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情況下軍人可以違抗上級的命令
軍人的原則就是無條件服從,任何條件下都不能違抗上級命令,哪怕這命令是錯誤的。
B. 違背和違抗有什麼不同
戰時違抗命令罪,是指軍人在戰時故意違抗上級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行為。
違背: 違反;不遵守。 《後漢書凳高·申屠剛傳》:「僻經妄說,肆培違背大義。」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二:「作史者務矜於文,而違背道理者甚眾。」曹禺 《雷雨》第二幕:「可是人家說一句,我就要聽一句,那是違背我棗雹尺的本性的。」
C. 違抗軍令罪會有什麼後果
法律分析:軍人違反職責,危害國家軍事利益,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是軍人違反職責罪。軍人違反職責,危害國家軍事利益,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是軍人違反職責罪。故意隱瞞、謊報軍情或者拒傳、假傳軍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百二十一條 戰時違抗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D. 如果一個將軍違背了命令卻立下戰功,那他應該被賞還是被罰
眾所周知服從命令是一名軍人最基本的素養,古往今來任何國家都是如此,一個國家的軍隊只有擁有了鐵的紀律才能確保戰鬥力,才能成為保家衛國的利劍。
不過由於戰場上瞬息萬變,上級所下達的命令並非所有都是正確的,這時候有些善於變通的將軍就會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違背命令,最後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成效。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一個將軍違抗了命令,卻立下戰功,戰後應該如何處理呢?
總而言之,將軍違抗命令後卻立下戰功,事後會被如何處理取決於他們所效忠的領袖是個怎樣的人,如果這個領袖思想開明,那他們可能不會受罰甚至會得到褒獎,要是領導是如同趙構那般自私自利,那麼這些將軍可能沒有好果子吃。
諸位讀者,對此你們怎麼看?
E. 軍人不是故意違抗軍令的,會受到什麼懲罰
什麼叫不是故意違抗軍令的?
違抗軍令,就是違抗軍令
下達了命令,你只有選擇做還是不做
做是服從,不做是不服從
或者你沒有接受到命令那就不叫違抗軍令,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以下是違抗軍令的處罰方法,
如果是戰時的話會直接槍斃。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記過;
(四)記大過;
(五)降職或者降銜(銜級工資檔次);
(六)撤職或者取消士官資格;
(七)除名;(八)開除軍籍。
前款規定的處分項目,依次以警告為最低處分,開除軍籍為最高處分。
降職不適用於副班長;降銜不適用於列兵和各級士官;降銜級工資檔次不適用於最低銜級工資檔次的各級士官;降職或者降銜(銜級工資檔次)通常只降一職或者一銜(一檔)。以上復制 後面是自己的,如果你只是頂頂嘴的話就是一些基本動作保持不動幾個小時 如蹲下 正步的抬腿動作 立正 或者幾百個俯卧撐 引體向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