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語言 > pythonblocked

pythonblocked

發布時間:2022-07-09 20:55:33

python多線程幾種方法實現

Python進階(二十六)-多線程實現同步的四種方式
臨界資源即那些一次只能被一個線程訪問的資源,典型例子就是列印機,它一次只能被一個程序用來執行列印功能,因為不能多個線程同時操作,而訪問這部分資源的代碼通常稱之為臨界區。
鎖機制
threading的Lock類,用該類的acquire函數進行加鎖,用realease函數進行解鎖
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class Num:
def __init__(self):
self.num = 0
self.lock = threading.Lock() def add(self):
self.lock.acquire()#加鎖,鎖住相應的資源
self.num += 1
num = self.num
self.lock.release()#解鎖,離開該資源
return num

n = Num()class jd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item):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item = item def run(self):
time.sleep(2)
value = n.add()#將num加1,並輸出原來的數據和+1之後的數據
print(self.item,value)for item in range(5):
t = jdThread(item)
t.start()
t.join()#使線程一個一個執行

當一個線程調用鎖的acquire()方法獲得鎖時,鎖就進入「locked」狀態。每次只有一個線程可以獲得鎖。如果此時另一個線程試圖獲得這個鎖,該線程就會變為「blocked」狀態,稱為「同步阻塞」(參見多線程的基本概念)。
直到擁有鎖的線程調用鎖的release()方法釋放鎖之後,鎖進入「unlocked」狀態。線程調度程序從處於同步阻塞狀態的線程中選擇一個來獲得鎖,並使得該線程進入運行(running)狀態。
信號量
信號量也提供acquire方法和release方法,每當調用acquire方法的時候,如果內部計數器大於0,則將其減1,如果內部計數器等於0,則會阻塞該線程,知道有線程調用了release方法將內部計數器更新到大於1位置。
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class Num:
def __init__(self):
self.num = 0
self.sem = threading.Semaphore(value = 3) #允許最多三個線程同時訪問資源

def add(self):
self.sem.acquire()#內部計數器減1
self.num += 1
num = self.num
self.sem.release()#內部計數器加1
return num

n = Num()class jd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item):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item = item def run(self):
time.sleep(2)
value = n.add()
print(self.item,value)for item in range(100):

linux下,C插入Python,就在include <python.h>上卡住了

拿出一個例子來分析一下,不就是總結嗎?

#include <Python.h>

char* python_code1 = "\
import wx\n\
f = wx.Frame(None, -1, 'Hello from wxPython!', size=(250, 150))\n\
f.Show()\n\
";
PyRun_SimpleString(python_code1);

char* python_code2 = "\
import sys\n\
sys.path.append('.')\n\
import embedded_sample\n\
\n\
def makeWindow(parent):\n\
win = embedded_sample.MyPanel(parent)\n\
return win\n\
";
PyObject* globals = PyDict_New();
PyObject* builtins = PyImport_ImportMole("__builtin__");
PyDict_SetItemString(globals, "__builtins__", builtins);
Py_DECREF(builtins);

// Execute the code to make the makeWindow function
result = PyRun_String(python_code2, Py_file_input, globals, globals);
// Was there an exception?
if (! result) {
PyErr_Print();
wxPyEndBlockThreads(blocked);
return NULL;
}
Py_DECREF(result);

// Now there should be an object named 'makeWindow' in the dictionary that
// we can grab a pointer to:
PyObject* func = PyDict_GetItemString(globals, "makeWindow");

③ Python進程之並行與並發的區別

並行 :

當系統有一個以上CPU時,則進程的操作有可能非並發。當一個CPU執行一個進程時,另一個CPU可以執行另一個進程,兩個進程互不搶佔CPU資源,可以同時進行,這種方式我們稱之為並行。

並發 :

當有多個進程在操作時,如果系統只有一個CPU,則它根本不可能真正同時執行一個以上的進程,它只能把CPU運行時間劃分成若干個時間段,再將時間 段分配給各個進程執行,在一個時間段的進程代碼運行時,其它進程處於掛起狀,這種方式我們稱之為並發。

區別:

並發和並行是即相似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並行是指兩個或者多個事件在同一時刻同時執行,而並發是指兩個或多個事件通過時間片輪流被執行。在多道程序環境下,並發性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宏觀上有多個程序在同時運行,但在單核CPU中,同一時刻僅能有一道程序執行,故微觀上這些程序只能是分時地交替執行。倘若在計算機中有多個CPU,則這些可以並發執行的程序便可被分配到多個處理機上,實現並行執行,即利用每個處理機來處理一個可並發執行的程序,這樣,多個程序便可以同時執行。

相關推薦:《Python視頻教程》

進程的狀態如下圖所示

在了解其他概念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進程的幾個狀態。在程序運行的過程中,由於被操作系統的調度演算法控制,程序會進入幾個狀態:就緒,運行和阻塞。

(1)就緒(Ready)狀態

當進程已分配到除CPU以外的所有必要的資源,只要獲得處理機便可立即執行,這時的進程狀態稱為就緒狀態。

(2)執行/運行(Running)狀態當進程已獲得處理機,其程序正在處理機上執行,此時的進程狀態稱為執行狀態。

(3)阻塞(Blocked)狀態正在執行的進程,由於等待某個事件發生而無法執行時,便放棄處理機而處於阻塞狀態。引起進程阻塞的事件可有多種,例如,等待I/O完成、申請緩沖區不能滿足、等待信件(信號)等。

相關推薦:

一文帶你讀懂Python中的進程

④ python面向對象編程中的f.init()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加這一個

f.init()加在中間是為了類Filter定義一個屬性blocked並初始化,因為它定義了類的屬性blocked,而類Filter的函數filter中要用到這個屬性,所以不加f.init()會報錯.

同樣的s.init(),SPAMFilter子類重寫了Filter父類的init函數,並且重新定義了屬性blocked,而子類SPAMFilter繼承的父類Filter的函數filter中用到了這個屬性,所以不加s.init()也會報錯.

完整的Python程序如下

class Filter:

def init(self):

self.blocked=[]

def filter(self,sequence):

return [x for x in sequence if x not in self.blocked]

class SPAMFilter(Filter):

def init(self):

self.blocked=['SPAM']

f=Filter()

f.init()

print(f.filter([1,2,3]))

s=SPAMFilter()

s.init()

print(s.filter(['SPAM','SPAM','SPAM','SPAM','eggs','bacon','SPAM']))

源代碼(注意源代碼的縮進)

⑤ python多線程的幾種方法

Python進階(二十六)-多線程實現同步的四種方式
臨界資源即那些一次只能被一個線程訪問的資源,典型例子就是列印機,它一次只能被一個程序用來執行列印功能,因為不能多個線程同時操作,而訪問這部分資源的代碼通常稱之為臨界區。
鎖機制
threading的Lock類,用該類的acquire函數進行加鎖,用realease函數進行解鎖
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class Num:
def __init__(self):
self.num = 0
self.lock = threading.Lock() def add(self):
self.lock.acquire()#加鎖,鎖住相應的資源
self.num += 1
num = self.num
self.lock.release()#解鎖,離開該資源
return num

n = Num()class jd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item):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item = item def run(self):
time.sleep(2)
value = n.add()#將num加1,並輸出原來的數據和+1之後的數據
print(self.item,value)for item in range(5):
t = jdThread(item)
t.start()
t.join()#使線程一個一個執行

當一個線程調用鎖的acquire()方法獲得鎖時,鎖就進入「locked」狀態。每次只有一個線程可以獲得鎖。如果此時另一個線程試圖獲得這個鎖,該線程就會變為「blocked」狀態,稱為「同步阻塞」(參見多線程的基本概念)。
直到擁有鎖的線程調用鎖的release()方法釋放鎖之後,鎖進入「unlocked」狀態。線程調度程序從處於同步阻塞狀態的線程中選擇一個來獲得鎖,並使得該線程進入運行(running)狀態。
信號量
信號量也提供acquire方法和release方法,每當調用acquire方法的時候,如果內部計數器大於0,則將其減1,如果內部計數器等於0,則會阻塞該線程,知道有線程調用了release方法將內部計數器更新到大於1位置。
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class Num:
def __init__(self):
self.num = 0
self.sem = threading.Semaphore(value = 3) #允許最多三個線程同時訪問資源

def add(self):
self.sem.acquire()#內部計數器減1
self.num += 1
num = self.num
self.sem.release()#內部計數器加1
return num

n = Num()class jd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item):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item = item def run(self):
time.sleep(2)
value = n.add()
print(self.item,value)for item in range(100):

⑥ python udp發送數據的問題

一個簡單的python socket編程

一、套接字

套接字是為特定網路協議(例如TCP/IP,ICMP/IP,UDP/IP等)套件對上的網路應用程序提供者提供當前可移植標準的對象。它們允許程序接受並進行連接,如發送和接受數據。為了建立通信通道,網路通信的每個端點擁有一個套接字對象極為重要。

套接字為BSD UNIX系統核心的一部分,而且他們也被許多其他類似UNIX的操作系統包括Linux所採納。許多非BSD UNIX系統(如ms-dos,windows,os/2,mac os及大部分主機環境)都以庫形式提供對套接字的支持。

三種最流行的套接字類型是:stream,datagram和raw。stream和datagram套接字可以直接與TCP協議進行介面,而raw套接字則介面到IP協議。但套接字並不限於TCP/IP。

二、套接字模塊

套接字模塊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基於對象的介面,它提供對低層BSD套接字樣式網路的訪問。使用該模塊可以實現客戶機和伺服器套接字。要在python 中建立具有TCP和流套接字的簡單伺服器,需要使用socket模塊。利用該模塊包含的函數和類定義,可生成通過網路通信的程序。一般來說,建立伺服器連接需要六個步驟。

第1步是創建socket對象。調用socket構造函數。

socket=socket.socket(familly,type)

family的值可以是AF_UNIX(Unix域,用於同一台機器上的進程間通訊),也可以是AF_INET(對於IPV4協議的TCP和 UDP),至於type參數,SOCK_STREAM(流套接字)或者 SOCK_DGRAM(數據報文套接字),SOCK_RAW(raw套接字)。

第2步則是將socket綁定(指派)到指定地址上,socket.bind(address)

address必須是一個雙元素元組,((host,port)),主機名或者ip地址+埠號。如果埠號正在被使用或者保留,或者主機名或ip地址錯誤,則引發socke.error異常。

第3步,綁定後,必須准備好套接字,以便接受連接請求。

socket.listen(backlog)

backlog指定了最多連接數,至少為1,接到連接請求後,這些請求必須排隊,如果隊列已滿,則拒絕請求。

第4步,伺服器套接字通過socket的accept方法等待客戶請求一個連接:

connection,address=socket.accept()

調用accept方法時,socket會進入'waiting'(或阻塞)狀態。客戶請求連接時,方法建立連接並返回伺服器。accept方法返回一個含有倆個元素的元組,形如(connection,address)。第一個元素(connection)是新的socket對象,伺服器通過它與客戶通信;第二個元素(address)是客戶的internet地址。

第5步是處理階段,伺服器和客戶通過send和recv方法通信(傳輸數據)。伺服器調用send,並採用字元串形式向客戶發送信息。send方法返回已發送的字元個數。伺服器使用recv方法從客戶接受信息。調用recv時,必須指定一個整數來控制本次調用所接受的最大數據量。recv方法在接受數據時會進入'blocket'狀態,最後返回一個字元串,用它來表示收到的數據。如果發送的量超過recv所允許,數據會被截斷。多餘的數據將緩沖於接受端。以後調用recv時,多餘的數據會從緩沖區刪除。

第6步,傳輸結束,伺服器調用socket的close方法以關閉連接。

建立一個簡單客戶連接則需要4個步驟。

第1步,創建一個socket以連接伺服器 socket=socket.socket(family,type)

第2步,使用socket的connect方法連接伺服器 socket.connect((host,port))

第3步,客戶和伺服器通過send和recv方法通信。

第4步,結束後,客戶通過調用socket的close方法來關閉連接。

python 編寫server的步驟:

第一步是創建socket對象。調用socket構造函數。如:

socket = socket.socket( family, type )

family參數代表地址家族,可為AF_INET或AF_UNIX。AF_INET家族包括Internet地址,AF_UNIX家族用於同一台機器上的進程間通信。
type參數代表套接字類型,可為SOCK_STREAM(流套接字)和SOCK_DGRAM(數據報套接字)。

第二步是將socket綁定到指定地址。這是通過socket對象的bind方法來實現的:

socket.bind( address )

由AF_INET所創建的套接字,address地址必須是一個雙元素元組,格式是(host,port)。host代表主機,port代表埠號。如果埠號正在使用、主機名不正確或埠已被保留,bind方法將引發socket.error異常。

第三步是使用socket套接字的listen方法接收連接請求。

socket.listen( backlog )

backlog指定最多允許多少個客戶連接到伺服器。它的值至少為1。收到連接請求後,這些請求需要排隊,如果隊列滿,就拒絕請求。

第四步是伺服器套接字通過socket的accept方法等待客戶請求一個連接。

connection, address = socket.accept()

調用accept方法時,socket會時入「waiting」狀態。客戶請求連接時,方法建立連接並返回伺服器。accept方法返回一個含有兩個元素的元組(connection,address)。第一個元素connection是新的socket對象,伺服器必須通過它與客戶通信;第二個元素 address是客戶的Internet地址。
第五步是處理階段,伺服器和客戶端通過send和recv方法通信(傳輸數據)。伺服器調用send,並採用字元串形式向客戶發送信息。send方法返回已發送的字元個數。伺服器使用recv方法從客戶接收信息。調用recv 時,伺服器必須指定一個整數,它對應於可通過本次方法調用來接收的最大數據量。recv方法在接收數據時會進入「blocked」狀態,最後返回一個字元串,用它表示收到的數據。如果發送的數據量超過了recv所允許的,數據會被截短。多餘的數據將緩沖於接收端。以後調用recv時,多餘的數據會從緩沖區刪除(以及自上次調用recv以來,客戶可能發送的其它任何數據)。
傳輸結束,伺服器調用socket的close方法關閉連接。
python編寫client的步驟:
創建一個socket以連接伺服器:socket = socket.socket( family, type )

使用socket的connect方法連接伺服器。對於AF_INET家族,連接格式如下:

socket.connect( (host,port) )

host代表伺服器主機名或IP,port代表伺服器進程所綁定的埠號。如連接成功,客戶就可通過套接字與伺服器通信,如果連接失敗,會引發socket.error異常。
處理階段,客戶和伺服器將通過send方法和recv方法通信。
傳輸結束,客戶通過調用socket的close方法關閉連接。
下面給個簡單的例子:

server.py
python 代碼

if __name__ == '__main__':
import socket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bind(('localhost', 8001))
sock.listen(5)
while True:
connection,address = sock.accept()
try:
connection.settimeout(5)
buf = connection.recv(1024)
if buf == '1':
connection.send('welcome to server!')
else:
connection.send('please go out!')
except socket.timeout:
print 'time out'
connection.close()

client.py
python 代碼

if __name__ == '__main__':
import socket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connect(('localhost', 8001))
import time
time.sleep(2)
sock.send('1')
print sock.recv(1024)
sock.close()

在終端運行server.py,然後運行clien.py,會在終端列印「welcome to server!"。如果更改client.py的sock.send('1')為其它值在終端會列印」please go out!「,更改time.sleep(2)為大於5的數值, 伺服器將會超時。

舉例:

服務端:

#socket server端
#獲取socket構造及常量
from socket import *
#''代表伺服器為localhost
myHost = ''
#在一個非保留埠號上進行監聽
myPort = 50007

#設置一個TCP socket對象
sockobj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綁定它至埠號
sockobj.bind((myHost, myPort))
#監聽,允許5個連結
sockobj.listen(5)

#直到進程結束時才結束循環
while True:
#等待下一個客戶端連結
connection, address = sockobj.accept( )
#連結是一個新的socket
print 'Server connected by', address
while True:
#讀取客戶端套接字的下一行
data = connection.recv(1024)
#如果沒有數量的話,那麼跳出循環
if not data: break
#發送一個回復至客戶端
connection.send('Echo=>' + data)
#當socket關閉時eof
connection.close( )

客戶端:

import sys
from socket import *
serverHost = 'localhost'
serverPort = 50007

#發送至服務端的默認文本
message = ['Hello network world']
#如果參數大於1的話,連結的服務端為第一個參數
if len(sys.argv) > 1:
serverHost = sys.argv[1]
#如果參數大於2的話,連結的文字為第二個參數
if len(sys.argv) > 2:
message = sys.argv[2:]

#建立一個tcp/ip套接字對象
sockobj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連結至伺服器及埠
sockobj.connect((serverHost, serverPort))

for line in message:
#經過套按字發送line至服務端
sockobj.send(line)
#從服務端接收到的數據,上限為1k
data = sockobj.recv(1024)
#確認他是引用的,是'x'
print 'Client received:', repr(data)

#關閉套接字
sockobj.close( )

⑦ python多線程怎樣同步

鎖機制
�6�9�6�9threading的Lock類,用該類的acquire函數進行加鎖,用realease函數進行解鎖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class Num:
def __init__(self):
self.num = 0
self.lock = threading.Lock()
def add(self):
self.lock.acquire()#加鎖,鎖住相應的資源
self.num += 1
num = self.num
self.lock.release()#解鎖,離開該資源
return num

n = Num()
class jd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item):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item = item
def run(self):
time.sleep(2)
value = n.add()#將num加1,並輸出原來的數據和+1之後的數據
print(self.item,value)

for item in range(5):
t = jdThread(item)
t.start()
t.join()#使線程一個一個執行
�6�9�6�9當一個線程調用鎖的acquire()方法獲得鎖時,鎖就進入「locked」狀態。每次只有一個線程可以獲得鎖。如果此時另一個線程試圖獲得這個鎖,該線程就會變為「blocked」狀態,稱為「同步阻塞」(參見多線程的基本概念)。
�6�9�6�9直到擁有鎖的線程調用鎖的release()方法釋放鎖之後,鎖進入「unlocked」狀態。線程調度程序從處於同步阻塞狀態的線程中選擇一個來獲得鎖,並使得該線程進入運行(running)狀態。

信號量
�6�9�6�9信號量也提供acquire方法和release方法,每當調用acquire方法的時候,如果內部計數器大於0,則將其減1,如果內部計數器等於0,則會阻塞該線程,知道有線程調用了release方法將內部計數器更新到大於1位置。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class Num:
def __init__(self):
self.num = 0
self.sem = threading.Semaphore(value = 3)
#允許最多三個線程同時訪問資源

def add(self):
self.sem.acquire()#內部計數器減1
self.num += 1
num = self.num
self.sem.release()#內部計數器加1
return num

n = Num()
class jd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item):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item = item
def run(self):
time.sleep(2)
value = n.add()
print(self.item,value)

for item in range(100):
t = jdThread(item)
t.start()
t.join()
條件判斷
�6�9�6�9所謂條件變數,即這種機制是在滿足了特定的條件後,線程才可以訪問相關的數據。
�6�9�6�9它使用Condition類來完成,由於它也可以像鎖機制那樣用,所以它也有acquire方法和release方法,而且它還有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

"""
一個簡單的生產消費者模型,通過條件變數的控制產品數量的增減,調用一次生產者產品就是+1,調用一次消費者產品就會-1.
"""

"""
使用 Condition 類來完成,由於它也可以像鎖機制那樣用,所以它也有 acquire 方法和 release 方法,而且它還有
wait, notify, notifyAll 方法。
"""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queue,time,random

class Goods:#產品類
def __init__(self):
self.count = 0
def add(self,num = 1):
self.count += num
def sub(self):
if self.count>=0:
self.count -= 1
def empty(self):
return self.count <= 0

class Procer(threading.Thread):#生產者類
def __init__(self,condition,goods,sleeptime = 1):#sleeptime=1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cond = condition
self.goods = goods
self.sleeptime = sleeptime
def run(self):
cond = self.cond
goods = self.goods
while True:
cond.acquire()#鎖住資源
goods.add()
print("產品數量:",goods.count,"生產者線程")
cond.notifyAll()#喚醒所有等待的線程--》其實就是喚醒消費者進程
cond.release()#解鎖資源
time.sleep(self.sleeptime)

class Consumer(threading.Thread):#消費者類
def __init__(self,condition,goods,sleeptime = 2):#sleeptime=2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cond = condition
self.goods = goods
self.sleeptime = sleeptime
def run(self):
cond = self.cond
goods = self.goods
while True:
time.sleep(self.sleeptime)
cond.acquire()#鎖住資源
while goods.empty():#如無產品則讓線程等待
cond.wait()
goods.sub()
print("產品數量:",goods.count,"消費者線程")
cond.release()#解鎖資源

g = Goods()
c = threading.Condition()

pro = Procer(c,g)
pro.start()

con = Consumer(c,g)
con.start()
同步隊列
�6�9�6�9put方法和task_done方法,queue有一個未完成任務數量num,put依次num+1,task依次num-1.任務都完成時任務結束。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queue
import time
import random

'''
1.創建一個 Queue.Queue() 的實例,然後使用數據對它進行填充。
2.將經過填充數據的實例傳遞給線程類,後者是通過繼承 threading.Thread 的方式創建的。
3.每次從隊列中取出一個項目,並使用該線程中的數據和 run 方法以執行相應的工作。
4.在完成這項工作之後,使用 queue.task_done() 函數向任務已經完成的隊列發送一個信號。
5.對隊列執行 join 操作,實際上意味著等到隊列為空,再退出主程序。
'''

class jd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index,queue):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index = index
self.queue = queue

def run(self):
while True:
time.sleep(1)
item = self.queue.get()
if item is None:
break
print("序號:",self.index,"任務",item,"完成")
self.queue.task_done()#task_done方法使得未完成的任務數量-1

q = queue.Queue(0)
'''
初始化函數接受一個數字來作為該隊列的容量,如果傳遞的是
一個小於等於0的數,那麼默認會認為該隊列的容量是無限的.
'''
for i in range(2):
jdThread(i,q).start()#兩個線程同時完成任務

for i in range(10):
q.put(i)#put方法使得未完成的任務數量+1

⑧ python 2.7中有沒有socketserver這個模塊

Python提供了兩個基本的socket模塊。一個是socket,它提供了標準的BSD Socket API;另一個是socketServer,它提供了伺服器中心類,可以簡化網路伺服器的開發。
本文簡要介紹socket模塊包含的類及其使用。
1.開始了解socket模塊前,先熟悉下Python的網路編程模塊主要支持的兩種Intent協議:TCP和UDP。TCP協議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協議,用於建立機器之間的雙向通信流。UDP協議是一種較低級別的、以數據包為基礎的協議(無連接傳輸模式)。與TCP不同,UDP信息不可靠。
他們的區別如下圖所示:左圖為TCP連接協議,右圖為UDP連接協議

2.socket模塊的部分類方法介紹

類方法

說明

socket.socket(family, type[,proto])

創建並返回一個新的 socket對象

socket.getfqdn(name)

將使用點號分隔的 IP地址字元串轉換成一個完整的域名

socket.gethostbyname(hostname)

將主機名解析為一個使用點號分隔的 IP地址字元串

socket.gethostbyname_ex(name)

它返回一個包含三個元素的元組,從左到右分別是給定地址的主要的主機名、同一IP地址的可選的主機名的一個列表、關於同一主機的同一介面的其它IP地址的一個列表(列表可能都是空的)。

socket.gethostbyaddr(address)

作用與gethostbyname_ex相同,只是你提供給它的參數是一個IP地址字元串

Socket.getservbyname(service,protocol)

它要求一個服務名(如'telnet'或'ftp')和一個協議(如'tcp'或'udp'),返回服務所使用的埠號

socket.fromfd(fd, family, type)

從現有的文件描述符創建一個 socket對象

3.socket對象的部分方法介紹

實例方法

說明

sock.bind( (adrs, port) )

將 socket綁定到一個地址和埠上

sock.accept()

返回一個客戶機 socket(帶有客戶機端的地址信息)

sock.listen(backlog)

將 socket設置成監聽模式,能夠監聽 backlog 外來的連接請求

sock.connect( (adrs, port) )

將 socket連接到定義的主機和埠上

sock.recv( buflen[, flags] )

從 socket中接收數據,最多 buflen 個字元

sock.recvfrom( buflen[, flags] )

從 socket中接收數據,最多 buflen 個字元,同時返回數據來源的遠程主機和埠號

sock.send( data[, flags] )

通過 socket發送數據

sock.sendto( data[, flags], addr )

通過 socket發送數據

sock.close()

關閉 socket

sock.getsockopt( lvl, optname )

獲得指定 socket 選項的值

sock.setsockopt( lvl, optname, val )

設置指定 socket選項的值

4.編寫socket測試程序
(a)編寫server的步驟

第一步是創建socket對象。調用socket構造函數。如:
socket = socket.socket( family, type )
family參數代表地址家族,可為AF_INET或AF_UNIX。AF_INET家族包括Internet地址,AF_UNIX家族用於同一台機器上的進程間通信。
type參數代表套接字類型,可為SOCK_STREAM(流套接字)和SOCK_DGRAM(數據報套接字)。
第二步是將socket綁定到指定地址。這是通過socket對象的bind方法來實現的:
socket.bind( address )
由AF_INET所創建的套接字,address地址必須是一個雙元素元組,格式是(host,port)。host代表主機,port代表埠號。如果埠號正在使用、主機名不正確或埠已被保留,bind方法將引發socket.error異常。
第三步是使用socket套接字的listen方法接收連接請求。
socket.listen( backlog )
backlog指定最多允許多少個客戶連接到伺服器。它的值至少為1。收到連接請求後,這些請求需要排隊,如果隊列滿,就拒絕請求。
第四步是伺服器套接字通過socket的accept方法等待客戶請求一個連接。
connection, address = socket.accept()
調 用accept方法時,socket會時入「waiting」狀態。客戶請求連接時,方法建立連接並返回伺服器。accept方法返回一個含有兩個元素的元組(connection,address)。第一個元素connection是新的socket對象,伺服器必須通過它與客戶通信;第二個元素 address是客戶的Internet地址。
第 五步是處理階段,伺服器和客戶端通過send和recv方法通信(傳輸 數據)。伺服器調用send,並採用字元串形式向客戶發送信息。send方法返回已發送的字元個數。伺服器使用recv方法從客戶接收信息。調用recv 時,伺服器必須指定一個整數,它對應於可通過本次方法調用來接收的最大數據量。recv方法在接收數據時會進入「blocked」狀態,最後返回一個字元 串,用它表示收到的數據。如果發送的數據量超過了recv所允許的,數據會被截短。多餘的數據將緩沖於接收端。以後調用recv時,多餘的數據會從緩沖區 刪除(以及自上次調用recv以來,客戶可能發送的其它任何數據)。
傳輸結束,伺服器調用socket的close方法關閉連接。
(b)編寫client的步驟
首先創建一個socket以連接伺服器:socket =socket.socket( family, type )
使用socket的connect方法連接伺服器。對於AF_INET家族,連接格式如下:
socket.connect( (host,port) )
host代表伺服器主機名或IP,port代表伺服器進程所綁定的埠號。如連接成功,客戶就可通過套接字與伺服器通信,如果連接失敗,會引發socket.error異常。
處理階段,客戶和伺服器將通過send方法和recv方法通信。
傳輸結束,客戶通過調用socket的close方法關閉連接。
5.實例源碼:python socket半雙工聊天
(a)tcpserver.py
[python] view plain
# -*- coding: cp936 -*-
#file:tcpserver.py

import socket
from time import ctime
import sys

bufsize = 1024
host = '127.0.0.1'
port = 8100
address = (host,port)

server_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server_sock.bind(address)
server_sock.listen(1)

while True:
print 'waiting for connection...'
clientsock,addr = server_sock.accept()
print 'received from :',addr

while True:
data = clientsock.recv(bufsize)
print ' 收到---->%s\n%s' %(ctime(),data)
data = raw_input("發送----->")
clientsock.send(data)
clientsock.close()

server_sock.close()
(b)tcpclient.py
[python] view plain
## -*- coding: cp936 -*-
##file:tcpclient.py

from socket import *
from time import ctime

bufsize = 1024
host = '127.0.0.1'
port = 8100
addr = (host,port)

client_sock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client_sock.connect(addr)

while True:
data = raw_input("發送---->")
if not data:
break
else:
client_sock.send(data)
data = client_sock.recv(bufsize)
print '收到---->%s\n%s' %(ctime(),data)

client_sock.close()

⑨ python,代碼如下,返回的錯誤是AttributeError: type object 'SPAMFilter' has no attribute '_bases_'

__bases__你是不是少輸入了一個_號
我自己本地測試,是沒問題的

⑩ 請教一個Python基礎教程上一段代碼的問題

具體的名字叫做「表理解(list comprehension)」

用於快速地生成一個新的列表

return[xforxinsequenceifxnotinself.blocked]

會等價於

l=[]
forxinsequence:
ifxnotinself.blocked:
l.append(x)
returnl

表理解一行可以頂5行,很方便吧

閱讀全文

與pythonblocked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己購買雲主伺服器推薦 瀏覽:419
個人所得稅java 瀏覽:759
多餘的伺服器滑道還有什麼用 瀏覽:189
pdf劈開合並 瀏覽:26
不能修改的pdf 瀏覽:750
同城公眾源碼 瀏覽:488
一個伺服器2個埠怎麼映射 瀏覽:297
java字元串ascii碼 瀏覽:78
台灣雲伺服器怎麼租伺服器 瀏覽:475
旅遊手機網站源碼 瀏覽:332
android關聯表 瀏覽:945
安卓導航無聲音怎麼維修 瀏覽:332
app怎麼裝視頻 瀏覽:430
安卓系統下的軟體怎麼移到桌面 瀏覽:96
windows拷貝到linux 瀏覽:772
mdr軟體解壓和別人不一樣 瀏覽:904
單片機串列通信有什麼好處 瀏覽:340
游戲開發程序員書籍 瀏覽:860
pdf中圖片修改 瀏覽:288
匯編編譯後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