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kdsk。
chkdsk的全稱是checkdisk,就是磁碟檢查的意思。這個東西是當你的系統崩潰或者非法關機的時候由系統來調用檢查磁碟的,也可以由手工通過命令行調用來檢查某一個磁碟分區。
該工具基於被檢測的分區所用的文件系統,創建和顯示磁碟的狀態報告。Chkdsk 還會列出並糾正磁碟上的錯誤。如果不帶任何參數,chkdsk 將顯示當前驅動器中的磁碟狀態。
chkdsk檢查適用情況:
1、windows7系統進入到歡迎界面,無法輸入用戶密碼,即鍵盤沒反應,但鍵盤操作bios、F8功能鍵等進入歡迎界面之前的操作都正常,可以進入安全模式;
2、系統啟動過程中藍屏,即藍底白字屏幕顯示,低端顯示stop:0x???????字樣,即藍屏代碼。
3、磁碟分區變成ram格式。
4、突然斷電,重啟電腦無法進入系統;
5、電腦運行速度非常慢,磁碟指示燈非常忙,殺毒軟體檢測不到病毒。
㈡ linux下有什麼工具測試usb速度
般的移動硬碟的拷貝速度應該是在30M/S的樣子, 具體的你可以下載一個軟體名字叫HDTune,專門用於測試移動設備的傳輸速率, 你測下你的實際傳輸速度是多少,我U盤的傳輸速率是9M/s ,你實際測下, 也可以測下同學或者同事的對比下就知道分曉。
㈢ linux 系統 如何檢測 磁碟 是否損壞
1、連接上相應的linux主機,進入到等待輸入shell指令的linux命令行狀態下。
㈣ Linux下如何檢測硬碟和內存(源代碼)
linux命令詳解詞典
cat cd
chmod chown
cp cut
名稱:cat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cat [-AbeEnstTuv] [--help] [--version] fileName
說明:把檔案串連接後傳到基本輸出(螢幕或加 > fileName 到另一個檔案)
參數:
-n 或 --number 由 1 開始對所有輸出的行數編號
-b 或 --number-nonblank 和 -n 相似,只不過對於空白行不編號
-s 或 --squeeze-blank 當遇到有連續兩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換為一行的空白行
-v 或 --show-nonprinting
範例:
cat -n textfile1 > textfile2 把 textfile1 的檔案內容加上行號後輸入 textfile2 這個檔案里
cat -b textfile1 textfile2 >> textfile3 把 textfile1 和 textfile2 的檔案內容加上行號(空白行不加)之後將內容附加到 textfile3
名稱:cd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cd [dirName]
說明:變換工作目錄至 dirName。 其中 dirName 表示法可為絕對路徑或相對路徑。若目錄名稱省略,則變換至使用者的 home directory (也就是剛 login 時所在的目錄).另外,"~" 也表示為 home directory 的意思,"." 則是表示目前所在的目錄,".." 則表示目前目錄位置的上一層目錄。
範例:跳到 /usr/bin/:
cd /usr/bin
跳到自己的 home directory:
cd ~
跳到目前目錄的上上兩層:
cd ../..
指令名稱:chmod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chmod [-cfvR] [--help] [--version] mode file...
說明:Linux/Unix 的檔案存取許可權分為三級:檔案擁有者,群組,其他。利用 chmod 可以藉以控制檔案如何被他人所存取。
把計:
mode:許可權設定字串,格式如下:[ugoa...][[+-=][rwxX]...][,...],其中u 表示該檔案的擁有者,g 表示與該檔案的擁有者屬於同一個群體(group)者,o 表示其他以外的人,a 表示這三者皆是。
+ 表示增加許可權,- 表示取消許可權,= 表示唯一設定許可權。
r 表示可讀取,w 表示可寫入,x 表示可執行,X 表示只有當該檔案是個子目錄或者該檔案已經被設定過為可執行。
-c:若該檔案許可權確實已經更改,才顯示其更改動作
-f:若該檔案許可權無法被更改也不要顯示錯誤訊息
-v:顯示許可權變更的詳細資料
-R:對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進行相同的許可權變更(即以遞回的方式逐個變更)
--help:顯示輔助說明
--version:顯示版本
範例 :將檔案 file1.txt 設為所有人皆可讀取:
chmod ugo+r file1.txt
將檔案 file1.txt 設為所有人皆可讀取:
chmod a+r file1.txt
將檔案 file1.txt 與 file2.txt 設為該檔案擁有者,與其所屬同一個群體者可寫入,但其他以外的人則不可寫入:
chmod ug+w,o-w file1.txt file2.txt
將 ex1.py 設定為只有該檔案擁有者可以執行:
chmod u+x ex1.py
將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皆設為任何人可讀取:
chmod -R a+r *
此外chmod也可以用數字來表示許可權如 chmod 777 file
語法為:chmod abc file
其中a,b,c各為一個數字,分別表示User,Group,及Other的許可權。
r=4,w=2,x=1
若要rwx屬性則4+2+1=7;
若要rw-屬性則4+2=6;
若要r-x屬性則4+1=7。
範例:
chmod a=rwx file
和
chmod 777 file
效果相同
chmod ug=rwx,o=x file
和
chmod 771 file
效果相同
若用chmod 4755 filename可使此程式具有root的許可權
指令名稱:chown
使用許可權:root
使用方式:chmod [-cfhvR] [--help] [--version] user[:group] file...
說明:Linux/Unix 是多人多工作業系統,所有的檔案皆有擁有者。利用 chown 可以將檔案的擁有者加以改變。一般來說,這個指令只有是由系統管理者(root)所使用,一般使用者沒有許可權可以改變別人的檔案擁有者,也沒有許可權可以自己的檔案擁有者改設為別人。只有系統管理者(root)才有這樣的許可權。
把計:
user:新的檔案擁有者的使用者 IDgroup:新的檔案擁有者的使用者群體(group)-c:若該檔案擁有者確實已經更改,才顯示其更改動作-f:若該檔案擁有者無法被更改也不要顯示錯誤訊息-h:只對於連結(link)進行變更,而非該 link 真正指向的檔案-v:顯示擁有者變更的詳細資料-R:對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進行相同的擁有者變更(即以遞回的方式逐個變更)--help:顯示輔助說明--version:顯示版本
範例:
將檔案 file1.txt 的擁有者設為 users 群體的使用者 jessie:
chown jessie:users file1.txt
將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與子目錄的擁有者皆設為 users 群體的使用者 lamport:
chmod -R lamport:users *
名稱:cp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cp [options] source dest
cp [options] source... directory
說明:將一個檔案拷貝至另一檔案,或將數個檔案拷貝至另一目錄。
把計:
-a 盡可能將檔案狀態,許可權等資料都照原狀予以復制。
-r 若 source 中含有目錄名,則將目錄下之檔案亦皆依序拷貝至目的地。
-f 若目的地已經有相同檔名的檔案存在,則在復制前先予以刪除再行復制。
範例:
將檔案 aaa 復制(已存在),並命名為 bbb:
cp aaa bbb
將所有的C語言程式拷貝至 Finished 子目錄中:
cp *.c Finished
名稱:cut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用法:cut -cnum1-num2 filename
說明:顯示每行從開頭算起 num1 到 num2 的文字。
範例:
shell>> cat example
test2
this is test1
shell>> cut -c0-6 example ## print 開頭算起前 6 個字元
test2
this i
用法:find
使用說明:
將檔案系統內符合 expression 的檔案列出來。你可以指要檔案的名稱,類別,時間,大小,許可權等不同資訊的組合,只有完全相符的才會被列出來。
find 根據下列規則判斷 path 和 expression,在命令列上第一個 - ( ) , ! 之前的部份為 path,之後的是 expression。如果 path 是空字串則使用目前路徑,如果 expression 是空字串則使用 -print 為預設 expression
expression 中可使用的選項有二三十個之多,在此只介紹最常用的部份。
-mount, -xdev:只檢查和指定目錄在同一個檔案系統下的檔案,避免列出其它檔案系統中的檔案
-amin n:在過去 n 分鍾內被讀取過
-anewer file:比檔案 file 更晚被讀取過的檔案
-atime n:在過去 n 天過讀取過的檔案
-cmin n:在過去 n 分鍾內被修改過
-cnewer file :比檔案 file 更新的檔案
-ctime n:在過去 n 天過修改過的檔案
-empty:空的檔案-gid n or -group name:gid 是 n 或是 group 名稱是 name
-ipath p, -path p:路徑名稱符合 p 的檔案,ipath 會忽略大小寫
-name name, -iname name:檔案名稱符合 name 的檔案。iname 會忽略大小寫
-size n:檔案大小 是 n 單位,b 代表 512 位元組的區塊,c 表示字元數,k 表示 kilo bytes,w 是二個位元組。-type c:檔案類型是 c 的檔案。
d: 目錄
c: 字型裝置檔案
b: 區塊裝置檔案
p: 具名貯列
f: 一般檔案
l: 符號連結
s: socket
-pid n:process id 是 n 的檔案
你可以使用 ( ) 將運算式分隔,並使用下列運算。
exp1 -and exp2
! expr
-not expr
exp1 -or exp2
exp1, exp2
範例:
將目前目錄及其子目錄下所有延伸檔名是 c 的檔案列出來。
# find . -name "*.c"
將目前目錄其其下子目錄中所有一般檔案列出
# find . -ftype f
將目前目錄及其子目錄下所有最近 20 分鍾內更新過的檔案列出
# find . -ctime -20
名稱:less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less [Option] filename
說明:
less 的作用與 more 十分相似,都可以用來瀏覽文字檔案的內容,不同的是 less 允許使用者往回卷動
以瀏覽已經看過的部份,同時因為 less 並未在一開始就讀入整個檔案,因此在遇上大型檔案的開啟時,會比一般的文書編輯器(如 vi)來的快速。
範例:
指令名稱:ln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ln [options] source dist,其中 option 的格式為:
[-bdfinsvF] [-S backup-suffix] [-V {numbered,existing,simple}]
[--help] [--version] [--]
說明:Linux/Unix 檔案系統中,有所謂的連結(link),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檔案的別名,而連結又可分為兩種:硬連結(hard link)與軟連結(symbolic link),硬連結的意思是一個檔案可以有多個名稱,而軟連結的方式則是產生一個特殊的檔案,該檔案的內容是指向另一個檔案的位置。硬連結是存在同一個檔案系統中,而軟連結卻可以跨越不同的檔案系統。
ln source dist 是產生一個連結(dist)到 source,至於使用硬連結或軟鏈結則由參數決定。
不論是硬連結或軟鏈結都不會將原本的檔案復制一份,只會佔用非常少量的磁碟空間。
-f:鏈結時先將與 dist 同檔名的檔案刪除-d:允許系統管理者硬鏈結自己的目錄-i:在刪除與 dist 同檔名的檔案時先進行詢問-n:在進行軟連結時,將 dist 視為一般的檔案-s:進行軟鏈結(symbolic link)-v:在連結之前顯示其檔名-b:將在鏈結時會被覆寫或刪除的檔案進行備份-S SUFFIX:將備份的檔案都加上 SUFFIX 的字尾-V METHOD:指定備份的方式--help:顯示輔助說明--version:顯示版本
範例:
將檔案 yy 產生一個 symbolic link:zz
ln -s yy zz
將檔案 yy 產生一個 hard link:zz
ln yy xx
名稱:locate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locate [-q] [-d ] [--database=]
locate [-r ] [--regexp=]
locate [-qv] [-o ] [--output=]
locate [-e ] [-f ] <[-l ] [-c]
<[-U ] [-u]>
locate [-Vh] [--version] [--help]
說明:
locate 讓使用者可以很快速的搜尋檔案系統內是否有指定的檔案。其方法是先建立一個包括系統內所有檔案名稱及路徑的資料庫,之後當尋找時就只需查詢這個資料庫,而不必實際深入檔案系統之中了。在一般的 distribution 之中,資料庫的建立都被放在 contab 中自動執行。
一般使用者在使用時只要用
# locate your_file_name
的型式就可以了。 參數:
-u
-U
建立資料庫,-u 會由根目錄開始,-U 則可以指定開始的位置。
-e
將排除在尋找的范圍之外。
-l
如果 是 1.則啟動安全模式。在安全模式下,使用者不會看到許可權無法看到的檔案。這會始速度減慢,因為 locate 必須至實際的檔案系統中取得檔案的許可權資料。
-f
將特定的檔案系統排除在外,例如我們沒有到理要把 proc 檔案系統中的檔案放在資料庫中。
-q
安靜模式,不會顯示任何錯誤訊息。
-n
至多顯示 個輸出。
-r
使用正規運算式 做尋找的條件。
-o
指定資料庫存的名稱。
-d
指定資料庫的路徑
-h
顯示輔助訊息
-v
顯示更多的訊息
-V
顯示程式的版本訊息 範例:
locate chdrv:尋找所有叫 chdrv 的檔案
locate -n 100 a.out:尋找所有叫 a.out 的檔案,但最多隻顯示 100 個
locate -u:建立資料庫
名稱:ls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ls [-alrtAFR] [name...]
說明:顯示指定工作目錄下之內容(列出目前工作目錄所含之檔案及子目錄)。
-a 顯示所有檔案及目錄 (ls內定將檔案名或目錄名稱開頭為"."的視為隱藏檔,不會列出)
-l 除檔案名稱外,亦將檔案型態,許可權,擁有者,檔案大小等資訊詳細列出
-r 將檔案以相反次序顯示(原定依英文字母次序)
-t 將檔案依建立時間之先後次序列出
-A 同 -a ,但不列出 "." (目前目錄) 及 ".." (父目錄)
-F 在列出的檔案名稱後加一符號;例如可執行檔則加 "*", 目錄則加 "/"
-R 若目錄下有檔案,則以下之檔案亦皆依序列出
範例:
列出目前工作目錄下所有名稱是 s 開頭的檔案,愈新的排愈後面:
ls -ltr s*
將 /bin 目錄以下所有目錄及檔案詳細資料列出:
ls -lR /bin
列出目前工作目錄下所有檔案及目錄;目錄於名稱後加 "/", 可執行檔於名稱後加 "*":
ls -AF
名稱:rm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rm [options] name...
說明:刪除檔案及目錄。
把計:
-i 刪除前逐一詢問確認。
-f 即使原檔案屬性設為唯讀,亦直接刪除,無需逐一確認。
-r 將目錄及以下之檔案亦逐一刪除。
範例:
刪除所有C語言程式檔;刪除前逐一詢問確認:
rm -i *.c
將 Finished 子目錄及子目錄中所有檔案刪除:
rm -r Finished
名稱:rmdir
使用許可權:於目前目錄有適當許可權的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rmdir [-p] dirName
說明: 刪除空的目錄。
參數: -p 是當子目錄被刪除後使它也成為空目錄的話,則順便一並刪除。
範例:
將工作目錄下,名為 AAA 的子目錄刪除:
rmdir AAA
在工作目錄下的 BBB 目錄中,刪除名為 Test 的子目錄。若 Test 刪除後,BBB 目錄成為空目錄,則 BBB 亦予刪除。
rmdir -p BBB/Test
名稱:split
使用許可權: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split [OPTION] [INPUT [PREFIX]]說明:
將一個檔案分割成數個。而從 INPUT 分割輸出成固定大小的檔案,其檔名依序為 PREFIXaa, PREFIXab...;PREFIX 預設值為 `x。若沒有 INPUT 檔或為 `-,則從標准輸入讀進資料。
匡兜:
-b, --bytes=SIZE
SIZE 值為每一輸出檔案的大小,單位為 byte。
-C, --line-bytes=SIZE
每一輸出檔中,單行的最大 byte 數。
-l, --lines=NUMBER
NUMBER 值為每一輸出檔的列數大小。
-NUMBER
與 -l NUMBER 相同。
--verbose
於每個輸出檔被開啟前,列印出偵錯資訊到標准錯誤輸出。
--help
顯示輔助資訊然後離開。
--version
列出版本資訊然後離開。
SIZE 可加入單位: b 代表 512, k 代表 1K, m 代表 1 Meg。
範例:
PostgresSQL 大型資料庫備份與回存:
因 Postgres 允許表格大過你系統檔案的最大容量,所以要將表格 mp 到單一的檔案可能會有問題,使用 split進行檔案分割。
% pg_mp dbname | split -b 1m - filename.mp.
重新載入
% createdb dbname
% cat filename.mp.* | pgsql dbname
㈤ 如何在linux系統下進行iozone測試
ozone是一個文件系統的基準測試工具,可以全面測試不同操作系統中文件系統的讀寫性能
方法/步驟
1
命令及參數說明
-a:使用全面自動模式,使用的塊大小從4k到16M,在文件大於 32MB時將自動停止使用低於64K的塊大小測試,這節省了許多時間。
-z:與-a連用,測試所有的塊,強制iozone 在執行自動測試時包含小的塊;
-R:生成Excel報告。iozone將生成一個兼容Excel的標准輸出報告,這個文件可以使用Microsoft Excel打開,可以創建一個文件系統性能的圖表。注意:3D圖表是面向列的,畫圖時需要選擇這項,因為Excel默認處理面向行的數據;
-b filename : iozone輸出結果時將創建一個兼容Excel的二進制格式的文件。
-n:設置測試時最小文件大小
-g:設置測試時最大文件大小
-s:設置測試時文件大小
-f filename: 指定測試文件的名字,完成後會自動刪除(這個文件必須指定你要測試的那個硬碟中)
-y:指定測試塊的大小范圍,表示測試最小塊大小,需要和-a同時使用;
-q:指定測試塊的大小范圍,表示測試最大塊大小,需要和-a同時使用;
-r:指定測試的塊大小測試。
2
如果只在意讀/寫的性能,並不想花時間執行所有測試,可以像如下一樣限制測試內容
./iozone –Ra –g 2G –i 0 –i 1
-i :設置I/O測試模式(0=write/Re-write,1=read/Re-read,2=random-read/write,3=Read-backwards … 12=preadv/Re-preadv),這些別的詳細內容請查man
3
首先需要進入iozone3_397/src/current/路徑下,然後再執行下列命令
全面的自動測試模式,所有參數都是預設的,並且測試完成所有的操作,生成輸出結果iozone.xls,這個文件可以使用Microsoft Excel打開,執行下列命令:
./iozone -a -Rb /home/loongson/iozone.xls
4
自定義模式,設置最小測試文件為64M,最大測試文件為1G,只進行讀寫測試,並在當前路徑下生成輸出結果iozone.xls,在終端執行下列命令:
./iozone -a -n 64m -g 1G -i 0 -i 1 -Rb ./iozone.xls
5
設備當前內存大小是8G,需要指定內存大小的兩倍,並且從塊大小4K到16M結束全面測試;
./iozone -a -s 16g -Rb ./iozone.xls
6
掛載盤的測試,比如U盤等;首先要現將測試盤掛載到/mnt目錄下;
./iozone -a -n 1g -g 4g -i 0 -i 1 -f /mnt/iozone -Rb ./iozone.xls
7
設備當前內存大小是8G,需要指定內存大小的兩倍,並且從指定塊64k大小開始到16M結束全面測試;
./iozone -a -y 64k -s 16g -Rb ./iozone.xls
8
指定塊大小測試案例
./iozone -a -i 0 -i 1 -i 2 -s 8g -r 16m -Rb iozone.xls
㈥ linux 系統 如何檢測 磁碟 是否損壞
可以通過hdparm
測試硬碟讀寫速度的方法
測試各硬碟讀取速度判斷硬碟故障
在服務端命令窗口中執行如下命令
hdparm
-t
/dev/hda
(IDE硬碟)
hdparm
-t
/dev/sda
(SATA、SCSI、硬RAID卡陣列)
hdparm
-t
/dev/md0
(軟RAID設備)
測試結果在空載情況下應
>40M/s
,在負載情況下平均應
>
20M/s
為正常,如測試結果極低則需要進一步使用硬碟專用檢測工具測試是否為硬碟故障。
參數:
-a<快取分區>
設定讀取文件時,預先存入塊區的分區數,若不加上<快取分區>選項,則顯示目前的設定。
-A<0或1>
啟動或關閉讀取文件時的快取功能。
-c
設定IDE32位I/O模式。
-C
檢測IDE硬碟的電源管理模式。
-d<0或1>
設定磁碟的DMA模式。
-f
將內存緩沖區的數據寫入硬碟,並清楚緩沖區。
-g
顯示硬碟的磁軌,磁頭,磁區等參數。
-h
顯示幫助。
-i
顯示硬碟的硬體規格信息,這些信息是在開機時由硬碟本身所提供。
-I
直接讀取硬碟所提供的硬體規格信息。
-k<0或1>
重設硬碟時,保留-dmu參數的設定。
-K<0或1>
重設硬碟時,保留-APSWXZ參數的設定。
-m<磁區數>
設定硬碟多重分區存取的分區數。
-n<0或1>
忽略硬碟寫入時所發生的錯誤。
-p
設定硬碟的PIO模式。
-P<磁區數>
設定硬碟內部快取的分區數。
-q
在執行後續的參數時,不在屏幕上顯示任何信息。
-r<0或1>
設定硬碟的讀寫模式。
-S<時間>
設定硬碟進入省電模式前的等待時間。
-t
評估硬碟的讀取效率。
-T
平谷硬碟快取的讀取效率。
-u<0或1>
在硬碟存取時,允許其他中斷要求同時執行。
-v
顯示硬碟的相關設定。
-W<0或1>
設定硬碟的寫入快取。
-X<傳輸模式>
設定硬碟的傳輸模式。
-y
使IDE硬碟進入省電模式。
-Y
使IDE硬碟進入睡眠模式。
-Z
關閉某些Seagate硬碟的自動省電功能。
㈦ Linux查看實時硬碟讀寫速度
可以參考以下資料
1. 了解hdparm命令Linux上使用hdparm命令查看硬碟信息和測試硬碟讀寫速度。Linux測試硬碟讀寫速度用什麼命令了解hdparm命令
以CentOS7.5為例。默認情況下,並沒有安裝該工具。[root@zcwyou ~]# yum -y install hdparm2. 查看硬碟信息:/dev/sda:SG_IO: bad/missing sense data, sb[]: 70 1c 05 39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 顯示硬碟的摘要信息
㈧ 用什麼軟體可以檢測出硬碟有無壞道啊最好給個下載地址
用windows自帶的磁碟檢查就行
硬碟檢測軟體完全介紹
硬碟目前還是我們存儲數據的重要場所,它的重要性是可算而知得。為了保護用戶數據及讓用戶能夠更方便是使用硬碟,以減小硬碟故障及當故障發生時檢測硬碟,各硬碟廠商均根據自已的硬碟推出了自家的硬碟檢測軟體,下面讓筆者將對目前市面上主要幾個品牌硬碟的檢測軟體進行詳細介紹:
一、IBM公司:DFT(Drive Fitness Test,驅動健康檢測)
此軟體是IBM公司面向IBM硬碟而推出的硬碟檢測軟體,它是基於DFT微代碼來判斷硬碟的錯誤所在,這些微代碼會自動地記錄重要的硬碟錯誤事件,這些錯誤事件如硬碟錯誤、所有重新分配過的扇區歷史記錄等等。DTF軟體可以以「快速檢測」、「表面完全掃描」來檢測硬碟的錯誤歷史、檢驗執行檢驗功能、讀取及分析硬碟的錯誤歷史、檢驗S.M.A.R.T功能及基於PES對硬碟的機械性能進行分析。快速檢測是用每一個磁頭進行讀/寫檢測和掃描前500K的扇區(引導程序保存在此部份扇區),完成一次快速檢測所需要的時間不超過2分鍾,它可以檢查出90%的錯誤。硬碟的表面完全掃描針對硬碟介質表面每個扇區的數據完整性進行檢測,完成一次掃描需要15~20分鍾(不同的容量硬碟完成診斷時間不同)。當你懷疑自己的硬碟表面的故障時,可以用這種方法對其進行掃描。表面掃描模式將掃描硬碟的所有扇區。DFT程序只能在DOS模式下運行,DFT程序診斷完成後對應以下四種結果:
1、硬碟有壞扇區
2、硬碟已經由於震動而損壞
3、硬碟將要衰減
4、硬碟可以正常使用,不需要進行返修或者換盤
軟體使用方法:
此安裝程序(dft32-v200.exe)包含IBM DOS2000 及 Drive Fitness Test,運行此程序,系統將自動在一張軟盤上建立 IBM DOS2000 啟動盤,此啟動盤中包含有 DFT(磁碟健康檢測)。DFT是用來檢測IBM IDE及SCSI硬碟的錯誤,它不會覆蓋用戶數據。
軟體使用注意:
$#@60;$#@62; 目前DFT軟體不適用於IBM微型硬碟
$#@60;$#@62; 目前DFT軟體不適用於Travelstar E 系列硬碟
$#@60;$#@62; 目前DFT軟體不適用於1995年11月份以前出產s的IBM硬碟
軟體下載地址:
國內下載:YESKY驅動世界
$#@62;$#@62; DFT工具最新2.00版(for Win系統):
$#@62;$#@62; DFT工具最新2.00版(for Linux系統):
更多IBM硬碟工具http://drivers.yesky.com/servlet/driver.yeskydown?tag=1&sortid=72342367549521920
二、昆騰公司:QDPS(昆騰數據保護系統)
QDPS是昆騰公司針對昆騰系列硬碟開發的,QDPS軟體兼容火球系列(Fireball)、大腳系列(BigFoot)及大力神系列(Atlas)。即使用昆騰硬碟產品的用戶均能使用此QDPS檢測軟體。
QDPS軟體需運行在DOS操作系統,運行那軟體,系統會自動建立一張啟動盤,使用那DOS啟動檢測盤就可進行硬碟檢測工作。QDPS軟體可以檢測硬碟的每個扇區,檢測的點主要在硬碟的前300MB空間內,因為那塊空間主要存放絕大部份的操作系統和主要的程序。軟體不僅具有S.M.A.R.T測試,還能進行 RAM 緩存區測試、才糖��鋃稀⒂才濤錮砑觳狻⒂才趟婊�煅檣�琛⒂才炭燜偕�韜陀才倘�婕觳狻�DPS軟體提供兩種檢測方式---快速檢測和全面檢測,完成一次快速檢測需要90秒,硬碟完成快速檢測後一般會產生三個結果:Hard Drive Passes All Tests(硬碟通過全部檢測)、Hard Drirve Fails Test(硬碟檢測失敗,可能有物理錯誤)、Hard Drive Passes Test(硬碟通過檢測,但是系統存在問題)。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則說明硬碟沒有問題,可以放心使用;第二種結果表明硬碟出現了物理損傷,應更換硬碟;如果是出現第三種情況,那你需要再作一次全面檢測。如果結果還一樣,則故障可能不在硬碟,而是主板、操作系統或系統存在病毒等。
QDPS可檢測的硬碟范圍如下:
支持的 ATA 硬碟有:
- Bigfoot
- Bigfoot CY
- Bigfoot TS
- Bigfoot TX
- Fireball 540/1080
- Fireball 640/1280
- Fireball CR
- FIreball CX
- Fireball EL
- Fireball EX
- Fireball lct8
- Fireball lct10
- Fireball lct15
- Fireball lct20
- Fireball Plus KA
- Fireball Plus KX
- Fireball Plus LM
- Fireball SE
- Fireball ST
- Fireball TM 支持的 SCSI 硬碟有:
- Atlas 10K III
- Atlas 10K II
- Atlas 10K
- Atlas III
- Atlas IV
- Atlas V
- Viking
軟體下載地址:
$#@62;$#@62;國內下載:YESKY驅動世界http://drivers.yesky.com/servlet/driver.yeskydown?tag=2&id=26325
更多昆騰硬碟工具見http://drivers.yesky.com/servlet/driver.yeskydown?tag=1&sortid=72346765596033024
三、西部數據公司:Data LifeGuard Tools(數據衛士工具)
此款程序包(Data LifeGuard Tools)是西部數據公司針對西數硬碟推出的配套工具軟體包(最新版為2000年9月份發布的 Data Lifeguard Tools V2.5),運行此程序將自解壓到一張軟盤上,此「數據衛士工具」軟盤可用於系統的啟動及西數硬碟的診斷。
註:對於使用 Windows NT的用戶,不能在WinNT環境下創建上面所說的「數據衛士工具」軟盤,用戶必須在Win9x或者直接在DOS下創建此工具盤。
數據衛士工具包含有如下四個程序:
1、EZ-Install(dlgez.zip - 169KB Zip文件)
此程序非常有用,當你的系統不支持大容量硬碟時,可以使用此程序來分區與格式化西部數據的大容量硬碟,它取代了原來使用的EZ-Drive 與磁碟管理軟體。
2、Diagnostics(dlgdiag.zip - 157KB Zip文件)
此程序是西部數據的硬碟測試程序,它能檢測硬碟並且將結果列印出來,能修復在檢測中發現的錯誤,同時還可以低級格式化硬碟。它取代了原來使用的Wd_diag and Wd_clear 程序。
它提供兩種硬碟檢測方式:快速檢測和全面檢測。快速檢測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收集和檢驗在硬碟中的原始數據,大約90秒內完成一次硬碟的檢測,但對於早期的西數硬碟沒有作用。一旦你的硬碟不支持這種掃描方式,程序會給你一個提示讓你另選全面檢測,對於一般的電腦進行一次全面檢測需要5~20分鍾。如果硬碟的容量較大,測試時間還會長一些(具體時間要根據硬碟容量和CPU速度而定)。
Diagnostics 程序是Data Lifeguard Tools軟體中最有用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該程序必須在DOS下並到軟盤中運行,如果在硬碟上直接運行有可能會造成硬碟數據的丟失或者掃描錯誤等結果。運行時注意不要在程序主菜單上選擇"Write Zeros to Drive"項,該項的作用是低級格式化硬碟。通過選擇"Select Drive"項查看電腦中的硬碟列表,用UP/DOWN鍵選擇欲掃描的硬碟,確定後返回菜單。在測試的時候如果發現硬碟錯誤,軟體將自動修復這個錯誤。檢測完畢後結果有如下幾種:
"Drive Has No Errors"---表示所檢測的硬碟沒有錯誤;
"Contact WD Tech Support"---表示所測的硬碟沒有通過檢測,但可以尋求WD廠商的技術支持;
"Non- WD Drive Detected"---表示所測的硬碟不是西部數據的產品;
"ReStore The Hard Drive To A Defect-FreeStatus"---表示所測的硬碟有壞磁軌,請選擇修復項修復硬碟的錯誤,如果不能修復,將這個磁軌重新設置;
註:如果你現在還在用下面幾款老魚子醬系列硬碟:AC140, AC160, AC280, AC2120, AC2170, AC2200。那麼你就不能用上面的程序了,而應該繼續使用西部數據公司專門為這些硬碟推出的 Wdatide.exe 程序(下載地址為:http://www.wdc.com/service/ftp/download/Wdatide.exe)。
3、BIOS Check(dlgchk.zip - 104KB Zip文件)
此程序能檢測系統的BIOS信息,並且列出BIOS認出的幾款硬碟及其一些參數信息。
4、Ultra ATA/66管理工具(dlgudma.zip - 131KB Zip文件)
使用此程序可以對西部數據的EIDE硬碟的工作模式進行切換,即在ATA/66與ATA/33 間切換。
最後還是要說明得一點就是此程序必須在DOS模式下運行,否則將可能對您的數據造成損壞。
下載地點:
$#@62;$#@62; 國內下載:YESKY驅動世界
http://drivers.yesky.com/servlet/driver.yeskydown?tag=2&id=15370
更多西部數據硬碟工具見http://drivers.yesky.com/servlet/driver.yeskydown?tag=1&sortid=72351167937511424
四、邁拓公司:PowerMax
1、軟體介紹
PowerMax.EXE 工具是邁拓公司推出的檢測工具,它能對邁拓硬碟的讀/寫完整性進行檢正,此工具對所有的Maxtor 7000、8000、5000及9000系列,(CrystalMax系列, 及 DiamondMax IDE/EIDE系列)硬碟都有效。Maxtor推薦用戶當碰到如下的磁碟問題時使用這個工具來對硬碟進行檢測與校正(不完全包括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
$#@60;$#@62; 潛在的硬碟表面錯誤(例如出現硬碟壞道、或者在硬碟分區/格式化時發生錯誤)
$#@60;$#@62; 硬碟識別錯誤(例如操作系統不能正常識別硬碟)
$#@60;$#@62; 軟體卸載
從網上下載到的 PWRDIAG.EXE 是一個自解壓程序,使用此程序前,我們推薦將程序拷貝到一張空軟盤上,然後進行解壓,解壓工作即可以在DOS狀態下進行,也可以Windows 95/98或Windwos NT下運行。解壓後會得到如下三個程序:
$#@60;$#@62; POWERMAX.EXE - 進行硬碟檢測的軟體
$#@60;$#@62; CHIPSET.DRV - 硬碟數據文件
$#@60;$#@62; 20014.TXT - 附加文本文件
注意事項:
(1)、使用早期版本的PowerMax軟體時可能會發生 MaxBlast/MaxBlast Plus 硬碟識別錯誤,但在最新版(即PowerMax V2.4)中已經徹底消除了這個問題。
(2)、我們推薦在硬碟質保期前運行此檢測軟體對硬碟進行完整檢測。
(3)、當選擇"低級格式化"硬碟時,所有數據將丟失,因為必須提醒用戶得是,在運行此程序前備份所有重要數據。
2、檢測步聚
下面是我們使用 POWERMAX.EXE 程序,一步一步指導你如何完成對邁拓硬碟的檢測工作。
(1)、從軟盤啟動系統,運行 Powermax.exe 程序(注意:powermax.exe是一個DOS 命令行程序,所以不能在Windows的圖形用戶界面下運行)
(2)、運行powermax程序後,系統會顯示 Maxtor 公司的LOGO圖樣,並且在屏幕的頂部顯示「Maxtor PowerMax v2.4」這字樣。
(3)、接著檢測程序將檢測你的系統配置,以完成對你的IDE硬碟進行正確識別,即使你的硬碟是接在主板的控制器或控制卡上(例如邁拓公司的 Ultra ATA/100控制卡)。下圖是一個測試系統配置結果的例子:
從上圖中,你可以非常清楚地你當前系統存在多少個IDE 設備。問答"Y"將繼續檢測過程;如果上面所列的結果跟你認為的不相符合,你應該選擇"N",此時系統彈出一個指導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的窗口。
(4)、回答了"Y"後,系統將繼續進行檢測過程。此屏幕將分成如下三塊(如下圖所示),左上方的"Test Status"是指當前檢測的狀態,它將顯示一些檢測結果及正在進行任務的信息;右上方的"Current Drive"是指當前所選擇或檢測的硬碟,它會顯示硬碟的一些特性信息(如硬碟型號等);而下面的"Help"窗口則是幫忙信息,如果你在檢測過程中需要幫忙,可以選擇"Help",它會給出一些在當前狀態下有效的按鍵。
(5)、「Select Drive」彈出窗口將顯示可檢測的對象。通過上下方向鍵選擇你想檢測的目標,被選中的硬碟將以加亮形式顯示。正確選擇了待測硬碟後,按"Enter"鍵就可。
(6)、正確選擇好了待測設備後,「Select Drive(選擇驅動器)」窗口將關閉,同時彈出「Select Test(選擇測試項)」窗口,如下圖所示:
上圖列出了可進行的硬碟測試項,通過上下鍵,你可以選擇想要進行的硬碟檢測。
- Install Comfirmation (安裝確認,你可以通過此來確認程序檢測到的系統配置是否正確)
- Basic Quick Test(90秒基本且快速的硬碟檢測)
- Advanced Test(高級且完整的硬碟檢測)
- Write Disk Pack(低級格式化硬碟)(!!!使用此項時務必要注意,因為硬碟低格後,所有數據將全部丟失,所以在使用此項工作前,筆者推薦用戶備份必要的數據)
- Select Another Drive (選擇另一款硬碟)
下載地點:
$#@62;$#@62;國內下載:YEKSY驅動世界http://drivers.yesky.com/servlet/driver.yeskydown?tag=2&id=29086
更多邁拓硬碟工具http://drivers.yesky.com/servlet/driver.yeskydown?tag=1&sortid=72345670379372544
五、後語
最後要交待一些注意事項,首先這些程序都是為自己品牌硬碟配套得,所以不要混用,例如,如果你想對你的IBM 硬碟進行磁碟檢測,那就應該選擇 DFT 磁碟檢測軟體,而不是其它的幾款軟體,如果混用了,系統將不允許進行檢測工作。其次,這些程序大部份都是DOS命令行程序,所以筆者推薦用戶用軟盤啟動系統,然後從軟盤上運行相應的硬碟檢測程序,如果在 Windows 圖像界面下進行,有些程序是不允許。最後要說明得一點就是,當使用這些檢測軟體進行硬碟低格前,請務必先備份數據。
㈨ 如何測試Linux磁碟的讀寫速度
為了測試Linux磁碟的讀寫速度,可使用dd命令,dd命令是一個非常使用的命令,可用於文件的拷貝,下面就介紹如何使用dd命令測試Linux磁碟的讀寫速度。
1、先熟悉兩個特殊的設備:
(1)/dev/null:回收站、無底洞。
(2)/dev/zero:產生字元。
2、測試磁碟寫能力
代碼如下:
time dd if=/dev/zero of=/testw.dbf bs=4k count=100000
因為/dev//zero是一個偽設備,它只產生空字元流,對它不會產生IO,所以,IO都會集中在of文件中,of文件只用於寫,所以這個命令相當於測試磁碟的寫能力。命令結尾添加oflag=direct將跳過內存緩存,添加oflag=sync將跳過hdd緩存。
3、測試磁碟讀能力
代碼如下:
time dd if=/dev/sdb of=/dev/null bs=4k
因為/dev/sdb是一個物理分區,對它的讀取會產生IO,/dev/null是偽設備,相當於黑洞,of到該設備不會產生IO,所以,這個命令的IO只發生在/dev/sdb上,也相當於測試磁碟的讀能力。(Ctrl+c終止測試)
4、測試同時讀寫能力
代碼如下:
time dd if=/dev/sdb of=/testrw.dbf bs=4k
在這個命令下,一個是物理分區,一個是實際的文件,對它們的讀寫都會產生IO(對/dev/sdb是讀,對/testrw.dbf是寫),假設它們都在一個磁碟中,這個命令就相當於測試磁碟的同時讀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