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用u盤製作linux和windows公用啟動盤
如何用u盤製作linux和windows公用啟動盤:
1、 准備工具
Windows系統的電腦一台、DiskCenius軟體、UltraISO軟體、ubuntu系統鏡像(ISO)、pe系統(ISO)、8G U盤1個
我使用的是老毛桃的iso、ubuntu1504的iso和windows7(64位)系統
2、 先打開UltraISO 製作一個PE啟動盤,單擊文件->打開選擇老毛桃PE工具的ISO文件,然後選擇寫入硬碟映像。選擇默認寫入方式USB-HDD+(老機器的可以擇USB-ZIP,不行的話就在更換其它的寫入方式,一般默認的方式可以滿足絕大多數電腦),隱藏啟動盤分區:高端隱藏(不隱藏的話容易誤刪啟動盤裡面的文件),選擇寫入就會完成啟動盤的製作了,製作完成後記下啟動盤分區大小,我的為300.9M(後面需要用這個大小確定新建分區的大小)
3、 打開DiskCenius軟體,新建固定大小分區(我建的為1.1GB)用來安裝另外一個ubutnut系統,新建多大規格的分區後面會進行說明,選中空白(無啟動系統)的分區,右鍵單擊,選中新建分區,當然可以用上面的新建分區了
手動調整分區大小,我的後面一個調整為1.1GB,如果拖動不精確的話就在下面輸入1.1GB即可;一般u盤的可移動磁碟放在前面,因此後面一個設為固定大小的分區,設定後開始即可,分區成功後就多了一個分區了
4、 備份這個u盤的分區表
選中整個u盤,右鍵單擊選擇備份分區表,備份為Lmt(自定義為方便記憶的英文即可),格式默認即可
5、 備份完整的老毛桃PE系統
選中老毛桃啟動盤分區,右鍵選擇備份分區到鏡像文件,選擇路徑,命名為Laomaotao,格式為pmf,單擊開始就會生成pmf鏡像文件了
6、 再次用該u盤製作一個linux(ubuntu)啟動盤,方法同步驟2
7、 Ubuntu啟動盤製作好之後,再次使用步驟3的方法,新建一個分區用於還原老毛桃PE系統,分區大小為300.9MB(前面已經說了需要記下的,現在可以使用了吧),分區大小不能比這小,小了就還原不了老毛桃系統
8、 將新建的分區格式化,然後保存,然後再設置為主分區
9、 備份這個u盤的分區表,方法如步驟4,命名為Ubuntu,格式默認
10、還原之前的老毛桃PE系統pmf文件到剛剛新建的300.9MB大小的分區
右鍵選擇從鏡像文件還原分區,單擊開始即可完成還原,還原後u盤就有3個分區了,分別為可移動磁碟,老毛桃PE和ubuntu1504。
若還原後老毛桃pe分區沒有顯示活動,則ubuntu分區一定為活動(即可以引導u盤啟動),此時右鍵ubuntu,選擇取消分區激活狀態,然後右鍵老毛桃pe選擇激活當前分區,設為活動,此時保存更改,重啟電腦就可以進入老毛桃pe系統了
11、再次備份包含兩個啟動系統的u盤分區表,方法如步驟4,命名為LaomaotaoUbuntu即可
12、啟動盤切換方法
如果需要切換為ubuntu啟動盤,只需要打開DiskCenius軟體還原u盤分區表,選擇上面備份的Ubuntu分區表還原即可,還原方法同上面的備份方法差不多,不多贅述了;同樣,要再次切換為老毛桃PE,則用上面的LaomaotoUbuntu進行還原即可(不到一分鍾就可以搞定很方便的!!)
13、原理總概:此原理是在一個u盤上面建多個分區,每一個分區裝不同的啟動系統,每次需要使用的時候用DiskCenius軟體將對應的分區激活,從而引導對應的系統
注意1:極少數u盤不支持linux系統啟動盤,因此要選擇一個可以單獨啟動windowsPE和linux的啟動盤,如何測試呢?當然是分別製作對應的啟動盤啦,兩個都行就可以製作公用啟動盤了
注意2:ubuntu1410之前不會出現輸入not aCOM32R image提示,可以直接安裝,但是,安裝ubuntu1410及之後的版本時候,進入啟動系統前通常有黑屏(需要輸入命令)提示,在boot處輸入live 按enter鍵即可進入啟動盤。
注意3:網上有人用u盤量產工具,將u盤分為兩個啟動盤,這個方法的確有人成功過,但是容易把u盤量產報廢,而且很多u盤非正規廠商生產,找不到對應型號的量產工具,因此不建議使用。
注意4:有人可能會用2個u盤分別製作啟動盤,然後互相拷貝對應的系統文件共用,我也試過但是失敗了,推測原因為2個u盤製作好後的引導文件(或者說分區表)在對應u盤的不同之處,因此還原後使用的時候總是出問題,因此建議使用同一個u盤分兩次燒寫啟動盤。
注意5:本人製作順序為先老毛桃PE盤,後ubuntu啟動盤,然後還原老毛桃啟動盤成為雙啟動盤;理論上可以反著順序製作,而且或許可以製作更多系統的啟動盤(但是還原的時候很容易出問題),本人前前後後測試了40餘次,發了整整半天時間才按照這個順序搞定,有興趣、有時間的可以自己試試增加系統!
注意6: u盤分區後要設置為主分區,否則電腦裡面看不見可移動磁碟,將無法存儲文件!
此外,u盤裡面最好備份上面3個u盤分區表的備份文件和DiskCenius軟體。
⑵ linux系統如何改裝windows
在重新安裝Windows之前,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必須有一張可以正常使用的Linux啟動盤。啟動盤是在安裝Windows之後再進入Linux的惟一途徑。大多數Linux的發行版在安裝過程中都會提示用戶製作一張啟動盤。在製作啟動盤之後,應當測試一下,確保這張軟盤能夠正確地引導Linux系統。
在重新安裝Windows之前,確保啟動盤能夠正確引導Linux系統至關重要。啟動盤是在安裝Windows之後再進入Linux的唯一途徑。如果啟動盤出現故障,或者你沒有製作啟動盤,抑或你改變了Linux系統的內核,那麼在安裝Windows之前一定要重新製作一張啟動盤。
製作啟動盤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mkbootdisk命令。不過,在使用這個命令之前,需要了解當前使用的Linux內核版本。查看Lilo.conf文件可以得到內核版本信息,這個文件包含了LILO的配置信息和內核文件的存儲位置。
在查看Lilo.conf文件之前,應當確保沒有以Root用戶登錄,以防止不小心對系統文件造成破壞。然後輸入命令pico /etc/lilo.conf,在pico文本編輯器中打開文件。在Lilo.conf文件中,每一個小節描述了計算機上安裝的一個操作系統,以image=開始,至少包含三行文字。找到包含label=linux的小節,查看相關的image=行中描述的內核版本信息。
在我們使用的Red Hat 6.0測試系統中,Lilo.conf用vmlinuz-2.2.5-15來表示Linux內核映象文件的名稱和位置,這意味著我們使用的內核版本是2.2.5-15。然後,可以使用mkbootdisk命令了。在一些系統中Lilo.conf文件並沒有提供內核版本信息,而是簡單地包含一行image=/boot/vmlinuz。如果在vmlinuz之後沒有提供任何版本信息,表示Lilo.conf文件可能使用了符號鏈接。
為了找到真正的內核映象文件,輸入命令ls -l /boot並回車。這條命令將顯示Boot目錄下的文件的詳細信息。查看包含vmlinuz的行,可以看到箭頭指向的真正的內核映象文件,而後者通常會包含適當的版本信息。在我們使用的測試系統中,盡管在Lilo.conf文件中已經包含了內核文件的名稱和位置,在Boot目錄下還是存在一個指向它的名稱為vmlinuz的符號鏈接。
如果使用上面列舉的方法還是不能找到內核版本信息,可以執行命令ls /lib/moles並回車。這個目錄包含一個或多個子目錄,每一個子目錄都使用一個不同的內核版本作為它的目錄名。具有最高版本號的目錄名就是系統當前使用的內核版本。使用命令mkbootdisk -device /dev/fd0 kernelversion時,用前面得到的內核版本替換掉kernelversion,然後回車。
當出現提示後,把一張軟盤插入磁碟驅動器並回車。然後,Linux將開始向軟盤拷貝所需的系統文件。如果整個過程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表示已經成功地製作了啟動盤。接下來需要測試這張啟動盤。在啟動盤測試成功之後,可以開始重新安裝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