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1.以「黃昏、」和「簫聲」為主要意象寫一段文字、要求表達「思念」的情感、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語言生動、不少於40字、
在孤寂的黃昏之下,我獨自倚立在露台,看著那漸漸暗淡的陽光,我對故鄉親人
的思念也隨之出現,突然一陣悠然的簫聲傳入我耳中,更令我又種黯然淚下的感覺。
2.在括弧填入恰當的句子、是前後連貫、構成合理的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剛正,人格須挺立;(人的一生像木 ,要堅毅 ,原則須堅定 ;)人的一生像水,要靈活,方法須隨和;( 人的一生像火 ,要純粹 ,品質須高尚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風須朴實。
使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
3.以「初讀」「再讀」「多次閱讀」描寫你閱讀某本名著的感受、不超過60字、
初讀水滸,認識古時英雄的忠義;
再讀水滸,感慨舊日社會的悲哀;
多讀水滸,理解當今現實的需求。
4.仿寫「妄自菲薄是一條毒蛇,它吞噬著我們的心靈,將厭世和絕望的毒液注入生命。」
「重陽節:拄杖登山,老夫聊發少年狂。」由此仿寫清明節和中秋節。
清明節:掃墓祭祀,烈士忠魂永不滅。
中秋節:舉杯賞月,闔家歡慶喜團圓。
5.續寫「承諾不是水面上的浮萍,輕盈、自在,承諾如同珍珠,它的瑩潤是蚌磨礪出的結晶,也是蚌的榮耀;承諾不是——————————」.
承諾不是地面上的落葉,沉穩、堅韌,承諾如同樹根,它的古老是水澆灌出的結晶,也是水的水的榮耀。
6.仿寫、要求句式基本一致、修辭手法相同(1)「母愛如同疲憊時的一杯清茶,當你軟弱無力時淡雅的清香一飄盪,便是你神清氣爽。」
友情如同飢渴時的一泓清水,當你疲累不堪時清淡的氣息一飄盪,便使你容光煥發。
(2)「一棵樹,是一艘大地的船。大地的船,為春風升起綠帆。」
一片葉,是一瓢大地的水。大地的水,為泥土注入營養。
(3)「宋代抗金名將岳飛,精忠報國,一心收復失地,不是寫下了情真意切、壯懷激烈的《滿江紅》?」
戰國屈原,不同流合污,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不是寫下了堅持「美政」 理想,抨擊黑暗現實的《離騷》?
② 2020年高考語文壓縮語段技巧
一、壓縮語段的關鍵
「壓縮語段」就是對內容豐富的一段或幾個段落的信息作篩選、提煉、整合,以達到概括信息的目的。壓縮語段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礎上篩選出語段主要的信息,並將其按要求概括表達出來。具體表現為三點:對材料的理解能力;對材料中相關信息的篩選能力;整合信息、語言概括與表達能力。壓縮關鍵是分清主次,辨明輕重,既要全面概括,又不遺漏重要信息。
二、壓縮語段的考查形式新聞類擬標題、一句話新聞、新聞導語、語段信息要點概括類(記敘類、議論類、說明類、描寫類)、提取關鍵詞類、下定義類、續寫總結類、提煉語段寓意或內涵類、概括文段內容 三、答題攻略(一)按設問方式採取相應方法首先是新聞壓縮類(新聞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局四部分;新聞必須具備五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1:擬寫新聞標題】
方法一,抓住關鍵句、特徵句。所謂關鍵句、特徵句,指新聞中概括性、判斷性較強的句子,一般分布在新聞的導語中,有時出現在中間小節的開頭或結尾部分。注意尋找並提取這些特徵句子中的有效信息,可以迅速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從而完成標題的草擬。如果這種句子比較多,就找其中最具有概括性、判斷性的句子。
方法二,表達形式要規范。答案的表達形式通常為「誰干什麼」或「誰怎麼樣」,類似縮句中的主幹,時間、地點等要素如無必要一般不出現在答案中。答案一般要帶有判斷性,要求由兩個部分構成。一般說來,標題往往不需要時間,只要求兩個必備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頓,文末不用標點。句子一般採用主謂句。主語必須存在且要准確。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為)。在字數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負載信息。用語一般較簡潔、確切、生動,有時可運用比喻、借代、雙關、對偶、引用等修辭方法。
【2:擬寫一句話新聞】
一句話新聞就是運用一句話,採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報道任務的新聞。根據新聞要素的要求,「一句話新聞」必須包含的答題要點是:①時間,②地點,③人物(對象),④事件(過程、結果),⑤原因(目的)。但在實際操作中,不一定面面俱到,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結構上一般常用主謂句,但不一定是單句,短復句亦可。在具體操作中可以用如下方法:
一、摘取法:摘取能夠概括新聞內容的關鍵句,作為答案。簡而言之,抓導語!
二、提要法:抽取新聞的主要要素予以整合。第一步:提取新聞的主體及事件,首先按照「誰發生了何事」寫出基本結構。(注意:「誰」不要狹隘地理解為「人」,地區、事物、行為方式等都可以作為主體。)第二步:突出獨特性、新穎性:在找出基本的新聞要素的前提下,著重突出新聞最吸引人、最有價值的信息。第三步:整合要素,壓縮簡化,准確寫出「一句話」。
【新聞標題和一句話新聞異同】新聞標題:只要將主要的事實和意義概括出來,一般不需要時間,只要求兩個必備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頓,文末不用標點。若是主謂結構的標題,加標點即可成為一句話新聞。一句話新聞:是用一句話將新聞事件中最有新聞價值的內容表達出來。在語言表達上與新聞標題擬寫的要求基本一致,即「准、新、活」。但涵蓋的信息量較標題更豐富,文末用標點。相同點:篩選對象為陳述對象、事件;可使用主謂句的形式。不同點:擬標題語言更精煉;可選用詞、短語或句的形式;可適當運用比喻、對比、對偶等修辭方法。
【3:擬寫導語】導語是新聞的綱領和中心所在,一般在開頭,要點是要用精練的語言將消息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必須有時間、地點、人物主體、主體特徵、事件,事件特徵等,除此之外還要有新聞背景,即事件的起因和結果,或簡明扼要的評價。導語格式一般為:在量上最好是一句話;在質上應盡量包含時間、地點主體、主體特徵、目的或意義(據題干要求字數取捨),按「時間 地點目的及意義」的順序連詞成句。
【4:概括信息要點】壓縮主體時,自然要刪去那些插敘、補敘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關內容。所以,只要概括出:人物 事件 (經過、結果等) 時間 地點 原因
【5:擬寫結尾】結尾是整個消息的結束語,用於揭示事實的意義,指出事件發展的趨向,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基本要素「人物」「事件」要出現,其他要素往往不必一一提取。
【6:提取關鍵詞】1.關注話題:任何語段,總是圍繞著一個話題展開,體現話題的詞語一定是關鍵詞之一。2.關注關鍵句:有些語段中的句子起到關鍵的作用,或提取下文,或總結上文,或承上啟下,或總領總結。抓住這些句子,就會理出關鍵信息的方向,順藤摸瓜,就能找到相關的關鍵詞。3.關注語意層次變化:語段的句間關系不同,關鍵詞的位置就不同。4.關注高頻詞:作為重要內容,語段中或反復強調,或多方論述、或全面介紹,關鍵詞語亦必然會反復出現。
【7:下定義類】下定義,就是用簡潔明確的語句揭示概念的內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特點或本質的一種邏輯方法。公式定義:被定義概念=種差+鄰近屬概念(「種差」是指同一屬概念下的種概念所獨有的屬性,即和其他屬概念的本質的差別。「鄰近屬概念」是指比被定義者(種概念)大一級的概念。)
③ 高考語文擴展語句,仿寫等要編的總是想不出,怎麼辦
有可能會考仿用題型,這是具體內容一、現代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閱讀中外論述類文本。了解政論文、學術論文、時評、書評等論述類文體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達方式。閱讀論述類文本,應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分析文本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 C ⑴ 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 分析文章結構,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 ⑷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閱讀和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閱讀鑒賞文學作品,應注重價值判斷和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 C ⑴ 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⑵ 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徵和表現手法 3.鑒賞評價 D ⑴ 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⑵ 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⑶ 評價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 4.探究 F ⑴ 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 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⑶ 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閱讀和評價中外實用類文本。了解新聞、傳記、報告、科普文章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閱讀實用類文本,應注重真實性和實用性,准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本的社會功用,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 C ⑴ 篩選並整合文中信息 ⑵ 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文本的文體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3.鑒賞評價 D ⑴ 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⑵ 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⑶ 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4.探究 F ⑴ 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⑵ 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⑶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二、古詩文閱讀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識記 A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⑴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⑵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⑶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⑷ 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 ⑸ 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3.分析綜合 C ⑴ 篩選並整合文中信息 ⑵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4.鑒賞評價 D ⑴ 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⑵ 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三、語言文字應用正確、熟練、有效地使用語言文字。 1.識記 A ⑴ 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⑵ 識記並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 2.表達應用 E ⑴ 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⑵ 辨析並修改病句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⑶ 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⑷ 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常見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 ⑸ 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准確、鮮明、生動 ⑹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四、寫作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表達應用 E 作文考試的評價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 1.基礎等級 ⑴ 符合題意 ⑵ 符合文體要求 ⑶ 感情真摯,思想健康 ⑷ 內容充實,中心明確 ⑸ 語言通順,結構完整 ⑹ 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 2.發展等級 ⑴ 深刻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內在關系,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⑵ 豐富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 ⑶ 有文採用語貼切,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 ⑷ 有創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④ 高考為什麼要出現壓縮語段題型
壓縮語段可以鍛煉:
1.對句子結構的理解。只有了解最簡的句子結構,才能知道一句話的重點是什麼,才知道一個語段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2.鍛煉你的概括能力。
⑤ 擴展語句和壓縮語段都要算標點嗎還有高考語文題中寫句子的哪類題要把標點數計算在內
要算標點的,因為高考答題卷上這類有字數要求的題目都是寫在格子里,比如30個字內,就只有30個格子!還有類似題型:仿寫句子(排比句)、最後的附加題(如:寫新聞、描寫某某景物等)
⑥ 高考語文試卷中的第一個閱讀(三個選擇題) 文中說在某種意義上說 理解是誤讀 但是題中直接說理解是誤
樓主你好,希望下面的資料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一、「命題指導思想」的變化。新的考試說明說「命題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課程標准實驗版)》,結合江蘇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教學要求……」這一表述不僅理順了國家「新課程標准」與「考試大綱」和地方教育法規之間的關系,也明確的告訴我們江蘇高考語文的命題將進一步地與新課改精神緊密地聯系,深化對學生語文能力與素養的考查,將努力地做到「教學」與「評價」的連貫與統一;二、「考試能力要求」的變化。在「F探究」層級,增加了「有創新」這三個字,這就要求學生在對文本的閱讀過程中除了要「有見解」「有發現」之外,更要有屬於自己的「個性化」的解讀。這是對學生「獨立思考」、「創新精神」和「創新方法」層面的考查要求,這對考生的要求提高了;三、「考試內容及要求」的變化。1、實用類文本的閱讀里特別增加了「訪談」這一類。2、在議論文的寫作上,在既往「材料豐富」的基礎上,增加了「論據充實」這一條。這兩者都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前者是我們過去教學中比較薄弱的一塊,後者則可能是在既往考生議論文寫作中普遍存在的嚴重地影響了考生作文得分的問題;四、「考試形式即試卷結構」的變化。這主要在現代閱讀的題型和分數分配的變化,現代文閱讀取消了「選擇題」,全採用「簡答題和表述題」。文學類文本閱讀的分值從既往的23分調整為20分;論述類文本的閱讀或實用類文本閱讀分值由過去的15分調整為18分。另外,「加考內容」部分「材料閱讀」題在「要點歸納與分析」的基礎上,增加了「鑒賞」這一新的要求。復習建議1、首先應明確重點難點。根據學生實際找准各自可能存在的「升值空間」,然後重點突破。比如現代文的閱讀和作文肯定是復習中的重中之重。而古詩鑒賞和文言文翻譯是學生普遍存在的難點,但也是「升值空間」較大的「點」,抓住了這些「點」高三語文復習就不會有大問題了;2、注意把握規律以一當十,舉一反三。比如現代文閱讀,可以與學生的寫作結合起來;文言文閱讀可以滲透進現代文的閱讀訓練元素;文科的「材料閱讀」可以與現代文的閱讀合並;現代文不同文體的閱讀可以尋求它們之間存在的共同性和共通性進行「歸類」教學訓練等等。句子位置文章開頭:開篇點題(不考)總領全文(不考)為下文作鋪墊(一般可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具體的引起下文,吸引讀者閱讀興趣;二是與下文中某處內容形成對照等等,最常考)文章中間:承接上文(僅僅是承上,很少考)引起下文(僅僅是啟下,經常考)承上啟下(兩者兼有的情況也是經常考的)文章結尾:點明中心(較常考,與作用2一起答)深化主題(較常考,與作用1一起答)照應開頭(最常考,且容易被考生忽略)反復強調的景物描寫作用三點核心詞「第一,渲染環境;第二,襯託人物;第三,寄託感情」。難度最有可能為0.3—0.4之間。一、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命題規律探尋高考語言文字運用板塊包括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表達兩大方面。前者包括5個考點:字音、字形、標點符號、詞語(包括熟語)、病句。後者包括4個考點:擴展語句、壓縮語段,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准確、鮮明、生動。近三年,這一板塊命題的總特點是穩中求變。1.字音考查的命題規律(1)字音考查題出現頻率較高,一般以客觀題形式呈現。2008年只有寧夏∕海南卷、上海卷、福建卷沒有考查,2009年和2010年只有寧夏∕海南卷、遼寧卷、上海卷、安徽卷、福建卷等沒有考查。(2)著重考查常用的多音字和易讀錯的形聲字。前者如"泊"、"稱"、"角"、"著"等,後者如"漪"、"莘"、"菁"、"儈"等。(3)漢字是音、形、義的統一體,高考對漢字讀音的考查都是根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來設置的,即考查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4)有時也把字音與字形合並為一題來考查。如2008年北京卷,2009年北京卷、山東卷,2010年北京卷、重慶卷。2.字形考查的命題規律(1)考查的重點之一是音同或音近字。如考查對"一(易)拉罐"、"化裝(妝)品"、"供認不悔(諱)"、"兩全齊(其)美"、"腥(猩)紅"等易錯字的辨別。(2)考查的重點之二是音同義近字。如考查對"膨漲(脹)"、"名門旺(望)族"、"先發治(制)人"、"推心至(置)腹"等易錯字的辨別。(3)考查的重點之三是音近形近字。如考查對"裝禎(幀)"、"笑容可鞠(掬)"、"振輻(幅)"、"改弦更章(張)"等易錯字的辨別。(4)近年來,安徽卷、湖南卷、浙江卷等是以句子的形式來考查考生辨別錯別字的能力的,難度比辨別詞中的錯別字要大一些。3.標點符號考查的命題規律(1)考查的題型主要有兩種。一是選擇題,即要求考生選出四個選項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或錯誤的一項,或者給出語段中空缺的標點符號,要求考生選擇最恰當的一組。二是錯誤修改題,即要求考生指出題中所提供的語段中標點符號使用有錯誤的地方,並進行修改。(2)從考查頻率上來看,2008年山東卷、湖北卷、江西卷、天津卷等對標點符號進行了考查,2009年和2010年都是只有山東卷、湖北卷和重慶卷等考查了該考點。4.詞語(包括熟語)考查的命題規律(1)考查內容以成語為主,兼考實詞和虛詞。考查成語主要是辨析成語運用正誤,考查實詞或虛詞則主要考查對近義實詞或虛詞的辨析。(2)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這一考點的常見題型主要是選擇題(包括正誤判斷題、填充辨析題),但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題型。如2008年天津卷所選填的詞語包括古詩句、雙音節詞和成語,2009年浙江卷要求考生用括弧里的成語去替代語句中的熟語,2010年廣東卷把四個成語放在-個語段中進行考查,突出了活的語言環境。5.辨析並修改病句考查的命題規律(1)辨析並修改病句是高考語文考查的熱點之一,每年必考。從近幾年的考查情況來看,高考側重於考查辨析病句,偶爾出現修改病句題。(2)考查的病句類型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結構類病句,它包括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另一類是語意類病句,它包括表意不明和不合邏輯,主要考查指代不明、歧義句。(3)辨析並修改病句的命題材料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濃郁的生活氣息,一般都是選自最新報刊上的語段。6.擴展語句、壓縮語段考查的命題規律(1)題型靈活多變。擴展語句的題型有對所提供的情境進行描繪,如2010年湖北卷第20題"請根據王維的詩句』竹喧歸浣女』寫一個場景";有闡釋所提供的詞語,如2009年全國卷Ⅱ第19題"利用所給詞語寫一段話,介紹』徵集全民健身口號』活動的結果"。壓縮語段的題型有擬一句話新聞,有概括語段內容,有闡述看法,有根據語段信息提取關鍵詞等。(2)命題材料一般與現實生活有密切聯系,社會動態、民生問題、時事政治、文化科技都有涉及。7.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考查的命題規律(1)考查由單一走向綜合,常與修辭手法(比喻、排比、對偶等)和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准確、鮮明、生動結合在一起考查。(2)常見題型為客觀題和主觀題兩種。客觀題重在辨析選用句式,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湖南卷第5題,要求考生為所給的詩歌選填恰當的一句。主觀題形式變化多樣,常常出新,或仿寫句子,或補寫語句,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浙江卷第6題,以"拆拼漢字"的形式考查了仿用句式。8.修辭手法考查的命題規律考查題型主要是主觀題與客觀題兩種。但近年來更傾向於主觀題,並且常與仿寫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進行考查,如2010年全國卷Ⅰ第20題。9.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准確、鮮明、生動考查的命題規律(1)對"語言表達簡明、得體"的考查,主要是對成分贅余的語段進行判斷、修改。如2010年安徽卷第18題,要求"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處語病,先寫出有語病句子的序號,然後加以修改"。同時,2010年也出現了新題型,即根據提供的情景和要求,代擬一段對話,如2010年重慶卷第21題。(2)對"語言表達連貫"的考查,一般是以銜接題或選關聯詞填空題的形式呈現的。如2010年全國卷Ⅱ第19題。有時也與仿寫等結合起來考查,如2010年山東卷第17題和廣東卷第22題,或為節目寫串聯詞,如2010年廣東卷第23題。(3)對"語言表達准確、鮮明、生動"的考查形式多種多樣。或選填實詞,如2010年全國卷Ⅰ第18題;或擬標題,解說畫面內容,如2010年天津卷第24題,要求考生給一組漫畫配上一個恰當的標題,並分別解說每幅畫面;或說明漫畫的內容及其寓意,如2010年江西卷第21題;或根據所提供的情景或畫面進行描寫,如2010年四川卷第19題;或根據所提供的材料,擬寫一份海報,如2010年浙江卷第7題。二、天遠樓台橫北固,夜深燈火見揚州--2011年高考考向預測探尋出了近年來高考語言文字運用板塊的命題規律,我們就可以對2011年高考的考向作出預測。1.字音的考查,除少數幾個地區自主命題的試卷外,全國卷和其他大部分地區自主命題的試卷仍然會對其進行考查。考查的重點是多音字、形聲字和易讀錯的字等。少數地區的試卷會採用字音與字形結合在一起考查的形式。2.字形的考查,仍會在全國半數左右的試卷中出現。主要考查考生區別形近字、多音多義字和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3.標點符號的考查,仍只會在個別試卷中出現。考查的重點是問號、書名號的正確使用,引號、括弧與相關標點的搭配使用,句號、冒號、分號、逗號、頓號等在表示語句層次時的不同作用。4.詞語(包括熟語)的考查,仍以常用的為主,少數會是高中語文課本里出現過的。題型主要是成語的辨析選擇題、實詞或虛詞的選擇題或填空題等。5.病句的考查,大部分試卷仍會採用客觀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少數試卷會採用主觀題的形式考查考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重點考查結構類病句(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其次考查語意類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邏輯)。6.擴展語句、壓縮語段的考查,除了常見的對所提供的情境或畫面進行描繪、擬一句話新聞、概括語段內容、闡述看法、提取關鍵詞等題型外,還會出現一些新題型,如提煉觀點、概述材料等。7.選用、仿用、變換句式的考查,重點是仿用句式。題型主要是運用比喻或排比或對偶進行仿寫或續寫等。8.修辭手法的考查,不會單獨設題,仍會與仿寫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進行考查。考查的重點是比喻、排比、對偶、比擬、借代、誇張、反問、設問等。9.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准確、鮮明、生動的考查,題型會多種多樣,並會有所創新。考查語句的連貫一般仍會採用銜接題或選關聯詞填空的題型。同時,還有可能出現圖文轉換題,擬寫開場白、表揚信、請柬、推薦信、演講詞、公益廣告語等。三、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復習建議和應試策略1.熟悉考綱要求,明確復習目標"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考生在復習前應對最新《考試大綱》進行認真研究,這樣才會使自己的復習更加有針對性。譬如2010年《考試大綱》明確規定: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層級為A。這就傳達出4個重要信息:(1)考查"現代漢語",而不會涉及古代漢語;(2)考查"普通話",這就要求考生區別普通話和方言;(3)只考查識記字音而不考查拼寫;(4)所謂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主要包括2500個常用字和1000個次常用字,不會考查生僻字。這樣,有關字音的復習目標就明確了,就會避免復習的盲目性,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益。2.夯實基礎,培養能力語言文字運用板塊屬於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部分,需要考生扎扎實實地復習。一是復習要系統,二是要抓住重點,三是要掌握方法。譬如復習字音,首先要系統地對現代漢語2500個常用字和1000個次常用字進行認讀,特別要注意對多音字的認讀。認讀錯了的,必須做出標志或用本子抄下來;然後分析認讀錯的原因,是形似誤讀,還是多音誤讀,還是方言誤讀,把這些誤讀的字作為復習的重點。對要識記的多音字不要去死記硬背,可採用意義識記的方法,如識記"哄"的多個讀音和不同的意義可通過這樣一句話"他那像哄(hǒng)小孩兒似的話,引得人們哄(hōng)堂大笑,一哄(hòng)而散"。這是一種快速記憶法,也叫意義記憶法或口訣記憶法。四是在復習的基礎上,要適當做一些練習題,鞏固復習效果,培養解題能力。3.逐步積累,持之以恆語言文字運用板塊的復習貴在積累,貴在持之以恆。字音要一個個地去識記;字形要一個個地去辨別;易混詞語(包括熟語)要一個個地去辨析;標點符號要靠平時正確運用,形成習慣;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也要靠平時造句、寫文章能遵守語言規則,能准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擴展語句、壓縮語段,選用、仿用、變換句式和語言表達等更要靠平時的訓練。俗話說"熟能生巧",多讀、多記、多積累、多練習是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應試能力的不二法門。4.總結方法,巧於應試在語言文字運用板塊的訓練中要善於總結方法,積累解題經驗,提高應試能力。譬如字音、字形、標點符號、詞語辨析、病句辨別、表達連貫等一般採用客觀選擇題進行考查,這就要學會運用排除法解題。解答字形題,要學會以音辨形、以義辨形、以語境辨形的方法。擴展語句時,首先,要弄清"根據什麼",看清題目要求;其次,弄清"應該說什麼",弄清語句內容;最後,弄清"應該怎麼說",也就是弄清語言形式。辨析病句時,要運用"語感審讀法"、"結構梳理法"、"邏輯分析法"、"仿造類比法"。做語句銜接題時,要注意陳述對象(即話題)的一致性、句子前後結構的一致性、詞語前後照應、邏輯順序恰當。掌握了這些方法,答題時就會得心應手了。陸游在一首教子詩中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大家在復習的過程中勤於總結經驗,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爭取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⑦ 求高考語文復習方法
在復習前首先應該對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有一個清楚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數。
對前面所進行的復習加以整理,包括所有的復習材料、考試卷等,對其中的典型題目、錯的題目應該著重進行復習;
嚴格按照高考的時間和要求,有計劃地做一定數量的題組練習,使自己時刻保持一種臨考的緊張狀態,以免鬆懈。注意練習中不要貪圖數量,而要注重質量,爭取每次練習都有收獲;
注意自由復習階段應該以基礎知識為主,不要去做偏題、難題、怪題;復習要全面,不要猜題、押題。
總之,這段復習總的指導思想應是"重在整理,學思結合,有點有面",以對知識的整理和回顧為主,有適當的練習又有必要的思考和總結,既有個別考點的補充強化又有整體的題組操練。
第一部分: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一)識記現代漢語的字音和字形
字音和字形是各考點中比較零散的一項,因此在復習中可根據這一特點,用零散的時間去記憶,現在大部分復習材料上都有容易讀錯和寫錯的字的簡表,可根據這些,列出計劃,每天記10個左右,並不斷復習。要特別注意平時常用常見的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讀音和寫法,落在口頭上和筆頭上,因為准確是"識記"這一層級最起碼的要求。
這一部分功夫在平時,在於堅持,臨考之前不必再下太多功夫、用太多時間。
(二)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
這一部分主要包括三個內容:一是同義詞近義詞的辨析,二是成語的正確使用,三是現代漢語虛詞的使用。
同義詞近義詞的辨析可以從詞義的輕重、適用對象、范圍大小、感情色彩(褒、貶、中)、語體色彩(口語、書面語)、詞性及語法功能(在句中可以做什麼成分)、搭配對象等方面來辨析,做題時應該做到"抓住差異,適當聯想,緊扣語境,善用排除"。
成語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幾個"誤區":一是望文生義,二是對象誤用,三是輕重失度,四是褒貶顛倒,五是功能混亂,六是謙敬錯位,七是邏輯脫節,八是語意重復。
在成語的使用中,一是要特別注意平時常見常用的成語用得是否正確,二是要注意不要單純從語法角度去判斷,而是要從前後句的語意角度去判斷,有的成語必須聯系全句才能看出它使用得是否恰當。
此外,還要注意一些似是而非的成語,有些詞語容易被視為單純的貶義詞或褒義詞,如"燈紅酒綠"、"想入非非"、"綿里藏針"、"胸無城府"、"樂不思蜀"、"如虎添翼"等等,使用時要注意結合具體語境來考慮。
現代漢語虛詞的使用可遵循如下步驟:一是熟悉加點虛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二是分析虛詞所在的前後句之間的關系,三是把虛詞用法和前後句關系加以對照,一致就說明使用是正確的。
虛詞數量不多,但用法極度為靈活,應該積累一些常見的、習慣性的固定搭配。
(三)辨析並修改病句
《考試說明》中提供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多餘、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判斷病句,首先要查找"病因"。常見的語病主要是由以下幾方面造成的:
1、用詞方面的錯誤,包括用錯實詞(詞與語的界限不明確、誤用單音詞、生造詞語、選錯同義詞、詞性誤用等)、用錯成語、代詞選用不當、用錯介詞(濫用介詞或介詞結構、用錯了介詞、有介詞但是缺少介詞的賓語、有介詞的賓語但是缺少介詞等)、連詞使用不當(選錯連詞、缺少連詞等),這類錯誤同詞語的使用有密切的關系。
2、造句方面的毛病,包括成分殘缺(主語[中心語]殘缺、賓語[中心語]殘缺、其它成分殘缺等)、搭配不當(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附加成分和中心語搭配不當等)、結構混亂(詞序不當、句式雜糅、分合不當等),這是同句子結構的把握最為密切的一類病句。
3、語意表達效果方面的毛病,包括重復多餘、歧義、費解等,這往往與修辭、語言規范、清晰、連貫、得體有關系。
4、邏輯錯誤,包括概念使用不恰當(用錯了概念、暗中偷換了概念、大小概念並列使用等)、判斷不合理(自相矛盾、一面與兩面意思不協調、否定不當、判斷當中前後的概念不能配合、主客倒置等)、推理不正確等,這主要是從邏輯學來分析"病因"。
其次,在辨析病句時,要掌握一些方法:
1、單句語病的檢查方法主要有緊縮法和類比法兩種。緊縮法即找句子主幹,類比法即按原句的格式仿造幾句,放在一起比較,看看上否符合語法習慣。不論是選擇題還是簡答題,都應對一個完整的句子進行瞻前顧後的分析,一據語法,二憑語感,二者互為結合,反復辨析、比較,從而把句子正誤弄清。
2、復句則可以從分句之間關系的辨析入手,由此也可見銜接、搭配、表達等多方面的情況,為判斷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此外,還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1、看到介詞開頭,注意其是否主語殘缺。
如: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漸消。
2、看到並列短語,注意其是否彼此失應或包容。
如:今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官兵放棄休息,堅守崗位。
3、看到反問、否定詞,注意其是否否定不當、正反顛倒。
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卧處不可當風。
又如:雷鋒精神當然要有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雷鋒呢?
4、看到成對的關聯詞語,注意其是否搭配不當或位置失當。
如:不論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們還是勝利到達了山頂。
5、看到雙面詞,注意其前後是否照應失當。
如:我們能不能培養出"四有"新人,是關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事。
6、看到數量詞,注意是否搭配失當或語序失調。
如:據科學統計,蜜蜂每釀一斤蜜,大約要採集50萬朵的花粉。
又如:如何迅速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語文老師關心的問題。
7、看到數量詞加名詞加"的"和"或",注意其是否有歧義。
如:局長吩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又如: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偷偷地把錢分別存入兩家銀行。
8、看到"對"、"對於"、"關於"等介詞,注意其是否虛詞用法不當。
如:雷鋒這個名字對青少年並不陌生。
又如:世界各大報紙關於這件事都做了詳盡的報道。
9、看到過長的定語,注意其是否缺少賓語中心語。
如:為彌補用水不足,只好開展用河水來代替自來水的使用,以緩解供需的矛盾。
10、看到"否則",注意其是否贅余重復。
如:要不是老趙及時提醒我一些要注意的問題,否則,簽合同時我一定會出錯。
11、看到表因果的關聯詞,注意其是否強加因果。
如:因為他來自北方,思想根本上還是舊的一套。
對於病句的辨析,每一種類型應該掌握一定數量的典型例子
(四)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擴展語句的主要題型是設定兩個不同的語境,要求以某一個詞語為重點,擴展成30-40個字的語段。做這類題,關鍵是重點一定要突出,在字數上是最多的,對它的修飾成分也是最多的。還有一種情況是續寫出一個語段,一般要求和開頭的意思一致,這時注意和仿寫的區別。
壓縮語段的主要題型包括一句話新聞、導語、概括要點、添加標題等,其解題思路與技巧可參考如下:
A、解題思路:
1、審題干,明要求。看一看題干涉及到哪些內容,有什麼要求,是擬寫新聞標題,寫一句話新聞、導語、要聞,還是表明作者的主張、認識、觀點、字數限制多少,認真辨析題目干中的字眼,從而確立壓縮的重點、方向和思維方式。
2、審語段,析義理。即審查該語段是什麼樣的材料(新聞材料還是一般材料),由幾段(幾句)組成,每段(每句)各表達了什麼意思或說明了什麼道理,然後再分析一下段與段(句與句)是怎樣的關系。
3、審話題,立主體。清楚了語段的材料及其關系,緊接著就要分析一下該段(句)圍繞著什麼話題、以什麼為主體展開,分清主次,權衡輕重。從而確立信息的主體和重點,為壓縮做最後的准備。
4、審語體,定表達。在壓縮之後整理答案時,主要採用主謂結構的陳述句或被動句來表述,這是最省勁、最保險的做法。
B、解題技巧:
1、合並同類,並舉異義。一一篩選之後,將同類的進行大合並,相關的進行小合並,不同的並列到一起。
2、摘中心句,打葉削枝。有些語段的信息是由中心句和關鍵句組成的。關鍵句是為中心句服務的,或從反面或從側面,但都屬旁敲側擊之句,而語段的中心句就是內容的核心。壓縮時只需將這個中心句摘取出來,然後根據要求將多餘的枝葉去掉。
3、去偽存真,刪繁就簡。去掉對某個關鍵信息的闡釋、說明、補充、擴展、引申等。
(五)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這一項的考查重點是句式的仿寫和變換。
句式的仿寫一般和修辭方法結合在一起考查。做此類題的關鍵在於要兼顧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內容上要與原句子的意思相銜接(這一點題目中往往有很明確的要求),形式上首先要找好參照的句子,仔細研究句子的形式特點,確定仿寫時必須保留的句子的格式,以及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在仿寫時要注意在格式上盡量與參照句子貼近(但不是單純的重復),這樣更穩妥更保險。
句式變換就是指同義句式的變換。基本要求是:①符合改句的句式特點;②變式不變意;③變式不漏意。
句式變換主要有以下三個考查重點:
▲長句和短句的變換
長句是指修飾語多而復雜,詞數多,形體長的單句;短句的修飾語少,結構簡單。
長句變為一組短句可先找出句子中的主幹,然後把長句中的幾個修飾語變換成幾個並列的修飾語分別修飾中心語,構成一組排比;同時要兼顧獨立出來的幾個短句之間的順序。
一組短句變為長句可以其中一個短句作主幹,把其餘的短句變成這個短句的修飾語,其中關鍵是弄清哪個修飾語是修飾哪個中心語的。
▲整句和散句的變換
結構相同或相近的一組句子叫整句,包括排比、對偶或相當於排比的句子。結構不整齊、各式各樣的句子交錯在一起的一組句子叫散句。
整句、散句互變時要注意重復性用詞,整句改為散句是將整句中的重復性詞語去掉;散句改為整句則是加上重復性詞語。此外還需考慮字數。
▲句子的重組
句子的重組是把句子變成以某個詞語(短語)開頭的句子,這類題目要特別注意句子中各個分句之間的關系。
(六)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語言表達連貫即句子要能順當地銜接,是高考的必考內容。通常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做此類題可根據以下步驟:一是審清題干,辨明要求。要注意題干中是否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音節和諧"一般就會單獨提出來特別強調。二是對比選項,找出差異。如在成組出現的備選句中,如果只是順序上的不同,一般應考慮以下情況:句中各短語(或分句)之間是否應遵循一定的邏輯關系(如總分、遞進);各短語(或分句)與原語段中某些成分在順序上的對應關系;某個短語(或分句)與和其相鄰的句子之間的銜接與照應,等等。三是選定角度,確定答案。主要的判斷角度有句式結構的一致、前後語意的照應、前後句子的勾連、陳述對象(話題)的一致、意境的統一、語氣的一致、音節的和諧等等。
總之,在做語句的銜接題時應該考慮到以下的四個角度:一是"照應"--前後句、上下文、關鍵詞;二是"一致"--話題、重點、句式、語氣、主旨;三是"和諧"--音節(字數、押韻)、語境;四是"邏輯"--順序、概括、總結。
(七)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主要包括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等,應該明確其表達效果及作用,在現代文閱讀中可能出現。
這一考點通常和句式的仿寫結合在一起考查,近年來一般不單獨命題。
第二部分 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
對於名句名篇的記憶應該落在筆頭上,力爭做到准確二字。在復習的過程中,首先對於教材中出現的要求背誦的名句名篇(包括現代文)背誦熟練,然後適當擴展。
這一部分功夫在平時,在於堅持,臨考之前不必再下太多功夫、用太多時間。
第三部分 古代詩文閱讀
(一)詩歌的鑒賞去年首次改為主觀表述題,但其主要考查的知識點仍然是思想內容、藝術技巧、語言特色、形象等。
主要的答題思路是:1、讀懂詩歌。(1)品味標題,弄清註解,逐句通讀,了解大意(詩歌寫了什麼人、事、地點、景物、時節、事)(2)弄清表達技巧。 2、讀題審題,明確鑒賞角度。 3、用一句話概括說明詩歌的思想內容或主要表現手法。 4、引用具體詩句加以分析說明,這是詩歌鑒賞必不可少的一步,不能把"理解"當成鑒賞,詩歌鑒賞不是單純地翻譯,而應該是詩歌本身的客觀內容加上自己的主觀感受、主觀的評價。
近年主要考查點如下:①表達方式,包括記敘(敘事)、描寫(白描、工筆、正面、側面)、議論、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即事抒情、詠物抒情、托物言志、敘議結合、卒章顯志等)、說明等五種。 ②表現手法,包括賦、比、興、想像、聯想、鋪陳、渲染、襯托(正襯、反襯)、象徵、對比、實寫、虛寫、虛實結合、靜寫、動寫、以動襯靜、動靜結合、寓褒於貶、形褒實貶、以樂景寫哀情等。 ③寫作順序,包括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空間順序及時間順序、邏輯順序等。 ④修辭格。 ⑤對詩歌意境、語言風格、感情基調、主旨的體味和評點。 ⑥相關的典故、歷史掌故和人物等。
還應該注意:1、如果題目是很籠統地要求分析藝術特色,應該盡可能多的把詩歌的特色都寫出來並加以簡析,以免遺漏得分點。 2、語言表述上應該講究些文采,多用一些鑒賞的名詞術語,力求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樣可以增加你答案的"含金量"。 3、思路要清楚,觀點要明確,重點要突出、字數要夠用。
(二)文言文閱讀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首先要樹立信心,高考考的是淺易的文言文,而且在閱讀過程中,並非要求你把文章的每個詞句都弄深弄透,只要不影響文意的把握,不涉及後面的問題,一些句子盡可以"不求甚解"。
2、在閱讀文章之前,可先大致地看一下後面的問題,特別是關於文意把握的題(最後一題,它有75%的正確率),這樣或許對理解文章有一定的幫助。
3、對於某種品質與某些行為對號入座的題目,善於運用排除法。(同時還需注意"直接表現"的字樣)。
4、文言文第一題通常是對重點實詞的點譯,做此類題時,可把它對各詞的解釋分別代入句子中,如果通順,則說明解釋可能是對的。
5、文言文中對虛詞的考查通常是四組句子中相同虛詞意思的比較,每組句子中的一句是教材中的原句。做此類題時,可先確定其中一句的意思,然後代入另一個句子,如果通順,則說明二者是一樣的。
6、自由復習中在復習做過的文言文時,可重點看前三道題(實詞的點譯、虛詞的比較、古今異義等)。
第四部分 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主要包括社科類文章閱讀和散文閱讀。
(一)社科類文章閱讀:1、閱讀後、做題前應該對文章有個整體的把握,包括主要觀點、援引材料、論證思路(每段大體寫了什麼),這可以為你做題提供一個大致的思考范圍; 2、認真讀題,注意選項和題乾的關系,有些題目,單純看選項都是正確的,但其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干限定的,如"下列說法中最恰當的一項"中的"最","下列可以作為……說法的根據的一項"等; 3、在做"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一類的題目時,要注意推斷必須真正讀懂文章,把握文章觀點,沿著文章已有的論述(無論是正面肯定,還是反面批判)往前推斷,切不可主觀臆斷,更不可只看選項本身有無道理,進而認定有道理的選項就是正確選項。此外還要注意,文章中明確說出的內容不屬於推斷; 4、科技類的文章應做到"咬文嚼字",應尤其注意"已經""將要""或許""前景""部分""預測""估計""幾乎""差不多"等詞語以及因與果、先與後、陳述對象、大概念與小概念、大范圍與小范圍等邏輯關系。
在干擾項的設置上,通常有以下方法:1、擴大或縮小:指從范圍上對內容進行擴大或縮小; 2、提前或延後:指從時間上對內容提前或滯後; 3、減輕或加重:指在程度上對內容減輕或加重; 4、混同或游離:指在事物之間的關繫上進行混淆或強拉硬扯; 5、曲解或矛盾:指從與原文關系看曲解了原文內容或與原文意思矛盾; 6、離題或非問:指從選項與題目關繫上來看選項內容游離於題目之外或答非所問。
(二)散文閱讀:1、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應該盡可能地多讀幾遍,因為文學作品的語言、意蘊通常比較含蓄,因此需要細讀細品才能談到較准確的把握。 2、注意審題,確定答題范圍和考查重點(內容、形象、技巧、語言等),由此確定答題方向。 3、按順序答題,由易到難。4、按分答題。一般來說,分數較多的題要求答得較為充分,應適當展開;同時,答題時應注意條理性,最好標清序號,工整明確,思路清楚,使人一目瞭然。 5、回答有關表現手法的題目時,切忌籠統,應該在闡述該表現手法的一般作用的基礎之上,把重點放在結合文章具體來談上,要有針對性。 6、不能一味地"以多取勝",要注意文面的工整。7、盡量用原文中的詞語組織答案。8、有字數規定時,要注意不能超過所給的字數。
第五部分 作文
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審好題。淡化審題不等於不要審題,近幾年高考的趨勢是在開放性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而限制主要是內容上的限制,這實際上對審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開放性的話題作文,內容的選擇相對自由,但絕不是信口開河、隨心所欲。在審題上要注意兩點:一是從整體上把握材料,而不要只著眼於局部,不要僅憑材料中的一兩句話就以偏概全;二是要求"准",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到創新,創新不等於一味地"標新立異",一味地求奇求怪,或言語偏激,或觀點錯誤,我們提倡有自己的觀點見解,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絕不能含糊。
2、精心設計標題和開頭。題目是文章的旗幟,應該盡量不用話題做題目。
3、選好材。在選材的標准方面,除了要典型這一基本要求之外,還要注意:一是要力避單一,即既要有事實材料,又要有理論材料,一味是事實會使文章有堆砌之感,一味是理論會使文章顯得空洞;二是力避平面化,即要多角度地選材,如正反對比,這樣可使材料形成一個"立體化"的結構,從而大大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三是要力避陳舊,要盡量地選用較新的材料,或對較普通的材料有新的見解,挖掘得深刻一些。
4、說好話,即要有好的語言。如寫記敘文時少敘述,多描寫,且描寫要高於敘述,有點睛之筆;寫議論文時,可多使用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方法,或恰當地引用優美的歌詞、詩句及有文採的精美文段等。
5、書寫規范、標點准確、謹慎修改、字數夠用。卷面是作文的"臉面",它的好壞可影響作文分數5--6分。文字未必寫得要"好",但應力求"整潔"。
6、慎選文體。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適合它的文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適合自己發揮的文體,應實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要輕易地去寫散文或記敘文,因為它們對語言的要求很高,如果寫,應該特別注意有中心、有文采,主題、立意深刻。
7、要善於"化大為小",要"擇其一點,不及其餘",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針見血",選好大范圍中的某一方面,說深說透。
8、還要善於"以小見大",即由小的方面,身邊事、平常事去表現深刻的主題,這樣更容易動人、感人。
9、注意"以……為題(目)"和"以……為話題"的區別。
10、力求文章有"閃光點",它可以是幾個形象傳神的詞語,可以是一句含蓄深刻、發人深思、令人回味無窮的警策之語,可以是巧妙的構思等等,一處神來之筆,往往價值連城。
11、作文應該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無論寫什麼文體,都有它應該遵循的基本要求,這些要求是不能不要的。寫作時要量力而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議論文】A、總要求:論點簡潔明確,論據充分典型,論證嚴密有力(例證、引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喻證等等)。 B、給材料作文的一般思路:引材料提論點(論點用一個簡潔明確的判斷句表述)→分析材料→舉例分析論證(正、反)→聯系實際、總結。
【記敘文】A、夾敘夾議 B、塑造人物的方法:心理、肖像、動作、細節…… C、敘述方式:順敘、倒敘、插敘。
【散文】中心明確、思路清晰、聯想豐富、能放能收、語言含蓄。
第六部分 考場時間分配
第一題: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一)(1--6):約10分鍾;
第二題:社科文或科技文閱讀(7--10):約20分鍾;
第三題:文言文閱讀(11--15):約15分鍾;
第四題:古詩文翻譯、鑒賞、默寫(16--19):約15分鍾;
第五題:文學作品或社科文閱讀(16--19):約25分鍾;
第六題: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二)(23--25):約15分鍾;
第七題:作文(26):約50分鍾。
⑧ 2009年江蘇高考語文答案
⒈
【參考答案】B項「省視/省吃儉用,拓本/落拓不羈,纖繩/纖塵不染」。
【考點】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考查要求識記字音,不要求拼寫,重點考查聲母和韻母,注意讀音與意義的相關性。
【解析】延續近兩年命題思路,完全落實在多音多義詞的辨讀上,應當說沒有難度。
各組每對讀音分別是A.diào/tiáo jiàng/xiáng sè B.xǐng/shěng tà/tuò qiàn/xiān C.juàn/quān bó chóng/zhòng D.pǐ yuè/lè píng/bǐng
⒉
【參考答案】C
⒊
【參考答案】環境優勢加速生產要素向該區域集聚從而促進發展的現象。
【考點】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擴展語句主要考查擴充語言成分、豐富語言信息的能力;壓縮語段主要考查提煉內容、概括語意的能力。
【解析】定向概括是江蘇卷的最愛,只是去年以「關鍵詞」拈出,今年則採用下定義形式(全國及兄弟省市卷前幾年前多有涉及):要求概括說明什麼是「窪地效應」(不超過30個字)。這種形式既有信息採集的要求,也有語句組織的考查,考生恐不能輕易上手。
窪地效應就是利用比較優勢, 創造理想的經濟和社會人文環境, 使之對各類生產要素具有更強的吸引力, 從而形成獨特競爭優勢, 吸引外來資源向本地區匯聚、流動, 彌補本地資源結構上的缺陷, 促進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
⒋
【參考答案】示例:生命脆弱短暫,生命堅韌沉毅,生命綿延永續。
自然是生命的家園,自然是無情的力量,自然是人類反思的源泉。
逝去的是同胞的生命,傳頌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類的警醒。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⒌
【參考答案】D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主要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
【解析】屬(託付)、引卻(後退)、魁壘(高大)均正確,錯誤設置在D.「率倜儻非常之人」「率」為「率領」,實同「六國互喪,率賂秦耶?」之「率」(都,全)。
⒍
【參考答案】A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點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體內容,判斷信息所屬的性質,根據要求提取相關信息。
【解析】抓住表現沈通明「有情」「有義」即可。
⒎
【參考答案】C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重點考查對文章的層次、段落或整體的把握能力。
【解析】C 項「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鄧州的異常行為,前去察看,但兩人一見如故,相處很好,於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責,將他釋放」中後半部分的分析明顯不合文意。
⒏
【參考答案】
⑴緊急懸賞捉拿田仰的妻子兒女,追蹤覓跡直到沈通明家。
⑵剛剛不做巡撫待在家裡,唯獨他(彭子篯)聽到這件事而感到驚奇。
⑶然而最終對明朝的滅亡沒有起到補救作用,為什麼(什麼原因)呢?
三、古詩詞鑒賞(10分)
⒐
【參考答案】⑴想當年,到而今。 借代。
⑵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
⑶由開頭對昔盛今衰的悲慨,對外敵人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恨,對統治階層奢侈誤國的隱隱痛心,對抗擊敵人收復失地的決心,轉到想像中「提銳旅」「清河洛」之後再登黃鶴樓的舒暢心情。
。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⒑
【參考答案】⑴又重之以修能 ⑵吾嘗跂而望矣 ⑶藍田日暖玉生煙
⑷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⑸凌萬頃之茫然
⑹雄關漫道真如鐵 蒼山如海
【考點】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於教材內容,名篇篇目見《附錄Ⅰ》。
【解析】今年的名句名篇默寫,課外內容考查今人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中「雄關漫道真如鐵」和「蒼山如海」兩句,一反前五年命題常態,應當說出乎絕大部分師生的預料,考生手足無措理所必然。這想必是命題者突出模擬試題重圍的「靈機一動」吧,只是此舉一出,來年考生的背誦更將陷入茫茫苦海了。好在高中課內4分「又重之以修能」「吾嘗跂而望矣」「藍田日暖玉生煙」「凌萬頃之茫然」初中課內2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大致還能收入囊中,差可告慰考生。
五、現代文閱讀必考題:文學類文本(23分)
【參考答案】⒒(5分)領起全文內容,表明文章由實到虛的思路,激發讀者的思考。
⒓(6分)因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確:順應自然,符合生態,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學:「低作堰、深淘灘」「分四六、平澇旱」;③功效長久:至今仍在發揮灌溉、防洪的作用;④體現了「上善若水」的哲學思想。
⒔(6分)採用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達對傳統文化精髓的追懷;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達對現實環境問題的憂思;虛實結合:借都江堰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⒕(6分)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築和維護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後任可謂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考點】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題材料以散文、小說為主,也可選擇合適的詩歌或戲劇作品。
【解析】《上善若水》,作者是「寵辱不驚的傳奇作家張笑天」,新浪網稱「張笑天的作品著重反映當前社會生活,探索人們的思想、情操、道德、信仰、法制、人性等問題」。原文刊2008年9月《吉林日報》,長約3700字,命題者將其精簡為1000餘字。但文章主旨切合江蘇卷一直秉持的對現代文明的憂思。從高度發達的媒體文化可以把我們「娛樂死」(2005年《波茲曼的詛咒》)到對關中農民勤勞樸素積極樂觀生活的無限憧憬和贊美(2006《麥天》);從對無限美好的農耕文明的禮贊和依戀以及對其即將消失的無限惋惜(2007《一幅煙雨牛鷺圖》)到對中國農村洋溢著的樸素的人情美、親情美的謳歌(2008《侯銀匠》)……,江蘇高考語文卷命題者一路走向2009年,對「原始」「原生態」的吶喊,對「生命之泉」「綠洲」的企盼,依舊是文本賁張的血脈。
可以看出,命題延續了全國卷散文閱讀(如《總想為你唱支歌》)的思路,考生還是可以作出基本的思考的。汶川地震,讓「都江堰」理所當然成為熱門話題,關注生活,著眼現實,無疑是高中語文教學的正軌和坦途。閱讀面廣的考生在考場上會收獲左右逢源的喜悅。
六、現代文閱讀選做題。請從甲、乙兩類文本中選定一類作答,不得再選做另一類內的小題。(15分)
【參考答案】
⒖B
⒗(6分)排斥、打壓,缺少起碼的寬容。
肯定具有積極意義和帶來創新結果的異類,容忍無害的異類現象。
⒘(6分)宇宙萬物間普遍存在異類現象,所以是正常的;異類的存在可以促進事物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所以是必需的。
【考點】論述類文本閱讀
論述類文本包括論文、雜文、評論等。
【解析】《說「異」》,原刊去年11月上海《文匯報》,長約5000餘字,經刪改,現約800字。作者詹克明,物理學家,科普散文作家,曾發表作品《敬畏自然》、《瓦爾登湖——大地的眼睛》和《生物鏈斷想》等。全文結構緊湊,層次分明,論證有力,觀點新穎:絕不可小視異類。題目設計基本同2008年。第16題「作者指出人們往往對異類持什麼態度?作者認為應該持什麼態度」設問清晰,較易回答。第17題「作者在文章結尾說『異類的存在不僅正常而且必需』,為什麼」,是對文章主體內容的概括,出手比較平和。
乙、實用類文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5~17題。
【參考答案】
⒖B
⒗.(6分)①對繪畫藝術的畢生追求和熱愛,②豐富、傳奇、坎坷的人生經歷,③涉獵廣泛的閱讀,④對社會人生的關注與思考,⑤獨特的生活態度。
⒘(6分)①既關注現實、褒貶是非,又淡泊寧靜、低調處世;
②對懂畫的朋友慷慨相贈而把重金購畫者拒於門外;
③將自己對現實人生的態度借歷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達出來。
甲乙兩篇選做文本,感覺難度基本相當,比2008年兩文的等值性要高,這也較好地體現了國家性考試的公平和公正。
【考點】實用類文本閱讀
實用類文本包括傳記、新聞、調查報告、科普文章等。
【解析】實用類文本《畫家黃永厚》當是根據廣見於網路的祝勇撰寫的近5000字的人物特寫《黃永厚:冰炭同爐》改編的,現長近800字。命題者設計的「根據文章內容,概括形成黃永厚獨特畫風的主要因素」和「從全文看,黃永厚的『冰炭同爐』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兩題,立足點都在概括提煉信息上。
語文Ⅱ(加試題)
一、閱讀材料。完成l9—21題。(10分)
⒚
【參考答案】19.觀足下所為文百餘篇/實先意氣而後辭句/慕古而尚仁義者/苟為之不已/資以學問/則古作者不為難到/古者其身不遇於世……
⒛意氣,辭句,學問。
21.劉向
【考點】要求對一段課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斷句,並回答有關問題。
【解析】這里考的是是文言斷句,一般的同學只要能讀懂的話,應該沒有問題。因為斷句的技巧是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
後面的問題主要考查的一個是理解的問題,一個是同學課外的閱讀面問題,如果閱讀面寬的話,這些也都可以做好的。
二、名著閱讀題(15分)
22.
【參考答案】A E
23. ⑴【參考答案】吝嗇鬼,投機商,暴發戶。
⑵【參考答案】①介紹賈府的歷史與人物,②點出賈府存在的危機,③介紹主要人物賈寶玉的特點。
【考點】要求了解有關名著的主要內容、藝術特色等。名著名篇見《附錄Ⅱ》。
Ⅱ.名著目錄(加考)
【解析】這十部名著的確花了高三選修歷史的同學很多時間,因為今年加試題40分計入總分,平時在教學中除了同學認真閱讀者十部名著外,老師還會安排大家看這跟名著相關的影視資料,這樣加大了同學對名著的映像。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緊張的高三學習生活當中,老師還會有一強調一些自認為是重點的東西,從而會忽略了部分。從題目來看,第二道簡答題就被很多老師忽略了。
三、材料分析鑒賞題(15分)
24.【參考答案】(3分)「破裂似的心肺」:對魯迅去世的悲痛。「緊捏的拳頭」:決心繼承魯迅的遺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憤恨。(對魯迅的價值沒有得到普遍認同的悲憤;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憤恨。)
25.【參考答案】(6分)魯迅逝世後,千萬青年對他的愛戴和崇仰使人們更加認識到他的偉大,這表明了民族振興的希望。但魯迅之死與黑暗勢力的迫害有關,魯迅逝世後,還有相當一部分國民無動於衷、麻木不仁,這表明當時中國還處在黑暗、蒙昧之中。
26.
【參考答案】(6分)①象徵手法。
②魯迅雖然逝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不死。
或作:魯迅雖然逝世了,但新的力量必然產生。
或作:表達了對民族和文化振興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