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些描寫山河大川的古詩
1、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2、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3、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❷ 有誰願意提供世界各地名勝古跡山河大川的高清圖片
我不願意,而且我也沒有去過。
❸ 描寫名山大川的成語
江山如畫、一葉迷山、氣勢恢宏、氣勢磅礴、氣吞山河
一、江山如畫
白話釋義:山川、河流美如畫卷。形容自然風光美麗如圖畫。
朝代:宋
作者:蘇軾
出處: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山如畫也。」
翻譯:江山風光美麗如圖畫
二、一葉迷山
白話釋義:意指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朝代:清
作者:文康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世上這般雙瞳如豆、一葉迷山的,以至糊塗下人,又有幾個深明大義的呢!」
翻譯:世上這般雙瞳如豆、一葉蔽目,不見泰山的,以至糊塗下人,又有幾個深明大義的呢
三、氣勢恢宏
拼音:qì shì huī hóng
釋義:氣勢恢宏,意思是氣勢磅礴,場面大氣。
用法:多用於具體的,靜態的物體,如建築物,廣場等等,指這些東西的氣勢很大。
四、氣勢磅礴
白話釋義:形容氣勢雄偉浩大。
朝代:宋
作者:文天祥
出處:《文山集·指南後錄·正氣歌》第十四卷:「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
翻譯:氣勢雄偉浩大,萬古都讓人令人敬畏
五、氣吞山河
白話釋義:氣勢可以把山河吞沒。形容氣魄很大。
朝代:元
作者:金仁傑
出處:《追韓信》:「背楚投江;氣吞山河」
翻譯:背對著楚軍投入長江,氣勢可以把山河吞沒
❹ 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詩有哪些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日照香爐升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10、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11、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12、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3、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4、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15、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16、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7、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18、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19、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❺ 形容名山和大川的詞語有哪些
1、山清水秀
【拼音】: shān qīng shuǐ xiù
【解釋】: 形容風景優美。
2、錦綉山河
【拼音】: jǐn xiù shān hé
【解釋】: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鮮艷的絲織品一樣。形容美好的國土。
❻ 描寫森林的成語有哪些
我的知道 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為我推薦的提問
知識掌門人
文檔分享
我的應用 禮物
投票
轉帖
更多應用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網路 文庫
幫助 設置
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恩重丘山 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疊石為山
眾喣山動 〖解釋〗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眾喣飄山 〖解釋〗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眾喣漂山 〖解釋〗喣:吹氣。許多人吹氣,能使山漂走。比喻說壞話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損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淵停山立 〖解釋〗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義海恩山 〖解釋〗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義深厚。
移山造海 〖解釋〗移動山嶽,造出大海。比喻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移山填海 〖解釋〗移動山嶽,填平大海。指仙術法力高超。現多比喻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移山跨海 〖解釋〗移動山嶽,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移山竭海 〖解釋〗移動山嶽,使大海乾竭。比喻力量巨大。
移山回海 〖解釋〗移動山嶽,旋轉大海。比喻竭盡全力,克服巨大困難。
移山拔海 〖解釋〗移動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學如登山 〖解釋〗學習象登山一樣。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嘯聚山林 〖解釋〗嘯聚:互相呼召著聚合起來。指反抗反動統治而聚眾起事。
嘯傲湖山 〖解釋〗嘯傲:隨意長嘯吟詠游樂。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詠游賞。
死重泰山 〖解釋〗比喻死得光榮。
泰山磐石 〖解釋〗比喻安定穩固。
聳膊成山 〖解釋〗肩膀聳起成了一個「山」字。形容人聳肩縮頸的相貌。也形容人體瘦削的樣子。
山中無好漢,猢猻稱霸王 〖解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同「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山遙路遠 〖解釋〗形容路途遙遠。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解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山河易改,本性難移 〖解釋〗指習慣成性,很難改變。
山寒水冷 〖解釋〗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山高皇帝遠 〖解釋〗指王法管轄不到。
入寶山而空回 〖解釋〗寶山:聚藏寶物的山。進入滿藏寶物的山間卻空著手而回來。比喻雖遇到了很好的機會,卻一無所得。
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解釋〗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條件,其他問題就可得到解決。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解釋〗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箕山之志 〖解釋〗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箕山之風 〖解釋〗指隱士的風范。
箕山之操 〖解釋〗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箕山掛瓢 〖解釋〗用為隱居不仕之典。
積甲如山 〖解釋〗兵甲堆疊如山。極言其多。同「積甲山齊」。
海沸山搖 〖解釋〗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山裂」。
海沸山裂 〖解釋〗海水沸騰,山石崩裂。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亦作「海沸山搖」。
高山仰之 〖解釋〗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高山峻嶺 〖解釋〗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險的山嶺。
登山越嶺 〖解釋〗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登山涉水 〖解釋〗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一山不藏二虎 【出處】歐陽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點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這是他太狂妄。」 【解釋】比喻兩人不能相容【示例】【故事】
山陬海筮� 【出處】清·王晫《今世說·德行》:「宦轍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讀書能為文者,必枉車騎過之。」 【解釋】山隅和海邊。泛指荒遠的地方【示例】【故事】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 【出處】【解釋】比喻只要基礎或根本還存在,暫時遭受損失或挫折無傷大體。【示例】【故事】
冰山易倒 〖解釋〗冰山遇到太陽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長久依賴的靠山。
百二山川 〖解釋〗比喻山河險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安若泰山 〖解釋〗形容極其平安穩固。同「安如泰山」。
秀水明山 〖解釋〗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坐食山空 同「坐吃山空」。
醉玉頹山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後以「醉玉頹山」形容男子風姿挺秀,酒後醉倒的風采。
醉山頹倒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後以「醉山頹倒」形容醉態。
鑽山塞海 比喻做極為困難的事。
阻山帶河 靠山環河。指形勢險要。
鑄山煮海 開采山中銅礦以鑄造錢幣,燒煮海水而獲得食鹽。比喻善於開發自然資源。
拄頰看山 同「拄笏看山」。
拄笏西山 見「拄笏看山」。
重山峻嶺 連綿起伏的高山。
重山復水 謂山巒重迭,水流盤曲。
重山復嶺 謂山巒重迭層接。
鍾鼎山林 比喻富貴和隱逸。
指山賣磨 比喻耍手段、說空話哄人。
枕山襟海 靠山依海。
枕山負海 見「枕山襟海」。
枕山臂江 謂依山傍水。
棧山航海 指跋山涉水,逾越險阻。
雲雨巫山 原指古代神話傳說巫山神女興雲降雨的事。後稱男女歡合。
淵亭山立 見「淵渟岳峙」。
遠山芙蓉 遠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遠山一樣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臉色像芙蓉花一樣美麗。比喻女子貌美。
逾山越海 越過山海。謂長途跋涉。
漁海樵山 入海打魚,上山砍柴。借指隱居生活。
有眼不識泰山 泰山:山名,在今山東。比喻見聞太窄,認不出眼前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
游山玩景 見「遊山玩水」。
銀山鐵壁 比喻十分堅固,不可摧毀的事物。
陰山背後 ①迷信者稱陰間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堙谷塹山 見「塹山堙谷」。
一葉迷山 意謂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依山傍水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嶺和水流。
顯山露水 比喻出名,顯露才能。
仙山樓閣 《史記·封禪書》:「自威(齊威王)、宣(齊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葯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雲。」唐白居易《
西山日薄 薄:逼近。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巫山洛浦 巫山:指楚王與巫山神女夢中相會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濱。傳說中有洛水女神,三國魏曹植渡洛水時,因感戰國楚宋玉對楚王與神女事,遂作《洛神賦》。後以「巫山」、「洛浦」二典合用,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也指男女幽會。亦作「巫山洛水」。參見「巫山雲雨。」
文章山斗 謂文章為人所宗仰。語本《新唐書·韓愈傳》:「自愈之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雲。」
文山會海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為山止簣 比喻功敗垂成。語本《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投山竄海 山、海,荒涼邊遠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涼邊遠的地區。
銅山金穴 比喻極其富有。
鐵壁銅山 比喻堅強可靠的勢力。
梯山棧谷 謂鑿梯、修棧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險阻。
梯山架壑 形容登山涉險歷經艱辛。
泰山盤石 比喻安定穩固。
太山北斗 太山為五嶽之首,北斗為眾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眾所崇仰的人。
四山五嶽 泛指四面八方各個地區。
水遠山遙 謂路程遙遠。
水遠山長 ①同「水遠山遙」。②謂山河遼闊。
水宿山行 夜宿於水,日行於山。形容長途跋涉。
水剩山殘 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五:「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後以「水剩山殘」多指亡國或經過變亂後國土分裂、山河殘破的景象。
水窮山盡 水和山都到了盡頭,前面無路可走。
水明山秀 見「水秀山明」。
水滿金山 見「水漫金山」。
水漫金山 神話故事。金山,在江蘇省鎮江市。《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滿金山」。魯迅《墳·論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禪師呴便將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後,白蛇娘娘來
水闊山高 闊:寬,廣闊,指有廣闊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脈隔著,不得相通。
水盡山窮 同「水窮山盡」。
水光山色 泛指山水景色。
水碧山青 碧:青綠色。形容景色很美,艷麗如畫。亦作「水綠山青」。
屍山血海 形容殺人之多。
誓山盟海 同「山盟海誓」。
誓海盟山 同「山盟海誓」。
剩山殘水 殘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國後的或經過變亂後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深山幽谷 見「深山窮谷」。
深山野墺 荒僻的大山深處。
深山窮林 與山外、林外距離遠的、人跡罕至的山嶺、森林。
深山窮谷 與山外距離遠、人跡罕至的山嶺、山谷。
深山密林 見「深山窮林」。
深山老林 見「深山窮林」。
深山長谷 見「深山窮谷」。
涉海登山 渡過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艱苦,也形容行程連綿不斷。亦作「涉水登山」。
山陬海噬 形容遙遠偏僻的地方。
山陬海筮 山隅和海邊。泛指荒遠的地方。
山陬海澨 山隅和海邊。泛指荒遠的地方。
山重水復 謂山巒重迭,水流盤曲。
山峙淵渟 山立水聚。比喻端莊凝重的風度。
山止川行 喻堅不可摧,行不可阻。
山雨欲來風滿樓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
山吟澤唱 山歌民謠。
山陰夜雪 猶言山陰乘興。
山陰乘興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陰,夜大雪……忽憶戴安道(戴逵),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後因以「山陰乘興」指訪友。
山餚野湋 見「山餚野蔌」。
山遙水遠 謂道路遙遠。
山餚海錯 猶言山珍海味。
山行海宿 行於山間和宿於海上。謂行旅艱險。
山童石爛 謂山無草木,石頭腐爛。喻不可能有的現象。
山容海納 形容胸懷寬廣,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樣容物。
山窮水絕 見「山窮水盡」。
山窮水斷 見「山窮水盡」。
山棲谷飲 棲息於山中,汲取山谷的泉水來喝。形容隱居生活。
山南海北 指遙遠不能確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
山鳴谷應 形容迴音響亮,也比喻此鳴彼應,互相配合。
山眉水眼 形容女子眉目清秀水靈。亦作「水眼山眉」。
山林隱逸 隱居山林的士人。即隱士。
山虧一簣 《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節縮。喻功敗垂成。
山枯石死 極言年代久遠。
山砠水厓 石山和水濱。泛指荒僻的處所。
山節藻梲 古代天子的廟飾。山節,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梲,畫有藻文的樑上短柱。後用以形容居處豪華奢侈,越等僭禮。
山積波委 謂堆積如山高,如波濤重迭。形容數量極多。
山呼海嘯 山在呼叫,海在咆嘯。形容氣勢盛大。也形容極為惡劣的自然境況。
山河表裡 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師背酅而舍。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疑焉。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後以「山河表裡」形容形勢險要。
山公倒載 謂醉酒後躺倒在車上。形容爛醉不醒。
山高水險 比喻前進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
山復整妝 明月高懸,青山輝映,更為秀麗,如同重整妝飾。
山膚水豢 《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元會大饗歌》:「道高物備食多方,山膚既善水豢良。」本指山上水中出產的美味食物。後泛稱美味。
山川米聚 謂從高處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語本《後漢書·馬援傳》:「扞援呴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
山長水闊 見「山長水遠」。
山崩水竭 見「山崩川竭」。
山崩海嘯 山嶽崩塌,海水奔騰咆哮。
山崩地陷 亦作「山崩地塌」。山嶽崩倒,大地塌陷。
山崩地塌 見「山崩地陷」。
山崩地坼 山嶽崩塌,大地裂開。亦用以形容響聲強烈巨大。
刃樹劍山 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獄酷刑。後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地方。
窮山僻壤 比喻荒遠偏僻貧窮之地。亦作「窮鄉僻壤」、「窮村僻壤」、「窮陬僻壤」。
敲山震虎 見「敲山振虎」。
敲山振虎 謂故意示警,使人震動。
千水萬山 見「千山萬水」。
塹山堙谷 指挖山填谷。亦作「堙谷塹山」。
氣壯河山 同「氣壯山河」。
披發入山 謂離開俗世而隱居。
爬山涉水 形容路途艱辛。
木壞山頹 木:梁木。山:指泰山。頹:倒下。梁木折壞,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樑木」。
模山范水 用文字或圖畫描繪山水景物。
名山勝水 見「名山勝川」。
邈以山河 同「邈若山河」。
邈若山河 形容遙遠得如隔山河。
邈若河山 同「邈若山河」。
劚山覓玉 喻深入推究,求得事物真諦。
彌山亘野 滿山遍野。
猛虎深山 喻勇武而勢盛。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安書》:「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
猛虎出山 像兇猛的老虎出山一樣。形容動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離山」。
悶海愁山 憂愁如山,苦悶似海。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象海一樣深,無法排遣。
漫山塞野 同「漫山遍野」。
馬入華山 《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後因以「馬入華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流水高山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臨水登山 臨:到,靠近。原意是到達水邊又登上高山,寫送別的情景。現也泛指游覽山水名勝。
連山排海 形容數量多、規模大。
離山調虎 比喻用計謀調動對方離開原地。
樂山愛水 愛好山水風光。
崑山之玉 崑山:昆侖山。昆侖山的美玉。比喻傑出的人才。
跨山壓海 跨過高山,接近大海。喻勢力擴展。
開山始祖 見「開山祖師」。
久歸道山 早已去世。道山,傳說中的仙山。舊時稱人死為歸道山。
荊山之玉 荊山:山名,此山產寶玉,據傳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極珍貴的東西。
箕山之節 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潁余芳」。
寄跡山林 隱居山林間,不過問世事
火山湯海 喻艱難危險。
回山轉海 轉動山海。比喻力量巨大。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冷水燙豬 1.比喻白出力,無效果。
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一肚子壞水
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自相水火 〖解釋〗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樣不能相容。
遠水救不得近火 〖解釋〗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遇水疊橋 〖解釋〗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魚水深情 〖解釋〗象魚兒離不開水那樣,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解釋〗比喻說話誇大之極。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解釋〗比喻說話誇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心同止水 〖解釋〗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同「心如止水」。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解釋〗比喻沒有根據的事物。
聽風聽水 〖解釋〗形容善於賞玩自然景色。
水中著鹽 〖解釋〗比喻不著痕跡。
似水如魚 〖解釋〗像魚和水一樣不能離開。形容關系密切,不可分離。多指男女情人。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解釋〗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擁護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水泄不通 〖解釋〗匯:排泄。象是連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擁擠或包圍的非常嚴密。同「水泄不通」。
水流濕,火就燥 〖解釋〗水向濕處流,火往干處燒。指物之氣質類似必相感應。後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
水激則旱,矢激則遠 〖解釋〗水流矢飛,受阻則勁悍而去遠。旱,通「悍」。比喻因禍致福。
勢如水火 〖解釋〗形容雙方就像水火一樣互相對立,不能相容。
山寒水冷 〖解釋〗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若涉淵水 〖解釋〗比喻處境艱險。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解釋〗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如石投水 〖解釋〗象石頭投入水裡就沉沒一樣。比喻互相合得來。
清水無大魚 〖解釋〗指待人處事不能求全責備。
秋水盈盈 〖解釋〗形容眼神飽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買臣覆水 〖解釋〗覆:潑。比喻事成定局,無法挽回。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 〖解釋〗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冷水澆頭 〖解釋〗冷水從背上澆下來。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擊或刺激,思想為之一震或希望為之幻滅。同「冷水澆背」。
江水不犯河水 〖解釋〗比喻彼此互不相干,沒有關系。
畫水鏤冰 〖解釋〗在水上作畫,在冰上雕刻。比喻勞而無功。
涸鮒得水 〖解釋〗比喻絕處逢生,有所憑借。同「涸魚得水」。
河水不犯井水 〖解釋〗比喻互不幹犯。
風門水口 〖解釋〗指要沖。
登山涉水 〖解釋〗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盛水不漏 【出處】郭沫若《盲腸炎·窮漢的窮談》:「我覺得他這句話說得真好,真正是盛水不漏,真正把共產主義運動說穿了。」 【解釋】比喻說理嚴密【示例】【故事】
不習水土 〖解釋〗不能適應某個地方的氣侯、飲食等。
秀水明山 〖解釋〗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大水淹了龍王廟 龍王廟:管水之神的廟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識而互相之間發生了爭端。
酌水知源 飲水要明白它的來源。比喻不忘本。
舟水之喻 舟:船。對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載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幫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來反抗推翻朝廷。
重山復水 謂山巒重迭,水流盤曲。
沾泥帶水 比喻說話、寫文章不簡潔或辦事不幹脆。
雲心水性 指女子作風輕浮,愛情不專一。
遠水解不了近渴 比喻慢的辦法救不了急。
遠水不救近火 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遠水不解近渴 比喻慢的辦法救不了急。
魚水相投 猶言魚水和諧。
魚水相歡 猶言魚水和諧。
遇水架橋 見「遇水迭橋」。
魚水和諧 形容夫婦關系和好諧調如魚水。
遇水迭橋 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油光水滑 ①形容光滑潤澤。②形容人的圓滑、狡詐。
盈盈一水 比喻相隔不遠。
盈盈秋水 盈盈:清澈的樣子。秋水:秋天的水清,比喻人的眼睛清澈。眼睛如一波清澈的水。形容女子水汪汪明亮而傳神的眼睛。亦作「秋水盈盈」。
飲水知源 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
飲水思源 喝水時想起水的來源。比喻不忘本。
飲水食菽 見「飲水啜菽」。
引水入牆 比喻自招災禍。
飲水棲衡 喝水充飢,住簡陋房屋。形容生活清苦。
飲水辨源 見「飲水知源」。
沂水弦歌 謂知時處世,逍遙游樂。語本《論語·先進》:「扞曾點呴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以水洗血 謂消除冤讎,以求和好。
沂水舞雩 謂知時處世,逍遙游樂。語本《論語·先進》:「浴乎沂,風乎舞雩。」
以水投水 比喻事物類同很難辨別。
以水投石 比喻意見相左,不能為對方所接受。
以水救水 引水來救水災,水勢越盛。比喻不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長其勢。
以水濟水 比喻雷同附和,對事情沒有好處。
沂水春風 沂水:河水名,在山東省曲阜縣境內,孔子出生地。春風:春天和暖的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來自沂水的春風。比喻深受孔學的教育與熏陶。
依山傍水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嶺和水流。
一廉如水 為官廉潔,如流水一樣清潔。
楊花水性 柳絮飄揚,水性流動,因以「楊花水性」比喻輕薄女子等用情不專。
懸河注水 見「懸河瀉水」。
宿水飡風 同「宿水餐風」。
宿水餐風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心如止水 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
顯山露水 比喻出名,顯露才能。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源:水源;本:樹根。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
無源之水,無本之末 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
拖人落水 猶言拖人下水。
桃花流水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愛情。
溯水行舟 逆水行船。
順水行舟 同「順水推船」。
順水推船 比喻順應情勢說話行事。
順水順風 比喻運氣好,做事順利,沒有阻礙。
順水放船 比喻順應當時的情勢,採取相應的行動。
水中捉月 比喻空虛幻想,不能實現。
水中著鹽 喻不著痕跡。
水月鏡花 水中月,鏡中花。比喻虛幻景象。
水月觀音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見《法華經·普門品》。後用以喻人物儀容清俊秀逸。
水遠山遙 謂路程遙遠。
水遠山長 ①同「水遠山遙」。②謂山河遼闊。
水宿山行 夜宿於水,日行於山。形容長途跋涉。
水宿風餐 水上住宿,臨風野餐。形容旅途生活艱苦。
水泄不透 同「水泄不通」。
水楔不通 見「水泄不通」。
水泄不漏 猶言滴水不漏。形容說話慎密。
水石清華 見「水木清華」。
水剩山殘 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五:「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後以「水剩山殘」多指亡國或經過變亂後國土分裂、山河殘破的景象。
水窮山盡 水和山都到了盡頭,前面無路可走。
水佩風裳 以水作佩飾,以風為衣裳。語本唐李賀《蘇小小墓》詩:「風為裳,水為佩」。本寫美人的妝飾。後用以形容荷葉荷花之狀貌。
水母目蝦 《文選·郭璞〈江賦〉》:「璅蛣腹蟹,水母目蝦。」李善注引《南越志》:「扞水母呴無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蝦依隨之。蝦見人則驚,此物亦隨之而沒。」後因以「水母目蝦」喻人沒有主見,人雲亦雲。
水明山秀 見「水秀山明」。
水米無干 見「水米無交」。
水滿金山 見「水漫金山」。
水漫金山 神話故事。金山,在江蘇省鎮江市。《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滿金山」。魯迅《墳·論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禪師呴便將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後,白蛇娘娘來
水落歸漕 汛期過後,水位下降,河水流入了河槽。
水陸雜陳 形容菜餚豐富。
水流雲散 喻時過境遷,人各一方。
水流花謝 謝:脫落。指河水流逝,花兒也凋謝了。形容景色凋零殘敗,用來比喻局面殘破,好景已不存在,無法挽回。亦作「花謝水流」。
水流花落 ①喻飄泊不定或蹤跡無常。②比喻時過境遷。
水裡納瓜 把瓜捺在水裡,放手便浮起。形容不能容納。
水闊山高 闊:寬,廣闊,指有廣闊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脈隔著,不得相通。
水枯石爛 極言歷時長久。
水凈鵝飛 見「水盡鵝飛」。
水盡山窮 同「水窮山盡」。
水潔冰清 潔:潔白。清:清凈。指像冰和水一樣潔白清凈。形容人的品格高潔或文筆雅緻。
水火無情 指水災和火災兇猛可怕。
水火不兼容 容:容納。比喻二者對立,絕不兼容。
水火不辭 見「水火不避」。
水火不避 謂不避艱險。
水光山色 泛指山水景色。
水調歌頭 詞牌名。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麴。大麴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當為中序的第一章。雙調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宋人於前後片中的各兩個六字句,多夾葉仄韻。也有平仄互葉幾乎句句押韻的。共八體。有《元會曲》、《凱歌》、
水底納瓜 同「水裡納瓜」。
水底摸月 同「水中撈月」。
水底撈月 同「水中撈月」。
水到魚行 比喻條件具備,事情就可辦成。
水到渠成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條水道。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會成功。
水長船高 比喻事物隨著所憑借的基礎的提高而提高。
水菜不交 同「水米無干」。
水碧山青 碧:青綠色。形容景色很美,艷麗如畫。亦作「水綠山青」。
菽水承歡 指供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剩山殘水 殘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國後的或經過變亂後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勺水一臠 一勺水,一塊肉。喻量少。
山重水復 謂山巒重迭,水流盤曲。
山遙水遠 謂道路遙遠。
山窮水絕 見「山窮水盡」。
山窮水斷 見「山窮水盡」。
山眉水眼 形容女子眉目清秀水靈。亦作「水眼山眉」。
山砠水厓 石山和水濱。泛指荒僻的處所。
山高水險 比喻前進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
山膚水豢 《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元會大饗歌》:「道高物備食多方,山膚既善水豢良。」本指山上水中出產的美味食物。後泛稱美味。
山長水闊 見「山長水遠」。
山崩水竭 見「山崩川竭」。
如魚似水 比喻關系融洽、親密。
如蹈水火 比喻處境艱難。
清水衙門 喻沒有油水的機構或地方。
青藍冰水 「青出於藍,冰寒於水」的略語。
千水萬山 見「千山萬水」。
❼ 關於名山大川的古詩
望廬山瀑布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天門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西塞山懷古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律】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華岳
年代:【唐】 作者:【王維】
西嶽出浮雲。
積雪(一作翠)在太清。
連天凝(一作疑)黛色。
百里遙青冥。
白日為之(一作大)寒。
森沈華陰城。
昔聞乾坤閉(一作開)。
造(一作變)化生巨靈。
右足踏方止(一作山)。
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開拆。
大河注東溟。
遂為西峙岳(一作岳崎)。
雄雄鎮秦京。
大君包覆載。
至德被群生。
上帝佇昭告。
金天思奉迎。
人(一作神)祗望幸久。
何獨禪雲亭。
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
年代:【唐】 作者:【李賀】 體裁:【五古】
一夕繞山秋,香露溘蒙綠。
新橋倚雲阪,候蟲嘶露朴。
洛南今已遠,越衾誰為熟?
石氣何凄凄,老莎如短鏃。
登商山最高頂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高高此山頂,四望唯煙雲。
下有一條路,通達楚與秦。
或名誘其心,或利牽其身。
乘者及負者,來去何雲雲。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囂塵。
七年三往復,何得笑他人。
夢游天姥吟留別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古】 類別:【遊仙】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君山
年代:【唐】 作者:【程賀】 體裁:【七絕】
曾遊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自古無。
原是昆侖頂上石,海風飄落洞庭湖。分享給你的朋友吧:i貼吧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人人網豆瓣MSN
對我有幫助
91回答時間:2010-4-16 10:21 | 我來評論 | 檢舉
向TA求助 回答者: jin4913 | 七級採納率:47%
擅長領域: 社會民生 文化/藝術 教育/科學 生活 地區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相關內容
2009-9-7 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古詩,簡單一點,兩句就行。 327
2009-6-9 描寫名山大川的古詩詞。 484
2007-10-5 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古詩句 998
2006-9-6 關於名山大川著名建築物的古詩句 53
2007-3-23 這句古詩所指的名山大川 11
更多關於名山大川的古詩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名山大川 古詩
等待您來回答del0回答索愛w595c插上USB以後 應用程序應該下在哪個文件夾.del0回答你好,能給我發一個e2刷機包么,我也想把我的機器刷一下,我郵箱69596....del1回答5名山大川的古詩.del2回答描繪老師的詩句.del1回答按要求寫詩句 1、贊美柳樹時我們吟什麼.del0回答為什麼要紀念屈原.del0回答你好!可以發個psp30006.35的刷機包給我嗎?謝謝!在線等.del1回答誰能把我的名字編輯成詩句啊 帶豐富感情的 我叫李文紅.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沒有感興趣的問題?試試換一批其他回答 共5條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廬山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泰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廬山
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里——衡山祝融峰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鍾。——香爐峰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秦嶺
送君不盡意,書及雁回峰。——衡山雁回峰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香爐瀑布遙相望,迥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廬山
泰山天下雄,華山天下險,恆山天下幽,嵩山天下峻,衡山天下秀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 回答者: csnangua | 一級 | 2010-4-16 10:44 | 檢舉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0-4-16 12:03 | 檢舉
廬山 回答者: 1216513879 | 一級 | 2010-4-16 18:22 | 檢舉
望廬山瀑布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天門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西塞山懷古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律】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華岳
年代:【唐】 作者:【王維】
西嶽出浮雲。
積雪(一作翠)在太清。
連天凝(一作疑)黛色。
百里遙青冥。
白日為之(一作大)寒。
森沈華陰城。
昔聞乾坤閉(一作開)。
造(一作變)化生巨靈。
右足踏方止(一作山)。
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開拆。
大河注東溟。
遂為西峙岳(一作岳崎)。
雄雄鎮秦京。
大君包覆載。
至德被群生。
上帝佇昭告。
金天思奉迎。
人(一作神)祗望幸久。
何獨禪雲亭。 回答者: 往往外可批 | 一級 | 2010-4-17 04:32 | 檢舉
望廬山瀑布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天門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❽ 名山大川的古詩
望廬山瀑布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天門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西塞山懷古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律】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華岳
年代:【唐】 作者:【王維】
西嶽出浮雲。
積雪(一作翠)在太清。
連天凝(一作疑)黛色。
百里遙青冥。
白日為之(一作大)寒。
森沈華陰城。
昔聞乾坤閉(一作開)。
造(一作變)化生巨靈。
右足踏方止(一作山)。
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開拆。
大河注東溟。
遂為西峙岳(一作岳崎)。
雄雄鎮秦京。
大君包覆載。
至德被群生。
上帝佇昭告。
金天思奉迎。
人(一作神)祗望幸久。
何獨禪雲亭。
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
年代:【唐】 作者:【李賀】 體裁:【五古】
一夕繞山秋,香露溘蒙綠。
新橋倚雲阪,候蟲嘶露朴。
洛南今已遠,越衾誰為熟?
石氣何凄凄,老莎如短鏃。
登商山最高頂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高高此山頂,四望唯煙雲。
下有一條路,通達楚與秦。
或名誘其心,或利牽其身。
乘者及負者,來去何雲雲。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囂塵。
七年三往復,何得笑他人。
夢游天姥吟留別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古】 類別:【遊仙】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君山
年代:【唐】 作者:【程賀】 體裁:【七絕】
曾遊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自古無。
原是昆侖頂上石,海風飄落洞庭湖。分享給你的朋友吧:i貼吧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人人網豆瓣MSN
對我有幫助
91回答時間:2010-4-16 10:21 | 我來評論 | 檢舉
向TA求助 回答者: jin4913 | 七級採納率:47%
擅長領域: 社會民生 文化/藝術 教育/科學 生活 地區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相關內容
2009-9-7 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古詩,簡單一點,兩句就行。 327
2009-6-9 描寫名山大川的古詩詞。 484
2007-10-5 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古詩句 998
2006-9-6 關於名山大川著名建築物的古詩句 53
2007-3-23 這句古詩所指的名山大川 11
更多關於名山大川的古詩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名山大川 古詩
等待您來回答del0回答索愛w595c插上USB以後 應用程序應該下在哪個文件夾.del0回答你好,能給我發一個e2刷機包么,我也想把我的機器刷一下,我郵箱69596....del1回答5名山大川的古詩.del2回答描繪老師的詩句.del1回答按要求寫詩句 1、贊美柳樹時我們吟什麼.del0回答為什麼要紀念屈原.del0回答你好!可以發個psp30006.35的刷機包給我嗎?謝謝!在線等.del1回答誰能把我的名字編輯成詩句啊 帶豐富感情的 我叫李文紅.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沒有感興趣的問題?試試換一批其他回答 共5條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廬山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泰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廬山
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里——衡山祝融峰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鍾。——香爐峰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秦嶺
送君不盡意,書及雁回峰。——衡山雁回峰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香爐瀑布遙相望,迥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廬山
泰山天下雄,華山天下險,恆山天下幽,嵩山天下峻,衡山天下秀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 回答者: csnangua | 一級 | 2010-4-16 10:44 | 檢舉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0-4-16 12:03 | 檢舉
廬山 回答者: 1216513879 | 一級 | 2010-4-16 18:22 | 檢舉
望廬山瀑布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天門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西塞山懷古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律】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華岳
年代:【唐】 作者:【王維】
西嶽出浮雲。
積雪(一作翠)在太清。
連天凝(一作疑)黛色。
百里遙青冥。
白日為之(一作大)寒。
森沈華陰城。
昔聞乾坤閉(一作開)。
造(一作變)化生巨靈。
右足踏方止(一作山)。
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開拆。
大河注東溟。
遂為西峙岳(一作岳崎)。
雄雄鎮秦京。
大君包覆載。
至德被群生。
上帝佇昭告。
金天思奉迎。
人(一作神)祗望幸久。
何獨禪雲亭。 回答者: 往往外可批 | 一級 | 2010-4-17 04:32 | 檢舉
望廬山瀑布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天門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回答者: 莉莉~1998 | 一級 | 2010-4-27 21:09 | 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