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片機的問題: PC的值是不是等於棧指針SP的值也就是說(PC)=(DPH)+(DPL)
有個概念必須首先搞清楚:
SP:棧寄存器
(SP):棧寄存器的內容,也就是堆棧區的起始地址
(SP) = #52H,代表當前棧指針指向的是內部RAM地址為52H的寄存器。
程序分析:
POP DPH ;(52H)=>(DPH) = #0FFH,(SP)-1,即(SP) = #51H
POP DPL ;(51H)=>(DPL) = #0FFH,(SP)-1,即(SP) = #50H
MOV DPTR,#4000H ;DPTR重新賦值,所以上兩句對DPTR的修改無意義
RL A ;(A) = #04H,A原為02
MOV B,A ;(B) = #04
MOVC A,@A+DPTR ;(A) = #30H(查表得到第1個位元組內容)
PUSH ACC ;壓棧,(SP)+1,即(SP) = #51H,(51H)= #30H
MOV A,B ;(A) = #04
INC A ;(A) = #05
MOVC A,@A+DPTR ;(A) = #50H(查表得到第2個位元組內容)
PUSH ACC ;再壓棧,(SP)+1, 即(SP) = #52H,(52H)= #50H
RET ;返回。RET相應操作過程:
(SP) = #52H (52H) = #50H #50H ==> (PC高8位)
(SP) - 1 (SP) = #51H
(SP) = #51H (51H) = #30H #30H ==> (PC低8位)
(SP) - 1 (SP) = #50H
所以:
(PC) = #5030H
(SP) = #50H
DPTR在送#4000H賦值後再未變過。所以:(PC)=(DPH)+(DPL)不成立
2. SP在單片機中是什麼寄存器有什麼作用
在討論單片機中的SP寄存器之前,首先要明確的是,不同的單片機產品可能對其寄存器的定義有所差異。舉例來說,MCS-51單片機中的SP寄存器被定義為堆棧指針寄存器,其主要功能是指示堆棧的棧頂地址。
具體來說,SP寄存器用於確定棧頂的位置,這意味著它會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動態改變,以適應堆棧操作的需求。當需要將數據壓入堆棧時,SP寄存器會指向當前棧頂的地址,然後數據會被存放到該地址;同樣地,當需要從堆棧中彈出數據時,SP寄存器會指向下一個棧頂地址,以便進行數據讀取。
在MCS-51單片機中,SP寄存器是一個8位寄存器,其初始值通常為07H。隨著程序的運行,SP寄存器會自動增加或減少,以適應程序中的入棧和出棧操作。通過這種方式,SP寄存器能夠有效地管理和跟蹤堆棧中的數據位置。
堆棧在單片機編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需要臨時存儲數據或返回地址時。例如,在調用子程序時,SP寄存器會將返回地址壓入堆棧,以便在子程序完成後能夠正確返回主程序。此外,SP寄存器還可以用於存儲臨時變數或其他需要快速訪問的數據。
綜上所述,SP寄存器作為單片機中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對於實現高效的數據管理和堆棧操作至關重要。無論是進行任務調度還是處理中斷,SP寄存器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3. 單片機里sp是什麼意思啊
單片機里sp是堆棧指針。
堆棧指針SP英文全稱為stack pointer,是單片機控制器的組成部件之一,與時控制邏輯電路、指令寄存器解碼器、地址指針DPTR、程序計數器等部件共同組成CPU的神經中樞。堆棧指針在單片機里的作用是隨時跟蹤棧頂地址,以便存取單片機的數據。
每當執一次PUSH指令時,SP就(在原來值的基礎上)自動加1,每當執行一次POP指令,SP就(在原來值的基礎上)自動減1。
(3)單片機sp意思擴展閱讀
由於SP中的值可以用指令加以改變,所以只要在程序開始階段更改了SP的值,就可以把堆棧設置在規定的內存單元中,如在程序開始時,用一條MOV SP,#5FH指令,就是把堆棧設置在從內存單元60H開始的單元中。
一般程序的開頭總有這么一條設置堆棧指針的指令,因為開機時,SP的初始值為07H,這樣就使堆棧從08H單元開始往後,而08H到1FH這個區域正是8031的第二、三、四工作寄存器區,經常要被使用,這會造成數據的混亂。
不同作者編寫程序時,初始化堆棧指令也不完全相同,這是作者的習慣問題。當設置好堆棧區後,並不意味著該區域成為一種專用內存,它還是可以象普通內存區域一樣使用,只是一般情況下編程者不會把它當成普通內存用了。
4. 單片機中的pc和sp有什麼關系
單片機中的pc和sp沒有什麼任何關系,別往一塊扯。
PC是控製程序執行的,是16計數器。
SP是堆棧指針,指向堆棧操作的單元地址,是8位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