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內外著名的軟體公司有哪些
國內外著名的軟體開發公司有哪些?
軟體開發公司排名一直是一個比較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因為每個軟體開發公司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但是通過一些共同的性質和條件我們也可以大致判斷出一些較好的軟體開發公司特點,今天小編就介紹一下國內比較好的軟體開發公司排名。
第五名:深圳市凱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推薦理由:凱億科技是一家提供專業物聯網、互聯網技術服務的軟體孵化公司,公司理念創新超前,與時代接軌,旗下多家品牌子公司,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定製商業服務,節省成本,解決行業痛點,致力於系統集成、網站開發、WEB應用、App開發、雲計算、微信小程序、智能硬體對接、互聯網+等軟體應用解決方案。搭建源代碼開發資源整合下載平台,以用戶需求為核心,提供專業、專項的服務。公司團隊100餘人,80%以上為技術人員,其中37人具有10年以上開發經驗,2016年曾提交區塊鏈模板專利認證,其中包括金融、生態農業、電商、教育。
以上是對目前國內比較好的一些軟體開發公司排名介紹,軟體開發公司都在自己比較擅長的領域做著自己擅長的事,通常專注某一個領域,會讓軟體開發公司更具有專業性和可靠性,這也是如何選擇一個靠譜的軟體開發公司的一個指南。
B. 在Oracle甲骨文中國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
甲骨文全球有18萬員工,除了美國,印度最大(3萬人),中國應該不超過5000,所以印度也是我們的老闆。 這一點和最近裁員諾基亞不一樣(中國主力研發),甲骨文資料庫的主要研發是在美國,ERP的研發是在印度(事實上EBS是甲骨文20年前收購的印度公司)。中國研發啥呢?研發一些花邊技術吧,或者給他們修一修bug。一定要認清楚EBS的重要,不僅僅是世界第二大ERP,也是甲骨文第二大的現金流來源(有些時候甚至超過Oralce DB!),國內騰訊,以前阿里,廣發,招商,等等都是用的EBS(沒錯,就是那個「難用」的報銷休假采購系統)
另外一個劃分標準是甲骨文分兩家法人甲骨文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和甲骨文有限公司。前者是研發,後者是銷售。銷售也要技術,做售前售後,都是技術。同樣的技術能力,去了後者工資是前者的2-4倍,並且,後者出差一天算一天調休,而前者的收入,一般般拉。
第三個維度就是,北京的研發,和深圳蘇州的研發。北京是研發所謂的業界前沿技術(不代表甲骨文的研究成果就前沿了,哈哈),但是甲骨文不擅長的東西,比如說雲啦,大數據啦(如果是收購的SUN和BEA的研發,北京也有,我不了解,可以參考EBS組的情況)。蘇州深圳,就是EBS(世界排名第二的ERP,僅次於SAP)的支持。蘇州這個點新開的,之前不存在。除了幾個點以外的甲骨文公司,肯定都不是研發,而是銷售。甲骨文研發根本不需要出差。真需要在一起,也是經理買個機票從美國飛過來坐你旁邊,而不是你飛過去……
以下針對深圳蘇州的以及部分北京的甲骨文研究開發中心子公司的員工:
甲骨文(北京部分崗位除外)的研發,工作還是比較輕松的,因為甲骨文的研究開發中心的工資競爭力不夠,所以留人的辦法主要是靠Work From Home。我觀察,很多人每工作滿一年,在家工作時間每周增加一天,也就是說你混得好,甲骨文待5年你就不必來公司上班了。有幾個傳說中的team,我就不點名了,一年我也就能見到幾次(他們真的是和我們工作在一層樓么?!)有些組,帶頭大姐修個產假,回來也照樣升職。我在甲骨文認識的很多大哥,都回什麼廣安啦、琿春啦、包頭啦,在家上班去了。
至於研發到底做了啥事?我不是不承認真的有開發,但是主要還是改bug吧。要不要加班?忙起來還真要,不過一年估計就忙1-2個月吧。其他時間,某些人都選擇在家……某些人還是選擇來公司,不然都不好玩了…
甲骨文可能是整個IT業界,最後一個使用瀑布開發流程的公司了(據說連邪惡的微軟都敏捷了……)。嚴格按照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開發人員嘛,把詳細設計的代碼復制黏貼出來差不多了,然後主要的工作是測試唄(所以導致fixbug的技術含量更高,fix得好了,轉崗去干銷售double pay走起)。有一堆慘無人道難用到極點的內部軟體,有一堆完全沒有任何必要的流程。導致的結果是,每天平均代碼大概十多行吧。你還別急,快不了。開發一天,走流程到最終合並進去需要1-2周。1-2年才能出一個版本。那個版本,估計三個月開放幾天時間給你提交代碼。裡面幾乎所有的的都不是用的開源,難用到極點。
以下針對深圳蘇州的以及部分上海北京的甲骨文子公司的員工:
裁員經常裁他們,因為他們比較貴。很多人出差到華為、華潤之類的客戶公司。只有研發的「精英」才能去(資料庫的話有ACE吧,EBS的話起碼懂1.6萬張表中的3000-4000張吧)。其實接觸過,感覺這些人真正的特點是頭腦靈活,像我一樣(嘻嘻,感覺自己萌萌達)。這群人其實更像Business Analysis。
以下針對深圳北京的看家本領研發(DB):
如果是開發,聽說必須是清華北大上交復旦和北郵五所學校讀過本科才能進,但是同時得有碩士學歷。當然斯坦福、MIT什麼的也行。如果是測試或者支持要求低一點。
針對global pay的員工來說:
他們只是來中國旅遊上班的。每年要回美國幾個月,這樣綠卡不會丟。通常看家本領的開發,都是global pay。
--------------------------------------------補充三點-----------------------------------------------------------------------------------
1. 我忘記iflex/flexcube team這個廣泛的存在了
iflex也是收購的印度的銀行外包公司,和TCS infosys 等齊名。印度外包福利很好的也是16天年假,補充醫療保險,20天病假之類,所以收購進來福利和甲骨文沒區別。iflex研發,其實也沒研發啥東西,人力外包嘛。國內做做平安銀行啥的,有些人需要到客戶單位上班吧。其實HP啥的也早干這一行和IBM搶外包生意咯。
2. 甲骨文非常喜歡招到了生育年齡結婚了准備生小孩的女性
因為外企的工資10年來沒啥增長,某些team男人全部走光,招這樣的女人這樣就不會lose head count。而且說實在的也不需要你做啥,一天幾行代碼……一邊抱孩子一邊在家vpn寫,難度比換尿布還小點吧。
3. 甲骨文招人學歷確實很重要很重要,以下只針對99%的情況
注意:如果你是天生神力,小學輟學,自學英語計算機,然後寫得代碼比linus 高司令都好。你就是那個1%的情況。
起碼你得是個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碩士吧,本科不是不可以概率比較小而已。不是985畢業的不是不可能,就是概率比較小(某些組對學歷更挑剔)。英語得好吧,要知道有些組可能全球就你一個人在中國,老闆是印度人或者美國人。不懂英語,混個毛線啊。
----------------------------------------------------------------------------------------------------
終於有人對我上面的文字提出不同意見了,非常好。我看了一下,集中在於肯定事實,但是否定我的「心態」。而且大多數是畢業就來了甲骨文的後生,我真的為他們感到擔心。
----------------------------------------------------------------------------------------------------
甲骨文這一套方法就是傳統的瀑布流開發方法,基本上是20年以前的思想。別的不說,這一套方法論徹底落後徹底過時了。世界潮流,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啊!所以說,最害人的就是剛畢業的應屆生進入甲骨文,很多大學的教材本身就陳舊,再剛畢業就徹底實踐,我真擔心這個歧路會走太遠。我都不直接推薦你看scrum的書,你去看看《人月神話》《大教堂和市集》。每天平均十行代碼,甚至幾個月一行代碼,這只是表象,深層原因是方法論徹底錯了。人月神話說得很清楚,團隊裡面人與人的溝通是全連接,所以是N!的連接。EBS的團隊都到了幾千人,能夠開發出軟體而不失敗簡直就是奇跡。所以一天能有十行代碼真的是阿彌陀佛了。
說來甲骨文可以學到流程,這樣代碼質量高,是鬼扯。代碼質量高,還養了一千人修bug?某些java代碼,我真的看了無語得很,印度的java代碼尤其爛到家了。有文檔不代表代碼質量高,流程多和復雜更不代表代碼質量高。這是錯誤的方法,你還學,大錯特錯。
個人與互動 重於 流程與工具
可用的軟體 重於 詳盡的文件
與客戶合作 重於 合約協商
回應變化 重於 遵循計劃
EBS確實牛,ERP老二,和SAP分享全球30%的企業所有信息系統。但是也要知道有垂直ERP,他們沒有幾千人開發30年,他們就幾十個人上百人,開發周期一年,一周一個迭代,出來的ERP不比EBS簡單。他們每個人的代碼產出可能是甲骨文的十倍百倍,這就是敏捷。在一個敏捷團隊裡面,開發人員才是主角。而不是PM是主角,而不是直接從詳細設計裡面復制代碼出來粘貼。
社會人員入職甲骨文還是可以的。成家了,等等原因。需要平衡一下工作和生活。而且,如此輕松自己去兼職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此外,你真熟悉了產品,轉到好的客戶單位去也很厲害。很多甲骨文的人轉華為、廣發等等,基本上年薪也達到或者超過BAT同等年齡的人。關鍵是你的付出不多,收益太大,一個字——值!
至於工作環境,還算中上(強於IBM)。椅子不錯,但不是Herman Miller的。錘子手機和騰訊(不是所有)都是Herman Miller。電話機思科的IP-Phone,估計也值個幾千吧。辦公室有些發霉的味道,沒辦法,都是高隔間又不能隨便開窗戶,租的樓中規中矩,樓下就是騰訊。
甲骨文PM的權力很大,所謂的team building fee,怎麼感覺我們很少呀。真正靠譜的福利就是住房公積金(可以超越國企了)+補充醫療保險+1450,生日有電影票。至於啥十萬的培訓費,一般不會批的吧,看經理。買書報銷也要看經理。
民營企業確實有些三觀不正的,有的老總總喜歡渲染自己是半人半神,有的老總喜歡辦公室掛一個野戰地圖插紅旗要佔領全國(掛世界地圖的也有),在深圳更多的是毛主席頭像。不過,正常的也很多。最關鍵的是,自己不要被自己的僑情給害了。如果是小公司,你啥都可以和老總談的。現在很多創業公司MBP都是標配了。我對東西是很picky的,作為一個程序員你有啥理由不給自己上HHKB和4K顯示器?以前就在我的強烈建議下,叫總經理買了現磨咖啡機。(如果不給買,我自己買帶公司,離職後帶走,看他面子上掛得住么?)
生命如此短暫,哪有時間用難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