輔導
第一章 和弦
第二章 和弦連接
第三章 正三和弦
第四章 和弦換位與三音跳進
第五章 終止式與終止四六和弦
第六章 正三和弦的第一轉位
第七章 旋律中的和弦外音及經過、輔助四六和弦
第八章 屬七和弦
第九章 屬七和弦的轉位
第十章 屬九和弦
第十一章 導七和弦、屬七一十三和弦
第十二章 大調副三和弦及其轉位
第十三章 小調副三和弦及其轉位
第十四章 副七和弦
第十五章 模進
第十六章 和聲分析
第十七章 同宮系統自然調式
第十八章 宮調式和聲
第十九章 羽調式和聲
第二十章 五聲性變異結構和弦
第二十一章 徵調式和聲
第二十二章 商調式、角調式和聲
第二十三章 調式交替與調式復合
附錄一、樂曲實例三首
附錄二、習題選答
㈡ 和聲的學習重點在於哪些
1. 大小三和弦、大小調中的主、屬、下屬和弦
西方古典音樂體系的和聲基礎是三和弦,三和弦又以大小三和弦為最基本。三和弦是由三個音組成的,分別被稱為根音、
三音和五音。而和弦的性質,則是由根音、三音和五音之間的距離(及音程),來決定的:根音和三音之間是大三度,三音
和五音之間是小三度的,被稱為「大三和弦」。 根音和三音之間是小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間是大三度的,被稱為「小三和
弦」。
西方古典音樂(從16世紀以後),是以大小調為主的。 大小調都各有三個最主要的三和弦:主和弦,屬和弦和下屬和弦,
分別是調內的I級、V級和IV級。我們看到,大調的主、屬、下屬是大三和弦。
小調的主、屬、下屬是小三和弦。
作為小三和弦的小調屬和弦,當進行到主和弦時,感覺缺乏力量。原因是小調的VII級,到I級是大二度,沒有向I級的強烈
傾向。而大調的VII級和I級之間是小二度關系,有強烈的傾向。因此,西方傳統和聲,常常把小調的VII級音升高半音。升
高後的VII級音和I級和大調一樣,是小二度關系,被稱為「導音」,(大調的VII 級亦被稱為「導音」)
這樣,小調音階中的VII級就被升高了。 這種小調音階,VI級和VII級間是增二度,被稱為「和聲小調」。
VII級沒有升高的,被稱為「自然小調」 。
這兩種小調,在現代流行音樂中,都被廣泛運用,而在西方古典音樂中,和聲小調占絕對優勢。
西方傳統和聲是建立在這樣的進行:由主和弦開始,經過下屬和弦,到屬和弦,最後解決到主和弦上的。
這個進行是西方傳統和聲的基礎,所有的其它和聲進行,都是這個進行的擴展和補充。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下屬不能
直接接在屬之後,這被稱為功能倒置。
這是因為,西方古典音樂是建立在一種美學體系,及——力量不斷增加,最後解決——的美學體系基礎上的。屬後直接接
下屬,被認為是解決到主和弦之前的力量衰減,因此不被接受。但現代流行音樂中,這種限制完全被打破。
我們的第一個和聲公式:I-V-IV-V,後面可以接I級,或其它可以接V級的和弦。(其它可以接V級的和弦將在以後介紹。)
注1:「大小三和弦」是指和弦的性質,及這個和弦的特性是什麼。而「主和弦,屬和弦和下屬和弦」是指和弦
的功能,及在大小調中起什麼作用。「I級、V級和IV級」是和弦根音的音級,及和弦根音在音階中所佔的位
置。
2. 增減三和弦和大調中的副三和弦
西方傳統和聲體系中,除了大小三和弦外,增減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 增三和弦是由兩個大三度疊置而成。
減三和弦是由兩個小三度疊置而成。
在大小調中,除了主、下屬和屬以外,其他音級上的副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大調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質分別為: ii級:小
三和弦。iii級:小三和弦。vi級:小三和弦。vii級:減三和弦。
ii級三和弦,由於和IV級三和弦有兩個共同音,有下屬的功能傾向,因此被歸為下屬和聲組。
vi級三和弦,由於和IV級三和弦有兩個共同音,有下屬的功能傾向,因此也被歸為下屬和聲組。
然而vi級三和弦,同時和I級三和弦也有兩個共同音,因此也有主的傾向,因此有時在屬到主的進行中,用來代替主和弦的
位置,被稱為「阻礙終止」(因為它並不是真正的終止,感覺上象被vi級和弦從中間阻住了一樣。)
iii級三和弦是一個較少用的和弦,它具有I級和V級的雙重功能(因為它和I級、V級之間,各有兩個共同音),作為I級的運
用:I-iii-IV。
在這個例子中,為什麼說iii級是具有I級的功能呢?因為它可以被I級7和弦代替(關於7和弦,後面有詳盡的論述),而效果
和用iii級三和弦及其相似。
我們也可以把iii級作為V級到IV級間的橋梁,因為西方古典音樂是不允許V級直接到IV級的連接的。
vii級三和弦和V級有兩個共同音,它屬於屬和聲組。vii級三和弦由於是建立在導音上的,因此也叫「導三和弦」。
現在我們把四個副三和弦加到我們的I-IV-V進行中:I-vi-IV-ii-V-I。 這是最常用的和弦應用順序,也是最符合人們聽覺習慣
的。(人們不大顛倒其中vi和ii的順序,盡管它們都屬於下屬和聲組。) 但這一和弦功能序進,可以簡化和代替,如可以變
成:I-vi-IV-V, 或者I-IV-ii-V,及更常用的I-ii-V, 或vi-V,I-vi-ii-V等,後面可以跟I級或者接其他的可行連接。(其他可行連
接將在後面介紹。)
這其中的V級也可以被vii級或iii級代替。
V級之後可以接I級,也可以接具有雙重功能的vi級,變成:I-vi-IV-V-vi。vi級後面可以接上述所有能接在 vi級後的和弦公式
連接片段。比如這兩個功能連接都是很好的:I-vi-IV-V-vi-V-I,I-IV-V-vi-ii-V-I。
請注意這一和聲公式:I-vi-IV,這是西方流行音樂中最常用的和聲公式之一。
3.小調中的副三和弦及關系大小調、同名大小調之間的關系
自然小調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質分別為: ii級:減三和弦。III級:大三和弦。VI級:大三和弦。VII級:大三和弦。
其中ii和VI級的功能和大調類似。VII級由於是大三和弦,不具有導向I級的性質,因此更傾向於作為它關系大調的屬和弦。
(關於關系大小調,將在這一節的後面介紹。)III級和弦,由於有很強烈的關系大調I級的屬性,更多地被用來作為向關系
大調的轉換。和聲小調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質分別為:
ii級:減三和弦。III級:增三和弦。VI級:大三和弦。vii級:減三和弦。
III級由於有導音需要解決,更傾向於連接i級。
這種III級較少見於流行音樂中。
vii級和大調中的vii級一樣。由於它們是建立在導音上,因此被稱為:「導和弦」(或稱導三和弦)。
自然小調和和聲小調中的和弦經常混用。
在流行音樂中,常用的小調和弦為:
i級: 小三和弦、ii級:減三和弦、III級: 大三和弦、iv級:小三和弦、V級:大三和弦、
v級:小三和弦、VI級:大三和弦、VII級:大三和弦、vii級:減三和弦。(比大調多了幾種大小和弦的選擇。)
最常見的兩個小調和聲公式:
i-VII-VI-V
和i-iv-VII-III-(V)。
這個和聲公式中的各和弦根音(在V級之前)都是五度關系,這在古典音樂里是一種非常有力的和聲進行,我們可以不讓它
從III級直接接V級,繼續按照五度關系推導下去,成為:i-iv-VII-III-VI-ii-V-i。
這在和聲學中叫做模進。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看到,其中VII-III-VI三個和弦,與其說是a小調,不如說是C大調的V-I-IV更合適。這種暫時偏離原調
的現象叫做「離調」。在小調中,經常出現向關系大調的離調,已使音樂更豐富。
所謂關系大小調,或稱「平行大小調」,是指調號相同的一對大小調,它們互相為對方的關系大調或關系小調。比如C大調
是a小調的關系大調,a小調是C大調的關系小調。
還有一種大小調關系稱為「同名大小調」或「同主音大小調」,是指大小調共享一個主音,而調號相差三個升降號,比如C大
調和c小調。
而關系大小調不共享主音,主音間相差小三度。 在西方古典音樂中,同主音大小調要比關系大小調更近,轉調更自然。
而在現代流行音樂中,正好相反,關系大小更近。
4. 旋律小調及和聲、和旋律大調;和弦的轉位
我們看到,和聲小調的VI級和VII級音之間是一個增二度,如果在旋律中用到這兩個音級時,這個曾二度會使人感到很不
自然。如果用還原的VII級音,及自然小調音階,就沒有了這個增二度,但是如果我們在和聲中需要一個大的V級和弦,就
不得不用升高的VII級音,不然和弦和旋律就會發生矛盾。另一個解決辦法是把VI級也升高,增二度變成了大二度。這種
小調稱為「旋律小調」。
旋律小調音階只有上行時VI級和VII級是升高的,下行時就同時還原了,和自然小調的下行相同。但我們不必拘泥於樂理
知識上的上行、下行規則,用時完全可以靈活掌握。
我們看到,升高了VI級和VII級的a旋律小調上行音階,和A大調音階非常相似,唯一的不同是III級音,前者是 C後者是C
#。從這里我們得出一個重要概念,區分大小調的唯一標準是I級和III級間的音程是大三度(大調)還是小三度(小調),其它
音級均不能用來確定一個音階是大調還是小調。
㈢ 和聲學123
在和聲學 基礎和聲中
做題是分為四個聲部:高聲部 中聲部 次中聲部和低聲部
和弦連接分為兩種形式:旋律連接法與和聲連接法
簡單來說 旋律連接法就是說和弦在進行時所有的聲部都在運動 共同音不保持
你說的那個保留同一個音則是和聲連接法 前後兩個和弦共同音保持
後邊那個以二度三度配彈我沒看太明白 如果你要做的是傳統和聲的話就去弄本斯波索賓的基礎和聲好好看看把 電驢上有pdf下載
http://www.verycd.com/topics/78625/
和聲學教程(增訂重譯本)上下冊.pdf 詳情(這本)
其他感興趣你也可以下載了看看
好好學哦~
㈣ 如何練習和聲
如何才能練好和聲?和聲有什麼需要注意?在哪能找到和聲的譜子?望高手指教。 滿意答案賣寂寞的小傻3級2009-06-23先買本樂理基礎,把樂理學扎實,再買本試唱練耳基礎書,把試唱練好,同時對著鋼琴,把聽記練好,另外還要堅持早上練聲,用氣息唱,最好找個老師教教;最後買本和聲學,先弄懂怎樣伴和聲,然後再勤加練習慢慢地就會了,祝你早日成功。其他回答(3)又見 花兒開1級2009-06-19無限做題明日@艷陽天4級2009-06-19學和聲的話,你首先要把基礎的樂理知識精通,不然以後看和聲的知識時你會暈,然後買一本和聲基礎看,建議有人指導,自學的話會有一定的困難,不過你天份高的話也未嘗不可 追問: 哪能找到一些關於和聲的知識 回答: 在網上書店裡搜一下就可以找到 ㄣ、樂樂4級2009-06-21推薦: 黃虎威編著《和聲學教程》習題解答(上下冊)華樂出版社陳恩光編著《和聲習題寫作指南》(上下冊)百花文藝出版社
㈤ 學習和聲學有哪些書籍值得推薦
推薦如下:
1、自學推薦王旭青翻譯的柴可夫斯基的《實用和聲學指南》,這本書把和聲學大概的框架講了一遍,語言非常淺顯易懂。這本先學過幾遍後,對和聲學有個基本的概念,再學別的書,勛伯格啦這些講得很細的很深入的書。
2、初學推薦斯波索賓《和聲學教程》,跟著各大音樂學院的選擇肯定不會有錯的,不過書上有一些譜例是有錯誤的,不建議自學,容易越看越蒙,也學不到精髓。
3、勛伯格的《和聲學》,勛伯格先生重要貢獻是十二音體系,但這本書卻是為了傳統和聲所做。或許他寫作此書的目的亦是與羅忠鎔先生想法一致。
4、萊茲的《完全音樂理論》,但缺點是中譯版有一些翻譯錯誤,配套教材暫時還沒有翻譯。
《和聲學教程(上下冊)》
是2008年3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羅斯)斯波索賓,本書主要內容是介紹了和聲學,把傳統和聲歸納得科學、縝密、井然有序,是初學和聲者極好的向導。
本書有以下優點:從學術上說該書把傳統和聲歸納得科學、縝密、井然有序;闡述得合理透徹、絲絲入扣,為這一門音樂科學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邏輯體系。從教學上談該書循序漸進,章節合理,法則嚴格易掌握,要求明確易記憶。
當然,這本書也是有缺點的,如有些條條框框規定得過於機械、刻板,雖有易於掌握之優點,但若處理不好會導致因循守舊。另外有些和聲手法雖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但在今日實用價值已不在。
因此在使用本書時,要注意發揮其長處,但又要彌補其不足,適當地增加些補充教材才好。對我國的學生來說,首要的是要加強民族調式和聲及五聲性的和聲手法的學習,當然如能增加一些近現代的和聲常識那就是錦上添花了。
這個新版本較之舊版本在譜例與習題上有了大幅度的拓展與增加,在理論與闡述上更科學更精密,無疑是一本非常好的教科書。
㈥ 怎麼樣才能學好和聲
怎麼才能學好和聲
首先有個很重要的前提:你必須很好的掌握樂理知識,
尤其是樂理上的和弦,調式這兩章內容一定要牢牢掌握 好了 如果你掌握了以上的內容那就可以學習和聲了,學習和聲最好要找老師,這樣能使你學習比較系統,最主要的是能批改你的作業.當然如果條件不允許,你也可以自學,但這對你的各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而且會遇到很多很多你不明白的問題.................下面我把學習和聲當中的一些想法和經驗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教材的選擇
和聲學的教材市場上有好幾種 但比較權威的還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和聲學教程>> 是由前蘇聯四個人寫的(也是中國各個音樂學院的必修教材).
二:學習前的准備
准備幾個五線譜本(其中一個作業本,一個筆記本),鉛筆,最好有架鋼琴(電子琴,midi建盤都可以)用來彈譜例和你的習題,會使你更直觀的聽到你所學到的和聲音響(很重要).
三:學習要領;
1;打開教材,從第一章開始,學的時侯以章為單位,每個字都要看,每句話都要理解(記住從第一章開始不要漏掉任何一頁),最好每個譜例都用鋼琴彈一下,聽聽音響,結合每章的特點分析它的和聲構成.做到學完一章就有一些收獲.並在你的作品中加以應用.
2;做大量的習題 因為作習題是學習和聲最好的手段,也是檢驗你學習成果的最有效的方法,(做習題非常重要 你不要指望光看就能看明白) .一定按照每章所要求的規定做,多思考,做的時侯可以參照每章的譜例.作完了最好用剛琴彈下來,並找個明白人幫你看看,往往你做的習題都存在很多批漏.例如平行五八度之類,自己好好檢查一下.
3;學完五至十章後,找一條自己以前寫的旋律,並用你所學到的知識給它配出來.彈下了.記住它的音響,再往後學十章左右時,把這條旋律再重新配一下,如果你學的不錯,就能感覺到和上一次配的不同了.以次類推........直到學完為止.
4;分析譜例,你可以找一首你喜歡的作品的總譜(如果你是名搖滾樂手推薦夢劇院的總譜,夢劇院的作品和聲非常規范),分析它的和聲構成,思考他們用的和弦,怎麼轉的調,哪些是和弦外音,哪些是離調等等.並配和他們的音響,會使你更快的理解這些手法.
以上就是我在學習中的一些看法,這只是一點見解,具體的還要自己多思考,多分析.學習和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長時間的刻苦學習,做大量的習題才能掌握其手法並加以應用,如果你想做一名職業樂手,和聲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㈦ 和聲究竟是什麼&學什麼
從中世紀開始,特別是十二音平均律出現以後,西方逐漸完善了和聲學。和聲是一種「縱向多聲」音樂現象,例如,你應該知道「合唱」,合唱隊里,就是由眾多不同的人同時演唱不同的音,來形成一種「多音的集合」,這就是音樂中的「和聲」現象。
東方一直有「多聲音樂」,但沒有形成科學的「和聲體系」。最早引入西方和聲體系的東方國家,是日本。中國在上世紀 20 年代時才慢慢引入西方和聲體系,現在已經趨於成熟並「與國際接軌」了。
試想,你一個人清唱歌曲,是多麼的枯燥無聊。當你身後有一支樂隊為你伴奏時,你的歌聲才顯得更加美妙。那支樂隊的「伴奏」就是用「和聲」手段來完成的,那不就是對你歌聲的「渲染」與「烘托」么?
各種「和弦」在時間上的橫向連接(即你說的「一個一個演奏出來」),稱為「和弦序進」,是的,這就是「和聲」。
「和弦」有各種「形式」,和弦音同時發聲,叫「整和弦」;部分和弦音分先後發聲,叫「半分解和弦」;和弦音單個依次發聲,叫「分解和弦」。「分解和弦」當然也是「和聲」。
㈧ 求《勛伯格和聲學》 pdf電子書版。
㈨ 介紹一些 和聲學 的書籍!
樓上幾位說的書確實不錯,都是世界古典和聲學的權威。
但是鑒於樓主的目的是彈吉他以達到自由編配的目的,用那些教材就不行了。
一個是因為那些教材講的理論知識太深,不實用,我也是學吉他出身,可以很清楚的告訴你!
第二是因為那些教材側重於古典音樂,較為死板。就是把那些東西學會了流行歌曲也很難以配好。因為現在很多好聽的和弦進行在那些書里都被視為「忌諱。」
然後說道專門的吉他和聲編配教材,我還沒有見過,但是印象中好像有,因為看劉傳的幾本書後面或者前面都有一些和聲編配的知識,而且配有練習曲,比較實用。你可以去找一些《吉他愛好者》或者《天天吉他》學習一下書中的和聲知識,而不必專門尋找和聲教材。
順便說一下,你要是會鋼琴的話不妨試試從鋼琴的角度解決歌曲編配這個問題,我就是這么做的。因為關於鋼琴的和聲編配的書很多,而且鍵盤實踐都很詳細。只是需要足夠專業的樂理知識再把這些理論轉移到吉他上!!
個人拙見,希望有用!
㈩ 《傳統和聲學簡明教程》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傳統和聲學簡明教程》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rWO3KuQ51dylqm71kLJE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