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暴力與反暴力法國大革命中的恐怖政治》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暴力與反暴力》([美]譚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_NLcV96HnaP_wdpn2KA1tw
書名:暴力與反暴力
作者:[美]譚旋
譯者:黃丹璐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3
頁數:552
內容簡介:
◎法國大革命中,為什麼相當一部分稱頌寬容、公平正義和人民主權的國民議會代表會選擇恐怖統治?
◎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大革命為何會一步步走向恐怖的大眾暴力?
◎除了全面考察法國城鄉的社會狀況,本書尤其關注大革命中的政治精英,不僅是精英階層的政治行動,還有這些行動背後不斷變化的心理動因,試圖藉此考察暴力政治文化的起源。
◎本書在研究過程中參考了大量手稿和印刷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同時代的一系列信件和日記。在同類研究中,這並不多見。
縱觀歷史上的重要革命,很多都有恐怖時期,也都有對社會能夠也必須革新的強烈信念,而這些信念很容易引向對反對者的敵視和打壓。對所有的革命而言,那些利益和價值觀念受到威脅的群體,都會成為反革命勢力;對所有的革命而言,在無法避免的過渡時期,都會出現權力真空,也都會出現每一個權力 機構均受到質疑的時刻;對所有的革命而言,人民群眾的影響足以將革命推向意料之外的軌道。另外,對所有的革命而言,也很可能都有執迷於揭穿陰謀、過度懷疑和缺乏信任的時期,都有充滿不確定性以致難辨敵友,不知道誰是真正的革命者,誰是躲在革命誓言面具之下、披著羊皮的狼的時期。
事實上,結束一場革命很可能要難於開啟一場革命。
作者簡介:
譚旋(Timothy Tackett),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榮休教授,精研法國革命政治文化史。
② 《法蘭西風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增補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法蘭西風格》(高毅)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8vpBIn4sR7MspkS-N5laPA
書名:法蘭西風格
作者:高毅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5
頁數:332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從精英文化層面、傳統與現實、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關聯和沖突,來闡釋作為法國大革命政治文化最重要特徵的「決裂」信念的多層意涵、內在實質和多重影響,說明法國革命者所謂同舊傳統的完全決裂其實是一種舊傳統中的掙扎,對法國大革命以反對君主專制開始,以接受君主專制告終這一歷史怪圈,給出了令人折服的解釋。接著從大眾文化層面闡釋由「決裂」意識派生出來的革命意識和危機意識,並從心態史學角度闡述和論證了法國大革命政治的公開性原則,及其同專制獨裁的再生與雅各賓派衰亡的多重聯系。作者揭示了大革命時代群眾現象的基本特徵,強調了大革命的群眾現象對於理解大革命以來法國的政治風格,乃至整個大革命政治文化傳統的重要性。作者富有張力的思考,無疑將引領讀者進入法國大革命這一歷史深水區,再思大革命這一艱巨命題。
作者簡介:
高毅,安徽六安人,1955年7月出生於安徽安慶。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89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94年晉教授,1997年擔任博士生導師。曾在瑞士日內瓦大學、美國哈佛大學、比利時列日大學、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巴黎第一大學法國大革命史研究所訪學或工作,為時近六年。現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系主任兼黨委書記、法國革命史國際委員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國史、歐美近代史、世界文明史。著有《法蘭西風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歐洲的分與合》(合著)、《世界文明史》(合著,副主編),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范圍涉及法國革命史、中國革命史、史學理論等。譯有《法國大革命史》(合譯)、《福柯的生死愛欲》、《他鄉:以撒·柏林傳》(合譯)等。
③ 《法國革命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法國革命論》((英)柏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TBZ0Gr_CUpedeguGbz08SA
書名:法國革命論
作者:(英)柏克
譯者:何兆武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2010-9-1
頁數:319
內容簡介:
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是世界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它頗有似於20世紀初俄國的十月革命,幾乎迫使當時的每一個知識分子都要站在它面前表明自己的態度。第二年柏克晚年的壓卷大作《法國革命論》隨即問世,書中以充滿了激情而又酣暢淋漓的文筆,猛烈地攻擊了法國大革命的原則。
作者簡介:
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年)是18世紀下半葉英國最享盛名的政治理論家,《法國革命論》則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這本書寫成於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次歲,它和大革命前兩年英國作家揚(Arthur Young)所寫的《法國旅行記》同為研究法國大革命的當時英國兩部最重要的第一手歷史文獻。
柏克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英國國教徒,母親是天主教徒;他本人也是英國國教徒,但自幼受的是貴格會(Quakers)的教育。這種宗教信仰的背景或許有助於解說為什麼他畢生要主張宗教寬容。他先在都柏林就讀於三一學院,21歲時去英格蘭學法律,後又改學政治和文學。1756年他寫成《自然社會的論證》一書,書中譏諷了流行一時的博林布魯克(Bolingbroke)的理論,而且還冒名是博林布魯克本人的作品。博林布魯克曾認為,文明社會的出現必然要伴隨著貧困和苦難,並且還認為基督教可以歸結為當時流行的自然神教(Deism)。柏克則辯論說,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切政治社會就都會成為一片混亂和無秩序了。次年(1757年)他寫成了一部美學著作《對崇高觀念和優美觀念之起源的哲學研究》;此書不但奠定了他的學術地位,而且在美學史上也已成為一部經典性的著作。
④ 求《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50b2hoDPXbHp7bWliCmb1g
⑤ 《法國大革命史叢譯6套裝》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法國大革命史叢譯6套裝》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Wf5OTtMNsinpQ9gq4QpQNg
⑥ 《法國大革命從啟蒙到暴政》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法國大革命》([英]伊恩·戴維森)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yg6R3Y-HKBdYN4GSBkURAA
書名:法國大革命
作者:[英]伊恩·戴維森
譯者:鄢宏福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7
內容簡介:
18世紀80年代是一個今人興奮而又焦慮不安的時期。啟蒙主義運動的影響和美國革命的實踐,似乎向歐洲的知識分子表明,他們翹首以盼的以自由民主為標志的新時代即將到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法國大革命的爆發無異於證實了這個時代的到來。
法國大革命不僅是法國與歐洲歷史的轉折點,也是一起頗具爭議的歷史事件。它所產生的長遠影響,一直延伸到我們所處的時代。然而,這起看似熟悉的歷史大事件仍然讓人覺得難以捉摸。它的意義因讀者而異,這場革命讓法國進入恐怖統治時期:張牙舞爪的暴徒嗜殺成性,斷頭台刀片的滑落聲沒完沒了,令人膽寒,這些畫面構成了法國大革命的主旋律。因而若干歷史學家認為,恐怖統治時期的暴力事件足以定義法國大革命,它一無是處。
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對法國大革命的誤解。在這本書中,伊恩·戴維森對這項歐洲歷史上的重要時刻進行了全新的審視。這場革命永遠地改變了世界歷史:它在歐洲打開了通向解放與民主的新時代的大門;它破舊立新,立足法治,一手創建了首個現代化的、日後唯理性主義至上的世俗國家;它闡明了建立更為公平的社會的思想,這一思想影響深遠,後來被概括進「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中……
作者簡介:
伊恩‧戴維森(Ian Davidson),畢業於劍橋大學古典文學專業,在英國《金融時報》擔任駐巴黎記者和首席外交事務專欄作家多年。
⑦ 《法國大革命前夕的圖書世界》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法國大革命前夕的圖書世界》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ANezLHZ1boo9iXHxHmCGVA
⑧ 《法國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階級》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法國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階級》([美] 林·亨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6-CAwYvSWhyhH5vmo7Whug
書名:法國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階級
作者:[美] 林·亨特
譯者:汪珍珠
豆瓣評分:8.7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8
頁數:282
內容簡介:
《法國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階級》是作者對過去簡單的政治史研究,轉而探討法國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因為在政治文化中,我們可以知曉在革命中政治行動的內在邏輯,理解革命者的價值、期望,以及固有的規則如何被表達並形成集體的意願與行動。通過研究革命中的象徵實踐即特定的象徵和儀式,亨特認為,革命者的政治實踐並不是簡單地表達著他們基本的經濟和社會利益,事實上,通過他們的語言、象徵、儀式和每天的政治行為,革命者重構了與過去完全不同的社會和社會關系。
《法國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階級》被評為最出色的介紹新社會文化史的著作。作者從政治、文化和階級的角度論述法國大革命的內在復雜關系,從而了解法國大革命史如何改變了普通民眾的生活。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易讀、激動人心的讀本。
作者簡介:
林·亨特(Lynn Hunt) 新文化史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和領導者之一。她本人不僅在法國大革命史研究領域積極實踐新文化史的研究主張,更先後主編了兩部重要的新文化史理論文集——《新文化史》(1989年)及《超越文化轉向》(1999年),從而確立了新文化史最基本的研究范疇與規范。
⑨ 《法國大革命前夕的輿論與謠言》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法國大革命前夕的輿論與謠言》([法] 阿萊特·法爾熱)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1kL9M-qO0dGZYKyPaHOFvg
書名:法國大革命前夕的輿論與謠言
作者:[法] 阿萊特·法爾熱
譯者:陳旻樂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3
頁數:336
內容簡介:
人微言輕的民眾、晦明不定的言論,何以動搖法國王室的統治?
法國歷史學家阿萊特·法爾熱作品,視角獨特的法國大革命研究。
································
1716年,有人在威尼斯聽見了水怪的嚎叫,巴黎人以訛傳訛,紛紛議論是土耳其人率領80萬大軍,乘 坐200艘帆船,意欲攻打威尼斯。
1721年,著名大盜卡圖什被捕,各種版本的故事傳遍巴黎的大街小巷,來描述他曾經的「戰績」和悲慘的結局。
1769年,巴黎盛傳教皇暴斃,這個謠言的產生只是因為法國國王宣布了一個活了100歲、名叫勒帕普的士兵的死訊。
法國大革命前夕,流言蜚語充斥巴黎街頭巷尾,各個階層的人都被裹挾其中。法國著名史學家阿萊特·法爾熱著眼於普通民眾,通過研究當時的日記、警察報告、手抄新聞、回憶錄和巴士底獄檔案,她發現在18世紀後半葉,巴黎公眾已經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對他們的城市所發生的事情表達明確的意見,而政府一方面認為民眾不夠成熟、沖動或無知,另一方面通過密探系統對於民眾輿論進行嚴密的監控。在巴士底獄被攻破之前,巴黎的普通民眾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思想變化,進而從崇拜國王轉為處死國王?這種精神變化又是如何發生發展,直至深入人心?這正是本書著力闡述和嘗試回答的問題。
作者簡介:
阿萊特·法爾熱(Arlette Farge),法國歷史學家。曾任職於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歷史研究中心、法國國家科學院。從事社會史、心態史研究多年,關注18世紀法國民眾身份、兩性關系與歷史書寫等問題。視角獨特,善於解剖社會邊緣人群,注重分析其群體與個性特徵。已有30多部專著問世,代表作有《檔案的誘惑》《群眾的邏輯》《脆弱的生命》等,曾與米歇爾·福柯合著《家族的混亂》,並有多部作品譯成英文。由於在學術領域的傑出貢獻,她於2016年榮膺國際著名的丹·大衛獎。
⑩ 《法國大革命的起源》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法國大革命的起源》威廉·多伊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Gz4Yb1p0TemBEs9VKG1-AQ
書名:法國大革命的起源
作者名:威廉·多伊爾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8
頁數:222
內容介紹:
在這部最新修訂版中,威廉•多伊爾首先總結了1939年以來歷史學家們對法國大革命起源的看法,然後提供了他自己的解讀。他分析了舊帝國是如何分崩離析的:法國政府遭遇到的財政危機、政府治理系統的失靈、反對派力量的壯大以及政府最後的改革努力的失敗,這一切都使得法國不可避免地迎接一個新時代的來臨。然後,作者分析了大革命初期的權力之爭,貴族、新興資產階級、農民、巴黎市民紛紛登上歷史舞台。作者由此討論了選舉制度、經濟危機、土地革命對大革命發生的催化作用。
作者介紹:
威廉•多伊爾(William Doyle),英國布里斯託大學歷史學教授,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