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精通開關電源設計第二版和第三版哪個好些
看書名,雖然都叫精通開關電源設計,可作者和翻譯都不相同。這第二版和第三版應該是出版社為了區分兩本書加的。這就要看書的內容了,電路設計上應該是大同小異,就看哪本書說得清晰易懂,再看翻譯的水平了,對於科技類書籍翻譯,應該懂專業,翻譯出來才易懂易讀,否則,從英文字面上翻譯,語句就顯得生硬,不符合漢語的習慣。所以,從這兩方面去看一下書的內容。
Ⅱ 推薦一下有關DC-DC、AC-DC、DC-AC還有開關電源的電子設計大賽的書籍或者有關書籍,謝謝!
A《美國原版磁性原件手冊》
B《電磁兼容設計技術》
C《環球電源講義》
D《開關電源手冊》
E《開關電源的原理與設計》
F《實用電源技術手冊磁性元器件分冊》
G《開關電源設計(第二版)》
H《直流開關電源的軟開關技術》
I《開關電源設計與優化》
J《固體照明導論》
Ⅲ 開關電源入門書籍
《開關電源設計》王志強
《精通開關電源》王志強譯,美[著]
《開關電源中的磁性元件》趙修科
這些都是老師推薦,挺不錯的
Ⅳ 誰有《精通開關電源設計》這本書pdf格式的啊 能上傳分享一下么先謝謝了!
精通開關電源設計(中文版)
http://bbs.big-bi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3119
請採納答案!
Ⅳ 求《精通開關電源設計 》電子版!非常感謝!
我有,稍缺點。你的郵箱。PDF版
Ⅵ 精通開關電源設計的圖書目錄
第1章開關電源的基本原理
1.1簡介
1.2概述和基本術語
1.2.1效率
1.2.2線性調整器
1.2.3通過使用開關器件提高效率
1.2.4半導體開關器件基本類型
1.2.5半導體開關器件並非理想器件
1.2.6通過電抗元件獲得高效率
1.2.7早期RC型開關調整器
1.2.8基於LC的開關調整器
1.2.9寄生參數的影響
1.2.10高頻率開關時產生的問題
1.2.11可靠性、使用壽命和熱管理
1.2.12降低應力
1.2.13技術進步
1.3認識電感
1.3.1電容/電感和電壓/電流
1.3.2電感電容充電/放電電路
1.3.3能量守恆定律
1.3.4充電階段及感應電流理論
1.3.5串聯電阻對時間常數的影響
1.3.6R=0時電感充電電路及電感方程
1.3.7對偶原理
1.3.8電容方程
1.3.9電感放電階段
1.3.10反饋能量和續流電流
1.3.11電流必須連續而其變化曲線斜率不必連續
1.3.12電壓反向現象
1.3.13功率變換器的穩定狀態及不同工作模式
1.3.14伏秒法則、電感復位和變換器占空比
1.3.15半導體開關的使用及保護
1.4電源拓撲的衍生
1.4.1通過二極體控制感應電壓尖峰
1.4.2達到穩定狀態並輸出有用能量
1.4.3buck?boost變換器
1.4.4電路地參考點
1.4.5buck?boost變換器的結構
1.4.6開關節點
1.4.7buck?boost電路分析
1.4.8buck?boost電路的性質
1.4.9為什麼只有三種基本拓撲
1.4.10boost拓撲
1.4.11buck拓撲
1.4.12高級變換器設計
第2章DC?DC變換器設計與磁學基礎
2.1直流傳遞函數
2.2電感電流波形的直流分量和交流紋波
2.3交流電流、直流電流和峰值電流的確定
2.4認識交流電流、直流電流和峰值電流
2.5最「惡劣」輸入電壓的確定
2.6電流紋波率r
2.7r與電感量的關系
2.8r的最佳值
2.9電感量與電感體積的關系
2.10頻率對電感量和電感體積的影響
2.11負載電流對電感量和電感體積的影響
2.12供應商標定成品電感額定電流的方式及成品電感選擇
2.13在給定應用中我們需要考慮哪些電感電流額定值
2.14電流限制的范圍和容限
2.15實際例子(1)
2.15.1設置r時需考慮電流限制
2.15.2確定r需考慮的連續導電模式
2.15.3當用低ESR電容時應將r設置得大於0.4
2.15.4設置r時應避免裝置不平衡
2.15.5設置r應避免次諧波震盪
2.15.6用「L×I」和「負載縮放比例」法則快速選擇電感
2.16實際例子(2、3和4)
2.16.1強迫連續模式(FCCM)中的電流紋波率
2.16.2基本磁學定義
2.17實際例子(5)--不增加線圈匝數
2.17.1「磁場紋波率」
2.17.2與伏秒數相關的受控電壓方程(MKS單位制)
2.17.3CGS單位制
2.17.4與伏秒數相關的受控電壓方程(CGS單位制)
2.17.5磁心損耗
2.18實際例子(6)--特定場合中產品電感的特性
2.18.1估計必要條件
2.18.2電流紋波率
2.18.3峰值電流
2.18.4磁通密度
2.18.5線圈損耗
2.18.6磁心損耗
2.18.7溫升
2.19計算其他最惡劣應力
2.19.1最惡劣磁心損耗
2.19.2二極體最惡劣損耗
2.19.3開關管最惡劣損耗
2.19.4輸出電容最惡劣損耗
2.19.5輸入電容最惡劣損耗
第3章離線式變換器設計與磁學技術
3.1反激變換器磁學技術
3.1.1變壓器繞組極性
3.1.2反激變換器中變壓器功能及其占空比
3.1.3等效的buck-boost模型
3.1.4反激變換器電流紋波率
3.1.5漏感
3.1.6齊納管鉗位損耗
3.1.7二次漏感同樣影響一次側
3.1.8有效一次漏感電感測量
3.1.9實際例子(7)--反激變壓器設計
3.1.10導線規格與銅皮厚度選擇
3.2正激變換器磁學技術
3.2.1占空比
3.2.2最惡劣電壓輸入
3.2.3窗口面積利用
3.2.4磁心型號與其所通功率
3.2.5實際例子(8)--正激變換器變壓器設計
第4章拓撲FAQ
問題與解答
第5章導通損耗和開關損耗
5.1開關接電阻性負載
5.2開關接感性負載
5.3開關損耗和導通損耗
5.4建立MOSFET簡化模型以研究感性負載時的開關損耗
5.5變換系統中寄生電容的表示
5.6門極開啟電壓
5.7導通轉換
5.8關斷轉換
5.9柵荷系數
5.10實際例子
5.10.1導通時
5.10.2關斷時
5.11把開關損耗分析應用於開關拓撲
5.12對開關損耗而言的最惡劣輸入電壓
5.13開關損耗怎樣隨寄生電容變化
5.14使驅動器相對於MOSFET性能最佳
第6章印製電路板的布線
6.1引言
6.2布線分析
6.3布線要點
6.4散熱問題
第7章反饋環路分析及穩定性
7.1傳遞函數、時間常數與強制函數
7.2理解e及繪制對數坐標曲線
7.3時域分析與頻域分析
7.4復數表示
7.5非周期激勵
7.6s平面
7.7拉普拉斯變換
7.8擾動和反饋作用
7.9RC濾波器的傳遞函數
7.10積分運算放大器(零極點濾波器)
7.11對數平面中的數學
7.12LC濾波器的傳遞函數
7.13無源濾波器傳遞函數小結
7.14極點和零點
7.15極點和零點的相互作用
7.16閉環增益和開環增益
7.17分壓網路
7.18PWM傳遞函數(增益)
7.19電壓前饋
7.20主電路傳遞函數
7.21所有拓撲的調節器傳遞函數
7.21.1buck變換器
7.21.2boost變換器
7.21.3buck-boost變換器
7.22反饋網路傳遞函數
7.23閉環
7.24環路穩定性判據
7.25帶積分器的開環波特圖
7.26抵消LC濾波器雙重極點
7.27ESR零點
7.283型運算放大器補償網路的設計
7.29反饋環路優化
7.30輸入紋波抑制
7.31負載暫態
7.321型和2型補償網路
7.33跨導運算放大器補償網路
7.34簡化跨導運算放大器補償網路
7.35電流模式控制補償
第8章EMI基礎--從麥克斯韋方程到CISPR標准
8.1標准
8.2麥克斯韋到EMI226
8.3敏感度/抗擾性
8.4一些與成本相關的經驗
8.5組件的EMI問題
8.6CISPR 22對電信埠的規定--修訂意見
第9章傳導EMI限值及測量
9.1差模和共模雜訊
9.2如何測量傳導EMI
9.3傳導發射限制
9.4准峰值、平均值和峰值測試
第10章實際的電源輸入EMI濾波器
10.1EMI濾波器設計的安全問題
10.2實際的電源輸入濾波器
10.3Y電容總容量的安規限制
10.4等效DM和CM電路
10.5一些重要的EMI工程經驗
第11章開關電源的DM與CM雜訊
11.1主要DM雜訊源
11.2主要CM雜訊源
11.3地電抗器
第12章電路板EMI解決方案
12.1變壓器的EMI問題
12.2二極體的EMI問題
12.3磁珠的工程應用--抑制肖特基二極體的dV/dt
12.4基本布線方案
12.5最後的EMI抑制措施
12.6能否通過輻射測試
第13章EMI濾波器的輸入電容和穩定性
13.1DM扼流環是否飽和
13.2DC-DC變換器模塊的實用電網濾波器
第14章電磁難題的數學基礎知識
14.1數學基礎知識之傅里葉級數
14.2矩形波
14.3矩形波分析
14.4梯形波
14.5梯形波的EMI問題
14.6高性價比濾波器的設計
14.7實際DM濾波器設計
14.8實際CM濾波器設計
14.8.1第一種方法(快速)
14.8.2第二種方法(詳細法)
附錄1聚焦實際問題
附錄2設計參考表
參考文獻
Ⅶ 求《開關電源設計(第三版)》PDF
你所需要的文件已上傳至附件...
看不到附件請刷新一次這頁面...
支持在線預覽...
附上截圖一張...
下載確認一下吧...
滿意的話還望能採納我的回答...
Ⅷ 求《精通開關電源設計(中文版)》誰有pdf的給份
passward:535896《精通開關電源設計(中文版)》
如果對你有幫助,希望你幫我點個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