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症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的第四章
醫院感染管理
第二十四條 重症醫學科要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及對特殊感染患者的隔離。嚴格執行預防、控制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血管內導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導尿管所致感染的各項措施,加強耐葯菌感染管理,對感染及其高危因素實行監控。
第二十五條 重症醫學科的整體布局應該使放置病床的醫療區域、醫療輔助用房區域、污物處理區域和醫務人員生活輔助用房區域等有相對的獨立性,以減少彼此之間的干擾和控制醫院感染。
第二十六條 重症醫學科應具備良好的通風、採光條件。醫療區域內的溫度應維持在(24±1.5)℃左右。具備足夠的非接觸性洗手設施和手部消毒裝置,單間每床1套,開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第二十七條 對感染患者應當依據其傳染途徑實施相應的隔離措施,對經空氣感染的患者應當安置負壓病房進行隔離治療。
第二十八條 重症醫學科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員流動和物流在內的醫療流向,有條件的醫院可以設置不同的進出通道。
第二十九條 重症醫學科應當嚴格限制非醫務人員的探訪;確需探訪的,應穿隔離衣,並遵循有關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的規定。
第三十條 重症醫學科的建築應該滿足提供醫護人員便利的觀察條件和在必要時盡快接觸病人的通道。裝飾必須遵循不產塵、不積塵、耐腐蝕、防潮防霉、防靜電、容易清潔和符合防火要求的原則。
② 實用重症醫學的圖書目錄
第1章 ICU常用操作技術
第一節 中心靜脈導管置管術
第二節 動脈導管置管術
第三節 肺動脈導管置管術
第四節 床邊經靜脈臨時心臟起搏
第五節 心臟除顫及電復律
第六節 經口明視氣管插管術
第七節 經纖維支氣管鏡氣管插管術
第八節 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
第九節 胸腔閉式引流術
第十節 心包穿刺引流術
第十一節 腹腔穿刺引流術
第十二節 床邊幽門後鼻飼管置管術
第十三節 床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
第十四節 腹腔內壓測定
第2章 常用監測技術
第一節 心血管功能監測
第二節 呼吸功能監測
第三節 神經功能監測
第四節 腎功能監測
第五節 肝功能監測
第3章 器官功能支持技術
第一節 機械通氣
第二節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
第三節 血液凈化
第四節 體外膜肺氧合技術應用
第五節 亞低溫治療在重症病人中的應用
第4章 ICU每天必做7件事:FAST HUG
第一節 重症患者的營養支持
第二節 ICU病人的鎮痛
第三節 ICU病人的鎮靜
第四節 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處理
第五節 床頭抬高
第六節 應激性潰瘍的預防及處理
第七節 血糖控制
第5章 重症患者感染相關問題
第一節 重症患者耐葯革蘭陽性菌的診治
第二節 重症患者非發酵菌感染的診治
第三節 重症患者侵襲性真菌感染的診治
第四節 血管內導管相關感染的預防與治療
第6章 ICU應急及搶救預案
第一節 ICU停電應急預案
第二節 中心供氧報警
第三節 中心壓縮空氣低壓報警應急
第四節 預防ICU病區火災預案
第五節 針刺傷處理預案
第六節 機械通氣故障處理及應急預案
第七節 意外拔管應急預案
第八節 誤吸的應急預案
第九節 靜脈空氣栓塞
第十節 突發躁狂患者的處理
第十一節 過敏性休克
第十二節 低血容量休克
第十三節 低血糖昏迷
第十四節 高鉀血症
第十五節 低鉀血症
第十六節 高鈉血症
第十七節 低鈉血症
第十八節 骨筋膜室綜合征
第十九節 上消化道出血搶救預案
第二十節 急性左心衰竭
第二十一節 心臟壓塞
第二十二節 重型顱腦損傷
第二十三節 腦疝
第二十四節 癲持續狀態
第7章 急救相關護理技術
第一節 口咽通氣管的使用
第二節 鼻咽通氣管的使用
第三節 人工復甦囊的使用
第四節 人工氣道的管理
第五節 血管內導管的維護
第六節 鼻胃腸管的維護
第七節 降溫儀的使用
第八節 重症患者眼部護理
第8章 ICU建設及管理
第一節 ICU的建設
第二節 ICU的質量管理
③ 重症醫學屬於臨床嗎
肯定是屬於臨床的,而且是現在很重要,也是發展非常快的學科。
④ 重症醫學的業務范圍
重症醫學科是衛生部在《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新增加的診療科目。重症醫學科的主要業務范圍為: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和延續性生命支持;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2009年1月19日,衛生部關於在《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增加「重症醫學科」診療科目的通知中,對開展「重症醫學科」診療科目診療服務的醫院、醫師等問題,都作出規定。
⑤ 重症醫學5c培訓是否具有與職業醫師同等效力
不具有。
重症醫學技能培訓考核合格,參加理論培訓且理論培訓考核成績合格者,可獲得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組織管理部、繼續教育部三部門簽章的「重症醫學專科資質培訓合格證」。培訓班特邀重症醫學領域的權威專家,採用《中國重症醫學專科資質培訓教材》和統一的培訓課件,對重症醫學科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的培訓。
執業醫師為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對所在機構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與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
(5)重症醫學pdf擴展閱讀:
中國重症醫學專科資質培訓要求規定:
1、培訓班理論考核安排在每期理論培訓結束當天。為了提高考核的規范化程度,保證考核的公平、公正,培訓班理論考核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組織實施,並出具考核成績。
2、本培訓班不接受現場報名。請提前網上報名,所提供的身份證件號碼、姓名、照片須准確無誤,一經確認提交報名信息後,此三項不可修改,以免影響准考證和培訓證書的製作。
3、培訓考核未通過者,可以在一年以內舉辦的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專科資質培訓班中任選一期班別相同者免費參加學習(培訓期間食宿費用自理),並參加考核,也可以直接參加考核。
⑥ 重症醫學的發展前景如何
重症醫學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但是目前人才空缺。
國內目前醫療現狀決定了醫生就職選擇。ICU是目前工作壓力最大的科室之一。收入相比外科和內科熱門科室差很多。患者病情重,工作壓力大,加班甚至數天住在醫院是家常便飯。由於工作環境惡劣待遇不夠好,很難留住人才。
重症醫學的選擇:
重症在很多醫院定位並不明確,所以還是看醫院如何看待監護室吧。
如果監護室是「垃圾桶」,重症醫生沒有話語權,那真的沒必要去。如果貴院重症醫學科有優勢的病種或者技術,或者重症醫生在院內有平等的話語權,那麼可以考慮。
重症醫學是比較年輕的學科,發展肯定是有的,而且找工作應該也不難,如果你喜歡,並且體力和心理上扛得住的話,歡迎你成為我的同道。
⑦ 什麼叫做重症醫學科重症ICU它的布局要求有哪些
重症醫學科是衛生部在《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新增加的診療科目。重症醫學科的主要業務范圍為: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和延續性生命支持;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縮寫,意為重症加強護理病房。重症醫學監護是隨著醫療護理專業的發展、新型醫療設備的誕生和醫院管理體制的改進而出現的一種集現代化醫療護理技術為一體的醫療組織管理形式。中小醫院是一個病房,大醫院是一個特別科室,把危重病人集中起來,在人力、物力和技術上給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ICU的設備必須配有床邊監護儀、中心監護儀、多功能呼吸治療機、麻醉機、心電圖機、除顫儀、起搏器、輸液泵、微量注射器、氣管插管及氣管切開所需急救器材。在條件較好的醫院,還配有血氣分析儀、微型電子計算機、腦電圖機、超機、床旁X線機、血液透析器、動脈內氣囊反搏器、血尿常規分析儀、血液生化分析儀等。由於ICU是在現化醫療裝備下對病情相當危重的患者進行監護治療,因此,在ICU里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厚實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應變能力強,並能掌握復雜儀器的操作。
⑧ 重症醫學規范建設和科學技術綜述文章
你好,以下是醫學論文綜述的寫作方法:
1 醫學綜述的定義和特點
醫學綜述是查閱了醫學某一專題在一段時期內的相當數量的文獻資料,經過分析研究,選取有關情報信息,進行歸納整理,作出綜合性描述的文章。
醫學綜述的特點:①綜合性:綜述要「縱橫交錯」,既要以某一專題的發展為縱線,反映當前課題的進展;又要從本單位、省內、國內到國外,進行橫的比較。只有如此,文章才會佔有大量素材,經過綜合分析、歸納整理、消化鑒別,使材料更精練、更明確、更有層次和更有邏輯,進而把握本專題發展規律和預測發展趨勢。②評述性:是指比較專門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統地論述某一方面的問題,對所綜述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反映作者的觀點和見解,並與綜述的內容構成整體。一般來說,綜述應有作者的觀點,否則就不成為綜述,而是手冊或講座了。③先進性:綜述不是寫學科發展的歷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內容,將最新的醫學信息和科研動向及時傳遞給讀者。
綜述不應是材料的羅列,而是對親自閱讀和收集的材料,加以歸納、總結,做出評論和估價。並由提供的文獻資料引出重要結論。一篇好的綜述,應當是既有觀點,又有事實,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於綜述是三次文獻,不同於原始論文(一次文獻),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實驗結果、未發表或待發表的新成果。
綜述的內容和形式靈活多樣,無嚴格的規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幾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的專著,參考文獻可數百篇乃至數千篇;小的可僅有千餘字,參考文獻數篇。一般醫學期刊登載的多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過20篇,外文參考文獻不應少於1/3。
2 綜述的內容要求
選題要新 即所綜述的選題必須是近期該刊未曾刊載過的。一片綜述文章,若與已發表的綜述文章「撞車」,即選題與內容基本一致,同一種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說理要明 說理必須佔有充分的資料,處處以事實為依據,決不能異想天開地臆造數據和診斷,將自己的推測作為結論寫。
層次要清 這就要求作者在寫作時思路要清,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寫到什麼程度,前後如何呼應,都要有一個統一的構思。
語言要美 科技文章以科學性為生命,但語不達義、晦澀坳口,結果必然阻礙了科技知識的交流。所以,在實際寫作中,應不斷地加強漢語修辭、表達方面的訓練。
文獻要新 由於現在的綜述多為「現狀綜述」,所以在引用文獻中,70%的應為3年內的文獻。參考文獻依引用先後次序排列在綜述文末,並將序號置入該論據(引文內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獻必須確實,以便讀者查閱參考。
校者把關 綜述寫成之後,要請有關專家審閱,從專業和文字方面進一步修改提高。這一步是必須的,因為作者往往有顧此失彼之誤,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視了彼一方。有些結論往往是荒謬的,沒有恰到好處地反應某一課題研究的「真面目」。這些問題經過校閱往往可以得到解決。
3 綜述的格式和寫法
綜述一般都包括題名、著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幾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體和總結組成。
前言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問題,包括寫作目的、意義和作用,綜述問題的歷史、資料來源、現狀和發展動態,有關概念和定義,選擇這一專題的目的和動機、應用價值和實踐意義,如果屬於爭論性課題,要指明爭論的焦點所在。
主體 主要包括論據和論證。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點及其理論根據,從而反映作者的見解。為把問題說得明白透徹,可分為若干個小標題分述。這部分應包括歷史發展、現狀分析和趨向預測幾個方面的內容。①歷史發展:要按時間順序,簡要說明這一課題的提出及各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體現各階段的研究水平。②現狀分析:介紹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現狀及各派觀點,包括作者本人的觀點。將歸納、整理的科學事實和資料進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對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或假說要詳細介紹,並引出論據;對有爭論的問題要介紹各家觀點或學說,進行比較,指問題的焦點和可能的發展趨勢,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對陳舊的、過時的或已被否定的觀點可從簡。對一般讀者熟知的問題只要提及即可。②趨向預測:在縱橫對比中肯定所綜述課題的研究水平、存在問題和不同觀點,提出展望性意見。這部分內容要寫得客觀、准確,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徑,為有志於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鋪路。主體部分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問題發展歷史依年代順序介紹,也有按問題的現狀加以闡述的。不論採用哪種方式,都應比較各家學說及論據,闡明有關問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主體部分的寫法有下列幾種:
(1) 縱式寫法 「縱」是「歷史發展縱觀」。它主要圍繞某一專題,按時間先後順序或專題本身發展層次,對其歷史演變、目前狀況、趨向預測作縱向描述,從而勾劃出某一專題的來龍去脈和發展軌跡。縱式寫法要把握脈絡分明,即對某一專題在各個階段的發展動態作扼要描述,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取得了什麼成果,還存在哪些問題,今後發展趨向如何,對這些內容要把發展層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緊密銜接。撰寫綜述不要孤立地按時間順序羅列事實,把它寫成了「大事記」或「編年體」。縱式寫法還要突出一個「創」字。有些專題時間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時就要抓住具有創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詳細介紹,而對一般性、重復性的資料就從簡從略。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做到了詳略得當。縱式寫法適合於動態性綜述。這種綜述描述專題的發展動向明顯,層次清楚。
(2) 橫式寫法 「橫」是「國際國內橫覽」。它就是對某一專題在國際和國內的各個方面,如各派觀點、各家之言、各種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較。通過橫向對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種觀點、見解、方法、成果的優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國際水平、國內水平和本單位水平,從而找到了差距。橫式寫法適用於成就性綜述。這種綜述專門介紹某個方面或某個項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論、新觀點、新發明、新方法、新技術、新進展等等。因為是「新」,所以時間跨度短,但卻引起國際、國內同行關注,紛紛從事這方面研究,發表了許多論文,如能及時加以整理,寫成綜述向同行報道,就能起到借鑒、啟示和指導的作用。
(3) 縱橫結合式寫法在同一篇綜述中,同時採用縱式與橫式寫法。例如,寫歷史背景採用縱式寫法,寫目前狀況採用橫式寫法。通過「縱」、「橫」描述,才能廣泛地綜合文獻資料,全面系統地認識某一專題及其發展方向,作出比較可靠的趨向預測,為新的研究工作選擇突破口或提供參考依據。無論是縱式、橫式或是縱橫結合式寫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統地搜集資料,客觀公正地如實反映;二要分析透徹,綜合恰當;三要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四要語言簡練,詳略得當。
總結 主要是對主題部分所闡述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重點評議,提出結論,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見解,並提出贊成什麼,反對什麼。
參考文獻 寫綜述應有足夠的參考文獻,這是撰寫綜述的基礎。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證者的勞動及表明文章引用資料的根據外,更重要的是使讀者在深入探討某些問題時,提供查找有關文獻的線索。綜述性論文是通過對各種觀點的比較說明問題的,讀者如有興趣深入研究,可按參考文獻查閱原文。因此,必須嚴肅對待。
⑨ 《重症醫學專科資質培訓教材》 中華醫學會 2009年9月
重症醫學專科資質培訓(Chinese Critical Care Certified Course, 5C)是由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組織管理部與繼續教育部借鑒美國重症醫學會(SCCM)的FCCS課程的培訓模式,參考美國心臟學會ECC課程、台灣ACLS聯合委員會課程運作方式,結合我國國情,共同發起開展「重症醫學專科資質培訓及專科會員隊伍建設項目」,以系統的、規范的、高質量的重症醫學專科資質培訓工作為基礎,以建設高素質的重症醫學從業人員隊伍為目的。要完成這一繁重的任務,就必須先在全國培訓出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目前為止,已舉辦全國性師資培訓4屆,石家莊班是計劃中的最後一屆師資班,至此共培訓重症醫學專科資質培訓師資近200人。這些合格人員將擔負全國重症醫學從業人員的資質培訓任務。
參加5C師資培訓相當辛苦,課程一般從上午8:00准時開始,中午不休息,一直培訓至晚上11:00。除了理論課,還包括操作培訓、課程試講和學員座談。不僅培訓辛苦,考試也十分嚴格,甚至比高考還嚴,並且考試通過率一般僅為70%左右。因而,盡管參加培訓者都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重症醫學專委會推薦的專家,大家仍然感到壓力很大。沒有合格的老師,就不會有合格的學生。
這個事內部教材,沒有上市銷售,更不可能有電子版。只有參加培訓醫生(一般是高年資醫生才會通過「魔鬼選拔」參加該培訓)可以獲得該教材。
建議你留意這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