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大篆pdf

大篆pdf

發布時間:2022-05-03 20:06:05

Ⅰ 《中國鐫刻大字典中卷》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鐫刻大字典中卷》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KeIxFA4MmP_ZjABGf7QE4A

?pwd=x1yp 提取碼:x1yp
簡介:《中國篆刻大字典》分上中下三冊,共收錄常用單個漢字約15000個,單個篆字字形總數約18萬個。所收篆字上起殷商甲骨文,下至民國名家。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Ⅱ 這個印章的什麼字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孔子的意思就是說,喜歡學習就接近了智,努力實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恥就接近了勇!

Ⅲ 求《實用篆書字典上下冊》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實用篆書字典上下冊》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MnQKM2J-dpzI0zNzryF_Iw

?pwd=glsr 提取碼:glsr
簡介:《篆書實用字典》收字以晉、隋、唐書家字跡為主,兼收宋、元、明、清書法家字跡。本書收錄的字體均從歷代書家的字跡或從墨跡本中選出,或從碑刻中拓下,均將拓本字跡翻成陽文,即將白字轉為黑字。全文以部首為順序排列,每字*多選取九枚。

Ⅳ 秦始皇的生平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名政,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統帥。

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嬴政,13歲即王位,39歲稱帝。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秦王政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宣布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隨後,他在全國范圍內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復辟活動。又明令禁止民間收藏武器,銷毀沒收得來的武器,鑄造12個金人。

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只要向政府申報土地數額,交納賦稅,其土地所有權就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並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為標准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統一全國幣制。為發展全國水陸交通,又實行「車同軌」,修建由咸陽通向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咸陽經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區修築了「五尺道」,開鑿溝通湘江和灕江的靈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為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為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葯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咸陽。

秦始皇即位後,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在征服百越地區後,設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數由統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餘郡,其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在名山勝地刻石紀功,炫耀聲威。為求長生不老之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至東海求神仙等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三十七年,秦始皇巡遊返至平原津得病。於是作書命長子扶蘇送葬,並繼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趙高勾結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偽造遺詔立胡亥為太子,並賜扶蘇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後不久,即爆發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秦朝滅亡。

皇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是政教合一的領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兩字,取「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之義, 最早由秦王嬴政在統一六國後確定之,也由他最先使用的,也就是所謂始皇帝也。

兒時歷難 少年成帝王。
勵精圖治 十年滅六國。
政治改革 建立大秦國。
焚書坑儒 苛政猛於虎。
向東求仙 壽終卻歸西。

秦始皇於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趙國邯鄲,是秦莊襄王與呂不韋的姬妾所生,所以有人說秦始皇為呂不韋之子。出生後,姓趙。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嬴政即秦王位,時年13歲。相國呂不韋掌握實權。

公元前238年,22歲的秦王政加冕親政。這年,宦官嫪毒發動宮廷政變,秦始皇派昌平君、昌文君率兵圍剿長信侯嫪毒,並懸賞說:「有生得毐,賜錢百萬;殺之,五十萬。」(《史記·秦始皇本紀》)。將把叛亂者一網打盡。第二年,又借嫪毒事件,免去「仲父」呂不韋的相國職務,把朝政大權收回到自己手中。又聽從李斯之議,繼續重用客卿,定下金帛利誘與武力打擊相結合的方略,加快兼並六國的戰爭步伐。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乘趙攻燕之機,遣軍由南北兩路攻趙,奪占趙國大片地區。十三年,桓齮攻趙國平陽,殺趙將扈輒,斬首10萬。十四年,在攻平陽,取宜安,破趙軍,殺趙將。桓齮定平陽、武城。十七年,派內史騰滅韓,俘韓王安。將韓國設為三川郡。

十八年,用計離間趙國君臣,除去曾兩次大敗秦軍的趙國良將李牧。十九年三月,王翦軍乘勢猛攻,一舉擊敗趙軍,殺趙蔥,占東陽(太行山以東)。顏聚懼逃。十月,王翦、羌瘣軍攻破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公子嘉帶領宗族數百人逃代(今河北蔚縣四北),自立為王。但此時趙國已名存實亡,秦於趙地設邯鄲郡。代地趙軍與燕軍聯合駐上谷易水(今河北懷來西北),企圖阻止秦軍繼續北進。二十一年(前227年)又為秦軍擊敗。至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賁率軍在攻滅燕趙殘余勢力後,破代,俘代王嘉,趙徹底滅亡。

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被秦王發現,將荊軻體解。秦王派王翦、辛勝攻燕。燕、代出兵攻秦軍,秦軍在易水之西破燕軍。二十一年,王賁攻薊(今北京西南),破燕太子軍,奪取薊城。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衛軍逃遼東(今遼寧遼陽)。秦將李信帶兵乘勝追擊至衍水(今遼寧太子河),再敗太子丹軍,消滅了燕軍主力。燕王殺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國未允。但鑒於燕、趙的殘余勢力已不足為患,為集中兵力攻魏、楚,故暫停進攻。

二十二年,秦王遣王賁攻魏,魏軍依託城防工事,拚死防守。秦軍強攻無效,遂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城。三個月後,大梁城壞,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東部地區設置碭郡。

同年,秦將李信和蒙武在楚地被楚將項燕打敗,遭到重創。二十三年,秦王親自登名將王翦之門謝過,請其出征。王翦和蒙武率領60萬大軍再攻楚國,在蘄(今安徽宿州東南)南大敗楚軍,殺死楚將項燕。秦軍乘勢攻取了楚國的許多城邑。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領秦軍繼續向楚國縱深進攻,一舉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俘楚王負芻,楚亡。王翦繼續進軍江南,佔領楚國全部土地。秦在楚地設立楚郡,不久,又分為九江郡、長河郡和會稽郡。

同年,在滅楚、魏之後,秦王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二十六年,秦王以齊國拒絕秦國使者訪齊為由,避開了齊國西部主力,命王賁率領秦軍由原燕國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進攻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北)。齊軍士氣本不旺盛,對秦軍突然從北攻來,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秦軍一舉攻佔臨淄,俘齊王建,齊亡。秦王在齊設置齊郡和琅邪郡。

秦王政掃滅六國,統一天下,結束了西周末年以來諸侯長期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王自稱皇帝,追庄襄王為太上皇。

秦始皇稱帝後,頻繁用兵,開疆拓地。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調發數十萬人,三攻嶺南,佔領百越之地(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又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軍隊北擊匈奴,收復被匈奴占據的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迫匈奴退往陰山以北。為了防止匈奴的侵擾,他把昔日秦、趙、燕所築的長城加以修繕,連接成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秦始皇又南征百越,設置了閩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的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大帝國,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傍)陰山至遼東」。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加強手中的權力,秦始皇採取了中央集權的政體,否定了丞相王綰提出的恢復分封制的主張,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後又增至40多郡。郡置郡守,縣置縣令,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協助皇帝處理政治、軍事、經濟等事務。這一政治體制加強了皇帝對政權的控制,開創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為後來的歷代封建王朝所沿襲。

為鞏固中央統治,秦始皇下令收繳天下兵器,並將六國貴族和豪富12萬戶遷到咸陽附近和四川等地,以便控制。同時以咸陽為中心,修築了兩條馳道:一條東通海邊;一條南入吳楚,以便一旦發生叛亂,迅速調動軍隊鎮壓。秦始皇還多次到各地巡遊,以「威服海內」。

在經濟上,秦始皇於公元前216年發布命令,「使黔首自實田」,確認土地私有制度,又下令統一貨幣和度量衡,以加強各地區的經濟交流。

在思想領域,秦始皇為了打擊儒生淳於越等反對郡縣制的言論,穩定民心,維護皇帝的權威,他採納了李斯的主張,下令除了醫葯、卜筮、種植(指農業)之書、秦國史書和博士官收藏的《詩》、《書》、《百家語》等外,其它書籍一律燒毀。次年,又因為方士侯生、盧生違命叛逃,秦始皇下令追究方士、儒生的罪行。結果活埋400多名儒生,製造了歷史上第一個「焚書坑儒」事件。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和陵墓。僅阿房宮和驪山墓兩項工程,就動用了70餘萬人力,給勞動人民帶來繁賦重役和飢寒交迫,激起人民起來反抗,為秦朝的迅速滅亡種下禍根。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途中患病,七月死於沙丘平台(今河北平鄉東北)。死後不入,即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

點評: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績在中國帝王中也只有數人能與之相比。雖然他在晚年大興土木,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他對中國歷史所作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評論的:「及至秦王,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鑄鐻,以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後斬華為城,因河為津,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溪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但秦僅二世而亡,其中的歷史教訓足以警世後人,引以為鑒。

Ⅳ 《中國篆書大字海第3冊》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篆書大字海第3冊》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l5rOyNeGDIfqLcPRDR6JgQ

?pwd=yuds 提取碼:yuds
簡介:在傳統的漢字五體書中篆書起源最早,特點獨具。它導源於文字初創時期,初創者篳路藍縷,物質精神匱乏,審美意識朦朧,基本上是為了實用而創造出這些刻劃符號。但降及後世,陸續產生的其他書體,既更切合實用,也自覺融進了審美觀念;只有篆書完全揚棄了當初的實用功能,而變成了一種純粹的藝術形式。後人欣賞前代的篆書遺作,從事篆書的創作,也完全舍棄了功利目的,而變成了一種藝術審美。就好像在現代的書櫥中,擺設幾件秦磚漢瓦一樣。透過那斑駁的形影,殘缺的形體,依稀可見往昔的風貌。因此,從宏觀上回顧篆書的演流進程、藝術特徵及歷代法書遺作,有助於認識這一藝術現象,以及書法藝術的本體特徵。篆書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篆書,專指秦時的小篆和此前的大篆。廣義的篆書,則包括殷甲、周金、秦篆以及漢唐以來瓦當、印符、印璽和碑石上的篆額文字等。

Ⅵ 這是什麼字體

字體名:

新細明體(PMingLiU)

mingliu.ttc:是微軟向華康購買的中文繁體字型,也是Windows使用者最習慣的電腦字。

mingliu.ttc有兩個faces,第零個face是細明體(MingLiU),英文字型是等寬的,第一個是新細明體(PMingLiU),不等寬的英文字型,預設會使用第零個,如果要使用新細明體的話,必須另外設定。

細明體(MingLiU):

新細明體(PMingLiU):

為什麼說會是這個字體?

一、我下載的文件PPT,看到了那個字體是新細明體(PMingLiU),並且顯示正常。

二、我打開了mingliu.ttc字體文件,查看了源,字體裡面的顯示和你你發的圖一樣。(附對比圖)

為什麼會這樣顯示?

具體的原因暫時還不清楚。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種顯示應該是字體製造技術(筆畫拼接技術,網上會有一些介紹,並不詳細)有關系,可能是一個小小的漏洞造成了沒有顯示出預設狀態(我們看上去顯示正常的狀態,應該是一種設定的狀態。),而只是顯示了正常狀態(即字體文件裡面的狀態)。

最後也希望有牛人出來指點一下!

Ⅶ 菪是什麼意思



基本信息
莨菪,即天仙子,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塊狀,葉互生,長橢圓形。種子和根莖、葉均可入葯。
中文名稱
菪dàng
筆畫數11
部    首艹
注    音ㄉㄤˋ
五筆輸入法apdf
筆順編號12244513251
​基本釋義


dàng

〔莨(

làng )菪〕見"莨1"。

筆畫數:11;

部首:艹;

筆順編號:12244513251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正韻】徒浪切,音宕。【玉篇】莨菪子。 又菜中有水莨菪。【張仲景·金匱要略】葉圓而光,有毒,悞食令人狂亂,甘草汁解之。【史記】作。

分類:【申集上】【艸字部】

菪字演變
甲骨文
金文 金文大篆 小篆 繁體楷書

菪字的謎語
1、謎面:塋下刨土壘點石

謎底:菪

Ⅷ 請推薦幾個電子版的書法家字體集。

建議你登錄以下網址,自己選擇喜歡的就可以了http://www.9610.com/

Ⅸ pdf轉jpg用什麼軟體

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時期的甲骨文,稍後出現了金文 [1] ,西周時演變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 [2] 統一六國文字,秦末出現隸書 [3-4] ,西漢出現草書,東漢出現楷書和行書。 甲骨文、金文、篆書筆畫連續婉轉,到了隸書的筆畫變得橫平豎直,成了純粹的方塊字,便於書寫,成了古今漢字的分野。

Ⅹ 有關中國漢字的資料{越多越好}

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128年)歷史;還有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庄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外壁,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劃,並有一定規律性,具備簡單文字的特徵,可能是我國文字的萌芽。

注意上面那張圖里的印章中的字,此回答中的漢字的資料的均都出自於此

這些我是收集的漢字的資料,內容還是非常不錯的,從上古到現代的所有文字方面的信息

《金石大字典》

《長沙楚帛書文字編》

《中國暦代書法家草書選》

《新蔡葛陵楚簡文字編

《帛書文字》

《新見戰國璽印文編》

《甲骨文小字典》

《篆刻反字字典》

《篆刻字典[吉林文史]》

《睡虎地秦簡文字編》

《金文詁林補 [笫06卷 0739-0875]》

《漢印文字滙編》

《中國篆刻大辭典》

《篆刻字形字典》

《說文解字今釋》

《中國磚瓦陶文大字典》

《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

《金文編增補》

《吳越文字夤編》

《金文通釋》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楚漢簡帛書字典》

《鳥蟲書通考》

《郭店楚簡文字編》

《金文通釋07》

《宋本玉篇》

《銀雀山漢簡文字編》

《漢印分韻》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包山楚簡文字編》

《秦文字類編(附檢索書簽)》

《金文詁林補 [笫11卷 1398-1479]》

《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8文字編》

《篆刻字形字典》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字形表》

《金文續編》

《新編甲骨文字形總表》

《說文新證》

《篆經-篆書書寫與辨識》

《金文詁林補》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中國書法大字典》

《戰國文字編.pdf

《新編甲骨文字典》

《商周古文字類纂》

《宋代凋版楷書構形系統研究》

《金文通釋》

《戰國楚簡文字編》

《篆字滙》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1-5文字編》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7文字編》

《圖解說文解字畫說漢字》

《草書字典》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新見戰國璽印文編》

《篆隷楷草行五體字典》

《篆刻與古文字》

《金文速查手冊》

《篆字匯》

《金文通釋》

《說文解字新訂》

《篆刻字典》(日-中西庚南編).zip

《古老子文字編》徐在國、黃德寬編著.zip

《齊文字編.pdf

《馬王堆簡帛文字編》

《戰國璽印字根研究》

《中國篆書學》



《秦文字類編(附檢索書簽》

《實用篆刻大字典》

《篆書的辨識與寫法》

《繆篆分韻》

《漢印文字徵補遺》

《侯馬盟書字表》

《蟲鳥篆速查手冊》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金文編》

《篆字印匯》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中國篆刻大辭典-字部》

《金文詁林補 [笫02卷 0083-0247].pdf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文字編》

《秦文字類編(附檢索書簽).part4.rar

《中國美術全集 書法篆刻編 商周至秦漢書法》

《古文字類編》

《新編中國書法大字典》

《中國古文字學通論》

《通假字匯釋》

《篆法百韻歌》

《金文詁林補 [笫12卷 1481-1647]》

《吳越文字匯編》

《望山楚簡文字編》

《商周圖形文字編》

《金文通釋》

《古陶文字徵》

《秦印文字匯編》

《銀雀山漢簡文字編》

《中國磚銘文字征》

《金文詁林補》

《繁簡字異體字正體字舉例對照辨析手冊》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先秦貨幣文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6文字編》

《金文詁林補 [笫14卷 1741-1894]》

《篆字印匯》

《殷墟花園庄東地甲骨字形表》

《戰國東方五國文字構形系統研究》

《古文字類編》

《金文詁林補》

《漢印文字徵》

《漢代簡牘草字編》

《圖釋古漢字》

《印典 [第一冊]》

《東周鳥篆文字編》

《金文詁林補》

《齊文字編》

《秦印文字夤編》

《字統》

《古璽文編》

《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

《漢代銅器銘文文字編》

《金文通釋》

《清人篆隸字夤》

《戰國古文字典》

《金文通釋》

《中國鋼筆書法大字典》

《古幣文編》

《秦文字類編》

《中山王厝器文字編》

《草書大字典》

《掌上金石大字典》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金文通釋》

《齊文字編》

《金文詁林補 [笫05卷 0574-0738]》

《金文通釋》

《齊文字編》

《篆書淺鑒》

《中國磚瓦陶文大字典》

《中山王厝器文字編》

《金文詁林補 [笫15卷 附錄 補遺]》

《金文詁林補 [笫07卷 0877-1058]》

《秦文字類編(附檢索書簽)》

《篆書技法百日通》

《三晉文字編》

《戰國古文字典》

閱讀全文

與大篆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組管理命令 瀏覽:979
海南高德司機端是什麼app 瀏覽:861
pid命令 瀏覽:888
一天一圖學會python可視化 瀏覽:309
魔獸編輯文本命令串 瀏覽:497
android中view繪制 瀏覽:798
安卓機內存刪除怎麼恢復 瀏覽:331
Qt環境的編譯軟體放到linux 瀏覽:214
聯創列印系統怎麼連接伺服器 瀏覽:935
杭州行政命令 瀏覽:160
如何查找伺服器日誌 瀏覽:801
加密的鑰匙扣怎麼寫 瀏覽:579
文件夾更新不了怎麼辦 瀏覽:475
壓縮機指示燈亮是什麼原因 瀏覽:956
什麼app訂酒店半價 瀏覽:767
中老年解壓神器 瀏覽:243
訊飛語音ttsandroid 瀏覽:468
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後能坐車嗎 瀏覽:507
python類裝飾器參數 瀏覽:350
均線pdf微盤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