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央行原行長稱年輕人靠借債過度消費,錯誤消費觀的元兇是房價嗎
並不是,這里說的過度消費是指信用卡、花唄、借唄、白條等消費信貸產品,這些選擇基本是在透支下個月的工資,導致年輕人周而復始進入惡性循環中,使保守的儲蓄觀念發生了改變,也導致我國年輕一代人的儲蓄率下調比較嚴重。
還好我不是新聞中的那類人,還好我兜里有些積蓄,還好我沒拖國家的後腿,否則我又該有負罪感了。
⑵ 有一個傳說中國老太太存錢買房是怎麼回事呀
我十幾歲的時候,就聽到這樣一個故事,大意是話說有一個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中國老太太攢了一輩子的錢,到了臨死前才攢夠了買新房的錢,才住上了新房,而美國老太太則先貸款,住進了新房,到死貸款也還完了,她也因此住了一輩子的新房。這個經濟故事的寓意很明顯,稱贊美國老太太的消費行為,嘲笑中國老太太的不識時務,是啊,同樣的收入,美國老太太相對於中國老太太來說,多會做人啊,多會懂得享受生活啊。在同樣的環境下,只不過是稍稍改變了消費模式,美國老太太就能提前住了一輩子的新房,而中國老太太卻是固執己見,在臨死前才圓了自己的住房夢,相對於現在的超前消費、透支消費的理念,中國老太太的攢錢消費理念真是太老土了。
當初我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雖然也頗為羨慕美國老太太聰明睿智的消費行為,懂得充分利用別人的錢進行提早消費,可也許是中國人傳統的保守理念的影響,總覺得美國老太太的這種超錢消費、高債消費的行為模式,不太符合筆者的胃口,因為其中蘊含的風險比較大,萬一經濟環境不好,或者是出現個天災人禍,而出現無法償還銀行貸款的情況,那房子豈不是會被銀行強行收回拍賣,要是錢還是不夠償還貸款的話,恐怕銀行要逼得筆者砸鍋賣鐵、傾家盪產了!
因此一事有一其利,難免會有其害,超前消費、高債消費模式雖然能夠讓人提早獲得消費品,但是其中也蘊含了不容忽視的高風險因素。雖然美國老太太提早住進了新房,但是住的不安心,住的有些心驚膽顫,老是擔心有個天災人禍的什麼,而中國老太太遲了點住進新房,但是卻住的安安穩穩、舒舒服服,根本不會擔心哪天會又有張銀行的賬單來催你還款。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大爆發和進一步蔓延,毫無疑問就是對美國老太太這種超前消費、高債務消費模式的總清算。所謂次級貸款,是指在美國向信用分數低、收入證明缺失、負債較重的人提供的住房貸款。根據有關統計顯示,2001年全美25%次級抵押貸款發放給了那些像美國老太太一樣的收入證明缺失的借款人,但2006年這個比例已升至45%。更令人驚愕的是,一些貸款機構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貸款方式,貸款人可以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購房,僅需聲明其收入情況,無需提供任何有關償還能力的證明。美國消費文化和美國金融機構對超前消費、高債消費模式的鼓勵和縱容,使得很多並沒足夠收入來償還貸款的低收入人士,也可以通過次級貸款而購買住房,結果使得美國的次貸危機越吹越大,越演越烈,而華爾街的一系列的金融創新產品更加使得次級貸債務被全球的金融機構大量增持,這也就是意味全球的金融資本都被吸引到美國次貸泡沫的創造過程中,全球投機資金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國次貸泡沫被吹的更加龐大了。現在沒有人能夠准確估計出次貸市場以及其金融衍生品究竟涉及到多大規模的資金量,因為它涉及了太多數量的投行、基金公司和銀行機構等等,不過有專業人士保守估算會有5—6萬億美元左右的規模。
從2004年開始到2006年的兩年之間,美聯儲的17次大幅度加息行為,終於刺破了這巨大、輝煌一時的次貸泡沫,美國房貸市場逐漸步入了衰退階段。還款利率的大幅度上升和房價的下跌,使得美國的次貸市場違約率大幅度上升了,而這對美國的次貸市場和大量投資次貸債務的投行和金融機構造成了致命打擊,2007年4月2日,美國第二大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的破產事件,意味次貸危機由此正式爆發了。從此以後,美國的金融市場就陷入了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震驚詫異、影響重大的動盪事件之中,兩家最大的房貸公司房利美、房貸美被美國政府接手了,而貝爾斯登的垮台、美林證券被接管、百年投行雷曼兄弟的破產、全美最大的儲蓄及貸款銀行——華盛頓互助銀行的倒閉及最為著名的花旗銀行的岌岌可危的情況,這些事件表明美國的次貸危機正在逐步演變為全面的金融危機,金融海嘯正在逐步逼近,一時間之間,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的美國,作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華爾街,到處是一片人心惶惶,風聲鶴唳的可憐景象。
面對這樣的金融災難,美國老太太終於哭了,因為不僅她的房子要被銀行強行收回拍賣出去了,而且還要背負一身的債務要償還,奮鬥了一輩子,可是由於自己的貪婪,由於自己的超前消費,由於自己的高債消費,現在是自釀苦果,到了老年時候依舊是兩手空空,一身債務,流離失所,可悲可嘆。此時的中國老太太也終於笑了,笑得多麼開心,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錢, 到了派上大用場的時候,房子價格直線下跌,看見美國老太太的房子拍賣價格只有原先的四分之一了,眼睛都笑眯了,下了決定,買了!這美國老太太的房子住的真是舒服啊,中國老太太心裡暗自思量。到老年的時候,中國老太太不但舒舒服服、安安心心住上了新房,還因此攢下了一大筆的積蓄,老年日子過的是悠閑舒心。在這兩位老太太的一哭一笑之中,我們不僅可以細細琢磨其中的經濟學原理,而且也慢慢品嘗出不同的人生態度和處事方式所帶來的不同結果,發人深思
⑶ 現在的年輕人超8成買房者需貸款,你覺得這種消費觀可取嗎
個人認為年輕人貸款買房,不是消費觀念的問題,並沒有可取可取的說法。說實話,估計誰也不願意貸款買房吧,誰都願意直接一次性付清,還可以享受優惠!最重要的還是沒錢啊!
貸款本來就是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進行的提前消費行為,這一行為是建立在你擁有足夠的能力下進行的,而不是過度地透支。如果你覺得買房後壓力過大,說明你購買房產的時候是過度透支了,所以才為覺得壓力太大或者是承受不了。因為在正常有能力情況下,有了房貸可能只會下降了你原有的生活質量,但是不會對你造成過度的壓力。貸款購房的目的是讓你可以提前購買,但是如果你的能力是無法承受的話,那麼貸款的風險是非常巨大的,那一天不小心失業或者是家裡突然急需用錢的時候,你就有可能會造成斷供,到時就是財物兩失了。
所以,年輕人貸款買房,壓力巨大啊!
⑷ 張庭一條牛仔褲穿20年,卻反手就買17億樓房,你認同她的消費觀嗎
其實還是很認同的。買房子大多都是 有“投資”的成分在,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生活中能省之處節儉,同時也不放棄拓展資本的機會,其實沒毛病。
比如說中國漢文帝劉恆,史書記載他的袍子縫縫補補穿了20年,上面滿是補丁。帝王不是個差錢的職業,可是他一生的節儉是為了不鋪張浪費,將國庫資本用於百姓生民。張庭她說她的褲子可以穿20年,首先我們先推理一下:首先這一條褲子質量和做工不會差,不然穿不了這么久;其次她的的身材這么多年過去了沒有太大的變化,不然穿不上;最後她有資本在當時買一個這樣得體的褲子,一直沒扔,說明她的節儉意識是從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這么多年來保持初心。
未來的路終究是要給孩子們走的,我們的生活習慣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下一代的理念和消費觀。若是只想自己一生快樂無虞,今朝有酒今朝醉也好。若是想下一代能有自己的資本,還是提前培養勤儉節約和理性投資的技巧吧。
⑸ 你見過哪些奇葩的消費觀
你見過哪些非常奇葩的消費觀
無論在什麼時候人都是需要消費的,簡單的來說無論你在哪裡,你在做什麼都是需要花錢的。眾所周知,花錢容易賺錢難。所以在自己想要買什麼東西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備,自己是否有能力償還,或者是消費你所想要的東西。而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那些讓人感覺非常奇葩的消費觀。
第一種月入三千的白領每年都在換蘋果手機。
對於現在大環境而言,很多人的工資都是非常低的,比如說那些現在正在當白領的人,月入工資可能僅僅只有三千元。月入三千元的工資,加上房租水電吃喝可能就已經不剩多少了,就是這樣的一種人居然每年都在換新的蘋果手機。蘋果手機最大的好處就是配置高,而且使用速度比較快,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特點,所以很多人都願意購買蘋果手機。但是大家卻沒有想到這屬於超前消費,未來可能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經濟壓力。
⑹ 女子畢業 9 年貸款買兩套房,一年買衣服不超百,每月儲蓄率達 90%,你認可這樣的消費觀嗎
認可。
小姑娘通過自己努力買房
其實這是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無論生活在幾線城市,買房都是不容易的,因為當地的物價水平和工資其實是成正比的,三四線工資低,但是房價也低,能攢錢付首付的同時還是需要還房貸的,她能付的起,說明她有足夠的能力,我們這一代人的思想是,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租的房子再好再漂亮那都是別人的,骨子裡刻著的是【我的就是我的】思想根深蒂固,而且房子是升值資產,如果以後老了,還能出手,作為自己老年生活的依託,何樂而不為。
節儉的生活方式
且不論什麼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節儉,基於職業目標來說,她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是嗎?人總歸有目標,朝著目標努力,說明她是一個積極進取的人,為了自己心中的目標,她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達到,穿別人的衣服,買打折菜,買東西貨比三家,可買可不買就不買,這樣的生活方式,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三三兩兩,但她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做到了極致,這也體現了她的自律,極度自律是每一個人在生活中做不到的事,與其說有人不贊同她的生活方式,不如說,那是嫉妒。
有沒有必要一輩子過苦日子
有人說,我們就應該活在當下,因為人只有一輩子,沒有必要苦哈哈的過日子,當然過什麼樣的日子是自己的選擇,沒人會干涉你的選擇,日子都是自己的,面子也是自己的,她過的開心舒適就好,也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贊揚或者是詆毀,活在當下也沒有錯,大家都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活,就算拜金女,那也是別人喜歡的方式,別人不吃你的,不用你的,不花你的,所以別人的生活我們只是吃個瓜,沒有好壞區分。
⑺ 北京女子畢業9年貸款買兩套房,一年買衣服不超百,你認可這樣的消費觀嗎
畢業九年買兩套房是很厲害,但是這樣的消費觀念我真的沒辦法認同,直接拉低了生活質量。我的同邊也有很多很厲害的朋友,有些人畢業幾年在沒有家人的幫助下在大城市買了房安了家,我們也表示很羨慕,覺得人家特別厲害。但是身邊沒有哪個朋友是因為買房降低了生活質量的,都是在能力范圍之內,買了房會困難一些,但也不至於一年不怎麼消費。王女士從小就缺乏安全感,她的經歷讓她把存錢當成一項重要的使命。還沒有畢業的時候,王女士就在家附近買了一套小房子,畢業以後又存錢買了一套房。對於王女士來說,有房子才有安全感,存錢是她唯一的樂趣,這些年她省吃儉用到了摳門的程度,她不跟朋友聚會、不到外面用餐、撿朋友的衣服穿生活已經沒有了其他樂趣。
這樣的生活方式也會影響交際圈,長時間不參加朋友同學之間的聚會,會讓人覺得王女士不合群。而且長時間這樣摳門會形成一種不願意花錢的消費觀念,正如王女士所說的,看到別人花錢就覺得難受,這已經是存在心理問題了。
⑻ 你見過哪些消費觀讓你覺得非常的奇葩
如何消費要根據自身的收入、家庭、經濟狀況等多種因素決定。例如,一個月收入不到3000錢的白領,每年都會購買最新的蘋果手機,這種消費觀念就非常奇葩。又例如,孩子即將上大學,處處都是花錢的地方,卻依舊大手大腳,不準備學費,這也是非常奇葩的消費觀。再例如,農村人房子破破爛爛,卻貸款買了一輛10萬塊以上的小汽車,這是不是更奇葩?以下,趣評就為大家介紹4種奇葩的消費觀。
歡迎大家討論,說說你看過的其他消費觀念?
⑼ 過度消費、奢侈消費,被精緻窮綁架的成年人,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這事兒必須得舉例子,講故事,要不怕大家看不懂!
故事一:文文的奢侈消費!
曾經手機售後的同事,做配件的,她說自己的父母都是老師,退休工資都好幾千的那種,家裡就她一個女兒,什麼都可著她,她上班就是為了消磨時間而已!
愛馬仕的絲巾,古馳的包,商場限量版的鞋,我們一直認為,只有富二代才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原來退休老師的孩子也能如此!
總結:
如今年輕人的消費觀我是真看不上,跟大家說說我的消費觀吧,有多少錢,使多大勁,我可以首付六萬,買個二十萬的小房子,不用租房子,每月固定還房貸,房子小,自己的家,不丟人,我不用信用卡,不用花唄,窮了吃米,吃面,不吃肉,堅決不用別人的錢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