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功率控制命令

功率控制命令

發布時間:2022-08-12 04:01:52

⑴ 有誰知道

一般來說由於技術上的原因,通話時cdma的輻射是gsm的二十分之一,但是絕對不是因為輻射小,造成的因功率小而信號差,只是網路信號覆蓋的問題而已。
眾所周知,由於cdma (is-95) 系統中採用快速的反向功率控制、軟切換、語音激活等技術,以及is-95規范對手機最大發射功率的限制,使cdma手
機在通信過程中輻射功率很小而享有「綠色手機」的美譽
。但最近有一些報導對「綠色手機」提出了質疑,認為gsm手機與cdma手機幅射相當,其基本觀點是gsm手機只有八分之一的時間產生幅射,因此gsm手機與
cdma手機的sar值 (人體單位質量吸收的射頻功率) 大體相當。

到底gsm手機和cdma手機輻射功率誰大誰小或相差多少,為得出實際的客觀的比較結果, 由一家國際著名的cdma技術權威公司和國內某知名的gsm網路優化
公司工程技術人員於2001年12月上旬沿北京市二環路全線進行了cdma和gsm現網中手機發射功率的測試。

測試結果表明,在二環路上cdma手機平均發射功率為2.4 dbm (1.72毫瓦), gsm手機平均發射功率為28.9 dbm(773毫瓦),考慮到
gsm手機只在八分之一時間內發射,gsm 手機在時間上的等效平均發射功率可減少到96.63mw(19.85dbm)。由此而見,cdma手機的平均發射功
率相當於gsm手機在時間上的等效平均發射功率的1.78%。

cdma和gsm系統對手機發射功率要求比較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cdma和gsm相關技術規范對手機發射功率的要求。目前普遍使用的gsm手機900mhz頻段最大發射功率為2w (33dbm),
1800mhz頻段最大發射功率為1w (30dbm),同時規范要求,對於gsm900和1800頻段,通信過程中手機最小發射功率分別不能低於5dbm和
0dbm。cdma is-95a規范對手機最大發射功率要求為0.2w-1w(23dbm-30dbm),實際上目前網路上允許手機的最大發射功率為
23dbm (0.2w),規范對cdma手機最小發射功率沒有要求。

在實際通信過程中,在某個時刻某個地點,手機的實際發射功率取決於環境,系統對通信質量的要求,語音激活等諸多因素, 實際上就是取決於系統的鏈路預算。在通常
的網路設計和規劃中, 對於基本相同的誤幀率要求, gsm系統要求到達基站的手機信號的載干比通常為9db左右,由於cdma系統採用擴頻技術, 擴頻增益對
全速率編碼的增益為21db, (對其他低速率編碼的增益更大), 所以對解擴前信號的等效載干比的要求小於 -14db! (cdma系統通常要解擴後信號的
值為7db左右,)。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gsm和cdma手機發射功率的初始值的取定及功率控制機制。手機與系統的通信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接入階段,二是話務通信階段。對於 gsm系統,手機在隨機接入階段沒有進入專用模式以前,是沒有功率控制的,為保證接入成功,手機以系統能允許的最大功率發射 (通常是手機的最大發射功率)。在分配專用信道(sdcch或tch)後,手機會根據基站的指令調整手機的發射功率,調整的步長通常為2db。調整的頻率為60ms一次。

對於cdma系統,在隨機接入狀態下,手機會根據接收到的基站信號電平估計一個較小的值作為手機的初始發射功率, 發送第一個access probe,如果在
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得到基站的應答信息,手機會加大發射功率,發送第二個access probe,如果在規定時間內還沒有得到基站的應答信息,手機會再加大發射 功率。這個過程重復下去,直到收到基站的應答或者到達設定的最多嘗試次數為止。在通話狀態下,每1.25ms 基站會向手機發送一個功率控制命令信息,命令手機增大或減少發射功率, 步長為1db。

由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出,總體而言,考慮到cdma系統其他獨有的技術, 如軟切換, rake接收機對多徑的分集作用,強有力的前向糾錯演算法對對上行鏈路預算的
改善, cdma系統對手機的發射功率的要求比gsm系統對手機發射功的要求要小得多. 而且gsm手機在接入過程中以最大的功率發射,在通話過程中功率控制速度較慢,所以手機以大功率發射的機率較大;而cdma手機獨特的隨機接入機制和快速的反向功率控制,可以使手機平均發射功率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述的定性分 析結論在後面的實際測量中得到了驗證。

路測試驗描述和結果分析

路測實驗進行了cdma和gsm手機在實際通信過程中發射功率的測試。cdma測試手機和gsm測試手機同時拔打1861, 汽車內收音機調整到適當音量,摸擬
雙向通話。車速40km左右。gsm手機每480ms抽樣一次,cdma手機每20ms抽樣一次。

cdma 手機的線性平均發射功率為2.4dbm (1.72毫瓦),以最大功率 (23dbm, 0.2瓦) 發射的概率為0.2%;gsm手機的線性平均發射 功率為28.9dbm (773毫瓦),以最大功率(2瓦)發射的概率為21.8%。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北京市區的北京移動gsm網路已相當成熟,基站間距較小,gsm手機可以較小功率發射; 而cdma網路處於發展階段, 網路優化後, 對cdma手機發功率的要求會更小。

⑵ 為什麼QAM抗干擾能力比MSK好

PTs:發信機功率

PTj:干擾信號功率

GTs:發信機天線增益

GTj:干擾機天線增益

Ls:有用信號路徑損耗

Lj:干擾信號路徑損耗

GRs:收信機接收有用信號時的天線增益

GRj:收信機接收干擾信號時的天線增益

因此,降低輸入擾信比的途徑又可以分為降低干擾信號、提高有用信號、增大有用信號與干擾的時頻域重合損耗三部分。

1. 降低干擾信號

對於移動通信來說,干擾分為網內干擾和外干擾,網外干擾除了進行掃頻排查外干擾信號源外,我們對PTj、GTj、Lj、GRj無法隨意改變。

至於網內干擾的控制,各種制式的移動通信系統採取手段基本相同,有以下手段:

降低GTj/ GRj:使用定向天線對小區扇區化,把旁瓣對准不希望覆蓋的區域,相當於降低了干擾/被干擾方向的增益;TDSCDMA和TDD-LTE系統還用到了智能天線(波束賦形),效果更佳。

降低PTj:使用功率控制及DTX不連續發射等。

功率控制是控制網內干擾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對於GSM系統,功率控制命令通過SACCH下發,控制周期為3個測量報告的時間,約1.5秒一次。3G和4G的功率控制類似,分為開環功控和閉環功控兩種,簡單地說,開環功控就是無反饋的功率控制,一般用在初始接入階段,而閉環功控根據反饋值的類型和反饋單元,又分為內環和外環。不同系統的功率控制速度不一樣,WCDMA的功率控制速度是1500HZ,CDMA2000的功控速度是800HZ,LTE功率控制速度是200HZ。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遠近效應的存在,上行更容易受干擾,因此移動通信中的功率控制主要指上行功控。

2.提高有用信號

提高有用信號的手段有以下幾種:

1)提高發射功率PTs

發射功率的提升受限於硬體設備,而且對於移動通信而言,每個用戶不但是己方的信號源,同時又是其他用戶的干擾源,因此單純提高發射功率在改善了己方的通信效果的同時,會增加網內其他用戶的干擾,整體來看不一定有好處。故,移動通信中採用功率控制的手段來調整功率,保證每個用戶的功率剛剛夠用就行。

2)分集接收提高接收功率Psi

所謂分集接收,是指接收端對它收到的多個互相獨立(攜帶同一信息)的衰落特性信號進行特定的合並處理,以降低信號電平起伏的辦法。包括接收和合並處理兩部分。

接收方式常用的有三種:空間分集、極化分集、時間分集。

空間分集:採用空間上相對獨立的多付接收天線來接收信號,然後進行合並,為保證接收信號的不相關性,這就要求天線之間的距離足夠大,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了接收到的多徑信號的衰落特性不同,接收天線之間的距離至少大於10個波長。是最常用的一種分集方式。

極化分集:採用不同極化方式的多付接收天線來接收信號,然後進行合並。移動通信中常見的為正負45度極化天線。

時間分集:時間分集的代表是Rake接收技術。RAKE接收技術是CDMA移動通信系統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可以在時間上分辨出細微的多徑信號,對這些分辨出來的多徑信號分別進行加權調整、使之復合成加強的信號。

合並方式有三種:最大比值合並、選擇式合並、等增益合並。最常用的是最大比合並,該方案在接收端只需對接收信號做線性處理,簡單易實現,在接收端由多個分集支路,經過相位調整後,按照適當的增益系數,同相相加,再送入檢測器進行檢測,合並產生的增益與分集支路數N成正比。

除了早期工程建設遺留下個別單極化天線外,所有制式的移動通信均使用了極化分集和空間分集,而Rake接收僅用於CDMA系統。

3. 增大Lf/Lp/Lt

這三種方法的原理分別是:

Lf:從頻域將干擾和有用信號錯開,由於民用移動通信的頻段不能自主確定,因此限制了此種抗干擾方式的使用。

Lp:在極化方向上跟干擾隔離,但由於移動通信中電波在傳播過程中極化方向頻繁變化,因此無法用增加Lp的方式來減少干擾。

Lt:從時域上隔離干擾,一般用於軍用,比如猝發傳輸技術,將數據壓縮在一個突發脈沖中傳輸,讓敵方來不及干擾。

⑶ DCI格式是什麼意思

下行傳輸信道和控制信息
(1)廣播信道
圖3-26給出了BCH傳輸信道的處理結構。達到編碼單元的數據,一個TTI(40ms)中最多有一個傳輸塊。其編碼流程如下。

● 向傳輸塊增加CRC。
● 信道編碼。
● 速率匹配。
①傳輸塊CRC添加。BCH傳輸塊的錯誤檢測通過CRC提供。

● 被調度的PUSCH的傳輸功率控制命令(2bit)。
● 解調用導頻的循環移位(3bit)。
● 上行子幀序號(應用於TDD模式)。
● CQI請求(1bit)。
b.DCI格式1。DCI格式1用於傳輸應用SIMO操作的DL-SCH分配信息。
下述信息將通過DCI格式1進行傳輸。
● 資源分配頭(資源分配類型0或者1,lbit)。
● 資源塊分配。
● 調制與編碼方式(5bit)。
● HARQ進程數(FDD為3bit,TDD為4bit)。
● 新數據指示(1bit)。
● 冗餘版本(2bit)。
● PUCCH以及持續調度的PUSCH的傳輸功率控制命令(2bk)。
c.DCI格式lA。DCI格式lA用於簡化傳輸應用SIMO操作的DL-SCH分配信息。下述信息將通過DCI格式lA進行傳輸。
● 格式0和格式lA區分的標志(1bg)。
● 分布式傳輸標志(1bit)。
● 資源塊分配。
● 調制與編碼方式(5bit)。
● HARQ進程數(FDD為3bit,TDD為4bit)。
● 新數據指示(1bit)。
● 冗餘版本信息(2bit)。
● PUCCH以及持續調度的PUSCH的傳輸功率控制命令(2bit)。
d.DCI格式2。DCI格式2用於傳輸應用MIMO操作的DL-SCH分配信息。下述信息將通過DCI格式2進行傳輸。
● 資源分配頭(資源分配類型0或者類型1,lbit)
● 資源塊分配。
● PUCCH以及持續調度的PUSCH的傳輸功率控制命令(2bit)。
● 層數目(2bit)。
● HARQ進程數(FDD為3bit,TDD為4bit)。
● HARQ交換指示(1bit)。
● 預編碼信息。
● 預編碼確認(1bit)。
另外,DCI格式2還用來傳送調制編碼方式、新數據指示和冗餘版本等信息。這些信息的數量和MIMO碼字有關。對於第一個碼字,各信息的比特數量如下。
● 調制與編碼方式(5bit)。
● 新數據指示(1bit)。
● 冗餘版本(2bit)。
對於第二個碼字,各信息的比特數量如下。
● 調制與編碼方式(3bit)。
● 新數據指示(1bit)。
● 冗餘版本(2bit)。
e.DCI格式3。DCI格式3用於傳輸PUCCH和PUSCH的傳輸功率控制命令,使用2bit進行功率調整。下述信息將通過DCI格式3進行傳輸:用戶1,用戶2,…,用戶N的傳輸功率控制命令。
f.DCI格式3A。DCI格式3A用於傳輸PUCCH和PUSCH的傳輸功率控制命令,使用1bit進行功率調整。下述信息將通過DCI格式3A進行傳輸:用戶1,用戶2,…,用戶2N的傳輸功率控制命令。
②RC添加。DCI傳輸塊的錯誤檢測通過CRC提供。

(5)HARQ指示
到達編碼單元的HARO指示表示HARO的應答信息。圖3-30給出了其編碼流程。

HARQ指示按照表3-57進行信道編碼,其中肯定應答用HI=0表示,否定應答用HI=1表示。

⑷ 通信原理中怎麼使系統總功率最大

通信原理中使系統總功率最大可降低PTj:使用功率控制及DTX不連續發射等。功率控制是控制網內干擾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對於GSM系統,功率控制命令通過SACCH下發,控制周期為個測量報告的時間,約。秒一次。G和G的功率控制類似,分為開環功控和閉環功控兩種,簡單地說,開環功控就是無反饋的功率控制,一般用在初始接入階段,而閉環功控根據反饋值的類型和反饋單元,又分為內環和外環。不同系統的功率控制速度不一樣,WCDMA的功率控制速度是HZ,CDMA的功控速度是HZ,LTE功率控制速度是HZ。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遠近效應的存在,上行更容易受干擾,因此移動通信中的功率控制主要指上行功控。提高有用信號提高有用信號的手段有以下幾種:)提高發射功率PTs發射功率的提升受限於硬體設備,而且對於移動通信而言,每個用戶不但是己方的信號源,同時又是其他用戶的干擾源,因此單純提高發射功率在改善了己方的通信效果的同時,會增加網內其他用戶的干擾,整體來看不一定有好處。故,移動通信中採用功率控制的手段來調整功率,保證每個用戶的功率剛剛夠用就行。)分集接收提高接收功率Psi所謂分集接收,是指接收端對它收到的多個互相獨立(攜帶同一信息)的衰落特性信號進行特定的合並處理,以降低信號電平起伏的辦法。包括接收和合並處理兩部分。接收方式常用的有三種:空間分集、極化分集、時間分集。

⑸ CDMA是什麼

CDMA專業定義

CDMA是碼分多址的英文縮寫(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數字技術的分支--擴頻通信技術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而成熟的無線通信技術。CDMA技術的原理是基於擴頻技術,即將需傳送的具有一定信號帶寬信息數據,用一個帶寬遠大於信號帶寬的高速偽隨機碼進行調制,使原數據信號的帶寬被擴展,再經載波調制並發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偽隨機碼,與接收的帶寬信號作相關處理,把寬頻信號換成原信息數據的窄帶信號即解擴,以實現信息通信。

CDMA技術背景

CDMA技術的出現源自於人類對更高質量無線通信的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戰爭的需要而研究開發出CDMA技術,其思想初衷是防止敵方對己方通訊的干擾,在戰爭期間廣泛應用於軍事抗干擾通信,後來由美國高通公司更新成為商用蜂窩電信技術。1995年,第一個CDMA商用系統運行之後,CDMA技術理論上的諸多優勢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從而在北美、南美和亞洲等地得到了迅速推廣和應用。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香港、韓國、日本、美國都已建有CDMA商用網路。在美國和日本,CDMA成為國內的主要移動通信技術。在美國,10個移動通信運營公司中有7家選用CDMA。到今年4月,韓國有60%的人口成為CDMA用戶。在澳大利亞主辦的第28屆奧運會中,CDMA技術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CDMA技術標准

CDMA技術的標准化經歷了幾個階段。IS-95是cdmaONE系列標准中最先發布的標准,真正在全球得到廣泛應用的第一個CDMA標準是IS-95A,這一標准支持8K編碼話音服務。其後又分別出版了13K話音編碼器的TSB74標准,支持1.9GHz的CDMA PCS系統的STD-008標准,其中13K編碼話音服務質量已非常接近有線電話的話音質量。隨著移動通信對數據業務需求的增長,1998年2月,美國高通公司宣布將IS-95B標准用於CDMA基礎平台上。IS-95B可提供CDMA系統性能,並增加用戶移動通信設備的數據流量,提供對64kbps數據業務的支持。其後,cdma2000成為窄帶CDMA系統向第三代系統過渡的標准。cdma2000在標准研究的前期,提出了1X和3X的發展策略,但隨後的研究表明,1X和1X增強型技術代表了未來發展方向。

CDMA技術的標准化,推進了這項技術在世界范圍的應用。目前,在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CDMA技術已獲得了較大規模的應用。在一些歐洲國家,一些運營商也建起了CDMA網路。據CDG(世界CDMA發展集團)統計,1996年底CDMA用戶僅為100萬;到1998年3月已迅速增長到1000萬;截至1999年9月,用戶數量已超過4000萬。2000年初全球CDMA行動電話用戶的總數已突破5000萬,在一年內用戶數量增長率達到118%。CDG表示,目前亞洲已經成為CDMA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亞洲地區CDMA用戶數量比一年前增長88%,達到2800萬。美國地區的增長率更是高達143%,達到1650萬,但用戶絕對數量要低於亞洲,在亞太地區,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泰國、印度、菲律賓、紐西蘭、孟加拉國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已建有CDMA商用網路,用戶數量已超過2100萬戶。增長率位於第三的是中美洲和南美洲,CDMA用戶數量達到500萬。CDG還表示,今後全球CDMA市場中,中國大陸地區的增長潛力最大,估計2003年中國大陸市場的用戶數量可以達到4000萬。

CDMA是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在2G階段,CDMA增強型IS95A與GSM在技術體制上處於同一代產品,提供大致相同的業務。但CDMA技術有其獨到之處,在通話質量好、掉話少、低輻射、健康環保等方面具有顯著特色。在2.5G階段,CDMA2000 1X RTT 與GPRS在技術上已有明顯不同,在傳輸速率上1X RTT高於GPRS,在新業務承載上1X RTT比GPRS成熟,可提供更多的中高速率的新業務。從2.5G向3G技術體制過渡上, CDMA2000 1.X向CDMA20003.X過渡比GPRS向WCDMA過渡更為平滑。

CDMA所具優勢

(1) 系統容量大
理論上,在使用相同頻率資源的情況下,CDMA移動網比模擬網容量大20倍,實際使用中比模擬網大10倍,比GSM要大4-5倍。

(2) 系統容量的配置靈活
在CDMA系統中,用戶數的增加相當於背景雜訊的增加,造成話音質量的下降。但對用戶數並無限制,操作者可在容量和話音質量之間折衷考慮。另外,多小區之間可根據話務量和干擾情況自動均衡。
這一特點與CDMA的機理有關。CDMA是一個自擾系統,所有移動用戶都佔用相同帶寬和頻率,打個比方,將帶寬想像成一個大房子,所有的人將進入惟一的大房子。如果他們使用完全不同的語言,他們就可以清楚地聽到同伴的聲音而只受到一些來自別人談話的干擾。在這里,屋裡的空氣可以被想像成寬頻的載波,而不同的語言即被當作編碼,我們可以不斷地增加用戶直到整個背景噪音限制住了我們。如果能控制住用戶的信號強度,在保持高質量通話的同時,我們就可以容納更多的用戶。

(3) 通話質量更佳
TDMA的信道結構最多隻能支持4Kb的語音編碼器,它不能支持8Kb以上的語音編碼器。而CDMA的結構可以支持13kb的語音編碼器。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通話質量。CDMA系統的聲碼器可以動態地調整數據傳輸速率,並根據適當的門限值選擇不同的電平級發射。同時門限值根據背景雜訊的改變而變,這樣即使在背景雜訊較大的情況下,也可以得到較好的通話質量。另外,TDMA採用一種硬移交的方式,用戶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通話的間斷,在用戶密集、基站密集的城市中,這種間斷就尤為明顯,因為在這樣的地區每分鍾會發生2至4次移交的情形。而CDMA系統「掉話」的現象明顯減少,CDMA系統採用軟切換技術,「先連接再斷開」,這樣完全克服了硬切換容易掉話的缺點。

(4) 頻率規劃簡單
用戶按不同的序列碼區分,所以不相同CDMA載波可在相鄰的小區內使用,網路規劃靈活,擴展簡單。

(5)建網成本低
CDMA技術通過在每個蜂窩的每個部分使用相同的頻率,簡化了整個系統的規劃,在不降低話務量的情況下減少所需站點的數量從而降低部署和操作成本。CDMA網路覆蓋范圍大,系統容量高,所需基站少,降低了建網成本。
CDMA數字移動技術與現在眾所周知的GSM數字移動系統不同。模擬技術被稱為第一代行動電話技術,GSM是第二代,CDMA是屬於移動通訊第二代半技術,比GSM更先進。

CDMA技術持點

1.CDMA是擴頻通信的一種,他具有擴頻通信的以下特點:

(1)抗干擾能力強。這是擴頻通信的基本特點,是所有通信方式無法比擬的。
(2)寬頻傳輸,抗衰落能力強。
(3)由於採用寬頻傳輸,在信道中傳輸的有用信號的功率比干擾信號的功率低得多,因此信號好像隱蔽在雜訊中;即功率話密度比較低,有利於信號隱蔽。
(4)利用擴頻碼的相關性來獲取用戶的信息,抗截獲的能力強。
(5)多個用戶同時接收,同時發送.

2.在擴頻CDMA通信系統中,由於採用了新的關鍵技術而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1)採用了多種分集方式。除了傳統的空間分集外。由於是寬頻傳輸起到了頻率分集的作用,同時在基站和移動台採用了RAKE接收機技術,相當於時間分集的作用。
(2)採用了話音激活技術和扇區化技術。因為CDMA系統的容量直接與所受的干擾有關,採用話音激活和扇區化技術可以減少干擾,可以使整個系統的容量增大。
(3)採用了移動台輔助的軟切換。通過它可以實現無縫切換,保證了通話的連續性,減少了掉話的可能性。處於切換區域的移動台通過分集接收多個基站的信號,可以減低自身的發射功率,從而減少了對周圍基站的干擾,這樣有利於提高反向聯路的容量和覆蓋范圍。
(4)採用了功率控制技術,這樣降低了平準發射功率。
(5)具有軟容量特性。可以在話務量高峰期通過提高誤幀率來增加可以用的信道數。當相鄰小區的負荷一輕一重時,負荷重的小區可以通過減少導頻的發射功率,使本小區的邊緣用戶由於導頻強度的不足而切換到相臨小區,使負擔分擔。
(6)兼容性好。由於CDMA的帶寬很大,功率分布在廣闊的頻譜上,功率話密度低,對窄帶模擬系統的干擾小,因此兩者可以共存。即兼容性好。
(7)COMA的頻率利用率高,不需頻率規劃,這也是CDMA的特點之一。
(8)CDMA高效率的OCELP話音編碼。話音編碼技術是數字通信中的一個重要課題。OCELP是利用碼表矢量量化差值的信號,並根據語音激活的程度產生一個輸出速率可變的信號。這種編五馬方式被認為是目前效率最高的編碼技術,在保證有較好話音質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容量。這種聲碼器具有8kbit/S和13kbit/S兩種速率的序列。8kbit/S序列從1.2kbit/s到9.6kbit/s可變,13kbit/S序列則從1.8kbt/s到14.4kbt/S可變。最近,又有一種8kbit/sEVRC型編碼器問世,也具有8kbit/s聲碼器容量大的特點,話音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移動通訊技術分類

移動通信系統有多種分類方法。例如按信號性質分,可分為模擬、數字;按調制方式分,可分為調頻、調相、調幅;按多址連接方式分,可分為:
頻分多址(FDMA)、時分多址(TDMA)、碼分多址(CDMA)。

目前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所使用的GSM行動電話網採用的便是FDMA和TDMA兩種方式的結合。GSM比模擬行動電話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在頻譜效率上僅是模擬系統的3倍,容量有限;在話音質量上也很難達到有線電話水平;TDMA終端接入速率最高也只能達到9.6kbit/s;TDMA系統無軟切換功能,因而容易掉話,影響服務質量。因此,TDMA並不是現代蜂窩移動通信的最佳無線接入,而CDMA多址技術完全適合現代移動通信網所要求的大容量、高質量、綜合業務、軟切換等,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運營商和用戶的青睞。
目前,中國聯通擁有了CDMA業務。

關於GSM與CDMA手機輻射問題

眾所周知,由於CDMA (IS-95) 系統中採用快速的反向功率控制、軟切換、語音激活等技術,以及IS-95規范對手機最大發射功率的限制,使CDMA手機在通信過程中輻射功率很小而享有"綠色手機"的美譽。但最近有一些報導對"綠色手機"提出了質疑,認為GSM手機與CDMA手機輻射相當,其基本
觀點是GSM手機只有八分之一的時間產生輻射,因此GSM手機與CDMA手機的SAR值 (人體單位質量吸收的射頻功率) 大體相當。

究竟GSM手機和CDMA手機輻射功率誰大誰小或相差多少,為得出實際的客觀的比較結果,由一家國際著名的CDMA技術權威公司和國內某知名的GSM網路優化公司工程技術人員於2001年12月上旬沿北京市二環路全線進行了CDMA和GSM現網中手機發射功率的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在二環路上CDMA手機平均發射功率為2.4 dBm(1.72mW), GSM手機平均發射功率為28.9dBm(773 mW),考慮到GSM手機只在八分之一時間內發射,GSM 手機在時間上的等效平均發射功率可減少到19.85dBm(96.63mW)。由此而見,CDMA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相當於GSM手機在時間上的等效平均發射功率的1.78%。

一、CDMA和GSM系統對手機發射功率要求比較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CDMA和GSM相關技術規范對手機發射功率的要求。目前普遍使用的GSM手機900MHz頻段最大發射功率為2W (33dBm),1800MHz頻段最大發射功率為1W(30dBm),同時規范要求,對於GSM900和1800頻段,通信過程中手機最小發射功率分別不能低於5dBm和0dBm。CDMA IS-95A規范對手機最大發射功率要求為0.2W~1W(23dBm~30dBm),目前網路實際上允許手機的最大發射功率為23dBm (0.2W),規范對CDMA手機最小發射功率沒有要求。

在實際通信過程中,在某個時刻某個地點,手機的實際發射功率取決於環境,系統對通信質量的要求,語音激活等諸多因素, 實際上就是取決於系統的鏈路預算。在通常的網路設計和規劃中, 對於基本相同的誤幀率要求, GSM系統要求到達基站的手機信號的載干比通常為9dB左右,由於CDMA系統採用擴頻技術, 擴頻增益對全速率編碼的增益為21dB, (對其他低速率編碼的增益更大), 所以對解擴前信號的等效載干比的要求小於 -14dB! (CDMA系統通常要解擴後信號的值為7dB左右)。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GSM和CDMA手機發射功率的初始值的取定及功率控制機制。手機與系統的通信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接入階段,二是話務通信階段。對於GSM系統,手機在隨機接入階段沒有進入專用模式以前,是沒有功率控制的,為保證接入成功,手機以系統允許的最大功率發射 (通常是手機的最大發射功率)。在分配專用信道(SDCCH或TCH)後,手機會根據基站的指令調整手機的發射功率,調整的步長通常為2dB。調整的頻率為60ms一次。

對於CDMA系統,在隨機接入狀態下,手機會根據接收到的基站信號電平估計一個較小的值作為手機的初始發射功率, 發送第一個Access Probe,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得到基站的應答信息,手機會加大發射功率,發送第二個Access Probe,如果在規定時間內還沒有得到基站的應答信息,手機會再加大發射功率。這個過程重復下去,直到收到基站的應答或者到達設定的最多嘗試次數為止。在通話狀態下,每1.25ms 基站會向手機發送一個功率控制命令信息,命令手機增大或減少發射功率, 步長為1dB。

由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出,考慮到CDMA系統其他獨有的技術, 如軟切換、 RAKE接收機對多徑的分集作用、強有力的前向糾錯演算法對上行鏈路預算的改善等, CDMA系統對手機的發射功率的要求比GSM系統對手機發射功的要求要小得多。而GSM手機在接入過程中以最大的功率發射,在通話過程中功率控制速度較慢,所以手機以大功率發射的機率較大。而CDMA手機獨特的隨機接入機制和快速的反向功率控制,可以使手機平均發射功率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述的定性分析結論在後面的實際測量中得到了驗證。

二、路測試驗描述和結果分析

路測實驗進行了CDMA和GSM手機在實際通信過程中發射功率的測試。CDMA測試手機和GSM測試手機同時拔打1861, 汽車內收音機調整到適當音量,模擬雙向通話。車速40km左右。GSM手機每480ms抽樣一次,CDMA手機每20ms抽樣一次。試驗測得的結果是: CDMA手機的線性平均發射功率為2.4dBm (1.72 mW),以最大功率 (23dBm, 0.2瓦) 發射的概率為0.2%;GSM手機的線性平均發射功率為28.9dBm (773 mW),以最大功率(2瓦W)發射的概率為21.8%。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北京市區的北京移動GSM網路已相當成熟,基站間距較小,GSM手機可以較小功率發射,而CDMA網路處於發展階段, 網路優化後, 對CDMA手機發射功率的要求會更小。

三、手機安全輻射標准與手機發射功率

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尚在不斷的觀察與研究之中, 國外有大量相互矛盾的研究報告, 目前尚未有全面的科學的結論。目前國際上(包括美國FCC, NCRP,歐洲的CENEIEC)普遍採用的標準是SAR值(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它指的是人體單位質量吸收的射頻功率。 (公式略)

由於手機在通話時靠近人的腦部(不帶耳機),手機輻射天線與人腦的距離通常小於15cm。人腦處於天線輻射的近場,由於人體組織結構的復雜性,理論上計算天線輻射功率與人體內場強分布的關系非常困難。但根據電磁場理論,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天線結構以及手機和人體相對位置一定的情況下,天線輸出功率越大,在人體內形成的電場強度越高,人體吸收的射頻輻射功率越大。目前測量SAR值一個重要方法是使用人體組織等效模型,利用探頭來測量受射頻輻射的人體內的實際場強值。

對SAR要求較嚴的是FCC標准,對30MHz-15GHz頻段推薦了兩類輻射標准:

1. 受控制的輻射極限:

0.4mw/g(人體平均值),峰值8mw/g(對任何1克人體組織平均),平均時間6分鍾;

2. 非控制的輻射極限

0.08mw/g(人體平均值), 峰值1.6mw/g(對任何1克人體組織平均),平均時間30分鍾。

手機輻射屬於人不能控制射頻源的非控制輻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目前進行的手機SAR測試得到的結果,均是在手機以最大發射功率和全速率移動的情況下得到的。CDMA手機最大發射功率為 0.2W, GSM手機最大發射功率為2W,但GSM手機只在1/8的時間發射,而SAR值的測定是一個較長時間的平均,因此,GSM手機和CDMA手機在這種情況下的SAR值相近是不足為奇的。我們不能因為在這種極限情況下CDMA手機和GSM手機SAR值相當而武斷地認為在實際的通信過程中CDMA手機和GSM手機輻射也相近。因為在實際通信過程中,GSM手機和CDMA手機都不會總是以最大功率發射,特別是CDMA手機以全速率,最大功率發射的概率極小。從前面路測的統計結果來看,GSM手機以大功率發射的概率遠遠大於CDMA 手機大功率發射的概率,CDMA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遠遠小於CDMA手機的最大發射功率,也遠遠小於GSM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因此,在實際通信過程中的 CDMA手機對人體輻射的實際SAR值將大大低於CDMA手機標稱的SAR值,也遠低於GSM手機實際的SAR值。

另一方面, 客觀地說, 目前廣泛採用的SAR標准可能不能夠全面反應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因為該標準是根據電磁輻射對人體的熱效應制定的。事實上, 電磁波, 特別是低頻脈沖電磁波對人體輻射的非熱效應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GSM手機發射產生的低頻脈沖電磁波已經影響到精密醫療設備, 助聽設備的正常使用, 是否對人體也有害, 目前尚無定論。為避免GSM手機的上述缺陷,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終端設備發射的將都是象CDMA手機一樣連續的無線電波而非脈沖電波。

由於CDMA和GSM的技術體制對CDMA和GSM手機的發射功率的要求以及初始發射功率值的取定以及功率控制機制不同,在實際通信過程中, CDMA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遠遠低於GSM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現網實測證實,CDMA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比GSM手機的發射功率小 500多倍,考慮到GSM手機只在八分之一時間內發射,在同等時間內,CDMA輻射的能量比GSM手機輻射的能量小60倍以上。

手機輻射的安全標准SAR值是在手機以最大功率發射的情況下得出的,在這種情況下GSM手機和CDMA手機的SAR值相當是完全正常的。由於 CDMA手機在實際通信過程中的平均發射功率遠遠小於CDMA手機的最大發射功率,也遠小於GSM手機的平均發射功率,因此CDMA手機對人體的實際輻射遠遠低於手機最大發射功率下的SAR值,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不輻射低頻無線電波, CDMA手機是名副其實的"綠色手機"!

⑹ lte 基站通過以下哪個信息給ue反饋功率控制命令

包括以下:
A、功率控制通過調整發射功率,使業務質量剛好滿足BLER(Block Error Rate)要求,避免功率浪費
B、LTE干擾主要來自鄰區,功率控制可減小對鄰區的干擾
C、上行功率控制減少UE 電源消耗,下行功率控制減少eNodeB 電源消耗
除了三面三種的其他都不包括

⑺ 關於功率控制

GSM協議規定,手機發射功率是可以被基站控制的。基站通過下行SACCH信道,發出命令控制手機的發射功率級別,每個功率級別差2dB,GSM900 手機最大發射功率級別是5(33dBm),最小發射功率級別是19(5dBm),DCS1800手機最大發射功率級別是0(30dBm),最小發射功率級別是15(0dBm)。由於GSM是TDMA系統,因此GSM協議通過一個功率對時間的模板來嚴格限制發射功率在時間域的變化情況,以減少干擾,尤其是對同信道其他時隙的用戶的干擾。

⑻ 手機測試項目中的ilpc具體含義是什麼

ILPC即內環功控,是指指手機根據在下行鏈路收到一個或多個功率控制命令TPC而對發射機輸出功率的調整,功控步長有1dB,2dB和3dB。該測試項的目的是為了克服遠近效應,終端應該具備不同的發射功率,並且能夠正確的執行TPC命令,以保證鏈路質量。具體可以參考3GPP TS 34.121。

⑼ 名詞解釋:功率控制

是CDMA系統的一項關鍵技術。CDMA系統是干擾受限的系統,移動台的發射功率對小區內通話的其他用戶而言就是干擾,所以要限制移動台的發射功率,使系統的總功率電平保持最小。

功率控制能保證每個用戶所發射功率到達基站礎保持最小,既能符合最低的通信要求,同時又避免對其他用戶信號產生不必要的干擾。

功率控制的作用是減少系統內的相互干擾,使系統容量最大化。

CDMA中的功率控制
CDMA技術構建的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終端用戶都採用相同的頻譜進行上下行鏈路的數據傳輸,每一個頻譜信道都不是完全正交而是近似正交的,因而用戶與用戶之間存在干擾。每一個用戶都是本小區內及相鄰小區內同時進行通信的用戶的干擾源。以寬頻CDMA即WCDMA技術標准為例,基站覆蓋的小區存在「遠近效應」,這與通信用戶進行通信時的信道功率有關。」遠近效應」的具體描述是離基站遠的用戶到達基站的信號較弱,離基站近的用戶到達基站的信號強,假定終端用戶以相同的上行功率進行通信,則由於信號在信道中傳輸距離的遠近差異,基站處收到的信號強度的差別可以達到30-70db,信號弱的用戶的信號完全有可能被信號強的用戶信號淹沒,從而造成較遠距離的用戶完不成通信過程,嚴重時有可造成整個系統的崩潰。因此,有必要採取措施對用戶終端的信號功率進行控制。另外,為了使基站發射的功率在到達每個用戶終端時有個合理的值,也有必要優化基站的發射功率,換言之,基站也要加入到功率控制的框架中來。

功率控制-歷史

3G中的功率控制
3G的三大技術體系標准分別是UMTS的WCDMA、IMT2000的CDMA2000和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

WCDMA又稱為寬頻CDMA(帶寬為5MHz或更高),CDNA2000是在IS95(帶寬為1.23MHz的2G CDMA)基礎上直接演進而來,TD-SCDMA又稱為時分同步CDMA,這里的同步指的是所有終端用戶上行鏈路的信號在到達基站接收端的解調器時完全同步。總之,3G的三大標准均以CDMA為基礎技術。

CDMA技術是1949年由Claude Shannon首先提出來的。CDMA碼分多址技術實質上是基於擴頻通信的技術,其擴頻通信原理可用傳輸速率、帶寬和信噪比之間關系的數學公式:Csh=Brf*LOG2(1+Eb/Io)來表示。CDMA提出後一直只應用在軍事領域中的抗干擾通信。

1978年Cooper等人提出了在蜂窩移動通信中使用CDMA擴頻技術的設想,但並未引起業界的重視,只有美國Qullcomm(高通)公司投入了一定力量進行商用化研究,並於1989年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商用化測試。兩年之後,高通公司全面掌握了CDMA系統商用化的核心技術,從而使CDMA蜂窩行動電話商用系統於1996年1月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推出。鑒於CDMA技術有光明的發展前景,因此,3G技術體系紛紛採用了以CDMA技術為基礎的技術體系標准。

與FDMA和TDMA相比,CDMA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歸納起來,CDMA應用於數字移動通信的優點有:

系統容量大。在CDMA系統中所有用戶共用一個無線信道,當用戶不講話時,該信道內的所有其他用戶會由於干擾減小而得益。因此利用人類話音特點的CDMA系統可大幅降低相互干擾,增大其實際容量近3倍。CDMA數字移動通信網的系統容量理論上比模擬網大20倍,實際上比模擬網大10倍,比GSM大 4-5倍。

系統通信質量更佳。軟切換技術(先連接再斷開)可克服硬切換容易掉話的缺點,CDMA系統工作在相同的頻率和帶寬上,比TDMA系統更容易實現軟切換技術,從而提高通信質量,CDMA系統採用確定聲碼器速率的自適應閾值技術,強有力的誤碼糾錯,軟切換技術和分離分多徑分集接收機,可提供TDMA系統不能比擬的,極高的數據質量。頻率規劃靈活,用戶按不同的序列碼區分,不同CDMA載波可在相鄰的小區內使用,因此CDMA網路的頻率規劃靈活,擴展簡單。 CDMA網路同時還具有建造運行費用低,基站設備費用低的特點,因而用戶費用也較低。

頻帶利用率高。CDMA是一種擴頻通信技術,盡管擴頻通信系統抗干擾性能的提高是以佔用頻帶帶寬為代價的,但CDMA允許單一頻率在整個系統區域內重復使用(即復用系數為1),即多用戶共用這一頻帶同時通話,大大提高了頻帶利用率。這種擴頻CDMA方式,雖要佔用較寬的頻帶,但按每個用戶佔用的平均頻帶來計算,其頻帶利用率是很高的。CDMA系統還可以根據不同信號速率的情況,提供不同的信道頻帶動態利用,使給定頻帶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適用於多媒體通信系統。CDMA系統能方便地使用多CDMA信道方式和多CDMA幀方式,傳送不同速率要求的多媒體業務信息,處理方式和合成方式都比TDMA方式和FDMA方式靈活、簡便、有利於多媒體通信系統的應用,比如可以在提供話音服務的同時提供數據服務,使得用戶在通話時也可以接收尋呼信息。

CDMA手機的備用時間更長。低平均功率、高效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和先進的鋰電池的結合顯示了CDMA在攜帶型電話應用中的突破。用戶可長時間地使用手機接收電話,也可在不掛機情況下接收短消息。然而,寬頻CDMA系統的應用也還面臨著一些技術困難,多址干擾的降低和抵消是CDMA的基本課題,也是提高寬頻CDMA系統容量,發揮其系統特長的重要課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功率控制問題。

功率控制-分類

功率控制構架圖

功率控制分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又分為開環功率控制和閉環功率控制,閉環功率控制再細分為外環功率控制和內環功率控制。

前向功率控制指基站周期性地調低其發射到用戶終端的功率值,用戶終端測量誤幀率,當誤幀率超過預定義值時,用戶終端要求基站對它的發射功率增加1%。每隔一定時間進行一次調整,用戶終端的報告分為定期報告和門限報告。

反向功率控制在沒有基站參與的時候為開環功率控制。用戶終端根據它接收到的基站發射功率,用其內置的DSP數據信號處理器計算Eb/Io,進而估算出下行鏈路的損耗以調整自己的發射功率。開環功率控制的主要特點是不需要反饋信息,因此在無線信道突然變化時,它可以快速響應變化,此外,它可以對功率進行較大范圍的調整。開環功率控制不夠精確,這是因為開環功控的衰落估計准確度是建立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具有一致的衰落情況下的,但是由於頻率雙工FDD模式中,上下行鏈路的頻段相差190MHz,遠遠大於信號的相關帶寬,所以上行和下行鏈路的信道衰落情況是完全不相關的,這導致開環功率控制的准確度不會很高,只能起到粗略控制的作用。WCDMA協議中要求開環功率控制的控制方差在10dB內就可以接受。

反向功率控制在有基站參與的時候為閉環功率控制。

其過程是基站對接收到的用戶終端反向開環功率估算值作出調整,以便使用戶終端保持最理想的發射功率。功率控制的實現是在業務信道幀中插入功率控制比特,插入速率可達1.6Kb/s,這樣可有效跟蹤快衰落的影響。其中「0」比特指示用戶終端增加發射功率;「1」比特指示用戶終端減少發射功率。閉環功率控制的調整永遠落後於測量時的狀態值,如果在這段時問內通信環境發生大的變化,有可能導致閉環的崩潰,所以功率控制的反饋延時不能太長,一般的意見是由通信本端的某一時隙產生的功率控制命令應該在兩個時隙內回饋。

閉環功率控制由內環功率控制和外環功率控制兩部分組成。在信噪比測量中,很難精確測量信噪比的絕對值。且信噪比與誤碼率(誤塊率)的關系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是非線性的。比如,在一種多徑傳播環境時,要求百分之一的誤塊率(BLER),信噪比(SIR)是5dB,在另一種多徑環境下,同樣要求百分之一的誤塊率,可能需要5.5dB信噪比。而最終接入網提供給NAS的服務中QoS表徵量為BLER,而非SIR,業務質量主要通過誤塊率來確定的,二者是直接的關系,而業務質量與信噪比之間則是間接的關系。所以在採用內環功控的同時還需要外環功控。

在外環閉環功率控制中,基站每隔20ms為接收器的每一個幀規定一個目標Eb/Io(從用戶終端到基站),當出現幀誤差時,該Eb/Io值自動按0. 2~0.3為單位逐步減少,或增加3~5db。在這里只有基站參與。外環功率控制的周期一般為TTI(10ms、20ms、40ms、80ms)的量級,即10-100Hz。外環功率控制通過閉環控制,可以間接影響系統容量和通信質量,所以不可小視。

在內環閉環功率控制中,基站每隔1.25ms比較一次反向信道的Eb/Io和目標Eb/Io,然後指示移動台降低或增加發射功率,這樣就可達到目標Eb/Io。內環功率控制是快速閉環功率控制,在基站與移動台之間的物理層進行。

功率控制-實現過程

閉環功控示意圖
功率控制的實現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內環功控和外環功控。當手機處於軟切換狀態時,快速功控會導致下行功率飄移。為了解決下行功率漂移問題,Serving-RNC需要對NodeB進行功率均衡。

內環功控

內環功控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控制物理信道的發射功率,使接收SIR收斂於目標SIR。WCDMA系統是通過估計接收到的Eb/No來發出相應的功率調整命令的。Eb/No與SIR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例如對於12.2kbit/s的語音業務,Eb/No的典型值為5.0dB,在碼片速率 3.84Mchip/s的情況下,處理增益為10log10(3.84M/12.2k)=25dB。所以SIR=5dB-25dB=-20dB。即:載干比(C/I)>-20dB。

內環功控分為開環和閉環兩種方式。開環功控目的提供初始發射功率的粗略估計,它根據測量結果對路徑損耗和干擾水平進行估計,從而計算初始發射功率。

開環功控

初始功率P_PRACH=P-CPICHDL TX power – CPICH_RSCP + UL interference + Constant Value。P-CPICH DL TX power–CPICH_RSCP為下行路徑損耗。計算P_PRACH上行路徑損耗,並是根據下行信號所得到的路徑損耗來估計上行損耗。由於上下行頻段間隔較大,上下行的快衰落情況是完全不相關的,因此,這個估計值是很不準確的。下面給出具體的說明:

剛進入接入信道時(閉環校正尚未激活)

平均輸出功率(dbm)=-平均輸入功率(dbm)-Pcon+NOM_PWR(db)+INIT_PWR(db),

其中:平均功率是相對於寬頻CDMA(5MHz)的標稱信道帶寬而言。

INIT_PWR是對第一個接入信道序列所需作的調整;NOM_PWR是為了補償由於前向CDMA信道和反向CDMA信道之間不相關造成的路徑損耗。

其後的試探序列不斷增加發射功率(步長為PWR_STEP),直到收到一個效應或序列結束。輸出的功率電平為:

平均輸出功率(dbm)=-平均輸入功率(dbm)Pcon+NOM_PWR(db)+INIT_PWR+PWR_STEP之和(db)。

在反向業務信道開始發送之後一旦收到一個功率控制比特,移動台的平均輸出功率變為:

平均輸出功率(dbm)=-平均輸入功率(dbm)-Pcon+NOM_PWR(db)+INIT_PWR+PWR_STEP之和(db)+所有閉環功率校正之和(db):

其中:Pcon為一個常數修正值,這由多種系統參數決定。

NOM_PWR與INIT_PWR以及PWR_STEP也有一定的數值限定范圍。

針對3G移動技術體系標准普遍使用CDMA作為基礎技術,要想在3G系統中真正發揮3G容量大、服務質量好、傳輸速率高等優勢,就必須根據CDMA技術的特點,做好3G正反向的功率控制系統的優化建設。

功率控制-在WCDMA中的應用

功控中的速率控制
功率控制是WCDMA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由於遠近效應和自干擾問題,功率控制是否有效直接決定了WCDMA系統是否可用,並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WCDMA系統性能的優劣,對於系統容量、覆蓋、業務的QoS(系統服務質量)都有重要影響。

功率控制的作用首先是提高單用戶的發射功率以改善該用戶的服務質量,但由於遠近效應和自干擾的問題,提高單用戶發射功率會影響其他用戶的服務質量,所以功率控制在WCDMA系統中呈現出矛盾的兩個方面。

WCDMA系統採用寬頻擴頻技術,所有信號共享相同頻譜,每個移動台的信號能量被分配在整個頻帶范圍內,這樣移動台的信號能量對其他移動台來說就成為寬頻雜訊。由於在無線電環境中存在陰影、多徑衰落和遠距離損耗影響,移動台在小區內的位置是隨機的且經常變動,所以信號路徑損耗變化很大。如果小區中的所有用戶均以相同的功率發射,則靠近基站的移動台到達基站的信號強,遠離基站的移動台到達基站的信號弱,另由於在WCDMA系統中,所有小區均採用相同頻率,上行鏈路為不同用戶分配的地址碼是擾碼,且上行同步較難,很難保證完全正交。這將導致強信號掩蓋弱信號,即遠近效應。

因此,功率控制目的是在保證用戶要求的QoS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發射功率,減少系統干擾從而增加系統容量。

⑽ OLT,ONU和PON有什麼區別。分別是什麼意思特別是ONU和PON的具體區別。是網路裡面的

OLT和ONU都是PON架構的一部分,OLT是光線路終端,是電信的局端設備,一般直接連在BRAS下,ONU是光網路單元,一個OLT下通過分光器可以掛多個ONU,ONU放到用戶家裡就是光纖到戶(FTTH),放到大樓里就是光線到樓(FTTB)等。ONU是一個設備,PON是一種技術或架構。

閱讀全文

與功率控制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四級電影有哪些 瀏覽:558
男主角叫林楓得到系統的小說 瀏覽:820
pdf列印白邊 瀏覽:612
重生異界收母收姨 瀏覽:801
韓國女同性戀影片 瀏覽:192
信念科幻電影 瀏覽:791
javaiocp 瀏覽:702
看免費大片網站 瀏覽:849
h5游戲源碼論壇 瀏覽:692
視覺表現pdf 瀏覽:555
htlm源碼 瀏覽:939
文明景洪app怎麼下載 瀏覽:232
郵件電子伺服器是什麼 瀏覽:910
電腦軟體加密保護軟體 瀏覽:196
java迴文素數 瀏覽:369
愛愛影視倫理片 瀏覽:849
電影更新最快 瀏覽:612
熱門推薦中文字幕1 瀏覽:674
成龍五行拳電影叫什麼 瀏覽:718
加密110報警點位 瀏覽: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