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述壓縮式製冷機的組成及其工作原理
經壓縮機壓縮的氣體先在冷凝器中被冷卻,向冷卻水(或空氣)放出熱量,然後流經回熱器被返流氣體進一步冷卻,並進入膨脹機絕熱膨脹,壓縮氣體的壓力和溫度同時下降。氣體在膨脹機中膨脹時對外作功,成為壓縮機輸入功的一部分。
同時膨脹後的氣體進入冷箱,吸取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即達到製冷的目的。此後,氣體返流經過回熱器,同壓縮氣體進行熱交換後又進入壓縮機中被壓縮。
(1)壓縮式製冷系統擴展閱讀:
一、結構特點:
1、要求高,不允許向內和向外泄漏。因此大、中型製冷壓縮機在主軸伸出機體處均設有軸封,小型製冷壓縮機則做成半封閉式或全封閉式。
半封閉式壓縮機通常是將機體與電動機的機殼做成一體,或將兩者用法蘭連接。全封閉式還只限於小型往復壓縮機和滾動轉子壓縮機,用一個密封的鋼罩殼把壓縮機與電動機封閉起來,一般不進行拆修。
2、氟利昂能溶於潤滑油中,故常在曲軸箱的油池中裝有加熱器。有些螺桿壓縮機和滾動轉子壓縮機用噴油法來實現機內密封和冷卻,除噴油裝置外還設有高效率的油分離器。
3、壓縮機吸入的是飽和蒸氣。氨氣容易帶液,故往復氨壓縮機設有防止液擊的安全蓋。
4、多級壓縮時各級的流量不相同,故多級離心壓縮機和螺桿壓縮機大多設有中間補氣系統,再配以省功器,藉以提高製冷機的運轉經濟性。
二、製冷機節能方法:
1、製冷機節能原則
提高蒸發溫度,降低冷凝溫度。在滿足設備安全和生產需求的前提下,盡量提高蒸發溫度和降低冷凝溫度。為此加大了冷卻塔的改造,以保證冷卻水效能。
2、防止和減少管道結垢
以提高冷凝器和蒸發器的換熱效率補充水如果水處理做的不好,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受熱產生的碳酸鈣和碳酸鎂會沉積在管道上。使導熱性能下降,影響冷凝器和蒸發器的換熱效率,並使設備運行電費大幅度上升。此時除了採用水處理技術外,還可以利用管道定期自動清洗設備進行管道清洗。
3、調整製冷機設備合理的運行負載
在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情況下,製冷主機運行在70%-80%負載比運行在100%負載時,單位冷量的功耗更小。運用此方式開機要結合水泵、冷卻塔的運行情況綜合考慮。
2. 壓縮式製冷機組的工作原理
壓縮式製冷機組的工作原理:
http://www.schneider-electric.cn/sites/china/cn/procts-services/critical-power-cooling/critical-power-and-cooling.page製冷壓縮機在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中,把製冷劑從低壓提升為高壓,並使製冷劑不斷循環流動,從而使系統不斷將內部熱量排放到高於系統溫度的環境中。製冷壓縮機是製冷系統的心臟,製冷系統通過壓縮機輸入電能,從而將熱量從低溫環境排放到高溫環境。製冷壓縮機的能效比決定整個製冷系統的能效比。由於環境溫度是經常變化的,故壓縮機大部分時間是出於部分負荷狀態,因此壓縮機要具有能量調節。
3. 製冷壓縮機的工作原理
導語:說起製冷壓縮機大家可能會覺得陌生,腦海里沒有製冷壓縮機的樣子,但其實日常生活中卻很多地方都得用它,像冰箱、冰櫃等製冷裝置中一定會有它的身影。平常我們對製冷壓縮機的了解肯定少之又少,那麼今天就讓小編和你一起來研究研究它吧!
製冷壓縮機工作原理
製冷壓縮機是工作在一種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中。它是將其內的製冷劑從原本的低壓狀態下提升為高壓狀態,並且讓製冷劑在工作中不斷地在內部循環流動,以此來使系統內部產生的熱量排放到外部環境中。製冷壓縮機是製冷系統的核心部分,製冷系統以壓縮機為中介輸入電能,從而將熱量從低溫處排放到高溫處。
螺桿式壓縮機機器結構精緻、體積較小、重量輕而且如果少量液體不慎進入機內時,不會有液擊危險。它沒有活塞式壓縮機上配備的氣缸、活塞、活塞環等部件。它可以利用活閥進行能量調節,適用范圍十分廣泛而且運行的時候平穩可靠。但是螺桿式製冷壓縮機的加工製作和裝配設置的要求精度很高,工作時會有較大的噪音,一般情況下都需要安裝隔除噪音的裝置。而且在使用的時候還需要加上潤滑油。
壓縮機是一種對跨臨界二氧化碳空調系統效率及可靠性影響最大的部件,它應當結合重新結合二氧化碳超臨界循環的具體特點進行設計。由於二氧化碳對壓縮機的氣壓要求較小,所以在設計生產過程中不需要對壓縮機進行冷卻。正是由於絕熱好、壓比小,可減少壓縮機工作過程中的一些空餘縫隙的再膨脹損失,從而使壓縮機的容積效率增高。根據實驗和研究發現,往復式壓縮機具有很好的油膜滑動密封特點,以此成為二氧化碳系統的第一個選擇。
製冷壓縮機發展前景
近年來,各個國家的製冷壓縮機行業都在不斷迅猛發展,全球的壓縮機市場集中度也不斷加強。領先的壓縮機生產企業在不斷進行行業整合,以此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至今日,德國比澤爾和美國英格索蘭為代表逐漸占據優勢市場地位。
與此同時,近幾年來我國的製冷壓縮機行業也有著快速發展。十一五期間,我國的製冷壓縮機國產化率有很大提高;一些領域對製冷壓縮機的需求也迅猛提升。如今伴隨著我國十二五計劃的提出及進行,國內市場對於製冷壓縮機行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給了這個行業很大的機遇和挑戰。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製冷壓縮機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這個增長速度將保持在高於10%。
隨著中國的繁盛發展,全球的壓縮機製造重心也逐漸向我國轉移。中國也已經成為了比澤爾的在全球中的一個重要市場。國際的壓縮機生產企業進入我國,在帶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加劇了我國此行業的市場競爭力。
相信通過小編的介紹,大家對製冷壓縮機有了整體的概念與了解。製冷壓縮機對日常生活不可或缺,讓我們多多關注此行業的發展吧。
4. 空氣壓縮製冷與蒸汽壓縮製冷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空氣壓縮循環製冷特點:
優點:工質無毒無味,不怕泄漏
缺點:無法實現等溫,活塞流量小,製冷量小
蒸汽壓縮循環製冷特點:
優點:裝置簡單,運行可靠
缺點:製冷量小
製冷種類分為:蒸汽壓縮製冷,吸收式製冷,壓縮式氣體製冷,氣體渦流製冷,熱電製冷,固體吸附製冷。上述的屬於壓縮氣體製冷,不是壓縮空氣製冷,包括等熵壓縮,等壓冷卻,等熵膨脹和等壓吸熱,特點是工質在循環過程中不發生集態變化。
(4)壓縮式製冷系統擴展閱讀:
壓縮機的工作迴路中分蒸發區(低壓區)和冷凝區(高壓區)。空調的室內機和室外機分別屬於高壓或低壓區。
壓縮機把製冷劑從低壓區抽取來經壓縮後送到高壓區冷卻凝結,通過散熱片散發出熱量到空氣中,製冷劑也從氣態變成液態,壓力升高。
製冷劑再從高壓區流向低壓區,通過毛細管噴射到蒸發器中,壓力驟降,液態製冷劑立即變成氣態,通過散熱片吸收空氣中大量的熱量。起到調節氣溫的作用。
壓縮機是製冷系統的心臟,無論是空調、冷庫、化工製冷工藝等等工況都要有壓縮機這個重要的環節來做保障。
5. 壓縮式製冷系統組成及工作進程
壓縮式製冷的工作原理:是蒸氣壓縮式製冷,也即是利用液態製冷劑汽化時吸熱,蒸汽凝結時放熱的原理進行製冷的。在製冷技術中,蒸發是指液態製冷劑達到沸騰時變成氣態的過程。液態變成氣態必須從外界吸收熱能才能實現,因此是吸熱過程,液態製冷劑蒸發汽化時的溫度叫做蒸發溫度,凝結是指蒸汽冷卻到等於或低於飽和溫度,使蒸汽轉化為液態。
系統流程示意圖
圖2-水冷式冷水機原理流程圖
(說明:圖1-風冷式冷水機是利用殼管蒸發器使水與冷媒進行熱交換,冷媒系統在吸收水中的熱負荷,使水降溫產生冷水後﹐通過壓縮機的作用使熱量帶到翅片式冷凝器,再由散熱風扇散失到外界的空氣中(風冷卻);圖2-水冷式冷水機是利用殼管蒸發器使水與冷媒進行熱交換,冷媒系統在吸收水中的熱負荷,使水降溫產生冷水後﹐通過壓縮機的作用將熱量帶至殼管式冷凝器,由冷媒與水進行熱交換﹐使水吸收熱量後通過水管將熱量帶出外部的冷卻塔散失(水冷卻))
如圖,開始時由壓縮機吸入蒸發製冷後的低溫低壓製冷劑氣體,然後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送冷凝器;高壓高溫氣體經冷凝器冷卻後使氣體冷凝變為常溫高壓液體;當常溫高壓液體流入熱力膨脹閥,經節流成低溫低壓的濕蒸氣,流入殼管蒸發器,吸收蒸發器內的冷凍水的熱量使水溫度下降;蒸發後的製冷劑再吸回到壓縮機中,又重復下一個製冷循環,從而實現製冷目的。
6. 蒸氣壓縮式製冷系統的四大部件是
組成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的四大部件是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
液體的沸騰溫度(飽和溫度)隨液體所處的壓力而變化,壓力越低液體的飽和溫度也越低;
7. 為什麼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的效率可能超過一
不是可能,而是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超過1的。
因為蒸汽壓縮製冷循環所實現的最終目的是熱量在不同區域之間的轉移,而不是多生產或少生產熱量。其工作所消耗的能源是用來克服熱量在不同區域之間轉移所具備的阻力的。
所以說,蒸汽壓縮循環系統大多數時候的工作效率都會大於1,只有在一些極端情況下才會小於1.
8. 壓縮式製冷與吸收式製冷有哪些不同
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組成,用管道將它們連接成一個密封系統。製冷劑液體在蒸發器內以低溫與被冷卻對象發生熱交換,吸收被冷卻對象的熱量並氣化,產生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經壓縮後以高壓排出。壓縮機排出的高壓氣態製冷劑進冷凝器,被常溫的冷卻水或空氣冷卻,凝結成高壓液體。高壓液體流經膨脹閥時節流,變成低壓低溫的氣液兩相混合物,進入蒸發器,其中的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中蒸發製冷,產生的低壓蒸汽再次被壓縮機吸入。如此周而復始,不斷循環。 蒸氣壓縮式製冷機是得到最廣泛應用的製冷機 蒸汽吸收式製冷系統是由發生器、冷凝器、製冷節流閥、蒸發器、吸收器、溶液節流閥、溶液熱交換器和溶液泵組成。 整個系統包括兩個迴路:一個是製冷劑迴路,一個是溶液迴路。 系統中使用的工作流體是製冷劑和吸收劑,我們稱它為吸收是製冷的工質對。吸收劑使液體,它對製冷劑有很強的吸收能力。吸收劑吸收了製冷劑氣體後形成溶液。溶液加熱又能放出製冷劑氣體。因此,我么可以用溶液迴路取代壓縮機的作用,構成蒸汽吸收式製冷循環。 製冷劑迴路由冷凝器、製冷劑節流閥、蒸發器組成。高壓製冷劑氣體在冷凝器中冷凝,產生的高壓製冷劑液體經節流後到蒸發器蒸發製冷。溶液迴路由發生器、吸收器、溶液節流閥、溶液熱交換器和溶液泵組成。在吸收器中,吸收劑吸收來自蒸發器的低壓製冷劑氣體,形成富含製冷劑的溶液,將該溶液用泵送到發生器,經過加熱是溶液中的製冷劑重新蒸發出來,送入冷凝器。另一方面,發生後的溶液重新恢復到原來的成分,經冷卻、節流後成為具有吸收能力的吸收液,進入吸收器,吸收來自蒸發器的低壓製冷劑蒸汽。吸收過程中伴隨釋放吸收熱,為了保證吸收的順利進行,需要冷卻吸收液 在蒸汽吸收式製冷中,吸收器好比壓縮機的吸入側;發生器好比壓縮機的排出側;對發生器內溶液進行加熱,提供提高製冷劑蒸汽壓力的能量。
9. 壓縮式製冷循環中四大部件的作用
壓縮式製冷系統主要由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組成,各部分作用如下:
1、壓縮機:壓縮機不斷地抽吸蒸發器中產生的蒸氣,並將它壓縮到冷凝壓力,然後送往冷凝器
2、冷凝器:送至冷凝器後,在壓力下等壓冷卻和冷凝成液體。
3、膨脹閥:製冷劑冷卻和冷凝時放出的熱量傳給冷卻介質(通常是水或空氣),與冷凝壓力相對應的冷凝溫度一定要高於冷卻介質的溫度,冷凝後的液體通過膨脹閥
4、蒸發器:其它節流組件進入蒸發器。
(9)壓縮式製冷系統擴展閱讀:
壓縮式製冷機安裝時配管,基礎及冷卻系統之配管注意事項:
1、主管路配管時,管路須有1°~2°之傾斜度,以利管路中的冷凝水排出。
2、配管管路之壓力降不得超過壓縮機設定壓力之5%,故配管時最好選用較大的管徑。
3、支線管路必須從主管路的頂端接出,避免管路中的凝結水下流至用氣設備中,壓縮機空氣出口管路最好應有單向閥。
4、幾台壓縮機串聯安裝,須在主管路末端加裝球閥或自動排水閥,以利冷凝水排放。
5、主管路不要任意縮小,如果必須縮小或放大管路時須使用漸縮管,否則在接頭處會有混流情況發生,導致大的壓力損失,也影響管路的使用壽命。
6、壓縮機之後如果有儲氣罐及乾燥機等凈化緩沖設施,理想之配管應是壓縮機+儲氣罐+前過濾器+乾燥機+後過濾器+精過濾器。如此儲氣罐可將部分的冷凝水濾除,同時儲氣罐亦有降低氣體排氣溫度之功能。較低溫度且含水量較少之空氣再進入乾燥機,可減輕乾燥機或過濾器之負荷。
7、若系統之空氣用量很大且時間很短,瞬時用氣量變化很大,宜加裝一儲氣罐作為緩沖之用(其容量應大於或等於最大瞬時氣量的20%),這樣可以減少壓縮機組頻繁載入或卸荷的次數,減少控制元件動作次數,對保持壓縮機的運行可靠性有很大的益處。一般情況下,可選擇容量為排氣量20%的儲氣罐。
8、系統壓力在1.5MPa以下的壓縮空氣,其輸送管內之流速須在15m/sec以下,以避免過大的壓力降。
9、管路中盡量減少使用彎頭及各類閥門,以減少壓力損失。
10、理想的配管是主管線環繞整個廠房,如此在任何位置均可獲得雙方面的壓縮空氣。如在某支線用氣量突然大增時,可以減少壓力降。且在環狀主幹線上配置適當之閥門,以便檢修切斷之用。
10. 蒸汽壓縮式製冷機的製冷原理 簡單概述
蒸汽壓縮機是熱回收系統對產生的蒸汽通過壓縮作用而提高蒸汽溫度和壓力的關鍵設備。作用是將低壓(或低溫)的蒸汽加壓升溫,以達到工藝或者工程所需的溫度和壓力要求。蒸汽壓縮機總體構成較為復雜,主要由壓縮系統、蒸汽降溫器和潤滑系統三個基本單元組成。再沸器(蒸發器)內產生的蒸汽經過內嵌式微滴分離器除去蒸汽中的部分液體,然後再進入蒸汽壓縮機或相應的用汽點。在工藝設計時可留有不經壓縮的蒸汽旁路,以自動控制而滿足生產對不同蒸汽壓力和溫度的要求或防止壓縮機出現故障時維修的餘地。
2、壓縮系統
蒸汽壓縮機壓縮形式根據原理不同,是由一個整體的齒輪裝置驅動的單級離心壓縮機。根據不同的需求壓縮機的形式也不盡相同,一般常見的有羅茨式壓縮機(容積式)、離心式壓縮機(速度式)等。
3、蒸汽降溫器
蒸汽降溫器是一個特別設計的噴嘴,它安裝在回收蒸汽管中。使流動中的蒸汽使盡量多的水霧化為蒸汽。通向降溫器的供水流量由降溫器後的蒸汽的溫度來控制。
4、潤滑系統
潤滑系統包括油罐、兩個並聯的水冷式冷卻器、一套並聯的油過濾器和兩個油泵。主油泵是一個螺桿泵,直接由低速齒輪軸驅動。備用油泵由電機驅動在啟動時使用。油冷卻器是一個管狀的換熱器,油在換熱管中流動。油罐上安裝有油除沫器和電加熱器,潤滑油通過油冷卻器和油過濾器從油罐泵送到齒輪箱,油的溫度由油冷卻器旁路的溫度控制器調節。油過濾器上有壓差指示器,以檢測過濾器中的污染物。
5、蒸汽壓縮機形式
根據流體通過蒸汽壓縮機葉輪的方向,將相關設備稱為軸流、混流或離心式壓縮機。最適用的壓縮機類型取決於相關應用的操作條件。關鍵參數是需要達到的溫升和待壓縮蒸汽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