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程序員的工作年限是多長
在我國人們常常誤以為程序員的(在崗壽命)是很短暫的,其實這是一個錯誤和無知的想法,試想一個優秀的程序師不可能出道短短幾年就成為「高手」,這期間是要經過無數的實踐、學習、再實踐、再學習,並且要參與過N個小、中、(如果機遇好)大型項目的開發,這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一名優秀的程序員(師)需要掌握的知識不是七八門就可以勝任的,雖然無須門門精通(也不能)但是必須要了解它們,並且至少要非常非常精通一門,甚至還需要了解很多和程序開發不相乾的知識。 每年公司招聘的廣告條上都是年齡在2x歲以下,真是讓人啼笑皆非,這其中一部分是公司的系統已經成型,可以正常運轉,如果不升級的情況只是維護,所以無須駐留這些高額的「大師」以節約開支。另一部分就是公司的招聘人員不知道唱的什麼戲,扛著槍就貼出來了,試想有多少「天才少年」處於待業狀態。 在此想請各位談談關於這方面的看法,如果願意留下您的年齡大家統計一下: 有人68年11月27日出生,現年37周歲,96年開始學習靜態WEB製作, 同年11月微軟推出了伺服器腳本環境Active Server Pages,先後又自學了和WEB相關的各種知識,例如HTML/CSS/VBScript/VB/Access/DHTML/Javascrpt/Java/Sql Server/Oracle/XML/XSL/WSH/CSharp/Asp.Net/Windows(c#)等等,呵呵,剛開始覺得很難,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會,中間在N個公司打工,在200年以後慢慢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自以為是,只要老闆能說出的想法都能輕松實現,然後拉出來單干,呵呵,得出的結論是《我雖然懂技術,但是!=老闆》,後來...不說了,寒心...到現在整整十年了,越學越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覺得有太多太多的東西要學習,這也難怪,我國的程序員其實都是偏向於如何應用,至於真正的開發為數不多,至少希望我國多出些象王永民等這樣比較優秀的大師。 現在年齡大了,把手中的工程幹完後回家教孩子門去.
採納哦
『貳』 中國最小黑客汪正揚,因不想寫作業黑掉學校網站,現在他怎樣了
現如今的汪正揚已經遠赴美國留學,如願以償地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大學。作為別人家的孩子,我們能做的只是希望他能早日學成歸來,為國盡自己的一份力
『叄』 半是蜜糖半是傷李小川結局是什麼 李小川喜歡誰
半是蜜糖半是傷李小川是眼裡只有程序的典型IT男,但是超高的顏值和直男屬性,使其收獲了大批的粉絲,不善言辭的他也散發著不一樣的魅力,半是蜜糖半是傷李小川結局是什麼?下面帶來全面介紹。
半是蜜糖半是傷李小川結局是什麼?
李小川作為西部世界APP投資人,他有著非典型程序員的外貌,五官俊朗帥氣,比男團鮮肉也毫不遜色。但他對顏值沒有概念,常年穿著格孑衫,不修邊幅,節儉摳門。
他性格有些孤僻,不善言辭,有著天才少年的自負與偏執,整日沉浸在編程和代碼的世界中,萬事漠不關心,視代碼為女朋友,渾身上下散發著注孤生的氣質,不過最後是根徐莉在一起了,而且還是徐莉主動追求的李小川,觀眾們耐心等待後續的劇情吧~
李小川扮演者是誰?
王以綸,出生於1996年3月18日,加拿大華人,中國台灣男演員、歌手,台灣男子團體SpeXial成員。
2015年1月14日,以第三期成員的身份加入男子團體SpeXial正式出道;2月4日發行迷你影音專輯《Love Killah》;9月11日發行第三張正式專輯《Dangerous》,專輯中的同名主打單曲《Dangerous》作為好萊塢電影《移動迷宮2》的中文主題曲;12月8日參與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的錄制,是該節目改版的主持陣容「天天小兄弟」之一。
李小川喜歡誰?
最初的李小川眼裡只有代碼,視代碼為女朋友。直到徐莉走入他的生活,他的態度才有所轉變,隨著倆人的交集漸漸增多,自然就在一起了。
半是蜜糖半是傷劇情
江君,一個對眼淚重度過敏的女孩,有著經濟學與心理學雙碩士學位,父母給予的優越而寵溺環境造就了她天性灑脫、理想主義的性格,畢業後的她在一家公益組織工作,追尋著屬於自己內心的生活。不料,父親的意外去世卻使她站在了人生的三叉路口,江君最終決定進入頂級投行公司MH完成父親的遺願。在MH里,江君意外與童年玩伴袁帥相逢,但高興不過三秒後,卻發現自己童年的保護傘,那個溫柔的袁帥哥哥竟然處處與自己為敵,在狼性文化的投行公司里,有人在暗中給她布局設套,有人視她為棋子兼眼中釘,但江君憑借著自己善良而細膩的天性,出眾的情商以及天才般的想像力,判斷著人和項目復雜的變數,在暴風雨的中心,她開始了自己的征途,經歷了一番番風霜雪雨後,最終收獲了自己的事業與愛情。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請大家繼續關注。
『肆』 中國天才小黑客,8歲寫代碼,曾用1元買2500元物品,他如今怎麼樣
從古至今,我們向來都很是推崇天才,由於天才與常人不同,他們只需願意付出努力,常常能夠到達普通人一輩子也難以到達的成就。在古代社會,天才常常是那些在少年時期便通曉詩詞,或者是一些在數學方面有所天賦的孩子。可時間一轉,忽而到了今日,天才曾經不只僅局限於會吟詩、懂數學的孩子。在這樣一個互聯網時期,我們這個時期的天才便與互聯網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據悉,我國曾經呈現了一位年齡最小的天才黑客,從8歲開端,他就能夠寫一些代碼,在他13歲時,以至只用了1元錢就買到了價值2500元的商品,這樣一個天才般的小黑客終究有什麼來歷呢?
但是,關於「黑客」這個稱號,其實汪正揚並不是非常稱心,在他看來,黑客常常做一些危害別人網路平安的事情,而他本人卻歷來、也不想有這樣的行為,於是比起黑客這樣的稱號,他更願意被人們叫做「白帽子」。初中的時分,汪正揚就讀於清華附中,在上學階段,除了學習文化學問,他不斷沒有中止過對電腦的學習。高中畢業之後,就曾經有許多家互聯網公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據悉,在參與完高考後,汪正揚並沒有繼續在國內上大學,也沒有選擇入職國內企業,而是遠赴美國繼續進修,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我們都希望這樣一個少年天才經過一些系統地學習之後可以有一番成就,繼續為國度、社會做奉獻。汪正揚的故事通知我們,做人應堅持本人的良知,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投機倒把的利己分子。要想取得勝利,光靠天賦是不行的,無論有沒有天賦,都要付出本人的努力,防止成為「傷仲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