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38歲自學程序員

38歲自學程序員

發布時間:2025-07-24 01:19:52

⑴ 38歲了,難道程序員35歲以後真的都要失業了嗎

「老程序員」這個稱呼印證了行業的一道坎,35歲,不光是程序員,還有其他行業的從業者,都會遇到這個坎。批量的年輕人逐漸湧入,打擊了一批還在碌碌無為的前輩,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對於程序員來說,似乎更加沉重一些。


我們眼中的程序員,一直忙碌在公司的第一戰線,996的上班時間,還不算通宵加班的精力,對體力和腦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到了35歲的程序員都在迷茫著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程序員在過了35歲之後都會失業,面對來自家庭孩子的壓力,來自父母養老的壓力,都會讓自己思考以後的發展。是繼續走技術路線還是轉向,該如何更好的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 看了很多網友的回答,也訪問了很多程序員對自己未來的打算,總結了一下:

⑵ 二本大學38歲程序員轉行中職教師好嗎

不好也不壞,具體情況取決於自身的情況與實際行動。38歲程序員轉行到中職教師,如果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良好的教學能力,那麼在中職教師枯差的職業生涯可以說是很不錯的,型碧而且可以輕松承擔一沒租皮定的工作並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可以為自己的未來的就業前景做一定的准備。但如果自身沒有教育背景,那麼在中職教師這條職業路上可能會遇到許多挑戰。

⑶ 以後想干程序員,可是據說程序員只能感到35歲,那35歲之後呢

大部分公司不會給程序員加上年齡限制。
我身邊就有認識的程序員,38歲才開始學程序寫程序,現在40多歲了還在寫。

通常來說,程序員所使用的語言會逐漸的變化。一些新語言和新技術需要時間掌握,所以年紀大了,思路不如以前清晰的話,可能就不太適合當程序員(那也要到50多歲60歲才會)。程序員的工作也比較辛苦,年齡大了身體負擔可能也會比較重。
並且,通常來說,程序員工作滿一段年限之後,基本上都會升職為更高層次的人員,那時候也不需要親自code了,也就不是「程序員」了。
但 無論如何,除非工作上有重大失誤或公司無法運營,公司都不會主動辭退程序員。(你可以去看各大招募網站上的程序員招募,有沒有寫年齡限制?)

所以,程序員只能幹到35歲更多的是一些程序員的自勵,希望自己到35歲以後不是程序員。

⑷ 學會編程後能幹什麼——我是新手,見笑了——說的多的給加分

挑戰編程 李開復:你該做個終身程序員

在李開復博士加入Google公司並擔任google中國總裁後,最近他們推出了一項Google Code Jam - 中國編程挑戰賽,為了更好的了解這次大賽的目的和背後的一些想法,我們約到了李開復博士進行了專訪。

記者:那這次程序大賽主要是為了考察程序員哪些素質?

李開復:我們出的題目,需要選手具備很縝密的演算法、嚴格的過程,完善的測試,容錯和速度也需要考慮的因素,而且我們的題目可能比較困難一些。

比賽考察的重點是選手有沒有把計算機科學學好。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只看錶面的東西,其實更重要的是學懂理論。我原來就說過外功和內功的差別,外功很好的人去打擂台,肯定打不過一個內功很好的。這里的內功就是演算法,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方面的基礎知識,要把大一,大二,大三這些基礎課程學的特別扎實,把這些課程學好。一些學生號稱自己知道很多最新的技術,但這些只是一些語言。就像一個人學會了幾十種語言,卻寫不出一篇好文章。

當然,我們考察的還有創新能力,要選手反應要夠快,想事情要嚴謹。有一個挑戰賽的環節,是別人可以找你程序中的bug。因為當程序員真的去工作之後,有幾件事情是每個程序員都要去做的。比如測試和codereview。如果只會寫程序而不會測試是不行的,而且也不能只看懂自己的代碼看不懂別人的代碼。這次比賽我們是引入了一種競爭的機制,需要靠給別人挑錯來給自己加分,以後可能有更好的方式來測試選手這方面的能力。

記者:您希望通過大賽向程序員傳遞怎樣的信息?

李開復:中國有一些現象,比如一個程序員作好了就是做經理、總經理、創業。程序員並沒有認為他們從事的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事業,大家覺得做科學家,數學家很好,但提到程序員就不行了。但google有很多優秀的程序員,他們甚至到副總裁級別,他們也不要帶團隊,就是整天編程。Google的No.1的程序員叫James Dean,他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事情,開發了一個技術可以讓程序員很容易的學會為幾千台伺服器編程。他現在38歲了,可能按照中國的觀點來說他可能不適合編程了,但這種觀念必須要改掉。

所以我們希望更多人能夠理解做終身的程序員是一個好事情,並不是一個不好的事情。

記者:我們看到很多報道Google的產品開發往往只有一個很小的團隊進行的。聯想到這次大賽也是一種針對個人的比賽形式,是否您認為小團隊也是軟體開發的一種趨勢呢?

李開復:團隊精神的確非常重要,但不是我們這次比賽的目標。不過最後得獎的50個人我們會帶他們出去一個地方,做一些很有趣的事情。這些事情也會間接的培養他們的團隊。

其實,我覺得互聯網又給了個人一個新的發展機會。google很多新產品就是一個人有了新的idea,於是實踐一下,然後把產品開放出來看效果,並且可以實時的得到回饋。它是將互聯網當作實驗室,因為是free的軟體,有不足的地方用戶也可以接受。我發現在Google,即便是在這個idea要繼續產品化的時候,也不過二三個人,最後變成一個很大的產品,也不過二三十個人的團隊。

大的隊伍進行開放也是有代價的,100個人做一個軟體由於要不斷的會議、交流、作好的功能取消這些會喪失掉80%的效率。或許1000個人一些做事只能做200個人所作的事情,但200個人如果不需要任何磨合,甚至可以做1000個人的事情。

記者:Google在中國的招聘全部來自國內嗎?

李開復:我們這次比賽和招聘不是一回事,當然成功的選手可能會加入Google,但這不是刻意的。我們主要是為了提升對程序員的尊敬,理解程序員是一個終身的職業,同時把我們的理念表現出來。

在國內的招聘方面,我們有很大的特色,比如不要求英文能力,這些能力可以要求他們以後提高。同時,會有一大批從總部回來的中國人,比例可能會是5:1,這邊每招5個人,對應著國外回來的1個人。這樣可以有效的將google總部的文化帶回來。當然,Google中國的招聘也是同樣嚴格的,沒有放鬆任何要求。

記者:有消息說google招人一半是博士,他們偏學術化還是工程化?Google中國做的事情偏科研還是偏產品呢?

李開復:這兩種博士都有,純學術化的我們也有,但更多的是要具有實戰經驗的。我們雇的博士絕大部分也要做程序員,並不會因為是博士,就可以來分配工作給程序員。大家都是程序員。他們必須要編程,如果只是寫幾個公式,分配給別人編程,不是說這種不好,而是不適合Google公司。Google的理念是每個工程師都是科學家,每個科學家都是工程師。我們要做創新,但也有編程。

另外,我對中國程序員這些年來的進步感到非常驚訝,這7年來的進步很多。我想這次找到符合我們標準的人的比例要高10-20倍。應該說,計算機專業學生並沒有增加很多,但水平增高了很多,這里有教育方面提高的原因,但更多是互聯網的效果,程序員可以在網上學習,參加競賽,有很多類似csdn這樣網站和交流平台。而且,pc越來越便宜,高中就可能可以購買一台使用。而且很多競賽也讓中國的程序員樹立了信息,基於這些因素,我對google在中國的發展有很大的信心。

我想,應該再過幾年,我們就不需要專門在中國舉行這種編程比賽了,因為可以納入全球的比賽。現在因為各種因素到國外比賽還不太方便,於是我們現在提供給程序員這個機會可以先接觸一下這方面的大賽

閱讀全文

與38歲自學程序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單片機中有幾個並口 瀏覽:507
a6全能筆記術pdf 瀏覽:347
異常解壓視頻合集 瀏覽:206
雲盤也是伺服器嗎 瀏覽:394
android演算法題 瀏覽:339
linux歷史版本 瀏覽:721
伺服器雲計算公式 瀏覽:472
python面向對象應用 瀏覽:915
hbase啟動命令行 瀏覽:339
文件夾最後改變時間 瀏覽:517
易語言瀏覽器源碼分享 瀏覽:613
綠盾修改伺服器地址 瀏覽:581
創意程序員圖片 瀏覽:874
pdf9pro 瀏覽:61
python可讀性 瀏覽:23
為什麼mc需要伺服器 瀏覽:508
命令與征服將軍絕命時刻下載 瀏覽:152
javaee演算法培訓 瀏覽:266
照片怎樣壓縮到壓縮包 瀏覽:548
方舟生存進化電腦版怎麼創伺服器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