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詩本義pdf

詩本義pdf

發布時間:2022-05-26 02:58:50

『壹』 《汪國真經典詩文》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汪國真經典詩文》(汪國真)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uF3PjdNqX9MN8m--UM0A9g

提取碼:gpbd

書名:汪國真經典詩文

作者:汪國真

豆瓣評分:8.0

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4

頁數:256

內容簡介:

《汪國真經典詩文(珍藏本)》內容簡介:時間過得真快。從1978年我跨進大學校門開始習文寫詩,到《汪國真經典詩文(珍藏本)》出版正好是三十年。三十年來,從詩歌到書法到繪畫到音樂,一路風雨兼程。回首過去的日子,使我感到欣慰的是沒有虛度光陰。我把這些愛好做成了事業。

以上幾個方面的創作都在《汪國真經典詩文(珍藏本)》中有所反映,有朋友開玩笑說。我是詩不如畫。畫不如書法,書法不如音樂,我不知這是在誇我還是在貶我。是我的詩太差,還是我的音樂真的很好?

就我個人來講,這些作品彷彿都是我的孩子。哪一個我都喜歡。

在這里簡單寫幾句大白話、大實話。權當序吧。在此。並感謝《汪國真經典詩文(珍藏本)》的編者和出版者,感謝他們的約稿和創意。感謝他們為《汪國真經典詩文(珍藏本)》的出版付出的辛勤勞動。

作者簡介:

汪國真,祖籍福建廈門,生於北京。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據北京零點調查公司1997年7月對「人們所欣賞的當代中國詩人」調查結果表明,在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詩人中,他名列第一。他的詩集發行量創有新詩以來詩集發行量之最。2002年他的5篇散文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第一冊。他還曾連續三次獲得全國圖書「金鑰匙」獎。

汪國真在書畫創作領域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他的書法作品已被鐫刻在張家界、黃山、五台山、九華山、雲台山等名勝風景區,他還應邀為大韓航空公司、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和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為代表的一批旅遊涉外飯店創作書畫作品。2002年他入選中國文聯出版杜當年出版的《中國百年書畫走紅名家》一書。2003年他又入選中國文聯出版杜當年出版的《書畫之魂——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大觀》一書。

目前,中國出版的研究和賞析汪國真作品的專著已有: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年輕的風采——專訪汪國真》、華僑出版社出版的《汪國真風潮》、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年輕的瀟灑——與汪國真對白》、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汪國真其人其詩》、延邊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汪國真——年輕的詩與思》、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論汪國真的詩》等16部。

『貳』 《詩經譯注》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詩經譯注》(程俊英)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s6rFgBiS7CoNJyCMZ43Xnw

提取碼:gu5q

書名:詩經譯注

作者:程俊英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8-1

頁數:361

內容簡介: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向來被認為是中國古典文學之源,其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和多樣式的文學風格,對後世文學影響極大。《詩經譯注》是《詩經》的全譯本。每首詩下有題解,闡明背景、詩旨。注釋博採眾長,簡明精當。譯文在信、達的基礎上力求其雅,以全體民歌譯古代民歌,每句對譯,便於讀者比照對讀本。《詩經譯注》的作者博採古今《詩經譯注》注家之長,融會貫通,篩汰選煉,解題和注釋寫得簡明而精當,是當今古典文學愛好者不可不備的基本讀本。

『叄』 《文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文選》(張啟成)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密碼:l2ep

書名:文選

作者:張啟成

譯者:張啟成

豆瓣評分:9.3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9-7

頁數:2206

內容簡介:

《文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總集,由南朝梁武帝蕭衍之子昭明太子蕭統(501-531)主持編纂而成,故也稱《昭明文選》。漢魏以來,文集日繁,學者閱讀不易,於是集錄精華的文學選本應運而生,西晉摯虞編纂的《文章流別集》是最早的一種,可惜其書早佚。《文選》沿襲《文章流別集》分體編纂的傳統,收錄了上起周代,下至南朝梁代的各類作品七百多篇,按體裁分為賦、詩等三十八類(一說三十九類),其中賦、詩又按題材分為若干小類,各類之中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後為序。從作品時代來說,除屈原、宋玉、李斯等人的作品外,《文選》選錄的主要是漢、魏、晉及南朝宋、齊、梁各代的作品;從思想內容來說,《文選》中既有關於政治教化的作品,也有大量日常生活中的寫景抒情之作;從藝術形式來說,《文選》中多有駢偶之作,選文注重文采,以「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蕭統《文選序》)為主要藝術標准。可以說,《文選》集中了漢魏六朝文學的主要成果,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其中不少作品都是靠《文選》收錄才得以流傳至今。

『肆』 《起源:萬物大歷史》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起源》([美] 大衛·克里斯蒂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CO0iemj6cATyyIjNTocL_g

提取碼:ky83

書名:起源

作者:[美] 大衛·克里斯蒂安

譯者:孫岳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見識城邦

出版年份:2019-4-10

頁數:340

內容簡介:

人類的終極追問中,起源總是一個避不開的問題。

世界上有100多種起源故事,幾乎所有的人類文化和宗教傳統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聖經·創世記》上說萬事萬物是上帝創造的,中國的傳世神話說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古希臘神話中原始宇宙起始於大地女神蓋亞等最早的神靈,印度神話里說眾生之父梵天創造了宇宙萬物,古埃及的起源故事開始於原始海洋神努恩,等等。

這些起源故事有一個共同目的,就是為當時的人們尋找一種對世界的整體性的解釋。

與古代不同的是,今天的人們不再求助於傳世神話,對世界提出整體性的解釋,是科學家們在做的事,哥白尼、伽利略、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等都為我們認知世界做出了顛覆性的貢獻,但是我們至今沒有一個基於現代科學的、長時段的、完整的現代版起源故事。

《起源:萬物大歷史》就是在這個全球化時代,在人類積累的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歷史學等等的集體知識的基礎上,為全球70億人,重新編織現代的科學起源故事。

《起源:萬物大歷史》回歸哲學-科學的傳統,融通各個學科的新知識,講述從宇宙大爆炸到地球形成、從生命起源到人類未來的138億年的萬物歷史,不僅濃縮呈現了近百年來現代科學的成果,也開創性地提出宇宙開端、恆星誕生、恆星死亡生成新元素、太陽系形成、地球出現生命、智人問世、農耕時代、人類世來臨等8個關鍵節點,以及「集體知識」「金鳳花條件」「復雜性理論」「能量」「信息」「時間」等6個重要概念,更有人類歷史是由集體知識推動的、宇宙的故事就是關於能量的故事、信息讓我們面對復雜性並順應能量的洪流跨越下一個節點等諸多創見。

追問起源大問題的永遠是少數智者,但《起源:萬物大歷史》是寫給大多數人看的,本書為全世界的讀者編織了一個共同的宇宙演化而來的科學故事,雖然簡潔,但對我們「人類中心主義」的世界觀帶來挑戰。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Protagoras)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我們奉為圭臬,但本書會讓我們刷新認知,這句話應該改為:「萬物是理解人類的尺度」。

-------------

見識叢書(見識城邦出品):

01《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美]大衛·克里斯蒂安

02《太陽底下的新鮮事:20世紀人與環境的全球互動》[美]約翰·R.麥克尼爾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4《資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5《帝國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6《極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7《守夜人的鍾聲:我們時代的危機和出路》[美]麗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戰前的世界》[英]查爾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類五千年文明的傳承與交流》[法]費爾南·布羅代爾

10《基因傳:眾生之源》(平裝+精裝)[美]悉達多·穆克吉

11《一萬年的爆發:文明如何加速人類進化》[美]格雷戈里·柯克倫 [美]亨利·哈本丁

12《審問歐洲:二戰時期的合作、抵抗與報復》[美]伊斯特萬·迪克

13《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沖擊》[美]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

14《從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裝+精裝)[美]雅克·巴爾贊

15《瘟疫與人》[美]威廉·麥克尼爾

16《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美]威廉·麥克尼爾

17《奧斯曼帝國的終結:戰爭、革命以及現代中東的誕生,1908—1923》[美]西恩·麥克米金

18《科學的誕生:科學革命新史》(平裝+精裝)[美]戴維·伍頓

19《內戰:觀念中的歷史》 [美]大衛·阿米蒂奇

20《第五次開始》 [美]羅伯特·L.凱利

21《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精裝+平裝) [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

22《黑暗大陸:20世紀的歐洲》[英]馬克·馬佐爾

23《現實主義者的烏托邦:如何開創一個理想世界》[荷]羅傑·布雷格曼

24《民粹主義大爆炸:經濟大衰退如何改變美國和歐洲政治》 [美]約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紀念版)》(平裝+精裝) [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權力與文化:日美戰爭1941—1945》 [美]入江昭

27《猶太文明:比較視野下的猶太歷史》 [美] S. N. 艾森斯塔特

28《技術壟斷:文化向技術投降》 [美]尼爾·波茲曼

29《從丹葯到槍炮:世界史上的中國軍事格局》 [美]歐陽泰

30《起源:萬物大歷史》 [美]大衛·克里斯蒂安

31《為什麼不平等至關重要》 [美]托馬斯·斯坎倫

32《認知工具:文化進化心理學》 [美]塞西莉亞·海斯

33《簡明大歷史》 [美]大衛·克里斯蒂安 [美]威廉·麥克尼爾 主編

34《專家之死:反智主義的盛行及其影響》 [美]托馬斯·M.尼克爾斯

35《大歷史與人類的未來》 [荷]弗雷德·斯皮爾

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

37《歷史性的制式》[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8《希羅多德的鏡子》[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9《出發去希臘》[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40《燈塔工的休息室》[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後續新品,敬請關注……

--------------------------

【編輯推薦】

追問起源,就是追問存在的意義。融合科學和歷史,講述宇宙大爆炸至今的起源故事。比爾·蓋茨推薦:終身學習者一定會喜歡這部萬物大歷史

1.一部不以人類為中心的歷史是如何講述的

大部分人談到歷史的時候,關注的是國家的興衰、王朝的更替,視野之內也多是圍繞人類講述的歷史。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特拉的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影響至今。我們習慣了人類中心主義,卻長久地忽視了人類史之外更長時段、更息息相關的宇宙、地球、生命的大歷史。

近100年的科學成果,讓我們可以更好地追溯和書寫更久遠的萬物起源故事。《起源:萬物大歷史》打破人類中心論,從138億年前宇宙誕生講起,涵括萬事萬物。宇宙大爆炸、恆星開始閃耀、恆星瀕死後新元素的產生、太陽及太陽系的形成、地球上出現生命、微生物和大型生物、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等等一一呈現,從138億年前「砰」的一聲大爆炸開啟到6500萬年前又「砰」的一聲小行星撞擊地球,作者用了全書1/2的篇幅精彩演繹萬物的來龍去脈,這是非常罕見的。大衛·克里斯蒂安融通科學與人文,匯集數十門科學、藝術和人文學科的無數見解,用無邊界的融通知識,編織了一幅貫通宇宙萬物的演化全圖。

2.把所有新知識融合到一本書里,給我們一個關於世界的整體性的解釋有多重要

我們從我們祖先那裡繼承了對統一的、包羅萬象的知識的強烈渴望。近100年來的科技進步,讓我們對宇宙圖景的探究和描繪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到1964年阿波羅8號飛船拍出的第一張月球照片,到基因的發現,再到登陸月球、發現引力波等等,科學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對於宇宙和自身的認知。

科學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答案。《起源:萬物大歷史》是在這個全球化時代,在人類積累的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歷史學等等的集體知識的基礎上,為全球70億人,重新編織一個基於現代科學的、長時段的、完整的現代版起源故事。這是第一部涵括全球萬事萬物的起源故事,它融通各個學科的最新知識,為處於全球化時代的我們提供智慧的指引。

3.大歷史究竟是個什麼歷史

大歷史是關於你和我從何而來的故事,是關於我們周圍的一切如何形成至今的故事。比爾·蓋茨說:「大歷史可以為我們理解自宇宙大爆炸至今的一切歷史提供框架。通常,在學校里,科學和歷史是分開教授的——有專門的物理課,也有專門的講述文明起源的課程——但是大歷史打破了這一界限。每當我學到新知識,不論是生物學的、歷史學的,還有其他任何一門學科,我總是會努力將它放置在大歷史的框架中。再也沒有其他課程會對我看待世界的方式產生如此之大的影響。」

《起源:萬物大歷史》是大歷史學派創始人、《極簡人類史》《時間地圖》作者大衛·克里斯蒂安新作。立足現代科學講述大歷史,達到知識大融通,沒有人比大衛·克里斯蒂安講得更好。如今比爾·蓋茨與大衛·克里斯蒂安共建的「大歷史項目」課程已輻射全球數千所大學和中學,覆蓋歐美、澳洲,以及香港、北京和上海等中國國際學校,讓大學和中學教育發生著嶄新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譯者孫岳教授為國際大歷史協會理事、首都師大外國語學院教授,多年來致力於大歷史研究,是翻譯本書的不二人選,譯文優美,清晰、准確,流暢可讀。

4.這本書的精彩觀點

○宇宙的本源是能量。物質由能量構成,它催生萬物,催生原子、質子、中子,催生恆星和地球,並創造生命。人類的實踐從本質上講就是獲取能量並利用它改變周圍的環境,進而改變人類的進化。它支撐科技,發動戰爭,也催生文明。如今的化石燃料革命面臨新的創新,能量的進步已然成為科技發展的主旋律。

○能量引發變革,信息指引變革的方向。宇宙中的一切變化都是信息,它是宇宙、自然和生命構成及演變的奧秘。信息與能量一起在人類歷次重大的文明進步中扮演主角。信息可以代代相傳,使知識量猛增。人類會創造和分享越來越多的信息,並利用信息以求得更大更多的能流和資源。到了現代,新信息使人類擁有強大的科技能力,讓我們有能力利用化石燃料,將世界聯成一體。

○人類史始於集體知識,它讓人類與眾不同。人類能夠集體學習,讓知識在一代人內部或是幾代人之間都可以傳播和共享。這是人類的特質,是一種全新的、更快速的「適應」環境的方法。當其他物種通過緩慢、耐心、共享基因來適應時,我們通過共享思想來適應。集體知識就是人類所共有共享的全部知識,是我們智慧的基礎。集體知識是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創造的源泉,也是我們獨自擁有歷史的原因。今天人類的集體知識已經達到一個巔峰。

○復雜性理論:現代起源故事的核心觀念,對我們人類而言至關重要。每當宇宙間出現新的現象、新的特徵甚至新的物種之時,也就意味著復雜性的不斷提升,它是萬物進化的一大奧秘。本書中的起源故事便圍繞伴隨復雜性不斷提升的八個節點展開。

○金鳳花條件:是一種很罕見的特殊前提和環境,「恰好」(剛剛好)容許某種新式復雜性出現。弄清復雜事物究竟如何涌現,以及涌現需要什麼樣的金鳳花條件,對理解人類和世界的本質可謂意義非凡。

○時間:關於時間尺度,大歷史有一個絕妙的比喻,讓我們重新認識時間:如果把130億年比喻成13年,那麼宇宙大爆炸就發生在13年前,最早的恆星和銀河系出現在大約12年以前,太陽和太陽系的出現在4.5年以前,最早的生命有機體出現在4年前,恐龍大約在3個星期前滅絕,最早的智人在非洲進化大約在50分鍾以前,最早的農業繁榮大約在5分鍾以前,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城市出現在大約3分鍾以前,主導世界的現代工業革命發生在大約6秒鍾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大約2秒鍾以前,人口到達70億,第二次世界大戰,首次使用原子武器,人類登月,電子革命發生,互聯網普及,等等,都只不過是最後1秒鍾的事。

5.他們在推薦——

比爾·蓋茨是大衛·克里斯蒂安的粉絲,更是「大歷史項目」的全力支持者,他第一時間閱讀本書,多次在gatenotes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大力推薦,並親自為中文版撰寫序言《終身學習者一定會喜歡這部萬物大歷史》。

本書獲評2018年Goodreads最受讀者歡迎「歷史類」榜單第1名,全球30多個國家相繼出版,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全球傑出教育家肯·羅賓遜爵士、《七堂極簡物理課》作者卡洛·羅韋利、世界歷史協會主席梅里·威斯納、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前所長劉鈍教授、清華大學科技史系吳國盛教授、北大哲學系劉華傑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江曉原、社科院考古所許宏研究員、FT中文網專欄作家和經濟人讀書會創始人徐瑾等紛紛推薦。

--------------------------

【名人推薦】

我一直是大衛·克里斯蒂安的粉絲。懂得了人類從哪裡來,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我們下一步要到哪裡去。《起源:萬物大歷史》用最新的知識為你講述萬物的由來,讓你對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處境有更深刻的領悟。

——微軟創始人、蓋茨基金會主席 比爾·蓋茨(Bill Gates)

《起源:萬物大歷史》是目前我們對宇宙、太陽系、海洋、山脈和礦物、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誕生和發展,以及人類文化和成就的非凡結晶。它匯集了數十門科學、藝術和人文學科的無數見解,每一頁都有引人入勝的想法,每一頁都充滿了驚悚小說的能量。在當今時代,人類作為一個整體,更清晰、更全面地理解我們在地球上的位置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這樣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問世,可謂恰逢其時。

——全球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 肯·羅賓遜爵士(Sir Ken Robinson)

大衛·克里斯蒂安找到了一種令人驚嘆的方式,利用歷史來整理我們對世界的全部知識。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七堂極簡物理課》作者 卡洛·羅韋利(Carlo Rovelli)

《起源:萬物大歷史》這部非凡之作將我們自以為是的人類放在宇宙中的適當位置,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人類的文化和知識,即克里斯蒂安所說的「集體知識」,對於理解當下世界和塑造它的未來至關重要。

——世界歷史學會主席 梅里• 威斯納–漢克斯(Merry Wiesner-Hanks)

大衛·克里斯蒂安教授的這個起源故事講得非常之好,他為我們提供了一門現代科學的短期課程。這是宇宙的簡史,也是一部優秀的大歷史作品。

——《華爾街日報》

這是我所知道的跨學科歷史寫作中的最好的一本,沒有之一。如果今年你只讀一本書,那一定是這本。

——《時代周刊》主編 CNN人氣時評類節目主持人 法里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

《起源:萬物大歷史》是具有智慧和勇氣的長時段科學。

——《自然》雜志(Nature)

將宇宙的時間尺度縮小至十億分之一,其肇始距今才13年8個月,生命之花出現在地球也就是3年零9個月,而人猿揖別不過發生在兩天半以前。在這短短的時間段里,這個星球和人類社會都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從碳、氫原子和生命孢子中演繹出語言、思想與智慧,最終化成一出人類從畏懼、征服自然直至開始領悟必須與之共存的多彩大劇,但是他們能夠繼續生活在無憂的伊甸園里的時間只剩下3秒鍾了。《起源:萬物大歷史》是當代科學的「創世記」,大歷史的「警世恆言」,孫岳教授的譯文准確流暢,值得推薦給每一位關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讀者。

——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前所長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劉鈍

《起源:萬物大歷史》綜合宇宙史、生物史與人類進化史、人類文明史,匯成一幅宏偉壯麗的天人史詩,開闊了史家的眼界,開辟了科學與人文交匯的新疆域。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眼光還構成了一種獨特的歷史哲學。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 吳國盛

從種族主義、民族主義、人類中心論到萬物共生論的序列,是教條弱化、視野拓展、自我解放、人性改良的進程,也是人類世中天人系統可持續生存的必由之路。起源和演化的故事講了又講,克里斯蒂安採用新理念,整合新數據,修訂了舊版本,啟發人們克服狹隘。如果不能走出困局,將來在地外文明者的大歷史敘述中將無關痛癢地忽略人這個自負、好鬥而且貪婪的物種。

——北京大學教授 博物學文化倡導者 劉華傑

《起源:萬物大歷史》出入於科學與歷史之間,實際上是一種古代文明常用的敘述視角,只是內容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之上。

——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 江曉原

克里斯蒂安教授延續了他「大歷史」的宏大敘事風格,從宇宙的最初時刻到人類起主導作用的「人類世」的來臨,八大歷史節點娓娓道來,高屋建瓴,讀來令人暢快淋漓。就當下與未來的問題向歷史求解,是人類探索自然和自身奧秘的永恆主題。回觀這一探索的歷史,從神話傳說到區域史,到世界史與全球史,再到窮極人類乃至生物圈起源的「大歷史」,思想認知與文明演進同步。「大歷史」的發想與探索實踐,何嘗不是始於20世紀中葉以來人類世的重要成果之一?克里斯蒂安教授貫通的史觀史識及其一系列作品,相較於既往碎片化的研究,無疑具有無可替代的里程碑的意義。讀此書,可以讓我們少些自滿和狂傲,有所忌憚有所敬畏,仰望星空而踏實前行……

——中國社科院考古學研究所研究員、二里頭考古隊隊長 許宏

宇宙學是名副其實的大歷史,而大歷史本質上就是起源,《起源》展示了與此有關的系統知識。宇宙是一個奇跡,也是一個意外,更是復雜系統不斷涌現的結果。向前看,就是為了向後看,談宇宙起源,其實為了理解人類未來。人類的偉大,恰恰在於其能從渺小的地方起步,集體學習,不斷進化;我們終將明白,人類不是地球的起點,也不是地球的終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經濟人讀書會創始人 徐瑾

和比爾·蓋茨一樣,我也是大衛·克里斯蒂安的「粉絲」。在第一時間購得英文版後,我酣暢淋漓、欲罷不能地一周內讀完《起源》。以區區300頁的篇幅,本書完成了講述138億年宇宙史這一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作為大歷史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對世界史的把握少有人及,本書則進一步展現了他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廣泛閱讀和深入思考。在克里斯蒂安生花的妙筆下,從宇宙起源到人類未來,關乎全球命運的大問題第一次變得如此引人入勝。

——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Reviews主編 李鈞鵬

如今,萬事萬物都好像加快了節奏,以至我們會不時感覺正在慢慢逼近某種即將發生的大變故,所以說我們在未來幾十年具體做些什麼在數千年的尺度上將產生重大影響,對人類自身以及整個生物圈都是如此。不管怎麼說,我們現在正操控著整個生物圈的命運,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做得很糟。

——本書作者大衛·克里斯蒂安

作者簡介:

大衛•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1946— )

牛津大學哲學博士,曾專攻俄羅斯史及蘇聯史,自20世紀80年代起轉向從大尺度鑽研世界史,「大歷史」(Big History)學派創始人,國際大歷史協會首任創會主席。現任悉尼麥考瑞大學大歷史研究所所長,麥考瑞大學大型開放式網路課程(MOOC)設計師兼首席主講教師。2009—2013年,任韓國梨花女子大學「世界級大學傑出教授」。

2008年,克里斯蒂安與比爾•蓋茨一同創設「大歷史項目」(The Big History Project),旨在中學階段推廣大歷史教育,目前已在全球——美國、澳洲,以及中國香港、北京、上海等——數千所大學和中學設立大歷史課程。曾在世界各地做過多次大會的主旨演講,包括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他所做的有關大歷史的TED演講《18分鍾讀懂大歷史》(The History of Our World in 18 minutes)已有近1000萬人觀看。

主要著作有《時間地圖》(Maps of Time: An Introction to Big History)、《極簡人類史》(This Fleeting World: A Short History of Humanity)、《起源:萬物大歷史》(Origin Story: A Big History of Everything)等,深刻影響了大眾讀者對人類歷史的認知。

---------

譯者簡介

孫岳,歷史學(世界史專業)博士,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翻譯教學及文史類跨文化研究,尤其是近年來更多致力於大歷史研究。2014年被選為國際大歷史協會理事會理事。主要譯作有《起源:萬物大歷史》、《大歷史與人類的未來》、《歷史學宣言》、《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合譯)等。

『伍』 《詩歌總集》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詩歌總集》([智利] 巴勃羅·聶魯達)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N1q4MTZVI1SGSx97WFf65A

提取碼:2evb

書名:詩歌總集

作者:[智利] 巴勃羅·聶魯達

譯者:王央樂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4年12月

頁數:761頁

內容簡介:

1948年2月5日,智利政府下令逮捕聶魯達。詩人被迫轉入地下,同時開始《漫歌集》的秘密寫作,於1949年2月完成,歷時一年。

《漫歌集》是一部史詩性的詩集,分15章,由250首詩組合而成。第一章,《大地上的燈》(1400),詩人飽含深情,以史詩的語調,寫出了歐洲殖民者未到新大陸之前,美洲大地的和平與寧靜:

在禮服和假發來到這里以前,

只有大河,滔滔滾滾的大河,

只有山嶺,其突兀的起伏之中,

飛鷹或積雪彷彿一動不動,

只有濕氣和密林,尚未有名字的

雷鳴,以及星空下的邦巴斯草原。

第二章,是《馬丘•比丘高處》。在西方詩界,《漫歌集》被認為是聶魯達的代表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500行的長詩《馬丘•比丘高處》。此詩採用超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古代印加帝國歷史的輝煌和神秘的消亡,具有深厚的印第安民族文化底蘊,體現了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融合。寫這首大詩時,聶魯達才41歲。

第三章,《征服者》敘述了300年來,歐洲殖民者對美洲印第安民族的屠殺和掠奪的苦難史。這些充滿血淚的種族滅絕,長期被西方文明所遮蔽所迴避。聶魯達把它們一一呈現出來,這些早已被人遺忘的世界性的大事件,一路讀下來,令人驚心動魂。第四章《解放者》、第五章《背叛的沙子》,第六章《亞美利加,我不是徒然地呼喚你的名字》,繼續寫美洲的歷史和地理。第七章《智利的詩歌總集》,是詩人對祖國智利的禮贊。第八章《名叫胡安的土地》,歌頌他所認識的幾個智利和拉美的勞動者。第九章,《讓那劈木做柵欄的醒來》(舊譯《伐木者,醒來吧》,是紀念美國林肯總統),是著名的政治抒情長詩。《第十章《逃亡者》和第十一章《布尼塔基的花朵》,是寫詩人逃亡中所見所聞。第十二章《歌的河流》,是詩人寫給各國友人的書信(詩篇)。第十三章《新年大合唱》,是詩人於1979年獻給正處在黑暗中的祖國。第十四章《大洋》,在詩集的結構上,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轉折。長長的智利一邊是浩瀚的太平洋,聶魯達的家所在的黑島,就面對著碧波萬頃的太平洋。這一章所寫的是太平洋的風光,有復活節島和南極,展示了遼闊的時空感,給人以永恆的思緒,真是大手筆。最後一章《我是》,以聶魯達的前半生為題材,是詩人在危險的境遇中,對自己人生的一次總結。

在20世紀的世界詩歌史上,很少看到《漫歌集》這樣宏大開闊和渾厚有力的傑作。詩人個人的命運和情感,與整個美洲大陸輝煌的歷史和悲慘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一起。這就是瑞典文學院在「授獎詞」中的高度概括:「由於他那具有自然力般的詩,復甦了一個大陸的夢幻與命運。」

註:《漫歌集》即《詩歌總集》。

作者簡介:

巴勃魯·聶魯達(PabloNeruda,19O4-1973)智利詩人。生於帕拉爾城。少年時代就喜愛寫詩並起筆名為聶魯達,16歲入聖地亞哥智利教育學院學習法語。1928年進入外交界任駐外領事、大使等職。1945年被選為國會議員,並獲智利國家文學獎,同年加入智利共產黨。後因國內政局變化,流亡國外。曾當選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獲斯大林國際和平獎金。1952年回國,1957年任智利作家協會主席。1973年逝世。

『陸』 郁達夫詩詞箋注 pdf

這位知友,"郁達夫詩詞箋注"。
【題解】 一九二0年七月底作於富陽,原載同年十月一日日
本《太陽》雜志第二十六卷第十號。作者從日本返回故鄉,於七月
二十四日(夏歷六月初九)與孫荃完婚。新婚燕爾,作者從家庭生
活中感受了無限的快樂,因仿效李商隱的「無題」詩,作成這兩首
七律,盡情地表現婚後生活的溫柔旖旎,但細味詩意,這中間似乎
還疊印著對昔日愛情的綿綿情思,隱約之間,有一種欲言不言的衷
曲。無題,唐詩人李商隱作愛情詩常以「無題」為題,這里亦仿用,
點出愛情的主題。詩題又作《春閨兩首》。
夢來啼笑醒時羞,紅似相思綠似愁。
中酒情懷春作惡,落花庭院月如鉤。
妙年碧玉瓜初破,子夜銅屏影欲流。
懶卷珠簾聽燕語,泥他風度太溫柔。
【箋注】
廣紅似相思」句] 龔自珍《己亥雜詩》二五一:「盤堆霜實擘
庭榴,紅似相思綠似愁。」紅似相思,王維《相思》詩有「紅豆生南
國」、「此物最相思」句,語本此。綠似愁,李壕《攤破浣溪沙》詞:
「西風愁起綠波間。」語或本此。
[中酒] 醉酒。杜牧《睦州四韻》:「殘春杜陵客,中酒落
花前。」
[春作惡]陸游《釵頭鳳》:「東風惡,歡情薄」,「春依舊,人
空瘦。」語化用此。
[「落花」句] 張泌《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
落花。」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這里化用其語以
造境寄情。
[碧玉瓜初破] 《樂府詩集》卷四十五《碧玉歌》:「碧玉破瓜
時,郎為情顛倒。」碧玉,人名,南朝宋汝南王的愛妾。破瓜,瓜字
可分剖為二「八」,舊時常以「破瓜」代指女子十六歲。這里以「碧
玉瓜初破」贊美孫荃正當芳年妙齡。
[銅屏] 宋佚名《迷樓記》:「上官時自江外得替回,鑄烏銅扉
八面,其高五尺而闊三尺,磨以成鑒,為屏,可環於寢所,詣闕投進。
帝以屏內迷樓,而御女於其中,纖毫皆入於鑒中。」
[泥]軟纏,此為「貪戀」之意。
豆蔻花開碧樹枝,可憐春淺費相思。
柳梢月暗猜來約,籠里雞鳴是去時。
錦樣文章懷宋玉,夢中鸞鳳惱西施。
明知此樂人人有,總覺兒家事最奇。
【箋注】
[「豆蔻」句] 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
月初。」句本此。
[春淺]指早春。
[「柳梢」句] 宋朱淑真《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
後。」句本此。
[「錦樣」兩句] 意謂自己文章錦美,不禁使人聯想起楚國的
才子宋玉,而妻子貌美、夫妻親昵和愛,直可使得古代佳人西施因
嫉妒而著惱。夢中鸞鳳,喻睡夢中的美好夫妻。
[「廣明知」兩句] 元稹《遣悲懷》:「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
妻百事哀。」句仿此而反其意,亟言自已新婚之樂。
讀史梧岡《西青散記》
【題解】 一九二O年十月十七日作於日本,是作者讀史梧岡
《西青散記》後的興感之作,題於該書卷末。史梧岡,即史震林,號
瓠岡居士,清代文學家,著有《西青散記》、《華陽散稿》、《華陽詩
稿》等。關於《西青散記》一書,日本學者伊藤虎丸等所輯之《郁達
夫資料》有影印郁達夫手記:「己未秋寄跡都門,星疏月淡之夜,每
與曼兄談世界各國文藝之進退。余頗以德國英國之田園小說為可
貴,曼兄因為言《西青散記》足超秀。來日本後於上野圖書館內得
此書,誦讀數過,欲抄錄一部而未果。今夏因婚事西歸,無意中得
《西青散記》之翻印本於滬上之書肆,其中錯落處頗多。來日本後
又得此書於坊間,大約此書之古者莫過於是矣。予將以之寄潛口
處。庚申秋郁文識。」
逸老梧岡大有情,一枝斑管淚縱橫。
西青散記閑來讀,獨替雙卿抱不平。

『柒』 《兩宋詩詞簡史》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兩宋詩詞簡史》(戴建業)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yMEVuaGbNHApcKm9_CGUmA

提取碼:k2cd

書名:兩宋詩詞簡史

作者:戴建業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8

頁數:292

內容簡介:

兩宋是詩詞發展的黃金時代,宋詩突破了唐詩的藩籬,開辟出奇崛蒼勁的新境界;宋詞從小令發展至慢詞,躍而成為一代文學的標桿。

本書作者戴建業,從流傳至今的30萬首兩宋詩歌作品中千里挑一,收錄蘇軾、李清照、陸游等50多位名家,精選272首詩歌講述兩宋詩詞發展軌跡。

閱讀本書,不僅能重溫偉大的詩詞作品,更能一窺300年兩宋詩詞發展全貌。

作者簡介:

戴建業,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已出版《澄明之境:陶淵明新論》《文獻考辨與文學闡釋》等學術著作十多部。

他不僅文筆機智優美,講課也幽默風趣,被華中師范大學學生評為首屆「最受歡迎導師」第一名。其講課視頻流傳到網路上後,獲得過億次播放,並引發《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及港台媒體爭相報道,被廣大網友譽為「國民教授」。


『捌』 《唐詩宋詞解:詩為心聲,詞乃情物》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唐詩宋詞解:詩為心聲,詞乃情物》(李劼)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PGd2vewjusWxEez4R4Bncw

提取碼: g6fa

書名:唐詩宋詞解:詩為心聲,詞乃情物

作者:李劼

豆瓣評分:6.7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18-1

頁數:346

內容簡介:

拿掉唐詩宋詞,中國文化的一張美麗面孔就沒有了。繼「奇書!天書!」《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論〈紅樓夢〉》之後,又一「清掃霧霾」的認知奇著問世。顛覆千年定論,別一種唐詩宋詞的打開方式,一本地球引力拽不住的奇書,復興被歷史掩埋的華夏民族的人文精神。不論是王國維、陳寅恪、胡適之,還是龍榆生、施蟄存、錢鍾書,都要拿來嚴苛審視一番。《唐詩宋詞解》中的李劼,筆鋒犀利,激昂難止,想常人所不能想,言常人所不敢言。

「詩為心聲」、「詞乃情物」是李劼的審美宗旨,個人的親歷、個人的感懷,才是意境的由來,才是審美的底蘊所在。

作者簡介:

李劼,作家,思想文化學者,文藝評論家;本名陸偉民,生於上海,畢業於華東師大中文系,並在該系執教十多年。1998年赴美,現居紐約。80年代至今,發表大量文章,在海內外出版有文學評論集《個性·自我·創造》,專著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中國文化冷風景》、《百年風雨》、《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論〈紅樓夢〉》,《木心論》等;以及歷史小說《吳越春秋》、《商周春秋》、《漢末黨錮之謎》,長篇小說《麗娃河》、《上海往事》、《星河流轉》等。

『玖』 《詩經》原意研究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詩經》原意研究》([日] 家井真)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Ez7io6RBrXyT3BRmIGbNuA

提取碼:v5sn

書名:《詩經》原意研究

作者:[日] 家井真

譯者:陸越

豆瓣評分:6.6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1

頁數:381

內容簡介:

《<詩經>原意研究》是對《詩經》諸篇原意的闡釋,自2004年在R本出版後,即為學界所矚目在日本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其主幹部分三大章。第一章 是對「風」、「雅」、「頌」的解釋作者認為,「頌」是「容」、「蹈」的假借字,原意為舞蹈。「雅」是「夏」的假借字,原意為巫師佩戴巨大假面舞蹈。「雅」詩諸篇均為在周天子、諸侯的宗廟社裡由巫師舞蹈的,以模仿儀禮為中心的宗教假面歌舞劇詩。「風」是「凡」的假借字,原意為降神、招神。第二章 主要是對「興」詞的解釋。作者認為,興詞本來是從神聖的咒謠、咒語發展而成的,其構思根源在於古代儀禮和宗教習俗。這類興詞所歌詠的咒物所具有的咒力或詛咒行為的意義,也就決定了有關詩作的意義和內容。第三章 主要是對部分詩篇的單獨闡釋。

『拾』 《沈從文詩集》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沈從文詩集》(沈從文)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n2SmB3ozodml9yGZc6EGoA

提取碼: gscf

書名:沈從文詩集

作者:沈從文

豆瓣評分:7.6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7

頁數:344

內容簡介:

沈從文寫作之初,詩即重要一體。他做新詩批評,把新詩研究帶進大學課堂,撰寫系列的新詩論。他主編《大公報•文藝》、《益世報•文學周刊》,對現代詩的推動,格外用力。他與新詩的關系,是創作者,也是批評家,還是助推的編輯。每一個方面,都有值得探討的空間;綜合起來,就是新詩史上一個豐富的存在。

這本詩集由《沈從文的後半生》作者張新穎教授精心編選,共分六輯,收錄從1925年到1980年間新詩及舊體詩73首。其中《鎮筸的歌》為鳳凰土語所作詩歌,保留許多生動鮮活的湘西風景;《憂郁的欣賞》、《絮絮》、《浮雕》三輯,或感喟時事,或紓解愛欲,或悼念友人,是沈從文新詩的成熟之作;《樂章》寫於沈從文精神危機的轉折關口,在崩潰中奮力掙扎的情形令人心折;《古體雜詠》,是沈從文從崩潰中恢復後所作,力圖以「詩」寫「史」,以「詩」為「學」,以舊體詩來展現歷史文化的發展。

作者簡介:

沈從文,生於1902年,逝於1988年,湖南鳳凰人。小說家,散文家,詩人,歷史文物研究學者。著有傳記《從文自傳》,短篇小說集《月下小景》、《新與舊》等,長篇小說《阿黑小史》、《邊城》、《長河》,散文集《湘行散記》、《湘西》等,研究著作《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一生所作詩歌散見於第一本書《鴨子》、報刊及手稿中,生前未結集出版。

編者簡介

張新穎,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沈從文的前半生:1902—1948》、《沈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沈從文九講》、《沈從文與二十世紀中國》等。曾獲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文學評論家獎(2006年)、第一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家獎(2008年)、第六屆魯迅文學獎(2014年)、第十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2015年)等多種獎項。

閱讀全文

與詩本義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爾曼濾波演算法書籍 瀏覽:763
安卓手機怎麼用愛思助手傳文件進蘋果手機上 瀏覽:841
安卓怎麼下載60秒生存 瀏覽:800
外向式文件夾 瀏覽:232
dospdf 瀏覽:428
怎麼修改騰訊雲伺服器ip 瀏覽:385
pdftoeps 瀏覽:490
為什麼鴻蒙那麼像安卓 瀏覽:733
安卓手機怎麼拍自媒體視頻 瀏覽:183
單片機各個中斷的初始化 瀏覽:721
python怎麼集合元素 瀏覽:477
python逐條解讀 瀏覽:829
基於單片機的濕度控制 瀏覽:496
ios如何使用安卓的帳號 瀏覽:880
程序員公園采訪 瀏覽:809
程序員實戰教程要多長時間 瀏覽:972
企業數據加密技巧 瀏覽:132
租雲伺服器開發 瀏覽:810
程序員告白媽媽不同意 瀏覽:333
攻城掠地怎麼查看伺服器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