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0年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是什麼
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利潤/凈資產X100%。
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X100%。
平均資產總額=(資產總額年初數+資產總額年末數)/2。
也是一種普遍的作法。社會中介機構年度報表審計和管理咨詢業務也是依據企業財務會計信息進行的,所以中介機構可以將企業績效評價工作與會計報表審計、管理咨詢等業務結合起來,進一步開拓自己的業務,更好地服務於社會。
政府部門的主要職責:
企業績效評價雖然是政府考核國有企業經營業績的一種手段, 但政府部門今後的主要職責應側重於制定評價規則、發布評價標准、執行委託任務、監督評價質量等,具體的評價事務應交由中介機構組織完成。
中介機構參與企業績效評價工作,可以使監管部門把主要精力放在評價結果的應用和監管決策上,而且因為社會中介機構有豐富的專業經驗,可以提高評價工作效率、質量和公正性。在國外,聘請民間審計執行對企業經營績效的評價。
② 2019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 電子版 ,各位大神,有的謝謝🙏
19年七年績效評價評價值值電子版,各位大聲有的謝謝,2019年我們剛找拼音的電子版,評價很好好的。
③ 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的內容簡介
《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2009)》內容為:2009年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是國務院國資委財務監督與考核評價局根據《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國資委令第14號)等文件規定,以全國國有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數據資料為依據,並參照國家統計局工業與流通企業月報數據及其他相關統計資料,對2008年度國有經濟各行業運行狀況進行客觀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運用數理統計方法測算制定的。在具體制定過程中,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國有企業的基礎樣本數據進行了篩選,剔除了少數不合理樣本,並根據測試結果,對部分樣本值進行了修正。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的行業劃分以《企業績效評價行業基本分類》為基本依據,共包括11個大類、47個中類和97個小類。
④ 求《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2006》
企業效績評價和企業績效(業績)評價是不同的。企業效績評價是一個特定社會經濟群體(國有資本結構下的企業)的效績評價,是一種國家財稅和人事評價的規范。績效(業績)評價是一種完善和先進的管理審計方法,適用於全體社會經濟實體
http://www.arcinfo.cn/html/2006-04/459.htm
國家文件:效績評價細則
企業績效評價是指採用特定的指標體系,對照統一的評價標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和發展能力作出客觀、公正和准確的綜合評價和解釋。為達到此目的,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應遵循內容全面、客觀公正、操作簡便、適用性廣、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符合的基本原則,將影響企業績效的各種因素都納入評價范圍。
⑤ 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的目錄
全國國有企業
一、工業
(一)煤炭工業
(二)石油石化工業
1.天然原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2.石油加工及煉焦業
(三)冶金工業
1.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2.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3.黑色金屬冶煉業
4.有色金屬冶煉業
(四)建材工業
1.建築用礦石采選業
2.水泥製造業
3.水泥及石膏製品製造業
4.磚瓦石材及其他建築材料製造業
5.平板玻璃製品業
6.結構性金屬製品業
7.建築用金屬製品業
(五)化學工業
1.基礎化學原料製造業
2.肥料製造業
3.日用和化學產品製造業
4.化纖製造業
5.橡膠製品業
6.塑料製品業
7.農葯製造業
(六)森林工業
(七)食品工業
1.食品加工業
2.食品製造業
(八)煙草工業
卷煙製造業
(九)紡織工業
1.棉化纖紡織業
2.毛紡織業
3.麻紡織業
4.絲絹紡織業
(十)醫葯工業一
1.化學葯品製造業
2.中葯材及中成葯加工業
(十一)機械工業
1.金屬製品業
金屬工具製造業
2.通用設備製造業
(1)鍋爐及原動機製造業
(2)金屬加工機械製造業
(3)其他通用設備製造業
(4)軸承製造業
3.專用設備製造業
(1)冶金礦山建築設備製造
(2)化工木材非金屬加工設備製造業
(3)輕紡設備製造業
(4)農林牧漁水利業機械製造業
(5)醫療儀器設備製造業
4.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1)鐵路運輸設備製造業
(2)汽車製造業
(3)摩托車製造業
(4)自行車製造業
(5)船舶製造業
5.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1)電機製造業
(2)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製造業
(3)電工器材製造業
(4)家用電器製造業
(5)照明器具製造業
6.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製造業
(1)通用儀器儀表製造業
(2)專用儀器儀表製造業
(3)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
(4)鍾表製造業
(十二)電子工業
1.通信設備製造業
2.廣播電視設備製造業
3.電子計算機製造業
4.電子元器件製造業
5.家用影視設備製造業
(十三)電力燃氣工業
1.電力生產業
(1)火力發電業
(2)水力發電業
2.電力供應業
3.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十四)水生產與供應業
(十五)輕工業
1.采鹽業
2.酒和飲料製造業
(1)白酒製造業
(2)啤酒製造業
(3)制茶業
3.服裝鞋帽製造業
4.皮革毛皮羽絨及其製品業
5.傢具製造業
6.造紙及紙製品業
7.印刷業記錄媒介的復制業
8.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
9.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
(十六)其他工業
二、建築業
(一)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築業
1.房屋建築業
2.土木工程建築業
(二)建築安裝業
(三)建築裝飾業
三、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
(一)鐵路運輸業
地方鐵路
(二)道路運輸業
高速公路
(三)城市公共交通業
(四)水上運輸業
港口業
(五)航空運輸業
機場
(六)倉儲業
四、信息技術服務業
(一)電信業
(二)計算機服務與軟體業
五、批發和零售貿易業
(一)商業貿易
1.商業批發
2.商業零售
3.圖書報刊批發及零售業
(二)糧食業
1.糧油批發
2.糧油零售
3.糧油倉儲
(三)物資貿易
1.物資批發
2.物資零售
六、住宿和餐飲業
(一)住宿業
(二)餐飲業
七、房地產業
(一)房地產開發業
(二)物業管理業
八、內部金融企業
九、社會服務業
(一)信息咨詢服務業
(二)公共設施管理業
(三)科研設計企業
(四)大旅遊
(五)投資公司
(六)地質勘查業
十、傳播與文化業
(一)出版業
(二)廣播電影電視業
(三)文化藝術業
十一、農林牧漁業
(一)農業
(二)林業
(三)畜牧業
(四)漁業
附錄一:各行業主要指標平均值對照表
附錄二:企業績效評價指標計算公式
附錄三:企業績效評價行業基本分類與代碼對照表
⑥ 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的介紹
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是國務院國資委統計評價局根據《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國資委令第14號)等文件規定,以全國國有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數據資料為依據,並參照國家統計局工業與流通企業月報數據及其他相關統計資料,對上年度國有經濟各行業運行狀況進行客觀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運用數理統計方法測算制定的。 該標准給出了各個行業企業績效水平的參考值(優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較低值、較差值),此為國內最權威、最全面的衡量企業管理運營水平評價標准。
⑦ 2019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適用於2019年企業評價嗎
一般當年的績效標准只用評價當年。但如果績效指標沒有變化,政策環境和企業管理水平沒有太大的變化,相近幾年內可以通用的。
⑧ 2021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是什麼
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2021是一本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內容是:
2021年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的行業劃分共包括10個大類、52個中類和110個小類。除測算編制了22個評價指標的標准值外,還對每個行以補充資料的形式提供了6鼐指標數據。
同時,還收錄了18個行業20個指標的2020年標准值。
企業績效:
是指一定經營期間的企業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企業經營效益水平主要表現在盈利能力、資產運營水平、償債能力和後續發展能力等方面。
經營者業績主要通過經營者在經營管理企業的過程中對企業經營、成長、發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貢獻來體現。
⑨ 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
企業經營質量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問題。從微觀的角度,企業經營質量,不僅涉及到所有者的利益,而且事關債權人、企業職工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從宏觀上考慮,一個國家的企業的整體經營質量,是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地位中的關鍵因素。提高一個企業的經營質量,必須依靠客觀的標准,這就是對企業績效的准確評價,因此企業績效評價,是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也一直是理論研究的重要領域。
一、企業績效評價及其意義
(一)、企業績效評價概念。評價是指人們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運用特定的指標和標准,採用特定的方法,對人和事件或事物做出價值判斷的一種認識過程。簡言之,評價就是通過比較分析對特定的人和事做出主觀判斷的過程,它是人類社會有意識、有目的的一種認識活動。績效,也稱業績、效績,反映的是人們從事某一活動所取得的成績或成果。
企業績效評價是指運用數理統計和運籌學原理,採用特定的指標體系,對照統一的標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過定量定性分析,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的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作出客觀、公正和准確的綜合評判。
(二)、企業績效評價的意義。企業績效評價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潤目標和戰略的工具。績效評價系統能使管理者平衡利潤成長和成本控制之間的矛盾;平衡不同群體之間期望值的矛盾;平衡機會和注意力之間的矛盾;平衡不同激勵方式之間的矛盾。通過連續的績效評價,可以檢測企業發展的狀況,把握企業當前的總體情況,使企業知彼知己、揚長補短,採取更有效的方法與措施提高競爭力。另外,建立和推行企業績效評價制度,科學的評判企業經營成果,有助於正確引導企業經營行為,幫助企業尋找經營差距及產生的原因,促進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同時,也為各有關部門對企業實施間接管理加強宏觀調控、制定經濟政策和考核企業經營管理者業績提供依據。
二、企業績效評價要素
企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企業的經營績效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企業經營績效的評價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才能真正客觀、正確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一般認為,企業績效評價的要素由評價主體、評價目標、評價對象、評價指標、評價標准和評價方法等要素組成,現分別簡要敘述如下:
(一)、評價主體。企業效績評價的基本評價主體是資本所有者和資本所有者的代表或授權監管人,其他的利益相關者,如主要債權人、企業職工等也可以憑借企業效績評價了解企業的經營效績狀況。
(二)、評價目標。企業績效評價的目標首要的還是出資人的目標,從出資人的角度,對企業經營效益和經營業績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可以為出資人提供考核企業經營者、確定企業收入分配政策、實施資本與財務監管工作服務。另外,企業的其他利益相關者,也可以通過企業績效評價實現自身的目標。如債權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債權安全,也可以運用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實施企業績效評價,以判斷企業的償債能力。
(三)、評價對象。企業經營績效評價對象,就是評價行為實施的客體。它可以包括被評價的企業和企業經營者兩個方面,但兩方面也不可能截然分開,經常會聯系在一起。評價企業的績效主要是依據企業的財務會計資料、管理控制資料和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等等,而評價經營者同樣也是依據這些資料,只是略有側重而己。
(四)、評價指標。評價指標是指根據評價目標和評價主體的需要而設計、以指標形式體現的能反映評價對象特徵的因素,是企業績效評價的核心部分。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好壞的因素有財務方面的,如投資回報、成本利潤率等,也有非財務方面的,如售後服務、創新能力等。它可以用定量指標反映,也可以用定性指標反映。指標是實施企業業績評價的基礎和客觀依據,是企業績效評價系統設計的重要問題。
(五)、評價標准。評價標準是指評價判斷對象績效的基準。企業績效評價標準是對企業業績進行價值判斷的標尺。評價標准一般根據數理統計方法測試和調整以後確定。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評價的標准也在不斷發展。
(六)、評價方法。評價方法是獲取績效評價信息的手段。只有藉助於一定的評價方法,才能實施對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的運用,取得公正的評價結果。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評價指標和評價標准就成了孤立的評價要素,也就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意義。
三、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要求
(一)、系統性和戰略性相結合。企業續效評價指標體系是一個系統分析和設計的過程,系統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整體最優化,即在全面性的原則下考慮局部評價與整體評價的有機結合。因而,必須考慮指標的重要程度和邏輯關聯度以及指標在指標體系中的合理構成,通過指標的合理取捨和指標權重的設置,來達到評價指標既能突出重點又能保持相對的均衡統一,實現評價系的最優化目的。
(二)、全面綜合性和科學性相結合。科學性是一切科學研究工作的共同要求,這一要求體現在把握企業績效評價內涵的正確性、指標體系設計的完備性、數學處理方法的邏輯嚴密性以及參量因素分析的准確性等幾個方面。同時,企業經營活動和企業績效本身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且綜合性指標體系往往是一個多維的整體系統。因而在設置評價指標體系和選取個體指標時,不但要堅持構建科學的評價系統,還要考慮全面綜合性,使指標體系全面反映相關要素和有關環節的關聯以及彼此間的相互作用過程。
(三)、動態和靜態相結合。企業績效評價具有明顯的動態特徵,只從靜態角度考慮是不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在指標內涵、指標數量、體系構成等方面應保持相對的穩定,不應頻繁變動。為了保證評價方法的適用性,評價指標體系也需要隨著經濟環境和績效價值取向的變化而不斷改進和發展。
(四)、定量和定性相結合。企業績效評價是一個多維的復合系統,不是所有反映企業績效的因素都能夠量化。定量指標較為具體直觀,可以制定明確的評價標准。定性指標所含信息量的寬度和廣度遠大於定量指標,可以彌補定量指標的不足和糾正過於強調定量指標對企業長遠利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因而評價指標的選擇既要包括定量分析要素又要包括定性分析要素,遵循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相結合的原則。
(五)、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拓展性相結合。企業績效評價就是將企業的績效與過去自身的績效相比較,以便衡量所取得的進步和成績。評價指標在設計中要注意指標口徑、方法的歷史動態以及指標在空間范圍內可比,尤其是國際比較,使評價結果實現企業間的橫向比較和時間上的縱向比較。所謂可操作性就是指標的易理解性和有關數據收集的可行性,使所設計的指標能夠在實踐中較為准確的計量。設計可操作性強的評價指標既要遵從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也要照顧到客觀條件的可能性。指標體系的設立應該有足夠的靈活性使企業能夠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運用。另外,各個產業和行業的企業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因此需要加入一些特殊的指標,這就要求指標體系和相應的評價模型有拓展的空間。
企業績效評價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內容,對於引導、創新企業管理行為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合理、有效的企業績效評價能夠保障並促進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有序運轉,提高企業經營管理領域的效率和效能,實現企業的各項經營管理目標和經營戰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具有戰略眼光,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要注重績效評價,同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新問題與新挑戰,需要建立全新的與之相適應的企業績效評價思想和體系。
⑩ 2013年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
《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2013》是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國務院國資委財務監督與考核評價局。
《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2013)》以《企業績效評價行業基本分類》為基本依據,共包括10個大類、48個中類和102個小類。與上年相比,增加了電子和電工機械專用設備製造、市政公用業等行業標准值,對冶金礦山建築設備製造業進行了細化,對批發和零售貿易業的子行業進行了重新梳理與分類。為方便地方國有企業開展對標工作,我們在保留地方國有企業主要行業績效評價標准值的基礎上,增加了地方汽車製造行業標准值,並測算了全國6大行政區域主要行業績效評價基本指標平均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