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單片機的TTL電平和串口電平有什麼不同
單片機TTL電平 都是 邏輯 「0」 為 0V, 邏輯 "1" 為 5V 或3.3V
而 串口電平是 邏輯 「0」 為 3 ~ 15V ,邏輯 「1」 為 -3 ~ -15V
主要區別是電平幅值 不一樣,不能直接連接,得通過轉換晶元連接。如MAX232.
『貳』 單片機使用的USB轉串口轉換後的電平與電腦串口一樣嗎
USB轉232本身就說明了一個事實:它將電平已經轉成232的電平了,所以這點你不用擔心。就像你的電路上只有5V電源,而你接一個MAX232晶元時,從MAX232發送出來的電平就成了232電平了,是一樣的道理。
MAX232接收的是232電平,它將接收到的232電平轉成單片機需要的TTL電平。然後將單片機發送的TTL電平轉成232電平發送出去。這就是MAX232存在的意義。
『叄』 用單片機和計算機串口通信,晶元的電平有問題
單片機電平一般都是五伏特的,看你TXD裡面卻出來2.6伏特的電平,這個應該有問題的,單片機驅動能力有限,光耦要選擇電流小的,以減小對單片機輸出的影響,所以1
檢查硬體電路,是不是設計有問題,可以用對電路進行測試,方法是做測試程序,手動控制埠高低電平,觀察帶光耦後埠電平以及光耦後電平,2
檢查232晶元外圍電路是不是有問題,232電平為9伏特反邏輯,232晶元內部有電源泵電路,利用電容實現升壓,可能單片機一直給高電平或者低電平的情況下,電容無法沖放電,可能會導致電平不正常,這個也是猜測,可以看晶元資料。
『肆』 關於單片機串口、電平與筆記本串口、電平的一些問題
你用的單片機是STC的嗎?
如果是USB口,那麼需要專用晶元將USB口轉成串口,這實際轉化出來的是TTL電平的,可以和單片機直接通信或者下程序,或者直接給STC單片機下程序。
如果是台式機上的串口,輸出是RS232電平,也就是說輸出電平時雙極性的(正負12V),不能直接和單片機通信,或者下程序,使用MAX232是將RS232電平轉換成TTL電平(0—5V),這樣就能和單片機通信了。
如果是USB轉的串口,想要輸出RS323電平,同樣需要用MAX232,將TTL電平轉化成RS232電平。
USB轉串口需要在電腦上裝驅動,當與USB連接時相當於是虛擬出來的串口,在我的電腦圖標上單擊滑鼠右鍵,選擇管理,再點擊設備管理器,有一個COM,這就是USB虛擬出來的串口,如果將USB連線斷開則那個COM消失。
我的qq:429433607 可以繼續討論
『伍』 51單片機串口通信是什麼電平
TTL 。
『陸』 51系列單片機介面是TTL還是232電平還是別的什麼
51系列單片機介面是TTL電平,其中 就有 串口 如 Tx Rx 等
電腦自帶 串口 是 標准 rs232電平
51系列單片機 串口 一般要用 max232電平轉換後才能與電腦自帶 串口 相連
請看 武漢鴻偉光電
E232TTL RS232/TTL電平無源轉換器
『柒』 從51單片機串口通信時,信號1的電平是多少伏
如果是TTL通訊,那麼邏輯1的電平是Vcc電平,一般在4.5~5.5V。
如果外接了收發器,例如轉換成RS232,那麼邏輯1遵從RS232標准在-15V~-3V范圍內。
『捌』 關於51單片機的串口通信,為什麼要用rs232電平
所謂的RS-232通信標准,就是對插件樣式、信號名稱和意義以及所謂的驅動器/接收器的電氣模式這種硬體作出規定。一般的都是9針的介面,其中包括CD介面:數據通道接收載波的檢測;RD介面:接收數據;SD介面:發送數據;ER介面:數據終端就緒;SG介面:信號用接地;DR介面:數據集就緒;RS介面:請求發送;CS介面:允許發送;CI介面:被呼表示。用以上介面進行數據通信,還有對電平的要求。當然與51單片機進行通信方式很簡單,首先要解決的是電平標准,51的I/O口最大輸出5V電壓,而RS-232要求電壓在±10V,為達到電平匹配,需用到MAX232CPF電平轉換晶元,將0~5V電平轉換為±10V電平,從而實現電平匹配;然後,數據介面只用到了數據發送與接收2個埠,還有數據的請求發送與允許發送,共4個埠,MAX232CPF還有其他一些外圍電路介面,但比較簡單,都是些電容介面,從而實現單片機與RS232介面的通信。我這兒還有RS232通信介面的相關資料,需要的話我可以給你。
『玖』 單片機的串口電平都是TTL的嗎
可以這樣認為。
SPI、I2C、UART等從單片機輸出的都可以認為是TTL電平,對於UART,外接max232等做完RS232介面時,232電平不是TTL。
『拾』 stm32單片機串口輸出電平函數
串口在作為UART埠以後不肯能輸出高低電平信號以外的電平,所以你說的輸出電平函數不可能實現,除非輸出電平的數字量。