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夜釣夜釣的經驗
一、先說明一下夜釣的好處吧!
1.現在這個天氣白天釣魚天氣炎熱,我們容易中暑!並且熱的滿頭是汗,還曬的很黑!晚上垂釣的時候,涼快是最主要的!伴隨著清亮的水面,燦爛的夜空,心中還有啥煩惱呢?
2.白天高溫下的鯉魚和鯽魚很難開口吃餌,相反的是白條或者小麥穗卻很活躍,往往都在吃介面餌!所以在水庫中白天能夠釣上大魚真的好難!一般在下午6點白條開始上浮,晚上8點白條吃餌的情況就很少了,也就是說小魚不鬧窩子了!呵呵,那個時候你就靜侯大魚的光顧吧~
二、准備物資:
水庫夜釣至少應有倆人參加,准備最遲應於前一天下午開始,准備時間通常需1至3小時,建議在垂釣前列出垂釣用品及生產用品食品等物資清單,照單准備以免遺漏,准備最好在垂釣前一天晚九時以前完成,以保證當晚的睡眠時間。
1. 照明設備 准備兩個燈,一個是頭燈,光線強度弱的即可,(因為魚怕光,頭燈的光線弱,可以降低魚對光的警覺性)頭燈的用途:裝餌,摘鉤,溜魚,解線結等。二是光線較強的燈,(因為在水庫釣魚的時候,不一定什麼時候就遇到什麼東東,所以准備光線強的燈,可以看清並採取相應措施)。光線較強的燈用途:照路,選釣點,照不明物體等。切記一點,晚上在提竿中大魚的時候,一定不要急著開燈,一定將魚溜的沒有力氣的時候,後再開燈照魚,這個時候不能急著抄魚,魚一見燈光,還會有一股沖勁,開著燈將魚溜翻後再用抄網起魚。夜釣始終記住一句話,魚怕光!
2. 夜光棒 夜光棒應要多准備幾個,把最小號的夜釣發光棒、取出一支、把塑膠管取出剪成2段。而後把發光棒插入塑料膠管內、從漂合內取出一支大號(3號以上)漂。為了使夜釣時候浮漂靈敏度高,夜光棒座也可以選用競技夜光棒座。先把漂倒過來用漂角先在套了發光棒的塑料管內側,用漂角先穿通一次拔出後在用漂尖從剛才穿過的軌道穿入,這樣穿起來會比較容易些,穿到與塑料管頂部平齊就行了。
3.(1)魚竿。手竿2支,通常4.5米或以上,夜釣沒有必要用長桿再說操作也多有不便;海竿的長度及數量可根據釣點情況、夜釣人數、對象魚決定。
(2)釣組。夜間垂釣線組要大一點~我在夜間垂釣主線一般用2.5~3.0,子線2.0~2.5,鉤子用伊勢尼4號,具體還要根據魚的大小來定。手竿釣魚用台灣釣法釣組較好。建議使用優質夜光棒,套於台釣浮漂的漂尾尖端。如果晚上有風的話,可以將夜光棒插在浮漂的3目或者低點。
(3)餌料。水庫垂釣餌料使用很重要,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配方因季節、地域、水庫而異。應注意誘釣餌的一致性,且准備量要大。蚯蚓作為萬能釣餌也應常備。當然,夜釣前如能定時定點撒餌做人工魚道效果會更好。
(4)抄網、魚網、竿架。抄網應准備大號、中號各一副,分別放於手竿釣點及海竿起魚點;魚護用台釣魚護,深度應大於2米,口徑應大於30厘米,另外應備用一大型網式魚護單獨裝盛5千克以上的魚;竿架可用普通竿架亦可用台釣竿架
4.獵刀用來防身,有備無患嘛!遮陽傘(最好准備兩把,一把用於釣點,一把可用於遮蔽帳篷外的重要物品,如漁具包、雜物包等)。
5.食品及飲水。食品及飲水的准備應計算準確,特別是白天晚上連軸轉的釣友更要准備充分。食品應當為高能量攜帶方便且不易變質的(我常用的食品為香腸加壓縮餅干,既營養又簡便)。水可准備礦泉水,白開水或淡鹽水,甜味飲料對補充水分不利。
6.野外急救包。急救包內應包括以下物品:創可貼、麝香壯骨膏、消炎鎮痛劑、紗布、綳帶、膠布。上述物品不僅應准備好還要會合理使用。另外,有特殊疾病的釣友如患高血壓、冠心病的釣友,出行最好慎重。
7.帳篷應使用優質雙層帳,單層帳雨大時易滲漏,如已有單層帳的釣友,可准備一張較大的塑料薄膜將整個帳篷罩住,並用石塊在底部壓好。釣友應攜帶手機以利於通訊。
8. 夜釣防蚊蟲叮咬的方法
隨著盛夏的到來,很多釣友選擇了夜釣,但蚊叮、蛇咬又是每個釣友必須時時提防的事。我們家鄉民間有許多對付蚊蛇叮咬的土方法,在實際使用中效果很好。現搜集、整理了幾法,獻給廣大釣友。
(1)圈灑隔離法出釣前准備一袋新鮮石灰,到釣場確定水下釣點後,在岸上座位的兩米左右,撒上一個石灰圈,不要留缺口,不要撒在浮草上;或者將食用生薑曬干碾成粉末兒,撒在岸上釣位四周,利用它們釋放的異味,形成一個安全帶,把蚊蟲和蛇隔離在圈外。
(2).熏香驅除法將市售的蚊香一至二盤,點燃後放在座位的上風口,或將花露水、風油精、清涼油的瓶(盒)蓋打開,放在上風口;也可將風油精、清涼油直接噴灑塗抹在鞋、襪子上(兩小時一次),還可將食用獨蒜切片後,塗擦鞋、襪和褲子,防蚊蟲叮咬也有效。前述幾品聯用,驅蚊防咬效果會更好。
應當注意的是,雄黃有毒,在調配過程中,不能大量使用,也不可食用;米醋,本身有殺蟲、解毒、消毒作用,兌入上述葯中,可調理諸葯,更好地發揮葯效。
四、釣場及釣點
選擇釣位,安全第一!!
(一)、釣場
最基本的外出垂釣條件就是要確定所去的垂釣水域是否有魚!在確定有魚之後,還應該對魚的種類、大小及密度做些詳細的了解,其次還要對已經釣到的魚的健康狀況進行目檢,看看魚的皮毛是否完整?是否患有各種常見的魚病?因為身體不健康的魚類攝食力較低,會直接影響到垂釣的效果!
1.我們去垂釣的水域一般都是一些面積不太大的魚塘或小型水庫,水的流動性不大且封閉性強,因此其水體環境很容易受到氣候的影響!天氣變化對水體環境的影響包括氣溫、日照、風、雨等,使水體的溫度缺乏穩定性,對魚的攝食、消化和生長都構成了重大的影響!
2.每當到了一個魚塘以後,包括以前曾來過或沒有來過的魚塘,首先要做的就是觀察,看周邊的環境;看水域面積的大小;看魚塘的形狀;看塘水的顏色;看風向與風力;看假如要進行垂釣時的最佳釣位在哪兒?看其他早到者的上魚情況如何?看所上魚的種類與大小;更重要的就是要看魚情如何?魚在塘中的密度(可以通過其他人的上魚時速來判斷)以及魚本身是否患有各種疾病等等,有經驗的職業漁翁通過這幾看,一般連問都不用問就能判斷出如果下鉤後會有什麼結果,然後就會對垂釣與否作出決定。現在,我們有很多漁友不太注重這些,或許是因為經驗不足,或許是因為"釣隱"太大.甚至等到了塘邊釣不魚時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只是一味地在考慮自己用的釣餌是否有問題?要知道垂釣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釣餌也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要多考慮和了解一下其他的環節!只有這樣才能知道釣餌的使用前提是什麼?才能知道釣不到魚的原因都有哪些?才能知道自己以後應該如何去垂釣
二)、釣點可選在庫灣與大水面相交之處最好,白天釣魚的人因風大浪大往往喜釣灣子,庫灣里經常有充足的餌料,白天由於天熱躲進深水的大魚長期形成的條件反射紛紛傾巢出動,來到灣子附近覓餌,所以此處也就成為很好的釣點,夜間釣魚寧近勿遠,因夜間魚兒有順岸巡遊覓食的習慣,一般離岸4-5米即可。
1.釣熟不釣生也就是說,最好是到去過的熟地方進行夜釣,因為場地熟悉,對附近有所了解。當然釣手也有一種親切和安全感,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情況熟悉,如水中有什麼魚?用什麼釣餌等?要是到新地方就沒有那麼順利。需要花很長時間來熟悉周圍的環境!
2.夜間選好的釣位就是釣手在釣場臨時的「家」,這一夜的垂釣和生活都要以此為基礎。白天如感到釣位不佳,可以隨時挪一下地方,可晚上黑燈瞎火的,搬家太困難,所以釣位必需一次定位。晚上選釣位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釣用安全舒適;二是岸上釣位連著水下釣點,水下魚情要好。這兩者缺一不可。首先是人員的安全,如斜坡陡岸,怎能垂釣呢?釣位一定要選在平坦、乾燥、避風之處,可以減少蚊蟲的擾亂。也不可選低窪地帶作釣位,因為潮濕易藏蟲蠍;下雨時還易積水,往往又是流水的過道,夏天突然下雨是經常的事,不可不防。
3.釣點的選擇要注意信息收集(向「常客」或庫邊居民詢問),更重要的是在多次垂釣中摸索其規律,並做好記錄,如能畫出水庫的地形,水文圖更好。釣點不僅在於遠近而更應注意水深,不同地形同樣的距岸距離深度可相差很大,故以深度確定釣點比遠近確定釣點更科學,手竿通常釣1.5~2米深,海竿2~4米深。另外選點時要手海竿兼顧又互不幹擾,且釣點離帳篷不遠,否則夜間海竿上魚需要走較長的路程,既容易跑魚又易被蛇蟲咬傷。還要了解釣點周邊野生動物及牲畜情況,防止意外發生。夜間如想巡視應特別注意安全。如庫邊有船或自充氣船的釣友,夜間不可乘船改換釣點,夜間在較大的水庫中行船很易迷失方向,非常危險。另外,釣者還應明確水庫壩上是否建有水電站,水位是否會變動,否則一覺醒來釣點可能已是一片汪洋了。鯉魚喜弱光,好動,喜歡在有緩慢流水的地方嬉戲。水底的窪地.溝道.洞穴.經常垂釣的地方.陡坡旁.障礙物的周圍等是鯉魚經常活動的地方。所以,釣位應選在離這些地方較近的位置,將釣餌准確的投到釣點。
五、 釣餌及誘餌
釣餌淺談(釣餌分類)
(一)誘餌
1.(1)誘釣餌料配方,主釣鯉草魚;誘餌酒泡玉米摻30%,炒香的夫皮40%,熟黃豆泊30%,稍加水攪拌纂成雞蛋大的團,對准你的釣點打上十幾團。
(2)水庫應定時做重窩(在已了解魚情的情況下),首次布窩手竿至少1~2千克,誘餌應為粉狀、顆粒狀、塊狀混合誘餌(當然布窩量和用品還是應結合當地魚情,不可一概而論);餌料應防發酵、霉變,防雨淋,如使用蚯蚓應防高溫及水泡,夜間使用蚯蚓應隨時加蓋,否則會大量外逃。
(3)玉米糝兒30%,紅薯30%,小麥糝15%,炒黃豆粉10%,酒泡小米5%,白糖8%,蜂蜜2%。(海竿甜香)
(4)玉米糝兒30%,紅薯30%,炒大米粉10%,魚粉15%,炒黃豆粉10%,白糖5%。(海竿腥香)
(二)、釣餌
1:荒食(1份),藻鯉(1.5份)、鯉魚道(0.5份),麝香米(0.5份),藍鯽(0.5份)(鯉魚)
2:超級誘餌(1份),天源黃鯽(1份),荒王(1.5份),無雙(1.5份),酒泡大小米適量(鯉魚)
3.野戰918(1份),水之峰超級誘餌(1.5份),三元窩子料(3份),玉米香精(1小瓶),酒泡的大小米適量(鯉魚)
4.當地顆粒+野戰藍鯽+超誘(通殺)
5.野戰藍鯽+東峻+超誘(通殺)
6. 藍鯽2#+旺鯽2#(鯽魚)
7.單用十三快(鯽魚)
8. 藍鯽2#+超誘(鯽魚)
9.當地顆粒+酵香麩+荒食鯉藻(鯉魚)
一團團天然香甜的餌料使得大鯉大草們紛紛聞香下馬,聚之狂吞,卻不知岸上的釣手趁著夜色的掩護聚精會神,等著這些吃白食的傢伙們咬鉤拉漂,激動人心的人魚拉鋸大戰就要上演了。
六、夜釣的漂象
1.浮漂沒有落到指定的目數,並且稍稍一送。這是明顯的介面魚吃餌的表現。
2.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哆哆嗦嗦的送了上來。這個有可能小雜魚鬧的,根據我的經驗,10次8次提不到魚。
3.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猛往下一頓,接著就送了上來。這是鯽魚和噘嘴鰱子吃餌的表現。
4.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稍稍一送,接著猛的拉了下去,這是鯉魚的吃餌的表現。
5.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一送,接著橫著快速的走漂。這是鯽魚吃住食的表現。
6.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一送,接著斜著拉了一目,重復此動作兩次,便要打竿。這是草魚吃餌的表現。
7.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很慢的將浮漂拉了下去。這是螃蟹的吃餌方式。我曾用這個漂象釣獲20多個螃蟹。
8.浮漂打落水中,很久未見浮漂立起,這時應該打竿。這是中上層的魚將餌料接住。
漂象具體說起來相當多,我在這里就稍稍說明一下吧,釣友們按實際情況具體操作吧!
七、夜釣中注意事項
1.水庫夜釣,由於人少魚稀,久無魚汛,釣手可能很快放鬆警惕性,有的甚至進入夢鄉。有了魚汛,很可能就是「大個頭」。如是大魚咬鉤,很可能將魚竿拖走。為防不測,要將手繩掛上!寧可不要魚,也要保竿!
2.剛中魚的時候不要開燈,遛魚要沉著,魚的勁頭大時我們要順著魚走,魚的勁頭不大時,我們才能打開燈照魚,這時也是危險的,因為魚一見強光便會來一個猛沖!
3.夜晚釣魚要注意安靜,禁止大聲喧嘩,高談闊論。也要盡量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聲響。相反的是,我們有規律的打竿,提竿能夠更好的引魚!
4.如在垂釣過程中,發現不明物體的時候,一定要先將強光燈打開,並手持獵刀!
5.夜釣好歸好,但是不要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6.在往返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⑵ 釣鯉魚用什麼硬食好
螺鯉1,三合一鯉,918 442比例
⑶ 壓縮餅干釣魚或者打窩怎麼用
直接投到窩里就可以了。留魚時間長。
釣魚小訣巧:
選好釣位常是收獲好的關鍵。常在同一個水域,有的地方上魚很快,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鉤,釣位不當常是原因之一。選好釣位主要憑經驗。魚有魚道,即其經常的遊行路徑,棲聚也有自己的習慣。一般地說,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溝、湖泊、河流等等,應選擇有水草、蘆葦的地方下鉤。
事實上,人工養魚池喂料台附近是最易集結魚群的地方,特別是喂料時間的前後,道理不言自明。
選准釣餌。主要指所釣的魚種最喜歡吃的食物。如鯽魚之於蚯蚓、紅蟲,鯉魚之於玉米面,草魚之於蘆葦芯和螞蚱,梭魚之於海蠶,羅非魚之於小蝦等等。市場上現有科學配製的針對不同魚類愛好的合成餌料也都很有效。
但據筆者體會,最易上鉤的餌料,莫過於所釣魚塘經常喂魚的餌料。用來浸透合以粘性較好的麵食,常是魚群最愛搶食的餌料。總之。垂釣之前一定要摸清所釣的魚種與其習性。如果不清楚,可多帶幾種餌料,到時選用。
⑷ 夜間如何才能釣到魚我釣了好多次,都釣不到
一、准備物資: 水庫夜釣至少應有倆人參加,准備最遲應於前一天下午開始,准備時間通常需1至3小時,建議在垂釣前列出垂釣用品及生產用品食品等物資清單,照單准備以免遺漏,准備最好在垂釣前一天晚九時以前完成,以保證當晚的睡眠時間。 1. 照明設備 准備兩個燈,一個是頭燈,光線強度弱的即可,(因為魚怕光,頭燈的光線弱,可以降低魚對光的警覺性)頭燈的用途:裝餌,摘鉤,溜魚,解線結等。二是光線較強的燈,(因為在水庫釣魚的時候,不一定什麼時候就遇到什麼東東,所以准備光線強的燈,可以看清並採取相應措施)。光線較強的燈用途:照路,選釣點 ,照不明物體等。切記一點,晚上在提竿中大魚的時候,一定不要急著開燈,一定將魚溜的沒有力氣的時候,後再開燈照魚,這個時候不能急著抄魚,魚一見燈光,還會有一股沖勁,開著燈將魚溜翻後再用抄網起魚。夜釣始終記住一句話,魚怕光! 2. 夜光棒 夜光棒應要多准備幾個,把最小號的夜釣發光棒、取出一支、把塑膠管取出剪成2段。而後把發光棒插入塑料膠管內、從漂合內取出一支大號(3號以上)漂。為了使夜釣時候浮漂靈敏度高,夜光棒座也可以選用競技 夜光棒座。先把漂倒過來用漂角先在套了發光棒的塑料管內側,用漂角先穿通一次拔出後在用漂尖從剛才穿過的軌道穿入,這樣穿起來會比較容易些,穿到與塑料管頂部平齊就行了。 3.(1)魚竿 。手竿2支,通常4.5米或以上,夜釣沒有必要用長桿再說操作也多有不便;海竿 的長度及數量可根據釣點情況、夜釣人數、對象魚決定。 (2)釣組。夜間垂釣線組要大一點~我在夜間垂釣主線一般用2.5~3.0,子線2.0~2.5,鉤子用伊勢尼4號,具體還要根據魚的大小來定。手竿釣魚用台灣釣法 釣組較好。建議使用優質夜光棒,套於台釣 浮漂的漂尾尖端。如果晚上有風的話,可以將夜光棒插在浮漂的3目或者低點。 (3)餌料 。水庫垂釣餌 料使用很重要,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配方 因季節 、地域、水庫而異。應注意誘釣餌的一致性,且准備量要大。蚯蚓作為萬能釣餌也應常備。當然,夜釣前如能定時定點撒餌做人工魚道效果會更好。 (4)抄網、魚網、竿架。抄網應准備大號、中號各一副,分別放於手竿釣點及海竿起魚點;魚護用台釣魚護,深度應大於2米,口徑應大於30厘米,另外應備用一大型網式魚護單獨裝盛5千克以上的魚;竿架可用普通竿架亦可用台釣竿 架 4.獵刀用來防身,有備無患嘛!遮陽傘(最好准備兩把,一把用於釣點,一把可用於遮蔽帳篷外的重要物品,如漁具包、雜物包等)。 5.食品及飲水。食品及飲水的准備應計算準確,特別是白天晚上連軸轉的釣友更要准備充分。食品應當為高能量攜帶方便且不易變質的(我常用的食品為香腸加壓縮餅干,既營養 又簡便)。水可准備礦泉水,白開水或淡鹽水,甜味飲料對補充水分不利。 6.野外急救包。急救包內應包括以下物品:創可貼、麝香壯骨膏、消炎鎮痛劑、紗布、綳帶、膠布。上述物品不僅應准備好還要會合理使用。另外,有特殊疾病的釣友如患高血壓、冠心病的釣友,出行最好慎重。 7.帳篷應使用優質雙層帳,單層帳雨大時易滲漏,如已有單層帳的釣友,可准備一張較大的塑料薄膜將整個帳篷罩住,並用石塊在底部壓好。釣友應攜帶手機以利於通訊。 8. 夜釣防蚊蟲叮咬的方法 隨著盛夏的到來,很多釣友選擇了夜釣,但蚊叮、蛇咬又是每個釣友必須時時提防的事。我們家鄉民間有許多對付蚊蛇叮咬的土方法,在實際使用中效果很好。現搜集、整理了幾法,獻給廣大釣友。 (1)圈灑隔離法 出釣前准備一袋新鮮石灰,到釣場 確定水下釣點後,在岸上座位的兩米左右,撒上一個石灰圈,不要留缺口,不要撒在浮草上;或者將食用生薑曬干碾成粉末兒,撒在岸上釣位 四周,利用它們釋放的異味,形成一個安全帶,把蚊蟲和蛇隔離在圈外。 (2).熏香驅除法將市售的蚊香一至二盤,點燃後放在座位的上風口,或將花露水、風油精、清涼油的瓶(盒)蓋打開,放在上風口;也可將風油精、清涼油直接噴灑塗抹在鞋、襪子上(兩小時一次),還可將食用獨蒜切片後,塗擦鞋、襪和褲子,防蚊蟲叮咬也有效。前述幾品聯用,驅蚊防咬效果會更好。 (3).中葯防禦法 魚腥草、白芷、半邊蓮、青木香、七葉一枝花(根)、蒼術、雄黃(微量)等七味常用防毒蛇咬傷的中葯各等份,碾為細末兒,裝在小布袋裡,形如兒童玩耍的沙包,將其縫在外褲褲退的下擺位置,出釣時穿用,人到之處,蛇會主動避讓。
115.50.143.*
經一采葯老農指點,筆者還用棉布縫制了兩只似護袖的腿護,其下掩腳踝,上在膝彎,將上述中葯加水兌進適量米醋泡汁,再將腿護放在葯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拿出勿暴曬,風涼干後,裝入塑料袋中,出釣前隔褲套在腿上系緊,其葯味濃烈,防護面積大,使用方便,驅蚊逐蛇效果獨特,防範蜈蚣、蠍蜂螫傷效果也很明顯。中葯汁冷儲起來,還可多次使用。 應當注意的是,雄黃有毒,在調配過程中,不能大量使用,也不可食用;米醋,本身有殺蟲、解毒、消毒作用,兌入上述葯中,可調理諸葯,更好地發揮葯效。 以上幾種方法,均為異味驅逐法和防禦法,因此使用時,不要污染水源,不要污染釣餌,魚見異味,也會像蚊、蛇一樣,避而遠之。中葯最好不要接觸人的皮膚,不要同食品、飲品放在一起。中葯汁浸泡的腿護用畢可用塑料袋封裝,注意防潮、能長期保證葯效。夜釣的物資盡量要多准備一點,以備後患。例如吸煙的釣友要多准備幾合煙,萬一沒有煙了,那個滋味可是相當難熬哦!
二、氣候 鯉、鯽、草魚 等主要的鯉科魚類的生存溫度大致是0~40℃,適宜溫度大致是25~28℃。在這個適宜溫度范圍內,魚體內的消化酶最多,消化酶的活性強,因此,魚的攝食最旺盛,消化力強,消化率高,並且其代謝水平也最高。隨著溫度的下降,魚體內的消化酶數量減少,消化酶的活性急速減弱,所以,魚的消化力迅速下降,對食物的消化速度明顯減緩,其結果便是攝食量急劇下降!這就是在天氣驟然降溫或在有些往魚塘里放地下水時釣不到魚的真正原因。水溫越高,魚的生理活動越旺盛,需要的氧越多,耗氧率也就越高!魚的生理活動增強,但新陳代謝水平卻下降,消耗的營養物質多可吸收的營養卻少了很多!再加上缺氧,同樣會造成攝食量下降!所以在天氣悶熱時垂釣同樣很難有好的漁獲
三、釣場及釣點 選擇釣位,安全第一!! (一)、釣場 最基本的外出垂釣條件就是要確定所去的垂釣水域是否有魚!在確定有魚之後,還應該對魚的種類、大小及密度做些詳細的了解,其次還要對已經釣到的魚的健康狀況進行目檢,看看魚的皮毛是否完整?是否患有各種常見的魚病?因為身體不健康的魚類攝食力較低,會直接影響到垂釣的效果! 1.我們去垂釣的水域一般都是一些面積不太大的魚塘或小型水庫,水的流動性不大且封閉性強,因此其水體環境很容易受到氣候的影響!天氣變化對水體環境的影響包括氣溫、日照、風、雨等,使水體的溫度缺乏穩定性,對魚的攝食、消化和生長都構成了重大的影響! 2.每當到了一個魚塘以後,包括以前曾來過或沒有來過的魚塘,首先要做的就是觀察,看周邊的環境;看水域面積的大小;看魚塘的形狀;看塘水的顏色;看風向與風力;看假如要進行垂釣時的最佳釣位在哪兒?看其他早到者的上魚情況如何?看所上魚的種類與大小;更重要的就是要看魚情如何?魚在塘中的密度(可以通過其他人的上魚時速來判斷)以及魚本身是否患有各種疾病等等,有經驗的職業漁翁通過這幾看,一般連問都不用問就能判斷出如果下鉤後會有什麼結果,然後就會對垂釣與否作出決定。現在,我們有很多漁友不太注重這些,或許是因為經驗不足,或許是因為"釣隱"太大.甚至等到了塘邊釣不魚時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只是一味地在考慮自己用的釣餌是否有問題 ?要知道垂釣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釣餌也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要多考慮和了解一下其他的環節!只有這樣才能知道釣餌的使用前提是什麼?才能知道釣不到魚的原因都有哪些?才能知道自己以後應該如何去垂釣 (二)、釣點可選在庫灣與大水面相交之處最好,白天釣魚的人因風大浪大往往喜釣灣子,庫灣里經常有充足的餌料,白天由於天熱躲進深水的大魚長期形成的條件反射紛紛傾巢出動,來到灣子附近覓餌,所以此處也就成為很好的釣點,夜間釣魚寧近勿遠,因夜間魚兒有順岸巡遊覓食的習慣,一般離岸4-5米即可。 1.釣熟不釣生也就是說,最好是到去過的熟地方進行夜釣,因為場地熟悉,對附近有所了解。當然釣手也有一種親切和安全感,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情況熟悉,如水中有什麼魚?用什麼釣餌等?要是到新地方就沒有那麼順利。需要花很長時間來熟悉周圍的環境! 2.夜間選好的釣位就是釣手在釣場臨時的「家」,這一夜的垂釣和生活都要以此為基礎。白天如感到釣位不佳,可以隨時挪一下地方,可晚上黑燈瞎火的,搬家太困難,所以釣位必需一次定位。晚上選釣位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釣用安全舒適;二是岸上釣位連著水下釣點,水下魚情要好。這兩者缺一不可。首先是人員的安全,如斜坡陡岸,怎能垂釣呢?釣位一定要選在平坦、乾燥、避風之處,可以減少蚊蟲的擾亂。也不可選低窪地帶作釣位,因為潮濕易藏蟲蠍;下雨時還易積水,往往又是流水的過道,夏天突然下雨是經常的事,不可不防。 3.釣點的選擇要注意信息收集(向「常客」或庫邊居民詢問),更重要的是在多次垂釣中摸索其規律,並做好記錄,如能畫出水庫的地形,水文圖更好。釣點不僅在於遠近而更應注意水深,不同地形同樣的距岸距離深度可相差很大,故以深度確定釣點比遠近確定釣點更科學,手竿通常釣1.5~2米深,海竿2~4米深。
115...*
另外選點時要手海竿兼顧又互不幹擾,且釣點離帳篷不遠,否則夜間海竿上魚需要走較長的路程,既容易跑魚又易被蛇蟲咬傷。還要了解釣點周邊野生動物及牲畜情況,防止意外發生。夜間如想巡視應特別注意安全。如庫邊有船或自充氣船的釣友,夜間不可乘船改換釣點,夜間在較大的水庫中行船很易迷失方向,非常危險。另外,釣者還應明確水庫壩上是否建有水電站,水位是否會變動,否則一覺醒來釣點可能已是一片汪洋了。鯉魚喜弱光,好動,喜歡在有緩慢流水的地方嬉戲。水底的窪地.溝道.洞穴.經常垂釣的地方.陡坡旁.障礙物的周圍等是鯉魚經常活動的地方。所以,釣位應選在離這些地方較近的位置,將釣餌准確的投到釣點。
四、 釣餌及誘餌 釣餌淺談(釣餌分類) 現在的商品餌琳琅滿目而且種類繁多,但產品包裝上的"腥" 與"香"已經使很多垂釣者走進了誤區!在塘邊常聽到的問話就是:"你用的是腥食還是香食?"其實"腥"與"香"只能代表餌料的味道,不能說明其中的成份!用比較通俗的話說,用餌講究的是"葷"與"素"的搭配,也就是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的搭配!魚類按季節的變化會改變對食物種類的選擇,因為季節的不同,魚類自身所需的營養成份也不同。再有就是魚類對"葷"與"素"的選擇取決於自身的生存環境,也就是塘水的"肥"與"瘦".一般來說,"肥水"魚喜吃素,"瘦水"魚喜吃葷.除此之外還要對所釣之魚的習性做些必要的了解,看所釣之魚是否被"訓口"?以及這些所釣之魚的來源 (一)誘餌 1.(1)誘釣餌料配方,主釣鯉草魚;誘餌酒泡玉米摻30%,炒香的夫皮40%,熟黃豆泊30%,稍加水攪拌纂成雞蛋大的團,對准你的釣點打上十幾團。 (2)水庫應定時做重窩(在已了解魚情的情況下),首次布窩手竿至少1~2千克,誘餌應為粉狀、顆粒狀、塊狀混合誘餌(當然布窩量和用品還是應結合當地魚情,不可一概而論);餌料應防發酵、霉變,防雨淋,如使用蚯蚓應防高溫及水泡,夜間使用蚯蚓應隨時加蓋,否則會大量外逃。 (3)玉米糝兒30%,紅薯30%,小麥糝15%,炒黃豆粉10%,酒泡小米5%,白糖8%,蜂蜜2%。(海竿甜香) (4)玉米糝兒30%,紅薯30%,炒大米粉10%,魚粉15%,炒黃豆粉10%,白糖5%。(海竿腥香) (二)、釣餌 1:荒食(1份),藻鯉(1.5份)、鯉魚道(0.5份),麝香米(0.5份),藍鯽(0.5份)(鯉魚) 2:超級誘餌(1份),天源黃鯽(1份),荒王(1.5份),無雙(1.5份),酒泡大小米適量(鯉魚) 3.野戰918(1份),水之峰超級誘餌(1.5份),三元窩子料(3份),玉米香精(1小瓶),酒泡的大小米適量(鯉魚) 4.當地顆粒+野戰藍鯽+超誘(通殺) 5.野戰藍鯽+東峻+超誘(通殺) 6. 藍鯽2#+旺鯽2#(鯽魚) 7.單用十三快(鯽魚) 8. 藍鯽2#+超誘(鯽魚) 9.當地顆粒+酵香麩+荒食鯉藻(鯉魚) 一團團天然香甜的餌料使得大鯉大草們紛紛聞香下馬,聚之狂吞,卻不知岸上的釣手趁著夜色的掩護聚精會神,等著這些吃白食的傢伙們咬鉤拉漂,激動人心的人魚拉鋸大戰就要上演了。
五、夜釣的漂象 1.浮漂沒有落到指定的目數,並且稍稍一送。這是明顯的介面魚吃餌的表現。 2.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哆哆嗦嗦的送了上來。這個有可能小雜魚鬧的,根據我的經驗,10次8次提不到魚。 3.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猛往下一頓,接著就送了上來。這是鯽魚和噘嘴鰱子吃餌的表現。 4.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稍稍一送,接著猛的拉了下去,這是鯉魚的吃餌的表現。 5.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一送,接著橫著快速的走漂。這是鯽魚吃住食的表現。 6.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一送,接著斜著拉了一目,重復此動作兩次,便要打竿。這是草魚吃餌的表現。 7.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很慢的將浮漂拉了下去。這是螃蟹的吃餌方式。我曾用這個漂象釣獲20多個螃蟹。 8.浮漂打落水中,很久未見浮漂立起,這時應該打竿。這是中上層的魚將餌料接住。 漂象具體說起來相當多,我在這里就稍稍說明一下吧,釣友們按實際情況具體操作吧! 七、夜釣中注意事項 1.水庫夜釣,由於人少魚稀,久無魚汛,釣手可能很快放鬆警惕性,有的甚至進入夢鄉。有了魚汛,很可能就是「大個頭」。如是大魚咬鉤,很可能將魚竿拖走。為防不測,要將手繩掛上!寧可不要魚,也要保竿! 2.剛中魚的時候不要開燈,遛魚要沉著,魚的勁頭大時我們要順著魚走,魚的勁頭不大時,我們才能打開燈照魚,這時也是危險的,因為魚一見強光便會來一個猛沖! 3.夜晚釣魚要注意安靜,禁止大聲喧嘩,高談闊論。也要盡量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聲響。相反的是,我們有規律的打竿,提竿能夠更好的引魚! 4.如在垂釣過程中,發現不明物體的時候,一定要先將強光燈打開,並手持獵刀! 5.夜釣好歸好,但是不要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6.在往返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⑸ 釣魚注意事項
釣魚注意一,定點微誘餌優於頒需變位地餌。確定一個釣點後,應堅持經常在此多撒誘餌,讓魚群常游到定點水域「開飯」覓食,形成習慣。定點撒誘餌水域面積在l-5平方米左右,面積不要太大。此外,不要常變位,變動釣點越多越煩繁,得魚就越少,甚至釣不上魚。當然變動誘餌可以,今天撤雞鴨豬內臟葷腥餌,明天投魚蝦、昆蟲、蚯蚓葷腥餌或素餌,千萬不要頻繁換位,堅持耐心守點甩釣,不久將有魚群人「窩」吃餌上鉤。
釣魚注意其二,使用中鉤優於大鉤和小鉤。大中型水庫和大湖泊中什麼魚都有,但多為幾千至上萬克重的魚,故用中型鉤,可兼釣大小魚,比之單純使用小鉤或大鉤,要實在得多。
釣魚注意其三,使用組合鉤優於使用單鉤。使用組合鉤,一旦釣中大魚,8—10隻的組合鉤,即使斷三四隻鉤,由於魚的掙扎和滾動,還有六七隻鉤發揮作用。如果使用單鉤,一旦線斷、鉤直,必定大魚逃脫。
釣魚注意其四,使用多支海竿優於長手竿。手竿再長,畢竟釣域太窄小,而使用多支海竿,可遠釣也可近釣,遠可釣五六十米遠水域,近可釣七八米水域。而且數支海竿集中投餌,可以形「窩子」。一旦釣中大魚,海竿可以放長線,大有迴旋餘地,通魚疲累,再抄兜上岸,十分方便靈活。而長手竿垂釣水域窄小,不方便道大魚。
釣魚注意其五,遠投優於近投。寬闊水域,魚密度小,警惕性高,一有動靜馬上竄進。遠投底釣和浮釣能減少驚動魚群,而近投近釣,人說話、走動、投竿,常會驚動近水域魚群,不便垂釣。寬闊水域投遠底釣可釣鯉魚、草魚、鱗魚、黑魚、羅非魚等,遠投浮釣可釣鏈魚、鱅魚,特別是方便釣大魚。
釣魚注意其六.葷素餌榮用優於只用單味餌。廣闊水域,既有吃昆蟲、蚯蚓、小蝦、小魚、蟋蟀等的葷食性魚,又有吃玉米面、豆類、花生。米粉等素食性魚。因此,葷素齊備垂釣比只用葷餌或只用素餌垂釣好得多。
釣魚注意其七,勤撒和多撒誘餌優於懶撒和少撒誘餌。遼闊水域,勤撒誘餌和多撒誘餌,能增大誘魚目標,能使魚群常聚集搶食、經常游至釣點覓食。魚群吃完便游竄而去,聚魚就減少,釣獲量必然不多。
釣魚注意其八,慢提竿優於快揮竿。寬敞水域,不管釣底釣浮,只見一點動靜,馬上揮竿,常常空竿或脫鉤。實際上野生大魚一般吃鉤緩慢、沉穩,常常是先聞一聞,輕輕嘗一點,才大口咬吃,讓大魚吃深一些,遲一些揮竿,收獲量必增大。
⑹ 什麼時候夜釣最適合
可選擇晚上6-9點及凌晨的4-7點為最佳,這個時間段的魚覓食比較強烈,上鉤率會很高。
夏天天氣白天釣魚天氣炎熱,釣魚容易中暑!並且熱的滿頭是汗,還曬的很黑!晚上垂釣的時候,涼快是最主要的。
白天高溫下的鯉魚和鯽魚很難開口吃餌,相反的是白條或者小麥穗卻很活躍,往往都在吃介面餌!所以在水庫中白天能夠釣上大魚真的好難!一般在下午6點白條開始上浮,晚上8點白條吃餌的情況就很少了。
釣點:
釣點可選在庫灣與大水面相交之處最好,白天釣魚的人因風大浪大往往喜釣灣子,庫灣里經常有充足的餌料;
白天由於天熱躲進深水的大魚長期形成的條件反射紛紛傾巢出動,來到灣子附近覓餌,所以此處也就成為很好的釣點,夜間釣魚寧近勿遠,因夜間魚兒有順岸巡遊覓食的習慣,一般離岸4-5米即可。
.釣熟不釣生也就是說,最好是到去過的熟地方進行夜釣,因為場地熟悉,對附近有所了解。當然釣手也有一種親切和安全感,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情況熟悉。
⑺ 請問晚上釣魚怎麼釣「」
炎炎夏日,酷暑難捱,如能在太陽西沉後,暑氣消降,夜風輕佛,約得三五好友,在青山秀水之畔,月色朦朧之中,來一次夜釣,當為一種消夏納涼的好方式。
特愛釣魚的我們起早貪黑到水庫垂釣,往往被高溫折騰的精疲力盡,這還不算我們忍了,可是魚兒卻不願忍受高溫就餐,往往收獲不佳,大多隻釣白條或小麥穗而已,總結夏天夜間釣魚的經驗,認為可改變一下出釣的時機,夜間釣魚的方法、方式。可能會讓你喜出望外大獲全勝,每每釣到大魚歸。此文章略微的說明了一下夜釣的技巧以及過程,如有不好的地方,希望釣友們能夠給予多多的批評及指正。
一、先說明一下夜釣的好處吧!
1. 現在這個天氣白天釣魚天氣炎熱,我們容易中暑!並且熱的滿頭是汗,還曬的很黑!晚上垂釣的時候,涼快是最主要的!伴隨著清亮的水面,燦爛的夜空,心中還有啥煩惱呢?
2. 白天高溫下的鯉魚和鯽魚很難開口吃餌,相反的是白條或者小麥穗卻很活躍,往往都在吃介面餌!所以在水庫中白天能夠釣上大魚真的好難!一般在下午6點白條開始上浮,晚上8點白條吃餌的情況就很少了,也就是說小魚不鬧窩子了!呵呵,那個時候你就靜侯大魚的光顧吧~
二、准備物資:
水庫夜釣至少應有倆人參加,准備最遲應於前一天下午開始,准備時間通常需1至3小時,建議在垂釣前列出垂釣用品及生產用品食品等物資清單,照單准備以免遺漏,准備最好在垂釣前一天晚九時以前完成,以保證當晚的睡眠時間。
1. 照明設備
准備兩個燈,一個是頭燈,光線強度弱的即可,(因為魚怕光,頭燈的光線弱,可以降低魚對光的警覺性)頭燈的用途:裝餌,摘鉤,溜魚,解線結等。二是光線較強的燈,(因為在水庫釣魚的時候,不一定什麼時候就遇到什麼東東,所以准備光線強的燈,可以看清並採取相應措施)。光線較強的燈用途:照路,選釣點,照不明物體等。切記一點,晚上在提竿中大魚的時候,一定不要急著開燈,一定將魚溜的沒有力氣的時候,後再開燈照魚,這個時候不能急著抄魚,魚一見燈光,還會有一股沖勁,開著燈將魚溜翻後再用抄網起魚。夜釣始終記住一句話,魚怕光!
2. 夜光棒
夜光棒應要多准備幾個,把最小號的夜釣發光棒、取出一支、把塑膠管取出剪成2段。而後把發光棒插入塑料膠管內、從漂合內取出一支大號(3號以上)漂。為了使夜釣時候浮漂靈敏度高,夜光棒座也可以選用競技夜光棒座。先把漂倒過來用漂角先在套了發光棒的塑料管內側,用漂角先穿通一次拔出後在用漂尖從剛才穿過的軌道穿入,這樣穿起來會比較容易些,穿到與塑料管頂部平齊就行了。
3. (1)魚竿。手竿2支,通常4.5米或以上,夜釣沒有必要用長桿再說操作也多有不便;海竿的長度及數量可根據釣點情況、夜釣人數、對象魚決定。
(2)釣組。夜間垂釣線組要大一點~我在夜間垂釣主線一般用2.5~3.0,子線2.0~2.5,鉤子用伊勢尼4號,具體還要根據魚的大小來定。手竿釣魚用台灣釣法釣組較好。建議使用優質夜光棒,套於台釣浮漂的漂尾尖端。如果晚上有風的話,可以將夜光棒插在浮漂的3目或者低點。
(3)餌料。水庫垂釣餌料使用很重要,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配方因季節、地域、水庫而異。應注意誘釣餌的一致性,且准備量要大。蚯蚓作為萬能釣餌也應常備。當然,夜釣前如能定時定點撒餌做人工魚道效果會更好。�
(4)抄網、魚網、竿架。抄網應准備大號、中號各一副,分別放於手竿釣點及海竿起魚點;魚護用台釣魚護,深度應大於2米,口徑應大於30厘米,另外應備用一大型網式魚護單獨裝盛5千克以上的魚;竿架可用普通竿架亦可用台釣竿架
4. 獵刀用來防身,有備無患嘛!遮陽傘(最好准備兩把,一把用於釣點,一把可用於遮蔽帳篷外的重要物品,如漁具包、雜物包等)。
5. 食品及飲水。食品及飲水的准備應計算準確,特別是白天晚上連軸轉的釣友更要准備充分。食品應當為高能量攜帶方便且不易變質的(我常用的食品為香腸加壓縮餅干,既營養又簡便)。水可准備礦泉水,白開水或淡鹽水,甜味飲料對補充水分不利。
6. 野外急救包。急救包內應包括以下物品:創可貼、麝香壯骨膏、消炎鎮痛劑、紗布、綳帶、膠布。上述物品不僅應准備好還要會合理使用。另外,有特殊疾病的釣友如患高血壓、冠心病的釣友,出行最好慎重。
7. 帳篷應使用優質雙層帳,單層帳雨大時易滲漏,如已有單層帳的釣友,可准備一張較大的塑料薄膜將整個帳篷罩住,並用石塊在底部壓好。釣友應攜帶手機以利於通訊。�
8. 夜釣防蚊蟲叮咬的方法
隨著盛夏的到來,很多釣友選擇了夜釣,但蚊叮、蛇咬又是每個釣友必須時時提防的事。我們家鄉民間有許多對付蚊蛇叮咬的土方法,在實際使用中效果很好。現搜集、整理了幾法,獻給廣大釣友。
� (1)圈灑隔離法� 出釣前准備一袋新鮮石灰,到釣場確定水下釣點後,在岸上座位的兩米左右,撒上一個石灰圈,不要留缺口,不要撒在浮草上;或者將食用生薑曬干碾成粉末兒,撒在岸上釣位四周,利用它們釋放的異味,形成一個安全帶,把蚊蟲和蛇隔離在圈外。�
(2).熏香驅除法�將市售的蚊香一至二盤,點燃後放在座位的上風口,或將花露水、風油精、清涼油的瓶(盒)蓋打開,放在上風口;也可將風油精、清涼油直接噴灑塗抹在鞋、襪子上 (兩小時一次),還可將食用獨蒜切片後,塗擦鞋、襪和褲子,防蚊蟲叮咬也有效。前述幾品聯用,驅蚊防咬效果會更好。�
(3).中葯防禦法� 魚腥草、白芷、半邊蓮、青木香、七葉一枝花(根)、蒼術、雄黃(微量)等七味常用防毒蛇咬傷的中葯各等份,碾為細末兒,裝在小布袋裡,形如兒童玩耍的沙包,將其縫在外褲褲退的下擺位置,出釣時穿用,人到之處,蛇會主動避讓。經一采葯老農指點,筆者還用棉布縫制了兩只似護袖的腿護,其下掩腳踝,上在膝彎,將上述中葯加水兌進適量米醋泡汁,再將腿護放在葯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拿出勿暴曬,風涼干後,裝入塑料袋中,出釣前隔褲套在腿上系緊,其葯味濃烈,防護面積大,使用方便,驅蚊逐蛇效果獨特,防範蜈蚣、蠍蜂螫傷效果也很明顯。中葯汁冷儲起來,還可多次使用。�
應當注意的是,雄黃有毒,在調配過程中,不能大量使用,也不可食用;米醋,本身有殺蟲、解毒、消毒作用,兌入上述葯中,可調理諸葯,更好地發揮葯效。�
以上幾種方法,均為異味驅逐法和防禦法,因此使用時,不要污染水源,不要污染釣餌,魚見異味,也會像蚊、蛇一樣,避而遠之。中葯最好不要接觸人的皮膚,不要同食品、飲品放在一起。中葯汁浸泡的腿護用畢可用塑料袋封裝,注意防潮、能長期保證葯效。 夜釣的物資盡量要多准備一點,以備後患。例如吸煙的釣友要多准備幾合煙,萬一沒有煙了,那個滋味可是相當難熬哦!
三、氣候
鯉、鯽、草魚等主要的鯉科魚類的生存溫度大致是0~40℃,適宜溫度大致是25~28℃。在這個適宜溫度范圍內,魚體內的消化酶最多,消化酶的活性強,因此,魚的攝食最旺盛,消化力強,消化率高,並且其代謝水平也最高。隨著溫度的下降,魚體內的消化酶數量減少,消化酶的活性急速減弱,所以,魚的消化力迅速下降,對食物的消化速度明顯減緩,其結果便是攝食量急劇下降!這就是在天氣驟然降溫或在有些往魚塘里放地下水時釣不到魚的真正原因。水溫越高,魚的生理活動越旺盛,需要的氧越多,耗氧率也就越高!魚的生理活動增強,但新陳代謝水平卻下降,消耗的營養物質多可吸收的營養卻少了很多!再加上缺氧,同樣會造成攝食量下降!所以在天氣悶熱時垂釣同樣很難有好的漁獲
四、釣場及釣點
選擇釣位,安全第一!!
(一)、釣場
最基本的外出垂釣條件就是要確定所去的垂釣水域是否有魚!在確定有魚之後,還應該對魚的種類、大小及密度做些詳細的了解,其次還要對已經釣到的魚的健康狀況進行目檢,看看魚的皮毛是否完整?是否患有各種常見的魚病?因為身體不健康的魚類攝食力較低,會直接影響到垂釣的效果!
1. 我們去垂釣的水域一般都是一些面積不太大的魚塘或小型水庫,水的流動性不大且封閉性強,因此其水體環境很容易受到氣候的影響!天氣變化對水體環境的影響包括氣溫、日照、風、雨等,使水體的溫度缺乏穩定性,對魚的攝食、消化和生長都構成了重大的影響!
2. 每當到了一個魚塘以後,包括以前曾來過或沒有來過的魚塘,首先要做的就是觀察,看周邊的環境;看水域面積的大小;看魚塘的形狀;看塘水的顏色;看風向與風力;看假如要進行垂釣時的最佳釣位在哪兒?看其他早到者的上魚情況如何?看所上魚的種類與大小;更重要的就是要看魚情如何?魚在塘中的密度(可以通過其他人的上魚時速來判斷)以及魚本身是否患有各種疾病等等,有經驗的職業漁翁通過這幾看,一般連問都不用問就能判斷出如果下鉤後會有什麼結果,然後就會對垂釣與否作出決定。現在,我們有很多漁友不太注重這些,或許是因為經驗不足,或許是因為"釣隱"太大.甚至等到了塘邊釣不魚時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只是一味地在考慮自己用的釣餌是否有問題?要知道垂釣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釣餌也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要多考慮和了解一下其他的環節!只有這樣才能知道釣餌的使用前提是什麼?才能知道釣不到魚的原因都有哪些?才能知道自己以後應該如何去垂釣
(二)、釣點可選在庫灣與大水面相交之處最好,白天釣魚的人因風大浪大往往喜釣灣子,庫灣里經常有充足的餌料,白天由於天熱躲進深水的大魚長期形成的條件反射紛紛傾巢出動,來到灣子附近覓餌,所以此處也就成為很好的釣點,夜間釣魚寧近勿遠,因夜間魚兒有順岸巡遊覓食的習慣,一般離岸4-5米即可。
1.釣熟不釣生 也就是說,最好是到去過的熟地方進行夜釣,因為場地熟悉,對附近有所了解。當然釣手也有一種親切和安全感,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情況熟悉,如水中有什麼魚?用什麼釣餌等?要是到新地方就沒有那麼順利。 需要花很長時間來熟悉周圍的環境!
2.夜間選好的釣位就是釣手在釣場臨時的「家」,這一夜的垂釣和生活都要以此為基礎。白天如感到釣位不佳,可以隨時挪一下地方,可晚上黑燈瞎火的,搬家太困難,所以釣位必需一次定位。晚上選釣位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釣用安全舒適;二是岸上釣位連著水下釣點,水下魚情要好。這兩者缺一不可。首先是人員的安全,如斜坡陡岸,怎能垂釣呢?釣位一定要選在平坦、乾燥、避風之處,可以減少蚊蟲的擾亂。也不可選低窪地帶作釣位,因為潮濕易藏蟲蠍;下雨時還易積水,往往又是流水的過道,夏天突然下雨是經常的事,不可不防。
3.釣點的選擇要注意信息收集(向「常客」或庫邊居民詢問),更重要的是在多次垂釣中摸索其規律,並做好記錄,如能畫出水庫的地形,水文圖更好。釣點不僅在於遠近而更應注意水深,不同地形同樣的距岸距離深度可相差很大,故以深度確定釣點比遠近確定釣點更科學,手竿通常釣1.5~2米深,海竿2~4米深。另外選點時要手海竿兼顧又互不幹擾,且釣點離帳篷不遠,否則夜間海竿上魚需要走較長的路程,既容易跑魚又易被蛇蟲咬傷。還要了解釣點周邊野生動物及牲畜情況,防止意外發生。夜間如想巡視應特別注意安全。如庫邊有船或自充氣船的釣友,夜間不可乘船改換釣點,夜間在較大的水庫中行船很易迷失方向,非常危險。另外,釣者還應明確水庫壩上是否建有水電站,水位是否會變動,否則一覺醒來釣點可能已是一片汪洋了。鯉魚喜弱光,好動,喜歡在有緩慢流水的地方嬉戲。水底的窪地.溝道.洞穴.經常垂釣的地方.陡坡旁.障礙物的周圍等是鯉魚經常活動的地方。所以,釣位應選在離這些地方較近的位置,將釣餌准確的投到釣點。
五、 釣餌及誘餌
點擊以下:
「魚窩」:如何誘魚快、留魚久.......
魚餌必殺計
釣餌淺談(釣餌分類)
現在的商品餌琳琅滿目而且種類繁多,但產品包裝上的"腥" 與"香" 已經使很多垂釣者走進了誤區!在塘邊常聽到的問話就是:"你用的是腥食還是香食?"其實"腥" 與"香"只能代表餌料的味道,不能說明其中的成份!用比較通俗的話說,用餌講究的是"葷"與"素"的搭配,也就是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的搭配!魚類按季節的變化會改變對食物種類的選擇,因為季節的不同,魚類自身所需的營養成份也不同。再有就是魚類對"葷"與"素"的選擇取決於自身的生存環境,也就是塘水的"肥"與"瘦".一般來說,"肥水"魚喜吃素,"瘦水"魚喜吃葷.除此之外還要對所釣之魚的習性做些必要的了解,看所釣之魚是否被"訓口"?以及這些所釣之魚的來源
(一)誘餌
1. (1)誘釣餌料配方,主釣鯉草魚;誘餌酒泡玉米摻30%,炒香的夫皮40%,熟黃豆泊30%,稍加水攪拌纂成雞蛋大的團,對准你的釣點打上十幾團。
(2)水庫應定時做重窩(在已了解魚情的情況下),首次布窩手竿至少1~2千克,誘餌應為粉狀、顆粒狀、塊狀混合誘餌(當然布窩量和用品還是應結合當地魚情,不可一概而論);餌料應防發酵、霉變,防雨淋,如使用蚯蚓應防高溫及水泡,夜間使用蚯蚓應隨時加蓋,否則會大量外逃。
(3)玉米糝兒30%,紅薯30%,小麥糝15%,炒黃豆粉10%,酒泡小米5%,白糖8%,蜂蜜2%。(海竿 甜香)
(4)玉米糝兒30%,紅薯30%,炒大米粉10%,魚粉15%,炒黃豆粉10%,白糖5%。(海竿 腥香)
(二)、釣餌
1:荒食(1份),藻鯉(1.5份)、鯉魚道(0.5份),麝香米(0.5份),藍鯽(0.5份) (鯉魚)
2:超級誘餌(1份),天源黃鯽(1份),荒王(1.5份),無雙(1.5份),酒泡大小米適量(鯉魚)
3.野戰918(1份),水之峰超級誘餌(1.5份),三元窩子料(3份),玉米香精(1小瓶),酒泡的大小米適量(鯉魚)
4.當地顆粒+野戰藍鯽+超誘(通殺)
5.野戰藍鯽+東峻+超誘(通殺)
6. 藍鯽2#+旺鯽2#(鯽魚)
7.單用十三快(鯽魚)
8. 藍鯽2#+超誘(鯽魚)
9.當地顆粒+酵香麩+荒食鯉藻(鯉魚)
一團團天然香甜的餌料使得大鯉大草們紛紛聞香下馬,聚之狂吞,卻不知岸上的釣手趁著夜色的掩護聚精會神,等著這些吃白食的傢伙們咬鉤拉漂,激動人心的人魚拉鋸大戰就要上演了。
六、夜釣的漂象
1.浮漂沒有落到指定的目數,並且稍稍一送。這是明顯的介面魚吃餌的表現。
2.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哆哆嗦嗦的送了上來。這個有可能小雜魚鬧的,根據我的經驗,10次8次提不到魚。
3.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猛往下一頓,接著就送了上來。這是鯽魚和噘嘴鰱子吃餌的表現。
4.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稍稍一送,接著猛的拉了下去,這是鯉魚的吃餌的表現。
5.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一送,接著橫著快速的走漂。這是鯽魚吃住食的表現。
6.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一送,接著斜著拉了一目,重復此動作兩次,便要打竿。這是草魚吃餌的表現。
7.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很慢的將浮漂拉了下去。這是螃蟹的吃餌方式。我曾用這個漂象釣獲20多個螃蟹。
8.浮漂打落水中,很久未見浮漂立起,這時應該打竿。這是中上層的魚將餌料接住。
漂象具體說起來相當多,我在這里就稍稍說明一下吧,釣友們按實際情況具體操作吧!
七、夜釣中注意事項
1.水庫夜釣,由於人少魚稀,久無魚汛,釣手可能很快放鬆警惕性,有的甚至進入夢鄉。有了魚汛,很可能就是「大個頭」。如是大魚咬鉤,很可能將魚竿拖走。為防不測,要將手繩掛上!寧可不要魚,也要保竿!
2.剛中魚的時候不要開燈,遛魚要沉著,魚的勁頭大時我們要順著魚走,魚的勁頭不大時,我們才能打開燈照魚,這時也是危險的,因為魚一見強光便會來一個猛沖!
3.夜晚釣魚要注意安靜,禁止大聲喧嘩,高談闊論。也要盡量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聲響。相反的是,我們有規律的打竿,提竿能夠更好的引魚!
4.如在垂釣過程中,發現不明物體的時候,一定要先將強光燈打開,並手持獵刀!
5.夜釣好歸好,但是不要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6.在往返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⑻ 釣魚的技巧,應注意的事項。
秋季 氣溫表現為由熱向冷轉換,從開始到結束,氣溫變化很大,立秋剛過,氣溫仍然很高;處暑之後秋高氣爽,溫度宜人;過了霜降。轉入深秋,氣溫驟降,釣魚愛好者可根據這些變化來安排釣事。
按氣溫變化可將秋季劃分為四個垂釣階段。
第一階段:自立秋開始。由於未過「三伏」,暑氣依然逗人。可沿用夏釣方法,如釣蔭、釣深,一天之中避開中午釣早晚,甚至仍可進行夜釣。
第二階段:一般從處暑開始。這是一年中又一個黃金釣季。「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這是晉張翰筆下的秋釣寫實。釣友們將這段時間獸為黃金釣季,絕非僅是佳景和魚肥,而是因為金風送爽溫度適宜,是魚兒攝食的旺季,當然也是釣友們大顯身手的時刻。此時垂釣,除可繼續使用夏釣的各種餌料外,還可更多地採用具有秋釣特色的蚱蜢、油葫嚴及各種青蟲和昆蟲,用它們釣草魚、鯰魚、黑魚和黃顙等,會獲得滿意的效果,有時鯉魚也會對這些活餌感興趣。在釣法上還是要以釣邊為主。如在深水處釣鰱鱅草魚,應離底釣浮。釣鯉鯽鯰黑魚,則應釣邊釣底。因為岸邊草木籽實及昆蟲,落入水中都是魚兒的美食,會吸引魚兒游向岸邊,釣手追著魚兒靠邊下鉤,定獲車收。
第三階段:始自寒露前後開始。由於氣溫繼續下降,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游向溫度較高的淺水區和向陽的岸邊(這里浮游生物多,也是吸引魚兒前來的原因)。這正是「秋釣邊」的時節,釣手最好使用手竿和短竿,不要顧忌近岸淺水處無魚。但因水淺釣點又近,所以要注意隱蔽和保持安靜,以免驚魚。
在此階段的後期,如下幾場秋雨,隨著氣溫再度降低,水溫就會急劇下降,出現表層水溫低於深水水溫的情況,秋釣也就進入了後階段。
第四階段:大致始自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已靠近立冬,氣溫大降,水面溫度已低到冰冷扎手的程度,魚兒游向深水區。這時仍可垂釣,但釣點應選在向陽背風的深水區。一天之中應避開早晚釣中午,從上午10時至下午3時為最好。鰱鱅已不咬鉤,草魚亦不進食,只有鯽魚咬鉤,偶爾也能釣到鯉魚,所以這段時間應以釣鯽為主。魚兒吃食很輕,應採用細線小漂小鉤。這時小雜魚搶食減少,可用蚯蚓、紅蟲當釣餌,以提高上鉤率。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1、魚類生活規律:
「一日三遷,早晚遛邊」。(說明魚兒一天之中要遷動三次。早、晚在近岸邊的淺水裡覓食,中午,在水域的深處。)
「一方江水一處魚,一方魚吃一方餌」。(不同地方、不同魚種,所喜吃的食物不一樣,所以沒有萬能釣餌,而應根據不同地方、不同水情、不同魚種配製魚餌。)
「魚兒頂浪遊,釣魚要釣風浪口」(在下風頭或風浪口下釣,上釣率高。)
「春釣淺灘,夏釣潭,秋釣蔭邊,冬釣陽」。
「清明一滴水,河裡一條魚」。
「春釣桃花開,秋釣桂花魚」。
「夏季魚找食,冬季食找魚」。
「小麥黃,釣魚忙」。
「人穿棉襖魚不動,人穿夾襖魚兒動,人穿單衣魚直蹦」。
「夏天不釣草,等於瞎胡跑」。
「釣魚面對風,魚竿彎彎動」。
「寧釣下風,不釣平靜」。
「夕陽西下,釣魚最佳」。
「和風細雨,釣魚最佳」。
「霜下東南風,十釣九放空」。
「小魚驚慌逃,大魚快來到」。「水下小魚多,大魚不在窩」。(這兩則諺語說明只有小魚,不要忙於離開,預示大魚即將到來)。
「三月三,鯉魚上河灘」。「清明前後,鯽魚搶鉤」。「過了穀雨百魚近岸」。(這三則諺語說明春天暖和了,魚兒開始到近淺灘覓食)。
「春釣陽,夏釣雨,秋釣全天,冬釣午」。
「春釣灘,夏釣蔭,秋釣潭,冬釣陽」。
「烈日當午,釣魚氣鼓鼓;早晚釣一陣,回家吃一頓」。
「早釣魚,晚釣蝦,中午釣個大王八(鱉)」。
「春釣雨霧夏釣早,秋釣黃昏冬釣草」。
「水呈泥湯,釣魚泡湯」。
「水漲釣淺,水退釣深;水渾釣淺,水清釣深」。
「深渾可釣近,清淺宜釣遠」。
「寧釣活水,不釣死潭」。
「梅雨釣魚,越釣越喜」。
「寧釣日落後,不釣雷雨前」。
「雨後放光,釣魚辰光」。
「雨季魚靠邊,撒米應撒邊」。
「雪前釣魚,雪後擴爐」。 還有就是夜釣一、先說明一下夜釣的好處吧!
1.現在這個天氣白天釣魚天氣炎熱,我們容易中暑!並且熱的滿頭是汗,還曬的很黑!晚上垂釣的時候,涼快是最主要的!伴隨著清亮的水面,燦爛的夜空,心中還有啥煩惱呢?
2.白天高溫下的鯉魚和鯽魚很難開口吃餌,相反的是白條或者小麥穗卻很活躍,往往都在吃介面餌!所以在水庫中白天能夠釣上大魚真的好難!一般在下午6點白條開始上浮,晚上8點白條吃餌的情況就很少了,也就是說小魚不鬧窩子了!呵呵,那個時候你就靜侯大魚的光顧吧~
二、准備物資:
水庫夜釣至少應有倆人參加,准備最遲應於前一天下午開始,准備時間通常需1至3小時,建議在垂釣前列出垂釣用品及生產用品食品等物資清單,照單准備以免遺漏,准備最好在垂釣前一天晚九時以前完成,以保證當晚的睡眠時間。
1. 照明設備
准備兩個燈,一個是頭燈,光線強度弱的即可,(因為魚怕光,頭燈的光線弱,可以降低魚對光的警覺性)頭燈的用途:裝餌,摘鉤,溜魚,解線結等。二是光線較強的燈,(因為在水庫釣魚的時候,不一定什麼時候就遇到什麼東東,所以准備光線強的燈,可以看清並採取相應措施)。光線較強的燈用途:照路,選釣點,照不明物體等。切記一點,晚上在提竿中大魚的時候,一定不要急著開燈,一定將魚溜的沒有力氣的時候,後再開燈照魚,這個時候不能急著抄魚,魚一見燈光,還會有一股沖勁,開著燈將魚溜翻後再用抄網起魚。夜釣始終記住一句話,魚怕光!
2. 夜光棒
夜光棒應要多准備幾個,把最小號的夜釣發光棒、取出一支、把塑膠管取出剪成2段。而後把發光棒插入塑料膠管內、從漂合內取出一支大號(3號以上)漂。為了使夜釣時候浮漂靈敏度高,夜光棒座也可以選用競技夜光棒座。先把漂倒過來用漂角先在套了發光棒的塑料管內側,用漂角先穿通一次拔出後在用漂尖從剛才穿過的軌道穿入,這樣穿起來會比較容易些,穿到與塑料管頂部平齊就行了。
3.(1)魚竿。手竿2支,通常4.5米或以上,夜釣沒有必要用長桿再說操作也多有不便;海竿的長度及數量可根據釣點情況、夜釣人數、對象魚決定。
(2)釣組。夜間垂釣線組要大一點~我在夜間垂釣主線一般用2.5~3.0,子線2.0~2.5,鉤子用伊勢尼4號,具體還要根據魚的大小來定。手竿釣魚用台灣釣法釣組較好。建議使用優質夜光棒,套於台釣浮漂的漂尾尖端。如果晚上有風的話,可以將夜光棒插在浮漂的3目或者低點。
(3)餌料。水庫垂釣餌料使用很重要,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配方因季節、地域、水庫而異。應注意誘釣餌的一致性,且准備量要大。蚯蚓作為萬能釣餌也應常備。當然,夜釣前如能定時定點撒餌做人工魚道效果會更好。
(4)抄網、魚網、竿架。抄網應准備大號、中號各一副,分別放於手竿釣點及海竿起魚點;魚護用台釣魚護,深度應大於2米,口徑應大於30厘米,另外應備用一大型網式魚護單獨裝盛5千克以上的魚;竿架可用普通竿架亦可用台釣竿架
4.獵刀用來防身,有備無患嘛!遮陽傘(最好准備兩把,一把用於釣點,一把可用於遮蔽帳篷外的重要物品,如漁具包、雜物包等)。
5.食品及飲水。食品及飲水的准備應計算準確,特別是白天晚上連軸轉的釣友更要准備充分。食品應當為高能量攜帶方便且不易變質的(我常用的食品為香腸加壓縮餅干,既營養又簡便)。水可准備礦泉水,白開水或淡鹽水,甜味飲料對補充水分不利。
6.野外急救包。急救包內應包括以下物品:創可貼、麝香壯骨膏、消炎鎮痛劑、紗布、綳帶、膠布。上述物品不僅應准備好還要會合理使用。另外,有特殊疾病的釣友如患高血壓、冠心病的釣友,出行最好慎重。
7.帳篷應使用優質雙層帳,單層帳雨大時易滲漏,如已有單層帳的釣友,可准備一張較大的塑料薄膜將整個帳篷罩住,並用石塊在底部壓好。釣友應攜帶手機以利於通訊。
8. 夜釣防蚊蟲叮咬的方法
隨著盛夏的到來,很多釣友選擇了夜釣,但蚊叮、蛇咬又是每個釣友必須時時提防的事。我們家鄉民間有許多對付蚊蛇叮咬的土方法,在實際使用中效果很好。現搜集、整理了幾法,獻給廣大釣友。
(1)圈灑隔離法出釣前准備一袋新鮮石灰,到釣場確定水下釣點後,在岸上座位的兩米左右,撒上一個石灰圈,不要留缺口,不要撒在浮草上;或者將食用生薑曬干碾成粉末兒,撒在岸上釣位四周,利用它們釋放的異味,形成一個安全帶,把蚊蟲和蛇隔離在圈外。
(2).熏香驅除法將市售的蚊香一至二盤,點燃後放在座位的上風口,或將花露水、風油精、清涼油的瓶(盒)蓋打開,放在上風口;也可將風油精、清涼油直接噴灑塗抹在鞋、襪子上(兩小時一次),還可將食用獨蒜切片後,塗擦鞋、襪和褲子,防蚊蟲叮咬也有效。前述幾品聯用,驅蚊防咬效果會更好。
(3).中葯防禦法魚腥草、白芷、半邊蓮、青木香、七葉一枝花(根)、蒼術、雄黃(微量)等七味常用防毒蛇咬傷的中葯各等份,碾為細末兒,裝在小布袋裡,形如兒童玩耍的沙包,將其縫在外褲褲退的下擺位置,出釣時穿用,人到之處,蛇會主動避讓。經一采葯老農指點,筆者還用棉布縫制了兩只似護袖的腿護,其下掩腳踝,上在膝彎,將上述中葯加水兌進適量米醋泡汁,再將腿護放在葯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拿出勿暴曬,風涼干後,裝入塑料袋中,出釣前隔褲套在腿上系緊,其葯味濃烈,防護面積大,使用方便,驅蚊逐蛇效果獨特,防範蜈蚣、蠍蜂螫傷效果也很明顯。中葯汁冷儲起來,還可多次使用。
應當注意的是,雄黃有毒,在調配過程中,不能大量使用,也不可食用;米醋,本身有殺蟲、解毒、消毒作用,兌入上述葯中,可調理諸葯,更好地發揮葯效。
以上幾種方法,均為異味驅逐法和防禦法,因此使用時,不要污染水源,不要污染釣餌,魚見異味,也會像蚊、蛇一樣,避而遠之。中葯最好不要接觸人的皮膚,不要同食品、飲品放在一起。中葯汁浸泡的腿護用畢可用塑料袋封裝,注意防潮、能長期保證葯效。夜釣的物資盡量要多准備一點,以備後患。例如吸煙的釣友要多准備幾合煙,萬一沒有煙了,那個滋味可是相當難熬哦!
三、氣候
鯉、鯽、草魚等主要的鯉科魚類的生存溫度大致是0~40℃,適宜溫度大致是25~28℃。在這個適宜溫度范圍內,魚體內的消化酶最多,消化酶的活性強,因此,魚的攝食最旺盛,消化力強,消化率高,並且其代謝水平也最高。隨著溫度的下降,魚體內的消化酶數量減少,消化酶的活性急速減弱,所以,魚的消化力迅速下降,對食物的消化速度明顯減緩,其結果便是攝食量急劇下降!這就是在天氣驟然降溫或在有些往魚塘里放地下水時釣不到魚的真正原因。水溫越高,魚的生理活動越旺盛,需要的氧越多,耗氧率也就越高!魚的生理活動增強,但新陳代謝水平卻下降,消耗的營養物質多可吸收的營養卻少了很多!再加上缺氧,同樣會造成攝食量下降!所以在天氣悶熱時垂釣同樣很難有好的漁獲
四、釣場及釣點
選擇釣位,安全第一!!
(一)、釣場
最基本的外出垂釣條件就是要確定所去的垂釣水域是否有魚!在確定有魚之後,還應該對魚的種類、大小及密度做些詳細的了解,其次還要對已經釣到的魚的健康狀況進行目檢,看看魚的皮毛是否完整?是否患有各種常見的魚病?因為身體不健康的魚類攝食力較低,會直接影響到垂釣的效果!
1.我們去垂釣的水域一般都是一些面積不太大的魚塘或小型水庫,水的流動性不大且封閉性強,因此其水體環境很容易受到氣候的影響!天氣變化對水體環境的影響包括氣溫、日照、風、雨等,使水體的溫度缺乏穩定性,對魚的攝食、消化和生長都構成了重大的影響!
2.每當到了一個魚塘以後,包括以前曾來過或沒有來過的魚塘,首先要做的就是觀察,看周邊的環境;看水域面積的大小;看魚塘的形狀;看塘水的顏色;看風向與風力;看假如要進行垂釣時的最佳釣位在哪兒?看其他早到者的上魚情況如何?看所上魚的種類與大小;更重要的就是要看魚情如何?魚在塘中的密度(可以通過其他人的上魚時速來判斷)以及魚本身是否患有各種疾病等等,有經驗的職業漁翁通過這幾看,一般連問都不用問就能判斷出如果下鉤後會有什麼結果,然後就會對垂釣與否作出決定。現在,我們有很多漁友不太注重這些,或許是因為經驗不足,或許是因為"釣隱"太大.甚至等到了塘邊釣不魚時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只是一味地在考慮自己用的釣餌是否有問題?要知道垂釣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釣餌也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要多考慮和了解一下其他的環節!只有這樣才能知道釣餌的使用前提是什麼?才能知道釣不到魚的原因都有哪些?才能知道自己以後應該如何去垂釣
(二)、釣點可選在庫灣與大水面相交之處最好,白天釣魚的人因風大浪大往往喜釣灣子,庫灣里經常有充足的餌料,白天由於天熱躲進深水的大魚長期形成的條件反射紛紛傾巢出動,來到灣子附近覓餌,所以此處也就成為很好的釣點,夜間釣魚寧近勿遠,因夜間魚兒有順岸巡遊覓食的習慣,一般離岸4-5米即可。
1.釣熟不釣生也就是說,最好是到去過的熟地方進行夜釣,因為場地熟悉,對附近有所了解。當然釣手也有一種親切和安全感,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情況熟悉,如水中有什麼魚?用什麼釣餌等?要是到新地方就沒有那麼順利。需要花很長時間來熟悉周圍的環境!
2.夜間選好的釣位就是釣手在釣場臨時的「家」,這一夜的垂釣和生活都要以此為基礎。白天如感到釣位不佳,可以隨時挪一下地方,可晚上黑燈瞎火的,搬家太困難,所以釣位必需一次定位。晚上選釣位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釣用安全舒適;二是岸上釣位連著水下釣點,水下魚情要好。這兩者缺一不可。首先是人員的安全,如斜坡陡岸,怎能垂釣呢?釣位一定要選在平坦、乾燥、避風之處,可以減少蚊蟲的擾亂。也不可選低窪地帶作釣位,因為潮濕易藏蟲蠍;下雨時還易積水,往往又是流水的過道,夏天突然下雨是經常的事,不可不防。
3.釣點的選擇要注意信息收集(向「常客」或庫邊居民詢問),更重要的是在多次垂釣中摸索其規律,並做好記錄,如能畫出水庫的地形,水文圖更好。釣點不僅在於遠近而更應注意水深,不同地形同樣的距岸距離深度可相差很大,故以深度確定釣點比遠近確定釣點更科學,手竿通常釣1.5~2米深,海竿2~4米深。另外選點時要手海竿兼顧又互不幹擾,且釣點離帳篷不遠,否則夜間海竿上魚需要走較長的路程,既容易跑魚又易被蛇蟲咬傷。還要了解釣點周邊野生動物及牲畜情況,防止意外發生。夜間如想巡視應特別注意安全。如庫邊有船或自充氣船的釣友,夜間不可乘船改換釣點,夜間在較大的水庫中行船很易迷失方向,非常危險。另外,釣者還應明確水庫壩上是否建有水電站,水位是否會變動,否則一覺醒來釣點可能已是一片汪洋了。鯉魚喜弱光,好動,喜歡在有緩慢流水的地方嬉戲。水底的窪地.溝道.洞穴.經常垂釣的地方.陡坡旁.障礙物的周圍等是鯉魚經常活動的地方。所以,釣位應選在離這些地方較近的位置,將釣餌准確的投到釣點。
五、 釣餌及誘餌
釣餌淺談(釣餌分類)
現在的商品餌琳琅滿目而且種類繁多,但產品包裝上的"腥" 與"香"已經使很多垂釣者走進了誤區!在塘邊常聽到的問話就是:"你用的是腥食還是香食?"其實"腥"與"香"只能代表餌料的味道,不能說明其中的成份!用比較通俗的話說,用餌講究的是"葷"與"素"的搭配,也就是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的搭配!魚類按季節的變化會改變對食物種類的選擇,因為季節的不同,魚類自身所需的營養成份也不同。再有就是魚類對"葷"與"素"的選擇取決於自身的生存環境,也就是塘水的"肥"與"瘦".一般來說,"肥水"魚喜吃素,"瘦水"魚喜吃葷.除此之外還要對所釣之魚的習性做些必要的了解,看所釣之魚是否被"訓口"?以及這些所釣之魚的來源
(一)誘餌
1.(1)誘釣餌料配方,主釣鯉草魚;誘餌酒泡玉米摻30%,炒香的夫皮40%,熟黃豆泊30%,稍加水攪拌纂成雞蛋大的團,對准你的釣點打上十幾團。
(2)水庫應定時做重窩(在已了解魚情的情況下),首次布窩手竿至少1~2千克,誘餌應為粉狀、顆粒狀、塊狀混合誘餌(當然布窩量和用品還是應結合當地魚情,不可一概而論);餌料應防發酵、霉變,防雨淋,如使用蚯蚓應防高溫及水泡,夜間使用蚯蚓應隨時加蓋,否則會大量外逃。
(3)玉米糝兒30%,紅薯30%,小麥糝15%,炒黃豆粉10%,酒泡小米5%,白糖8%,蜂蜜2%。(海竿甜香)
(4)玉米糝兒30%,紅薯30%,炒大米粉10%,魚粉15%,炒黃豆粉10%,白糖5%。(海竿腥香)
(二)、釣餌
1:荒食(1份),藻鯉(1.5份)、鯉魚道(0.5份),麝香米(0.5份),藍鯽(0.5份)(鯉魚)
2:超級誘餌(1份),天源黃鯽(1份),荒王(1.5份),無雙(1.5份),酒泡大小米適量(鯉魚)
3.野戰918(1份),水之峰超級誘餌(1.5份),三元窩子料(3份),玉米香精(1小瓶),酒泡的大小米適量(鯉魚)
4.當地顆粒+野戰藍鯽+超誘(通殺)
5.野戰藍鯽+東峻+超誘(通殺)
6. 藍鯽2#+旺鯽2#(鯽魚)
7.單用十三快(鯽魚)
8. 藍鯽2#+超誘(鯽魚)
9.當地顆粒+酵香麩+荒食鯉藻(鯉魚)
一團團天然香甜的餌料使得大鯉大草們紛紛聞香下馬,聚之狂吞,卻不知岸上的釣手趁著夜色的掩護聚精會神,等著這些吃白食的傢伙們咬鉤拉漂,激動人心的人魚拉鋸大戰就要上演了。
六、夜釣的漂象
1.浮漂沒有落到指定的目數,並且稍稍一送。這是明顯的介面魚吃餌的表現。
2.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哆哆嗦嗦的送了上來。這個有可能小雜魚鬧的,根據我的經驗,10次8次提不到魚。
3.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猛往下一頓,接著就送了上來。這是鯽魚和噘嘴鰱子吃餌的表現。
4.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稍稍一送,接著猛的拉了下去,這是鯉魚的吃餌的表現。
5.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一送,接著橫著快速的走漂。這是鯽魚吃住食的表現。
6.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往上一送,接著斜著拉了一目,重復此動作兩次,便要打竿。這是草魚吃餌的表現。
7.浮漂落到指定的目數後,很慢的將浮漂拉了下去。這是螃蟹的吃餌方式。我曾用這個漂象釣獲20多個螃蟹。
8.浮漂打落水中,很久未見浮漂立起,這時應該打竿。這是中上層的魚將餌料接住。
漂象具體說起來相當多,我在這里就稍稍說明一下吧,釣友們按實際情況具體操作吧!
七、夜釣中注意事項
1.水庫夜釣,由於人少魚稀,久無魚汛,釣手可能很快放鬆警惕性,有的甚至進入夢鄉。有了魚汛,很可能就是「大個頭」。如是大魚咬鉤,很可能將魚竿拖走。為防不測,要將手繩掛上!寧可不要魚,也要保竿!
2.剛中魚的時候不要開燈,遛魚要沉著,魚的勁頭大時我們要順著魚走,魚的勁頭不大時,我們才能打開燈照魚,這時也是危險的,因為魚一見強光便會來一個猛沖!
3.夜晚釣魚要注意安靜,禁止大聲喧嘩,高談闊論。也要盡量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聲響。相反的是,我們有規律的打竿,提竿能夠更好的引魚!
4.如在垂釣過程中,發現不明物體的時候,一定要先將強光燈打開,並手持獵刀!
5.夜釣好歸好,但是不要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6.在往返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⑼ 夜釣應必備哪些物品
照明設備,漁具,食品及飲水,帳篷等等。
⑽ 一般夜晚釣魚有什麼技巧
照明設備
准備兩個燈,一個是頭燈,光線強度弱的即可,(因為魚怕光,頭燈的光線弱,可以降低魚對光的警覺性)頭燈的用途:裝餌,摘鉤,溜魚,解線結等。二是光線較強的燈,(因為在水庫釣魚的時候,不一定什麼時候就遇到什麼東東,所以准備光線強的燈,可以看清並採取相應措施)。光線較強的燈用途:照路,選釣點,照不明物體等。切記一點,晚上在提竿中大魚的時候,一定不要急著開燈,一定將魚溜的沒有力氣的時候,後再開燈照魚,這個時候不能急著抄魚,魚一見燈光,還會有一股沖勁,開著燈將魚溜翻後再用抄網起魚。夜釣始終記住一句話,魚怕光!
夜光棒
夜光棒應要多准備幾個,把最小號的夜釣發光棒、取出一支、把塑膠管取出剪成2段。而後把發光棒插入塑料膠管內、從漂合內取出一支大號(3號以上)漂。為了使夜釣時候浮漂靈敏度高,夜光棒座也可以選用競技夜光棒座。先把漂倒過來用漂角先在套了發光棒的塑料管內側,用漂角先穿通一次拔出後在用漂尖從剛才穿過的軌道穿入,這樣穿起來會比較容易些,穿到與塑料管頂部平齊就行了。
魚竿
(1)手竿2支,通常4.5米或以上,夜釣沒有必要用長桿再說操作也多有不便;海竿的長度及數量可根據釣點情況、夜釣人數、對象魚決定。
(2)釣組。夜間垂釣線組要大一點——我在夜間垂釣主線一般用2.5——3.0,子線2.0——2.5,鉤子用伊勢尼4號,具體還要根據魚的大小來定。手竿釣魚用台灣釣法釣組較好。建議使用優質夜光棒,套於台釣浮漂的漂尾尖端。如果晚上有風的話,可以將夜光棒插在浮漂的3目或者低點。
(3)餌料。水庫垂釣餌料使用很重要,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配方因季節、地域、水庫而異。應注意誘釣餌的一致性,且准備量要大。蚯蚓作為萬能釣餌也應常備。當然,夜釣前如能定時定點撒餌做人工魚道效果會更好。
(4)抄網、魚網、竿架。抄網應准備大號、中號各一副,分別放於手竿釣點及海竿起魚點;魚護用台釣魚護,深度應大於2米,口徑應大於30厘米,另外應備用一大型網式魚護單獨裝盛5千克以上的魚;竿架可用普通竿架亦可用台釣竿架
獵刀
用來防身,有備無患嘛!遮陽傘(最好准備兩把,一把用於釣點,一把可用於遮蔽帳篷外的重要物品,如漁具包、雜物包等)。
食品及飲水
食品及飲水的准備應計算準確,特別是白天晚上連軸轉的釣友更要准備充分。食品應當為高能量攜帶方便且不易變質的(我常用的食品為香腸加壓縮餅干,既營養又簡便)。水可准備礦泉水,白開水或淡鹽水,甜味飲料對補充水分不利。
野外急救包
急救包內應包括以下物品:創可貼、麝香壯骨膏、消炎鎮痛劑、紗布、綳帶、膠布。上述物品不僅應准備好還要會合理使用。另外,有特殊疾病的釣友如患高血壓、冠心病的釣友,出行最好慎重。
帳篷
應使用優質雙層帳,單層帳雨大時易滲漏,如已有單層帳的釣友,可准備一張較大的塑料薄膜將整個帳篷罩住,並用石塊在底部壓好。釣友應攜帶手機以利於通訊。
防蚊蟲
夜釣防蚊蟲叮咬的方法,隨著盛夏的到來,很多釣友選擇了夜釣,但蚊叮、蛇咬又是每個釣友必須時時提防的事。我們家鄉民間有許多對付蚊蛇叮咬的土方法,在實際使用中效果很好。現搜集、整理了幾法,獻給廣大釣友。
1)圈灑隔離法,出釣前准備一袋新鮮石灰,到釣場確定水下釣點後,在岸上座位的兩米左右,撒上一個石灰圈,不要留缺口,不要撒在浮草上;或者將食用生薑曬干碾成粉末兒,撒在岸上釣位四周,利用它們釋放的異味,形成一個安全帶,把蚊蟲和蛇隔離在圈外。
2)熏香驅除法,將市售的蚊香一至二盤,點燃後放在座位的上風口,或將花露水、風油精、清涼油的瓶(盒)蓋打開,放在上風口;也可將風油精、清涼油直接噴灑塗抹在鞋、襪子上(兩小時一次),還可將食用獨蒜切片後,塗擦鞋、襪和褲子,防蚊蟲叮咬也有效。前述幾品聯用,驅蚊防咬效果會更好。
3)中葯防禦法,魚腥草、白芷、半邊蓮、青木香、七葉一枝花(根)、蒼術、雄黃(微量)等七味常用防毒蛇咬傷的中葯各等份,碾為細末兒,裝在小布袋裡,形如兒童玩耍的沙包,將其縫在外褲褲退的下擺位置,出釣時穿用,人到之處,蛇會主動避讓。經一采葯老農指點,筆者還用棉布縫制了兩只似護袖的腿護,其下掩腳踝,上在膝彎,將上述中葯加水兌進適量米醋泡汁,再將腿護放在葯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拿出勿暴曬,風涼干後,裝入塑料袋中,出釣前隔褲套在腿上系緊,其葯味濃烈,防護面積大,使用方便,驅蚊逐蛇效果獨特,防範蜈蚣、蠍蜂螫傷效果也很明顯。中葯汁冷儲起來,還可多次使用。
應當注意的是,雄黃有毒,在調配過程中,不能大量使用,也不可食用;米醋,本身有殺蟲、解毒、消毒作用,兌入上述葯中,可調理諸葯,更好地發揮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