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裝linux至少需要哪兩個分區作用分別是什麼
一個為根分區,一個為交換分區。
1,/,根分區,一般所有文件都放在根目錄下。
2,swap,虛擬內存,交換分區,一般大小為機器內存的1-2倍。
起碼有如上兩個分區才可以安裝linux系統。建議再增加一個/boot分區,200M左右即可。
作用:
Swap分區在系統的物理內存不夠用的時候,把物理內存中的一部分空間釋放出來,以供當前運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釋放的空間可能來自一些很長時間沒有什麼操作的程序,這些被釋放的空間被臨時保存到Swap分區中,等到那些程序要運行時,再從Swap分區中恢復保存的數據到內存中。
Swap分區,即交換區,系統在物理內存不夠時,與Swap進行交換。 其實,Swap的調整對Linux伺服器,特別是Web伺服器的性能至關重要。通過調整Swap,有時可以越過系統性能瓶頸,節省系統升級費用。
根分區在Linux操作系統中,除/boot目錄外的其它所有目錄都對應於該分區.因此,用戶可通過訪問除/boot目錄外的其它所有目錄來訪問該分區。
(1)linux安裝時怎麼分區擴展閱讀:
linux其他分區作用:
/home分區,是用戶的home目錄所在地
/var/log分區,是系統日誌記錄分區
/tmp分區,用來存放臨時文件。
/bin分區,存放標准系統實用程序。
/dev分區,存放設備文件。
/opt分區,存放可選的安裝的軟體。
/sbin分區,存放標准系統管理文件。
/usr分區,是red hat linux系統存放軟體的地方
/boot分區,它包含了操作系統的內核和在啟動系統過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
⑵ 安裝linux系統對硬碟分區時,必須有的兩種分區類型是什麼
安裝Linux系統對硬碟分區時,必須有兩種分區類型:根分區和交換分區。
根分區就是root分區,所有的東西都在這個分區內。/swap分區是交換分區,是一定磁碟空間(分區或文件),用於將部分內存中的數據換下來,以騰出內存空間用於其他需求。在一個系統中,物理內存快使用完時,操作系統會使用交換分區。
當系統內存緊張時,操作系統根據一定的演算法規則,將一部分最近沒使用的內存頁面保存到交換分區,從而為需要內存的程序留出足夠的內存空間;在swap中的內存頁面被訪問時,系統會將其重新載入到物理內存中去運行。
(2)linux安裝時怎麼分區擴展閱讀
磁碟分區格式說明
linux分區不同於windows,linux下硬碟設備名為(IDE硬碟為hdx(x為從a—d)因為IDE硬碟最多四個,SCSI,SATA,USB硬碟為sdx(x為a—z)),硬碟主分區最多為4個。
不用說大家也知道…..所以主分區從sdb1開始到sdb4,邏輯分區從sdb5開始,(邏輯分區永遠從sdb5開始…)設備名可以使用fdisk–l查看。
在分區表所在的64bytes容量中,總共分為四組記錄區,每組記錄區記錄了該區段的起始與結束的柱面號碼。
假設上面的硬碟設備文件名為/dev/hda時, 那麼這四個分區在Linux系統中的設備文件名如下所示,重點在於文件名後面會再接一個數字,這個數字與該分區所在位置有關:
1)、P1:/dev/hda1
2)、P2:/dev/hda2
3)、P3:/dev/hda3
4)、P4:/dev/hda4
由於分區表只有64bytes而已,最多隻能容納四個分區,這四個分區被稱為主或擴展分區。
⑶ Linux安裝系統時應該怎麼設置分區
第一種:Linux標准分區,至少需要swap,boot分區和 / 分區,boot是系統的引導分區,/ 分區下還可以細分為/home, /usr, /var 等等。如果是初學入門,建議你就分一個boot分區,給boot分區500M就可以了,一個swap分區,大小為內存的兩倍,其他都給跟分區,多熟悉一下linux的分區。
另外一種:LV 叫做邏輯卷,這個中分區的主要優點是可以動態增加磁碟分區的大小,在不重啟系統的情況下可以增加磁碟分區的大小。 若是初學者,還是用標准分區多熟悉熟悉再說。
⑷ 安裝linux時怎麼分區
在CentOS6.4系統安裝進行到選擇系統磁碟的分區方法時,選擇創建自定義布局,點擊下一步。
可以看出目前系統磁碟的總容量為20473MB,選中空閑區,點擊創建,選擇標准分區,點擊創建。
創建以/boot文件為掛載點的分區:這里推薦以/boot文件為掛載點的獨立分區,因為/boot文件為系統啟動文件比較重要,一般200MB已經足夠。選擇文件類型、大小,點擊確定。
創建以/opt文件為掛載點的分區:選中空閑區,點擊創建,選擇標准分區,點擊創建。演示中只是以/opt文件為例,真實創建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置。選擇文件類型、大小,點擊確定。
創建swap分區:選中空閑區,點擊創建,選擇標准分區,點擊創建。文件類型選擇swap,大小控制為內存的兩倍即可,點擊確定。
創建以根目錄為掛在點的分區:選中空閑區,點擊創建,選擇標准分區,點擊創建。掛在點選擇/,文件類型選擇ext4,勾選使用全部可用空間,點擊確定。
點擊下一步,並依次點擊格式化、將修改寫入磁碟,即可手動完成磁碟的四分區。
⑸ 在安裝Windows與Linux雙系統時需要如何進行分區
先將硬碟上的分區都刪除,恢復未分配狀態,然後用系統盤引導時,根據需要,將硬碟上的空間根據自己的需要分配給兩個系統即可。
⑹ 安裝LINUX操作系統至少需要分幾個區
linux一般要有以下三個分區:「/boot」引導分區格式ext3、「/」根分區,基本上很多目錄設備都是掛載在此分區,「swap」
1.
boot
linux硬碟系統,它的引導文件很小很小,這個boot掛載點,大家分
100m,就足夠了(這個基本上能算是定論!不管你硬碟多大,就分這么多,足夠足夠了!等你安裝完了系統,去看看它,其實就占
45m——50m)
小知識:boot掛載點,並不是必須的。但是私人建議,如果你要做雙系統,最好是單獨分出來,等你安裝grub引導器的時候,把它安裝到boot上,就是雙系統了,這樣做,目的就是更明確,更方便。
2.
/
(有些linux發行版,這個也寫做:/root,功能道理是一樣的)
剛才說過了,得大點,至少5g以上
3.
swap
有一個不成文的小規律:
計算機內存,小於
1g的,swap分
512m;內存大於
1g的,分
1g就行。
以上分區,出了swap是不能更改格式,其他都是以ext3為主的!
⑺ 關於安裝linux時要怎麼分區的考慮的參考方式
Linux系統分區的基本要求:
1、至少要有一個根(/)分區,用來存放系統文件及程序。其大小至少在5GB以上。
2、要有一個swap(交換)分區,它的作用相當於Windows里的虛擬內存,swap分區的大小一般為物理內存容量的1.5倍(內存<8G)。但當系統物理內存大於8GB時,swap分區配置8-16GB即可,太大無用,浪費磁碟空間。swap分區不是必須的,但是大多數情況還是設置比較好,個別企業的資料庫應用場景不分swap。
3、/boot分區,這是Linux系統的引導分區,用於存放系統引導文件,如Linux內核等。所有文件的總大小一般只有幾十MB,並且以後也不會增大太多。因此,該分區可以設置位100~200MB,這個分區也不是必須的。
企業生產場景中Linux系統的分區方案:
方案1:網站集群架構中的某個節點伺服器,即數據有多份或者數據不重要的伺服器,建議的分區方案如下:
/boot:設置位100~200MB。
/swap:物理內存的1.5倍,當內存大於等於8GB時,給8-16GB即可
/:剩餘硬碟空間大小(/usr,/home,/var等分區和/共用一份分區,這相當於在Windows系統中的C盤一樣,所有數據和系統文件都放在了一起)
方案2:資料庫及存儲角色的伺服器,即有大量重要數據的業務,建議分區方案如下:
/boot:設置為100~200MB。
/:大小設置為50~200GB,只存放系統相關文件,網站業務數據不放在這里。
/data:剩餘硬碟空間大小,放資料庫及存儲重要數據的,data的名稱也可以起別的名字。
提示:本方案其實就是把重要數據單獨分區,便於備份和管理
方案3:大網站或門戶級別企業的分區思路
/boot:設置為100MB
swap:物理內存的1.5倍,當內存大於等於8GB時,給8-16GB即可
/:大小設置為50~200GB,只存放系統相關文件,網站業務數據不放在這里。
剩餘空間保留,不再進行分區,將來分配給部門,由他們自己根據需求再分~
提示:此種分區方案更靈活,比較適合業務線比較多需求不確定的大企業使用。
⑻ 安裝linux系統,硬碟如何分區
一般分這四個區就可以了:
1、/swap 邏輯分區 swap分區 大小為內存為8G(掛載點:交換空間,相當於windows中的內存條)
2、/ 主分區 ext4格式 大小為120~150G(掛載點:EXT4日誌文件系統,根目錄,相當於windows中的c盤)
3、/boot 邏輯分區 大小為500M~1G(掛載點:EXT4日誌文件系統,啟動引導項,存放系統啟動時所需的文件)
4、/home 邏輯分區 相當於我的文檔 大小為剩餘大小(掛載點:EXT4日誌文件系統,用戶工作目錄,相當於windows下除c盤的其它盤) 更多Linux介紹可查看《Linux就該這么學》。
⑼ 安裝LINUX該怎麼分區
Linux最少要3個分區,即根分區「/」,引導分區「boot」,交換分區「swap」
一般成用的分區方法是boot分區默認100M夠了,大點也可以,swap分區最理想的空間是內存的2倍左右,因為他相當與windows的虛擬內存,沒有太大的區別,然後剩下的空間全部劃分給根分區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