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血清蛋白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實驗為什麼樣品在濃縮膠中被壓縮成薄層
濃縮膠的作用原理
不連續緩沖系統的主要優點之一是可以使用稀樣品。這是因為在樣品進入分離膠以前,先經過大孔徑濃縮膠的遷移作用而被 濃縮至一極窄的區帶。其作用原理是在緩沖系統中的弱酸,如甘氨酸,在接近其pKa的pH值時,任何時候都只有一部分分子帶負電。如樣品和濃縮膠均用pH 6.7的Tris-HCI緩沖液,電極液用Tris-甘氨酸緩沖液。此時,甘氨酸很少解離,其有效泳動率很低,而氯離子卻有很高的泳動率,蛋白質分子的泳動率介於氯離子和甘氨酸之間。一旦加上電壓,作為先導離子的氯離子和作為尾隨離子的甘氨酸離子分離開來,並在其後面留下一個導電性較低的區帶。由於導電性與電場強度成反比,這一區帶便獲得較高的電壓梯度,並加速甘氨酸的泳動,使其趕上氯離子, 建立起甘氨酸和氯離子的電壓梯度和泳動率乘積的相等的穩定態,使這些帶電顆粒以相同速度泳動,兩種離子之間具有明顯的邊界。當甘氨酸、氯離子界面通過樣品進入濃縮膠時,在移動界面前有一低電壓梯度,在界面後有一高電壓梯度。由於在移動界面前的蛋白質泳動速度比氯離子低,因此氯離子能迅速越過。移動界面後的蛋白質處於較高的電壓梯度中,其泳動速度比甘氨酸快。因此,移動的界面將蛋白質分子堆積到一起,濃縮為一狹窄的區帶。蛋白質在移動界面中的濃縮作用僅取決於樣品和濃縮膠中的Tris-HCI的濃度,而與樣品中蛋白質的最初濃度無關。由於濃縮膠為大孔凝膠,故對樣品沒有分子篩作用。當移動的界面到達濃縮膠和分離膠的界面時,凝膠的pH值明顯增加,並導致甘氨酸的大量解離。此時甘氨酸的有效泳動率增加,使它越過蛋白質並直接在氯離子後移動。同時由於凝膠孔徑變小,使蛋白質分子的遷移率減小。於是蛋白質分子在均一的電壓梯度和pH值中泳動,並根據其固有的帶電性和分子大小進行分離。
Ⅱ 蘆薈凝膠的使用方法
1.潔面後,均勻敷於面部,20分鍾後清水洗凈。
建議:每隔一天使用一次,堅持下去,不久就可以重現水嫩嫩、白皙透亮的健康肌膚狀態。
2.直接塗於刀傷、燙傷、蚊蟲咬傷、痱子、濕疹等各種傷口,具有快速止血,止痛,鎮靜,消炎殺菌、促進傷口癒合等功效,傷口的癒合效果是普通葯物的2倍,且不留疤痕。
4、直接拍於皮膚,輕輕按揉至吸收,
5、補水面膜,將壓縮面膜紙浸足蘆薈凝膠汁,敷於面部皮膚或身體皮膚需要部位6~10分鍾。
6、直接塗與頭皮或頭發,養發護發
Ⅲ 瓊脂怎麼測定凝膠強度
凝膠強度低於1000的都屬於石花菜瓊脂粉,95度水泡一泡就能融化,凝膠強度高於1000的是江蘺菜瓊脂粉,需要開水煮沸才能完全融化。石花菜的彈性好,凝固點低,江蘺菜的硬度好。石花菜的用量大,江蘺菜的用量小,水粉比例400比1就能做出果凍狀,42度凝固。你比照這些特性進行比例小試。青島瓊脂製造有限公司回答。
Ⅳ 不連續凝膠電泳樣品壓縮成層的原理
不連續凝膠電泳樣品壓縮成層的原理:樣品在電泳開始時,通過濃縮膠被濃縮成高濃度的樣品薄層(一般能濃縮幾百倍),然後再被分離。當通電後,在樣品膠和濃縮膠中,解離度最大的Cl—有效遷移率最大。
濃縮效應樣品在電泳開始時,通過濃縮膠被濃縮成高濃度的樣品薄層,然後再被分離。當通電後,在樣品膠和濃縮膠中,解離度最大的Cl—有效遷移率最大,被稱為快離子,解離度次之的蛋白質則尾隨其後,解離度最小的甘氨酸離子(PI=6.0)泳動速度最慢,被稱為慢離子。
在變性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中
由於加入了變性劑——蛋白質變性劑常為SDS(SDS-PAGE),核酸變性劑常為尿素、甲醯胺等,故其分離僅依據於分子量大小。蛋白質的SDS-PAGE技術最初由shapiro於1967年建立,他們發現在樣品介質和丙烯醯胺凝膠中加入離子表面活性劑和強還原劑(SDS,即十二烷基硫酸鈉)後,蛋白質亞基的電泳遷移率主要取決於亞基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忽略電荷因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Ⅳ 聚乙烯醇水凝膠的實驗室制備方法
1、PVA選擇低醇解度的比如1788、2488溶解於冷水中,升溫到75度加速並全部溶解後,按PVA質量分數的0.5%-1%加入硼酸水溶液或者四硼酸鈉水溶液,快速攪拌一下就是水凝膠了。
2、凍干法,把PVA的水溶液進行反復低溫冷凍-化凍-冷凍-化凍,經過3、4個循環後PVA在物理變溫的情況下就形成了堅實的水凝膠
聚乙烯醇:有機化合物,白色片狀、絮狀或粉末狀固體,無味。溶於水(95℃以上),微溶於二甲基亞碸,不溶於汽油、煤油、植物油。
(5)凝膠怎麼壓縮擴展閱讀:
聚乙烯醇的特點:
1、物理性質受化學結構、醇解度、聚合度的影響。
2、聚乙烯醇分子中存在著兩種化學結構,即1,3和1,2乙二醇結構,但主要的結構是1,3乙二醇結構,即「頭·尾」結構。聚乙烯醇的聚合度分為超高聚合度(分子量25~30萬)、高聚合度(分子量17-22萬)、中聚合度(分子量12~15萬)和低聚合度〔2.5~3.5萬〕。
3、聚醋酸乙烯乳液聚合的乳化穩定劑。用於製造水溶性膠粘劑。用作澱粉膠粘劑的改性劑。還可用於制備感光膠和耐苯類溶劑的密封膠。也用作脫模劑,分散劑等。貯存於陰涼、乾燥的庫房內.防潮,防火。
Ⅵ 幾丁糖凝膠用的時候用調和壓縮嗎
有些就是必須調和的,不調和的話真的用不上不好用。
Ⅶ 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中為什麼濃縮膠會被壓縮成層如何調節凝膠的孔徑
我想樓主是不是想問濃縮膠的濃縮原理?
不連續系統的凝膠包括濃縮膠和分離膠。濃縮膠的孔徑大,分離膠的孔徑小。在電場的作用下,蛋白質顆粒在大孔膠中泳動時遇到的阻力小,移動快。而在小孔膠中泳動時遇到的阻力大,移動慢。因此,在兩層凝膠的交界處,由於凝膠孔徑的不連續性使樣品遷移受阻而壓縮成很窄的區帶。同時,由於在兩層凝膠中均有Tris和HCl。Tris的作用是維持溶液的電中性及pH。HCl在一定pH條件下易解離出Cl-
,它在電場中遷移率大,走在最前面,故稱為快離子或前導離子。電極緩沖液中的甘氨酸在pH8.3的緩沖液中解離度很小,僅為0.1-1%,因而在電場中遷移率很小,稱為慢離子或尾隨離子。大多數蛋白質在pH8.3或6.7時均帶負電荷,在電場中均移向正極,其有效遷移率介於快慢離子之間,於是蛋白質就在快慢離子間形成的界面處,被濃縮成極窄的區帶。就達到了壓縮效果。
如果想調節凝膠的孔徑,只要改變凝膠的濃度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濃縮膠中丙烯醯胺-甲叉丙烯醯胺的濃度在3%-5%,我的經驗是,垂直槽跑蛋白,小於3%的,濃縮膠就非常脆弱了,大於5%的,膠就相對脆硬了,最適合的濃度需要經過自己的實驗進行嘗試。
Ⅷ PAGE原理(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polyacry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是由丙烯醯胺單體和交聯劑甲叉雙丙烯醯胺在催化作用下形成的三維網狀結構物質。在不連續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中,凝膠的製作是分層進行的,因此凝膠不僅有分子篩效應,還具有濃縮效應。和瓊脂糖凝膠相比,聚丙烯醯胺凝膠難於制備和處理。它們的分離范圍較窄。但是它們也有突出的優點,由於是不連續的pH
梯度,故樣品被壓縮成一條狹窄的區帶,因而增強了分離效果,提高電泳解析度。尤其對小DNA
片段的分析(5~500bp)。在這一范圍內,僅差1bp
的DNA
分子也能清晰地分開。其次,DNA
純度很高。從聚丙烯醯胺凝膠中得到的DNA
純度很高以致於下步操作不用任何處理。還有,它的負載容量高。該膠的標准加樣槽中可以加入高達10mL
的DNA
樣品,而不影響電泳解析度。多應用於分離純化和鑒定大小為5~500bp
的DNA
片段。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有連續與不連續體系兩種,前者指在整個電泳體系中的緩沖液pH
值和凝膠孔徑大小相同,主要用於核酸分析。後者主要用於蛋白質樣品的分離,它除了電泳槽中的緩沖體系和pH
值與凝膠中不同外,凝膠本身也由緩沖體系、pH
值和凝膠孔徑不同的兩種凝膠堆積而成。
生物幫上面有這方面的詳細內容,分子生物學緩沖液
http://proct.bio1000.com/10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