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減壓手術恢復需要多久有什麼副作用
手術後一般七天可以出院。有的患者會出現聽力下降、面癱等並發症,在手術量大的醫院發生率很低。推薦到廣州中山一院,找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楊超教授咨詢具體情況,據悉三叉神經痛和面肌痙攣有效率95%以上。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2. 三叉神經痛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後做體力勞動會不會有影響
問題分析:
三叉神經痛非常頑固,屬於疑難 雜症,初期可口服卡馬西平止痛,此葯副作用大,特別對肝臟影響較大,不能長期服用,疼痛厲害可到三叉神經痛專科醫院治療,
意見建議:
治療方法是在專利儀器定位下將葯物注射到三叉神經的根部徹底治癒三叉神經痛。
3. 三叉神經做了微血管減壓術後是不是不能猛低頭,猛咳嗽
盡量不要刺激到面部神經,注意防護和護理工作——陳光獻醫生(德勝門,醫院)
4. 三叉神經痛做了微血管減壓術出院能坐飛機嗎
可以,從病因上根本解決三叉神經痛,因為70%的三叉神經痛患者都是由於神經和血管之間的粘結壓迫所致,不斷放電導致三叉神經區域出現摩擦疼痛。顯微血管減壓術則是從根本上解決了病灶,一般術後96%以上的患者可以徹底根治,治癒。
5. 三叉神經根顯微血管減壓術後的恢復
三叉神經根微血管減壓術
自從Dandy 1934年首先提出血管壓迫三叉神經根能導致三叉神經痛的論點以後,一些臨床資料也表明血管壓迫三叉神經是三叉神經痛的原因之一。許多學者因此採用神經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
(一) 常用方法
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常用開顱手術有:經顱中窩三叉神經感覺根切斷術、三叉神經脊束切斷術、三叉神經根解壓術和顱後窩三叉神經根微血管解壓術。
(二)手術操作技術
常規消毒後,採用2%利多卡因作耳後標記線內浸潤麻醉或全麻。沿標記線作切口,用顱骨鑽緊靠乙狀竇後緣鑽開一直徑大約為2cm大的骨窗(將骨屑收集備用)。在手術顯微鏡下將小腦向後上方輕輕牽開,用2~3mm寬頻吸引管的微型腦壓板由此放入達三叉神經根部,自神經出腦橋處向遠端探查血管壓迫及其他病灶情況。在神經與血管之間夾放一塊自體小肌片。將受血管壓迫的神經包繞起來與血管隔開。此時囑患者自己用手撞擊扳機點及做平時易誘發疼痛的某些動作,若無疼痛則達到減壓目的。逐層縫合關閉切口。
(三)影響手術效果主觀滿意度的因素
三叉神經痛行顯微血管減壓治療,雖長期療效各報道不一,但仍可作為一種可行方法應用。以往遠期療效隨訪多偏重客觀因素,缺乏了解患者對治療效果的主觀滿意度,而後者對於從整體判斷三叉神經顯微血管減壓效果也是重要的。影響主觀滿意度的一些因素包括:
1、三叉神經痛是一個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而各種治療方法又均無十分理想效果的一種疾患。因而隨訪中發現,盡管客觀上患者手術後疼痛未徹底消失,留有輕微疼痛或疼痛復發,但疼痛程度輕,又改變了手術前疼痛不能為葯物所控制的狀況,或伴有輕度並發症者。
2、 手術後早期治癒率並不可靠。隨訪中發現,手術後疼痛未緩解或未完全緩解者大多數表示不滿意。這些患者均為開展顯微血管減壓手術早期的病例。近年來由於注重了受累血管的識別,尤其是那些無名小動脈與三叉神經相交叉或在腦干處相接觸,或多根侵犯血管存在或動脈環隱蔽的情況,對靜脈壓迫電凝切斷,也採用完全切開神經周圍增厚的蛛網膜,以伸直三叉神經根的方法。
3、在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後,盡管疼痛緩解,如果仍遺留有面部感覺障礙或聽力障礙等並發症,患者是不會滿意的。行血管減壓不僅僅為了緩解疼痛,還必須注意保留神經功能,這是有別於三叉神經痛其他外科方法的重要一點。
三叉神經疼患者日常保健與注意事項:
1、利用疼痛發作後的間歇期,清潔顏面、口腔,保持個人衛生,避免其他疾病發生。 2、用溫水洗臉和刷牙、避免冷水刺激。 3、注意氣候變化,避免風吹、和寒冷氣候對顏面部的刺激。外出時戴口罩或頭巾。
4、戒煙、酒,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化學刺激誘發疼痛。 5、吃質軟、易嚼食物,避免硬物刺激 6、盡可能避免誘發疼痛的機械動作。 7、做好心理調節,保持樂觀情緒,避免急燥、焦慮等情緒誘發疼痛。 8、盡早檢查、盡早治療、盡量採取保守治療、盡量採用中葯治療。
6. 請問微血管減壓術術後恢復好之後可以做運動嗎,我得了面肌痙攣,想做這個手術
可以。你也可以選擇【穴位葯線神經激活療法】這種方法為保守療法不開刀。
7. 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疼 微血管減壓手術後多久可以從事體育運動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有哪幾種? 三叉神經痛專家網提供( http://www.scsjt.cn ) 1、保守治療 葯物治療:卡馬西平、苯妥英納等 針灸、理療、按摩、 中葯 葯物局部封閉2、外科治療 保守治療無效 葯物的副反應過重 外科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各自的療效如何?1 三叉神經根微血管減壓術 :首選手術方法 療效:有效率90-95%,復發率10-20%(多在1年內復發)三叉神經痛專家網提供( http://www.scsjt.cn ) 2 三叉神經周圍支抽出術 眶上神經、眶下神經的切斷並抽出 適應症:單支痛,高齡不適宜手術3 三叉神經周圍支及半月節封閉術 三叉神經周圍支封閉術:操作簡單,但療效不能持久 三叉神經半月節封閉術:療效較為持久,但操作有一定難度4 三叉神經根部分切斷術 經後顱窩入路切斷三叉神經根後下2/3-3/4的纖維 適應症:V2,V3支痛,且血管減壓術無效5 經皮穿刺三叉神經根射頻毀損術 適應症:V1支疼痛 缺點:手術風險大,操作難度大,復發率較高6 半月節甘油注射毀損術7 三叉神經脊髓束切斷術及射頻毀損術 優點:止痛效果好,不影響面部觸覺、角膜反射及運動支 並發症:傳導束損傷 適應症:口腔、鼻咽癌引起的面部疼痛(生存時間不長者)8 立體定向腦深部電刺激術 原理:傳入神經阻滯(內囊區、丘腦腹後核) 腦內置入刺激器—連接導線—靶點刺激 適應症:口腔癌痛的治療 雖然並發症較少,但目前應用尚不成熟,有待進一步研究 外科治療的效果如何,手術風險大不大?採用現代顯微外科技術治療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措施。手術療效與疼痛的不同類型及手術方法選擇有關1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 首選的治療方法是去除致痛原因,如各種腫瘤的切除術等2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病因解除術:三叉神經根微血管減壓術刺激性手術: 立體定向腦深部電刺激術破壞性手術: 三叉神經根切斷術經皮穿刺三叉神經根射頻毀損術半月節甘油注射毀損術三叉神經脊髓束切斷術及射頻毀損術三叉神經周圍支及半月節封閉術三叉神經周圍支抽出術 三叉神經痛專家網提供( http://www.scsjt.cn ) 查看原帖>>
8. 術後,什麼時候,可以做運動
手術以後如果恢復的比較好,很快就可以做活動量小的運動了,如果恢復的不好,一般一星期以後才可以做輕微運動。
9. 微血管減壓術
「微血管減壓術」已成為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標准方法。其優點在於,可在解除局部血管壓迫的同時,保留三叉神經感覺傳導的完好,也不會出現面部感覺的喪失。
方法是:全麻下,於患側耳後、發際內縱行4cm的直切口,顱骨開孔,直徑約2cm,於顯微鏡下進入橋小腦角區,對三叉神經走行區進行探查,將所有可能產生壓迫的血管、蛛網膜條索都「鬆懈」開,並將這些血管以Tefflon墊片與神經根隔離,一旦責任血管被隔離,產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三叉神經核的高興奮性就會隨之消失,恢復正常。絕大多數患者術後疼痛立即消失,並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覺和功能,不影響生活質量。
微血管減壓術是唯一針對三叉神經痛的病因進行治療的方法,並且能夠保留三叉神經的解剖完整,因此三叉神經的正常神經功能可以保留。部分患者還能消除血管壓迫腦干所致的高血壓狀態,達到根治高血壓的目的。由於微血管減壓術具有止痛效果明顯、非破壞性、副損傷少、極低的復發率等優點,因此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除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外,其他所有三叉神經痛患者均適合微血管減壓手術,最常見的手術並發症包括聽力減退、面部感覺減退,但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提高,在大的神經外科醫療機構,這些並發症的發生率很低,並且除聽力減退(發生率約1%)較難恢復外,大多數顱神經損傷的症狀輕微,多可逐漸恢復。
10. 三叉神經疼 右側三叉神經疼 微血管減壓手術後多久可以正常工作(幼教)
三叉神經痛的分類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醫科大學分類方案:①原發性 TN 1型: 表現為電擊樣間斷發作性疼痛; ②原發性 TN 2型: 表現為燒灼樣持續發作性疼痛; ③三叉神經非特異性損傷 (手術) 引發的疼痛; ④三叉神經特異性損傷 (傳入神經阻滯) 引發的疼痛; ⑤症狀性 TN, 由多發性硬化 (MS) 等引起;⑥TN 治療後, 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爆發帶狀皰疹引起的疼痛;⑦繼發於軀體疼痛的非典型性面部疼痛。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