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濡備綍鐢↗ava楠岃瘉鍝ュ痙宸磋但鐚滄兂錛
銆銆鍝ュ痙宸磋但鐚滄兂鍘熸弿榪版槸鈥滀換涓澶т簬5鐨勬暣鏁伴兘鍙鍐欐垚涓変釜璐ㄦ暟涔嬪拰鈥濓紝嬈ф媺緇欏嚭絳変環鐗堟湰錛屽嵆鈥滀換涓澶т簬2鐨勫伓鏁伴兘鍙鍐欐垚涓や釜璐ㄦ暟涔嬪拰鈥濓紝浠婃棩甯歌佺殑闄堣堪涓烘ф媺鐗堟湰銆
銆銆浣跨敤java楠岃瘉鍝ュ痙宸磋但鐚滄兂鐨勪唬鐮佸備笅錛堝湪浠g爜涓瑕佹眰杈撳叆澶т簬6鐨勬暟瀛楁槸鍥犱負4=2+2銆6=3+3錛岀畻娉曠洿鎺ヤ粠8寮濮嬮獙璇侊級錛
package algorithms;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public class GoldbachConjectur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j, n = 0, f1, f2, m = 0;
System.out.println("楠岃瘉鍝ュ痙宸磋但鐚滄兂銆");
System.out.println("杈撳叆涓涓澶т簬6鐨勫伓鏁幫細");
BufferedReader r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try {
m = Integer.parseInt(rr.readLin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for (i = 3; i < m / 2; i += 2) {
f1 = f2 = 0;
for (j = 3; j <= i / 2; j += 2) {
if (i % j == 0) {
f1 = 1;
break;
}
}
if (f1 == 1)// 濡傛灉i涓嶆槸璐ㄦ暟,涓嬩竴涓猧
continue;
// 鐩村埌鎵懼埌涓涓璐ㄦ暟i,榪欐槸鑲瀹氬彲浠ユ壘鍒扮殑
n = m - i;
for (j = 3; j <= n / 2; j += 2) {
if (n % j == 0) {
f2 = 1;
break;
}
}
if (f2 == 1)
continue;
else
break;
}
System.out.println("澶т簬絳変簬6鐨勫伓鏁" + m + "鍙浠ュ垎瑙d負:");
System.out.println(i + "涓" + n + "涓ゆ暟涔嬪拰");
}
}
2. 關於自研編程語言,華為傳來好消息,或實現從根打破
開發一款操作系統,軟體應用是需要用上編程語言的,要讓計算機能夠識別指令,才能實現功能的運行。市面上大部分的編程語言都來自國外,包括C++、Python、Java語言等等。有關的教科書,教材也是基於國外編程語言編寫。
雖然有現成的編程語言可以用,可華為在建立全面自主的操作系統生態,編程語言又怎樣可能落下呢?
華為傳來了自研編程語言的好消息,或實現從根打破。除編程語言之外,還要在編譯器、指令集、晶元等方面進行根源布局。
對此,華為在自研編程語言帶來了怎樣的好消息呢?華為從根打破,進展如何?
華為自研編程語言不是什麼新鮮事,很早之前在網上就流傳出華為自研編程語言的消息,並將其命名為「倉頡」。
從2022年8月份開始,華為申請了「倉頡語言」的商標,其中一項商標被駁回,但後來華為又再次申請。由此可見華為對這項「倉頡語言」的商標十分在意。
一開始外界並沒有過多注意,只是覺得華為要開發某些項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關「倉頡語言」是自研編程語言的消息越來越明確。
直到華為在2021全聯接大會上表示,華為將在2022年正式推出自研的編程語言倉頡。這才真正看清了華為真的在努力開發自研編程語言。時至今日,進展如何呢?
6月16日,華為傳來了自研編程語言的好消息,根據華為副總裁鄧泰華表示,計劃在下半年發布倉頡編程語言。
很多人都在等待這一刻,這一次華為瞄準編程語言或將從根打破。
編程語言准備了這么久,終於到了快要發布的時候了。盡管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發布時間,究竟是下半年的幾月幾日還不確定,但這么多年都等過來了,還差這半年嗎?
可以發現,只要是涉及到底層架構的根技術,華為幾乎都有布局的身影。華為開發了鴻蒙,歐拉這兩大國產操作系統,又推出了方舟編譯器提高開發者效率,還有晶元平台的研發,讓外界認識到華為不只是硬體實力強勁,軟體技術的開發水平同樣位居世界一流。
有人好奇這款華為自主研發的編程語言是不是使用中文,如果使用中文,豈不是意味著全球編程語言會迎來大洗牌?那麼關於倉頡語言,究竟是怎樣一個產品呢?
關於倉頡的消息華為並沒有透露太多,但可以知道的是,倉頡將對應上層應用,支持多樣化算力。
至於是否支持中文,基本上不太可能。計算機是國外發明的,二進制,指令集等一些技術架構的使用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在整個的編程環境中,大概率還是以英文為主。但也許華為真能獨創中文編程語言也說不準,畢竟中文正逐漸走向世界。
華為全面轉型軟體產業,目前正在做的一些布局都和根技術有關,一旦成功,華為將掌握完全自主的軟體生態環境。甚至改變國產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進程,讓國產操作系統,編程語言等一系列根技術走向世界,建立屬於中國的根技術開源社區。
華為或將從根打破,目前布局進展如何呢?先看操作系統。華為開發出鴻蒙,歐拉兩大操作系統,一個是支持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另一個是面向數字基礎設施的生態底座。截至目前鴻蒙系統擁有2.4億用戶,歐拉實現170萬套的裝機量。
開源系統已經建成,生態有序發展,華為開發的操作系統比想像中的還要好。
其次是編譯器。華為對編譯器的布局是推出了方舟編譯器,主要功能是提供開發者統一的編譯平台,讓不同操作系統,應用程序能夠適配統一識別的預言。華為在今年2月份發布了方舟編譯器1.0版本。
晶元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十分熟悉,不管是麒麟晶元還是面向數據中心的鯤鵬處理器,基本上在各大應用平台,終端市場都進行了系列晶元的開發。
還有就是編程語言了,這是華為掌握根技術的重點布局,為能夠在下半年順利發布,華為正努力開發,優化中,相信不會讓大家等太久。
根技術遠不止這些,國外花了幾十年在計算機市場,信息技術體系建立起絕對的影響力。華為用了幾年的時間就有了根技術自主可控的雛形,未來的前景不可限量。
華為正式官宣,自研的編程語言將在今年下半年發布。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多少年以來編程語言一直被國外把持著,學習國外的知識的技術。現在華為獨創編程語言,屬於中國的信息技術時代終將到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