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普通的程序員怎麼進入到比較前沿的技術領域
盡力參與到項目開發中,如果不能參與開發,那麼可以將最新項目的源碼拿過來查看,理解後就寫demo。了解最新的介面,技術等。
㈡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程序員
首先就是你的目標就不明確,你先要確定自己打算向哪方面發展
當好一名合格的程序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多思考,多實踐,勤看書,更要有團隊合作精神,平時多和別人交流,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多上網看看一些資料,看看別人對同一問題的看發會有很大的啟發,要知道不是你一個人在寫程序而是和大家一起寫程序,注重團隊的力量!編程是一種藝術,要好好的發揮團隊的力量把它做的漂亮,完美。
勤奮聯系,多寫一些程序,然後在根據程序代碼多想想用多種方法去測試運行它`實習基地給我們提供了實際做一些項目的機會`我會借這個機會多學習`多思考,多實踐。多看一些相關的書,不斷提高自己。
我覺得做一名程序員是很難的,特別是做一名合格的程序員就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增加團隊合作能力,不斷提高自身水平。
1.1 程序≠軟體
現在很多人以為程序就是軟體,軟體就是程序。事實上,軟體和程序在20世紀80年代時,還可以說是等同的,或者說,在非pc領域里它們可能還會是等同的,比如說某個嵌入式軟體領域,軟體和程序可能是等同的。但是,在pc這個領域內,現在的程序已不等於軟體了。這是什麼意思呢?
1. 軟體發展簡述
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pc剛誕生,這時國內還沒有幾個人會寫程序。那麼,如果你寫個程序,別人就可以拿來用。這時候的程序就能產生價值,這個程序就直接等同於軟體。
但軟體行業發展到現在,這里以中國的情況為例(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程序已經不等同於軟體了),程序也不等同於軟體了。因為現在會寫程序很容易,但是你的這個程序很難產生什麼樣的商業意義,也不能產生什麼價值,這就很難直接變成軟體。要使一個程序直接變成軟體,中間就面臨著很高的門檻問題。這個門檻問題來自於整個行業的形成。
現在,你寫了一個程序以後,要面臨商業化的過程。你要宣傳,你要讓用戶知道,你要建立經銷渠道,可能你還要花很多的時間去說服別人用你的東西。這是程序到軟體的一個過程。這門檻已比較高了。
我們在和國內的大經銷商的銷售渠道的人聊天時,他們的老闆說,這幾年做軟體的門檻挺高的,如果你沒有五、六百萬做軟體,那是「玩」不起來的。我說:「你們就使門檻很高了。」他說:「那肯定是的。如果你寫個「爛」程序,明天你倒閉了,你的東西還佔了我的庫房,我還不知道找誰退去呢。我的庫房是要錢的呀!現在的軟體又是那麼多!」
所以,如果你沒有一定的資產的話,經銷商都不理你。實際情況也是這樣的,如果你的公司比較小,且沒什麼名氣,你的產品放到經銷商庫房,那麼他最多給你暫收,產品銷不動的話,一般兩周絕對會退貨。因為現在經銷商可選擇的餘地已很多了,所謂的軟體也已經很多了。而程序則更多,程序都想變成軟體,誰都說自己的是「金子」。但只有經受住用戶的檢驗,才能成為真正的「金子」。
這就是美國為什麼在20世紀90年代幾乎沒有什麼新的軟體公司產生的原因。只是原來80年代的大的軟體公司互相兼並,我吞你,你吃我。但是,寫程序的人很多,美國的程序變軟體的門檻可能比我們還高,所以很多人寫了程序就丟在網上,就形成了共享軟體。
2. 共享軟體
共享軟體是避開商業渠道的一種方法。它避開了商業的門檻,因為這個行業的門檻發展很高以後就輕易進不去了。我寫個程序丟在網上,你下載就可以用,這時候程序又等於軟體。共享軟體是這樣產生的,是因為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如果說程序直接等於軟體的話,誰也不會輕易把程序丟到網上去。
開始做共享軟體的人並不認為做它能賺錢,只是後來用的人多了,有人付錢給他了。共享軟體使得程序和軟體的距離縮短了,但是它與商業軟體的距離會進一步拉大。商業軟體的功能和所要達到的目標就不是一個人能「玩」得起來的了。這時的軟體也已不是幾個人、一個小組就能做出來的了。這就是在美國新的軟體公司沒法產生的原因。比如netscape網景是在1995~1996年產生的新軟體公司,但是,兩三年後它就不見了。
1.1.1 商業軟體門檻的形成
1. 商業軟體門檻的形成
商業軟體門檻的形成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任何一個行業初始階段時的門檻都非常低,但是,只要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後,它的門檻就必然抬高。比如,現在國內生產小汽車很困難,但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的時候,你裝4個輪子,再加上柴油機等就形成汽車。那時的萊特兄弟裝個螺旋槳,加兩個機翼,就能做飛機。整個行業還沒有形成的時候,絕對可以這樣做,但是,到整個行業形成時,你就做不了了。所有的行業都是這樣的。
為什麼網站一出來時那麼多人去擠著做?這也是因為一開始的時候,看起來門檻非常低,人人都可以做。只要有一個伺服器,架根網線,就能做網站。這個行業處於初始階段時,情況就是這樣的。但這個行業形成後,你就輕易地「玩」不了了。
國內的軟體發展也是如此。國內的軟體自從軟體經銷商形成以後,這個行業才真正地形成。有沒有一個渠道是判斷一個行業是否形成的很重要的環節。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一個經銷渠道,如果渠道形成了,那麼這個行業也就形成了。第一名的經銷商是1994年~1995年成立的,也就是說,中國軟體行業大概也就是在1995年形成的,至今才經歷8年時間的發展。
有一種浮躁的思想認為,中國軟體產業應該很快就能趕上美國。美國軟體行業是上世紀80年代形成的,到現在已經發展了20多年了。中國軟體行業才8年,8年才是一個懵懂的小孩,20多歲是一個強壯的青年,那麼他們的力量是不對等的。但也要看到,當8歲變成15歲的時候,它真正的能量才會反映出來。
2. 軟體門檻對程序員的影響
現在中國軟體行業正在形成。所以,現在做一個程序員一定要有耐心,因為現在已經不等於以前了。你一定要把所有的問題搞清楚,然後再去做程序。
對於程序員來說,最好的工作環境是在現有的或者初始要成立的公司裡面,這是最容易成功的。個人單槍匹馬闖天下已經很困難了。即使現在偶爾做兩個共享軟體放在網上能成名,但是也已經比較困難了。因為現在做軟體的人已經很多了。這也說明軟體已經不等於程序了,程序也不等於軟體。
程序要變成軟體,這中間是一個商業化的過程。沒有門檻以前,它沒有這個商業過程,現在有這個行業了,它中間就有商業化的過程。這個商業的過程就不是一個人能「玩」的。
如果你開始做某一類軟體的時候,別人已經做成了,這時你再決定花力氣去做,那麼你就要花雙倍的力氣去趕上別人。
現在的商業軟體往往是由很多模塊組成的,模塊是整個系統的一部分。個人要完整地寫一個商業系統幾乎是不可能的。軟體進入windows平台後,它已經很復雜了,不像在dos的時候,你寫兩行程序就能賣,做個zip也能賣。事實上,美國的商業編譯器也不是一個人能「玩」的。現在你可能覺得它是很簡單的,甚至linux還帶了一個gcc,且源程序還在。你可以把它改一改,做個vc試一試,看它會有人用嗎?它能變成軟體嗎?即使你再做個界面,它也還是一個gcc,絕對不會成為visual c++那樣能商業化的軟體。
可見,國外軟體行業的門檻要比中國的高很多了。我覺得我們中國即使再去做這樣的東西,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這個門檻你是追不過來的。不僅要花雙倍的力氣,而且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你還要完成別人已經完成過的工作,包括別人所做的測試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你的軟體與別人有競爭力,能與它做比較。
1.1.2 認清自己的發展
如果連以上認識都不清楚,很可能就以為去書店買一本mfc高手速成之類的書,編兩個程序就能成為軟體高手。就好像這些書是「黃金」,我學兩下,學會了vc、mfc,就能做一個軟體拿出去賣了。這種想法也不是不行,最後一定能行,但要有耐心,還要有機遇。機遇是從耐心中產生的,越有耐心,就越有機遇。你得非常努力,要花很多的精力,可能還要走很多的彎路。
如果你是從mfc入手的,或是從vb入手的,則如要做出一個真正的能應用個人領域的通用軟體,就會走非常多的彎路。直接的捷徑絕對不是走這兩條路。這兩條路看起來很快,而且在很多公司裡面確實需要這樣的東西,比如說我這家公司就是為另一個家公司做系統集成的,那我就需要這樣的東西,我不管你具體怎麼實現,我只需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行了。
任何軟體的實現都會有n種方法,即使你是用最差的那種方法實現的,也沒有問題,最後它還是能運行。即使有問題,再改一改就是。但是,做通用軟體就不行了,通用是一對多,你做出來的軟體以後要面向全國,如果將來自由貿易通到香港也好,通到國外也好,整個產品能銷到全世界的話,這時候,通用軟體所有做的工作就不是這么簡單了。所以說,正確的入門方法就很關鍵。
如果你僅僅只是想混口飯吃,找個工作,可能教你成為mfc的高手之類的書對你就足夠了。但是,如果你想做一個很好的軟體,不僅能滿足你謀一碗飯吃,還能使你揚名,最後你的軟體還能成為很多人用,甚至你還想把它作為一個事業去經營,那麼這第一步就非常關鍵。這時就絕對不能找一本mfc或找一本vb的書學兩下就行,而是要從最底層開始做起,從最基本做起。
1.2 高手是怎樣練成的
1.2.1 高手成長的六個階段
程序員怎樣才能達到編程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絕對不是你去編兩行代碼,或者是幾分鍾能寫幾行代碼,或者是用什麼所謂的可視化工具產生最少的代碼這些工作,這都不是真正的高手境界。即使是這樣的高手,那也都是無知者的自封。
我認為,一個程序員的成長可分為如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
此階段主要是能熟練地使用某種語言。這就相當於練武中的套路和架式這些表面的東西。
第二階段
此階段能精通基於某種平台的介面(例如我們現在常用的win 32的api函數)以及所對應語言的自身的庫函數。到達這個階段後,也就相當於可以進行真實散打對練了,可以真正地在實踐中做些應用。
第三階段
此階段能深入地了解某個平台系統的底層,已經具有了初級的內功的能力,也就是「手中有劍,心中無劍」。
第四階級
此階段能直接在平台上進行比較深層次的開發。基本上,能達到這個層次就可以說是進入了高層次。這時進入了高級內功的修煉。比如能進行vxd或操作系統的內核的修改。
這時已經不再有語言的束縛,語言只是一種工具,即使要用自己不會的語言進行開發,也只是簡單地熟悉一下,就手到擒來,完全不像是第一階段的時候學習語言的那種情況。一般來說,從第三階段過渡到第四階段是比較困難的。為什麼會難呢?這就是因為很多人的思想變不過來。
第五階級
此階段就已經不再局限於簡單的技術上的問題了,而是能從全局上把握和設計一個比較大的系統體系結構,從內核到外層界面。可以說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到了這個階段以後,能對市面上的任何軟體進行剖析,並能按自己的要求進行設計,就算是ms word這樣的大型軟體,只要有充足的時間,也一定會設計出來。
第六階級
此階段也是最高的境界,達到「無招勝有招」。這時候,任何問題就純粹變成了一個思路的問題,不是用什麼代碼就能表示的。也就是「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
此時,對於練功的人來說,他已不用再去學什麼少林拳,只是在旁看一下少林拳的對戰,就能把此拳拿來就用。這就是真正的大師級的人物。這時,win 32或linux在你眼裡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每一個階段再向上發展時都要按一定的方法。第一、第二個階段通過自學就可以完成,只要多用心去研究,耐心地去學習。
要想從第二個階段過渡到第三個階段,就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例如有一個高手帶領或公司里有一個好的練手環境。經過二、三年的積累就能達到第三個階段。但是,有些人到達第三個階段後,常常就很難有境界上的突破了。他們這時會產生一種觀念,認為軟體無非如此,認為自己已無所不能。其實,這時如果遇到大的或難些的軟體,他們往往還是無從下手。
現在我們國家大部分程序員都是在第二、三級之間。他們大多都是通過自學成才的,不過這樣的程序員一般在軟體公司也能獨當一面,完成一些軟體的模塊。
但是,也還有一大堆處在第一階段的程序員,他們一般就能玩玩vb,做程序時,去找一堆控制項集成一個軟體。
現在一種流行的說法是,中國軟體人才現在是一個橄欖型的人才結構,有大量的中等水平的程序員,而初級和高級程序員比較少。而我認為,現在中國絕大多數都是初級的程序員,中級程序員很少,高級的就更少了。所以,現在的人才結構是「方塔」形,這是一種斷層的不良結構。而真正成熟的軟體人才結構應該是平滑的三角形結構。這樣,初級、中級、高級程序員才能充分地各施所長。三種人才結構對比如圖1.1所示。
圖1.1 三種人才結構對比
1.2.2 初級程序員和高級程序員的區別
一般對於一個問題,初級程序員和高級程序員考慮這個問題的方法絕對是不同的。比如,在初級程序員階段時,他會覺得vb也能做出應用來,且看起來也不錯。
但到了中級程序員時,他可能就不會選擇vb了,可能會用mfc,這時,也能做出效果不錯的程序。
到高級程序員時,他絕對不是首先選擇以上工具,vb也好,vc也好,這些都不是他考慮的問題。這時考慮的絕對是什麼才是具有最快效率、最穩定性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軟體和別的產品不同。比如,在軟體中要達到某個目標,有n種方法,但是在n種方法中,只有一種方法或兩種方法是最好的,其他的都很次。所以,要做一個好的系統,是很需要耐心的。如果沒有耐心,就不會有細活,有細活的東西才是好東西。我覺得做軟體是這樣,做任何事情也是這樣的,一定要投入。
程序員到達最高境界的時候,想的就是「我就是程序,程序就是我」。這時候我要做一個軟體,不會有自己主觀的思路,而是以機器的思路來考慮問題,也就是說,就是以程序的思考方式來思考程序,而不是以我去設計程序的方式去思考程序。這一點如果不到比較高的層次是不能明白的。
你設計程序不就是你思考問題,然後按自己的思路去做程序嗎?
其實不是的。在我設計這個程序的時候,相當於我「鑽」入這個程序裡面去了。這時候沒有我自己的任何思維,我的所有思維都是這個程序,它這步該怎麼走,下步該怎麼走,它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我動這個部分的時候,別的部分是否要干擾,也許會動一發而牽全身,它們之間是怎麼相互影響的?
也只有到達這個境界,你的程序才能真正地寫好,絕對不是做個什麼可視化。可視化本身就是「我去設計這個程序」,而真正的程序高手是「我就是程序」,這兩種方法絕對是不同的。比如,我要用vb去設計一個程序,和我本身就是一個程序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別人也許覺得操作系統很深奧,很復雜,其實,如果你到達高手狀態,你就是操作系統,你就能做任何程序。
對待軟體要有一個全面的分析方法,光說理論是沒有用的。如果你沒有經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這四個階段,則永遠到達不了高境界。因為空中樓閣的理論沒有用,而這些必須是一步一步地去做出來。
一個高級程序員應該具備開放性思維,從里到外的所有的知識都能了解。然後,看到世界最新技術就能馬上掌握,馬上了解。實際上,技術到達最高的境界後,是沒有分別的。任何東西都是相通的,只要你到達這個境界以後,什麼問題一看就能明白,一看就能抓住最核心的問題,最根本的根本,而不會被其他的枝葉或表象所迷惑,做到這一步後才算比較成功。
從程序員本身來說,如果它到達這一步以後,他就已經形成了開闊的思維。他有這種開放性思維的話,他就能做戰略決策,這對他將來做任何事情都有好處。事實上,會做程序後,就會有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學會怎麼樣把問題的表象剖開,看到它的本質。這時你碰到任何具體的問題,只要給點時間,都能輕而易舉地解決。實際上,對開發計算機軟體來說,沒有什麼做不了的軟體,所有的軟體都能做,只是看你有沒有時間,有沒有耐心,有沒有資金做支撐。
這幾年,尤其是這兩三年,估計到2005年前,中國軟體這個行業裡面大的軟體公司就能形成。現在就已經在形成,例如用友,它上市後,地位就更加穩固了。其他大的軟體企業會在這幾年內迅速長大。這時候,包括流通渠道、經銷商的渠道也會迅速長大。也就是說,到2005年以後,中國軟體這個行業的門檻比現在還要高很多,與美國不會有太大的差別。此時,中國軟體才真正體現出它的威力來。如果你是這些威力中的一員,就已經很厲害了。
別人可能知道比爾•蓋茨是個談判的高手,是賣東西的高手,其實,比爾•蓋茨從根本上來說是個程序高手,這是他根本中的根本。他對所有的技術都非常敏感,一眼就看到本質,而且他本身也能做程序,時常在看程序。現在他不做董事長,而做首席設計師,這時他就更加接近程序的本質。因為他本身就有很開闊的思維,又深入到技術的本身,所以他就知道技術的方向。這對於一個公司,對他這樣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他判斷錯誤一步,那公司以後再回頭就很難了。計算機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不能走錯半步。很多公司以前看上去很火,後來就
銷聲匿跡了,就是因為它走錯一步,然後就不行了。為什麼它會走錯?因為他不了解技術的本質在哪裡,技術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比爾•蓋茨因為父母是學法律的,所以他本身就很能「侃」,很有說服力,而他又是做技術的,就非常清楚技術的方向在哪裡,所以他才能把方向把握得很准確,公司越來越大。而別的公司只火一陣子,他卻火了還會再火。就算微軟再龐大,你如果不把握好軟體技術的最前沿,一樣也會玩完。就像intel時刻把握著cpu的最新技術,才能保證自己是行業老大。技術決定它的將來。
所以,程序員要能達到這樣的目標,就要有非常強的耐心和非常好的機遇才有可能。事實上,現在的機會挺好的,2005年以前機會都非常大,以後機會會比較小。但是,如果有耐心的話,你還是會有機會的,機會都是出在耐心裡。我記得有句話說「雄心的一半是耐心」,我認為雄心的三分之二都是耐心。如果你越有野心,你就越要有耐心,你的野心才有可能實現。如果你有野心而沒有耐心,那都是胡思亂想,別人一眼就能看穿。最後在競爭中,對手一眼就看到你的意圖,那你還有什麼可競爭的?
1.2.3 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嗎
很多人都認為程序員是三十歲以前的職業,到了三十歲以後,就不應再做程序員了。現在的很多程序員也有這種想法,我覺得這種想法很不對。
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那時軟體還沒有形成行業,程序員不能以此作為謀生的手段時,你必須轉行,因為你年輕的時候不用考慮吃飯的問題,天天「玩」都可以,但是以後就不可能了。
據我了解,微軟裡面的那些高手,幾乎都是四五十歲的,而且都是做底層的。他們是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玩」程序的,所以對於整個計算機,他們是太清楚了。現在有些人主觀臆斷地希望微軟第二天倒閉就好了,但那可能性太小了。因為那些程序員是從cpu是4004的時候開始,玩到現在奔騰iv,沒有哪一代東西他們沒有經歷過。
你知道他們現在正在玩什麼嗎?現在正在玩64位的cpu。你說你普通的程序員,有這個耐心嗎?沒有這個耐心,你絕對做不了,你也絕對做不了高手。他為什麼能做?因為他不僅是玩過來的,而且他還非常有耐心,每一步技術他都跟得上,所以對他來說,沒有任何的難度和壓力。
因為計算機技術沒有任何時候是突變的。它的今年和去年相差不會很大,但是回過頭來看三年以前的情況,和現在的距離就很大。所以說,如果你每年都跟著技術進步的話,你的壓力就很小,因為你時刻都能掌握最新的技術。但是,如果你落下來,別說十年,就是三年,你就趕不上了。
如果你一旦趕不上,就會覺得非常吃力;如果你趕不上,你就會迷失方向;如果你迷失了方向,你就覺得計算機沒有味道,越做越沒勁。當你還只是有個思路的時候,別人的產品都做出來了,因為你的水平跟別人相差太遠,人家早就想到的問題,你現在才開始認識。水平越高,他就看得越遠,那麼他的思維就越開闊;水平越低,想的問題就越窄。
64位cpu是這個十年和下個十年最重要的技術之一,誰抓住這個機會,誰就能抓住未來賺錢的商機。cpu是英特爾設計的,對這一點他肯定清楚。舉例來說,如果從64位的角度來看現在的32位,就像從現在的角度去看dos。你說dos很復雜嗎?當你在dos年代的時候,你會覺得dos很復雜。你說現在的windows不夠復雜嗎?windows太復雜了,但是你到了64位的時候再去看windows,就如同現在看dos一樣。
整個64位系統的平台和思維方式、思路都比現在更開闊,打個比方說,現在的windows裡面能開n個dos窗口,每個dos窗都能運行一個程序。到達64位的時候,操作系統事實上能做到開n個x86,開n個windows 98,然後再開n個windows 95都沒有問題,系統能做到這一步,甚至你的系統內開n個windows nt都沒有關系。這就是64位和32位的差別。所以,微軟的那些「老頭」,四、五十歲的那幾個做核心的人,現在正在玩這些東西。你說微軟的技術它能不先進嗎?是linux那幾個玩家能搞定的嗎?
微軟的技術非常雄厚,世界計算機的最新技術絕對集中在這幾個人手裡。而且這幾個人的思維模式非常開闊,誰都沒有意識到的東西他早就開始做了。現在64位的cpu都出來一二年了,你說有什麼人去做這些應用嗎?沒有,有的就是那幾個unix廠商做好後給自己用的。
所以,追求技術的最高境界的時候,實際上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對我來說,現在都三十三了,我從來沒有想過退出這行,我覺得我就能玩下去,一直玩到退休都沒有問題。我要時刻保持技術的最前端,這樣的話對我來說是不困難的,沒有任何累的感覺。
很多人說做程序不是人乾的事情,是非人的待遇。這樣,他們一旦成立一個公司,做出一點成績,在輝煌的時候馬上就考慮退出。因為他們太苦了,每天晚上熬夜,每天晚上燒了兩包煙還不夠,屋子裡面簡直就缺氧了,好像還沒有解決問題。
白天睡覺,晚上幹活,那當然累死了,這是自己折騰自己。所以,做程序員一定要有一種正常的心態,就是說,你做程序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顛三倒四的。如果非得搞得晚上燒好多煙才行,這樣你肯定折騰不到三十歲,三十歲以後身體就差了。
事實上,我基本上就沒有因為做程序而熬夜的。我只經歷過三次熬夜,一次是在學校的時候,1986年剛接觸計算機時,一天晚上跟一個同桌在計算機室內玩游戲,研究了半天,搞著搞著就到了天亮,這是第一次。然後在畢業之前,在286上做一個程序。還有一次就是超級解霸上市前,那時公司已吹得很大了,那天晚上沒法睡覺。
一般來說,我也是十二點鍾睡覺,第二天七點就起了。所以說,只有具有正常的生活、正常的節奏,才有正常的心態來做程序員,這樣,你的思路才是正常的,只有正常的東西才能長久。搞疲勞戰或者是黑白顛倒,時間長久後就玩不轉了,玩著玩著就不想玩了。
㈢ 程序員去哪個城市發展比較好
程序員去深圳發展比較好,深圳市科技發展的最前沿,工資待遇也是最好的
㈣ 程序員年齡增大後的職業出路是什麼
1、晉升管理層
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經驗的積累,在一段時間後很容易會逐步往公司高層進發,一方面是能力決定的位置,一方面是基礎的開發工作已經可以由新員工接手,自己將繼續在架構以及更為戰略的領域進行工作,這也是大部分人們的一條好的通道。
2、技術研發
這方面的工作也是基於開發水平逐步優秀,同時自己並不想從事管理工作而出現的,隨著積水的提高可以一門心思做著喜歡的開發工作,做著公司較為前沿的研發工作,也是許多技術大牛的發展趨勢。
3、穩定工作尋求兼職
在管理和技能都難以尋求突破的時候,可以在穩定工作的基礎上尋求兼職,一方面可以以自己的經驗快速完成公司業務,另一方面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尋找適當的兼職,賺更多的薪水。
4、跳出創業
創業的選擇固然是沒問題的,不過還是不要跨行創業,根據自己的技術和領域進行適當的嘗試,注意風險的同時,也可能收獲意外驚喜。
5、自由職業
跳出固有的工作,選擇自由職業,可以更靈活的安排工作和生活,不必為了工作而委屈生活,只要尋找到合適的自由職業,那麼就是工作、生活雙豐收的局面。
㈤ 程序員需要學些什麼
程序員的崗位需求很多,例如大型網路公司、軟體開發公司等等都需要程序員。
程序員需要學習:
1、掌握數據及其轉換、數據的機內表示、算術和邏輯運算,以及相關的應用數學基礎知識;
2、理解計算機的組成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標;
3、掌握操作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知識;
4、熟練掌握計算機常用辦公軟體的基本操作方法;
5、熟練掌握基本數據結構和常用演算法;
6、熟練掌握C程序設計語言,以及C++、java、Visual Basic中的一種程序設計語言;
7、熟悉資料庫、網路和多媒體的基礎知識;
8、掌握軟體工程的基礎知識,了解軟體過程基本知識、軟體開發項目管理的常識;
9、了解常用信息技術標准、安全性,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
10、了解信息化、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
11、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程序員必備技能:
1、熟練開發工具
做為一名程序員至少熟練掌握兩到三種開發工具的使用,這是程序員的立身之本,其中C/C++和JAVA是重點推薦的開發工具,C/C++以其高效率和高度的靈活性成為開發工具中的利器,很多系統級的軟體還是用C/C++編寫。
而JAVA的跨平台和與WEB很好的結合是JAVA的優勢所在,而JAVA即其相關的技術集JAVAOne很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主流開發工具之一。
其次,能掌握一種簡便的可視化開發工具,如VB,PowerBuilder,Delphi,CBuilder,則更好,這些開發工具減小了開發難度,並能夠強化程序員對象模型的概念。
另外,需要掌握基本的腳本語言,如shell,perl等,至少能讀懂這些腳本代碼。
2、熟知資料庫
作為程序員,他們自然有自己的理由:很多應用程序都是以資料庫的數據為中心,而資料庫的產品也有不少,其中關系型資料庫仍是主流形式,所以程序員至少熟練掌握一兩種資料庫,對關系型資料庫的關鍵元素要非常清楚,要熟練掌握SQL的基本語法。
雖然很多資料庫產品提供了可視化的資料庫管理工具,但SQL是基礎,是通用的資料庫操作方法。如果沒有機會接觸商業資料庫系統,可以使用免費的資料庫產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mySQL,Postgres等。
3、了解操作系統
當前主流的操作系統是Windows,Linux/Unix,熟練地使用這些操作系統是必須的,但只有這些還遠遠不夠。
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編程高手,需要深入了解操作系統,了解它的內存管理機制、進程/線程調度、信號、內核對象、系統調用、協議棧實現等。
Linux作為開發源碼的操作系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台,Linux幾乎具備了所有現代操作系統的特徵。雖然Windows系統的內核實現機制的資料較少,但通過互聯網還是能獲取不少資料。懂得網路協議TCP/IP。
在互聯網如此普及的今天,如果您還沒有對互聯網的支撐協議TCP/IP協議棧有很好的掌握,就需要迅速補上這一課,網路技術已改變了軟體運行的模式。
從最早的客戶/伺服器結構,到今天的WEBServices,再到未來的網格計算,這一切都離不開以TCP/IP協議棧為基礎的網路協議支持,深入掌握TCP/IP協議是非常必要的。
至少,需要了解ISO七層協議模型,IP/UDP/TCP/HTTP等常用協議的原理和三次握手機制。
4、明白DCOM/CORBA/XML/WEBServices存在的意義
隨著技術的發展,軟體與網路的無縫結合是必然趨勢,軟體系統的位置無關性是未來計算模式的重要特徵之一,DCOM/CORBA是當前兩大主流的分布計算的中間平台,DCOM是微軟COM(組件對象模型)的擴展,而CORBA是OMG支持的規范。
XML/WebServices重要性不言而喻,XML以其結構化的表示方法和超強的表達能力被喻為互聯網上的「世界語」,是分布式計算的基石之一。
5、不要將軟體工程與CMM分開
大型軟體系統的開發中,工程化的開發控製取代個人英雄主義,成為軟體系統成功的保證,一個編程高手並不一定是一個優秀的程序員。
一個優秀的程序員是將出色的編程能力和開發技巧同嚴格的軟體工程思想有機結合,編程只是軟體生命周期中的其中一環,優秀的程序員應該掌握軟體開發各個階段的基本技能。
如市場分析,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結構設計,詳細設計,軟體測試等。
6、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員要能正確理解任務單中描述的需求。在這里要明確一點,程序員不僅僅要注意到軟體的功能需求,還應注意軟體的性能需求。
要能正確評估自己的模塊對整個項目中的影響及潛在的威脅,如果有著兩到三年項目經驗的熟練程序員對這一點沒有體會的話,只能說明他或許是認真工作過,但是沒有用心工作。
7、模塊化思維能力
作為一個優秀的程序員,他的思想不能局限在當前的工作任務裡面,要想想看自己寫的模塊是否可以脫離當前系統存在,通過簡單的封裝在其他系統中或其他模塊中直接使用。
這樣做可以使代碼能重復利用,減少重復的勞動,也能使系統結構越趨合理。模塊化思維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程序員的技術水平提高的一項重要指標。
就業方向:
1、網路開發
現在網路已經成為世界通訊的一座橋梁,好像Javascript、PHP、Ruby這幾類開發語言大部分是用作網路開發方面。
2、企業軟體開發
JAVA、C#、VB這幾類開發語言都實現了面向對象開發的目標,更多時候用於企業系統的開發。
3、系統軟體
C語言、C++、Object-C這些軟體更多是用在系統軟體開發,嵌入式開發的方面。
當然,這分類不是絕對,像JAVA、C#、VB很多時候也用於動態網站的開發。在很開發項目都會使用集成開發的方式,同一個項目裡面使用多種開發語言,各展所長,同步開發。
但所以在剛入門的時候,建議先為自己選擇一種合適的開發工具,「專注地投入學習,全力一擊」。
會編程、會計算機語言就能加入互聯網發展大潮中,享受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一時間社會上的程序員培訓機構都變得格外火爆。
但是現在,專家的數據分析結果告訴你:若想跟上數字經濟發展的步伐,光會編程可不行,這個行業現在緊缺高端的、綜合型人才。
11月22日下午,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與領英聯合發布《中國經濟的數字化轉型:人才與就業》,揭示我國數字人才現狀與趨勢。
報告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面臨人才短缺的挑戰,但這種短缺主要體現在擁有中高級專業技能數字人才的比例不高,擁有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等前沿技術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相比,中國的數字人才儲備尚有很大差距。
此外,報告根據對人才需求的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我國數字人才的技能需求不再強調單一編程技能,更加看重技術、管理和領導力等綜合技能。
2015年,我國從事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相關工作的人數約350萬,但其中中高端人才,特別是前沿技術的數字人才並不多。根據領英中國智庫的研究,在人工智慧領域,美國的從業者數量在85萬人以上,印度15萬,英國14萬,中國只有5萬多人。
報告負責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陳煜波教授表示,我國目前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領域人才缺口明顯。
他解釋說,目前中國85%以上的數字人才分布在產品研發類,而深度分析、先進製造、數字營銷等職能的人才加起來只有不到5%,存在較大缺口,新興技術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存在滯後和不足。
這份研究報告的基礎數據來自領英在中國的3600萬個人用戶,這些用戶畢業於1.5萬多所國內外院校,分布在36.4萬家企業,擁有超過2.3萬項技能。
陳煜波研究團隊從中篩選了72萬數字人才,多維度提取用戶畫像並跟蹤其職業軌跡,以此預測不同地區的人才流向、僱傭率、受僱主歡迎的技能等人才趨勢層面的信息。
陳煜波說,根據數據分析結果,整體來看,雖然編程技能和數據分析技能需求占據主導,然而隨著數字產業走向成熟,企業除了強調編程技能,也逐步更加看重人才的技術、管理和領導力等綜合技能。
近年間,項目管理、產品運營等「技術+管理」類技能的需求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懂技術、懂管理的人才被認為是「一將難求」。
領英中國代理總裁曾志恆也提醒,如果你有興趣向數字職能轉型,不能僅僅專注於自己的技術能力,溝通和領導力等軟性技能將成為你脫穎而出的關鍵。
陳煜波希望這些研究結果能為教育行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借鑒。他說,教育行業可根據職位的供需趨勢更好地規劃人才培養的方向,政府也可更好地了解人才流動方向、技術缺口等,以此制定有針對性的引才策略。
程序員崗位職責:
1、對項目經理負責,負責軟體項目的詳細設計、編碼和內部測試的組織實施,對小型軟體項目兼任系統分析工作,完成分配項目的實施和技術支持工作。
2、協助項目經理和相關人員同客戶進行溝通,保持良好的客戶關系。
3、參與需求調研、項目可行性分析、技術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4、熟悉並熟練掌握交付軟體部開發的軟體項目的相關軟體技術。
5、負責向項目經理及時反饋軟體開發中的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改進建議。
6、參與軟體開發和維護過程中重大技術問題的解決,參與軟體首次安裝調試、數據割接、用戶培訓和項目推廣。
7、負責相關技術文檔的擬訂。
8、負責對業務領域內的技術發展動態進行分析研究。
相關書籍:
很多程序員響應,他們在推薦時也寫下自己的評語。 以前就有國內網友介紹這個程序員書單,不過都是推薦數 Top 9的書。
其實除了前9本之外,推薦數前30左右的書籍都算經典,筆者整理編譯這個問答貼,同時摘譯部分推薦人的評語。
下面就按照各本書的推薦數排列。
1、《代碼大全》 史蒂夫·邁克康奈爾
2、《程序員修煉之道》
3、《計算機程序的構造和解釋》
4、《演算法導論》
5、《重構: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
6、《設計模式》
7、《人月神話》
8、《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
9、《編譯原理》(龍書)
10、《活著》
㈥ 目前對程序員來說,最前沿的技術有哪些
目前最前沿的就是微軟的.net技術和GPU編程的CUDA技術,其他的都是老技術!不過老技術也很吃香的,只要你有能力掌控好一門!.net技術涉及語言很多,CUDA的核心是簡化版的C語言!好運!
㈦ 程序員在轉行的時候,該選擇什麼行業
這個問題最近略有感觸。昨天剛好聽聞一個以前的女同事轉行去做保險服務顧問了。當初我們在一國企軟體服務部門工作,我做演算法,她做安卓驅動,後來我離職後聽說她也轉演算法了。我們都是30+還在碼代碼的一線程序員,真正的芸芸眾生。問她為什麼轉行跨度那麼大,她說演算法太難了,也不知道以後還能幹多久,想著既然想換就換個不一樣的。
再說回,不幹程序員後能幹什麼吧,除了上面講的那位,我身邊挺多女同事180度大轉行,干特別不相關的工作,比如,做代購(坐標深圳),去培訓機構做銷售顧問了,開網店的,轉產品經理的;男同事,更多轉市場、銷售,做技術管理,創業。大家都沒閑著,到了不想碼代碼的時候,自然就會有別的事可干,只是看你願不願意干,願不願意改變而已。放平心態,就不會迷茫了。
㈧ 一個合格的程序員要掌握哪些知識
1.一名合格的程序員需要掌握的技能其實蠻多的。Java毋庸置疑是肯定要熟悉精通掌握的。Java應該廣泛,就業市場對Java程序員的要求也很大,要求也很高,需要掌握大量的核心技術,那麼成為一名優秀的java程序員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呢?
2.需要掌握的技能
(一)熟練的使用Java語言進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有良好的編程習慣,熟悉常用的JavaAPI,包括集合框架、多線程(並發編程)、I/O(NIO)、Socket、JDBC、XML、反射等。
(二)熟悉基於JSP和Servlet的JavaWeb開發,對Servlet和JSP的工作原理和生命周期有深入了解,熟練的使用JSTL和EL編寫無腳本動態頁面,有使用監聽器、過濾器等Web組件以及MVC架構模式進行JavaWeb項目開發的經驗。
(三)對Spring的IoC容器和AOP原理有深入了解,熟練的運用Spring框架管理各種Web組件及其依賴關系,熟練的使用Spring進行事務、日誌、安全性等的管理,有使用SpringMVC作為表示層技術以及使用Spring提供的持久化支持進行Web項目開發的經驗,熟悉Spring對其他框架的整合。
(四)熟練的使用Hibernate、MyBatis等ORM框架,熟悉Hibernate和MyBatis的核心API,對Hibernate的關聯映射、繼承映射、組件映射、緩存機制、事務管理以及性能調優等有深入的理解。
(五)熟練的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進行Web前端開發,熟悉jQuery和Bootstrap,對Ajax技術在Web項目中的應用有深入理解,有使用前端MVC框架(AngularJS)和JavaScript模板引擎(HandleBars)進行項目開發的經驗。
3.成為一名合格的程序員不能驕傲,需要繼續努力學習,在原有的技能基礎上繼續提升,學習的道路是永無止境的,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力爭從一名合格的程序員上升到一名優秀的程序員。如果想要系統學習,你可以考察對比一下開設有相關專業的熱門學校,好的學校擁有根據當下企業需求自主研發課程的能力,建議實地考察對比一下。祝你學有所成,望採納。
㈨ 如何成為一名程序員
成為程序員的具體步驟:
第一步:
掌握一種編程語言。學習任意一種主流的編程語言,例如C++語言。熟練掌握一種語言的語法和基本的編程技巧。
學習時間:
3個月左右
注意事項:
編程語言和編程工具是兩回事情,編程語言是指C++、Basic、Object Pascal等。程序設計語言,它們是像漢語、英語一樣的抽象的語法規則,編程工具是指Visual C++ 6.0、Visual Basic 6.0、Delphi 7.0等包括了源代碼編輯器、程序編譯器 在內的集成化、可視化的軟體開發工具。C++源程序可以在Visual C++ 6.0里編寫,也可以在記事本里編寫,而同一個C++源程序可以用Visual C++ 6.0編譯、執行,也可以用C++ Builder 5.0
編譯、執行,所以: C++ 不等於 Visual C++ 6.0。
第二步:
掌握一種編程工具,學習任意一種主流的編程工具。注意編程工具要和第一階段學習的編程語言一致,例如你學習的編程語言是C++,那麼編程工具要選Visual C++ 6.0或者C++ Builder 5.0。熟練掌握這種編程工具基本用法,例如:菜單、組件、程序跟蹤調試、編寫Windows程序等。
學習時間:
3個月左右
注意事項:
這個階段側重編程工具的使用,同時進一步熟習編程語言,最後達到能熟練編寫各種基本的Windows程序。
第三步:
掌握「演算法與數據結構」這門課程,推薦許卓群的《數據結構》,熟練掌握各種常用的演算法與數據結構。
學習時間:
4個月左右
注意事項:
這是一門不可或缺的軟體開發課程,曾經有一本經典計算機專業書籍叫做《數據結構+演算法=程序》,這說明了數據結構和演算法的重要性。它能幫我們建立良好的程序分析與設計能力。
第四步:
實現一個模擬的小型軟體項目,掌握軟體項目的基本開發過程和方法。
學習時間:
4個月左右
注意事項:
自己完成一個模擬的小型軟體項目,強烈推薦做一個MIS(管理信息系統)軟體,參考用書推「中小型信息管理系統開發實例系列叢書」,人民郵電出版社,它的例子詳實有效, 以它為基礎再加以擴展,就可以做出實用的MIS軟體來。
㈩ 程序員是大學哪個專業,行業前景如何
1、人工智慧方向
所選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自動化、智能科學與技術等。
就業前景
人工智慧研究的方向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據報道,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目前,我國人工智慧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供需比例為1:10。而且現在我國的政策也大力扶持,所以,人工智慧的專業人才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2、雲計算方向
雲計算就是把數據、服務、軟體等放到一個資源共享池裡(就是雲),我們常用的各種雲盤,例如網路雲、小米雲等,就是雲的一種——公有雲。
所選專業:軟體工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
就業前景
雲計算產業已覆蓋政府、金融、交通、企業、醫療、信息消費等各領域,企業向雲端遷移是大勢所趨,並且與通信、物聯網、互聯網產業相融合。預計雲計算行業規模2020年有望達到3834億美元,今後5年內,雲計算人才缺口將超過130萬,就業前景廣闊。
3、大數據方向
所選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等。
就業前景
根據數聯尋英《大數據人才報告》顯示,中國的大數據人才僅46萬。僅就人工智慧領域而言,印度的從業人員在15萬左右,美國有85萬,而我國僅有5萬人。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短短3-5年內,我國大數據人才的缺口將增至1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