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目錄inode

Linux目錄inode

發布時間:2025-05-20 09:39:26

linux 怎麼查看哪個目錄佔用inode數大

查看每個inode節點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命令:sudo mpe2fs -h /dev/hda | grep "Inode size"
查看每個硬碟分區的inode總數和已經使用的數量,可以使用df命令。df -i
inode也會消耗硬碟空間,所以硬碟格式化的時候,操作系統自動將硬碟分成兩個區域。一個是數據區,存放文件數據;另一個是inode區(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個inode節點的大小,一般是128位元組或256位元組。inode節點的總數,在格式化時就給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設置一個inode。假定在一塊1GB的硬碟中,每個inode節點的大小為128位元組,每1KB就設置一個inode,那麼inode table的大小就會達到128MB,占整塊硬碟的12.8%。理解inode,要從文件儲存說起。文件儲存在硬碟上,硬碟的最小存儲單位叫做"扇區"(Sector)。每個扇區儲存512位元組(相當於0.5KB)。
操作系統讀取硬碟的時候,不會一個個扇區地讀取,這樣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連續讀取多個扇區,即一次性讀取一個"塊"(block)。這種由多個扇區組成的"塊",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單位。"塊"的大小,最常見的是4KB,即連續八個 sector組成一個 block。
文件數據都儲存在"塊"中,那麼很顯然,我們還必須找到一個地方儲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創建者、文件的創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這種儲存文件元信息的區域就叫做inode,中文譯名為"索引節點"。
* 文件的位元組數
* 文件擁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讀、寫、執行許可權
* 文件的時間戳,共有三個:ctime指inode上一次變動的時間,mtime指文件內容上一次變動的時間,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開的時間。
* 鏈接數,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這個inode
* 文件數據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個文件的inode信息:stat example.txt

閱讀全文

與Linux目錄inode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本科程序員五年工資 瀏覽:899
創維電視櫃怎麼安裝app 瀏覽:850
可愛的程序員陸漓劇照 瀏覽:850
怎樣把截屏壓縮成300kb 瀏覽:224
dart文件加密 瀏覽:39
java對接攝像頭源碼 瀏覽:885
安卓項目開發實例附源碼 瀏覽:728
程序員蘋果全家桶 瀏覽:197
遠程命令阻塞 瀏覽:730
有網頁源碼怎麼查數據 瀏覽:100
win10下make編譯速度過慢 瀏覽:866
微機原理編譯環境 瀏覽:18
怎麼把圖紙轉換成pdf 瀏覽:540
安卓libcurl編譯64 瀏覽:904
手機app怎麼測速 瀏覽:275
中興gpon命令 瀏覽:885
python中取出字典key值 瀏覽:682
Linux目錄inode 瀏覽:148
手機上如何用文件夾發郵件 瀏覽:429
暢課app密碼忘了怎麼找回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