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單片機實現片選的有哪兩種方法
我不知道你說的是單片機之間實現片選還是單片機將和硬體之間實現片選。
對於前者方法有很多,但畢竟都是單片機,用通信就行,uart
spi
i2c
twi
都可以。
至於後者,一些晶元就有片選管腳,比如/cs
/G
等,具體看技術手冊了。很容易實現的,要是單片機要和很多晶元來片選,並且一次只選通一個的活,用個74ls138
----
只需單片機的三個管腳就可片選8個外圍晶元
⑵ 片選的簡介
片選:動詞,單片機學科詞彙,可以理解成選片。舉個例子,有很多晶元掛在同一匯流排上(像電腦里很多外設都是掛在匯流排上),但我們有時候需要對其中特定的某個晶元進行數據、地址或命令的獨立傳輸,此時,我們需要有一個信號來告訴掛在匯流排上的晶元們,這些數據、地址是傳給哪個晶元的。那這樣的話,其他晶元就會對這些信號「漠不關心」,而目標晶元就知道這些數據是傳給自己的從而做出反應。這個信號就叫做片選信號CS(chip select)或SS(slave select)。片選這個詞即由此而來,指通過設置跳線,利用與門、或門、非門的組合來決定到底是哪幾部分進入工作狀態。
片選信號一般是在劃分地址空間時,由邏輯電路產生的。在數字電路設計中,一般開路輸入管腳呈現為高電平,因此片選信號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低電平。
可編程介面晶元都有一個片選開關,通常以CE(Chip Enable)或CS(Chip Select)表示,只有當該輸入端處於有效電平,介面晶元才進入電路工作狀態,實現數據的輸入輸出。片選端通常以AO地址解碼器的輸出端相連,因此片選也是由指定的AO地址選中該介面晶元,以使其進入電路工作狀態的過程。
如圖所示,如果一個從晶元或從設備(slave)的SS管腳處於非激活狀態(通常是低電平),那個這個從晶元或從設備就相當於一個聾子,不會對任何外來的輸入信號做出反應。而如果其中某一從晶元的SS管腳處於激活狀態的話,那它就能聽到外來的輸入信號,就能做出接收或回應。圖中,MISO是從晶元向主晶元傳輸數據的信道,MOSI是主晶元向從晶元傳輸數據的信道,SCLK是時鍾信道(主晶元->從晶元)。
⑶ 51單片機片選的意義是什麼
片選有兩種,一種是線選,一種是解碼,片選是為了選擇哪個片工作,也就是給數據找一個存放的對象
⑷ 單片機如何做片選
看樣子你使用的數碼管都是共陰極的,選中該數碼管就讓該數碼管的COM口接地。例如你選擇DS1的話,就讓DPY0賦高電平,其餘的不想被選就賦低電平
⑸ 在單片機裡面,什麼叫片選
就是通過設置跳線,利用與門、或門、非門的組合來決定到底是哪幾部分進入工作狀態
⑹ 什麼是片選
對於一塊集成電路,想讓它開始工作,得給一個信號它(高電平或低電平),接收這一信號的引腳就叫片選端,
這一信號就叫片選信號,一般為cs,片選端收到合法的片選信號便進入工作狀態,我們就可以對它進行寫入或讀出了。 bank和片選主要用於地址解碼
1. bank可以理解為一片容量為X的存儲晶元
2. 片選是晶元的使能晶元,0表示晶元不被選中,1表示選中
比如,系統有8M內存,分成8個bank(0~7),每個容量為1M
那麼片內地址使用20比特編碼,片選地址使用3比特編碼。
20~22比特連接到一個 3比特輸入8比特輸出的解碼器,8個輸出就是8個bank的片選信號( 000對應bank0,001對應bank1,以此類推)
這樣就可以唯一確定一個地址
一個bank指一個插槽,這個插槽你可以接片外外設或RAM。
我接觸過的ARM中,大部分的晶元上,每bank至多可以定址32M。但是一般的ARM晶元至少也可以定址256M,既在可8個bank內定址。於是,8 個bank就要有8條片選線,7條片選線為高1條片選線為低時,7個bank處於高阻態,相當於斷路,另外1個bank導通,可以定址。
單片機學科詞彙,可以理解成選片。很多晶元掛在同一匯流排上的時候,有一個信號來區別匯流排上的數據和地址由哪個晶元來處理,這個信號就叫做片選信號 CS(chip select)。片選這個詞即由此而來,指通過設置跳線,利用與門、或門、非門的組合來決定到底是哪幾部分進入工作狀態。
片選信號一般是在劃分地址空間時,由邏輯電路產生的。在數字電路設計中,一般開路輸入管腳呈現為高電平,因此片選信號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低電平。
可編程介面晶元都有一個片選開關,通常以CE(———)或CS(———)表示,只有當該輸入端處於有效電平,介面晶元才進入電路工作狀態,實現數據的輸入輸出。片選端通常以AO地址解碼器的輸出端相連,因此片選也是由指定的AO地址選中該介面晶元,以使其進入電路工作狀態的過程。
存儲晶元的片選
存儲器往往要是由一定數量的晶元構成的。
CPU 要實現對存儲單元的訪問,首先要選擇存儲晶元,即進行片選;然後再從選中的晶元中依地址碼選擇出相應的存儲單元,以進行數據的存取,這稱為字選。片內的字選是由CPU送出的N條低位地址線完成的,地址線直接接到所有存儲晶元的地址輸入端,而存儲晶元的片選信號則大多是通過高位地址解碼後產生的。
線選法:線選法就是用除片內定址外的高位地址線直接分別接至各個存儲晶元的片選端,當某地址線信息為0時,就選中與之對應的存儲晶元。這些片選地址線每次定址時只能有一位有效,不允許同時有多位有效,這樣才能保證每次只選中一個晶元。線選法不能充分利用系統的存儲器空間,把地址空間分成了相互隔離的區域,給編程帶來了一定困難全解碼法:全解碼法將除片內定址外的全部高位地址線都作為地址解碼器的輸入,解碼器的輸出作為各晶元的片選信號,將它們分別接到存儲晶元的片選端,以實現對存儲晶元的選擇。全解碼法的優點是每片晶元的地址范圍是唯一確定的,而且是連續的,也便於擴展,不會產生地址重疊的存儲區,但全解碼法對解碼電路要求較高
部分解碼法:所謂部分解碼法即用除片內定址外的高位地址的一部分來解碼產生片選信號,部分解碼法會產生地址重疊。
片選,很多晶元掛在同一匯流排上的時候,有一個信號來區別匯流排上的數據和地址由哪個晶元來處理,這個信號就叫做片選信號CS(chip select)。片選這個詞即由此而來,指通過設置跳線,利用與門、或門、非門的組合來決定到底是哪幾部分進入工作狀態。
片選信號一般是在劃分地址空間時,由邏輯電路產生的。在數字電路設計中,一般開路輸入管腳呈現為高電平,因此片選信號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低電平。
⑺ 51單片機片選信號的確定,實例說明
51單片機任意IO都可以作為一個IC的片選信號,如P0.0接74HC245的片選,則
CLR P0.0 那麼74HC245就選中工作。
⑻ 單片機片選有什麼用
片選信號可以和外圍器件配合起來用,比如說單片機讀取外部存儲器的時候,讀信號是低電平的,而外部存儲器的片選信號正好是低電平有效的,那麼將他們連接起來不是正好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