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物聯網導論pdf

物聯網導論pdf

發布時間:2022-05-11 23:40:26

A. 物聯網導論怎麼樣

看完了前三章,有點初步認知,做點筆記。 本書對物聯網的基礎技術理論 作了淺顯易懂的介紹。 【物聯網就是將所有需要的物品建立ID號碼(類似於IP地址),然後以信息技術 物物相連,物網相連,連接到Web 3.0互聯網上。 【物聯網就是物品的互聯網Web 3.0,不單是機構IP地址的互聯網。 【怎麼實現的物聯網? 通過建立在硬體設備、信息網路傳輸設備之上的物品自動定位、自動識別、感測、指揮等自動化作業等技術來實現。 【目前應用於: 智能電網 智能交通 智能物流(物流行業是試驗田,最早應用物聯網技術) 智能綠色建築(智能樓宇) 環境監測等

B. 物聯網導論論文

淺析物聯網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
摘要:眾所周知,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當今社會以及未來社會
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而且其應用方面也越來越廣闊。雖然當前的物聯網技術還不是很成熟,
但是在某些領域方面的研究還是比較靠前的, 比如家居方面。 所以本次選取了物聯網在智能
家居中的應用這一話題。 在論文中, 會首先介紹物聯網的相關內容, 包括對物聯網的認識以
及物聯網的作用, 然後介紹物聯網是如何在智能家居中應用的還有目前大家對智能家居的評
價,最後我們會展望一下智能家居的未來發展狀況以及目前我們可以做的一些相應改變。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框架、智能家居、發展前景
一 、 對 物 聯 網 的 認 識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一個基於互聯網、 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
體,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定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的網路。它具有普通對象設備化、
自治終端互聯化和普適服務智能化 3 個重要特徵。其英文名稱是「 The Internet of things 」。
由此,顧名思義,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
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 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 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
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
(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等信息感測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
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
理的一種網路。
從技術架構上來看, 物聯網分為三層:感知層、網路層和應用層。 感知層由各種感測器
以及感測器網關構成, 感知層的作用相當於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膚等神經末梢, 它是物聯網識
別物體、採集信息的來源,其主要功能是識別物體,採集信息。網路層由各種私有網路、互
聯網、有線和無線通信網、 網路管理系統和雲計算平台等組成, 相當於人的神經中樞和大腦,
負責傳遞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信息。 應用層是物聯網和用戶(包括人、 組織和其他系統)的
介面,它與行業需求結合,實現物聯網的智能應用。
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在物聯網應用中有三項關鍵技術:
1、感測器技術,這也是計算機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大家都知道,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
計算機處理的都是數字信號。 自從有計算機以來就需要感測器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計
算機才能處理。
2、RFID 標簽也是一種感測器技術, RFID 技術是融合了無線射頻技術和嵌入式技術為
一體的綜合技術, RFID 在自動識別、物品物流管理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3、嵌入式系統技術是綜合了計算機軟硬體、感測器技術、集成電路技術、電子應用技
術為一體的復雜技術。 如果把物聯網用人體做一個簡單比喻, 感測器相當於人的眼睛、 鼻子、
皮膚等感官, 網路就是神經系統用來傳遞信息, 嵌入式系統則是人的大腦, 在接收到信息後
要進行分類處理。
二 、 物 聯 網 的 作 用
從上文我們對物聯網的認識, 物聯網可以實現物物相通。 但是除此之外, 物聯網還有其
他的作用:
1、除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換信息和通信之外,還可以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
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當然,這里人還是主體。因為,物與物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的目
的,還是要為人服務、為人所用。
2、除了實現信息的交換與通信的目的,還可以通過安裝信息感測設備,如射頻識別裝
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將所有的物品都與網路連接在一起,方便
識別和管理。
由以上我們可以總結對物聯網的一個大概認識: 物聯網是一項利用感測器的連接來實現
物物相通的網路, 在這個網路之中可以實現信息的交換與分析; 同時在這個網路中還能實現
對物體的智能控制,以此來滿足對大眾的相應需求。
三 、 物 聯 網 在 智 能 家 居 中 應 用 情 況 分 析
4.1 對智能家居的相關認識
智能家居, 或稱智能住宅。首先,它需要在一個家庭中建立一個通訊網路, 為家庭信息
提供必要的通路, 在家庭網路操作系統的控制下, 通過相應的硬體和執行機構, 實現對連入
家庭網路的所有家電和設備的控制和監測; 其次,它們都要通過一定的媒介, 構成與外界的
通訊通道, 以實現與家庭以外的世界溝通信息,滿足遠程式控制制、監測和交換信息的需求,其
最終目的都是滿足人們在家庭中對安全、舒適、方便地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4.2 智能家居的主要功能
(1)安全防護及消防報警自動化
安全防護及消防報警自動化是智能家居的最基本的一項功能, 由於人們對自身及財產的
安全更加重視,選擇智能化家居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家庭保安和災害報警自動化。
(2)家電設施智能化
家電設施智能化是智能家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智能家居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它能根
據住戶的要求對家電和家用電氣設施靈活方便地實現智能控制, 更大程度地把住戶從家務勞
動中解放出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家電設施智能化還會出現更多更新的應用。
(3)物業管理自動化
通過與小區智能系統聯網,住戶可對用水、用電、用氣以及電話、網路等的使用情況進
行監視。 一是實現各種費用的自動計量, 減少物業管理工作量; 二是方便用戶對費用進行自
我控制, 避免費用嚴重超支; 三是可及時發現並避免電話或其他資源被盜用。 物業管理自動
化是小區智能化的一種標志。
(4)信息和通訊自動化
一般的通訊自動化只是通過電話實現簡單的電話自動錄音、 傳真自動接收或回復; 而通
訊智能化可將家中異常情況通過電話自動撥打 110、119 報警電話或主人的辦公電話、手機
等通訊工具。 智能家居的通訊信息自動化的內容將更加廣泛。 如將住戶的個人電腦連入局域
網、互聯網,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資源,實現從社區信息服務、物業管理服務、網上資料查
詢、網上商務等各種互聯網功能。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還可實現遠程醫療、遠程教學、咨
詢預約等功能。
(5)各種設備之間的協同工作
智能家居系統可以提供更豐富的系統關聯功能。 例如,當您准備看電視時, 客廳燈光自
動調到您喜歡的亮度 (通過調光控制模塊實現) 、窗簾自動拉上 (通過窗簾控制模塊實現) 、
電視機打開並調整到您最喜歡的頻道,等等。
(6)環境與節能
智能家居能監視室內的溫度、 濕度、 亮度等環境狀態值, 並根據住戶的習慣進行調節控
制,它在一定程度上既能使生活空間更加舒適,又能節約能源。不僅如此, 通過對家電的智
能控制還可實現對水、煤氣等資源的節約。
4.3 智能家居的組成
學術界對智能家居的組成沒有定論, 綜合各種觀點, 一個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統除了具有
各種功能的信息電器外,還必須包括以下幾個模塊:
(1)信息處理模塊
為了使相互獨立的信息家電可以實現信息共享與協同工作, 智能家居系統中必須具有專
門的信息處理模塊。 它的功能主要是收集家庭中各個家電的工作狀態和服務請求, 對各種數
據進行實時處理,並將結果送入功能驅動模塊。
(2)通信模塊
如果說信息處理模塊是智能家居系統的大腦,那麼通信模塊就是實現信息傳導的神經。
根據家庭組網的特點,通信模塊常利用已有的布線(如電力載波),或者採用無線傳輸(如
藍牙、 紅外)等。 由於不同的信息電器對傳輸時的帶寬要求不同,實際中的通信模塊常採用
多種方式混合組網。
(3)功能驅動模塊
功能驅動模塊是信息流入、 流出各個信息電器的介面。 由於各個電器生產廠商的產品在
功能和實現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必須通過功能驅動模塊將信息處理模塊的指令翻譯成電
器可以執行的電平信號, 以及將電器的各種狀態信息轉換成信息處理模塊可以理解的二進制
信息。
(4)外界信息介面模塊
該模塊可以看成是一個家庭通向外界(如 Internet)的網關。它在家庭內部各種電器信
息共享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基於 Internet 的資源共享,從而更進一步實現了共享的深度
和廣度, 也將是未來智能家居系統發展的熱點。 由於家庭內部網路通常不使用 TCP/IP 協議,
所以外界的信息介面模塊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從 TCP/IP 協議到各種家庭內部網路協議的轉
換。
四 、 智 能 家 居 的 缺 陷
市場經濟具有自發性和盲目性, 這兩種特性一方面造成了智能家居行業的迅速壯大, 另
一方面也為孕育了某此缺陷。 對於新事物而言, 其優勢往往顯而易見的, 而缺陷則是隱形的。
站在行業發展的高度來看,這些隱身在興盛背後的缺陷將會嚴重阻礙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
目前智能家居行業的缺陷主要可以概括為「弱智」和「復雜」兩點。
1、所謂的「弱智」是指不夠智能。智能家居除了設備本身具有計算、判斷能力之外,
還需要各設備之間的聯動來實現智能。 聯動性上正是當前智能家居行業的短板, 其原因在於
我們智能家居系統的功能不全。 而大部分品牌往往只能實現安防報警、 可視對講、 智能照明
等三、 四個功能,可互相組合派生的功能甚少,更談不上什麼聯動了, 因此其智能程度大遭
消減。
2、復雜主要體現產品布線復雜,配置復雜,操作復雜這三點。現在有許多智能家居系
統組網是基於匯流排技術的, 不可避免的帶來了繁復的布線問題, 增加了施工成本。 部分智能
家居系統, 缺乏軟體支撐,配置起來其過程十分復雜,基本只有專業人員才能完成。操作復
雜,主要表現為產品設計不夠人性化,界面太多,雜亂無章,甚至沒有界面,為用戶帶來了
很大的記憶量。
五 、 物 聯 網 的 發 展 前 景
盡管目前物聯網在智能家居行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物聯網
的展望,以後的物聯網發展趨勢應該有以下幾點:
1、無線控制不斷深化:比如在智能家居這一應用方面,業內人士認為,未來, WiFi 無
線網路傳輸技術和 Zigbee 無線技術會在家庭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用戶通過 Zigbee 遙控器,
可以對連接在家庭網路上的家用電器使用狀況進行查詢, 並對其進行無線遙控。 用戶在使用
時,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智能終端設備,家中的電視、電腦、手機等顯示設備都可以作為控制
終端。因此,在智能家居系統中加入無線和遠程式控制制技術,將更好地發揮智能家居的功能,
為用戶帶來便捷生活體驗。 我們相信, 未來的物聯網應用方面會通過技術改進, 繼續深化無
線智能控制技術,以此來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2、網路功能強勢凸顯:一直以來,網路化是物聯網的主要發展趨勢。通過互聯網,人
們可以將智能家居系統中的視頻監控與手機有效結合起來, 一旦有小偷進入家中, 報警信號
即可迅速通過網路, 傳送到小區安防中心、 地區報警中心及用戶手機上。 各報警中心和用戶
可以立即調入視頻圖像, 保證在第一時間有效地監看到小偷的面貌, 確保日後調查取證。 同
時我們還可以利用智能交通系統將交通中出現的任何相關問題及時反應到交警值班處, 以此
來提高辦事效率。
3、智能控制內容逐步擴大:物聯網通過智能化手段,使得人們生活體驗變得更加的方
便、舒適。 針對目前物聯網的一些應用方面的缺陷, 可以想像在未來的社會我們必定要克服
當前出現的智能不能完全實現智能、過於復雜等缺陷。
總體來說, 物聯網是一個新興的但是卻是一個很有用處的行業, 它在當今社會以及未來
社會都會對人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雖說目前的物聯網在各個領域都有所運用, 尤
其是在智能家居領域已經有了比較好的發展,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所出現的一些問題,
我們只有解決好目前物聯網在一些領域的應用中所出現的缺陷, 這樣才能讓物聯網更好的為
我們服務,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舒適。

C. 求好心人,物聯網工程導論吳功宜第二版pdf

結論:網路整理所得,僅供學習交流

1.鏈: https://pan..com/s/1FhI3YOHmpgiHGLk-M2eF2g

2.碼: j57x

3.如喜歡的話記得及時採納哦,謝謝啦!

D. 物聯網工程導論課本pdf吳功宜版,速求

熱能與動力工程是以工程熱物理學科為主要理論基礎,以內燃機和正在發展中的其它新型動力機械及系統為研究對象,運用工程力學、機械工程學、自動控制、計算機、環境科學、微電子技術等學科的知識和內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學能和液體的動能安全、高效、低(或無)污染地轉換成動力的基本規律和過程,研究轉換過程中的系統和設備的自動控制技術。隨著常規能源的日漸短缺,人類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節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發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為本學科的重要任務,在能源、交通運輸、汽車、船舶、電力、航空宇航工程、農業工程和環境科學等諸多領域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國民經濟各部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這方面人才在加強學生基礎理論和綜合素質教育的同時,加強計算機及自動控制技術的應用,強化專業實踐教學,注重全能訓練,全面提高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科學研究潛力. 我國能源動力類專業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以交通大學為例,1952年院系調整時,當時設在機械繫中的動力組就單獨成立了動力機械繫。由於受當時蘇聯教育體制的影響,在該學科的發展過程中,專業面曾一度越分越細。50年代初期只有鍋爐、氣輪機、內燃機等專業,以後又先後辦起製冷專業與風機專業,製冷專業又細分出壓縮機,製冷及低溫專業。在50年代末又創辦了核能專業,在60~70年代有些學校先後設立了工程熱物理專業。這樣能源動力學科中的專業就先後包括有鍋爐、渦輪機、電廠熱能、風機、壓縮機、製冷、低溫、內燃機、工程熱物理,水力機械以及核能工程等11個專業,形成了明顯的以產品帶教學的基本格局。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中包含的水利水電動力工程專業的前身為水電站動力裝置專業。該專業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國家對水患的治理和經濟建設的發展,國家設立了華東水利學院、武漢水利水電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等一些專門的水利院校,1958年起在這些院校和西安交通大學水利系(西安理工大學水電學院的前身)設立了水電站動力裝置專業,以滿足國家對水電建設人才的迫切需求。1977年恢復高考招生後,該專業更名為水電站動力設備專業。1984年該專業更名為水利水電動力工程專業,涵蓋了原水能動力工程、水電站動力裝置、水電站動力設備、水能動力及其自動化、機電排灌工程、水能動力與提水工程等專業,昆明工業學院、成都科技大學等一些院校都設置了該專業。1998年,按照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新的專業目錄,水利水電動力工程專業並入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新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包含了原來的熱力發動機、流體機械及流體工程、熱能工程與動力機械、熱能工程、製冷與低溫技術、能源工程、工程熱物理、水利水電動力、工程冷凍冷藏工程等9個專業。 客觀上說,這種專業劃分與當時我國計劃經濟的體制以及工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適應的。過窄的專業面,但卻培養了專業工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因此,在當時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工業體系的重建,曾經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向現代化方向的發展和高新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後,國外先進科技、管理體系的大量引進,學科的交叉融合不斷產生新的經濟增長點,當時實際存在的過細過窄的工科專業設置,總體上已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和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必須進行專業調整。因此,在1993年原國家教委進行的專業目錄調整中,將能源動力學科的上述前10個專業壓縮為4個專業,即熱能工程,熱力發動機,製冷與低溫工程,流體機械與流體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保留。1998年,教育部頒布了新的專業目錄,將上述前4個專業進一步合並為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單獨設立,而在引導性的專業目錄中,則建議將熱能工程與核能工程合並。但當時我國大多數學校還是採用了熱能工程與核能工程單獨設專業的方案。因此,在2000年教育部設立的新一輪教學指導委員中,在能源動力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下分設了三個委員會:熱能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以及熱工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 能源動力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與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柱型產業,同時也是涉及多個領域高新技術的集成產業,在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中一直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各個方面改革的深化發展,包括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國有大中型企業機制的轉換,加入WTO後面臨的挑戰,以及能源動力領域技術的發展,並考慮到我國核科技工業「十一五」以及到2020年發展所面臨的形勢與任務,我國能源動力類以及核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能源動力及環境是目前世界各國所面臨的頭等重大的社會問題,我國能源工業面臨著經濟增長、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壓力。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國,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費的76%,已成為我國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已經探明的常規能源剩餘儲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及可開采年限十分有限,2000年的統計資料表明,我國化石能源剩餘可儲采比煤炭為92年,石油20.5年,僅為世界儲采比的一半;天然氣為63年,優質能源十分匱乏。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依賴度逐年提高,能源安全面臨挑戰,存在著十分危險的潛在危機,比世界總的能源形勢更加嚴峻。現在,能源資源的國際間競爭愈演愈烈,從伊拉克戰爭及戰後重建,到中日雙方在俄羅斯輸油管線走向上的角逐等一系列國際問題,無不是國家間能源戰略利益沖突、斗爭的具體反映。因此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應該說更加迫切、更具重大意義。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我國的能源資源是有限的,我國現有能源開發利用程度與效率很低,在清潔能源開發、能源綜合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領域內,與發達國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我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未包括台灣省)為6.76億KW,可開發容量3.78億KW,相應年發電量19200億KWh,均居世界第一;至2003年底水電裝機容量達到9139萬KW,年電量2710億KWh,開發率按電量算只有14%,按裝機容量算只有24.2%,遠遠落後於美國、加拿大、西歐等發達國家,也落後於巴西、埃及、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高耗能產品能源單耗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高40%左右,單位產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同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對能源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期以來,粗放型的增長方式使能源發展與保護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未來能源發展中,如何充分利用天然氣、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加快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開發,推廣應用潔凈煤技術,逐步降低用於終端消費煤炭的比重,實現能源、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將是"十五"以及中長期能源發展面臨的重要選擇。特別地,我國核科技工業是國家的戰略行業。完善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是確立一個國家核大國地位的基本條件。它既是國家戰略威懾力量和國防科技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政治、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外交利益所在,同時又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核軍工、核能、核燃料和核應用技術產業,是我國核科技工業的主要組成部分。與此相適應,如何培養適應上述21世紀社會需要的能源動力類以及核相關專業人才,是每個大學相關專業以及每位從事能源動力類專業教育的工作者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常規化石能源的使用是能源動力學科專業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而常規化石能源的使用與環境問題密切相關。目前,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仍在整個能源構成中占據主導地位,而且估計在今後幾十年地時間內這一局面還不會改變。這些常規化石能源主要直接應用於火力發電,這會帶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比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的大氣污染、固體廢物、水污染和熱污染等。據最近的報載,當前我國每年火力發電的煤炭耗量超過8億噸,電廠的煙塵排放量約為350萬噸,佔全國煙塵排放量的35%。其中微細粒子(小於10微米)排放量超過250萬噸,是影響大城市大氣質量和能見度的主要因數,並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對能源動力生產過程中的這些環境問題必須進行妥善處理和控制,實現其環境友好化,才能保證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環境問題已經成為能源動力技術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須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有相應的體現。也正是基於這一原因,浙江大學已經將原來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改名為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核能發電雖然沒有上述火力發電那樣的問題,但有其獨特的問題,如輻射防護與保健、核廢料的處置與處理等均與環境保護有關。迫於環境方面對能源開發與利用的巨大壓力,作為常規能源的水能由於具有清潔與可再生的特點,其開發與利用越來越得到重視,在我國能源發展戰略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E. 關於物聯網有什麼好書介紹看看。

不管關於哪一行業的書都是五花八門的,以下是比較受人推薦的幾本,您可以放心的閱讀~~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物聯網》
【根據國務院和江蘇省關於推進物聯網發展的指示精神,系統全面地介紹了物聯網的基本概念、基礎構成、支撐技術、協議與標准等內容,並以實際案例方式介紹了物聯網的應用,包括智能家居、智能醫療、智能物流、智能電網。為了方便讀者學習並了解物聯網,《物聯網》還附錄了名詞簡介及中國物聯網大事記。

2、《物聯網世界》
【--行業中首屈一指的專業期刊

3、《物聯網技術概論》
【可以作為物聯網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以作為物聯網工程、感測網技術、計算機、電子、通信等專業相關課程的參考教材。
物聯網導論》

4、《沖出數字化:物聯網引爆新一輪技術革命》
【從大眾文化和科普的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解讀,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全面地了解和理解物聯網,為迎接美好的物聯網時代而做好准備。

5、《物聯業導論》
【普及讀物——語言生動,通俗易懂,案例豐富,新增作者與世界知名科學家就物聯網的對話錄,幫助對物聯網感興趣的各類讀者把握第三次IT科技浪潮的方向。

F. 能把《物聯網工程導論》吳功宜的pdf給我發一份嗎謝謝

沒有PDF的,只有PPT。

G. 物聯網導論講的什麼

就是物聯網的入門課,因為物聯網涉及到眾多的交叉學科,所以有必要全局性的,描述物聯網的關鍵技術,典型應用等。

H. 誰有《物聯網工程導論》吳功宜,還有《物聯網導論》劉雲浩的書,PDF或者word都行

兩本書都在里邊,希望幫到你!!!

I. 推薦幾本關於物聯網方面的書

《物聯網工程概論》王志良,《物聯網導論》劉雲浩,第一本比較深比較詳細,第二本是介紹比較簡單,我們院長推薦的。

閱讀全文

與物聯網導論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單片機中有哪些顯示器 瀏覽:789
我的世界如何在伺服器里設置貨幣 瀏覽:591
酷貓系統如何安裝app 瀏覽:636
郵寄伺服器是干什麼用 瀏覽:159
解除電腦加密文件夾 瀏覽:358
androidcheckbox組 瀏覽:546
linux在線安裝軟體 瀏覽:823
如何設置手機安卓版 瀏覽:285
簡歷pdfword 瀏覽:123
鋒雲視頻伺服器網關設置 瀏覽:162
linux伺服器如何查看網卡型號 瀏覽:142
加密相冊誤刪了怎麼恢復 瀏覽:380
安卓代練通怎麼下載 瀏覽:518
知道域名如何查詢伺服器 瀏覽:907
方舟手游怎麼才能進伺服器 瀏覽:289
抖音演算法自動爆音 瀏覽:24
linux修改網卡配置 瀏覽:913
雲伺服器和本地伺服器數據 瀏覽:843
在家如何創業python 瀏覽:225
編譯原理好課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